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美誉于一身者,唯龙树一人。
  龙树菩萨,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左右(西元四世纪)的南印度维达婆国婆罗门家,从小天资聪颖,于吠陀及世间学艺,无不精通。年轻时,与三名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于是潜入王宫,戏犯宫人,耽于情欲以为乐。事件不久爆发,好友死于乱刀之下,龙树幸免于难,乃悟“欲为苦本”,于是厌离心生,便诣佛塔出家受戒。
  觉醒后的龙树,九十日诵毕塔中所有经藏,虽达其意,但心中疑团未解,于是至雪山参学,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典。后于南印度龙族之宫殿,授以大量的方等经典。九十日中通达明利,悟得无生法忍。
  龙树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曾经几次与外道斗法,终于引度外道入佛。又为度化中印度憍萨罗国的引正王,曾经应征从军作战,前后七年,“不食廪,不取钱”(从军作义工),又以勇猛多谋,国王终于召见,展开热烈辩论,终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为佛教的护法仁王。此后,龙树大力弘法,又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
  龙树菩萨的著作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当中,《中论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大智度论》解释《般若经》,《十住毗婆沙论》论释《华严经》的<十地品>,亦即以深密的见解而阐释菩萨的大行。
  此外,《劝诫王颂》是龙树劝诫引正王信仰三宝,护持佛教的书信。龙树以诗代信,其中许多偈颂正如《法句经》一样,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义理幽微,普为当时民间所传诵。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载,义净大师游行印度时,曾见儿童背诵这部作品,成人亦作为终身学习要典。又如《宝行王正论》,也是专为国王宣讲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信仰佛教的著作,是龙树表达大乘佛教政治观的重要论书。
  龙树的著作流传至今,梵本所存无几,但藏文保存相当多,在《西藏大藏经》中计有译本一百余种,是研究龙树学说的珍贵资料,这是由于西藏视龙树为密教祖师的缘故。后世基于龙树所著《中论》,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学派,并尊为中观学派之祖;亦被尊为禅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学的重要支流,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也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他各宗学说源于龙树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龙树曾受教于那烂陀大学,后来并任该校校长。在校长任内,值逢恒河泛滥,于是亲自在恒河两岸设计及建筑堤岸,使人民免遭水难。他也曾经开辟运河,直通埃而斯瓦蓝,打开了远近各国的贸易往来,可见他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更是一个入世的菩萨道行者。
  总论龙树一生,本为南印度学者,后游北印雪山,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戒,曾游化全印,后弘化于南印度的憍萨罗。师于内外、大小无不通达,其教化之弘广,为大乘论师第一人。尤其师撰述《中论》,畅演中道,摧破执空执有的异端邪说,使得大乘不再依傍于小乘部派中,而能卓然自立,自成一格。所以马鸣菩萨虽是提倡大乘佛教的第一人,但是发扬他的思想,集其大成,使大乘教义因而光芒万丈者,则为龙树菩萨。因此,若说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先导,实不为过。
  [注释]
  吠陀,意译智、明、明智、明解等。又称毗陀罗论经、智论、明论。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之总称。有四吠陀:梨俱吠陀,即崇拜自然神只之赞歌,乃四吠陀之根本;沙摩吠陀,即祭祀中所唱之歌曲,乃祭祀用之圣典;夜柔吠陀,即祭祀僧所唱之咒文及其注释;阿闼婆吠陀,为招福、禳灾等咒词之集成。吠陀为天启文学,相传系太古诸大仙依神之启示所诵出,为毗耶婆仙人所整理编成。
  又作方广、广大、大方广、大方等、无比等,指大乘经典。即广说广大甚深之理者。大乘经典之名称冠以大方等、大方广等语者,意味内容说广大平等之义趣,有别于小乘经典。
  谓观诸法生灭之理而忍之,安住其心不动不摇。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了知诸法无生无灭,以住不退转地。
  龙树菩萨在南印度行化时,度化国王成为佛教护法,引起外道挑衅,于是在国王主持下,展开斗法。比试开始,婆罗门化现千叶莲华,端坐其中,不断辱骂坐在地下的龙树为“坐地畜牲”,龙树即时化现六牙白象,以长鼻卷起莲华,猛力掷地,终于粉碎外道的贡高我慢,伏首求饶。
  根据《大唐西域记》载,引正王为了护持龙树菩萨弘扬的大乘佛教,在该国西南三百里的黑蜂山营建大伽蓝,亭台楼阁巍峨庄严,铸有多尊等身高的金佛,并设有藏经楼等。
  三论宗依据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开宗立派,其思想传承于龙树菩萨的缘起中道观,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天台宗的开创者为智者大师,其思想承袭于南岳慧思,慧思又承袭于北齐慧文,这是中土的渊源。又因慧文思想系来自龙树所撰的《大智度论》、《中论》,因而远溯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
  说一切有部为上座部系中最早形成之派别,该部之学说为上座部的代表,所传的论藏典籍也最多,如《大毗婆沙论》。此部出现于印度北方,逐渐流传于印度中部,并向南推进,传到锡兰,成为主流。当印度本土的上座部佛教没落后,锡兰所传的南传佛教便成为上座部的代表。
  [习题]
  一、龙树何以被尊为“八宗之祖”?在“破邪显正”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二、龙树有“千部论师”之美誉,最重要的论典为何?


