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美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陈美玲 (福严推广教育班学员)
  一、前言
  二、慈悲的定义
  (一)慈悲的意义
  (二)何以名大慈大悲
  三、行慈悲之功德
  (一)得无量福德
  (二)嗔恼谗谤不能坏心
  四、慈悲之修习对菩萨行者之意义
  (一)回归佛陀之本怀
  (二)广结众生缘
  (三)心愿广大,不贪二乘
  五、大乘慈悲特胜于二乘、凡夫慈悲之理由
  (一)三种慈悲
  (二)无缘慈悲立于空观
  六、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一)多闻熏习,思惟正法
  (二)取相入观,修慈悲三昧
  (三)观众生苦,不离众生
  (四)习以成性,依性成习 
  (五)发广大愿,播菩提种
  (六)内心清净,质直不曲  
  (七)实践万行,以般若为导
  七、结  语
  关键字:慈悲 大慈大悲 众生缘慈悲 法缘慈悲 无缘慈悲
  一、前言
  大悲心是大乘所以不共二乘的重要特质,众多的大乘经论中更处处阐明菩萨慈悲的心行。《大智度论》说: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1]又说: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2] 这是值得发大乘心的学佛者重视并予以实践的。“慈悲”也是一般人检视佛弟子的重要德目。所以,如何长养慈悲心是佛弟子必然要修持的法门。然而,为避免流于空泛的慈悲,而与仁爱、博爱等相混淆,或但行慈善之事,而不能彰显佛法乃至大乘不共的特质,是笔者探讨这个主题的动机。
  慈悲心行的深度实践,必然要依据佛法的熏习。透过对义理的薰陶,深入内心,于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随份尽力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利利人的目的。凡夫无明烦恼无穷、我见刚强,因此,从凡夫发愿学菩萨行,在力行利生事业之时,若不能与法紧密结合,精进用功,保持心的清净无著,是很容易堕入我见执著深坑的,功德中也将夹杂著染污;或因身心疲累,不能发长远广大之大乘心,而成为败坏菩萨。因此,真正大慈悲心的实践,要与般若空慧结合,从多闻、思惟入手。不能只是盲目的付出,而鄙视经教的熏闻。
  慈悲心行的深度实践,必然要依据佛法的熏习。透过对义理的薰陶,深入内心,于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随份尽力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利利人的目的。凡夫无明烦恼无穷、我见刚强,因此,从凡夫发愿学菩萨行,在力行利生事业之时,若不能与法紧密结合,精进用功,保持心的清净无著,是很容易堕入我见执著深坑的,功德中也将夹杂著染污;或因身心疲累,不能发长远广大之大乘心,而成为败坏菩萨。因此,真正大慈悲心的实践,要与般若空慧结合,从多闻、思惟入手。不能只是盲目的付出,而鄙视经教的熏闻。
  二、慈悲的定义
  (一) 慈悲之意义
  慈、悲与大慈、大悲,经论中有许多不同的比较,在此仅提出印顺法师及《大智度论》中的观念作说明。
  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中说:
  大悲,简要说为悲,中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是悲;见众生的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学佛三要》p.6)
  《大智度论》卷20中说: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大正25,208c9~13)
  《大智度论》卷27中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正25,256b15~17)
  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是慈悲普遍的意义。菩萨的种种修学,就是以此为前提。印顺法师提到:没有慈悲,那一切的福德智慧都不是菩萨行,因而赞扬慈悲乃菩萨行的心中之心。[3] 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是龙树菩萨在整部《大智度论》中处处阐明的重要观念。
  (二)何以名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为什么称“大”?在《大智度论》中提到:慈悲的小与大,是声闻、凡夫与诸佛菩萨在许多方面比较的结果,例如心念的大小、行为的实践、与众生乐的性质、发心与实践时间的长远、显现的神通变化、能布施的限度,以及为人眼见耳闻的外显行为上都有所不同。以下列举《大智度论》卷27中的几点加以说明:
  1. 与声闻凡夫比较,诸佛菩萨的慈悲心为大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大正25,256b22~27)慈悲说为大小,是心念上比较的结果,与凡夫、声闻比较,诸佛菩萨的慈悲名为大。此中所指的四无量心是指声闻所修的四无量定,龙树以为佛的大慈大悲不是声闻法所说的四无量定所能比。在声闻法中以为慈悲只是有漏法、系法、世间之法,[4]《大智度论》对此提出反驳,因而开展出慈悲心的深义。这一开展,对大乘佛法有深远的影响。印顺法师说:“无量三昧的被遗忘,说明了声闻佛教的偏颇。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视,被隐没,实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兴起,才开显出来。”[5]
  2. 心念众生,并能实与众生乐事
  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复次,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大正25,256b27~c6)实际给予与众生种种乐事,所谓天乐、人乐、涅槃之乐,不只是但为观想,调伏自己的烦恼而已。此中提及:唯有诸佛的慈悲才能清净无漏,才称为大慈大悲。
  3. 与众生真正法乐,心念遍满十方三世众生
  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大正25,256b22~c13)佛的大慈大悲之心,并非只爱人类,对十方三世众生,乃至蚁虫,都是慈彻骨髓。此中,对佛陀无限宽广慈悲心量的描述,已甚于世间一切的宗教;即使给予众生世间最上五欲之乐,也不是究竟的慈悲;给予众生解脱生死的法乐,救度众生迷失的心,才是究竟帮助众生。因此,发心欲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深入法义,是为救度自己及众生迷失的心。
