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提婆达多之坠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悟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提婆达多之坠堕
  福严佛学院研究所  慧悟法师
  目 次
  一、前  言
  二、提婆达多之生平及爪毒伤佛的经过
  (1)提婆达多的生平
  (2)提婆达多爪毒伤佛的经过
  三、提婆达多之坠堕
  (1)提婆达多堕地狱及善根相续
  (2)对提婆达多顶堕之探讨
  (3)非择灭的定义
  (4)非择灭的得
  (5)恶趣非择灭于忍位总得
  四、结论
  一、前 言
  提婆达多在佛教史里是一位特殊的人物,既是佛的堂弟,又能精进修行,何以最终会破僧、伤佛而堕无间地狱呢?他的业报是如何呢?佛为什么会给予授记呢?在这些过程中,是否有些值得我们警惕和参考呢?
  对于提婆达多的问题,各部派都有不同的记载。本文尝试以《大毗婆沙论》为主来探讨提婆达多的原因是:《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最重要的论典,保留很多部派佛教的宝贵的资料。藉由这些资料来讨论提婆达多的问题,可以看出部派佛教对提婆达多的不同意见。
  本文的内容分三个部份来探讨:一、提婆达多之生平与害佛的经过。二、提婆达多善根如何相续及顶堕之探讨。三、非择灭的定义与得。
  二、提婆达多之生平及爪毒伤佛的经过
  (1)提婆达多的生平
  关于提婆达多,在律部中提到很多,这也是在佛教史上唯一有害佛及破僧的记录。印顺导师著作《华雨集第三册》中有作下列的说明:
  提婆达多,异译作“调达”,“提婆达兜”;译义为“天授”。他出身于释迦王族,是“多闻第一”阿难的兄长。他与释迦牟尼佛,是叔伯弟兄,如从世俗来说,他与释尊是有著亲密关系的。提婆达多出身贵族,“身长一丈五尺四寸”(传说佛长一丈六尺),有“颜貌端正”的仪表。释尊成佛第六年,回故国迦毗罗卫城,为父王及宗族说法,传说此后有五百位释族青年出家。与提婆达多一起出家的,尽是佛门的知名之士,如拔提王,阿那律陀,阿难,优波离等三人。当时释迦族有这么多人出家,显然是受了释迦王子成佛的激发。释尊在广大比丘群的翼从中,受到王公以及庶民的礼敬;每一释种子弟,莫不享受了与佛同族的一分光荣。加上净饭王的鼓励,提婆达多也就敝屣尊荣,度著出家的生活[1]
  此中,释尊成佛后,释迦族的宗亲仰慕佛而出家很多,提婆达多是其中的一位王子。提婆达多是“多闻第一”阿难的兄长。他与释迦牟尼佛是堂弟兄。关于他出家后修行的情形在《十诵律》卷35云:
  是调达出家作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读经、诵经、问疑、受法、坐禅。尔时佛所 法皆悉读诵。”(大正23.257a10~12)
  文中,提婆达多十二年中是善心以及精进努力的比丘,对于佛陀的各种教法也能受持和奉行。提婆达多既然是一位精进努力的修行人,什么因缘修习神通呢?《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14云:
  时提婆达多作如是念:今遭俭岁乞食难得,时诸苾刍得神通者往赡部林,乃至取其好食同前共分。我若获得神通力者……于后夜分依世俗道获初静虑,即发神通。(大正 23.700b11~c20)
  此中,提婆达多因物力维艰乞食困难,看见其它比丘运用神通取好的食物而心生贪欲。希望能有神通力去取好的食物,因而向佛陀提出要求学习神通。佛陀知道提婆达多的目的,很慎重的告诉提婆达多:专心学习戒定慧,才可以学习神通。提婆达多不服,又向多位长老提出要求,但都被拒绝。最后长老十力迦摄波,不知提婆达多的目的而教授神通[2]。提婆达多是一位精进的比丘,当夜就依世俗道进入初禅,获得神通。得到神通的提婆达多,戒、慧的薰习力不够,自以为证得很高的境界,于是起名闻利养心。《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14云:
