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简介部派思想大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叶慧祥 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简介部派思想大要

叶慧祥 撰


         目 次
一、思想分化原因
二、圣德观(佛陀观.菩萨观.四困观)
三、“依蕴立我”与“依心立我”的轮回观
四、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五、为与无为
六、深细相续潜在烦恼-随眠、缠、习气
七、业力
八、无漏种子
九、修道次第与现观次第-次第见谛或一念见谛修


部派佛教上承缘起无常、无我、无生(涅槃)的三法印,以修证解脱、涅槃寂静为目标的“原始佛教”,下启大乘入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佛土成熟众生,以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为终极关怀的“大乘佛教”。 要正确了解印度整体佛法思想演变,部派佛教思想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部派根本分化为大众部与上座部两部到最后有十八或二十部之多,但重要的思想主要由弘化南印的大众部、西北印的说一切有部、中印的分别说部、由中印向东北及西南弘化的犊子部等四大派所创发,再加上经量部(本计的说转部、经部譬喻师、到一类经量者)的集起心、种子思想、就可掌握部派思想大要。诚如悟殷师父所说,印公导师把学派安立有情业果相续、生命缘起所依,分为“依蕴处界立我”和“依心立我”二条路线为主轴,去研读部派佛教及至大乘学派思想,将可“牵衣一角,举衣皆得”。[1]

第一节 思想分化原因
佛灭百年,东方与西方比丘在毗舍离,因“受畜金银钱””事件,引发“十事非法”(注2)论诤之后,初分为东方系的大众部与西方系的上座部。无论初分及以后再分出的各部派,应重视教理法义思想的根本差异。部派思想的分化,主要是一、地区文化的影响:由于分化的地区与民族不同,各部派所使用语言也不一致,地理环境的薰染,如南印富于想像,文化融合神秘艺术;西北山地朴实,接触希腊波斯文化,而受其影响;恒河流域则思想自由,外道思想鸣放;还有当时,各地区执政者是否支持,对思想纷岐演变发展是有一定关系的。二、思想偏重的不同:佛世时,多闻者、持律者、头陀行者、比丘们已有同类相聚的情形。部派时代也是如此。大众部是重法、重慧、学贵广博、多闻求悟、行务要约、律重根本、有大乘义。上座部是重戒律。一切有部是持律守寂、大小等持,对经法侧重于细密推衍,分别抉择法相。分别说部对戒律特别重视,其分支的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赤铜鍱部都有自宗的律典。对法义则善于分别取舍大众部与上座部的思想,而建立自宗的合理确当的思想。一切有部中又分为侧重论书的论师,与侧重契经的持经譬喻师,经量部也是以经为量的。可见各部派对经律论和戒定慧三学的侧重是有所不同。

第二节圣德观(佛陀观.菩萨观.四困观)
阿育王时代,传说大众部的大天五事“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引起教界的论诤。“余所诱”是天魔能娆乱阿罗汉,使他梦中遗精。“无知”:阿罗汉仍有不染污无知,“犹豫”:阿罗汉仍会怀疑事物是否如此,“他令入”:阿罗汉不能自觉,要由老师开示才能证悟。“道因声故起”音声可以引发圣道,作为修道的方便。前四事都是说阿罗汉不圆满,更显出佛的究竟圆满。但是上座部却认为佛陀也需要饮食、衣著、睡眠、便利、也会生病,也要服药,与现实人间相同。同时,佛的生身会引起某些人的贪爱,因此是有漏的,之所以被称为“佛”,在于佛的无边功德法身。大众部却倾向理想的佛陀观,以为“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一刹那心了一切法,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是说佛身无漏,生病服药、入灭都是方便示现,为人榜样,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而寿命是永远无边际的。
佛陀今生成佛,是无量劫过去生,长期福慧双修,利益众生。不是像阿罗汉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自求解脱。“本生”广泛流传未成佛前被称为“菩萨”的修行事迹。“本生”中的菩萨、有婆罗门、国王、大臣、外道、出家、在家、也有鬼神畜生。如“小鸟救森林大火”,“九色鹿”,猴王牺牲自己救护小鹿、猴子等感人的伟大精神。恶趣中真的能有这样伟大的德行吗?大众部认为已证入谛理(入正性离生)的圣者,“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然而说一切部及犊子部却以为“菩萨得忍以来,不生恶道”。大众部认为入正性离生的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而一切有部却认为未成佛前的最后身菩萨“犹是异生(凡夫),诸结未断”犹起三想。大众部以为证初果会退转,阿罗汉仍为“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而且未断尽余习,遇缘才现起。总之大众部高推佛菩萨,不以阿罗汉为究竟圆满,而以行菩萨道利益众生,成就佛果为终极目标。


