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导师法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印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导师法语的探索
  释印海
  一、前言
  德高望重、智慧如海的印顺导师,是当今中国佛教的瑰宝。导师的嵩寿,以中国人说,是一百岁的高寿,“确也是佛教的人瑞”。他在台湾新竹,首先创办了新竹“福严精舍”,后来又在台北创办了“慧日讲堂”,我有幸曾长时间在这两座道场修习佛法与宏扬正法。今天在导师百岁寿诞的前夕,由慧日讲堂、福严佛学院、玄奘大学、佛青文教基金会、新竹佛教会、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新竹佛教青年会等道场联合起来,一起为导师策划百岁寿诞纪念,共同来庆祝这隆重难得的大日子。

  首先,是希望导师的学生与同道们,能够以文字来描述一些导师的丰功伟绩、嘉言懿行编辑成册作为永恒留念。我总共跟随了导师有二十五年的时光,这一切虽然已成过往云烟、云淡风清,可是在我一生中,对于导师的“法乳恩德”却是没齿难忘与感激不已的!今天“福”、“慧”两道场要举办隆重的纪念,我也就藉此机会,将导师几句慈祥勉励的谆言慈语作为主题,略说一些与大家分享。导师这几句谆谆格言,能够指引我们深刻体验到,佛法崇高的精神与深邃智慧的涵义。这几句学佛格言,不管是对于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能从中体会甚么是佛法的正见、正信、正行。让我们在这短暂而宝贵的人生旅途中,对于“法”的认知,能够产生希望、信心与实践。就此时、此地、此境的生命体验里,在佛法导航下,迈向成佛之大道。这几句格言文字并不长,但义理却是非常的深远与实用。

  二、学佛法以正见为先,有正见能起正信、正行。内以净化身心、外以利济人群。尤须知时、知处,适应时宜以弘法,正法乃能久住于人间。

  (一)学佛法以正见为先

  宗教是稳定世间人性的根本要素,也是鼓舞人心向上向善的力量,每当环境掀起一股乱流、社会人心浮动之时,信仰也自然成为心灵上最大的安定力。然而,由于现代科学及资讯的进步,以及社会信仰多元化的影响,民智大开,使得传统神学的教义,自然会遭受到许多疑问:例如传统神学的不容质疑性、绝对性,以及暴力倾向,就造成历史上诸多的宗教战争。传统神学在面对科学进步,所发现诸多的种种现象,并无法提出相应如理的解释。传统神学关于神与世人绝对主、从的关系,虽然可以让个人快速建立起信仰,消弭内在的痛苦,但是在信仰多元化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在面对其它亦是讲求唯一权威的信仰时,内心自然会产生无法解释的矛盾,冲突就由此而产生。

  佛教是宗教,但是佛教所涵盖的领域是超越信仰的。佛教虽然重视信仰,但是更重视“法(Dharma)”的学习与实践,是“以法为师”。简易的说:佛是“觉”者,是“法”的分享者、实证者,而不是造物主或神祇,所以“佛教”即佛的教育。这种以佛为仰止(发菩提心),以成佛为究竟的学习,即是深刻而圆满“正觉(Awakening)的教育”。导师说到:“佛的意义是觉者,是圆满彻悟宇宙人生的真义。佛的教育,不外乎本著自身圆满觉悟的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修学,同登正觉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教育。”[1]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法的教育是重视“‘以智化情’,‘以智导行’,随顺于法而能体见于法的实践。”[2]因此,这以佛的“觉”性为仰止的验证,是以智化情,以智导行的生命观照,这生命的观照,即是以“正见”为眼目、以“正见”为根本的经验教育。

  (二)有正见能起正信、正行

  佛法的修行,须以“正见”为本。信心的建立,在于正观生命所引发洞悉(智慧)的力量,这由“慧”之正见所发起的“正信”,能降服凡夫执著的偏知、偏见,或邪知、邪见,以免被不正知见所染污、所动摇,所以,西方人说:“知识就是力量。”[3]依正见所产生的信心,不会因为环境、心境的流转与变化而消失退转。人生是苦,众生因颠倒梦想而生死轮回不止,人生从迷惘到觉悟,必须由正见所引发的正信带动,至诚于佛(正觉)的仰止中,脚踏实地“正行”,一步一脚印观照验证,才能无误的迈向成佛之大道,完成人格之究竟。这由深刻正见所引发的正信与“人间正行”所契入的佛果,即“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

