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承负”与“轮回”——道教与佛教两种果报理论的比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徐明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承负”与“轮回”——道教与佛教两种果报理论的比较
  资料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明生
  道教的“承负说”和佛教的“业报轮回说”都强调因果报应,在劝善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说在产生果报的原因、接受果报的主体、判定善恶的标准、解脱果报的方式及果报作用的范围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宗教的特质。
  道教的“承负”思想是《太平经》的根本理论之一,其与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同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果报思想,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拟从为什么会有因果报应、因果报应的主体、因果报应的作用方式及如何摆脱因果报应等方面分析二种理论的异同,并在寻找两者差异原因的同时观照在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宗教观的特质。
  一、“承负说”和“业报轮回说”的基本内涵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 不自知, 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 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 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就是说, 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 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 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早期道教经典多宣扬“承负说”,《老子河上公章句》第五十四章注说:“修道于家, 父慈子孝, 兄友弟顺, 夫信妻正, 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也。”《抱朴子·内篇》卷六也说:“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 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 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 皆殃及子孙也。”关于其说的思想渊源, 学者多认为来自《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中国传统的果报观。
  “业报轮回说”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它将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分为三种: 即身、口、意三业。业音译为羯磨, 是“造作”的意思, 即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这种活动如果与因果关系相结合, 就会产生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 叫做“业力”。“业”有四种:黑黑异熟业, 即纯粹的不善业, 能招感纯粹的不善果;白白异熟业, 为纯粹善业, 能招感善果;黑白异熟业, 是欲界众生所起的杂业, 时善时恶;非黑白无异熟业, 指加行无间道中诸无漏业, 永不招感果报。由此, 业从性质上说有三种: 善业、恶业、无记业, 善恶二业会招致不同的果报, 无记业则不招果报。从产生作用的时间上来说,“业”又可以分为四类:现世所作的业在今生就受报的, 叫做“顺现法受业”;现世所作的业来生才受报的, 叫“顺次生受业”;而今生所作的业到第三生或以后才受报的, 叫“顺后次受业”;以上三种业受报世间都是特定的, 所以又称“定业”, 不知在何时才受报的业, 称为“顺不定受业”。佛教的轮回思想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 认为众生由于无明和爱执而在三界和“六道”中流转生死。如车轮旋转, 循环不已,又称轮转、轮回转生。佛教认为, 促使诸蕴和合, 驱使识神轮转的根本动力, 就是业力, 是还没有破除“我执”的“不净业”。业力与轮回说的结合, 就是解释众生为何流转生死苦海的“业报轮回说”。“业报轮回说”又与“三世说”相联系, 认为人们在前世所造的“业”会报于现世, 而现世的“业”又会对来世产生果报, 这就是“三世因果”的思想。佛教认为: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根据“业力”的不同, 有情众生便在“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处于六道中的众生不能逃避轮回之苦,“善恶随逐人, 譬如影随形, 随其所趣向, 未曾相舍离。”
  不论是“承负说”抑或“业报轮回说”, 其说教的目的都在于劝导人们“弃恶从善”。“为人先生祖父母者不容易也, 当为后生者计, 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这对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社会来说, 无疑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很大威慑力。而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初传入中国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际, 莫不瞿然自失。”这两种理论指出了人们今生贫富寿夭的原因, 且对社会中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现象也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如《法句经卷一·恶行品第十七》中说: “妖孽见福, 其恶未熟, 至其恶熟, 自受罪酷;祯祥见祸, 其善未熟, 至其善熟, 必受其福。”因此, 两说对于敦风化俗, 劝导人们安于现状, 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在造说目的、立论根据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异。
  二、“承负说”和“业报轮回说”之比较