第三节“依蕴立我”与“依心立我”的轮回观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十二因缘的缘起法而成正觉,十二因缘说明了有情生死轮回乃至涅槃解脱的因果理则,杂阿含经:“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大正2册92c),从根本上否定了不变的实体“我”,这是佛教最原始的缘起无我的业感轮回观。部派时代,在“诸行无常,缘起无我”的理则下,各部派如何安立有情生命相续轮回呢?
一、依蕴(处、界)立我:依三世实有、法体恒住,依蕴立我,是一切有部、犊子部和说转部的共义。一切有部认为“一切法各住自性”是“实物有”是“法我”,而“补特伽罗我”是在蕴处界等实物有的因缘和合下的假法。恒住自性的蕴处界,不增不减,没有转变,不能建立补特伽罗我。因此说明众生从前生到后世的移转,只能在作用现起的五蕴和合相续中,安立“世俗补特伽罗”的“假名我”。有部以为有情是五蕴假名和合,“异熟因及异熟果俱通五蕴,(大正27卌96a、263c、741b)。有情所造作的身口意三业都是可以感果的。业力是无表色,是无见无对的法处所摄色,是“随心转”(大正29册68c)的色法。如此有部论师以三世实有的教理,有情是五蕴和合相续中,安立一“世俗补特伽罗”(假名我),来说明前生后世的轮回观。犊子部以为“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心心法是刹那生灭,而色法的根身有暂时而住,但随一期生命的结束,根身也就灭坏,因此有情身心没有一法可以从前生移转到后世。但是“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大正49册16c),此补特伽罗不可说常住,亦非前后世不相关,不可说是假,是实,亦不可说即蕴,离蕴。犊子部依蕴处界假施设名,立此补特伽罗叫“不可说我”作为有情轮回所依。由有部分化出来的说转部(经量部本计),主张“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名说转”。“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根边蕴,有一味蕴。异生位中亦有圣法。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一味蕴(根本蕴)是法体,是常住的;根边蕴(作用蕴)是从一味蕴的法体生起的作用,是无常的。说转部综合一味蕴与根边蕴,建立胜义(真实)补特伽罗,涵盖常住法体和作用的转变性,作为有情前生后世的轮回观。此外由分别说部分出的化地部晚期思想,一反早期分别说部的现在有,回归三世实有论,建立一念顷蕴,一期生蕴和穷生死蕴的三蕴说。“一念顷蕴”是刹那生灭的五蕴;“一期生蕴”是业力所得一期生命的报体,到业尽而死才灭而不起。唯有“穷生死蕴”是维系有情生生世世生死不断的微细五蕴,直到断尽一切烦恼,有漏五蕴才彻底灭除。所以晚期的化地部立“穷生死蕴”作为有情流转相续的轮回体。以上四家是依蕴立我。

二、依心立我:大众部及分别说部本宗的共同思想有“一心相续”“现在有,过未无体”“心性本净”“意界是常”“都无中有”“无色界有色、无心定有定”“心能自知”等等。大众部认为“唯心,心所有异熟因及异熟果”(大正27册96a)。不说心是刹那生灭,而是在一心相续上刹那转变。不需“中有”(中阴身)作为桥梁,是﹝刹那﹞前心识先去投胎,﹝刹那﹞后心识才舍五蕴身。这一心相续的细意识─意根,或叫“根本识”作为六识生起的所依,也作为记忆、业果相续的轮回所依。分别说部的化地部本宗,主张“一切行刹那灭,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又说“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大正49册17a)色根随一期果报体而损灭,但由前念可以引生后念。化地本宗以为色根及心心法都有转变。本宗也是无中有论,心识先去投胎,再舍五蕴与大众部一样以一心相续作为业果相续的轮回所依。分别说系南传到锡兰的赤铜鍱部,把细心看成三有轮回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识”。经部譬喻师与经部末计的一类经为量者,把业力与业果归结到内心。尤其一类经量者于六识种种心外,别立“集起心”以解说业果相续所依。以上诸家都属依心立我。心由存在于微细的第六识(意识的细分),渐渐推论到六识外的“意界”,“集起心”(七识论)作为业果相续的轮回所依。印公导师从“舍利弗阿毗昙”中,已把六识与意界分别解说,并且说意界是“初生心”。规定初生心为意界而不是意识。导师以为分别说部是最初提出细心思想(唯识学探源p89)。以上“依蕴立我”与“依心立我”之轮回观,导师依原始佛教“名色縳、名色解”的见地,五蕴一论者要适当些吧!(唯识学探源p50)