  4. 无量生死中,心不厌没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正25,256c16~23)声闻见自身老病死苦不得解脱,而欣求涅槃;菩萨见众生苦而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菩萨则愿于无量阿僧祇世于生死中,不厌没,不取证,所依靠的即是对众生的大慈悲之心。
  5. 变化其身,忍诸骂詈、毁谤,但为度众生
  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伎乐,皆是大慈、大悲力。(大正25,256c23~27)二乘解脱了便不再受生三界,进入无为的涅槃乐,不再管众生之事;菩萨则不怕处在烦恼具足的刚强众生当中,骂詈诽谤在所不惜。自作伎乐,[6] 亦为化导众生。遍学一切,堪忍一切,但为化导众生。
  6. 为度众生,大行布施
  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祐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世世为一切众生,头目髓脑尽以布施;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大正25,256c29~257a8)《大智度论》中,提到尸毗王割肉喂鹰的菩萨本生故事,为一只小鸟,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喂食帝释所化的鹰,为了众生而舍弃生命,受一切苦,难行能行,非凡夫所能想像。[7]
  7. 慈悲之心为众生眼见耳闻
  大慈大悲故,世世不惜身命,舍禅定乐,救护众生,人皆知之。于佛智慧,可比类知,不能了了知;慈悲心眼见、耳闻,处处变化大师子吼,是故可知。(大正25,257a16~20)菩萨的难行能行,舍己为人,众生得见得闻,因此而受到感化,并依此得乐,故名为大慈大悲。以上对大慈大悲的阐释,主要是以诸佛菩萨的慈悲心量为主。作为凡夫而学菩萨行,虽不能达到,但以此为目标,扩大自己的心量,在长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菩萨的心与行,慢慢长养慈悲心,终会到达圆满。
  三、行慈悲之功德
  修行慈悲之心具有无量的利益,各经论中列举了许多,那广大的福德是凡夫众生用尽各种方法想要得到的,却不知道获取的秘诀就在慈悲心的修习、增广与发扬上。在浊世中,众生的苦痛常是来自于别人身口意念的侵逼与伤害,然而,再刚强凶恶之徒,却无法伤害一个具有深广清净的慈悲之心的人。以下略述行慈悲之功德。
  (一) 得无量福德
  在《增一阿含经》〈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别诵中提到:
  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打-丁+王],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大正2,806a18~23)
  《大智度论》卷20中说:
  佛说入是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是无量福德。以是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大正25,211a25~29)
  行慈,普及一切众生,对众生无怨恨之心,故无一切灾横,得无量福德之果报,并得天佑。对菩萨而言,得无量福德,是为了更有能力修行六度。[8] 至于佛为什么说修慈心的果报为什么是生梵天呢?《大智度论》中解释是因为当时印度人对于梵天都非常熟悉,以为是众生最尊贵之住处,因此,若说众生行慈能生梵天,那广大的众生则多性向行慈之法。[9]换句话说,佛陀说法,善巧的劝导众生行慈为要,而不是以生梵天为目的。如果一心只为求生梵天,虽行善法,因为著相,仍会有无穷过失。[10]
  刀兵不伤、命不中断的原因是对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长夜教化众生除去恶心,如是因而得如是果。[11]
  (二) 嗔恼谗谤不能坏心
  在《禅法要解》中,对于慈心之功德有这样的说明:
  若出家若在家行者作是念:慈心力故,于恶世中安隐无患;于破法众中独随法行;于热烦恼令心清冷,如近聚落有凉清池。复次,行慈力故,怨家毒害不能复害,如著革屣刺不能伤。行者处于欲界,多嗔怒害,斗诤、怨毒种种诸害,慈心力故无能伤损。(大正15,291a13~19)
  在恶世、破法的众生当中,能安隐无患、独随法行,所依靠的不是财力、势力与武力,而是能得无量福德的慈心力量。恶世主要是指多嗔、怨毒、斗诤、怒害的欲界。行者处于这样的世界,不免受到众生的伤害而感到痛苦,唯有慈悲的力量能保护自己,像穿戴盔甲、手执利器的战士,入兵阵而不为伤损。
  《禅法要解》里也提到:
  行慈者诸恶不能加,如好守备外贼不害,若欲恼害反自受患,如人以掌拍矛,掌自伤坏矛无所害;五种邪语不能坏心。五种者,一、妄语说过,二、恶口说过,三、不时说过,四、恶心说过,五、不利益说过。譬如大地不可破坏,种种嗔恼、谗谤等不能毁也。譬如虚空不受加害,心智柔软犹若天衣。(大正15,290c16~26)嗔心现起,常是因为众生言语的毁谤,慈心的修习是对治嗔毒的良药,无边的谗谤也不能恼害其心,心智柔软若天衣,堪忍一切如大地。对凡夫而言,行慈除嗔恚,才能在恶世中而不为所伤,得无量福;对声闻而言,修慈心破嗔,烦恼随之减弱,易修禅定、得解脱;对菩萨而言,慈悲更是发心之本,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条件。[12]
  四、慈悲之修习对菩萨行者之意义
  (一)回归佛陀之本怀
  佛陀一生,从身为太子的观耕开始,见到农夫在烈日下苦痛的耕作得不到休息,见到田里众生的互相残杀,血肉馍糊,升起深刻的悲痛之心,而兴起求道解脱之志;接著游观四门时见到老病死,从他人而推到自己,从自己而想到他人,见到一切众生生命历程中的苦与痛,而决定寻求解脱之道,到成佛之后一生的事迹,不辞辛劳处处转法轮,无一不是慈悲心行的表现。[13]
  从类集世尊菩萨时代大行的《六度集经》中,更可看出菩萨道是重于悲行的。
  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14]
  忍辱度无极者,厥则云何?……众生所以有亡国、破家、危身、灭族,生有斯患,死有三(恶)道之辜,皆由不能怀忍行慈,使其然矣。菩萨觉之,即自誓曰: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也。……自觉之后,世世行慈。[15]