  第十一课 破邪的提婆尊者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具体实践;“若为正法久住故,破邪显正死无憾”,则是提婆菩萨的精神写照。
  提婆生于西元三世纪左右,是印度初期的中观派论师,师承龙树菩萨,不但将龙树菩萨的大乘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终其一生均在破斥外道邪说,显扬佛陀正法,最后甚至连色身都为了真理而牺牲奉献,确为佛教的菩萨典范与护法楷模。
  提婆出身于南天竺(或谓执师子国)的婆罗门种姓,最初在犊子部出家。生性聪敏,博识渊览,才辩绝伦。曾经不避万人之怒,剜下大自在天神像之目,以示神只无灵,后又自挖取一目回施大自在天。因此,人以迦那(单眼)提婆称之。
  提婆闻龙树之名,特从师子国前往南印度憍萨罗国的吉祥山,准备与龙树展开辩论。时龙树亦久闻提婆的智慧辩才,特命侍者端一钵水相迎,提婆见状,默不作声,掏出一枚针掷入水中。龙树以钵水象征自身佛性具足,满而不溢,提婆则以针说明法尔如是,一探到底。龙树当下印可提婆,提婆亦折服于龙树的智慧浩瀚,自此礼龙树为师,潜心钻研大乘教说,成为龙树众多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位。
  此时,中、南印度一带外道盛行,处处压制佛教的活动,甚至严禁寺院一切钟板、犍椎的运作,达十二年之久。龙树本欲亲自前往化导,提婆不忍师父奔波劳苦,自告奋勇的前往教化。提婆以“破”为立场,提出“不立自宗”的主张,对当时流行的学说异派,提出比龙树更积极更彻底的批判。他破有破无,最后连亦有亦无也破。由于提婆全面性的破斥外道邪说,重兴佛教,当时人们为纪念他的智勇事迹,特建造一座“重建犍椎塔”,此塔在玄奘大师去印时,依然存在。
  提婆一生致力于破斥外邪,宣扬真理,功绩卓著。例如在南印度时,因为国王不信佛教,提婆深知弘扬佛法应从化导统治者着手,使其上行下效,于是应募为该国将军,竟使部队不令而行,功勋赫赫,最后终于度化国王,同时也使许多外道皈依佛门。提婆趁机向王宣说三个论点:一切圣贤中,佛陀为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为第一;一切救世者中,僧伽为第一。提婆以其智勇与辩才,终令大乘佛教普被全印。
  提婆的著作很多,可惜流传的不多,其中以《四百论》为最着。他的主要论书都以《百论》为总题,“百”的梵文字根sta 含有破坏之意,即谓论破当时流行的主要学派,如数论、胜论等。提婆一生以破邪为志愿,因此,晚年即因论破一外道,而被此外道弟子以利刃刺杀,并说:“汝以口破我师,何如我以刀破汝腹!”提婆被刺,毫无瞋怨,反生怜悯,示其逃生。临终前,并用自己的血写下《百字论》,以著述论说传播真理,尤其殷殷垂示弟子说:“诸法之实,实无受者,亦无害者,谁亲谁怨,谁贼谁害?汝为痴毒所欺,妄生着见而大号叫,种不善业。彼人所害,害诸业报,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无以狂追狂,以哀止哀也!”言毕即入灭。
  提婆承龙树之衣钵,不只是阐扬大乘性空之理,而且以身殉教,不惜色身,不瞋怨敌。他把性空之理实践于生命中,以无畏的威德,以无我的空慧,破邪显正,举扬圣教。
  提婆极力提倡空观之学,进而促使中观学派的发达,被誉为中国三论二祖,其学说思想也深深影响中国禅宗的发展。
  提婆的“破”,正如一把利剑,斩断外道之葛藤,为大乘佛法犁出一片园地;即令被刺身亡之前,仍忍痛著书立说,以唤醒世人舍弃邪见,入真理大海。提婆一生所行,以智度众,以勇降魔,他为法捐躯的精神,以及与龙树之间的师徒情谊,至今依然辉映佛教史上,永远为人所称颂。
  [注释]
  犊子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此部系于佛陀入灭后三百年,自说一切有部分出者。其教义系将一切事物分为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等五藏,以为均属实有,并主张补特伽罗(我)乃为生死轮回之主体。后世大乘教义立如来藏者,与此补特伽罗思想不无关系。
  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在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的一切主宰者,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于第四禅天,有大威力,独尊于色界。
  数论派为印度六派哲学中成立最早者,相传初祖为迦毗罗仙人。此派以分别智慧而计度诸法,并以此数为基础,从而立名论说,故称数论派。在诸外道中,数论派乃最有力之学派,其以观想人生诸苦为出发点,并以二十五谛为基本原理,进行观法之修行,以期获得解脱。
  胜论派又作最胜学派、异胜论学派,亦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创始者为优楼佉,于佛入灭后始兴起,约成立于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一、二世纪间,屡与佛教论争。当时胜论、数论皆为外道学说之翘楚,故将二者合称为“数胜”。
  中观学派系以龙树的《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的学派。在理论上,是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方法上,是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在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所谓不着有、无二边,即为中观。
  [习题]
  一、提婆对中国佛教宗派有何影响?
  二、提婆的著作有那些?
  三、何以说提婆是“菩萨典范”与“护法楷模”?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着大师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从这首八宗偈语可以得知,法相唯识的名相繁琐,义理层次复杂,学法相唯识者,必须耐烦,方能厘清脉络,通达义理。
  佛教思想史从阿含、般若到中观,逐渐成熟。到了唯识思想的盛行,更是佛教教理史上的一大迈进,意谓着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愈趋缜密、圆融,对于人类思想史的建设,更是一伟大成就。而开创法相唯识一宗者,便是史称唯识家的无着大师。
  无着,北印度犍陀罗人,生于西元三一○至三九○年之间。从小接受传统严谨的婆罗门教育,后来为追寻解开生命奥秘的真理,毅然放弃继承婆罗门国师宝座,皈投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修习小乘空观。然因久未通达,意欲自戕,直到受中印阿踰闍国弥勒菩萨的开示,才悟入大乘空观。无着得弥勒教学,授予《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多部大乘论典,自此盛弘大乘法相唯识法门,继龙树后,成为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师之一。
  无着的论着与注释的典籍甚多,重要的著述如《显扬圣教论颂》、《顺中论释义》、《金刚般若经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都是印度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显扬圣教论颂》是重新组织《瑜伽师地论》的纲要性著作,《瑜伽师地论》则是无着介绍唯识学的思想根源。
  此外,《顺中论》是《中论》的概说书,《金刚般若经论》是般若思想的注释书,以《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论》传授《般若经》的修行次第,以《摄大乘论》论述大乘义理,《摄大乘论》后来传至中土,又形成“摄论宗”一派,足见无着学说的伟大。
  无着的唯识观,主张出世间的清净种子,是由“闻薰习”(即听闻善法,薰习三学、六波罗蜜等法)成就福慧资粮,证入真如法界,最后转识成智而得涅槃佛果。他以空(中观思想)为理念根据,发挥大乘空慧悲济的特质,又以识为学说立论根本,在印度大乘佛教弘传史上,开创出另一个思想领域,成为印度首先弘扬唯识思想的人,也是古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始者。
  无着的胞弟世亲菩萨本习小乘,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造论抨击大乘佛教,后来经他善巧接引,终于肯定“小乘为失,大乘为得,若无大乘,别无三乘道果”。悔悟后的世亲,本欲割舌以示忏悔谢罪,无着告以“毁谤大乘的过失,纵割千舌亦无补于事,唯有发心造论,弘扬大乘,始为最究竟的忏悔”。不久,无着以七十五高龄圆寂,世亲秉承遗命,竭力举扬大乘,致力于论典的撰述。
  无着与世亲奠定大乘唯识教学的稳固基业,为印度佛教历史开创新纪元;而印度大乘佛教自龙树、提婆后,至无着、世亲时期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渐渐衰微。
  无着一生专志于弘传大乘佛教,其学说思想不仅对印度的瑜伽行派深具贡献,对中国、西藏、日本的佛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但是印度佛教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其度化胞弟世亲回小向大的史事,更是千百年来佛教史上流传的佳话。
  [注释]
  说一切有部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约于佛灭三百年之初,自根本上座部分出。以主张三世一切法皆是实有,故称说一切有部。创始者为迦多衍尼子。此派主要以阿毗达磨论书为学说根据。
  又作转识得智。瑜伽行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修行至佛果,即可转有漏之八识(眼、耳、鼻、舌、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为无漏之八识,并得四种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称为转识成智。
  世亲为无着胞弟,早于有部出家,才华过人,惜信小乘,不信大乘。无着悲悯弟弟经常毁谤大乘,乃伪装重病,写信要求弟弟探病。世亲获信急忙回乡,却见无着健朗康泰,内心深感讶异。无着恳切说道:“我病在心,乃因你而生。你不信大乘,反加以毁谤,来日必遭苦报,我们同为手足,焉能不为你担忧、生病?”世亲感动于心,决定暂留无着身边。某夜,世亲听到无着弟子于窗外读诵《十地经》,字句精湛,含意深远,闻所未闻,不禁欢喜雀跃,喜极而泣,方感悟过去偏见,追悔不已,从此捐舍小乘,转学大乘。
  [习题]
  一、无着的唯识学说师承何人?
