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俗语佛源》选摘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朴初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俗语佛源》选摘㈡
  作者:赵朴初
  【五十三参】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语出佛典。《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经丘、比丘尼、优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长者、居土、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罗门等五十二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意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如明·高濂《玉记·闹会》:“这是壁厢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形容改。”(常正)
  【五百世冤家】谓犯杀业重罪者,在许多生轮回中冤冤相报,结成无休无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极多。多指结冤极深的冤家对头。《经律异相》卷四六十六引《出钞昙婆婆经》谓:“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从咒术而向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心,我亦舍。’”俗语中也用以指缘份极深有的情人,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与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个照面儿。”俗语中昵称情人为“俏冤家”。如元·关汉卿《一半儿·题情》曲:“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李明权)
  【五百罗汉】我们常常可以在许多名山大寺是见到五百罗汉的形象,或雕塑、或绘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充满佛教特色和异邦风貌。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是小乘圣者的果位。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奢弥跋谚佛缘》:“过去久远九十一劫,有婆罗门名延如达,好学广博,常教五百毫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不过诸经典均未说明具体的名字事迹,在佛经中,“五百”往往作为众多的约数,未必有具体的指称,《大明续藏经》收有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一卷,列举第一罗汉阿若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今佛寺中所塑五百罗汉像,多依之列名,关于五百罗汉的民间传说不少,亦常见这于文艺作品中,如《西游记》第五八回:“如来见他走时,即下令大众动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常正)
  【五体投地】玄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他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说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寺,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五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倒、偑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长生猪】佛教把“杀生”列生第一重戒,主张以慈悲的精神保护、拯救人和一切动物的生命,谓之“护生”。“护生”被认为是功德无量的。释迦牟尼在前世,曾有“舍身饲虎”的壮举。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长生猪”、“长生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太平广记》卷一百引唐·牛肃《纪记》:“唐开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长生猪,体柔肥硕,在寺十余年,其岁猪死,僧焚之,火既烬,灰中得舍利百余粒。”又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载:一猪见邻翁“辄嗔目狂吼,奔突欲。”邻翁怒极,打算买下这头猪杀了吃,忽然猛省:这大概就是佛门所说的“夙冤”吧!邻翁便经高价买下这头猪,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为“长生猪”。后来,邻翁再去见这头猪,猪竟俯首贴耳,作亲昵状。此外又有“长生牛”。宋·洪迈《夷坚丙志·长生牛》谓,宋代绍兴年间曾下令禁屠,将牛牵入佛寺作“长生牛”,养数年方死。(李明权)
  【长斋】佛教戒律中规定中午12时经后进食为非时食,称遵守过午不食戒者为持斋,长时如此则谓之持长斋,在我国,持戒者多伴随着吃素(不食荤腥),故民间多谓终年素食者曰吃长斋。《般舟三昧经》:“一食长斋。”《南史》:“刘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斋。”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成语“长斋绣佛”喻信佛虔诚,即出于此。(常正)
  【比丘】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土”,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二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土、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土是最常见的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是名为乞土,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傲之心。《金刚经》载:“(佛)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权)
  【比丘尼】《魏书·释老志》谓:“比丘为行乞,妇人道者曰比丘尼。”比丘是梵语bhiksuni的音译,意为“乞土女”,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举其大数,号称五百戒,释迦牟尼成道后,在弟子阿难的请求下,允许佛的姨妈大爱道出家,大爱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宝唱着《比丘尼传》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称尼姑,也有称为尼师、师姑的。关于“比丘尼”的意义,可以参阅“比丘”条。(李明权)
  【见地】俗称“见解”或“见识”。如说某人对某物的见解好、理解深刻,就说“见地甚高”、“别有见地”等等。如郑振铎《漩涡》:“他一点儿见地也没有,只是照书直讲。”《续传灯录》卷三十五:“工夫稳实,见地明白。”宋·张镃《南湖集》卷一有诗云:“寥寥千百年,所得公三四。此言或是疾,的确有见地。“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有共同的“十地”,(十个修行证的阶次),其中第四地就是见地。天台宗的四教(藏、通、别、圆),将三乘共有的十地羊为通教。《大智度论》中的见地,即修行者于此隹中,以出世间智(无漏智)能断三界(欲界、色界、无界)见惑,得见真、俗二谛之理,故名见地。所谓见惑,就是不上确的推测和计度而产生的迷情(如“我见”等),断除此迷情,即能证得预流(预入于圣人之流)的果位。(无名氏)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如《红楼梦》第九四回:“贾政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亦省为“见怪不怪”。如徐兴业《金瓯》第八章:“兄弟在东京住上三年,把棱角都磨平了,那时是见怪不怪,自然心平气和了,(李明权)
  【见兔放鹰】鹰隼是一种猛禽,动作迅疾,博兔准确而有力。禅宗用以比喻对机说法,机锋敏捷,体现出“悟”的特色。《五灯会元》卷二六谓:“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发箭。”后俗语中用“见兔放鹰”比喻见到眼前利益,就贪婪地竞相争逐。如《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谁肯结交穷秀才?”(李明权)