  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16]
  《六度集经》中对布施、忍辱、精进度的解释,皆是以悲愍众生为前提,无非是要阐明菩萨道慈悲济度众生的重要。印顺法师说:布施,忍辱,精进,充满了对众生的悲心悲行。布施度利济众生(并不重供养三宝),共二十六事,占全经百分之二十九,可见悲济众生的重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561)
  经论中,记载菩萨本生慈悲心行的故事很多,在《贤愚经》〈降六师品第十四〉提到:
  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触众生,三毒心息,自然兴慈。等视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爱润之心,都无增减。然后为说若干妙法,亦发大心,住不退地,得果生天,难可称量。(大正4,363b1~6)
  六师想要与佛比一高下而逐佛不舍,释迦佛终究降伏了六师外道,不是以武力,而是入慈三昧,用无比的慈悲之力感化外道。
  在《贤愚经》〈大施抒海品第三十五〉中也提及佛陀的本生事迹。在本生故事里,佛陀曾经名为大施,入海取宝珠,途中遇种种困难,毒龙、毒蛇、罗刹侵扰,菩萨皆以慈心化度的故事。[17] 以慈悲之心化度众生,再引导众生进入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对众生深广的慈悲心之体现是佛陀的本怀。随佛陀的发心而发心,回归佛陀的本怀是修学佛法者之正途。
  (二) 广结众生缘
  诸佛的甚深智慧,声闻、菩萨尚不能尽知,然而慈悲心行却能令一切众生眼见耳闻,所言所行为众生信受,[18] 慈悲之相是摄化众生的方便。在《大智度论》卷27中提到:
  是大慈大悲,一切众生所爱乐;譬如美药,人所乐服;智慧如服苦药,人多不乐;人多乐故,称慈悲为大。复次,智慧者,得道人乃能信受;大慈悲相,一切杂类皆能生信;如见像,若闻说,皆能信受,多所饶益故,名为大慈、大悲。复次,大智慧名舍相,远离相;大慈大悲为怜愍利益相;是怜愍利益法,一切众生所爱乐。(大正25,257a23~b1)
  菩萨修学的历程中,若只有持戒、禅定、智慧而无慈悲,不易摄化众生。因为智慧的体证,不为一般众生眼见耳闻;众生的苦痛,需要菩萨慈愍的安慰,同情的救济,即使是短暂的济拔,也能令众生得到快乐。未信三宝的众生,不知佛法智慧之深妙,未得道的众生亦无法体验般若之殊胜,然而,慈悲的心与行却是他们能感受到并且深深爱乐的。印顺法师说:“佛弟子的体证,如契合佛的精神,决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实证。是绝待真理的体现,也是最高道德(无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德──大慈悲,才能彻证真实而成为般若。所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19] 佛是悲智圆满的,修学佛道的历程中,切勿因智慧的远离相,弃舍了众生,误入弯曲迂回之路。
  (三) 心愿广大,不贪二乘
  《大智度论》卷30云:
  以慈悲大故,愿亦无量,利益之心无有齐限;众生种无量故,非一佛一菩萨所可尽度。问曰:若事不称心,何故作愿耶?答曰:欲令心愿旷大清净故;如行慈三昧,虽不能令众生离苦,但自欲令心旷大清净,成利益愿故。(大正25,284c4~10)
  有人质疑慈心观,但作观,并不能真正利益无量众生。在原始佛教中,慈心观的确逐渐演变成只是一种修定的法门。《大智度论》中,对“四无量心”的意义做不同的阐释,因而开展出慈悲的宏伟意义。龙树以为:四无量心的修习,能令利益众生的心愿旷大清净,在久远的福德累积中,必有实现愿望的一天。慈心与空的修习能让自己不贪二乘,不证入涅槃。《大智度论》卷76说:
  是人常行慈悲心于众生,深乐佛法故,不贪二乘;若梦、若觉,观一切法如梦、如幻等。……菩萨于二处退转:一者、著世间乐故转;二者、取二乘故转。是菩萨坚心,深入空及慈悲心故,乃至梦中亦不贪三界、二乘,何况觉时!(大正25,597b7~14)
  深乐空性智慧,及发对众生的慈悲心,精进坚定的行持此二法,是菩萨不退转的原因。《大智度论》卷76也提到:
  菩萨欲观甚深法,所谓十八空,三十七品,三解脱门。先应作是念:众生长夜著我相等,行者若直观甚深法,或得声闻道,或堕邪见,以无怜愍心,不能深入自相空故。是以菩萨欲观是法,先生悲心,所谓众生长夜著吾我心诸烦恼。长夜,名久远;无量劫来是我必不可得,但空虚诳颠倒故,受诸忧恼。菩萨见是已作愿:我当为众生成佛道,断是众生著我颠倒;是时,即是行空等三解脱门而不证实际。是善根成就,菩萨不取实际证,亦不失四禅等诸功德。菩萨深入空故,诸根猛利,胜于二乘。(大正25,594b15~26)
  在生死中,不以自身的苦为苦,行教化众生之事,是菩萨的风范和气概。唯有在凡夫地让悲心深化,发愿成佛道,在体认空、无我之深义时,方能不证实际,不取涅槃,愿在秽土与众生共处,度化众生。这是大乘佛教基本的思想,是菩萨珍贵的广大无比的心愿。
  五、大乘慈悲特胜于二乘、凡夫慈悲之理由
  (一) 三种慈悲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将慈悲分为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20]《大宝积经》卷41说:
  众生缘慈,初发大心菩萨所得。法缘之慈,趣向圣行菩萨所得。无缘之慈,证无生忍菩萨所得。(大正11,236a19~21)
  众生缘慈指的是凡夫的慈悲,是心遍及十方五道一切众生,慈心广大,但仍有我、人、众生、寿者相,不明我法二空,是“取众生相而生慈悲”,虽然可贵,但终究是生死中事。[21]法缘慈是二乘圣者的慈悲心境,通达无我,了知众生不过是五蕴假合没有实体,却由于因缘和合而起惑造业,在生死当中流转不已,由此而升起的慈悲心称为法缘慈,[22]虽能观“众生空”,但未广观“一切法空”。[23]
  无缘慈是诸佛菩萨特有的慈悲,佛是彻证一切法空的,于彻证一切法空时,当下显了假名的众生。缘起的假名众生即毕竟空,“毕竟空中不碍众生”。智慧与慈悲,也可说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随机立异称”)的现证中,流露真切而悯苦的悲心。[24]
  对我法空的法体会越深,慈悲之心越深入。诸佛菩萨彻证一切法空,所显了的“无缘慈悲”是胜于凡夫、二乘慈悲的理由。
  (二) 无缘慈悲立于空观
  《大智度论》卷50说:
  此中说无缘大悲名具足,所谓法性空乃至实相亦空,是名无缘大悲。菩萨深入实相,然后悲念众生。(大正25,417b21~24)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菩萨特有的心境,那是凡夫的心境不易实现的梦想,却也是大乘行者在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苦行中想要达成的远大理想。行慈悲的人,如果有“我在行慈悲”的执著,憍慢的心就永不可能去除,永远不算真正的慈悲。此时,般若智慧的熏闻证得就显出他的重要性了,只有循著空性的理则,慢慢遣荡内心的执著,心才会得到自由,不被拘缚。只有在观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情况下,一切都不可得,与众生的对立才会彻底消失。此种慈悲,方能真正超越爱憎,对众生行真正的慈悲。
  六、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长养慈悲之心,让它日益深广,才能不舍弃众生而向二乘,才能不畏怖世间之苦直往菩萨道。这是《大智度论》一直强调的“慈悲为佛道之根本”之深义。以下略述长养慈悲心的方法:
  (一) 多闻熏习、思惟正法
  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提到:“受持与讲说般若,是思想的文化的救济,能拯拔堕落的人格,开发锢蔽者的智慧。”[25] 对般若义理加以思惟,能开启禁蔽已久的智慧,让钳制我们、令我们不得出离的坚固执著思想得到救赎。行者唯有知苦、知法,才能不为苦痛所缠绕,并进而代众生受种种苦。如果不从闻法入手,不受持般若,不研究经教,不思惟佛法深妙之义理,那所谓的慈悲,将会是肤浅的,仅止于口头说说罢了。
  在《大智度论》卷15〈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提到菩萨对于身心内之结使烦恼及身心外所遭受的种种苦加以思惟,而能忍不动,并以此发愿救度众生。例如对于寒热风雨等外苦思惟:若自生恼乱忧苦,有害菩萨道;在受苦时,发愿自己成佛时,国中无此众苦;思惟受身之人无不有苦,人身无牢无强,老病所逐,应自忍修福,利益众生……。对于内心的结使则思惟:虽未得道,若当不忍,与凡人无异,非为菩萨…,破内外魔军,以成佛道。[26]同卷中,又继续提到:
  菩萨于诸烦恼中,应当修忍,不应断结。何以故?若断结者,所失甚多,堕阿罗汉道中,与根败无异。是故遮而不断,以修忍辱,不随结使。问曰:云何结使未断而能不随?答曰:正思惟故,虽有烦恼而能不随。”(大正25,169a28~b3)
  对治身心内外种种烦恼,依靠的是“正思惟”;为众生,久住世间,虽有烦恼,能忍而不随,所依靠的也是“正思惟”。因此,靠著多闻及思惟正法,能将所遇到的一切苦痛转化为利益众生,乃至代众生苦的慈悲之心。
  (二) 取相入观,修慈悲三昧
  1. 取受乐、受苦、受喜、受不苦不乐人相入观
  《大智度论》提纲挈领说明修慈悲三昧的方法。步骤是: 发愿,愿所有众生受乐; 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 渐渐增广,即见一切众生皆受乐。刚开始由亲族知识,直至怨亲同等。悲心则取受苦人相,直至见十方众生皆受苦,喜心取受喜人相,喜是更深彻,更细微的乐。舍心则取不苦不乐人相,直至见一切众生受不苦不乐。[27]
  要对自己的亲族知识产生慈愍之心不难,所以从这里开始练习,让慈悲之心增广,进而扩展至不憎不爱的人。对怨敌要起慈愍之心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人莫不以为对于恶人要加以痛击,世间的正义才能彰显,孔子也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然而,怨亲平等,这却是成佛道不能不突破的难行苦行之重要关卡。
  2. 调伏憍慢与嗔恨
  如何对不知恩、侵恼菩萨的众生平等以对呢?《大智度论》卷72提到:菩萨应以等心、慈心、下意之心来利益众生。[28]受不知恩的众生侵恼,往往是最难令人忍受的,菩萨等心对待众生,因而得能无碍之心,[29]得此心已,众生虽有大罪大过,菩萨但欲利益不生恼心;慈心是与众生乐,不恼众生,对一切众生产生爱敬慈念之心;下心则是下意之心,愿意谦虚卑下对待众生。嗔恚最妨碍慈悲心的升起,若自以为高于众生,起自大傲慢的心,众生侵怒便无法忍受。所以《大智度论》说:“憍慢是嗔之本,嗔是一切重罪之根。”[30] 若在众生前谦卑低下,那对于背恩的众生只有愈加慈愍,乃至受众生打骂,都不会有恚恨之心。
  3. 四无量心互相协调,让慈悲增长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互有关联,在修习时应彼此协调,方能适当并且增长。与众生乐必要拔众生苦,如栽培植物,要风雨调顺,环境适当,才能成长茁壮,四无量心的修习也是一样。既深爱众生,为什么又要对众生行舍心呢?《大智度论》卷20说:
  一切众生离乐时得苦,苦时即是苦,得不苦不乐则安隐,以是饶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时贪著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大正25,210a4~9)
  修舍心,一是对众生,令众生得不苦不乐的安隐处;一是对行者自身,除贪忧心,令心不乱。除了调整行者自己的内心之外,《大智度论》还提到:
  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大正25,210b10~19)
  菩萨的心愿是欲令众生得实乐而发心作佛,并依此大愿得大果报,饶益众生,若是内心一直处于悲喜乐当中,便不能精进一心行六度,所以舍前三心入舍心。
  (三) 观众生苦,不离众生
  1. 众生的内外身心之苦
  八苦是四圣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此八苦是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苦。《大智度论》则提到众生有内外二苦:
  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心苦者,忧、愁、嗔、怖、嫉妒、疑,如是等是为心苦。二苦和合,是为内苦。外苦有二种:一者、王者胜己,恶贼、师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风、雨、寒、热、雷电、霹雳等。(大正25,202b2~7)
  环境的变化,往往带给众生无比的痛苦,即使国土丰乐,没有外苦,种种的身心之苦也捆绑著众生,令众生今世后世不得出离。此中所提内外之苦是属苦受,经中处处说明因为无常,一切有漏诸行皆苦。苦受是苦;乐也是苦,因无常变动,转眼间,乐也就因消失而悲哀了;不苦不乐也是苦,因为迁流变化,不知觉中而走向苦痛。总之,不但不安定,不圆满是苦,因为无常,诸受皆苦。
  2. 众生的迷惑邪见之苦