  二、唯识学说的形成,对大乘佛教的发展有何意义与重要?
  三、无着的著作有那些?对后世有何影响?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入灭后,由于弟子对教法的体会、主张不一,佛教形成部派分裂局面,而有“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分歧。然而,所谓“法本一味,无二无别”,无论大、小乘佛教,皆源于佛陀教法,其中最能贯通大小乘佛教,将佛陀教法圆融阐述并加以弘传者,当首推享有“千部论师”之誉的世亲菩萨。
  世亲生于西元三二○至四○○年间,最初于“说一切有部”出家,曾因不信大乘佛教,而造论毁谤。后得其兄无着的善巧劝说而回小向大,转入大乘。后致力于瑜伽、唯识学说的弘扬,与无着并称为瑜伽行派的两大核心人物,共同举扬“有”义。
  世亲出身婆罗门,从小精通因明,思辩聪敏。出家后,因涉猎经量部思想,立志改善有部教义,并将学风保守的有部论书整理成六百颂文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以评破《大毗婆沙论》。此举引起外道论师婆修罗多瞋嫉,怂恿有部著名学者众贤论师造《俱舍雹论》反驳,要求与世亲面决胜负。世亲得知,留书众贤说:“我昔造论破毗婆沙义,亦不将汝面共论决,汝今造论,何须呼我?有智之人自当知其是非。”众贤读罢书信,深有所悟,乃修书嘱弟子将信及所造论书转交世亲,代为悔过。世亲获信,感慨表示:“众贤论师,聪敏后进,理虽不足,辞乃有余,我今欲破众贤之论,若指诸掌;顾以垂终之托,重其知难之辞,茍缘大义,存其宿志,况乎此论,发明我宗。”遂改题为《顺正理论》。世亲非但未着论驳斥,反将众贤《俱舍雹论》改题为《顺正理论》,流传于世,足见世亲为人之宽弘慈悲。
  世亲著作丰富,早学小乘时,即撰五百部著作,改宗大乘后,又造五百论书,世人乃尊以“千部论师”。其中小乘论典以《俱舍论》为代表作,此部论书体系严谨,论旨明彻,乃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精华作品,自古以来即被视为重要的佛教教科书,甚至被誉为“聪明论”。大乘论书则以《摄大乘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十地论》、《庄严论释》等最为精要。对于大乘经典,如《华严》、《涅槃》、《法华》、《般若》、《维摩》、《胜鬘》等,也留下大量的论释。世亲庞大著述传至中土后,形成各宗派的思想源流,如依《十地经论》成立“地论宗”,依《净土论》成立“净土宗”,依《摄大乘论释》成立“摄论宗”,研究《俱舍论》而成立“俱舍宗”,由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而成立“法相宗”等。世亲的千部论典,令佛教开宗立派,百花争放,绽放异彩。
  佛门有云:“唯识三年,俱舍八年。”这意思是说若欲理解世亲思想,需花费十年或更长时间。世亲是印度佛教最盛时期的伟大学者,一生以笔代剑,折伏群魔,传播正法。相传世亲的亲教师觉亲大德曾被数论外道所辱,世亲便造《七十真实论》,攻破数论外道《僧佉论》,并获阿踰闍国王赏赐三洛沙金。世亲将赏金分成三分,兴建三寺。后来阿踰闍国婆罗秩底王皈依世亲为师,并令太子婆罗阿迭多从师受戒,王妃亦出家成为世亲弟子。太子即位后,母子同请世亲留于阿踰闍国接受供养。
  此外,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学府“那烂陀大学”,也由于世亲得到笈多王朝两代国王的信任而扩大重建。当时大小乘学者云集,洋溢着佛教真理的芬芳,并刺激中观学派的重振,陆续出现佛护、清辨、师子光、智光等人才,再显龙树、提婆之光。
  晚年,世亲作《唯识三十颂》,震撼印度唯识界,成为印度唯识思想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部论典,也成为后世研究唯识学的重要著作,影响后世唯识学者甚钜。世亲在八十岁时示寂于阿踰闍国。他与胞兄无着所开创的瑜伽行派,传入中国后,成为法相唯识宗,与龙树创立的中观学派并称为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
  [注释]
  为五明之一,乃印度之论理学(逻辑学)。因,指推理之根据、理由、原因等;明,即显明、知识、学问。因明,即为举出说法之根据而行论证之学。
  以论理明晰,述解细密,故赢得“聪明论”之美称。
  为中国十三宗之一,又作地论学派。系以《十地经论》之说,主张如来藏缘起义之大乘宗派。
  依《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识之义,兼立九识义,提倡对治阿赖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之宗派。为我国十三宗之一。
  依《俱舍论》而立之小乘宗派。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为小乘有宗。此宗教义旨在说明诸法因缘之正理,破外道凡夫着我之执见,以断惑入圣,离三界系缚。中国十三宗之一。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唯识中道宗、五性宗、唯识宗、有相宗等。为中国十三宗之一。以唐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皆为“唯识所变”,故称唯识宗。
  又作崛多王朝,兴盛于西元三二○——四七○年之印度统一王朝。创始者为旃陀罗苏多,第二世沙姆陀罗苏多(三五五——三七五年),统一南北印度,建立孔雀王朝以来之大国,于宗教上,对佛教教团极为保护。笈多王朝系为印度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代。
  [习题]
  一、世亲为何被尊为“千部论主”?
