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净旻法师:普陀与高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旻法师:普陀与高僧

  孤悬于万顷烟波之间的南海普陀,早已因观音大士的应化因缘而蜚声寰宇,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圣地。千秋香火,万国梯航,无不颂扬着这座“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然而,在浙东民间,却曾流传过一句与之不甚协调的俗谚——“普陀佛灵僧不灵”。这固然含有某些真实写照的成分,但考之史册,我们却不难发现:普陀名山与诸多高僧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去今来,多少法门龙象曾吮吸过南海的乳汁,沐浴过梅岑的朝阳。所谓地灵人杰,理必然也

  翻开《普陀洛迦新志》卷六“禅德门”,卷首有言:“ ```````` 兹山则清了南渡,海绝渔舟;怀信西归,梦通帝座。古鼎之舍利光照,潮音之德业芳流,大晓以闪电明心,贤良能咒水愈疾。中赞感鱼篮入梦,别庵有龙卫投怀 ``````` 。”短短数行,提示出普陀自宋迄清八位先祖的功行和道力,大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功。全卷共述本山住持 ` 本山出家及外来驻锡的一百三十位大德,行状高杰,令人感佩,足证普陀僧宝,代不乏人!

  宋代,有真歇清了禅师,十八岁试《法华》得度,参丹霞子淳禅师,开悟得证,遂嗣其法。建炎二年( 1128 )登普陀朝礼,绍兴元年( 1131 )再度来山,结庵南天门,时“禅林英俊多依之”;感化渔户七百余家迁离普陀,使成清静之地。任宝陀观世音寺(即今普济寺)住持,为普陀宗门初祖。后历任国清 ` 雪峰 ` 育王等六大名刹,得度弟子四百,嗣法门人三十余,高宗五次赐紫泥诏,谥“悟空禅师”。当我们在清晨的课颂时唱起“上来现前清净众,讽颂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 ````` ”时,是否知道,那就是当年真歇禅师的偈作呢?

  元代,有一山一宁禅师,得法于普陀顽极禅师。大德二年( 1298 )任“江浙释教总统”,主持江南佛教。次年封“妙慈弘济大师”,奉命出使日本。在日十八年,盛扬禅风,倍受朝野礼敬,是继唐鉴真大师之后的又一位中日友好使者。寂后,日本后宇多天皇题赞曰:“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又有孚中怀信禅师,望重当世。天历二年( 1329 )来普陀,途中被镇南王以香花迎至府内问道;宣让王亦遣使奉旃檀 ` 紫衣等请示法要。居山十四年,勤朴创业,朝廷赐号“广慧妙悟智宝宏教禅师”。元统二年( 1334 )得宣让王资助,主建多宝塔于普陀山。后移主南京龙翔寺,寂前梦告明太祖,太祖亲为致奠。约在此同时,普陀还出了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金壁峰禅师(法讳“宝金”,字“壁峰”)。师早年遁迹峨眉,入定时水淹七日而如故,闻伐木声以彻悟,元至正年赐号“寂炤圆明”。尝只身揭榜平定蛮兵,因获官服 ` 金钵之赐;并有“若要拿我金壁峰,除非铁链锁虚空”的佳话。其像至今仍为普济寺客堂所供奉。

  明代,有大智真融禅师,于万历八年( 1580 )泛海来山,结茅广熙峰下,额曰:“海潮庵”。“初无一椽盖顶,不十年而榛棘瓦砾之区,创为庄严佛国”,是为法雨寺开山之祖。师于佛法,“少而习焉,长而悟焉,老而笃焉”,持戒精严,发十大愿,山志称其与明末四大高僧中的莲池 ` 憨山 ` 紫柏诸老“同时杰出,而实行伟功尤称盛”。