  (三)内以净化身心、外以利济人群

  净化身心是“智”,利济人群是“悲”。这“智”、“悲”是一而二、二而一地相辅相成。“智”、“悲”有如车的两个轮子般,能推动“正信”与“正行”勇往直前。由智悲“正见”所引发的“正信”与“正行”,即“八正道”。[4]这“正行”,以简易的语言解释,即“内以净化身心、外以利济人群”。净化身心是“自利”;利济人群是“利他”。菩萨就是以这“自利”与“利他”来修“正行”。菩萨修行的善巧,是由利他中完成自利,由利他中完成究竟解脱。“自利”与“利他”的菩萨行,“不是神、人关系的人天行,也不是世间慈善事业的人乘行,而是以人间正行直达菩萨道。这人间正行是即世间而出世,出世而不碍世间,是即人而成佛,成佛而不碍为人的净化与救度,这净化与救度,即是人格最高的完成。”[5]所以,“净化”与“利济”,是“人间正行”修行的最高指标。

  (四)尤须知时、知处,适应时宜以弘法

  1. 时代的思潮[6]

  时代迈入新的千禧年后,环境变化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脚步,逐渐使地球形成一个巨大的共生网,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成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地球村”网络模式。在群体多元共生的结构下,如今思潮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主:教育的建构主义,是认为个人知识的累积,不是经由被动、权威告解的填鸭教育法所塑造。而是运用沟通、思辩、经由教师客观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建构出共同结论。这“启发”性质的教学,就是“人本”教育的基础。教育方法强调启发、尊重与协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习不同价值观的和平共存。科学方面的建构主义,大体上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取,是根据现有已知理论来建构知识,当下所证明的真理(世间法),是暂时成立、而非永恒不变的。这真理会因为时空的流动,而留下空间能被修正与推翻。这与传统科学的结论不同,传统科学运用客观方式所组织的真理,必然是永恒不变性的,这静态真理,并无空间能解释未知现象。相较之下,现代科学知识的组织,则呈现出“动态性”的模式,真理能随著时空的变化而被修正,“这有组织的、流动的因果观(真理)”[7],能成功诠释传统科学的现象、它也能解释现代科学由传统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更甚者,它也能解释及预测出许多未来新的现象。

  这有组织的、流动性真理的稳定性,是用来建构现有经验的世界,而不是用来证明知识本体的事实,因为本体是无从定性的,所以知识本体,则呈现出“空性”的状态,因为知识的相貌,皆由观察者的意识条件所决定。这与“量子力学(Quantum physics)”的观念吻合,“量子力学”认为现象本体是无常的,现象会随著观察者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出其特殊相貌。这意常变化。从否定不变性说,即是空。(二)、世间没有独立性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合,小至微尘,大至宇宙,都是没有独立性的,所以‘诸法无我’。从否定独立性说,也是空。(三)、世间没有实存性的东西,常人总以为世间事物有实存性,这是一种错觉,实存性是不可得的,所以‘涅槃寂静’;实存性不可得,也即是空。”[8]这“空”的现实,与现代建构主义及量子力学的本体无常观,认为现象是由观察者的意识条件产生其相貌,现象(流动的)稳定性皆由“当下”种种因缘条件具足所确立之观点吻合。

  2. 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人生的真谛)

  这“空”,是缘起性、相对性的,并非“偏空”、“顽空”:“从缘起生灭的无常上,揭示了刹那生灭的诸行无常。缘起是有情为本的,从缘起相对中,开示了众缘无实的诸法无我。从有情缘起非有的寂灭上,阐明了无为空寂的涅槃寂静。缘起法具体开显了‘三法印’,是即三即一无碍的。缘起以有情为本,所以《阿含经》特别侧重有情无实的诸法无我。如深彻的说,有情与法,都是缘起无自性(我)的,这就达到了一切法空的诸法无我。这不是强调,也不是偏重,只是《阿含经》‘空诸行’的圆满解说。凡存在的,必是缘起的,缘起的,必是无我的,无我的,又必是无常、空寂的。唯有从性空缘起中,才能通达三法印的融然无碍。”[9]这性空缘起、有情无实的“空诸行”,就是贯穿三法印的“一实相印”。有情为本的“空诸行”,揭示了以“正见”为本的人生观。正见为本的人生,将使人更加的客观、尊重与和平。“空诸行”,即大乘般若“空”的教育,也是最究竟、最圆满清净的教育。