  【见闻】指人的感觉作用和认识能力。佛教认为,人有“六识”。“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识、舌识和身的作用,“知”是意识的作用。见《大智度论》卷四十。又如《佛报恩经讲经文》:“妨恶人,看险路,见觉知必嫉妒。”至于“见闻”一词,更为习见。通常指见到和听到的,犹言耳闻目睹。如清·方朝《貌姑山》诗:“是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亦指知识与经验。如《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从小读诗,题目里就有《箜篌引》,却不知道是这介样子,请先生弹两声,以广见闻,如何?”在佛经上,“见闻”一般专指见佛闻法,如《法华经国·序品》有“见闻若斯”之语。(李明权)
  【见阎王】阎王,又作阎罗王、焰王等。佛经中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宋·慧简译。阎王的来历,据《法苑珠林》载:“阎罗王者,昔为沙国王,常与维陀如生王战,兵力不敌,因主誓为地狱之王。”他手下的十八名大臣也都很气愤,便共同对国王以誓说:“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据说那十八人后来就成了十八层地狱的主持者,以佛教还有冥土十王之说,阎罗王位居第五。民间传说阎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寿的长短。后来人们把“见阎王”指死入冥界。如《五灯会元》是净县有偈说:“五十六成话,今朝死去见阎王。”也泛指死,如说:“要你见阎王”,意思是要置别人于死地。(无名氏)
  【牛头不对马面】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面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亦作“牛头不对马嘴”。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重合》:“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又如邓《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李明权)
  【牛头马面】佛教指阴间的鬼卒。《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柔,驱入城门。”俗语三此而易为“牛头马面”。《景德传灯录·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阿傍为狱卒名。)敦煄变大《大目干连冥间救母》:“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余人况是牛头马面。”后多用来比喻凶狠丑恶的人,也作“牛首马面”。如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阶下侍立五十余众,有牛首马面、长喙朱者,狰狞可畏。”(常正)
  【牛鬼蛇神】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不牛头阿傍。《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为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是见于唐代杜牧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又如清·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天外省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人领教过的。”(李明权)
  【手忙脚乱】《五灯会元·三圣然禅师法嗣·镇州大悲和尚》中,大悲和尚有这样一段禅语对话。问:“如何是大悲境?”答:“千眼都来一只手。”问:“如何是境中人?”答:“手忙脚乱。”后用以形容遇事慌张,不知所措。宋·陈亮《壬答朱元晦秘书》:“秘书不可不早为婺州地,临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脚乱耳。”《水浒传》第二十五回中。西门庆和潘金莲害死了武大以后,正在寻欢作乐,“听得武松归了同,吓得手忙脚乱”。(李君冈)
  【手续】“手续”一词当与密教有关,多见密宗仪轨的钞本。密法的修持,最重视“次第(犹言程序)。每一种修持方法,都是加行、正行、后行,这就是“次第”。藏传密法还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光明次第”、“大圆满次第”,标明修持的阶梯,密乘强调“渐修”,必须循序渐进,不提躐等,次第极严,违反这种次第,谓之“违续”。如密法抄本中常有“其手续更问”一类字句。可以这么说,小次第即“手续”,而大手续即“次第”。“续”有继续、相断之义,密半修持重视“三密相应”。其中“身密”即结手印。手印中的后续动作,亦名“手续”。可见“手续”确与密宗仪轨的传承有关,然而在经纶方面的出处和依据,尚待查考。密宗在唐代传入中国,不久,即由日本留学僧空海和最澄分别将密法带回日本。形成空海(弘法大师)所传“东密”和归澄(传教大师)所传“台密”两大系统。“手续”一词,当随密法的流行而普及的,今查各类日语辞典。均收有“手续”(即手续)一词。“手续”在中国古籍中查无用例,应是近代从日语中转化而来的,《中华大字典》“手续”条说:“手续,日本谓行事之次叙也。如民事诉讼法,刑诉讼法,均谓手续法。我国近作‘程序’。”这就是“手续”的语词义。例如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是》:“为什么纱用逮捕的手续,却用这绑票的行为?”(吴明)
  【化身】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佛、菩萨应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佛、菩萨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天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为佛形,名为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临终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遂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国寺庙供弥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响至今。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鲜子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常正)
  【化缘】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释迦牟尼与我们这个世界和人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说“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这是高僧的化缘。俗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如宋·洪迈《夷坚志》卷一谓:“元晖,近村五大子也,即作僧嵝街坊化缘。”原来,佛门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为了佛事而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也叫化缘。(李明权)
  【分身】佛教认为,佛菩萨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现种种之相,普度众生。《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无量诸佛”(可参见“化身”条)。后引申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数事。宋·陶榖《清异录官志·分身将》:“梁将葛从周,忠义骁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晋人称为他身将。”宋·苏轼《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诗:“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又恐两皆是,分身来入流。”今俗称事繁为能兼顾为“不能分身”或“分身无术”。(常正)