  二、由世亲的著作所形成的宗派为何?
  三、世亲如何由小乘改宗大乘?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闍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璃太子,却因心怀释迦族的仇恨,兴兵挞伐迦毗罗卫国,大灭释迦族人。如此“一树花开有两般”的因缘,实难意料。
  “胜鬘”之名,是由于波斯匿王没有子嗣,祈求得女,全国欢喜,供献宝花珍饰而得。含义有二:一言形胜,美貌绝轮,花色不如;二言德胜,聪慧利根,通敏易悟。其胜过世间宝物,故名为“胜鬘”。
  胜鬘夫人皈信佛陀后,对佛陀的敬礼赞叹,无以复加,并影响阿踰闍国友称王皈信佛教,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尤其重视儿童教育,凡是七岁以上儿童,定期召集进宫,授予教育,实是今日“儿童班”、“星期学校”、“童子军”的先驱。胜鬘夫人也非常重视妇女福利,教导妇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尤其鼓励妇女将家庭建设成为一座乐园。
  一次,波斯匿王致函胜鬘回到舍卫国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赞叹胜鬘对佛法的虔诚、信心,并授记胜鬘于二万阿僧只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由此可知胜鬘在佛法的修证上,已达七地或八地的菩萨之位了。
  佛陀曾在舍卫国只园精舍宣说《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品,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贫苦的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而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此“十大受”与“三聚净戒”关系密切,前五者同于“摄律仪戒”,第六至第九为“饶益有情戒”,第十则是“摄善法戒”。除此十大弘誓外,胜鬘夫人又发了三大愿:第一、愿持正法的真义;第二、愿传正法于天下;第三、愿护正法于不坠。
  此经具有强烈的思辩组织和周全的理论基础,其宏广的修证内容和精湛的义理构思,可与《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经》相互媲美。
  《胜鬘经》在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被佛教学者视为“如来藏缘起论”代表作。本经亦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即上承《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华严经》“净心妙有”思想,巧妙地结合此二部经的精神;下启瑜伽行派《解深密经》阿赖耶识缘起论,对如来藏“在缠中”的论述,促使《解深密经》重视阿赖耶识开展杂染世界的研讨。
  这位有“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她修一乘行,弘一乘教,是以功德鬘庄严一乘的佛果。我们不禁要赞叹伟大的信女“胜鬘菩萨”!
  [注释]
  波斯匿王为佛陀时代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国。据《四分律》卷十八载,末利夫人原为舍卫城婆罗门耶若达婢女,名黄头,职司末利园。以供养佛陀功德因缘,而遇波斯匿王游猎至园内避暑。王见其聪慧端严,乃娶为妻。以来自末利园中,故称末利夫人。波斯匿王受到末利夫人虔信佛陀教法影响,成为僧团一大外护。生胜鬘夫人及只陀、琉璃太子。胜鬘夫人、只陀太子善根福慧具足,闻法信受,弟弟琉璃太子则否。《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琉璃太子八岁时,奉父王命至迦毗罗城学射术,时城中释迦族新建讲堂,预备于中供养佛陀及比丘僧,琉璃太子率领五百童子迳登讲堂师子座,而被释迦族人怒斥为“婢子”,逐出门外,太子深恨,发誓消灭释种。后果真进兵迦毗罗城,杀害释种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又捕五百端正释女欲加侵犯,彼女等峻拒,王瞋恚,尽截其手足着深坑中。释族终被灭尽。
  《华严经》中记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至成佛,共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修行阶位。其中第七地称“远行地”、第八地称“不动地”,可见胜鬘夫人修证已具高位。
  简称《胜鬘经》。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佛陀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另有关该经的资料请参见第十九课“菩提道经论的介绍”。
  大乘菩萨之戒法。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十大受”前五愿为息恶,故配属“摄律仪戒”,其次四愿中,第六系以财摄众生、第七愿以四摄法摄众生、第八愿系拔除众生苦果、第九为断众生苦因,因此四愿皆配属“摄众生戒”;第十愿为摄受正法,故配属“摄善法戒”,此乃根据《胜鬘宝窟》卷上(末)所载。日本圣德太子撰《胜鬘经义疏》亦采用此等配列法。一般以为此配列法乃源自于北魏昭法师的《胜鬘经疏》,唯该疏以第一愿配“誓持”,其次四愿配属“摄律仪戒”,再次四愿配属“摄众生戒”,最后一愿则配属“摄善法戒”。
  谓如来藏乃一切众生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的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的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的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胜鬘经.法身章》云:“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胜鬘经》主要的内容即在阐明“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如来藏”思想。
  《法华经》和《华严经》是大乘早期的经典,《胜鬘经》讲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则属于中期的大乘经典。《法华经》主要阐释一切众生皆以“一佛乘”而证得无上菩提,其他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法”,只是方便之说,是权巧接引众生,最终仍入一佛乘,皆共成佛道,故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而《华严经》则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以“法性本净”的观点来引述三界唯一清净心所造的“净心妙有”,强调解脱的关键在于心的用功,只要依五十二阶位的修行增胜,必能登入佛地。《胜鬘经》亦说到一乘法的修证、三乘必归于一乘法及“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如来藏思想。故言上承《法华经》和《华严经》思想。
  瑜伽行派乃奉行《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解深密经》等唯识教说之宗派,此派以为诸法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故称“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意译为“藏”,乃种子之义,意为微细不可知的一大藏识,能藏一切清净、杂染、善、恶诸法种子,是一切有情的根本所依。世间万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的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之法,又于藏识中新薰其种子,此称“现行薰种子”,此即阿赖耶识缘起。由此特显出如来藏被客尘烦恼所缠缚的“在缠”情况,故知如来藏思想较唯识思想起源得早。因此,如来藏思想对唯识学说重视阿赖耶识杂染世界的研讨有重大影响。