  复生是念:此未生怨太子父亡之后,当为国王有大自在。我今宜应先化此人,不劳艰苦能伏多人。时提婆达多即便化作上妙象身,从太子后门安详而入。是时太子因斯发起恶邪之心,作如是念:奇哉,提婆达多比佛大师其德殊胜。转深信敬欲申供养。是时太子于旦暮二时,每恒从以五百宝车,往提婆达多所而为礼敬;每于食时奉五百釜上妙饮食,提婆达多为上首,五百苾刍受斯供养。(大正23.700c28~701a15)
  文中,提婆达多显神通而得到阿阇世王生起供养心。在昔日年少时,阿阇世王曾受到蛊惑而产生嗔恨心,长大后想要得到王位而苦无良策。现在得到提婆达多的帮助,增强他的野心。因此两人狼狈为奸,提婆达多想害佛而自立新佛,阿阇世王想纂位自立为王。
  (2)提婆达多爪毒伤佛的经过
  提婆达多破僧害佛归纳起来有:恶象害佛、壮汉杀佛、推石压佛、破羯磨僧、破法轮僧、爪毒伤佛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10云:
  时提婆达多以极严毒填十爪中,诣世尊边,作如是念:若沙门乔答摩见恕我者,斯曰善哉;必也不容,我当就礼以其毒爪掴足令伤。既至佛边顶礼双足,请世尊曰:“幸愿哀怜见容恕我”。于时世尊,观其天授作何种心来向我所。鉴知天授为杀害情,遂以神力变双膝下成水精石,默然而住。时提婆达多见默无语,遂起嗔心兴其害意,便以毒爪爬掴世尊,于时十指并皆摧破返中其毒,生大苦恼。(大正24.150a3~12)
  文中,提婆达多企图以毒性很强的毒药藏在十只手指甲中,企图害佛。到达佛陀身旁时,心里这样想:如果佛陀原谅我的过失的话,那就没有大碍。如果得不到谅解的话,我就在行礼的时候,用我预先准备好的的毒爪拍打佛陀的脚,使佛陀伤亡。当提婆达多顶礼佛足时,请求佛陀说:“希望佛陀哀怜我!原谅我的过失。”当时佛陀以他心通观察提婆达多是存什么心而来。等佛陀明白提婆达多是要来谋害他时,就以神通力把两膝以下变成水精石,默然不语。提婆达多见佛陀默然不语,嗔心大发,便爬过去用预藏的毒爪拍打佛陀。因为佛陀的双膝以下都已变为水精石,而提婆达多一心欲置佛陀于死地,用极大的力,十只手指全都破裂而中毒,因此痛苦万分。
  三、提婆达多之坠堕
  (1)提婆达多堕地狱及善根相续
  提婆达多想要害佛陀,佛陀用他心通预先知道而不受其害。反而提婆达多因把毒藏在十指中,用力过大使十指破裂而中毒。这段是记载提婆达多毒害佛陀的经过。既然提婆达多害佛不成,又如何堕地狱呢?《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10云:
  是时尊者阿难陀而告之曰:“天授!尔可归依世尊”。报阿难陀曰:“大德!我今若其皈依佛者,如佛言曰:若归依佛陀不生于恶道,舍弃人身已当生胜天上。然而世尊记我,当生恶道泥黎耶[3]中无间一劫不堪救疗,我若生天彼成虚语,若堕恶趣还是妄言”。(大正24,150a12~18)
  提婆达多中毒痛苦万分时,他的堂弟阿难指导他说:“提婆达多!你应该忏悔且归依佛陀”。提婆达多回答说:“佛陀曾说过:“归依佛就不会生恶道,舍弃人身就能生殊胜的天上”。然而佛在此之前已经说我会生无间地狱一劫无法救拔。如果我归依佛而生天的话,前面所说的话就成不实之语。如果堕恶趣的话,佛所说的话还是妄语”。文中,阿难指导提婆达多皈依,其意义为何呢?提婆达多也曾皈依,为何会坠堕呢?《大毗婆沙论》卷34云:
  皈依义者,谓救护义是皈依义。问:若救护义是皈依义,天授亦曾皈依三宝。云何复堕无间地狱?答: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越法则,便能救护。彼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则,虽皈依三宝而不为救护。譬如有人怖畏怨敌,依投国王请为救护,王谓之曰:“汝若常能不违我法不越我界,我能为汝常作救护。若违我法越我界者,我则不能”。众生亦尔。怖畏恶趣及生死苦,皈佛法僧若不毁戒,勤修道者便为救护,余则不尔。(大正27,177c7~18)
