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注重文化建设 打造豫南名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注重文化建设 打造豫南名寺
  桐柏水帘寺位于桐柏山腹,淮河源头。水帘寺是中国临济宗的重要禅修道场,历代高僧辈出。水帘寺始建于宋元佑年间,于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予以开放,素有“豫南名珠”,“小天竺”之称,是淮源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俗话说,“能领一营兵,不领一寺僧”,作为寺院,人员成分复杂,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在管理上既不同于一般的机关单位,也有别于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宗教政策、法规和中国佛教协会寺院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寺院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努力打造豫南名寺,形成了“形”与“灵”的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自身建设
  1983年省政府批准水帘寺开放时,仅有几间茅舍,僧尼数人。2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水帘寺僧众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农禅并举,坚持自主自办自养的原则,慎重地开展对外友好往来,以寺养寺,各项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市佛教协会、桐柏县佛教协会、桐柏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驻地和豫南地区的佛事活动中心,水帘寺自开放以来,先后在传虚、印恭、妙侠等法师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楼、毗卢殿、天王殿、山门、僧房楼、功德堂、观音禅林、竹林精舍等各类殿堂房舍200多间,建塔园1处,石拱桥5座,石栏杆300多米,石踏步900多阶,护坡围墙2000多立方米,殿内供奉各类佛菩萨像180多尊,泰国大小铜佛5尊,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大钟、大鼓、宝鼎和各类法物200多件,各类石碑16统,历代僧人传承保存的频伽藏经1部,各类藏经5部,经书3万余册,寺院常住僧尼36人,已经成为集宗教活动、旅游观光、外事接待、佛教文化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丛林,挤身中原名寺,在海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强的宗教亲合力。为全市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规范寺院管理
  各级各部门对寺院的管理极为重视,中国佛教协会制定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国家宗教局已废止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国务院已经颁布实施的《宗教事务条例》和即将实施的《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都对寺院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具体的依据。
  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依据上述法规、办法,近年来,水帘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在充分尊重主管部门和广泛征求僧众居士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本寺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修订。这些规章制度主要有《民主协商制度》、《共住规约》、《财务制度》、《挂单制度》、《学习制度》、《文物保护制度》、《消防制度》等。
  这些制度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制订,交僧众大会讨论通过,并报县宗教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公布实施。所有制度汇印成册,新老僧尼人手一份,并在僧房楼、寺管会办公室制作版面公示。对违反制度的僧人,及时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在公示栏公布、迁单、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各项制度和寺规的制订实施,极大地规范了寺院的法务和寺务,全体僧众以戒为师,以制度为规范。“寺、僧、事”的管理得以规范,全体僧众的自觉性、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人为寺院增光、个个为寺院着想”的局面业已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传说在水帘寺不曾存在。
  由于靠制度管理而非“人治”,寺院的各项管理井然有序,水帘寺方妙侠法师身兼数职,全年有1/3的时间奔波在县外,而水帘寺的各项工作却没有因此耽误。前不久举行的水帘寺方丈升座法会,更是极大地考验了全体僧众,由于受到场地狭小、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给法会的筹备和举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水帘寺僧众迎难而上,虚心向有关寺院求教,极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从申报、到筹备、到举办取得了圆满成功,与10多年前举办的印恭方丈升座遥相呼应,形成了水帘寺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亮点。
  三、注重文化建设
  如果说自身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寺院的“形”,那么提高寺院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便是寺院的“灵”。规范化管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一个管理混乱的寺院是谈不上文化建设的;与此同时,文化建设又能反作用于寺院的规范化管理,当僧众们潜心研究、挖掘、弘扬佛教文化,把佛教优良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到寺院管理当中时,自然就少了人我是非和无谓争端,从而更容易达到一种圆融、和谐的境界。用文化来吸引人、凝聚人、管理人,是全体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的一致意见。
  水帘寺加强文化建设,得益于桐柏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早在去年初,县委县政府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事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佛教文化、淮源文化、盘古文化、红色文化”为主打,并提出了打造桐柏佛教名山的口号,这既是号召,又是命令,更是机遇。
  水帘寺僧众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于2004年8月,成立了全省首家佛教文化研究机构“桐柏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吸纳本外地僧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组成,开始了桐柏山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弘扬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究会四次召开专门研讨活动,重新编印了印恭法师《白云山志》,编辑出版了水帘寺《图片集锦》,续写了《白云宗谱》,并收集有关论文30多篇,其中,《贵在适应,重在创新》、《从佛教文化看桐柏山旅游》、《淮河源佛教文化浅见》等作品先后在多家媒体刊登。
  于2005年元月,开办了《三佛网--桐柏山佛教》网站,结束了我寺没有网站的历史。网站有佛教快讯、水帘记事、桐柏高僧、宗教法规等10多个栏目,网站色调明快,内容健康向上,更新及时,开通以来,深受教界内外的一致好评,成为我寺加强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宣传桐柏、弘扬佛教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网站,我们也收到了许多朋友关于寺院建设与管理的有益建议,根据这些建议,我们及时进行整改,保持了水帘寺的良好形象。
  四、打造豫南名寺
  作为南阳佛教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水帘寺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地把文化建设作为寺院规范化管理的有益补充,既符合中央省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又促进了寺院内部的管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水帘寺的知名度。
  近年来,水帘寺与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佛教团体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国际佛教交流,通过与港台地区佛教团体的接触,运用“拿来主义”,也学到了许多寺院管理的先进经验。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应当看到,在规范寺院管理,打造豫南名寺方面,水帘寺虽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去做。水帘寺僧众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帮助和支持下,水帘寺一定能做得更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