  【公案】本意是字府断案的公文案牍,禅宗认为历代宗门祖师典范性的言行可以判学有的是非迷悟,故亦称公案,明·株宏《正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然而从唐代始,禅门各宗就传诵着许多祖师言行和内省经验,后来陆续记载在各类语录和灯录中,如风幡、立雪、柏树子、西来意、拈花微笑、当头棒喝等,均烩炙人口。“公案”被视为禅门传法的“血脉”,祖师“直指”的法门,其作用在于对机开示,打破情识之网,进面悟入“无分别智”。正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九八则评唱指出:“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禅宗的他案号称有千七百则,如果仅在字面上兜来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纠缠的葛藤了,“公案翻腾旧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韵》诗),这是不足为训的,公案不但有一针见血的机锋和理趣,而且还有诙谐活泼的语言和简洁生动的情节,对话本和公案小说的发展有其影响,此外,公案在俗语中亦指一桩事件或纠葛,如谓:了却一桩公案。(李明权)
  【文字因缘】作为本体的“实相”,是没有文字的。然而,不凭藉文字,便无以诠释“实相”。比如说,花草不等于春天;而没有花草,也就感觉不到春天了。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并不是摒弃一切文字,而是不执着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实相”,通过读经、印经、作文、写字等同佛法结下善缘,均可称为“文字因缘”。《居土传》卷十九记载,白居易曾说:“愿以文字因缘,回向实地。希于业世,赞叹佛乘,劝转法轮。”后因以称诗文等往来而结下的缘分、友谊。如清·冯桂芬《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谒公金陵,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李明权)
  【方丈】佛教原用以指禅寺的长老或持所居之处。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土,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禅寺比附此说,故名。至唐代,怀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并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怀海所制《禅门规式》:“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即维摩诘译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西游记》第四四回:“打扫干净方丈,安寝一宿,”以后道教全真派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静室。(常正)
  【方便】梵语paya的意译,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与“真实”相对而言,亦即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权智”。语本《法华经·方便品》,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成佛以执。”经疏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曰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这法称便”。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如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认为,《法华经》的要义是“开权显实”。隋·智者大师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同。”(《法华经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说法,亦谓这“开方便门”。《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海众云臻,请师开方便门,亦真实相。”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为“大开方便之门”。如明·冯维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权)
  【六根清净】“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眼根与色境相对,能生眼识,乃至意根法境相对,能生意识,由能生之义而称之为“根”。《法华功德品》说,菩萨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罪垢,以无量功德庄严,使之清净洁白。由此清净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妙用”。清净眼根“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乃至清净根“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且得六根互用自在,“于六根中秋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又《大智度论》卷十一说:“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得一心故,实智慧生,如是等诸善法悉皆得。”后借用表示内心清净,不受外境干扰。《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元·李文蔚《燕青搏鱼》第二折:“我出的这门来,燕顺也离了家中可也耳根清净。”(禹振声)
  【六贼戏弥陀】“六贼”比喻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六贼”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为媒介扰乱人心,使人失去智慧、定力 等“善法”。正如《涅槃经》卷二三所说:“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一切诸善法故。”众生常在“无明”(愚痴)黑暗中,故六贼得以乘黑暗而掠众生性中的善法。弥陀,即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昔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其中有“住正定聚愿”、“住定见佛愿”等(见《无量寿经》),可见其定力之深。再者,依恃“弥陀愿力”修习净土宗者,须一心不乱地念佛。这些都是民间比较熟悉的。因此,俗有“六贼戏陀”之说,谓弥陀定力深厚,外境六贼不能扰动其心。比喻某人不受外境干扰。亦用为调侃语,《古今小说》第二七卷:“七八个老妪、丫环扯耳朵、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李明权)
  【说道轮回】轮回,梵语Sanara,又译为轮转、流转。轮回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而佛教则发展了这一理论,谓“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是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正如《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反映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在民间影响之大。(李明权)
  【火中生莲】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欲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李君冈)
  【火宅】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为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苦。唐·白居易《赠禅师》诗:“欲知为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为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为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 。”(李明权)
  【火烧眉毛】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蒋山法泉禅师答:”火烧眉毛。“《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救头燃。“谓佛教徒求出离生死苦海,当以急迫之心精进修持,不容懈怠,火烧眉毛之意与此相似,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因境,俗谓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如《镜花缘》第三五回:“小第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呵奈何,”也指缺管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的利益,得过且过,如李说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他)何去何从,没有了主意,背着手,踱几步,咳!火烧眉毛顾眼前嘛。”(李明权)