  清代,有潮音通旭禅师,自幼出家普陀旃檀庵,康熙二十九年( 1690 )应定海总兵蓝理请,主普陀山事;时经清初海禁,山中殿宇荒废,师立志兴复,十年内遂使大士道场面目一新,“近革八十年之陋习,远绍四十二祖之芳猷”,号为普陀“中兴之祖”。有《潮音语录》《普陀列祖传》等行世。又有玉峰古昆法师,教禀台宗,志遵梵网,力究宗旨,咸丰十一年( 1861 )以兵灾避居普陀佛顶山慧济寺,阅《净土十要》及《弥陀圆中钞》,尽弃旧习,一心念佛求生,自号“恋西”,日持佛名六万声,永为定课;复刊大乘经律,并撰《莲宗必读》《念佛要语》 ` 《念佛四大要诀》 ` 《净土自警录》 ` 《净土神珠》等书,僧俗从化者甚众,时人以“净土领袖”观之。复有老僧仁光,年五十四始至普陀出家,长颂《金刚经》,光绪年间蜕化,寿九十六。临寂前嘱弟子将其盛于缸内,三年后启视,肉身坚固不坏,遂涂以金漆,供之“古佛洞”内,成为普陀一大灵迹。

  晚清以来,海路通畅,各地法门龙象更是纷至沓来,几成大观。众所周知者,首有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己于 1893 年随入京请藏的法雨寺化闻方长南来,主理藏经。 1897 年夏在寺开讲《弥陀要解便蒙钞》,秋起在珠宝殿闭关两期,前后凡住山三十余载,其《净土决疑论》 ` 《宗教不宜混滥论》 ` 《竭诚方获实益论》等重要论述均完成于此。仗此因缘,素仰印公的南山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也几度来山请益,执弟子礼。 1898 年,台宗泰斗谛闲大师受普济寺监院了余请,抵山开讲《弥陀便蒙钞》及《净土生无生论》,并表示“欲在此山修一茅蓬养静”,了余监院遂于旃檀庵后为筑“为莲蓬”以满其愿。接着,一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在其廿一岁时,即任普陀山僧教育会化雨小学教师; 1914 年 10 月,复来山掩关锡麟堂,其间定境现前,大获受用,并撰著名的《整理僧伽制度论》,有力促成了他日后伟壮的菩萨行愿。 1918 年,大师出任普济寺知众,于了余和尚通力合作,为避免普陀沦为“德侨收容所”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近代宗门巨匠来果禅师于廿四岁时自剃于普陀三圣禅院,成为他老人家现比丘相的最初因缘。四十年后的 1944 年,来果禅师的法子妙善和尚亦来山隐修,应请于法华洞侧性茅蓬闭关三年半, 1949 年又于妙峰庵闭“法华关”,为今日的重兴名山,奠定了基石。此时掩关普陀的,还有以刺血书写唐译《华严经》而闻名的五台山碧山寺退居寿冶和尚(现弘法美国)和曾任汉藏教理院教务主任 ` 《海潮音》主编的尘空法师(已寂),当时他们分别潜修于百子堂和双泉庵。

  中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僧人,享有“论师”之誉的佛学大家印顺法师(现居台湾),即于其二十五岁那年礼福泉庵清念上人披剃普陀; 1934 年,师还在佛顶山祥阅《大藏》,饱尝法昧。美国加州万佛圣城的开创者,法界佛教总会主席宣化上人对普陀亦颇有因缘,他不但于己于 1947 年春受具于法雨寺,还将他发愿要成为“世界佛教复兴总基地的万佛城称之为美国的“观世音菩萨道场”。又原洪筏禅院监院圆曌法师,后披缁后历参天童 ` 育王 ` 观宗诸刹,亲近谛闲 ` 静修 ` 静权 ` 宝静诸义龙,学教四年,造诣甚深。 1925 年赴香港,旋赴槟榔屿,游学缅甸 ` 新加坡,迎回玉佛三尊。 1931 年,在庵建沼气池一座,于技术方面颇多创建, 1982 年经国家能源部门考察,确认为我国最早 ` 最大 ` 保存最完整的沼气池,被列为舟山市重点历史文物。师教宗天台,行崇净业,精于书法,所抄《法华》 ` 《楞严》 ` 《圆觉》 ` 《地藏》《金刚》等经多部,俊逸刚劲,每有海外佛子求而珍藏,并集资影印,广结法缘者。 1990 年秋,师于杨枝庵颐养堂安祥西归,世寿九十四岁。

  “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如是等者,俱为僧界之宝,普陀之光!今文所述,虽言略笔拙,百不及一,然识者得之,因指见月,已堪景从。余无他意,唯谓“普陀佛灵僧亦灵”而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