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如来常安住”的修学义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耀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来常安住”的修学义理  
  蔡耀明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目次
  一、研究构想摘要
  二、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
  四、原典概述
  五、《佛说不增不减经》的“如来常安住”
  六、结语

  一、研究构想摘要
  本研究构想主要在于探讨《佛说不增不减经》“如来常安住”的修学义理,进而希望在未来做二方面的延伸:一方面,从《佛说不增不减经》延伸到以如来藏或佛性为核心课题的经典,包括《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大法鼓经》、《华严经.贤首菩萨品》;另一方面,则从“如来常安住”的修学义理,延伸到如来藏或佛性相关的概念,包括众生界、法界、法身、常、恒、清凉、不变、不增不减,以及环绕如来藏或佛性概念所展开的中道和般若波罗蜜多之理趣。
  本研究构想关注的焦点学说为“如来常安住”,意指如来经常安住著,一直都在。研究进路方面,本研究构想采取的是以佛法的修学为著眼点,依于佛典修学理路展开的阐明,藉以形成可用以理解修学道理的一种方式。至于研究方法,则顺著研究进路所力图达成的,在研究的进程上,大致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第一,搜罗与阅读众多相关的第一手与第二手文献,藉以形成一定广度的学养背景。第二,限定且专注在《佛说不增不减经》相关的述句,做为主要的经证依据,使论说得有所本,且不至于太过空泛。第三,设定研究主题,以“如来常安住”此一述词为关切的焦点,试图理解这样的说法所讲究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四,针对经证依据上的相关语句,进行关键字词的字面释义,并且尽可能掌握其修学的重点与脉络,据以爬梳修学的理路。
  总之,“如来常安住”此一述词有其修学的道理,并且有待专门的探讨。透过本研究的执行,预期可获致如下四方面的成果。第一,藉由“如来常安住”此一述词做为探讨的焦点,且以佛法的修学为著眼点,使《佛说不增不减经》的修学理路可为吾人理解。第二,《佛说不增不减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等相关经典,可在修学理路上连贯在一起,而不必然仅能被把握成学界通常所著重的文献发展史的侧面。第三,如来藏、佛性、众生界、法界、法身等相关概念,可在修学理路上连贯在一起,而不必然仅能呈现一般所著重的佛教史诸多概念之间的割裂或甚至矛盾。第四,由修学理路的连贯,来形成有关如来藏或佛性学说的理解基础之一,从而适度影响或改变学界对如来藏或佛性学说的认识与认定。
  二、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
  本文关注的焦点学说“如来常安住”,仅就字面来看,似乎并不难懂,表示如来经常安住著,一直都在。然而,像这样的说法,若就道理来看,要讲得通,其实并不那么简单。稍微进一层言之,至少需要妥为回应如下二类的问题,在道理上,“如来常安住”才初步讲得过去。第一,佛法基本的说法是“诸行无常”,也就是说,凡是由条件的会合造作出来的事情,通通不固定。既然“诸行无常”,若说“如来常安住”,会不会造成“无常”和“常”彼此的抵触?第二,“如来常安住”到底是什么意思?所谓安住,可以问安住在什么地方吗?所谓经常安住著,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若用条列的方式来看,本研究构想预期达成的目的,主要包括如下五项。(1)核心部分,以“如来常安住”此一述词做为探讨的焦点,且以佛法的修学为著眼点,阐明《佛说不增不减经》的修学理路。(2)以“如来常安住”此一述词的修学义理为切入角度,寻求《佛说不增不减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大法鼓经》、《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等相关经典在修学义理上的连贯性。(3)同样以“如来常安住”此一学说的修学义理为切入角度,寻求如来藏、佛性、众生界、法界、法身、常、恒、清凉、不变、不增不减等相关概念在修学义理上的连贯性。(4)显示以修学义理为切入角度来理解如来藏或佛性学说是学术上的一条可行之道。(5)显示如来藏或佛性学说,在修学义理上,和佛法一般的说法之间,有其内在的连贯性。
  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
  与如来藏或佛性相关的典籍和学说,在当代一直是全球佛教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其相关论著,更是多到不胜枚举的地步。至于相关书目,则可参阅: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期(1997年9月),页32-52; 第12期(1997年12月),页37-63; 杜正民,〈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1998年),页243-280;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关系.研究文献目录〉,收录于(东京:春秋社,1974年),页75-106; 下田正弘、铃木隆泰,〈如来藏.唯识部〉,收录于《大乘经典解说事典》,胜崎裕彦等编,(东京:北辰堂,1997年),页304-322.