  众生因为无明而对法对有情产生种种倒见,本来我空法亦空,众生却以为有实在的人、法;一切法本来清净而众生不以为如此,起种种染污之心,因而起惑造业,如驰骋纵欲、诤论嗔恨、以非为是、邪命自活、贪得无厌、为恩爱之奴、荒废修道、乃至于弃舍大乘,志于声闻。[31]邪见迷惑实在是一切痛苦,一切烦恼的根源。令众生今世饱尝身心内外之苦,后世堕入无量无边三途之苦。
  3. 缘众生苦而起悲心
  唯有深刻知道众生所受的身心之苦,及因无明之所产生的种种邪见,引生无量无边的苦,才能取受苦人相,遍及一切,修慈悲三昧;也唯有不离众生,才能深知众生的苦,以众生的苦痛为所缘而兴起慈悲哀愍拔济之心与事。《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32]菩萨不离苦难的众生,是与声闻避绝人世、急取涅槃不同之处。
  (四)习以成性,依性成习
  《大智度论》卷20说: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大正25,209b21~26)
  放逸和懈怠,无法精进行之,常是修习慈悲心失败的原因。世间上有各种不同个性,不同习性的人,贪行、嗔行、痴行、勤劳、懈怠、好乐读书,乃至于好乐赌博……,也都是长久的习惯所造成,所谓习以成性。慈悲之心的培养也要透过久久的熏习,养成习惯。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中也提到:“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意指:起初,以见佛、闻法为因缘,发大菩提心,熏习成大乘佛性。其次,有了菩提心种,就依此佛性而渐渐修发,使佛种的清净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33] 。大乘的清净功德是这样不断的熏习而来,慈悲心的长养也是一样,只有透过不断的、长久的修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才能让慈悲深植于心,心量从小至大至无量,扩及十方五道众生,破除嗔恨怨恼,达到怨亲平等。
  在忙碌的工作中,烦躁是非常容易升起的,因此,慈悲心的培养,把握时间是很重要的。时时将心沉淀下来,提醒自己,让慈悲之水滋润枯竭的心灵,再度充电。不断的修习,长久下来,也能造就一个具有慈悲性格的人。
  (五) 发广大愿,播菩提种
  愿,能带领行者到达目标,能坚定行者的意志,能招感同愿同行的伴侣,愿就像一个引导者,在修学的长远路上引导著行者的方向,《大智度论》提到:“作福无愿,无所摽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34]时时发利益众生、不舍众生的愿,实是长养大慈大悲之心的好方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中,菩萨发救度众生的愿共有一百四十一条,经中提到行者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各种环境中,见到各种好或不好的人、事、物,都可当作发利益众生愿的所缘,目标极其高远,实行则从极其细微的地方著手。[35]
  在经中提到菩萨无论是见到严饰人、素服人、愁忧人、欢乐人、苦恼人、强健人、疾病人,端正人、丑陋人、报恩、背恩人、贤圣、沙门,婆罗门、仙人、苦行人、论议人、帝王、帝王之子……,都作愿,希望众生舍离诸不善法,得解脱,向佛道。无论处在居家、妓乐、聚会……等处在种种环境中,或入僧坊、持戒时、修业时、入房舍、上升楼阁、著衣、喝水、吃饭、洗脸、洗手、大小便利……,无论作任何事,都发愿利益众生,上求佛道,乃至于处在危难、烦扰当中,也愿众生随意自在,无所挂碍。[36] 菩萨见到丛林、高山、树、花、流水、荆棘、园圃、道路……,无论见到任何东西,一切有情及无情物,都当愿众生离苦得乐,趋向佛道。换句话说,因为无时无刻不心系众生,所以对于日常生活中,美好、丑陋的境界,如意、不如意的人事,睁眼所见山河大地的一切有情、无情,乃至于自己一举手,一投足间,菩萨都能发挥无限的创意,成为发愿利益众生的增上缘。在身、口、意上时时心念众生,慈悲众生,如此则能开展出一条端正不偏的菩提之路。
  (六) 内心清净,质直不曲
  《大宝积经》卷41云:
  如是大悲,由于不谄而得生起,譬如虚空永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诳而得生起,从增上意而出离故;如是大悲,非由诈妄而得发起,从如实道质直其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于不曲而得生起,极善安住无曲之心而出离故;如是大悲,由彼无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离故。(大正11,237b18~b25)
  慈悲心的培养要靠无谄、无诳、不诈不妄、不曲、不憍慢、不怯下的清净质直之心,方能深刻正确有力。《大智度论》卷73也说:
  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得,增益善根,灭除心曲、心邪。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身清净、心清净。以是身、心清净故,能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大正25,571a12~15)
  灭除邪曲虚诳这些下贱烦恼之心才能得身心清净,虽行于世间而能离诸逼迫苦恼,心不厌没,所以能过声闻辟支佛地。谨言慎行,时时锻炼自己刚强难调的心,让烦恼渐伏,让心念保持清净无染,在精进摄心的状态下,心才能纯净敏感,对万事万物生起悲天悯人的心怀。
  《大智度论》说:“身口清净名持戒,意清净名忍辱。”[37]心常因疲累困顿,纷乱掉举,而力量脆弱,伤己伤人而不自知。藉著持戒与忍辱的修持,让身心保持清净,深刻的慈悲心力从此培养。《大智度论》卷85提到:
  深心清净者,慈爱一切众生,虽怨贼中人亦不加恶……。深心者,于众生中得慈悲心,不舍心,救度心,于诸法中得无常、苦、空、无我毕竟空心,乃至佛不生佛想、涅槃想,是名深心清净,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嗔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大正25,657a27~b6)
  此处深心,是指对众生的慈悲之心与对诸法的无常、苦、空、无我的毕竟空心,是悲与智的结合之清净心,是真正能薄烦恼的心。心中若存有高慢心、我心、嗔心,污浊杂染,即使要对众生说法,众生亦无法信受,内心清净才能真正慈爱众生,才能行教化众生事。
  (七) 实践万行,以般若为导
  1. 五度与般若随行
