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净慧法师:佛教在很多方面借鉴了道教的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楼观台复修落成庆典后,一个不同寻常的镜头悄然出现,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法师走到老子像前,用佛教的礼仪恭敬地参拜着老子像。而净慧法师对老子的参拜,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

早在50年前,净慧法师的师父就对《道德经》作过注解,因此净慧法师很早就开始接触《道德经》,并因为师父的重视而对《道德经》产生了极大兴趣。从那时起,净慧法师对《道德经》所表达的理念就有了很深的理解。

净慧法师说,他很早就学习过《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阐述哲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智慧宝典,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关于《道德经》与佛教的关系,净慧法师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从信仰上来说佛教是一种信仰,从文化上来说佛教也是一种文化,它既是信仰的传播,也是文化的移植。佛教文化从印度移植到中国,很多概念根本没法表达,只能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佛教的某些思想,这就要从儒释道三家借鉴很多东西。佛教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道教的思想。

净慧法师解释说,《道德经》中的“道”有本体、方法的含义;佛教也用“道”,“佛成道”中的“道”也就是本体的意思,“修道”中的“道”则是方法、法门的意思。这些都借用了道家现成的表述方式。

净慧法师认为,禅宗在中国的兴起,更多地借鉴了老庄思想。他举例说,南北朝时有一位傅大士,他是一位佛教徒,但通达儒释道三家。他有一首诗写道:“有悟先天地,无形本寂寥。人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在这首诗中,他既是在讲道,也是在讲佛心,是在借道教思想表述佛教本体的意思。《道德经》中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与禅宗三祖《信心铭》的第一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的意思是相通的。此外,达摩祖师和禅宗的三祖、四祖、五祖、六祖都曾借鉴道教思想。中国的禅宗就是有了道家思想作基础,在特殊的土壤中产生的特殊佛教宗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