  【火葬】古印度四种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鸟葬)之一。梵语名荼毗或阇维,译为焚烧。《涅槃经》下:“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昌。“我国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传入后则葬渐行,清·顾炎武《日知录·体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于昌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于此可见佛教对民俗影响之大,又作“火化”。宋·洪迈《夷坚丙志·赵缩手》:“据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视,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钩联如锁子云。”车若水《脚气集》:“今贫同无地可葬,又被他说为化上天,葬礼亦被夺了,”我国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对火葬之俗总的来说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诏禁之,明、清两代亦悬为厉禁。近代受西方各国影响,人们的看法才有较大的转变,现在更成为我国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认贼为子】认盗贼作儿子。如《圆觉经》卷下:“譬如有人,认贼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佛家用以譬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又如《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无常,故受轮。”后亦泛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今不讲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凤断千故之是非,宜其指铁为金,认贼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常正)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经心印心凤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禹振声)
  【心地】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心,心名为地。”又《大日经疏》卷三:“如世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起行,故名此心为地。”总之,心地有三义:一是心万法之本,能生诸法。二是修行者依心而修行,三昌身中意三业中,心业最胜。后宋儒也指心性存养为心地同《朱子语类辑略·持守》:“自古圣师皆以心地为本。”今用以表示多种意义:一、指人的用心、存心或居心,如“心地善良”、“心地坦白”、“心地单纯”等。二、指心胸、器量,如“心地狭窄”、“心地宽阔”等。“心田”与“心地”相类似。如《五灯会元·山灵佑禅师》:“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 ,全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又如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后见于诗文中运用,如唐·白居易《狂吟》:“性海澄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禹振声)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捭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怒放:盛开。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睦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常正)
  【心病难医】佛家认为,“四百四病”(一切众病)皆以“心病”为主。“心病”就是妄想烦恼之类。正如《翻译名义集》卷七所说:“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心病难医”出于禅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九:“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后转化为“心病还须心上医”,谓思想意识上的病很难用药物去治愈。如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管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又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司户不遂其愿,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说得好:心病还须心上医。眼见得不是盼奴来,医药怎得见效?”(李明权)
  【心眼】佛教指观察了悟事物之心,心这洞察如眼之明见,故称“心眼”。如《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后成不一个多义词。或指存心,心思。如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者乎?”又如·刘天《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园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亦指胸怀、心地。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大方的。”又如梁斌《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李明权)
  【心领神会】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谓之“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原来,禅宗反对执着语言文字,主张内心的证明,所谓“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碧岩录》第一则)。不假文字而“心融神会”,这就是禅宗参悟的关键。后在诗文中运用,如元·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德,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又如刘心武《班主任》四:“谢惠敏对他们的‘教诲‘并不能心领神会,因为她没有丝毫的政治投机心理,她单纯而真诚。”(李明权)
  【心量】指胸怀、心胸。在佛教中指心对外境的攀缘、度量。佛的真实证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体对立,远离能缘、所缘而住于无心。《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后在俗语中谈去了度量之意,泛指心胸之。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尘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风网。”续范亭《洛阳别定安》诗:“岂爱风尘苦,男儿重胆肝,一载如一日,使我心量宽。”(无名氏)
  【心猿意马】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昌经·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意马”。佛以上关于“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 ”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别。“心猿意马”之“心”显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灭流变而言,称为“意”。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 的障碍,如唐代玄法师上唐太宗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最早把 “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 莫测量,心心猿意马罢颠狂。”又如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挂眼。”(李明权)