  菩萨万行以六度四摄为代表,这是菩萨实行利益众生的重要项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般若,行前五事能得大福德,但应以般若为导。《大智度论》说:“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五波罗蜜如鸟无两翼,般若波罗蜜如有翼之鸟。”[38]《大智度论》卷34提到: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大悲方便力,还起诸功德业;此清净业因缘故,无愿不得。”(大正25,314b7~10)
  菩萨的万行若不以般若为导,不名为波罗蜜,虽修布施、持戒……等事,受世间果报已而复还尽,因般若的观诸法实相毕竟空,不取相心著,而能得清净无碍之业因缘,无愿不得无事不成,般若之于菩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然而,行般若观诸法空,破世间烦恼得无碍波罗蜜时,若无深彻的慈悲之心,将舍弃众生,取涅槃证。因菩萨大悲方便之力方能还起诸功德,利益无量众生,圆成佛道。因此《大智度论》中,龙树时时强调:“菩萨常不应离大悲及毕竟空。”[39]实行五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时,不论是一波罗蜜中相应随行,具诸波罗蜜,或是随时别行波罗蜜,[40]都能从无量劫笃行中让慈悲之心加深加广。
  关于行尸罗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说:
  若欲不恼众生,当行诸法平等;若分别是罪是无罪,则非行尸罗波罗蜜。何以故?憎罪、爱不罪,心则自高,还堕恼众生道中。(大正25,196 c5~8)
  观罪不罪众生心无憎爱,是行尸罗无著而得般若,否则取相生著,分别罪不罪的众生而起种种诤竞,对有罪众生起高慢之心,对无罪众生起爱染,则非清净的尸罗波罗蜜,也无法对众生产生清净的慈悲之心。
  关于忍辱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提到:
  无有打者、骂者,亦无受者,但从先世颠倒果报因缘故名为受。是时不分别,是忍事忍。法者,深入毕竟空故,是名法忍。得是法忍,常不复嗔恼众生;法忍相应慧,是般若波罗蜜。(大正25,196c14~18)
  观三轮体空,无有打者骂者受者,深入毕竟空的智慧,是菩萨行忍辱波罗蜜而得般若,如此才能忍受无边的痛楚,而不对众生起丝毫的嗔恨之心,行清净的大悲行。
  在《大智度论》卷38提到:菩萨修禅时,以方便力不随禅生,不随无量心生,不随四无色定生,而是随其心愿生于他方现在佛土、乃至生于欲界。[41]为什么生于佛国?除了因深入大悲,以此得无量福德故能生值诸佛外,[42]《大智度论》也提到“命终时怜愍众生,愿生他方现在佛国,续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所以者何?爱乐随顺般若波罗蜜故。”;[43]至于为何修学禅而舍此禅生,还生欲界,原因是因为怜愍众生而生,是为柔软摄心而入禅,方能在心乱不定的欲界中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业。总之,菩萨行禅波罗蜜时,因慈悲心深,而能随愿往生,不会退堕,以此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行六度万行时,应以般若为导,方能令悲心深广清净,真正利益众生。《大智度论》说:“以著心行六波罗蜜,是名似。声闻、辟支佛经,无有慈悲,不求佛道,但欲自度;虽是好事,破菩萨道。”[44]时时观三轮体空,不以著心行六度。行般若时,亦不离怜愍众生的慈悲之心,是行者须时时提醒自己的地方。
  2. 四摄
  菩萨另一重要利益众生的德目为四摄,行此亦能让慈悲之心辗转增上。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是以财法二施施予众生;爱语有二:一者是随众生所须所爱而为说安慰语,乃至法语,二者是得道菩萨观察众生的根机而为说所应度法;利行亦可分为二:一者为众生的今世后世利益,勤修利益众生的事业,二者,以信三宝,持戒、多闻、布施、智慧等善法教导众生;同事是化导众生之恶心,令行善法,并同其所行。[45]菩萨与众生接触,以此四摄化导众生令住十善,是慈悲之心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能令慈悲之心更加深彻。
  《大智度论》卷67中,对四摄的解释,特重于以“法”化导众生:
  于二施中法施,随其所乐而为说法。是爱语中第一,众生爱惜寿命,令行十善道,则得久寿。利益,于一切宝物利中,法利最胜,是为利益。同事中,同行善法为胜,是菩萨自行十善,亦以教人。(大正25,527a14~17)
  “自行○○,亦教他人行○○”是般若经论中经常出现的句型,如“自行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波罗蜜”;[46]“自行正见,亦教他正见,赞正见法,欢喜赞叹行正见者”。[47]可以证知为众生宣说正法的重要性。以身作则、教导众生,是令众生离苦的根本办法;善观众生因缘根性,以种种善法教化众生,方能令众生离苦。所以说给予众生离苦得乐之正法,甚于给众生一切珍宝之物。
  七、结 语
  我们偶尔会听到学佛者说自己“业障深重”,或是感叹“境遇怎么这么糟?”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者,应但问自己是否时时增长般若经论中所提的三心,[48] 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凡夫地要学菩萨行,特别要长养对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云:“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49] 菩萨行者是在每一个有苦恼众生的地方,行六度万行,并与般若空性慧相应,试著体悟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之一分,精进修大乘行。慈悲心深厚的行者,并不因境遇的不如人而伤心,不因遇到危难而畏惧,或因自身的困顿而自我鄙夷,也不应自高而伤害他人,因为众生与我是“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50]思惟这无我的智慧,真正的慈悲就能涌现。
  慈悲之心是可贵的,是不共二乘的重要特质之一,是佛弟子重要的修行德目,慈悲心的显发乃至长养在在须扣住法上面的用功。就本文所提出长养慈悲心的方法,无论是要保持身心清净,行六度四摄,观众生苦及迷惑邪见,多闻、思惟等,都说明熏习正法、与空性智慧相应的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慈大悲,正所谓“因智兴悲,悲依智导”。否则,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落于泛泛所称的慈悲,或因为执著心生,落于爱见大悲。[51]