第四节 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佛说“诸行无常”, 一切有为法是有造作,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在生灭现象的时间中,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一一法都是依因缘而生果的关系,也就是“诸法因缘生”。一切有部认为一一有为法的体性是实有、恒有的;法体如如不异而流转于三世,未来有、现在有、过去有是恒有。一切有部侧重时间的刹那单位上,同时在过未因果的建立,坚决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只依作用分已生已灭为过去,未生未灭为未来,即生即灭为现在。释尊教诫弟子们不要爱取执著,则说三世都不要爱取;不要“顾恋过去,欣求未来,耽著现在”。三世实有,实符合如来本教的“厌、离欲、灭尽、解脱”的修行解脱。而犊子本末五部,化地末计及案达罗派等,都是主张三世实有论的学派。
现在实有说,如大众部学说:“过去、未来非实有体”;化地部说“过去、未来是无,现在、无为是有”。一切有为法,因果相续是真实的,而且都是现在有。于是推定在之前能招感现在,影响现在法的因,说为过去,所以说过去法“曾有”。同时,现在法中,还没有生起而现在之后可能生起,约现在法的能生功能性,说为未来,所以说未来法“当有”。过去“曾有”而影响现在,未来“当有”而能引生后果,其实都是现在有,一切依现在而安立,过去与未来是假名安立而无有实体的假法。主张过未无体,现在有的,除大众部外,还有分别说部和经部譬喻师。


第五节 为与无为
《摄阿毗达磨义论》归纳一切法为四类:涅槃是无为法,有为法是心、心所、色三类。《发智论》认为有些有为法不能纳入心、心所、色的,所以立心不相应行。后代论师采用世友所造的《阿毗达磨品类(足)论》,立“辩五事品”以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共五类,统摄一切法。
部派学者将有为与无为界定隔别为两回事,以为涅槃(无为法)是离开缘起法以外的别物,而诤议缘起是有为或无为。说一切有部偏重在具体现象的因果上立论,所以解释为缘起是因,缘生是果,是依因缘所生的果法,而认为十二缘起是生死轮回的生灭法,因此是有为。而缘生是果,也是有为法。大众部及分别说部,同意有部的缘生是有为的现象,有生住异灭,所以是有为法。但却认为缘起是含有普遍性、本然性、必然的统一理则,是不生不灭的理则性,因此主张缘起是无为的。

说一切有部立三无为:1、择灭无为:涅槃是依智慧的抉择而达成不生不灭的无为,所以名为择灭无为;2、非择灭无为:指有为法之不再生起是因缘不具足,而不是由于智慧的抉择,名为非择灭无为;3、虚空无为:虚空是不藉因缘,而包容一切色法,而且是与色法不相碍的,本自存在之无碍的绝对空间叫虚空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同说无为法有九种:1、择灭;2、非择灭;3、虚空;4、空无边处;5、识无边处;6、无所有处;7、非想非非想处;8、缘起支性;9、圣道支性。前面三种无为与说一切有部相同,空无边处等四无为是四无色定所契入的定体。

缘起支性,指十二缘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法界”,所以是本来如此的生死流转的理则。圣道支性,经上称八正道为“古仙人道,古仙人径”,是佛佛道同,解脱生死所由的常道。缘起支性与圣道支性,都是永恒不变的理则,因此都是无为。分别说系的化地部也立九无为:1、择灭;2、非择灭;3、虚空;4、不动;5、善法真如;6、不善法真如;7、无记法真如;8、道支真如;9、缘起真如。不动,指第四禅约定体说是无为。真如无为,是如此如此而没有变异的,是有为法的自性。善、不善、无记法被称为真如,是说明了善、不善、无记性都有不变异的一定理则,可说是道德与不道德的铁则。此外东山住部立四谛无为,沙门果及“得”是无为。(得:有部认为是不相应行法,是异熟因,也能招感异熟果)。大众部及分别说部立种种无为,倾向于形而上的推究永恒不变的理则,也是为了说明圣道修证解脱。


