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我对僧教育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佛教来说更不例外。纵观佛教的发展史,佛教的兴盛靠着是什么?是人才。1992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赵朴初会长强调中国佛教要发展“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人才不是从天而降了,而是要经过一代人又一代之培养。中国的僧教育起步很晚,虽然办学已有二十多年,但还是在摸索实践中,未能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科学、有效的制度与模式,并存在许多不足,如办学规模小、投入小、学僧少、教学质素低等等,有待以完善和发展。因此,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关键,以下我谈谈个人的浅薄看法。


  一、要协调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


  1、 继承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

  佛法的传播是无国界的,自从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佛法不断向外传播,智慧之花开遍世界,佛教的理论更是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理论中,我们到底要继承和发扬什么呢?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虽然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传承、地区、民族、文化的不同,但这些都是佛法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而佛法之本质是旷古不变。就如黄金加工成各种金的手饰,金子的本质始终不变。一杯水不管你拿到哪个国家,水之成份是不变了。佛法是解救人生痛苦的良药,佛陀以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为众生揭示了苦的根源以及如何摆脱苦的方法。古往今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性的本质是一致的。佛法对古代人适合,现代人同样适合。因此,这样的人生真理我们怎么能不继承与发扬呢?还有传统的八大宗派,適應了中國特有的傳統儒道文化及中國人的根機,是中国佛教最具特色的,而且祖师大德们所提倡了“農禪並重”思想,更契合中國农业社會的實際。八大宗派在中國延續了上千年,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使佛教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就此也成为佛教的第二母国,这些优良传统理應去繼承与发扬。


  2、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当今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暴炸时代,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同时,更应该讲求时代的适应性,不能照搬照抄,守旧不前。现代社会物质可以说是极度丰富,相反而精神上确是极度饥渴,如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增大、有的人患上工作病、有的患郁抑症、有的患都市病,还有更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烦恼。佛教要发展,必须要对机,因时因地因人而说不同的法,让更多数人所接受佛法,把佛教带入主流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成为人们身上无法替换的血液,这样佛教才是发挥了时代之作用。我们应该与现代社会接轨,利用现代资讯科技和新知识,为弘法利生服务。因此,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能开设一些如心理辅导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课程,这样才是急时代和众生所需,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老路上。


  二、 要协调好佛学与学佛的关系


  1、 佛学是学佛之前提

  佛学与学佛关系,是指学与修的关系。佛陀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住世度生时讲究“因材施教”,对不同根机人说不同的法。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他们进入佛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或从“信门”开始,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没有信就像婴儿没有了母亲的依怙,然后再通过解、行、证的过程,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或从“解门”开始,也就是从闻与思入,认识佛法,尔后对佛法产生信,再经过修行,逐步体证佛法。从“信”入,是易行门,往往容易半途迷惘,容易倒退,坚持时间不长。现在不是有一部份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居士,刚开始时他们信心很坚定,每天按时完成师父所教的佛号声数,但时间一长觉得没什么进展,感觉到自己离佛国太遥远了,慢慢就会动摇了对佛法的信心。不仅在家信徒如此,甚至有一些出家人也是如此。这是什么原因,以其说他们没有善根,还不如说他们对佛教的教理教义的不理解。而从“解”入,虽是难行门,但对佛法信心会比较坚固,因为学通了佛教的理论,认识到佛教的殊胜处,一旦生起信心,退转机会很少。孔子也讲:“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能从解入手,可以杜绝“盲修瞎炼”,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学习佛学知识是学佛人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佛与佛学二者是不矛盾的。


  2、学佛与佛学是一体

  既然二者没有矛盾,哪是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学佛人的发心都是为了追求佛道,而不是做一个为研究而研究的学者。对我们来说学佛与佛学是一体的,研究佛学是学佛的方便和手段,是理论的基础,而学佛是一种实践。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体悟佛法之要旨,这才符合的学佛人必由之路“闻、思、修”这个过程。所以说二者如水与波的关系,不即不离。印顺大师讲:“以佛法研究佛法”,也就是告诉我们要精通三藏,输通八宗,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人根机的教法,让佛法传播全世界,为济世度生做贡献。虽然我们暂时未能开悟解脱,但懂得更多佛学知识,可以把正法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听闻佛法,这不就是也在度众生吗?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示了,语言文字只是方便说,就此佛陀成道后有“佛陀沉默,梵天劝请”这一幕,真正的佛法只有靠个人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去体证。因此,不能把二者放在矛盾的对立面上,更不能像学者只在理论上研究,轻视信仰,不从实践上体证佛法的妙乐。


  三、 要协调好博与专的关系


  1、 博学多闻,提高自身竟争力

  孔子把做学习分五个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很明显学习要有所成就首要是博学,有的博学就会产生疑问与迷惑,为了解开这些疑问与迷惑,就会自主地去寻求答案,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这样才会有所领悟。历史上许多的祖师,不仅通晓出世间之佛,还穷通世间法。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如民族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哪一类不是精华,身为中国人,又要度中国人,能不学这些吗?要让佛教走向世界与其宗教开展对话,能不其了解他们吗?能不学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情况吗?要适应时代发展,能不学当今时代的新知识和掌握新的工具。佛教要走向人群,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我们身为人天师表,为更好度众利生,怎能不广博多闻呢?我们要用知识武装和充实自己,知道常人所不知道,如果大家都知道而我们还不知道,怎样度众呢?教育虽学社会大学的课程,但办学以佛教为理念,整个以佛教核心,以培养僧才为目的,学僧经过大浪淘沙,出来可以说就是精英。而不是佛教用钱去办教育,佛教在其中只成了一个系而已。因此,广博知识提升自己,才能使佛教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复杂的思潮立于不败之地。


  2、 专研课题,带动佛教发展

  佛陀时代就有不同的专才,佛陀十大弟子不是有智慧第一、论议第一、持律第一等。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高僧大德,畢生潛心致力专研佛法,如古代的道安、玄奘,現代的太虛、杨仁山、印順等,可以说佛教都是在这些高僧大德的推动才得以发展了。如日本佛教近代以来,为什么能在世界佛教界占上分,就凭借他们的专题研究,才有一席之位。我们可研究的课题实在太多了,有迎合社会需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佛教对环保、伦理、心理、人际关系等等,还有佛教自身课题,如经典的译成其他语言、编写所有现存经典目录、研究新时代寺院的管理模式、编写适合教学的佛教教科书、佛教布教网络化的开发等。毛泽东不是讲过“要用优秀作品人”,不管何种课题成果,都必将推动佛教的发展。


  综上所述,佛教要求得发展,就要有发展人才的战略眼光,不惜代价地发展教育。学院要协调好传统与现实关系,繼承和发扬佛教優良傳統的同時,打破舊框框、条条,突破舊格局,采用新思維和新構思。学僧方面更要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树立佛学研究的正确认识观,寻找自己的专长和弘法度生的切合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