  然而,国内外在《佛说不增不减经》的研究论著却极为少见;对《佛说不增不减经》“如来常安住”此一学说的研究,甚至可用绝无仅有来形容。就此而论,本文在相当程度,将属于开创性且极富挑战的学术工作。
  四、原典概述
  本文根据的第一手资料主要为《佛说不增不减经》,兼及于《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大法鼓经》、《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等相关经典。  
  目前仅存元魏.菩提留支
  (Bodhiruci)于公元 525年翻译的汉译本,一卷,收在大正藏第 668 经、第 16 册(T. 668, vol. 16, pp. 466a-468a)。然而,尚存梵文本、汉译本、及藏译本的 ,以不少的篇幅引述《佛说不增不 减经》,而成为文献比对很珍贵的一项材料。《佛说不增不减经》最近的日译本,见于:高崎直道(译),《大乘佛典12:如来藏系经典》〈不增不减经〉,(东京:中央公论社,1975年),页43-59; 小川一乘(译),〈不增不减经〉,收录于《央掘魔罗经.胜鬘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小川一乘校注,新国译大藏经,如来藏.唯识部,第1册,(东京:大藏出版,2001年),页223-232. 至于从文献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介绍这部经典的内容,则见于:高崎直道,(东京:春秋社,1974年),页 69-96.
  《如来藏经(Tathagatagarbha-sutra)》现存的汉译本有二:一为《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于 420 年译,大正藏第十六册(T. 666, vol. 16, pp. 457a-460b);另一为《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唐.不空(Amoghavajra)于 720-774 年译,大正藏第十六册(T 667, vol. 16, pp. 460b-466a)。《如来藏经》最近的日译本,见于:高崎直道(译),《大乘佛典12:如来藏系经典》〈如来藏经〉,(东京:中央公论社,1975年),页5-41; 小川一乘(译),〈如来藏经〉,收录于《央掘魔罗经.胜鬘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小川一乘校注,新国译大藏经,如来藏.唯识部,第1册,(东京:大藏出版,2001年),页205-221.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这部将近450页的巨著,以藏译本为底本,广泛参考现存的其它相关的文本,颇具学术价值。  
  本研究构想的原典依据,还延伸到, 二卷,梁.真谛(Paramartha)于 557 年译,大正藏第十六册(T. 669, vol. 16, pp. 468a-477c),以及,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于 435-443 年译,大正藏第九册(T. 270, vol. 9, pp. 290b-300b)。相关的介绍,可参阅:高崎直道,
  (东京:春秋社,1974年),页 234-254. 此外,以成佛境界的开显为核心旨趣的亦一再出现“如来常安住”的说法。为求将原文的引证较为集中且深入讨论,特别选定其中的〈贤首菩萨品〉做为讨论的依据;其现存的汉译本,主要有二:一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第八》,六十卷/第六至第七卷,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于418-422年译,大正藏第九册(T. 278, vol. 9, pp. 432c-441b),另一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第十二》,八十卷/第十四至十五卷,于695-699年译,大正藏第十册(T.279,vol.10,pp.72a-80b)。