第六节 深细相续潜在烦恼-随眠、缠、习气
凡夫的不得解脱生死,在于烦恼未断。烦恼是特殊的心理作用,它在心上现起时,能使心烦动恼乱,现在、未来都得不到安宁,即使善心现起时,虽无烦恼,却烦恼未断,未断的烦恼是什么?《俱舍论?卷十九》说“阿毗达磨依实相说,即诸烦恼名随眠,由此随眠是相应法。何理为证知定相应?以诸随眠染恼心故、覆障心故、能违善故”(大正29.98c)。“谓能起得恒随有情常为过患”的恒随义,解释过去的微细、相续、潜在的烦恼势力叫随眠。部派学者唯有一切有部认为随眠即缠,而且是心相应行。大众部、分别说部等,一切部派以随眠为心不相应行,与缠不同。
《异部宗轮论》说“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大正49.15c~16a,16c~17a)大众部等,以三不善根(贪嗔痴)为随眠,在凡夫位上,随眠是从来不相离的,因随眠生起贪等不善心所的随烦恼称为缠,缠是凡夫面对六尘,在心识活动中出现而表现出与贪嗔痴相应的身口意三业的实际行为,因此缠是与心相应。潜在而未现起的深细烦恼不与心相应才叫随眠。也就是由潜藏的随眠引起缠的现行。后来成实论主主张“是垢心(缠)修集则名为使(随眠)”。如《成实论》卷三说:“汝法中虽说心不相应使(使是随眠的异译)与心相应结缠作因。…….汝法中虽说久习结缠,则名为使。”(大正32.258b)成实论宗主张现起的烦恼(即缠)有增长随眠的力量。

习气是烦恼的气分,又名重习、习地、住地。是烦恼气分的余习,是无始以来一切烦恼的惯习性。大天五事中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而未断尽习气。因此大众部认为阿罗汉的功德仍有缺失,以为阿罗汉并不究竟,成佛才断尽一切习气,以阿罗汉为究竟的一切有部主张“虽断而犹现行”。


第七节 业力
业力是众生造作身口意三业而招感后果的力量。业虽然刹那间过去而感果的力用还是存在。佛说业力千劫不失,业有身口意三种,意业是思心所,因思心所引生的身体行为动作和语言叫做身业(身表)和语业(语表),一切有部主张身语业刹那引起另一种不可表示,没有对碍的色法叫无表色或无表业。这种法处所摄色的无表业,就成为潜在的业力,大众部、分别说部(化地部)、有部。譬喻师等主张唯心心所有异熟因及异熟果。即业因业果是心心所法。譬喻师者以为“离思无异熟因,离受无异熟果”。主张业力业果属内心的思种子,甚至灭定仍有细心不灭。从经部流出而折衷大众部、分别说部的成实论主,主张意业也有无表,无色界中也有无表业,否认无表业属于色法。同时成实论主以为心是忽善、忽恶、忽有、忽无;又怎能说业力是心呢?因此把无表业摄在不相应行中。《成业论》所说增长法,不失坏法就是业力,属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正量部主张不失法虽与业俱生,并且是“摄业果令不失”,但不失法本身不是业、不是善或恶,而是心不相应行的无记法,不失法只是业力存在的符号。
业力可转不可转?有部论师认为本有业可转,中有业不可转,顺现法受业决定于现法受,无想定无退转。有部论师认为已断善根者,若遇善知识劝导,为他“说法,引导其心”,而若能“欢喜领受”即是现生可续获善根,当生仍有解脱的可能。因此有部著重现实今生,现缘努力的实践面,行者平时行善行,有错知错,忏悔不再造恶业,临命终前保持正念、善念的本有业可转业。可见有部是重视今生止恶行善,结善缘,必能转业的最大鼓励。譬喻师以为“一切业都可转故,乃至无间业亦可令转”,因此譬喻师把业力安放于思心所,行者虽造了重业,若能忏悔,由心力可转定业为不定业,带给众生无限的希望与光明。当然最重要的是平时,具备正知正见,六根触对外境,保持正念正见,不造作身口意恶业。


