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生死大事“明”与“不明”——陈尊宿的公案解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夏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死大事“明”与“不明”——陈尊宿的公案解的现代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黄夏年
  和谐社会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实现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焕发的精神面貌,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是整个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实,对生活采取什么方式固然对生活质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断除烦恼、逍遥自在的一种生活态度,达到了逍遥自在,也就是了断了生死,到达了自由自在的境界。如何进入这一境界,古代大德早有论述,我们可以通过道明禅师的一则生死大事的公案中得以启发。
  睦州龙兴道明禅师是陈尊宿,黄檗希运的弟子。史载他学通三藏,“学者叩激,随问遽答。词语峻险,既非循辙,故浅机之流,往往嗤之。唯玄学性敏者钦伏。由是诸方归慕,咸以尊宿称。”《宗鉴法林》举“睦州龙兴道明禅师(黄檗运嗣)”条云:
  睦州示众: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
  了生死、断烦恼在佛教看来是一件人生大事,世俗之人老是追求的金钱、感情等等,仍然没有脱离始终充满烦恼的生活方式,而真正的生活方式应是逍遥自在的一种生活态度,做到了逍遥自在,也就了断了生死,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道明禅师向世人指明,生死大事未明,就如同死去父母一样的难受,但是明白了生死大事,也还一样的难受,这是因为真正达到逍遥自适的生活,是不著相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了生死,既是离开了生死,但是心还停留在执著于生死,所以还是在生死之中打转。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从生死里面超脱出来,不让生死大事左右自己。对道明禅师的看法,古代禅德多有评论,例如青峰楚禅师云:“大事已明因甚如丧考妣,不得春风花不开,及至花开又吹落。”春风犹如烦恼,因为它既能让花开,还能让花落。天目礼禅师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则固是;大事既明因甚亦如丧考妣,曾经巴峡猿啼处,不待三声已断魂。”正因为以为自己已经了生死,于是乐极生悲而断魂。所以青门林禅师认为:“睦州与么发泄,可谓剜腹剖胸倾心露胆。是汝诸人不识好恶,总恁么忽略过去。若遇有血气底汉子,自然别有一番态度。还会么?猿啼碧岭霜天月,客路人闻魂半消。”南涧格禅师的回答更直接:“因僧问:‘如何是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磵云:‘可怜生。’又问:‘大事已明因甚亦如丧考妣?’磵云“‘可怜生。’”两个“可怜生”即是桶底脱落,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不自在境遇。
  清朝的佛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衰弱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到了清雍正( 1723 ~ 1735 )时代,雍正皇帝动用行政权力或抬升、或打击临济宗一些派别,干预佛教正常发展。临济圆悟一派禅师受到了顺治皇帝的青睐,圆悟二传弟子木陈道忞曾经享受国师的地位,被顺治皇帝召到北京咨询禅法,敕命主持万善、愍忠、广济等三所寺院。三传弟子憨璞性聪于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在北京海会寺被顺治接见,故圆悟一系在中国佛教界中地位颇高。浮石通贤作为圆悟的二传弟子,举扬宗风,弟子遍及中国各地。三传弟子拳石沃及四传弟子自天育皆为明州(今宁波)地区的禅宗大德,致力于将临济禅法推广到浙东大地。拳石沃禅师在《宗鉴法林》里对道明禅师公案的表达是: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祇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糚。
  这首诗偈不是拳石沃禅师的创作,他是借用了苏轼的诗《海棠》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苏轼的原意是,在春坞上面,挺拔着一颗绽放的海棠,淡淡地发出幽香,充满了深夜的廊庑。后两句借唐玄宗赞扬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旨在说明这美丽的海棠花就像美人一样,让人看个不够,到了夜里还要秉烛把赏尽兴。后人根据苏轼的这首诗,专门在苏州拙政园里修了一座“海棠春坞”的小园,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园中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