  【心境】《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说是说,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变现,《华严经》把“心”比喻为“画诸世间”的“画师”。“心”相当于一切精神现象,就“集起”而言,谓之“心”;就“思量”而言,谓之“意”;就“分别”而言 ,谓之“识”。“境”相当于一切物质现象,即“六尘幻影”:色、声、香、味、触、法。“心”或“意”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时生起,善于“观心”者,要“心境双忘”,如唐·希运《传心法要》就:“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翰法。”又如唐·张说《清远峡山寺》诗:“静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后用“心境”指心意、心情 。如《红楼梦》第三三回:“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保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 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李明权)
  【劝化】宣传教义,劝导人改邪归正,谓之“劝化”。《增一阿含经》:“宽仁博识,善能劝化。”《俱舍论》:“劝化合修十善道。”“十善业”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和正见。《宋书·夷蛮传》载释慧琳《均善论》:“务劝化之业,结师党之势,苦节以要厉精之誉,护德以展陵竞情。”又有化缘、募化之义。如《释氏要览》引《罪福决疑经》:“僧尼白衣,或自财,或劝化得财,拟作佛像。”后俗语引申为劝勉化导,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回来给他一个事情,也好劝化劝化别人。”(无名氏)
  【以毒攻毒】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用以比喻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释正受《灯灵》:“以机夺机,以毒攻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对于这些打着古文旗子的敌军,是用古书作‘作宝’,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白话者自己不识字,不通文。”(常正)
  【少见多怪】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之“少见多怪”。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理惑论》。录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是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见骆驼,就说是背肿的马。如清·宣民《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钟十六以妇六月产即去不贞,可谓少见多怪矣。”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在少见多怪的原始社会里,有了这么一个奇迹,那轰动一时,就可想而知了。“后亦作”所见少则所怪多“。如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去物各自有种,况乎难知之事哉!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又如清程趾祥《此中人语》卷三:“三足癞蟆;可知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人但少所见、多所怪尔。”(李明权)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文珠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曰:“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师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后在文章中运用者,如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于时亦必自有处置。”(宽忍)
  【水乳交融】佛教常以水乳来比喻事物结合之紧密或难于分辨。《最胜王经》:“上下和穆,犹如乳水。”《正法念处经》:“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比喻也常为禅师所借 用,《五灯会元》卷九:师呵呵大笑曰:“如水乳合。”同书卷十七:“玄黄不辨,水乳不分。”后常用来比喻结合紧密无间,关系十分融洽,《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几日工夫,届吴仁扰得水乳交融。”朱自清《明·心苦唇录序》:“他能让读者和他水乳交融——至少在读他的文字时如此。”(常正)
  【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也随着上浮,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而增长提高。此语出于宋·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继彻禅师的话。原意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则境越高,成就越大。如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模收集民歌问题》:“群众业余创作提高了,专业作家的水平就会得到提高,这就叫‘水涨船高’嘛!”(李明权)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陈师道《清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后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人知沈宋律家正宾,不知其权舆天三谢,陈隋也。”刘师培《文说》:“言如纶綍,乃诏册之正宾;音涉哀思,乃賳骚之变体。”鲁迅《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无名氏)
  【正果】佛家修行,谓之“修因证果”。如修五戒十善,证人天果;修四谛法,证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修无上上道,证佛果等。如树,下种生根、长茎抽叶、开花结果,帮以“果”为喻。邪因结邪果,正因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悟佛法而证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如元·伊世珍《嫏嬛记·禅林实语上》:“天女本来净,摩登淫第一;今各成正果,净淫无分别。”谓无论净淫、愚智,佛性并无差别,只要努力修持正道,未来均能成就正果,又如《红楼梦》第一九九:“来头成了上果,也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后也用正果比喻正经的、好的归宿。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个赖皮子,解放后,才归上果的。”
  【功德无量】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隋·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了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故云功德。”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如洪深《五奎桥》第一幕:“四百多亩呢,起码得打四十九天的大醮!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圆满。”功德很大,称为“功德无量”。如《景德传灯录·南旭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存。”今多用以赞颂功劳、哤德极大,如鲁迅《书信集·致盂十还》:“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李明权)
  【世世生生】佛教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也叫做前世、今世和来世。从诞生到死亡的一期生命,谓之“一生”。根据因果轮回的说法,众生从“无始”以来,依其善恶的业力,在“六道”中“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楞严经》),轮回不休。俗语”世世生生“即体现了佛教的这一思想,犹言每一世,每一生,台《水浒传》第七一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李明权)