  3. 弘扬佛法之中道行

  “空”的义理,揭示了宇宙人生真实的现象。世间现象皆由“众生根性不同、烦恼不同,所以幻变出了众生种种的性情与面貌。”[10]建构主义及量子力学“组织的、流动的”真理概念,即说明了现象的解释权,是会随著现象的变化而成立,所以这本体“空性”的概念,即接受了佛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幻化世间种种相貌,还原了诸法空寂的事实。世间“苦”,皆由众生与生俱来之恒常、独立、及实有性等意识流所幻变。流动性真理(缘起观)的概念,并非诡辩,而是能够还原性空缘起、有情无实的人生面貌。这还原有情无实人生的现象,使我们能够自由、平等、清净看待无常的生命;更宏观看待世间的变化;以及对万物自然流露出无尽意的慈悲(博爱)。这是以智为导身心净化的体验,即能指引我们导入正行(中道行)的人生,完成生命的解脱。

  中道“即世间而出世,出世而不碍世间”[11]之正行,是释迦牟尼佛澈悟宇宙人生“缘起”究竟崇高的本然义。这澈悟的“因”,是由求“解脱”的本能而来。求解脱,必须从“觉醒”的“因”开始(般若),证悟了觉醒的“果”智(阇那),即与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澈悟相应(菩提)。这觉醒的过程(观),即从“正见”、“正信”与“正行”逐步而印证。这由仰止佛(正觉)所开启“正见”的中道行,即“内以净化身心、外以利济人群”的自觉觉他教育。中道的“人间正行”,是“行于世间,不著世间作种种利他的工作。”[12]这无所住的利他,即是净化自我、净化环境、净化众生,完成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然而众生根性不同、烦恼不同,所以利他必须“知时、知处、适应时宜”,随顺于法的度化。这随顺于法的度化,需契合此时、此地、此境的众生而度。这动态(有组织的、流动性)的度化,即符合“空”的精神。随顺于法的度化,能成功度化不同根性与烦恼的过去众生,它也能够度化现代的众生,更甚者,它也能度化未来不同根性及烦恼的众生。中道度化,是超越时、空限制的。此清净“无住生心”的度化,是随顺著众生的需求,有如明镜一般,反映出了众生根性,而发起了空寂的济度。

  “知时、知处、适应时宜”的济度,既要“契理与契机:契理,即所说的法,能契合彻底而究竟了义的。契机,即所说的法,要契合当时听众的根机,使他们能于佛法,起信解、修正行、得利益。就契机方面著重点说:是人间正行,即最适合现代的需要。在这人间,做成一个像样的人,尽到为人的本份,作为求生净土的基础,这就是没有忽视佛教在人间的重要意义。”[13]

  (五)正法乃能久住于人间(正觉的人生)

  在时代的演进过程中,“人文社会”的建立,必然是世间法里任何主张,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在人间,所以尊重人间”,是由“智”导行油然生起的悲心。其实,世间是缺陷的、是痛苦的,所以人世间存在著种种的苦难及无奈,这就是宗教存在的必要。然而,宗教所追求的理想,不外乎是要建立平等、无诤、和谐与关怀的净土。所以信仰本身,从神化的主观(唯心)及物化(唯物)倾向,平和的拉回到人间的现实,这是简单的道理,却也最难体会。人间的尊贵,不因为人是伟大的,而是人有别于其他众生,懂得在逆境中向上提升。所以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14]以“法印”印心,是中道入世,正法久住于人间的依据。“究竟彻底的中道行,即是正见为导的人生。顺随法而见法,即进入了正觉的人生,成为圣者的境界。”[15]以“法”印心的中道行,即清净的人生,清净的人生,即是净土的实践了。

  以上所探索,都是导师早年部分的思想体系。近年来,导师曾为新竹福严精舍的山门牌楼,以及大雄宝殿前门的柱子上,自撰了两处对联。此两处对联都是由台湾佛教书画家广元法师所敬书的。这两则对联,应该是福严精舍重新复建后所撰出。对联中贯彻了导师早年“福”、“慧”两道场一贯的精神,即以“福”、“慧”二义为主题,所表现出智慧法语之流露,说明了修行(人间正行)的方法,接下来,就以这两句对联来说明修行之钥。