  对公案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不同的引申。一般说来,古代禅师讲的公案,都有固定的场景和对象,但是到了后人,因所处的环境与对象不同,所以在重复举似古人的公案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侧重与理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公案的解释与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偏,像对道明禅师公案理解,就充分反映了这种情况。如果说唐宋时代的青峰楚、天目礼等一代禅师还对道明禅师的语录恪守原意的理解,那么到了明清时代,道明禅师的语录已经被理解得更滥,如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对这个公案的理解是:“长江无际渺风波,一任轻帆带雨过。到岸回头看白浪,愁心转比在船多。” 憨山在这里不再直接关注生死大事的“未明”与“已明”,而是强调的一种心理的感受,就像乘船过江,受了不少的苦,终于到达了彼岸,但是回首一望,白浪滔天,磅礴气势,反而没有风平浪静的心情,更增添了新的愁绪,通过乘船渡江,最终体会出来生死大事的“未明”与“已明”。与憨山同样情况的还有千峰琬禅师,他也是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体会人生的大事“未明”与“已明”。他说:“杨子江头波浪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将人生的大事比作浩荡的江水与深不可测的水浪,每个人面对这样的时刻,都会感悟到人生的不易,即便是离开了这个环境,还会时不时地回想起来,人生的大事“未明”与“已明”,就在这无波与有波之间回荡。保宁勇禅师是通过人生苦短来说明的,他的理解是:“春去秋来古与今,相逢休论几时深。饥餐渴饮无他事,尽听满头霜雪侵。”春夏秋冬,时间过隙,人生很快就过去了,人生之中就是吃饭喝水的琐事,瞬间就到了白头的时候了,所以生死大事对每人来说真的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人们要珍惜自己的人生,否则真是如丧考妣。广教玉禅师与保宁勇禅师的做法相同,他说:“雨打芭蕉客路悲,簪缨落魄许谁知。十年旧恨犹新恨,赢得荣枯两道眉。” 玉笈干禅师亦云:“贫子无依哭旅亭,豪家半夜暗惊心。山居破落身如叶,衲被蒙头总不论。” 广教玉和玉笈干两禅师都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以此更强调超出生死的必然性。由上举例可知,后人对公案的理解变化是从直接到间接,从解释到比喻,从人生到自然,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场景和对象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更多的感悟与联想。
  明白上述公案理解变化的过程与特点,拳石沃对道明禅师的公案的解释就不难理解了。他之所以采用苏轼的名诗来作为自己对人生大事的“未明”与“已明”的理解,是偏在对这一公案的悟境上面,并不想沿用古代祖师的直接和刻意描写理论的阐发,而是想通过展现一种美好的意境,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解脱境界。其象征的意义在于,当超越了“未明”与“已明”大事以后,就进入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境界了,到了这时,就像把玩海棠,自在又不尽兴,始终处在了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自适的环境。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个人都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人活一世,重要的是应该取一个怎样的生活态度。最近媒体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标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为小康社会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物质生活虽然重要,但是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人们永远不可能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将人们的物质生活内容提到非常高的程度。可是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完全解决精神的问题,人们仍然还有不断的烦恼,甚至比过去更为严重。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好心情对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在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提升精神世界,已经成为当前人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好的生活质量和好心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生活才会有好心情,同样,有了好心情会有更好的生活,人人都有好生活与好心情,整个和谐社会就真正实现了。道明禅师的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生活质量除了物质以外,精神生活的好坏同样重要,要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小康社会里,过上真正的好生活,看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洒脱的精神境界。生活有时就像参禅领悟,大死一番,方能大活,必须彻底打破小我桎梏,方能领受真我的大机大用,这种过程,常使人如断魂销骨、剥皮剖心一般。当超越了“未明”与“已明”大事以后,人生就从不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始终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自适的环境,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崇高的境界!只有到达了这一境界的人,才最终摆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才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五灯会元》卷四。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典出《太真外传》。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