  〈贤首菩萨品〉出现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偈颂,例如:“信为道元功德母 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 示现开发无上道。”又如“戒是无上菩提本 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具足持净戒 一切如来所赞叹。”至于“如来常安住”的说法,略引如下偈颂,以见其一斑:
  “若修一切波罗蜜 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 则法供养一切佛;若法供养一切佛 则念佛定不可坏; 若念佛定不可坏 则常睹见十方佛;若常睹见十方佛 则知如来常安住; 若知如来常安住 则于其人法永存。”(p. 433c)
  无庸赘言,与如来藏或佛性相关的典籍甚多,可做为“如来常安住”此一学说直接或间接的文献依据亦不在少数,绝对不限于刚刚所列的几本经典。不同的经证,一方面,各自的内容往往甚为丰富且多样,另一方面,彼此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不仅可造成理解上或大或 小的差异,而且确实有待个别予以阐明,才好发而为较概括化的论断。
  五、《佛说不增不减经》的“如来常安住”
  接下来,即以《佛说不增不减经》为依据,为了带出“如来常安住”初阶探索上的一种理解,以及为了大略顾及经文脉络的完整性,将顺著经文的次序,把背景上的课题,分成四大环节来交代:第一,“众生界不增不减”;第二,“一法界”;第三,“法身”;第四,“如来藏”。  
  第一个环节,《佛说不增不减经》的主题,显然就刻印在这部经典的名称上,而首先扣紧的主旨,即“众生界不增不减”。所谓众生界,可看成经文开头的切入点,意指一切众生经历极长的时间,在三界六道不断地生死流转,一路上所跑出来的“众生聚、众生海”(p. 466a)。针对这样的切入点,准备加以切入的角度,即考量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也就是以“增/减”这一组相对的概念,构成考量上的切入角度。经由这样子切入,做为切入的准则与印证的原理,即这部经典的主旨所在,亦即“不增不减”。
  第二个环节为“一法界”。为了说明“众生界不增不减”这样的一个主旨,也就是既谈不上有所增加,也谈不上有所减少,需要涉及的议题之一,即众生界所处的情境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比如说,倘若其格局在时间、空间、现象、人物等方面都很有限,仅就此很有限的格局而论,当然会出现增增减减的情形,也不难看出增减上的变化。纵使论及既浩瀚且长远的众生界,面对的即不外乎一大堆的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生死往来,仍然可以想像一长串增减上的摆荡;若说这当中竟然谈不上有所增加,也谈不上有所减少,则至少有一点可以蛮肯定指出来的,也就是用以审视众生界的框架,在格局上,不至于一直处于相对有限的模样。这因此可据以理解,何以《佛说不增不减经》为了说明众生界不增不减,所诉求的框架,即必须抬出像“一法界”(p. 466b)这样的一个可无限扩延的格局。做为第二个环节,“一法界”所要显示的,恰好是古往今来以及无远弗届的现象,通通在现象的缘起相续流,给贯穿成平等一味的动态且周遍伸展的领域。拿“一法界”做为不算框架的框架,以及不算领域的领域,就在这样无限宽阔的格局的观照下,众生无论再怎么无止尽地生死往来,以及再怎么会跑,由此撑起的既浩瀚且长远的众生界,照样都可平等一味地予以一网打尽;换言之,众生任何变化的流程,都不至于因为延伸或牵连到有限领域之外的世界,就追不上踪影。既然“一法界”恰好就缘起之网络一网打尽众生界,这才提得出适切的格局,依此宣称“不增不减”。相对地,用以观看众生界的框架,在格局的广度上,如果老是追不上众生在生死往来的扩延流程,大概只好眼睁睁地在狭窄范围内的增增减减的计算与计较当中打转,因此也只能一会儿说有增,一会儿说有减。这一番道理,若拿经文的话,就表述成:“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p. 466b)
  第三个环节为“法身”。刚刚指出,《佛说不增不减经》由“众生界不增不减”这样的一个主旨,带出“一法界”这样的一个可无限扩延的格局。接下来挑大梁的概念,便落在“法身”。“一法界”初步的重点,在于显示个别现象的缘起,内在地贯穿一切现象;而且一切现象,都在个别现象的缘起相续流,交织成平等一味的动态且周遍伸展的领域。做为第三个环节,“法身”初步的重点,则在于显示个别生命现象的缘起,内在地贯穿一切生命现象。