  (1) 从产生果报的原因来看, “承负说”主张有施报者, 这个施报者是“天”, 而“业报轮回说”则不主张有施报者, 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九中说: “我者, 即天所急使神人也, 今天以是承负之灾四流, 始有本根。”就是说, 有个惩恶扬善的主体, 即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专门记录人们言行善恶的司过神的说法,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需注意的是, 《太平经》里的“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元气恍惚自然, 共凝成一, 名为天也”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天所急使神人也”,“天以是承负之灾四流”。《太平经》的“天道”观不仅承继了道家哲学中的“道”本论和汉代元气说的生成论, 董仲舒所倡的“天人感应”论也给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故《太平经》中的“天”具有多重含义。和它同时代的《老子想尔注》中也说: “人为仁义, 自当至诚, 天自赏之, 不至诚者, 天必罚之”,“人非道言恶, 天辙夺算。”这和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思想也是一致的, 如对星辰崇拜的“北斗注死、南斗注生”的说法。“业报轮回说”则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 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 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不了解万物是由众因缘和合而成、一切皆空的道理, 而将“我”及万物执为实有, 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外界事物发生凝滞执著, 于是产生贪爱和欲望。贪爱使人的本性流荡, 进而与“地、水、火、风”四大结合而有了形体, 投入母胎, 在母胎中形成躯壳, 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从母胎出来后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觉触、意分别。六根对应六尘,领纳世间一切是非好恶等事, 同时因为贪欲而于一切境缘上生出了执著心,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而要得到解脱, 最根本的就是要消除无明, 获得般若智慧, 体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谛。
  (2) 从受果报的主体来看, “承负说”主张行善作恶, 自身及子孙受其报;“业报轮回说”则主张“自作自受”。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 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 连传被其灾”, “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中国古来“泽被后世”、“封妻荫子”等说法也体现了先人对后人的影响。“业报轮回说”则完全是“自作自受”, “父作不善, 子不代受;子作不善, 父亦不受, 善自获福, 恶自受殃。”个体所造业的果报, 按照因果决定不杂乱等缘起义, 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 也不能互相承受。
  (3) 从判定善恶的标准来看, “承负说”主要为忠、孝,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业报轮回说”则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关系。《太平经》说: “子不孝, 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 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事其君, 为此三行而不善, 罪名不可除也。”以不忠不孝为不善, 认为凡是不孝, 弃家捐妻子, 食粪饮小便, 行乞之人, 辱天道, 当遭天遣。而孝善之人, 则有好报。“为吏皆孝于君, 益其忠诚, 常在高职, 孝于朝廷。……是天上孝善之人, 使不逢灾害, 人民师化, 皆食养, 有顺之心, 天不逆意也。”突出了个人在封建伦理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业报轮回说”则要求人们受“五戒”、行“十善”。“全五戒则人相备, 具十善则生天堂。……反十善者, 谓之十恶, 十恶毕犯, 则入地狱。” “五戒”是指要戒杀、盗、淫、妄、酒, “十善”与“十恶”相对,“十恶”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从“十善”的内容来看, 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会中的一般道德准则, 凡是自利利他的行为都可称之为善, 其家族伦理色彩很淡, 尤其是大乘佛教时期提倡的“普渡众生”, 体现了一种类似墨家“爱无差等”的思想。
  (4) 从解脱果报的方式来看,“承负说”倡导“行大功德”、行太平之道;“业报轮回说”则更强调般若智慧。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身也。”行大功德,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承负天地之谪悉去。” “或有真道, 因能得度世去者, 是人乃无承负之过。”能够行太平之道、从善去恶之人,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而一旦断除承负之厄, 则“治百万人仙可待”。“业报轮回说”虽然主张三世业力不失, 如影随形, 但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可以减少恶报, 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提倡“业由心造、回转有道”。这个“道”就是个体的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来观察, 业力与轮回都是缘起性空, 由于业力依缘而起, 所以个人就可以利用因果法则创造条件, 阻碍业力的产生, 或者使之发生转移;再者, 作为轮回主体的“我”也是缘起的, 只要能用般若智慧破除“我执”, 懂得“诸法无我”的真谛, 就能够获得“慧解脱”。
  (5) 从作用范围来看, “承负说”不仅作用于人类社会等“有情众生”, 同时遍及自然界;“业报轮回说”则只作用于“六凡”中的“有情众生”。
  《太平经·五事解承负法》云: “然,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就是说, 自然界中也存在“承负”现象, 而人要承担土地伤物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承负之灾。“承负”不仅表现在人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 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 应善待世间万物, 以免受承负之厄。“业报轮回说”则只在有情众生身上发生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 它只是个体轮回所遵守的法则;佛教中国化之后, 其轮回受报的主体有所拓展。梁启超在“余之生死观”中认为: “个人之羯磨(意译为‘业’) , 则个人食其报;一家之羯磨, 则全家食其报;一族一国乃至一世界之羯磨,则全族全国全世界食其报。”由是可见, 接受果报的主体由个体扩大到了家族、国