  [习题]
  一、试述胜鬘夫人对佛教的贡献。
  二、何谓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三、试述“十大受”与“三聚净戒”的关系。
  四、简述《胜鬘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辞流丽,深具文学价值的《维摩经》,经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号为“金粟如来”,示现应化安居在毗舍离大城,有人称他为“净名居士”、“无垢称”、“毗摩罗诘”等。他是一位“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律;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他以居士的身相,现不可思议的神通,说不可思议的妙法,并呵斥小乘人行为似焦芽败种,指导诸大菩萨入不二法门,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学佛道,“直下承担”菩萨教法。
  《维摩经》的传译,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影响甚钜,而维摩居士也成为僧俗及各学派、教派赞叹的对象。如僧肇大师因阅读《维摩经》而发心出家;东晋殷浩以《维摩经》为日课;甚至世间的学者、儒士也深受《维摩经》影响,如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行止、文风,皆以维摩居士为模范,王维更以维摩自居,将字号改为“摩诘”,为人所称道。
  维摩居士鼓励菩萨们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亦即“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苦”的“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的“不住无为”。
  《维摩经》是一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耻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详述菩萨和罗汉彼此间的优美趣事。如维摩居士以生病为缘,广为大众说法;诸罗汉、菩萨自觉对佛法体证不够,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无定相,破除二乘人对法的执着;在维摩丈室中,诸罗汉、菩萨们无有坐处,维摩大显神通,向灯王佛遥借宝座,宣扬大乘佛教广狭相容,芥子纳须弥的解脱法门;与文殊菩萨畅论不二法门,文殊言:“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以默然回应,令文殊不禁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综观全经,说明男女没有定相,时间没有定准,大小没有定型,妄心没有定念,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差别,必须要契入真心,净土才能现前。此一净土,完全是一种关怀人间、注重利他济世的精神,这是所有大乘经典的依据,即所谓“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
  《维摩经》提倡菩萨净土,此一净土为“唯心净土”,如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此“唯心净土”,其实就是“人间净土”。维摩居士将佛法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设净土。此种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
  以般若智慧为学人的慈母。
  以具足方便为学人的严父。
  以禅悦法喜为学人的妻妇。
  以柔顺慈悲为学人的女儿。
  以诚实善行为学人的男儿。
  以各种道品为学人的知识。
  以六度万行为学人的法侣。
  以清净甘露为学人的饮食。
  以解脱妙味为学人的讲堂。
  以庄严相好为学人的身体。
  以惭愧修持为学人的衣服。
  以身心健康为学人的花鬘。
  以毕竟空寂为学人的家庭。
  以总持佛意为学人的庭院。
  以八种解脱为学人的浴池。
  以四种禅定为学人的床座。
  以五种神通为学人的象马。
  以大乘发心为学人的舟车。
  以一心证道为学人的旅游。
  以所有大众为学人的导师。
  以烦恼尘劳为学人的弟子。
  以四摄法门为学人的伎女。
  以歌咏法言为学人的音乐。
  以禅净修行为学人的娱乐。
  以七种圣财为学人的宝物。
  以教育后学为学人的利息。
  以普皆回向为学人的大利。
  以广发道心为学人的事业。
  以一心不二为学人的安住。
  以多闻善法为学人的觉音。
  我们希望学习幽默风趣的老维摩,我们希望能够实践人间净土的四句偈:
  礼貌尊敬讲爱语,乐观满足生欢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庆安全。
  [注释]
  《维摩经》是一部艺术作品,有巧妙的戏剧安排、精辟的对话及含意深理的小故事。主译者鸠摩罗什延揽当时最杰出翻译人才,和一百二十位精通义理的僧侣,以僧肇为首,翻译此经。除表现出高度文学品质及佛学上的价值外,更是中国思想发展上的重要著作。
  自三国支谦译出《维摩经》,至东晋十六国鸠摩罗什时期,约一百五十年间,《维摩经》至少被翻译四次,说明其乃当时非常流行之经典。在历代石窟造像及佛教美术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以维摩为题材的不朽巨作。
  《维摩经》中深邃的哲理,深受哲学家、玄学家的喜爱。东晋许询与支遁在会稽王府中的一次哲学辩论中,许询以《维摩经》作为理论的凭据,支遁以玄学观点为《维摩经》作新注。
  南朝大文学家谢灵运的佛教著作,多以《维摩经》为主题。相传谢灵运曾以其美胡供奉维摩像,同时代的大画家便以此造型首创维摩形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奉召入京,代表儒家参与三教议论,并以《维摩经》中“须弥纳芥子”为议题,晚年病中更自比维摩。
  宋代苏东坡因亲见唐朝杨惠之在长安凤翔寺所塑造的维摩像,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见《东坡集》卷一。
  王维为六祖惠能大师撰碑,文中引维摩居士为喻。又给友人胡居士的两首问疾诗中,也引用“维摩因众生病故病”与“香积菩萨运用神力变化满钵香饭”的典故。
  散花在中国与日本佛教仪礼中,成了优雅礼佛供佛仪式。中国现代名伶梅兰芳甚至将“天女散花”搬至舞台演出。
  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亦即以空破诸法,使无遗余,不执于一物。
  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的贪欲。
  为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
  为五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此五通,异生凡夫皆可获得,但第六之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唯圣者可得。
  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信财,信受正法;戒财,持戒律;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闻财,能闻正教;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
  [习题]
  一、您认为何者是《维摩经》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为什么?
  二、您觉得维摩居士具备菩萨那些性格?