  若换成较通俗的话来讲,生命现象方面的“法身”即无尽生命;初步予以解析,可理解成无尽的生命历程的可能性,或无尽的生命形态的可能性。首先,依于“法身”一词所藉以说明的“无尽的生命历程的可能性”,众生即不至于因为任何一辈子的寿命已经走到尽头,其所有可能的生命历程从此就完全没有下文,而是会随著一路累积的业障的驱使、现起的烦恼的追逐、以及周遭环境的推波助澜等因素,停不下脚步,照样上演生死流转的戏码。此即经文记载的:“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p. 467b)这一段经文很引人注目的说法之一,即法身贯穿到众生。其次,依于“法身”一词所藉以说明的“无尽的生命形态的可能性”,众生即不至于只有生死流转一途,也不至于永远只能以固定的凡夫形态在三界六道打转,而是有可能卸下所谓凡夫的形态,开发出种种不同的、尤其是高超的生命形态——举其要者,这又可整理成二种情形:第一种情形,表现成法身和各种身相之间的切换,是“普门示现”或“普现色身”之所以可能的不可或缺的义理基础之一;第二种情形,则表现成由凡夫转化为解脱道的圣者、菩萨、或诸佛如来等生命形态,是“超凡入圣”之所以可能的不可或缺的义理基础之一。就佛法而论,这二种情形都不必永远仅停留在可能性的层次。然而,要求进得了现前体验的层次,使“普门示现”或“超凡入圣”成为确实办得到手的本事,在佛法来看,绝非单方面推因于天神特别眷顾、命运另有安排、或无缘无故突然就冒出来之类的一回事,而是端赖切要的众多条件与相关道理的讲究;至于其中最为关键的条件,应该就是付诸佛法的修学。换个方式来说,透过佛法的修学,一个生命体或一位修学者便有机会就生命的相续力修练出一些可长可久的生命内涵,例如出离心、菩提心、正念、正观、正思惟、戒行清净、烦恼薄弱、业障净化、禅定、寂静、解脱、智慧、功德、慈悲、誓愿、庄严、总持、方便;凭借这些生命内涵的持续开发、增长、累积、纯熟、升级、乃至臻乎圆满所透发的力道,即可遂行生命形态不断转化或提升的效果。这一番道理恰好就是《佛说不增不减经》极力强调的,“即此法身”,一位修学者操作了什么样的佛法的功课,开发出什么样的生命内涵,就可从众生的生命形态,转化成菩萨或如来的生命形态,而且相应地,就担当得起菩萨或如来的名称(p. 467b)。这样一来,法身不仅贯穿到众生,而且贯穿到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包括解脱道的圣者、菩萨、和诸佛如来。
  “一法界”至少提供“众生界不增不减”所必要的在格局上的无限与全盘涵括;至于“法身”,同样提供极其必要的在理路上的支撑环节。若非“法身”内在于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之间的贯穿,即使以无限的格局来全盘涵括众生界,仍然会因为生命形态的改变,使得个别的生命形态领域本身,跟著出现增增减减的情形。例如,当一位众生经由佛法的修学而成为在转化生命形态上够资格的菩萨,初步来看,众生之领域少掉一名,而菩萨之领域,相对就多了一名。然而,《佛说不增不减经》所要强调的是,生命形态的改变,不仅不改无尽生命之持续此一事实,而且不改其法身之贯穿。就这儿所要强调的重点而论,做为无尽生命的法身贯穿众生、解脱道的圣者、菩萨、和诸佛如来等生命形态,可以说是第一序的实情;至于众生、解脱道的圣者、菩萨、或诸佛如来等相对领域及其名称的安置,则可说是第二序的附带施设。第一序的实情可无限开展,具有等级上更高的实在性,却不带有任何先在的或固定不变的实体内容;第二序的附带施设,则为依附于第一序的实情衍生出来的措施,乃段落式的认定所区隔开来的现象,在实在性的等级较第一序为低,而且更加谈不上带有任何先在的或固定不变的实体内容,换言之,更加缺乏条件来说能带有任何实存上的实体性。就理路能讲得通的要件来论说,由于法身既不带有实存上的实体性,且可无限开展,这样的法身才谈得上贯穿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再者,由于法身之可全幅贯穿,就实在性的等级来较量,远远高于个别的生命形态领域之间的区隔,如此一来,纵使去施设众生乃至诸佛如来等差别现象,照样可基于既贯穿这些差别现象且其实在性的等级来得更高的法身,也就是可“即此法身”,确立出“众生界不增不减”这样的一个论旨。依于法身的内在贯穿力与高度实在性,《佛说不增不减经》便将“众生界不增不减”这样的一个论旨,结论式地表述成:“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p. 467b)