  三、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人佛一如真法界;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智悲无碍大菩提
  (一)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人佛一如真法界 进入福严道场,即可见到山门牌楼上联所撰的是:“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人佛一如真法界”。“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一入山门,就揭示了“人间佛教”的真义,导师“佛法在人间”的谆谆格言,说明“福严”即“人间佛教”的道场。“人佛一如真法界”:即导师衔接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思想,以“人佛一如”说明“生佛平等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成佛之愿景。远契佛陀出世的本怀。“人佛一如”即证“真法界”,所以《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入了山门,即发了“正觉”之愿。 (二)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智悲无碍大菩提 下联所撰的是:“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智悲无碍大菩提”。即说明人间佛教“修行”的步骤,即“因智兴悲”与“悲依智导”。这“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是在“因”位修行(正行)时所巧立之先、后秩序。前文说到,“正行”不是世间慈善事业的人乘行,而是“人间正行”,所以要“因智兴悲”,以“正见”为先,学佛法以正见为先。可是,因智兴悲如果没有“正行”(修行),即只是知识的累积而已,非常可惜,所以“悲依智导”,用“正行”来证明无碍大菩提。其实,“因智兴悲”与“悲依智导”,就实质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的。“因智兴悲”、“悲依智导”都是以“正见”为导,由“智慧”发出的大悲愿力,广修“福德”之行。


  四、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

  在入“福严”山门之后,步入二楼之大雄宝殿前,即可见到柱子上的一副对联:“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即与山门前下联“因智兴悲”互相辉映,“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即与下联“悲依智导”相辉映。大雄宝殿即“大殿”,大殿是修行(福德行)的地方,接下来,即要揭示如何在“因”位修“福德”与“智慧”之正行的方法: “福德”即“慈悲”,“严明”即“智慧”,在“因”位上“福”、“慧”双修的过程,以“方便”之说,是有其“分别”的善巧。我们就以修行的“理”、“事”上,来分类修“正行”的方法。“因智兴悲,悲依智导”,是在“理”上说明修行时,所巧立先后的秩序,即“学佛法以正见为先,有正见能起正信、正行”,是以智慧为先。可是,在大雄宝殿柱子上的对联,却是反过来,以“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悲依智导)为先,“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因智兴悲)在后,其实,这就是导师所揭示修“福德行”所立的苦心。
  一)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 “福德与智慧齐修,庶乎中道”,“中道”,即行为的准则,没有中道行(正行),即非佛法本意。“佛法要在自己及一切中去体认,不能老在空虚的名句文身中过活!”前文说:“以法为师”,“学者所归依的法,(可分为三类:一、真谛法;二、中道法;三、解脱法。)其中根本又中心的,是“中道”的德行(福德),即‘善’。”“善”,是世间一切“正行”的依据,在“因”位修行时,“善”即行为依据,简明的说,人间之正行(福德行)即“至善”行,即庶乎中道。如要检视“修行”是否合乎于中道,以观察行为之(果),是否都启于至善之“因”即知。这就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行为依据,也是建立“人文社会”(净土)的要素,没有“善”的“因”,就无中道。在心境的修持上,即“客观”与“乐观”。修持的过程,往往可能会偏于主观(唯心)或物化(唯物)之两边,偏离“中道”,陷入过于感性或理性的泥沼。“至善”之行并非作滥好人,或者给予人所不欲的,而是要“知时、知处,适应时宜”,即“悲依智导”的“福德”行、人间正行。有人间正行,社会平等之自由族(净土)即可成立。 (二)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 “佛教的本质,是平等非阶级的,自由非压抑的,集团而非个人的。”修(福德)人间正行,即离不开团体生活,离世,就无“缘起”之“正见”。然而,生活存在著种种苦及无奈,所以修“中道”,在行为上(知时、知处,适应时宜之善行),就须不断在“理”上净化、不断在“理”上提醒,以免心境执著、染污而离于“正行”。所以,如果要检视修持中道是否如法,只要观察行为与心境是否平等、自由,融合于团体之中即知,这是简明,且非常重要的验证。“严明共慈悲相应”,“‘知’是行的触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而如实,实即真之义。”唯有正行,知才能如实,“真实为真乘”,所以“严明共慈悲相应,可谓真乘”,真乘亦真实之教法,“教”能导行,“正行”又能不断坚定正见、正信心,这是相辅相成的。 “解”、“行”即“理”、“事”,“理解”与“行事”,即“智慧”与“福德”之义。前文所说,不断提醒了在“解”门方面所立的先后秩序是“依智兴悲”(智慧与福德),在“行”门方面则是“悲依智导”(福德与智慧)。这即说明了“修行”上所建立的两个方针:“解”要方正(智);“行”要圆融(善)。在理解修持上要“外方内圆”:即理性(性空)而事相(缘起);在行事修持上则要:“外圆内方”,即“行”方面要事相(中道行)而理性。修行即是在这“理性(空)与事相(有)不二”;“事相(有)与理性(空)无碍”的统合中逐渐契入“中道”。佛法的“正见”,并非知识,而是要“解、行并重”,“解、行一如”的圆满成就。前文说到,由正见所引发的正信、“正行”即“八正道”,接下来,即要说明修持八正道的步骤
  正行之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陀所开示惟一的人生正道”,这系统性向上向善提升的力量,将清楚指引人性迈向正觉之路。这由透澈观察世间,人本立场所油然升起的关怀(即平等的、自由的、团体的——博爱),是从自我出发,深化到内心,净化身心,逐渐扩张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世间合理的关怀,“修此圣道,即可到达清净解脱,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大乘或小乘,此八正道是必经之路,必须依此轨则去实行。”这从仰止佛(正觉)为出发,“因智兴悲,悲依智导”交互统合的人格修行法,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然而,“八正道的具体说明,关涉到极深极广”,所以,藉此就用简明的揭示,来解说八正道。这由“正见”为耳目,为航海罗盘所导航的修持,即能通澈后七道分,清净圆满达成“正定”之解脱。这八正道的排列,并非机械性、直线性质的分段修持,而是呈现出一圆环状,相互交错,相依共存的修学,排列只是方便学者容易了解、修行。接下来,就以“戒、定、慧”三学来归纳“八正道”的修持。“戒、定、慧”之修持法,有如架枪的三足鼎立般相依相辅,是修“正行”缺一不可的利器,所以“八正道”简明说,即是“三学”。现在就说明如何修持三学。