  【世界】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hatu),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上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后“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词,侧重于“界”的含义。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所朋的地方。(无名氏)
  【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泉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达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健康发展。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卒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早上上”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的谓“本来面目”。(李明权)
  【龙王】民间把他当作司雨之神,传说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时,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为其灌沐。龙王在梵语中是nagarajah的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法华经·序品》中举出:难陀、跋难陀、娑伽罗、修吉、德义伽、阿那婆过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则举出七龙王。谓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众生之烦恼消灭。西晋竺法护译有《海龙王经》,谓佛在灵鹫山说法时,海龙王率众来听法,生欢喜心,礼请佛至海底龙宫。佛坐狮杆,宣说妙法,化导龙众。中国民间关于“海龙王“的神话传说,显然是受了佛经影响而有的。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中也有孙司空到海底龙宫向海龙王借宝的故事。相传龙宫多藏宝物,故浙中民谚有”海龙王岂少宝“之说,比喻豪富者应有尽有。见清·翟灏《通俗编·禽鱼》。(李明权)
  【龙宫】“龙宫”在大海中中,源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尔时文殊利坐千叶莲花,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花,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海龙王经·请佛品》载,佛接受海龙王的邀请,入龙宫宣说大法。双《龙树传》载,龙树比无所不有曾随大龙菩萨入海,在龙宫吕发七宝华函,获得《华严经》。民间有关于“龙宫”的传说。如《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向龙王借宝的故事;《封神演义》中有那噬与小龙王搏斗,抽出龙筋,作为腰带的故事。再如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动浮云卫。”宋·赵彦卫《云麓漫抄》指出:“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李明权)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量到生死关头或大维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古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道因云:“急来抱佛脚是俗谚全语”。后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补救。如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又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李明权)
  【平等】通常使用“平等”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经·二子分财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谓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独立记》:“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意为各民族的权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淦《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绝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其实,这个常用词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性体(即本质、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别的。在时间上,称为“三世平等”。如《圆觉经》卷上说:“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在空间上,称为“大小平等”。如《华严经》说:“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从佛性而言,众生平等。如《涅槃经·梵行品》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但众生平等,而且怨亲平等,如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云:“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佛教指出,顽固不化的“我执”和自以为是的“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渊薮。学佛的一个竿要目的,就是反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权)
  【印可】“印”的意思是决定无疑。“印可”即认可、许可的意思。佛教一般用“三法印”即三种决定之义区别佛法还是“外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教外别传的禅宗则以“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心印”来印可学人(可见参见“心心相印”条)。在佛经上常能见到,弟子的言行是否正确,需要由佛来印可。如《维摩诘经·弟子品》:“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在禅门,学人是否开悟,亦由禅师印可。如《五灯会元》卷十:“初不喻旨,后因阅《华严》感悟,承眼(法眼文益禅师)印可。”佛或祖师在印可子、学人时,常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故宋·苏轼有诗云:“印可聊须答如是”(《次韵王定国南迁见寄》诗)。(李明权)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整体。《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祥师》:“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且道是什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其中“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反各种感情和遭遇看作是一回事;总的意思启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耳听不妆,眼觑不见”,只可自心领会的。佛教主张消弭心境、人我、理事、古乐等辞别和对立,融通无碍,谓之“打成一片”,是“道行”较高的表现。后用以表示反不同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朱子语类》卷一二三:“今来作恭(吕祖谦)门人却亦有为同父(陈亮)之说者,二家打成一片。”亦指思想、感情和生活等融为一体,密切无间。朱自清中《论朗诵诗》:“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节是否配合得恰当,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缝儿,”又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是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居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禹振声)