  此中,佛教的三皈依,其意义是皈投依靠。然而皈依三宝有什么利益?行为上要如何去实践呢?在《大毗婆沙论》论中有人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救护法义是皈投依靠,提婆达多也曾经皈依三宝,为什么还堕无间地狱呢?说一切有部回答:众生皈依佛法僧三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越法规,便能蒙三宝救护。如果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规,虽然皈依三宝也不能为三宝救护。就好像说有人害怕仇敌,依投国王请为救护,国王告诉他:“你如能不违犯我订的律法,不离开我的国界,我能为你常作救护。如果违犯我的律法,离开我的国界,我就不能为你常作救护”。众生也是一样,因怖畏恶趣以及生死的苦,皈依佛法僧,如果不毁戒,勤修道的话,便能为救护,反之则无法救护。提婆达多因为毁戒而没法得到三宝的救护,其果报会是如何呢?何以又会善根相续呢?《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10云:
  正生如是极嗔怒时,恶业既圆更无所待,无间之火遍燎其身。遂便叫唤高声告曰:“大德阿难陀,我现被烧!我今被炙!”时阿瑜窣阿难陀,既见其苦极轸慈悲,又于亲族更加爱念而告之曰:“提婆达多!汝今宜可极想皈诚怛他揭多阿罗汉三藐三佛陀,勿为余念”。其时天授,被无隙火燎炙其身,业报现前受严极苦,深心殷重口自唱言:“今日我身乃至彻骨,于薄伽畔至心皈伏”。说斯语已,现身坠堕无间无隙奈落迦中。于时世尊告诸苾刍:“汝等应知,提婆达多善根已续,于一大劫生于无隙大地狱中,其罪毕已后得人身,辗转修习,终得证悟钵剌底迦佛陀,名为具骨”。(大正24,150a18~b2)
  提婆达多正在起大嗔心时,恶业已满,无间地狱的大火遍烧全身。提婆达多就大声告诉阿难:“我现在正受大火焚烧!”阿难见提婆达多受大苦,又念手足之情更加护念而告诉他:“提婆达多!你应该专心的皈诚阿罗汉三藐三佛陀”。受到阿难指导的提婆达多,被无间地狱的大火燃烧,业报现前痛苦不已,对于所作的恶业深感忏悔而殷重的大声说:“今天纵使我粉身碎骨,对于世尊至诚的皈依服伏”。说完这话,就现身坠堕无间大地狱中。此时佛陀告诉比丘们:“提婆达多因深心殷重忏悔善根[4]得以相续,一大劫生于无间大地狱中。受完罪报后重新得到人身,经过不断的辗转修行,最后证辟支佛果,名号具骨”。此外,提婆达多在堕地狱之前,至诚的皈依佛陀而殷重的大声说:“今天纵使我粉身碎骨,对于世尊至诚的皈依服伏”。其皈依的功德是如何呢?《大毗婆沙论》卷34云:
  随皈依心上中下品,还蒙三宝尔所救护。是故天授唯除地狱、人趣一生,于余恶趣、善趣生死得非择灭,岂非三宝救护彼耶!(大正27,177c18~21)
  说一切有部认为随皈依的心分上中下三品,都蒙三宝分不同品的救护。提婆达多除殷重忏悔善根得以相续外,因皈依的心而受到三宝的救护,所以才会对除地狱、人趣一生,于余恶趣、善趣生死得非择灭。
  (2)对提婆达多顶堕之探讨
  由于提婆达多是一位精进的修行者,且修习神通,于是有人对于他为什么会坠堕提出问难,如《大毗婆沙论》卷6云:
  顺抉择分善根中,暖亦得亦舍。得者由加行故;舍者或由退故、或由越界、地故、或由舍众同分故。舍此暖已,亦作无间业,亦断善根,亦堕恶趣。有何胜利?能与涅槃作决定因。谓得暖者,如吞钩鱼,已得决定涅槃法故。顶亦得亦舍。得者由加行故;舍者或由退故、或由越界、地故、或由舍众同分故。舍此顶已,亦作无间业,亦断善根,亦堕恶趣。有何胜利?谓能毕竟不断善根。
  问:若尔,天授应未得顶,彼起邪见断善根[5]故。伽他所说,当云何通?如说:“愚夫众所识,是名为失利,白法皆灭坏,应知从顶堕。”此颂世尊为天授说。是则天授,从顶退已而断善根。云何乃言舍此顶已必不断善?
