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浅谈中国儒道佛文化的特征与共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中国儒道佛文化的特征与共性
  果晓
  摘要:儒家偏于入世,道教偏于出世,佛法却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并以出世法为究竟,是为中华人文稳固的三足鼎立特质及精髓。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儒术重社会哲学辩证法;佛学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教/世间法/出世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伟大而智慧的民族,她以东方文化特有的儒、道、佛为根本精神,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乘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一切大圣贤哲,在对真理的认识上,虽然殊途同归,然存在感性的分野与理性的差别。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儒家偏于入世,道教偏于出世,佛法却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并以出世法为究竟,在中华人文的时空形成了稳固的三足鼎立,并有所侧重。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儒术重社会哲学辩证法;佛学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
  一. 中国儒道佛文化的特征
  ①.道教文化的特征
  道教源于黄帝和春秋时代的老子。自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创教,才正式将老子奉为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经典。《道德经》是一部认识自然、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哲学著作,它宣扬“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入世”与“出世”兼用之道。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以“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则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尊称老子为 “太上老君”。把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再由此衍化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三清尊神”。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教以自然宁静、清心寡欲的心境与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出世。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把死与生看作是从无气到有气,气从无形到有形,形从无生到有生的一个有序过程,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自然的“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去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后来的神仙境界就此产生,“魂”与“魄”由含有“鬼”气的飘渺之物变为可有所作为的“形”与“神”,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成人这个万物生成程序,推衍出一个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炼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的逆修返源之道,时空可以在仙境逆转或回流,金丹可以致长生,人仙可以互交流。
  道教,是以道家的学术思想做内容的宗教。道家的学术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流传久远,主要涉及原始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物理科学等。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
  ②.儒家文化的特征
  孔子是与老子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和平,集中为“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以四书五经为主要经典,以忠孝节义为主要教义,以三纲五常为主要诫律。孔子的道德规范体系,核心是仁、义、礼,可称之为三基德或三母德。还有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又强调了加强后天修养也非常重要。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行为规范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孟子对五种伦理关系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被其后的儒家奉为“无冕之王”,也被加入圣人之列。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众人难为,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大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常以“君子”来表示。儒家是以畏天命,修身以俟的生死观,强调生命的本质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以善始善终为生命的价值与归宿。但孔子并未否定死亡对于人生之意义,把招魂与祭祀视为人类的“尽爱之道”。
  可以归结,儒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儒学就是人学,是偏于人社会属性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如果说三代以前是“天”与“神”的世界,至孔子时代,便自然地回归到了“人”的本体。至此,则天人合二为一。综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其核心在“顺乎天而应乎人”上,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无不将探讨“天”、“人”的根本问题成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③.中国佛教的特征
  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思想相融合的产物,特别是汉传大乘佛教精神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为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和净土宗,影响最大的则是禅宗。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谛”是指“苦、集、灭、道”。“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苦” 欲望得不到满足之苦,“爱别离苦” 生离死别之苦,“怨憎会苦”与难于相容的人一起相处之苦,“五取蕴苦”执迷于五蕴和合的虚空本身,认作是真实存在而导致的苦。“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有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以及慢、疑、见等诸多烦恼,这些烦恼使人迷惑而作不善之业。“灭”是“入灭”或“涅槃”,“完全无贪欲,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而脱离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道”的含义是道路,主要指“八正道”、“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它的集合名词便是“般若”。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最终目的。
  佛教最根本的理论是“缘起性空”,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行后对实相无相的证悟。缘起,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是指根本、内在的作用与条件;缘,是指起辅助、外在的条件。一切诸法就是万事万物,缘起就是因缘聚合则诸法得生;因缘不具备则不生;因缘变灭亦随之变灭。由缘起而决定诸法成、住、坏、空的各种状态与形态。正因为任何事物都须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其中没有一点自性,因此任何事物从它的理体上讲都是“性空”的,所以佛经中说:“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但讲“性空”却又并不主张以“四大皆空”为最终归宿和最高要旨,真正的义理体现在“生心无住,无住生心”,不执有、不执无的体证上,走的是不着两边的中道之门。其讲空的目的在于解除人们对自我的执着,以返观自性,而增长智慧。智慧是贯穿整个佛教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而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中华文化的底蕴在禅,禅的精髓是般若,一部震炼今古撼人心魂的中国禅宗史,实质是一部光耀日月的中华民族的人文智慧史,是东方文化的精神所在,是大乘思想学佛与做人的统一。
  三.中国儒道佛文化的共性
  综观儒道佛三家,皆以人心、人性为核心,把人心性的智慧以道德修养的行为表现出来,重心都在追求人生理想的终极与真善美的合一,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与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相一致,其形上学的智慧,是周遍圆融、体用一如、刹那的永恒。总之,他们都没有执定绝对完满、永恒不变的独立实体或逻辑的上帝,而是启发人们在心的道路上,以民族为基础,以智慧为桥梁,通达和回归到圆融无碍,觉悟人生的根本上。
  从心性上来说,儒道佛都是以清净慈悲的智慧出世而又入世,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佛陀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都是把无形的境界展现在有形的世界中,用不同的称谓、方法来描绘和追求人性的真善美。儒家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行总纲,道家以“性命双修,返朴归真”为修行准则,佛家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修行津梁。
  中国儒道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保持着它原本的真实,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赋予了它时代的特征。就儒道佛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的共同点而言,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是中华民族人文复兴的真诠。
  相关参考资料来源: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立民:《佛教》
  方立天:《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王 拓 :《佛教与中国文化》
  王殿卿:《圣言善语》下册,华艺出版社
  中国佛教协会妙华文章《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中国宗教》2002年第二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