  【打坐】原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人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剑便神仙。”元·杨暹《西游记·语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近代文学作品也有引用此词,如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李君冈)
  【打问讯】“问讯”又称“打问讯”,是佛教徒相见时的礼仪。其法:正身,弯腰,当胸合十,向对方问安,宋·道诚《释氏要览》引《善见律》:“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戒律中规定,牙见致敬时应问安,“不得如哑羊”,一言不发,故称“问讯”。例如《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李明权)
  【业报】相应善业因而感得的苦乐果报,称之为业报,犹民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宝积经》九十六:“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宋·延寿《宗镜录》卷二六:“命是一期之业报,歇等真诠!”业报亦作“业果”,《旧唐书·五缙传》:“又见缙等施财立寺,穷极瑰丽,每对扬启沃,必以业果为证。”佛教的三世因果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民众的思想,于此也可见一斑。(常正)
  【业根】梵语karma,意译为“业”,泛指一切身心活。一般分为身业,语业和意业三种。善业得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服,故称“业报”。“业根”之“业”,偏重于恶业、染(为净)业而言,“根”,从梵语indriya而来,意为“能生”。多指眼、耳等六种感觉器官而言,称“六根”。佛教认为眼、耳等“六根”贪欲尘境,污染自性,故喻为“六贼”。“业根”系指引和生恶业之根。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静观道:“敢是你与他们业根未断么?”闻人生道:“我专心为你,岂复与他有恋?”也用为詈词,犹言孽种。如清·蒲松龄《聊斋南异·促织》:“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耳!”(李明权)
  【业障】恶业能障碍向善的正道,名为“业障”,亦作“孽障”。多指前生所作恶业而为今生的障碍同《俱舍论》:“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佛教徒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规范行为或遭遇到和某种不辛,常称之为“业障”。民间也有以“孽障”的骂人的,意指被骂者为我的祸患或恶果。(常正)
  【电光石火】“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为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煄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李明权)
  【叶落归根】“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已成为客居他乡的人对故土的怀念而发出的心声,也是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本土的心愿和归宿,此语出自《坛经》,惠能大师将入涅槃时,曾对他的门人说他想回归新洲老家,要门人们迅速给他准备舟楫,弟子们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师说:“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六袓又对门人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后来把“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侨居美国的李汉魂先生,1934年8月曾为供养六袓真身的曹溪南华寺撰书一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1928年6月4日,李汉魂先生不远万里回国观赏旧联,感慨万千,由此,弥见他乡客子眷恋故土的綦切心情!(无名氏)
  【四大金刚】为佛经所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持罥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叉。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文学中多有引用,如《西游记》第五回:“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那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生活中也常有将某些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或护佑某些人物者亦人此称呼之。(李君冈)
  【四大皆空】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在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二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李明权)
  【生天】俗以“生天”婉言死亡。佛家认为,“天”也是“六道轮回”中的一处,称为“天道”。称为“天道”。天道的众生分布于三界,包括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禅天和无色界的四空天。据说同,在六道中,天的品位最高,境界最胜,其中众生寿命最长,常受妙乐。佛家认为,格守十善才能转生天,例如《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这固然是谢灵运的自运的自负之言。同时又表明,得道、成佛仅依十善还不够,还需要具足“慧业”。佛家认为,天道虽好,毕竟不出生死轮回,福报享尽,难免还是要堕落于地狱等苦道中。因此,佛家劝信徒不要光求“人天福报”,而要进一步求“出世间法”。《正法念处经·观天品》批评“一切愚痴凡夫,贪着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李明权)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为死这处。”相传释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后来或以泛称人在一生中的在的遭际,如《仁王经·无常偈》:“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敦煌变文集·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险。”后也指人民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无名氏)
  【生佛万家】在这句俗语中,“生佛“指化生之佛。生佛比喻德泽广披的清官、好官,故称“生佛万家”或“尤万家生佛”。如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活万家之香火。”又如吴唅《海瑞罢官·罢官》:“海你南归留不住,万家生佛反香烧。”(李明权)
  【半路出家】指不是从小面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头上安头】比喻事物累赘繁复,弄巧成拙,称为头上安头。如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添足,何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其意义与“画蛇添足”相似。这个俗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唐代有个元安禅蝻,是著名的临济宗义玄禅师的弟子。元安在临终时对大众说:“我不是明天就是后天要同你们告别了,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这个不是,即斩头求活”。所谓“这个,就是禅宗“直指”的“心印”,教中称为“平等不二”的本体——“如如”。“心印”或本体是不能通过“理路”去进行思量分别的。说有,就“增益谤”,喻如“头上安头”;说无就是“减损谤”,喻如“斩头求活”,如此等等。(李明权)