  三、试举出在《维摩经》里“回小向大”的经证。
  四、试依据《维摩经》勾勒出人间净土的蓝图。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是慈悲祥和,这是表示佛教重视和平。可以说每一位菩萨都是青年,都非常清净、纯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
  青年在佛教里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智慧具足,充满热诚,勇猛精进,是现代青年的楷模。今从经典里的童男童女中,列举数位,逐一介绍如下:
  一、善财童子
  说到童男,最先令人想到的是“善财童子”。庄严圣洁的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两旁,站立的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的儿子,长得健康、活泼、真诚、聪明。出生的那一天,家中珍宝财富源源不断而来,所以取名为“善财”。他受文殊菩萨的指导,到南方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折伏我慢的心理,远离恶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缘,以善知识作为模范。善财童子最先到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接着又参访其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医师、船夫、国王、王妃,最后获得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由此可知,青年是佛教广大行愿的实现者。
  二、耶舍
  耶舍是佛陀成道后,在缚啰迦河的沿岸,第一个遇到的青年童子。他告诉佛陀说,他是迦尸城的耶舍,厌弃世间的欲乐和醇酒美食的场合,希望拥有一个清净的生活。佛陀欢喜的赞叹:“耶舍!你很有善根,你想要舍弃的东西,确实是烦恼的根源;你想到达的希望,我能满足你。”耶舍听到佛陀的法音,感动得流下眼泪,要求佛陀准许他出家。佛陀悲悯地告诉耶舍:“你要跟随我学道,必须得到父母的允准。”
  当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正惊慌地找寻爱子耶舍的下落,佛陀为俱梨迦长者讲说证悟的道理,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及无明烦恼的可怕。俱梨迦长者听闻后大受感动,而允许其子跟随佛陀学习。此后,佛陀的僧团即相继有青少年的参与。
  三、罗罗
  罗罗是佛陀未出家前,与耶输陀罗所生的独生子。在他十多岁时,即跟随佛陀出家修道。这是僧团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别订定沙弥的制度,要罗罗礼拜舍利弗尊者为师。
  幼年的罗罗,不惯于僧团的生活,但是对于师父舍利弗和佛陀的教示,唯有尊敬服从。他每天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为在家的信徒服务,一得空闲,即修学佛陀的言教。有时候受年长比丘欺侮,经常丢弃他的衣单,罗罗都能忍耐。又有一次,因寮房被占而在厕所躲雨,遇到毒蛇,别人为他担心,他却毫不畏惧;他也曾经作弄取笑来访客人,受佛陀严厉教诲而发愿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由于罗罗的忍辱、受教,精勤修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证得圣果。罗罗成为十大弟子中唯一的青少年圣者,实是青少年之光。他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沈着等美德和风姿,永远值得我们礼赞!
  此外,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众艺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为的青少年。
  四、妙慧童女
  在《大宝积经》中,记载一位具深妙智慧,发坚固愿的童女——妙慧。她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中地方士绅之女。佛陀在耆闍崛山讲经的法会中,年龄才八岁的她就常常在座。
  妙慧童女,面貌秀丽,行动举止端庄温和。一次,佛陀说法时,她从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绕三匝,顶礼三拜,并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震惊全座,即:如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如何才能获得大富大贵?如何才能免除眷属不和及多病死亡?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样端坐大宝莲花?如何才能游诸国土,礼敬诸佛?如何能够没有冤家对头?如何讲话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碍?如何才能降伏烦恼魔障?如何才能见佛闻法?
  妙慧童女以八岁之龄,即具大无畏的勇气和长者般的耆德,难怪文殊菩萨也要向他赞礼。
  五、妙贤
  妙贤是一位美丽又具贤德的少女,本已许配予杰出的青年大迦叶为妻,为了清净修行,与大迦叶商量后,即各自投师学道。最先学习外道思想,后来弃邪向正,皈投佛陀出家学道。出家后的妙贤,遵循僧团制度外出托钵,却因貌美而受路人指点,不禁为美丽的外表心生悲哀。妙贤少女,生性简朴,不喜浮华,专心向道,很快地便证得圣果。
  六、散华天女
  《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示疾时,诸大罗汉和大菩萨前往探病。在维摩居士穿来走去的侍者群中,有位年轻貌美的少女。舍利弗对此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因而对这位少女生起轻慢之心。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思,即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那花朵落在菩萨身上,即时坠地;落在舍利弗等罗汉身上,却沾黏不去。正当舍利弗尴尬之时,天女即对舍利弗说道:“尊者舍利弗!你为何要把花朵去除?”舍利弗忍耐着回答说:“这些花朵落在身上,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天女微笑说道:“尊者!你不可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年少的天女一语,竟然使得大阿罗汉哑口无言。
  除此之外,在佛经里尚有月上童女、慈行童女、有德女、有德童女,以及《法华经》中的八岁龙女转女成佛。可见少年女性的智慧也可以和大德菩萨平等,无有尊卑高下。
  众生本具清净智慧德相,在佛教里,是不可以男、女相分别道德高低,也不可用年龄大小衡量智慧的有无。
  [注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载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在参访最后一位普贤菩萨,成就普贤行愿后,即成就佛道。寺院中,常设于观世音菩萨圣像左侧的善财童子像,即取材其历访名师过程中,参谒观世音而受教化一事。
  是善财童子最初参诣的善知识。善财请教他如何学菩萨行,及如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功德云比丘乃为其解说“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