  慈悲的讨论散布于各大乘经论中,资料非常的多而丰富,例如慈悲的功德在《大方等大集经》卷29,《大宝积经》卷41处,都有非常丰富详细的阐述,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要严谨有力的呈现主题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多读诵大乘经典对慈悲之心的培养必大有帮助。
  关于众生缘、法缘、无缘慈悲之讨论,发现经论中的说法不一,即便是《大智度论》诸卷中亦有不同的界定,留待日后继续研究。至于空观如何作为慈悲实现之基础呢?在《维摩诘经》卷2〈观众生品〉及许多经论中也有精采的描述,留待日后加以探讨。
  经论中关于慈悲的讨论资料甚多,慈悲被大乘重视由此可见,慈悲的发扬在这时代更显需要。初次写作多有疏漏,盼能从经论的整理当中体验佛陀的大慈悲之一丝一毫,进而实现。
  【参考资料】
  1. 《六度集经》,吴.康僧会译,大正藏第三册。
  2. 《持心梵天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十五册。
  3. 《增一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泽,大正藏第二册。
  4. 《贤愚经》,元魏.慧觉等译,大正藏第四册。
  5. 《禅法要解》,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五册。
  6.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般若译,大正藏第十册。
  7.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册。
  8. 《大宝积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十一册。
  9.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五册。
  10.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60年10月初版,83年12月再版。
  11. 印顺法师著,《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62年8月重版,81年3月修订一版。
  12.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70年5月初版,83年7月七版。
  13.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正闻出版社,83年6月初版。
  14. 印顺法师讲、杨梓茗记录,《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正闻出版社,88年2月出版。
  15. 印顺法师著,《中观今论》,正闻出版社,89年10月新版一刷。
  16. 中村 元著、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86年9月出版。
  17.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ver 1.0光碟,台南.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注 释】
  [1]《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b9;256c16。
  [2]《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11b21~24 此处说: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3]印顺法师于《学佛三要》p.67提到:
  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以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萨行。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4]《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b7-8。
  [5]《学佛三要》p.138。
  [6]参阅《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0c2-14此中提到:“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菩萨如此,诸佛亦然。所以说自作伎乐,为化导众生。
  [7]参阅《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a8-12。
  [8]《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9b12~13
  “菩萨功德福报无量故,其心柔软,诸结使薄,易修忍辱。”世间人常因福德不足,奔波劳苦,衍生种种烦恼,故
  说菩萨功德福报无量,其心柔软,易于行六度万行。
  [9]《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11 b5~8)“复次,断淫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这里的梵,是含摄四禅、四无色定。
  [10]《大智度论》卷19?大正25,197a21~24“梵行、天行中,因取众生相故生,虽行时无过,后皆有失;又即今求实,皆是虚妄。若贤圣以无著心行此二行,则无咎。”此中所说二行即是梵行、天行,所谓过失指的心有执著,即使行的是善法,亦是美食杂毒。
  [11]《大智度论》卷57?大正25,464a28~b2“从久远已来,修集福德智慧,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教化众生,除去恶心。如是善男子,刀兵不伤,命不中断。”
  [12]参阅《禅法要解》卷1?大正15,a21~26。
  [13]参阅《学佛三要》p.118~119。 印顺法师以为:释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无非表现了慈悲为本的佛心。
  [14]《六度集经》卷1?大正3,1a14~18。
  [15]《六度集经》卷4?大正3,24a19~b1。
  [16]《六度集经》卷5?大正3,32a10~18。