  (1)慧学(因智兴悲) “三学”的修持,前文说:“学佛法以正见为先”,所以就先以“慧”学之方便,来引导“戒”、“定”二学的修行。“以法为师”、“因智兴悲”,以正见为基础的“戒”、“定”学,并非升天的人天行,也不是慈善事业的人乘行,而是“人间正行”。学佛法如果没有“慧”学为导,修行之路即有如瞎子摸象般以偏概全。八正道的“正见”与“正思惟”,即是“慧”学主要的内涵。当听闻“缘起”正法后,引发菩提心(正觉),油然升起了悲心,进而发心修学(般若),升起慎思明辨的思惟。“正思惟”即是清澈“正见”的利器,“正思惟”能引发“正信”,调伏散乱的心,立定人生目标(证菩提),发动“正行”,所以“有正见能起正信、正行”,这即是“慧”学所能带来的方便。慧学是“解”门(闻、思),接下来,即要说明“内以净化身心、外以利济人群”的“行”门(修)。

  (2)戒学(悲依智导) 由“慧”学“正见”、“正思惟”发起的“正信”,必然造就“戒”学之修持,然而戒学的内涵,是离不开人群的。离世,即非缘起正戒。“戒”学修持(内以净化身心),即是融入人群的“正行”(外以利济人群),这“戒”学之修持,即能自然形成和谐、关怀的社会。平等、自由、团体的“戒”学修行(六和敬),即是建立人文社会的依据(净土)。“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修持的内涵。这以“身、口、意”三净业实际修持的法则是:“正业”:合法身体的行为;不杀、不盗、不(邪)淫。“正语”:合法的语言文字;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正命”:合法的经济生活,合理的职业、收入、支出,不浪费、不悭吝等中道行。如果能做到此戒学三种圣道分的功德,即能“净化身心”以及“利济人群”。这不外乎是自利与利他,此“福”、“慧”双修之法可以消融烦恼,达到身心清净的境界,亦是发动“悲心”之后的圆满成就。这由“正见”与“正思惟”为眼目,为路径地图所带领的“戒”学修持,有如人之二足般,以悲、智(悲依智导)之大力辅助,奋力跨步前进,终究迈向菩提之路。这“解、行”并重的坚定修持,即离不开“定”学的辅助,没有“定”学成就,“慧”学与“戒”学之修持,即有如风中烛,水中浮萍般漂无定所,终究无法到达目地之日。接下来,就要说明如何修持“定”学。