  第四个环节为“如来藏”。《佛说不增不减经》就“法身”此一概念所要凸显的特性,在于刚刚指出来的内在于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之间的贯穿力以及高级的实在性。然而,就法身贯穿到众生而论,构成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独特标记,却在于业障的驱使、烦恼的追逐、以及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左右;至于这些标记,亦可简称为久远以来的无边生死烦恼。理路上走到这个地步,便可整理出类似铁三角的三大项目:法身的内在贯穿力、成为众生之事实、以及挥之不去的久远以来的无边生死烦恼。严肃去面对这三大项目,但是并不单纯限于概念、语词、或分别思惟的层次以论议这三大项目相关的概念或道理,而是带入实存的且可无限绵延的时空历程,以此为背景,进而探问一些极其尖锐的问题,例如,回顾遥远的过去,法身怎么一路贯穿到众生的地步;把眼光一路拉到目前,法身、众生、和生死烦恼这三者的特性、位置、和关联,到底呈现怎么一回事;以及展望无穷的未来,凸显出法身又能怎样,而众生还可变成怎样的众生。在这些尖锐问题的环伺之下,且做为积极去解决问题的枢纽概念,即“如来藏”。做为第四个环节,“如来藏”所要表达的意象,主要在于贯穿到众生这个地步的法身却身陷久远以来的无边生死烦恼的重重缠绕(p. 467b-c)。

  六、结  语
  正如法身贯穿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佛说不增不减经》便以“众生界不增不减”这样的一个主旨,在切入的角度上,著眼于“增/减”这一组相对的概念,透过“众生界”、“一法界”、“法身”、“如来藏”这四大关键概念,使这部经典的主旨,以及牵动的格局、贯穿的主轴、实在性的位序、生命形态的转化,尤其是无尽生命贯穿下的现实生命体等重大课题,不仅得以环环相扣,而且一个环节接著一个环节还可在理路上予以打通。设若站在众生的位置来看,这样子环环相扣且打通理路的关节,至少可显发出消极和积极双方面的意义与作用。消极上,虽然目前的确身为众生之事实,即使面对目前成为特定众生的这一个实存的波段、身相或形躯的表现、身心的组合、生死烦恼的内容、乃至与身见相关的各式各样的看法,却不轻易就将这些实存的项目认定为带有实体性的自我或高级实在性的自我。凭借像这样的消极上的措施,即可在关键的这一点上,不至于因为将自我以实体性的或高级实在性的意味认定成或等同于凡夫实存的任何状态,也不至于就此沦落成只有一直在凡夫的层次打滚的份,因而相对地,也就替自身给出一个契机,可在实存上脱离掉凡夫的层次,亦即在实存上,替自身的超凡入圣提供在脱离凡俗面上的一个条件。
  至于积极上,设若随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有必要使用自我此一概念以进行自我认定或自我认同,则不妨将眼光投射到生命相续最极长远且最极实在的格局,亦即可将自我认定成或等同于法身。凭借像这样的积极上的措施,还可在关键的这一点上,替自身给出另一个契机,可在实存上,往最高级圣者的层次跳跃,亦即在实存上,替自身的超凡入圣提供在趋向高超面上的一个条件。 经由这一番修学义理的阐明,《佛说不增不减经》表述的“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p. 467b),因此可理解成是将众生界等同于法身,并且将法身等同于众生界之所以为众生界的道理所在。由于法身之特性就在内在于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之间的贯穿力以及高级的实在性,因此反向来看,一切可能的生命形态也都谈得上法身,包括经由佛法的修学而达到超凡入圣之极致的诸佛如来,当然谈得上如来之法身。再者,即法身之内在贯穿力,可贯穿在实存的且可无限绵延的时空历程,不会以绝对断灭的方式突然就整个结束掉,因此若特别就如来之法身来看,也就可说具有“经常如此”之性质,此即《佛说不增不减经》表述的“如来法身常”(p. 467b)。总摄来说,如来以实证且体现到法身贯穿在实存的且可无限绵延的时空历程,即此称为“如来常安住”。 以上只不过是依据《佛说不增不减经》对本文的主题“如来常安住”初步勾勒其修学义理。至于专门的探讨,则正好是本研究构想希望进一步戮力以赴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永怀导师忆因缘
下一篇:心念与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