  [17](1)《贤愚经》卷8?大正4,407a25~29“菩萨见此,即自端坐,系心摄念,入慈三昧。念诸毒蛇本生之时,皆由嗔恚,嫉妒倍盛,故生此中,受斯恶形。极以慈心,矜怜悲念,慈心已满,彼诸蛇毒,皆自除歇。”
  (2)《贤愚经》卷8?大正4,407b1~3“见诸罗刹,闻人香臭,皆来求觅,大施已见,摄心慈观,诸罗刹辈,敬心自生。”
  (3)《贤愚经》卷8?大正4,407b8~16“知是龙城,欢喜往趣,见其城外,有七重堑,满诸堑中,皆有毒蛇,其毒猛盛,视之可恶。大施导师,念诸毒蛇,皆由前身怒害多盛,故受如斯可恶之形,念慈哀愍,如视赤子。慈心已满,蛇毒悉除。即起蹈上,行诣龙城,见有二龙以身绕城,交头门阃,见于大施,仰头愕视。大施寻时,复入慈心,龙毒便除,低头不视。”
  [18]参阅《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7a21-22
  [19]《学佛三要》p.138~139。
  [20]《大智度论》卷40?大正25,350b25~26。
  [21]参阅《学佛三要》p.136。
  [22]参阅《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p.116~117。
  [23]《学佛三要》p.136 印顺法师提到:法缘慈是悟解得众生的无我性,但根性下劣,不能彻底的了达一切法空。
  [24]参阅《学佛三要》p.137。
  [25]《般若经讲记》p.82。
  [26]参阅《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68b20-169a27。
  [27]《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9c21-28。
  [28]参阅《大智度论》卷72?大正25,569c9-26,此中提到:“世人但能爱敬所亲,菩萨普及一切,得此柔软清净的好心,名众生忍,是法忍初门。”
  [29]在《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3b23-24中提到:“定知一切法皆如是,从是因得是果,是故名佛一切法中无碍。”因为定知因果关系,即使是大罪过的众生,菩萨也能不生恼心,等心对待,也因此而能得无碍之心。
  [30]《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569c9-c10。
  [31]参阅《持心梵天所问经》大正15?9b22-10a24 此三十二种倒见归纳如下: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而众生以为有。2.一切法无所有、无所依、悉为虚无、无吾我、无有主、无可受,而众生以为有。3.一切法无有生、无有灭、无欲尘、无贪欲、无恚怒、无愚痴、无所从来、无所去、无造行、无放逸,而众生以为有而驰骋纵欲。4.一切法悉为空静、悉为无想、悉无有愿,而众生不以为如此。5.与众生诤论,嗔恨结恨;知见颠倒,为世所习,游于邪径;为财利世俗所依,贪得无厌;为恩爱仆,为财业家居妻子之娱,无有坚要为坚固想;仇怨恶友,而反谓之为是亲友;邪业自活;为诸尘垢而现污染,于家居事多有患害扰攘;于修道懈废,放逸懈怠;志于声闻缘觉,弃舍大乘。
  [3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3-14。
  [33]《成佛之道》增注本p.259。
  [3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3-14。《大智度论》大正25,108b16~17。
  [35]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净行品〉?大正10,70a4~72a17。
  [3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净行品〉?大正10,70a17~a18“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37]《大智度论》卷81?大正25,628c26~27。
  [38]《大智度论》卷35?大正25,314b12-16。
  [39]《大智度论》卷53?大正25,441c12。
  [40]《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6b22-27,相应随行的意思是指行一波罗蜜,具足其他五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随时别行波罗蜜,是指因一、因二、因三、因四得般若波罗蜜,多者受名。
  [41]此中欲界指的是四天下、人、六欲天十处。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6-8。
  [42]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8c17-19。
  [43]《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b13-16。
  [44]《大智度论》卷69?大正25,542a19-22。
  [45]参阅《大智度论》卷66,大正25?526c~527a。
  [46]《大智度论》卷91?大正25,705b10-11。
  [47]《大智度论》卷93?大正25,714b28-29。
  [48]此三心即: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无所得为方便,散见于般若经论当中。参阅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p.66。法师在此提到:“此三心实是菩萨学行的肝心!”并引述古人说:“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4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10,846a18-19。
  [50]《中观今论》自序文p.8。
  [51]《维摩诘所说经》卷2?大正14,545a28-b2“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八)》p.4681.1“爱是系著,见是执见,由执见而生之爱,是名爱见。”;《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八)》p.4680.2“指不离爱见的大悲。即未证实相之理,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起的大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