  【头头是道】原是禅语,指开悟以后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面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卅不与“妙道”冥合。所谓“头头是道,法法本圆成”(《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世间叭持家与禅家相近,诗家亦用“头头是道”来形容通灵入妙的“化境”,亦称“禅趣”。宋·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学诗有“三节”功夫,“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又宋·胡在《茹溪渔丛话前集》卷二二中称誉杜甫《红樱桃》诗谓:“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后亦用“头头是道”谓语、举动左右逢源,无一不合规矩。如清·沈复{沲生六记·闺语记乐《:“其癖好与余同……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李明权)
  【弘扬】在佛教中,指佛菩萨传播教法,化导众生,至后世,渐指大力宣扬一切思想或观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元代白话碑集录·重编百丈清规法旨》:“好生遵守清规,修行办道,专与上隹祈福祝寿,报答圣恩,怕佛法者。”吕溅《中国佛学渊流略讲》第五讲:“三三论之音的关系。”现多作发扬光大解,如“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用语。(无名氏)
  【弘愿】指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如唐·窥斟《心经幽赞》卷上:“若诸菩萨先于菩担发弘愿已,欲勤修学。”聝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都属于“弘愿”。佛教徒通常用“四弘誓愿”自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俗文学中用,例如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发慈悲度人,弘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李明权)
  【对牛弹琴】讥笑讲话不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过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办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寺庙】谓佛寺。如《晋书·佛图澄传》说:“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竞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两种:一种名僧伽蓝摩(sangharama),略称伽蓝,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园林、道场。另一种名阿兰若(aranya)意为空闲处,系统一人或两三人隐居修处的简陋处。中国汉地建佛寺,始于汉末洛阳的白马寺。“寺”原为古代官舍、衙署之称。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兰以白马驮经至洛阳,于鸿胪寺,后因以称第一座佛寺为“白马寺”。至于“庙”,原为宗庙,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后亦用于称佛寺。如巴金《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在宋代,大的称为“寺”,小的称为“院”。到近代,又分为两类:大的称为“十方丛林”,小的称为:“子孙庙”、“小庙”。俗语中一般把“寺”和“庙”连称为“寺庙”,也称为“寺院”。如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夜的佛号,她们也跟着念。”(李明权)
  【吉祥如意】“吉祥”与“如意”的复合词,谓诸事吉利顺遂。吉祥,梵语sri,音译作室利、师利,又称为吉祥。据说释尊成道时即坐于吉祥草上,系由吉祥童子刈割并敷陈于释尊的座位上(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回、《华严经疏卷》十二等)。如意,为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手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爪杖,巴利语为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这处,而搔抓如意,故称为如意(见《优婆塞戒经》卷五)。后一般多用作祝福之辞。北齐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共养,吉祥如意”,元·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李君冈)
  【耳根清净】听不到胡言乱语、嘈杂的声音,俗谓“耳根清净”。这人个词语出于《圆觉净》卷上:“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耳根,“六根”之一,指听觉器官及其功能。所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故佛多以音声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耳根清净”是“六根清净”的一类,“耳清净”,便能达到“天耳通”,远近皆闻,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楞严经》卷六还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后文学常有引用,如《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量,果然绿阳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多指不闻是非。如《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当是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钱钟书《围城》第214页:“这全是你不好,听了许多闲话来告诉我,否则我耳根清净,好好的不会跟人计较”(参见“六根清净”条)。(李明权)
  【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扫“。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旬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后亦以“执着”谓固执而不知变通。如《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今又以“执着”指坚定不移。如:他执着地追求艺术的作出创新。(李明权)
  【地狱】这个概念是随佛教传入中国,而为民间所熟知的。在梵文中,“地狱”有两种名称。一是“泥梨”(niraya),意为“无有”即没有喜乐;一是“捺洛迦”(naraka),意为“苦具”,即不得自在。“地狱”这个词是按汉语习惯意译的。“地”有“底下”的意思,“狱”有“拘困”的意思;在六道轮回,地狱最下劣、最惨苦,列为“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首。据说,造五逆十恶的人,死后将受地狱所应。地狱名目很多,如阿鼻地狱、十八地狱、火车地狱、八大地狱……今山西蒲县柏山寺保存有唐代塑造的“十八地狱”。其中有阎罗、鬼卒,还有刀山、镬汤、铁床、铁磨等,形象逼真,阴森可怖。(李明权)
  【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中国民间熟悉的菩萨。也称为“地藏王菩萨”、“地藏”。如巴金《秋》四三:“这天(指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又如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请来了便赞。从观音大士,玉帝,地藏,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藏菩萨,梵名K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等记载,他“安忍不动如大地”,故名。传说他受佛的嘱托,在释迦佛已经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的这段时期度化众生,他曾发下大誓愿,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民间因有地藏王主幽冥之说。相传唐时航海来九华山的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是地藏化身,他住九华山数十年,坐化后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后建肉身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