  耶舍仅次于五比丘出家,为佛陀第六位弟子。后来父母及出家前的妻子,亦皈依三宝,成为最早的优婆塞、优婆夷。(相关资料可详见《毗尼母经》卷一、《出曜经》卷二十九等。)
  为善财童子参诣的第十二位善知识。当善财参诣时,正于河边教导孩童聚沙筑塔,他告诉善财因严持三聚净戒,并于文殊菩萨处学习书写、术学、印刷等技术,因此证得“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成为医学家、建筑师、农学家、占相家、数学家。尤其通达高深计算法,能推算出广大无量由旬的沙堆内所藏沙粒的数量,也能推算上下四方一切世界的距离,甚至诸佛名数、诸菩萨数、众生名数等。善财听后,即刻增长信乐,通达甚深智慧,悟得三世平等的境界。
  是善财童子参诣的第四十三位善知识。其因普与众生结为善友,故名为遍友。遍友童子仅以“无法是法、无说是说、得无所得”的无言之教启示善财,并未特别教导善财。后来推荐善财前往参诣善知众艺童子,学习其他成就菩提的法门。
  是善财参诣的第四十四位善知识,他以无碍的智慧穷究世间种种技艺,故名为“善知众艺”。又他得以进入般若波罗蜜门的方法,是恒持“字母”,故其所证即称“菩萨善知众艺字智解脱法门”。因为字母为一切书写、解说、文字的根本,因字的结合而有语言,因语言的诠表而有名,因名而有所诠的义,能了解义,将可获得许多道理。因此,凡想进入般若波罗蜜门者,首应认识这些字母;一旦进入般若波罗蜜门以后,即可了悟一切言说皆不可得,唯有离言绝相,才可进入悟境。因此,善知众艺童子便教导善财“四十二字母般若波罗蜜法门”。
  是善财童子所参访的第五十一位善知识。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幻住解脱法门,故能以清净之智,观诸世间皆为幻住,皆为因缘所生,乃至一切菩萨众会等亦皆幻住,由愿力与智慧所摄成。德生童子除了以他所证得的法门教导善财童子外,并嘱咐善财要普修一切菩萨行,普化一切众生,普净一切佛刹,普满一切愿,普供一切佛,普事一切善知识,才能日起有功,日日进步。尤其善知识是引导一切菩萨行,证入菩萨道的最大助缘,如佛之法器,如功德胜处等,更须敬顺承事。
  又作月光菩萨。为佛世时王舍城长者申日之子。依《月光童子经》所载,申日听信不兰迦叶等六师外道之言,设计火坑要加害佛陀,月光童子以佛陀是三界大圣尊者,言教清净,慈悲胜过母亲,劝谏父亲不可生起害意,但申日并不接纳。及至佛陀到达,佛陀以大神通力将火坑变作七宝浴池,天雨宝华,申日大为惊悔,而归信佛陀。另据《申日经》所述,月光童子听佛说法后,便赞叹佛陀,并发起大誓愿:“设我来世得作佛时,令我国土一切人民无有恶心,皆应质朴,有诸恶国人民刚强,五浊践世,我愿于中而开化之。”发愿已,佛陀更预言当他般涅槃千岁之后,月光童子当生于秦国(中国)作圣君,持守经法,兴隆道化。详见《月光童子经》、《申日经》。
  出生于佛世释族王宫中,色相端严,光明晃耀如日月,虽常受用一切异宝珍玩,却不贪着,常与眷属嫔妃千五百人于宫中游乐。一日,忽闻有人云:“世尊往昔为见三界轮回苦恼,舍王位出家苦行,佛道圆满。”童子闻已,心大欢喜,往诣佛陀,佛陀为其宣说四谛、十二因缘法,及往昔好行修善,造立毗婆尸佛像而得百千生为转轮圣王、梵天王、和现世得生王族等因缘。童子闻说往昔因缘果报、造像功德,乃发起无上道心,舍离眷属,随佛出家,不久即证道果。详见《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为佛陀行菩萨道中的前身。睒子前世原为一切妙仁菩萨,心慈仁善,常以天眼遍观世间。一日,见一对盲眼夫妻发愿上山为求无上智慧,菩萨为成全他们的大愿,便投胎作他们的儿子,裨便照顾。菩萨出生后,取名睒子,事亲至孝,奉行十善。十岁时,请求父母完成誓愿,上山修行,睒子随行照顾,供养得宜。熊罴鸟兽皆鸣唱相和,喜与为邻。睒子性极仁慈,取水则身披鹿皮,唯恐惊扰动物,踩地则唯恐地痛。一日取水时,被迦夷国国王误射毒箭,命在旦夕,睒子并不仇恨,唯要求国王代为照顾盲眼父母,父母抚尸痛哭哀号,愿代子死,诸天神帝释深受感动,以神药灌之,睒子因而复活。国王受睒子影响,回国后以十善治国。有关睒子童子事迹,详见《佛说菩萨睒子经》及《佛说睒子经》。
  为王舍城善贤长者之子。在他的母亲怀孕时,佛陀预言其将能光耀家族,带给家族最上吉祥。但善贤听信外道之言,说此子生必坏家族,因此以毒药涂在母腹,欲害腹中之子,结果母亲因之命终。当母亲被焚烧时,于脐中生出一莲华,华上坐一童子,色相殊异,因从火出,故名火光明。光明童子享有天人胜福,连频婆娑罗王的王宫富贵都不能及,因此遭到阿闍世王的谋夺。光明童子乃弃尽家财,归佛出家,不久即证道果。详见《光明童子因缘经》。
  即德胜童子,是将佛法传扬世界的大护法阿育王的前身。德胜童子曾在佛世时与童伴在路边玩聚沙造塔的游戏。一日,佛陀经过,见佛陀庄严光耀身相照彻四周,生起大欢喜心,便捧沙塔供养佛陀,并发愿将来所造之塔能广被天地。佛陀心知童子已发无上正愿,微笑宣说:“德胜童子将以此施沙塔之报,于我涅槃百年之后当为转轮圣王,名阿恕伽,并将我的舍利广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奉。”详见《阿育王传》卷一。
  有关妙慧童女的种种深妙悲智之行,详载于《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
  天女散花之故事,详见《维摩经》。
  为维摩居士之女。出生不久,即如八岁女孩,姿容端丽,城中求婚者众,月上女便告大众:七日之后当自选夫婿。届期当大众蜂拥而至时,月上女忽升空中,手持莲花化佛,大众惊讶称羡不已,月上女即告大众,她之所以得此殊妙色身,是因往昔多修舍欲,善调六根之故。因此带领众中欲脱离苦海,修诸相好者去拜见佛陀,发了十个大愿,佛陀微笑授记月上女将于八万俱胝劫后成就佛果,佛号“月上”,月上童女闻佛授记,欢喜无比,立刻转女为男。详见《佛说月上女经》。
  为善财童子所参诣的第十位善知识,是师子奋迅城国师子幢王的女儿,有五百位童女常随修行。慈行童女常在宫中宣讲佛法,并开放给百姓进入聆听。慈行童女要善财注意王宫种种建筑中所现各式如佛陀修菩萨行、成道、转法轮等图像,并表示她所弘扬的是佛教的美术教育,也就是般若的庄严解脱,而此法门是从三十六恒河沙佛处学得的,他以此法门教导众生,使众生法喜充满,因有“慈行”之名。
  为波罗奈城有德婆罗门之女。此女因见佛之相好,而生起净信心,向佛请益深法,佛陀为有德女讲说十二因缘、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之理。有德女闻言,了知佛所转法轮实为虚空法轮、出离法轮、无相法轮,并得佛授记,未来成佛。详见《佛说有德女所问经》。
  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德生童子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一起为善财解说种种修行因缘。
  为娑竭罗龙王之女,常闻佛说法。年甫八岁,智慧猛利,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乃于刹那之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复以一宝珠献佛,以此功德愿力,忽转女成男,具足菩萨行,刹那顷,住于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中,成正等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广为人天说法,娑婆世界之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遥见而欢喜敬礼。详见《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
  [习题]
  一、请阅读《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五十三参的经文。
  二、简述你对善财参访善知识的看法。
  三、请找出二则有关罗罗修行上的事例。
  四、佛陀如何回答妙慧童女所提的十个问题?