  答:依未得退说顶堕言。提婆达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顶,著名利故还退失暖,复断善根。于顶应得而不得故,说名顶堕,非已得退。(大正27.30b8~26)
  此中,在顺抉择分善根时,暖有得和舍的两种情形。由加行而得,退善根会舍,有的因为断惑越界或地,有舍众同分而舍。舍暖以后,有的会作无间业,有的断善根,有的堕恶趣。那么修行得暖有什么利益?说一切有部认为得暖能够给与涅槃作决定因[6],也就是说得暖的人,好像吞钩的鱼,已得决定涅槃法。顶的得、舍和暖的情形相同,而得顶的利益是毕竟不断善根。对于此一主张,有人提出疑问:由前文来推论,提婆达多起邪见而断善根,所以他应该没有得顶善根。但是经文中有一颂文是佛为提婆达多说的:“愚痴到众所皆知,失去修行的利益。所有的善法都灭坏,应该清楚是从顶坠堕”。此颂说提婆达多从顶坠堕而断善根,那你为何主张“得顶时毕竟不断善根”呢?说一切有部答:此颂说提婆达多从顶坠堕而断善根,是说于顶应得而还没有得时坠堕,不是说已得顶而坠堕,原因是提婆达多勤苦修行已得暖善根,不久将得顶善根,贪著名闻利养而退失暖善根,以及造作恶业而断善根。
  (3)非择灭的定义
  前文提及“提婆达多受三宝的救护,除了地狱、人趣一生,对于其它恶趣、善趣的生死得非择灭”。于此,我们想要了解的是:非择灭的定义是什么?得非择灭对我们修行上有什么意义?如何得?在谈非择灭之前,我们要先对择灭作认识,其次再谈非择灭,才能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或关系。在说一切有部教理中,涅槃称为“择灭”[7],是以“择力”所得的“灭”的意思,是依证悟的智慧力断烦恼使烦恼永不生起。如《大毗婆沙论》卷31云:
  问:已知择灭离系[8]为体,应说何故名择灭耶?
  答:择者谓慧,灭是彼果,择所得灭故名择灭。
  复次,一向劬劳、一向加行、一向功用简择诸法方得此灭故名择灭。
  复次,数数抉择苦等得灭故名择灭:谓苦忍苦智抉择苦谛,于见苦所断法得灭;集忍集智抉择集谛,于见集所断法得灭;灭忍灭智抉择灭谛,于见灭所断法得灭;道忍道智抉择道谛,于见道所断法得灭。以苦等智数数抉择苦圣谛等,于修所断法得灭,故名择灭。(大正27.161c11~21)
  此中,说一切有部对择灭的定义是:所谓择是用法智、类智去拣择,灭是其结果。拣择的内容是苦集灭道四谛五部即见苦所断法得灭、见集所断法得灭、见灭所断法得灭、见道所断法得灭和修所断法得灭,果是涅槃。以上所说的是择灭的定义,接著要探讨的是非择灭,《大毗婆沙论》卷32云:
  问:已知非择灭体非离系,应说何故名非择灭耶?
  答:不由择慧,得此灭故名非择灭,非择果故。
  复次,此灭不由一向劬劳、一向加行、一向功用简择诸法得故名非择灭。
  复次,此灭不要由数数抉择苦等得故名非择灭。
  问:若尔,此灭由何而得?
  答:由缘阙故,如对一方,余方所有色声香味触等境灭。于彼能缘心心所法,由缘阙故毕竟不生,由此不生得非择灭。(大正27.164b13~b21)
  前段引文已说明择灭,本文是在说明非择灭的定义和得。非择灭的体不是离系,因为非择灭不是用慧力去抉择而得,也不是数数抉择苦等四圣缔而得所以称作非择灭。说一切有部是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依其作用说有说无,所以在还没有得到涅槃之前法体虽恒存,但是有些法的作用不会生起,因此认为有实体的非择灭。然而非择灭是由如何而得呢?说一切有部对此作解说:因为缘缺的缘故。就好像我们面对一个方位,其它方位的所有五尘境就灭去。对于这些五尘境能缘的心心所法,因缘缺而毕竟不生得非择灭。《入阿毗达磨论》卷2,引契经云:“尽”是非择灭:
  又契经说:“苾刍当知,若得预流,已尽地狱,已尽鬼界,已尽傍生”。此言尽者,是非择灭,尔时异熟[9]法未得择灭故。(大正28.989a10~13)
  上文引契经中,破见惑的初果圣者,因为尚有欲界的九品修惑未断,七生人天往来,才能证阿罗汉。而初果的圣人还没有得到择灭而离系,但能不再投胎到地狱、恶鬼、傍生三恶道的原因是得恶趣的非择灭。
  (4)非择灭的得
  非择灭的得有什么意义呢?印顺导师在《唯识学探源》对非择灭和得[10]的关系有以下的说明:
  萨婆多部的见解,未来还要生起烦恼,这是因为烦恼没有得到非择灭。过去的烦恼,因有不相应的“得”的力量,使烦恼属于有情,没有和它脱离关系。在这样的思想下,过去烦恼的势力,或能生烦恼的功能,老实说用不著。它有了“三世实有”,再加上“得”和“非得”,凡圣缚解的差别就可以建立[11]。
  引文中印顺导师主要谈的是“得”和“非得”的问题。因为说一切有部的基本主张是三世实有[12]。法体恒存。这个基本主张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是实有又是恒存,那凡夫就永远是凡夫,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所以说一切有部才有心不相应行的“得”和“非得”来贯通他的主张。这就好像登阶梯,从第一阶登第二阶时,“非得”第一阶的“得”,同时生起第二阶的“得”。因为法体恒存,所以不能说它属于我,只能说生起“得”。然而时间是有三世的,在三世中,何世得非择灭呢?《大毗婆沙论》卷32云:
  问:于何世诸法得非择灭耶?