第八节 无漏种子
凡夫的有漏身心,如何修证圣道而解脱?诸法因缘生,无漏圣道自然也不能例外。有部的见解凡夫是有与圣道相应的无漏法体。虽然初刹那的无漏法没有同类因,但是还有相应因、俱有因,只要遇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也可以引发本具的无漏种子见道修道而解脱。也就是说有部立本有无漏法体,无漏圣道是因缘生。得大众部分别说部是依心立我,一心相续。心性本净论者,有漏无漏建立在漏(烦恼)的有无,而不在心的自体。有漏的念念生灭心,虽或善、或恶、或无记,但是在前后不断生灭的演变中,发现相互一贯的,不变的一心或常心,也就是了了明知的觉性,就是净心。大众部、分别说部主张心是能觉了性,是本净的,如与漏具有就是有漏心,离却烦恼就是无漏心。如《成唯识论》卷二“分别论者虽作是说: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名为杂染。离烦恼时转成无漏,故无漏法非无因生”(大正31.8c)。大众部、分别说部,以有漏心为无漏因,有漏位的凡夫心识,虽没有给予无漏种子的名称,但“无漏法非无因生”,“心性本净,离烦恼时,转成无漏”也早就适合无漏种子的条件。从有部流出经部本计就是说转部,主张“异生位中亦有圣法”。在凡夫身中的圣法当然不会现起,但是具有被隐覆、潜藏的本有无漏种子的性能。从经部譬喻师所承继的上座师资大德逻摩的白法习气说,可补充说明经部无漏种子的主张和演变。《顺正理论》卷二十八:“大德逻摩作如是说...世尊昔在菩萨位时,三无数劫修加行时,虽有烦恼而能渐除烦恼,所引不染习气、白法习气,渐令增长。后于永断诸漏得时,前诸习气有灭不灭。以于长时修加行故,证得无上诸漏永尽,然佛犹有白法习气,言习气有灭不灭故”。(大正29.502b)三无数劫修行的菩萨虽然是有漏,却能渐渐熏成白法习气。习气在经部早已与熏习、种子打成一片。白法习气也就是无漏种子。它虽是有漏善熏习所引起的,却能成佛而不灭。大德逻摩的白法习气说暗示著新熏的无漏种子。

第九节 修道次第与现观次第-次第见谛或一念见谛修
修道断惑证理与超凡入圣,唯赖智慧力。戒定慧三增上学,部派各有所侧重,如说一切有部重禅定,分别说部重戒律,大众部重慧。一切有部是次第见谛学派主张“四圣谛渐现观;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得入正离生。思惟欲界行入正性离生。若已得正性离生,十五心(预流初心的苦法智忍到第十五心道类智忍)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道类智)说名住果。四沙门果非定渐得;若已入正性离生,依世俗道有证一来(二果)及不还果(三果)。“异生能断欲贪、嗔恚”、“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离生亦能证得阿罗汉果”;“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唯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有部认为欲界凡夫,依世俗道,依空无愿三昧,依四禅,三无色定引发的无漏慧,才能断烦恼。同时以十五心见道分凡圣。行者随著断除多少的欲界烦恼而渐证初果,或直证二果乃至三果。阿含经中处处说,如实知苦、如实知集、如实知灭、如实知道,在知苦、断集、修道、证灭,都说“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于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别别的生智,别别悟入。一切有部和犊子部都是次第见谛。而且是(先)见苦得道。大众部、分别说部及成实论师主张在见道之前的法住道(以闻思慧见缘起法的理则──法住智)和决定道(法住道缘实际修行禅定)上,已获得无为常住性,已超过了凡夫。同时主张似四加行的顶位。
“有诸烦恼不依定灭”,“慧阙无静虑,静虑阙无慧”,“圣慧见法断者,是名真断”,异生未有圣无漏慧,所以“异生不断欲贪嗔恚”,可见大众部、分别说部是定慧双修,而且是侧重慧的学派。又大众部及分别说部立“一念见谛”、“见灭得道”说。《四谛论》卷一,属于大众部的说假部,说“若见无为法寂离生灭(灭谛),四(谛)义一时成”。“我说一时见四谛:一时离(苦),一时除(集),一时得(灭), 一时修(道)”。《大毗婆沙论》说:法藏部“以无相三昧地,于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也是见灭得道。大众部主张“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在(相当于有部)的世第一法位的世俗智上,对四谛已分别思辨,下过一番功夫了,所以见道时,只集中观──灭谛,一旦如实智生,证入灭谛的空寂性,就能四谛皆了。

部派佛教时代,各部派学者们极力发扬自宗学说,最主要的是要说明和解决有情业果相续、生命缘起的问题,进而达成修道解脱的圣道实践。大乘佛法的兴起,渊源于阿含,孕育于部派,要了解整体佛法的思想演变,修学菩提道、佛道,部派佛法是承先启后不可不注意的重要关键。

回忆十日慧学──“印度之佛教”的修学,悟殷法师的“活藏经”功力和谆谆善诱、为法忘躯的精神,让大家永难忘怀。感谢悟殷法师的弘法利生,也感谢法源寺宽谦师父和常住师父以及志工菩萨的护持,愿一切有情都能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


后记:本文系作者参加民国90年2月1~10日,法源寺礼请悟殷法师主讲印顺导师著作之《印度之佛教》课程,听闻上课后汇整撰述其学习心得,提出和大众切磋法义。

[1] 《论师的轮回观》,悟殷法师。 《另类师生 另类经验》佛教弘誓学院校舍落成壹周年纪念特刊,页493~52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