  五、提出你最想请示佛陀的十个问题。


  第十七课 现代菩萨的性格
  菩萨者,即发心利益社会大众的人,经云:“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此即菩萨慈心悲愿的表现。因此,想学佛,须先具备菩萨的性格,也就是要修学佛道,先结人缘。肯发心与人结缘的人,就有资格称为菩萨。佛教历史上的菩萨性格是悲智双运,愿行勇猛,福慧齐修,慈悯一切。而现代菩萨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呢?
  第一、要有包容欢喜的“慈悲性格”
  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中的说法,往来恒河两岸,足迹踏遍五印度,所言所行,皆是“示教利喜”的示范。跟随佛陀学道的弟子们,如弥勒菩萨,生活丰乐,包容自在,时人称之为“当来下生欢喜佛”;寒山、拾得潇洒自然,大众赞叹他们为解脱自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人人慈悲,人人都发愿要把欢喜布满人间,尤其对当时外道门徒的包容,如:目犍连原谅外道的执杖伤害,舍利弗不计后学的批评,都为后世留下学习的典范。
  这些包容欢喜的典范,都是“拔苦予乐”的慈悲性格使然。菩萨包容众生的刚强难调难伏,从不舍弃一个可以得度的众生,菩萨施与众生欢喜,让众生得到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
  第二、要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
  菩萨修行历经久远时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尤其面对人间的逆境,人事的毁辱,更要有护法为教的大无畏性格。像提婆菩萨为护教而殉难,地藏王菩萨地狱救苦等,他们都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菩萨有时固然低眉,但有时也会金刚怒目。菩萨的慈爱摄受和威力折服都是度众的无上方便,就如同母慈父严的家教。
  语云:“佛法弘扬本在僧。”在佛法灯灯相传中,菩萨僧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阐扬正法即是护法,保护佛教即是弘法,佛教的内忧外患需要发菩提心者的护卫,如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多次法难,都是由于菩萨们的舍命为教,才能法轮常转,佛日增辉。这也正是历代大师所提倡的“为大法也,何惜生命”,为教忘躯,为法殉道的精神。总之,能够不畏众生难度,不惧佛道长远,就是护教的无畏性格。
  第三、要有实践信仰的“大乘性格”
  菩萨要行解并重、福慧双修,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六度集经》云:“菩萨言行相扶,明犹日月,含怀众生,成济万物。”所以菩萨虽有慈悲、无畏的善美功德,进一步还要有大乘菩萨道的无限信愿。
  菩萨实践大乘的信仰,如《华严经.净行品》云:“即断一切恶,具足众善,于诸佛法,心无所碍。”又如菩萨要有怨亲平等、善学于戒、深入经藏、具足威仪、其心谦下、具惭耻心、弃贪瞋痴、恒守正念的大乘性格。
  像须达长者实践布施的性格;比丘为鹅身受苦,而不犯于禁戒的性格;《金刚经》中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瞋恨的性格;舍利弗以双目布施的性格;须大拏太子不逆人意的性格;这一切都是菩萨实践大乘信仰的性格。
  第四、要有善巧度众的“方便性格”
  学菩萨行,应遍学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于度众时有善巧方便的性格,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就是菩萨度众的方便性格,四摄法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四悉檀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如五大菩萨各以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大慈等方便摄受众生,同时也成就了无尽众生得度的因缘。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有善巧方便,如民初四大高僧:虚云长老以甚深禅定,令人生信;印光大师以信函度众,印经弘化;弘一大师以书写经偈,流布法音;太虚大师以整理僧伽,复兴佛教。
  经云:“慈悲为母,方便为父。”三世诸佛由是慈悲与方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现代菩萨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都是菩萨应当具足的性格。
  [注释]
  提婆乃迦那提婆之略称。三世纪时南印度人。因系独眼,人称独眼提婆。为龙树之弟子,深解空理,屡破外道邪说,着《百论》二卷、《四百论》、《广百论》、《百字论》等。后至波吒梨城传道,然因遭忌,遂被狙击而死。
  中国佛教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教难,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都曾下令毁佛,史称“三武一宗”教难。此外,明太祖令僧侣移居山林;明末清初白莲教挟信仰之名,行作乱之实,致使北方正统佛教几乎灭绝;清朝宫廷崇拜喇嘛,打压中国传统佛教;清咸丰年间,洪秀全组织上帝会、太平军,所到之处,毁佛殆尽;清末民初复有庙产兴学、军阀废佛;乃至文革时期,极尽所能地破坏佛教固有传统。
  须达长者又作须达多、苏达哆,译作善授、善施、善温。为中印度舍卫城之长者,波斯匿王之大臣。其性仁慈,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称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建造只园精舍供养佛陀。
  详见《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一。
  详见《大智度论》卷第十二。
  须大拏太子是佛陀于因位为太子修菩萨行时之名,意译作善施太子、一切与太子。据《须大拏经》载,昔叶波国王子须大拏,慈孝聪明,常行布施。凡有求其衣服、饮食、金银珍宝、车马、田宅者,太子无不施与。其后,更将二子施予婆罗门,以妃施予帝释所化之梵志而不悔。
  悉檀,意译作成就、宗、理等。佛陀化导众生的教法分为四个范畴,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等四悉檀。《法华经玄义》卷一下,以悉檀为梵汉兼称之语。悉,即遍之义;檀,为檀那的略称,即佛陀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称四悉檀。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世界悉檀,即随顺世间之法,而说因缘和合之义;亦即以世间一般之思想、语言、观念等事物,说明缘起之真理。例如:人类系由因缘和合而存在,故非为实体。以人存在本是一般世俗之见,乃说适合世俗之法以随顺众人,令凡夫喜悦而得世间之正智,故此悉檀又称乐欲悉檀。各各为人悉檀,略作为人悉檀。即应众生各别之根机与能力,而说各种出世实践法,令众生生起善根,故又称生善悉檀。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之贪、瞋、痴等烦恼,应病而予法药。此系为灭除众生烦恼与恶业之教,以其能断众生诸恶,故又称断恶悉檀。第一义悉檀,即破除一切论议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因此又称入理悉檀。
  [习题]
  一、除了本课所提及的菩萨性格外,您认为菩萨还应具备那些性格?
  二、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包容欢喜”?
  三、请举出一则护法卫教的事迹。
  四、试述您对中国佛教史上法难的感想。
  五、试举出三位您身边具有菩萨性格的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