  有作是说:于三世诸法皆得非择灭,是有为故。
  问:若尔,于何不得此灭?得与不得复有何异?
  有余师说:但于过去未来诸法得非择灭非于现在,以现在法在身行故。
  问:若尔,此灭应一一念得已还舍,舍已复得,谓未来法入现在时,彼非择灭得已还舍;现在诸法入过去时,彼非择灭舍已复得。然非择灭无如是义。
  或有说者:唯于未来法得非择灭,非过去现在。所以者何?过去诸法已在身行,现在诸法在身行故。
  问:若尔,此灭得已应舍,谓未来法入现在时,彼非择灭得已舍故。然非择灭无如是义。
  评曰:此非择灭唯于未来不生法得。所以者何?此灭本欲遮有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如与欲法[13]。系属有情。现在正行,过去已行,未来当行皆有生义故,于彼法不得此灭。(大正27.164b21~c8)
  上文中,对于此一问题,有几家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认为对于三世有为法都可得非择灭。有些人认为对于过去、未来诸法可得非择灭而不是对于现在,因为现在法正在产生作用不能对它得非择灭。说一切有部主张是于未来的法不生才得非择灭的“得”,因为非择灭的定义是遮止有为法,使有为法永不生起。未来有为法不生起就能得非择灭的“得”,像僧团竭摩时的与欲法,只要与欲,就不会有异议而得非择灭。现在、过去、未来都可以生起作用的话,就不能得到非择灭。
  (5)恶趣非择灭于忍位总得
  恶趣有三:地狱、饿鬼、畜生。得恶趣非择灭是同一时得,还是个别得?于此《大毗婆沙论》第32卷云:
  问:三恶趣非择灭,为一时得?为别得耶?
  有作是说:必一时得。
  问:若尔!天授如何已得二恶趣非择灭,非地狱耶?
  答:彼于地狱唯除一生,余一切生与二恶趣,皆顿得非择灭。
  问:既除一生,岂非别得?
  有余师说:施、戒、闻等,若于恶趣得非择灭或别、或总。顺抉择分得必总得。
  问:天授岂不得顺抉择分耶?
  评曰:应作是说:忍位总得,前位不定。(大正27.165a26~b5)
  对于恶趣得非择灭是同一时得,还是个别得的问题,有两家不同的看法。第一家是认为同一时得三恶趣非择灭。第二家主张布施、持戒等得非择灭不一定,可以个别得或者总得。但加行道修顺抉择分时因为是一刹那,所以得非择灭必定总得。说一切有部的正义是:顺抉择分到忍位时,总得三恶趣非择灭,忍位之前则不定。
  四、结 论
  在佛教的发展中,部派佛教介于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对于大乘佛教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论提婆达系之坠堕〉,提供两个重点给我们参考。
  第一、提婆达多是一位精进修行的人,且已在加行道的四善根中证得暖位,不久就能修到顶位而不断善根,乃至再增上就能修到忍位而对恶趣得非择灭。却因贪著名利退失暖善根、起邪见、断善根而坠堕。于此给我们很大的警惕,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戒慎戒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刹那都不可轻忽。
  第二、佛教的基本教理是因缘果报。提婆达多虽作恶业、断善根而坠堕,但在面临地狱大火燃烧时,却也恍然大悟而至诚皈依佛陀。提婆达多也因皈依三宝,蒙三宝的救护,除了前所造破僧、伤佛的地狱业报和地狱业报尽来人趣一生,对于其它恶趣、善趣的生死得非择灭。另外皈依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随皈依的心分上中下品,所得的救护有所差别,且还要能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越法则。如果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则,虽有皈依三宝而不能救护。
  本文是以提婆达多之坠堕为主题,关于非择灭的部份,只略述相关一二。另外提婆达多的资料很多,笔者仅取一小部份作探讨的材料,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指正!