  家、人类社会等整体, 但就其性质来看, 依然局限于有情众生的范围之内。
  三、“承负说”和“业报轮回说”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一) 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社会,西周时宗法等级制度就已经很完备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以“仁”为中心, 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使忠孝等伦理观念深入人心。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将儒家以家、国为本位的伦理思想置于首位。而吸收了中国传统报应观, 形成于其后的“承负说”自然也受了伦理本位思想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 “《太平经》不但注重孝, 还在儒家那里去融摄了‘君、亲、师’的概念。”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还认为: “欲求仙者, 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若德行不修, 而但务方术, 皆不得长生也。” 可见, 以忠孝为标准的善功已经成为道教成仙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了。而印度的佛教是在反对印度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形成的, 婆罗门教的核心教义是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 为印度的“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反对这种先天的等级制度和对祭祀梵天的偶像崇拜, 佛教的教义就更突出个人的自由和解脱。正是由于突出伦理本位和突出个人本位的不同, “承负说”和“业报轮回说”才有了不同的善恶评判标准及受报主体。
  (二) 哲学依据不同
  “承负说”来自天道循环的“天命观”,“元气恍惚自然, 共凝成一, 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 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 阴阳相合施生人, 名为三也。三统共生, 长养凡物名为财, 财共生欲, 欲共生邪, 邪共生奸, 奸共生猾, 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 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穷还反其本, 共名为承负。”意即由元气而生天、地、人三才, 而生万物。产生万物就有了欲望, 于是产生邪恶, 产生败乱, 发展到极点又复归本原。因此,“承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人及一切万物、有情及无情都不离其中。“业报轮回说”则根据佛陀依缘起法则、逆观“十二因缘”, 从而得出贪欲和无明是招感众苦的根源。由于无明心起, 众生于是感得五蕴和合, 形成色身, 从此堕入生死轮回流转不已。无明和贪欲心只有三界中的有情才会生起, 无情之物则不会产生, 所以“业报轮回”只作用于有情众生而不遍及草木等无情之物。
  (三) 佛道二教在世界观上的差异
  道教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重视果报对现世所带来的影响。“承负说”虽然主张善恶报应, 自身要前承五代, 后负五代, 但强调果报对个人及子孙现世的影响, 强调“现世因果”,其提倡行善是为了得到现世的好报。“业报轮回说”则主张“三世因果”, 慧远《三报论》开篇说: “经说业有三报: 一曰现报, 二曰生报, 三曰后报。现报者, 善恶始于此生, 即此身受。生报者, 来生便受。后报者, 或经二生三生, 百生千生, 然后乃受。”其倡说的目的是为了“超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为摆脱轮回之苦而行善修行。重视“现世果报”和“三世因果”的区别, 带来两者在解脱方式上的不同。
  (四) 佛道二教在终极目标上的差异
  道教以追求长生久视、羽化成仙为终的, 佛教则以不生不灭、解脱涅 为嚆矢。道教追求不死, 而佛教追求不生, 故而“承负说”追求现世的果报, 一旦消除承负之厄, 则“治百万人仙可待”, 成仙之后, 便可长驻世间, 享尽诸福了。佛教倡“业报轮回”最终是为了摆脱“六道轮回”之苦, 达到寂静无为的涅盘境界,《杂阿含经》中说“: 一切生皆死, 寿命必归终, 随业受缘报, 善恶各获果, 修福上升天, 为恶入地狱, 修道断生死, 永入于涅 。”断除生死, 离染乐而入涅盘, 这和佛教视世间“一切皆苦”、否定现实的人生和世界、追求彼岸世界的基本观点相通。道教主“承负”是为了得到好的果报, 佛教倡“轮回”则是为了离果报。“入世”与“出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是这两说差异的重要来源。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道教的果报观“承负说”呈现出道德他律、伦理本位、现世果报等特点, 而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则体现了道德自律、个人本位、追求出世等特征。但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个人的行为(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对自己命运的决定作用, 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 “承负”与“轮回”都是可以摆脱、“回转有道”的。因此它们都否定宿命论和命运偶然论, 在道德教化即劝善的价值目标上趋于一致。“承负说”由于从中国传统的报应思想发展而来, 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与之相比,“业报轮回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广博精微, 其来世思想和彼岸世界对于灾难深重的下层人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之, 东晋中叶以后, 道教开始吸收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以完善自己的教义。如晋宋之际许多晚出的《灵宝经》就宣扬人生罪福都是由前生宿业所致的观点。而吸取了佛教“轮回”的理论, 道教追求肉体不死而长生的观念也逐渐转向追求“与道合一”、“体道合真”的境界。随着佛道二教此后的广泛传播, “承负”说和“业报轮回”的理论都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