  (3)定学(悲智无碍) 正确的解(慧学),清净的行(戒学),解行并重即“福”、“慧”双修。“福德”与“智慧”修持是需要定力及精进力辅助才能坚定不懈,“正精进”、“正念”、“正定”即是“定”学修持的内涵。其实,“正精进”是遍通其它七种圣道分的,“正精进”即是力量,止恶向善,是推动其它七圣道分修持的大精进力。由“正精进”所推动慧学与戒学的修持,即可将散漫的心念,导向于清净专一的“正念”。“正念”是与“慧”学相辉映的,有了“正念”(观)之后,“正定”就能逐渐清澈于“慧”学里,如明矾般使水清澈,逐渐了然于真相,有“正定”,就可以“知时、知处、适应时宜以弘法”了。然后继续精进不懈,解行并重“福”、“慧”双修,再依“正定”起“慧”,依“慧”再修持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等七圣道分,最后即能达到究竟圆满的正定(阇那)。正定的圆满即“四禅定”。此修养,是有情德行最深刻的清净。“正定”与“慧”相应,从定引发“现证慧”、即“无漏慧”。有了“解、行一如”之现证慧,即随顺于世间法而弘扬佛法了。如此,“正法乃能久住于人间”。慈悲利济有情,庄严净土,即与释迦牟尼佛圆满之澈悟相应(大菩提)。


  五、结语

  佛陀在人间,广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真理,贯穿所有现象之所揭示的,无非就是达到真、善、美的人生:“真”:因智生悲;“善”:悲依智导;“美”:清净庄严。“人间佛教”的理念,即是“福德”与“智慧”的人生。自由(清净)、平等、缘起(正觉)的人生,即“性空缘起”清净的人生。导师之思想,与龙树思想:“甚深见:慧;广大行:福”同出一辙,说明了佛在人间的本怀——正觉即在人间,“即人成佛,佛在人间;人佛一如真法界”。

  学佛法并非是以升天、神通、禅定等神秘体验为最终目的,而是在这有情无实,苦难的人生当中,作一个真诚、乐观、平实的人,学自己该学的,尽自己当做的,做自己本分能做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这就是宇宙人生最深刻的验证及体认,如此去做,即能悟入真法界、证大菩提、得大解脱。 人间佛教的理念,并非是一宗、一派的思想,或者创新之理论,人间佛教只是如实还原了两千五百年前此时、此地、此境,佛在人间当下所潺潺流传的正觉法音。世间有苦就有慈悲,有慈悲就有光明,有了光明,苦难的人间就有解脱之希望。随法而入法,以慈悲为本的中道行,即导师立足于佛教正确的历史观与思想渊源,清楚见到当代佛教演变及现代潮流,正确指引出了佛教之未来趋势,默默引领我们通往无限的未来。知时、知处,顺应时宜以弘扬的人间佛教,即是遍通现代多元化社会里,任何思想,任何根性与法门的人类,都能够接受此一正行。人世间,是我们的家,慈悲是人类共通性的语言,中道度化,即能在这无常、无我、空寂、多元性幻化的宇宙人生中,清楚勾勒出共同解脱的康庄大道。人人在晴空无云、无影,慧日辉洒的人间净土上,自由发展,绽放出清净、灿烂,而多样性的华朵。人间佛教,不是理想的未来,而是当下一念真、善、美之体验,只要正法久住于人间,人间佛教就能实现! 以上导师的三则法语,是吸取了佛陀所说深邃的教义,孕育而透过他那无比的智慧加以抉择、提炼,用很少的几句话,自然地从他的大悲心中流露出来,作为我们学佛、修持所应遵循的指针。现在只能以浅显的解说,当作“野人献曝”,以此短文对于导师百岁的嵩寿,用表最崇高的祝贺及诚挚的敬意!

  [1]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324。
  [2]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178。
  [3] 十六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
  [4] “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5]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73。
  [6] 参考:(1)翁秀玉、段晓林《科学本质在科学教育上的启示与作法》。
  (2)Detken Scheepe《Learning Theories: Constructivism》。
  (3)曾文毅M.D., Ph.D.《微观生物物理讲义(二)》量子力学简介。
  (4)Ernstvon Glasersfeld《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t View of Science》。
  [7]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153。
  [8] 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160。
  [9] 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p.10~p.11。
  [10]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107~p.108。
  [11]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73。
  [12]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179。
  [13]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17。
  [14] 《增壹阿含经》卷26,大正2,694a。
  [15]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178。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