  《注释》
  [1] :印顺导师著《华雨集第三册》(p.3~.4)
  [2] :印顺导师著《华雨集第三册》(p.33)
  如提婆达多修定而发神通,因神通而化阿阇世王子,这才受到利养恭敬,引起索众破僧。依‘铜鍱律’,‘四分律’(四),‘五分律’(三),修定发通,是从释尊学习的。有些人觉得:如不教他发神通,那不是不会破僧吗?释尊怎么会教他?为了说明与释尊无关,有的说:释尊不教他,五百大罗汉也不教他,阿难以亲属爱而教了他(‘十诵律’三六)。有的说:是从阿难的和尚──十力迦叶学习的(‘根有部苾刍律’一四;‘根有律破僧事’一三)。照这种想法,如不让提婆达多出家,不是更好吗?因此有的说:释尊不许他出家;后来他自剃须发(“贼住”),从破戒比丘修罗陀学习的(‘增一含’四九?九)。传说不同,只是为了满足那种浅薄的想法。其实,从佛学习而得定发通,有甚么过失呢!
  [3]:《四分律》卷46,(大正22,909b15~c2)云:时提婆达多语诸比丘:“我等可舍佛及僧自作羯磨说戒,即往伽耶山中,舍佛及僧作羯磨说戒。”佛言:“......提婆达多趣于非道,在泥犁中一劫不救。”
  [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12,(大正27,582b16~19)云:问:“何故名善根?善根有何义?”答:“能生善义是善根义,能养善义,能增善义,能长善义,能益善义,能持善义,能令善法广流布义,是善根义。”
  [5]:《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61,(大正27,315b20~24)云:
  愚夫众所敬,是则为衰损,于顶而退堕,断灭诸善根。此颂佛依天授而说。谓彼已起暖善根,不久当起顶善根,中间贪著胜名利故,于顶善根有未得退,从此展转断灭善根。
  [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大正27,31a11~12)云:
  问:“暖有何胜利?”答:“能与涅槃作决定因。有说得暖定不断善。”
  [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32,(大正27,163a18~b6)云:
  问:“何故择灭亦名涅槃?”答:“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8]:《阿毗达磨俱舍论》卷20,(大正29,106a29~b1)云:“若随眠断得离系名。”
  [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44,(大正27,741c16~18)云:
  问:“何故名异熟?”答:“异类而熟,故名异熟。熟有二种:一同类,二异类。同类熟者,谓等流果。异类熟者,谓异熟果。”
  [10]:《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11,(大正29,396c19~22)云:
  于中且辩得非得相。颂曰:得谓获成就,非得此相违,得非得唯于,自相续二灭。
  [11]:印顺导师著《唯识学探源》(p.130)
  [1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6,(大正27,395c25~396a2)云:
  未来诸法来集现在时,如何聚物非本无今有?现在诸法散往过去时,如何聚物?非有已还无?答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第安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但依作用说有说无。诸积聚事,依实有物,假施设有,时有时无。如是此宗许有无义有何过难。
  [13]:《十诵律》卷56,(大正23,415a10~12)云:
  欲法者,欲名发心,如法僧事中随僧法与欲,是名欲法。与欲法者,若比丘病不能来,应与欲。
  【参考书目】
  一、原典藏经
  1.《四分律》六十卷(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大正藏第22册,No.1428
  2.《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大正藏第22册,No.1435
  3.《大毗婆沙论》两百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27册,No.1545
  4.《阿毗昙毗婆沙论》六十卷(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 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5.《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第25册,No.1509
  二、近代著作
  1.印顺导师著
  (1)《佛法概论》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四十九年一月初版,八十年四月出版。
  (2)《唯识学探源》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四十九年一月初版,八十年四月出版。
  (3)《中观今论》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三十九年一月初版,八十七年一月出版。
  2.演培法师著
  《俱舍论颂讲记.上册、下册》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七十七年十一月初版,八十七年五月五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