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皇觉归正觉帝心印佛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 健 孟祖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皇觉归正觉帝心印佛心
  ■ 郭 健 孟祖能
  --------------------------------------------------------------------------------
  《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1期 
  狮子山位于云南省会昆明市西北106公里处的云南省武定县境内,以山形酷似一卧狮而得名。山上草木葱茏,多奇峰怪石、流泉飞瀑、飞阁悬亭,当代文学家冯牧曾誉之为“雄奇钟秀地,滇中第一山”。狮子山中不仅有雄奇秀异的自然景观,更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正续禅寺”即为其主要代表之一。“正续禅寺”始建于元代武宗大四年(1311),后经历代不断进行修葺、扩建,现占地约 3691平方米,包含山门、石坊、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南北陪殿、南北庑厢、翠柏亭、方丈室、藏经楼(含明惠帝祠阁)、从亡祠、礼斗阁、观音阁等景观。特别是因其中融人了明朝建文帝的传说,从而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和魅力。
  建文帝即朱允蚊,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却不幸中年早逝,之后朱元璋立朱允蚊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他继位即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不明。《明史·恭闵帝纪》中有对这段历史的相关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明史纪事本末》和西南地方文献则有更详细的记载:朱棣兵破南京时,建文帝与程济、杨应能、叶希贤等近臣化装成出家人,从暗道至城郊神乐观,经两湖,过巴蜀,于1403年正月抵达昆明,投奔当时镇守云南的旧臣,世袭黔国公沐晟。沐遂派心腹将建文帝送至距昆明100多公里的武定府,命土知府萨周妥为卫护,萨又派人将建文帝送至狮子山正续禅寺,后建文帝还曾往来于巴蜀、贵州等地。
  如今狮子山正续禅寺山门内的一幅名为“建文逊国图”的壁画,画面正中,建文帝身材高大,芒鞋僧衣,风尘仆仆,神情忧郁地遥望着远方,显得肃穆而又慈祥。在他身后有6个随从,其中一个是银须老者,一个是按剑卫士,其余4个为出家人打扮的近臣。画面右边是正在燃烧的城楼,城前兵荒马乱。左边则是佛寺和山门,其清静庄严与右边的战火弥漫形成鲜明对比。这幅壁画作于1956年,其创作依据即是《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文献中的记载,不过,因这段历史并非广为人知,以至今天的一些年轻游客称,画中亦帝亦僧的建文帝形象常使他们联想到金庸笔下的云南“南帝”(一灯和尚)。
  传说建文帝为僧狮山时,法号“应义”,在山上生活了数十年,因此山上的许多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天王殿南侧有一处幽静的庭院,中有三间土木结构的平房,传说这就是建文帝为僧时常住的“翠柏亭”,又称“帝王居”;院内遍植花木,其中两株矮小苍劲、半枯半荣、形状奇异的刺柏树据说就是建文帝亲手植的“龙凤柏”。另外,据说大雄宝殿前两棵高大的孔雀杉也是建文帝亲手所栽,今天的所谓“龙隐庵”原是建文帝躲避搜捕的藏身之处,“礼斗阁”是他拜祭先祖、缅怀旧臣之所,阁旁的椭圆石板则是他下棋的地方……
  与建文帝有关的景点中,有不少都带上了“龙种天生”、“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例如“月潭潜龙”景点的传说:建文帝初来狮子山时,被安排去挑水。因路途遥远,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腿疼、肩膀红肿。一天,建文帝在后山门外用钩担头戳一个坑说:“水出在这里就好了。”第二天一早,建文帝发现昨天戳的月牙形小坑里竟真的有满满一坑清水,于是便约了几个挑水和尚在这里掘地找水,才挖几尺,便见清泉汩汩流出,形成了一水潭。后人认为这清水潭是“真龙天子”引出的,便在潭中雕一石龙,取名“月潭潜龙”。
  狮子山的景点中,最著名、最吸引人的当数位于藏经楼内的“惠帝祠阁”。藏经楼是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木架结构建筑,楼上供奉着释迦牟尼像,楼下则供着建文帝像。因建文帝在南明弘光年间曾被追崇为“惠宗让皇帝”,清朝乾隆年间,又被追谥为“恭闵惠皇帝”,所以建文帝又称明惠帝,这供着明惠帝的楼层即称“惠帝祠阁”。祠阁正中悬着书有“帝王衣钵”四个烫金大字的巨型匾额,字迹清秀遒劲,端庄古雅。阁前两根红色大圆柱上,两条五爪金龙盘柱欲飞。中间一座悬“明惠帝”匾额的佛龛内,又有两条金龙护卫着建文帝塑像——一位身披袈裟、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眉宇间略带忧愁的神情。旁边侍立的两和尚,即传说中随同建文帝落发为僧出逃,后死于云南洱源的监察御史叶希贤(法名应贤)和吴王教授杨应能(法名应能)。
  “惠帝祠阁”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皇宫格式:它建在一个高八米的石砌平台上,台下是九个高低不一的平台,这就是供百官按品级大小跪拜的“品级阶”。平台正面无阶梯,行人须由左右两侧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阶“九龙口”才能登上围有花板石栏的丹墀,石栏柱头上的“望天猴”石雕也为皇宫前的华表柱头所特有。
  同一楼阁中既供佛祖又供皇帝的现象在中国各地庙宇中较罕见,“惠帝祠阁”这一“袈裟披处,狮山出现帝王宫”的奇特景象使人不禁猜想建文帝当年在狮山亦帝亦僧的生活。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所载的据传为建文帝亲作的一首诗似可作为这种特殊生活的写照:“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
  从元代至今,狮子山留存有百余首诗词楹联,这些诗词楹联的作者中,有不少是政界要人或知名文人,如清武定知府王清贤、清著名诗人孙髯翁、现代著名诗人和作家邵燕祥、晓雪、韩映山、梅绍农、冯牧……等等。
  诗词楹联中篇幅最长者当属孙髯翁的五言古诗《春日登狮山》,全诗共118句,从春日出行、途中遇景写起,通过登上狮子山看到建文帝遗迹触景生情,回溯了靖难之变,建文帝被迫逊位,流离至滇,狮山留迹的过程,全诗一气呵成、气贯长虹。这首诗虽以叙事为主,但从诗中对建文帝与其叔性格的对比(“燕王英武姿、文孙愚且软”),对靖难之变中建文帝有机会杀朱棣却不忍下手等情节的描述中(“一夫不忍杀”、“举国遭涂炭”),我们不难看出此诗不仅有对建文帝的悲剧定位和同情,还指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建文帝性格柔弱,并对这种柔弱的性格进行了抨击。
  清权州牧越隽马坍题于惠帝祠阁的一幅长联也颇为著名:“沧桑忽成田,那堪君臣师弟仓皇出奔,综计廿余人中,讳姓讳名,半从半遁,不过几著残棋,闻梵呗之清音,说什么为龙为虎;灵山今有路,回思浙蜀楚黔踪迹殆遍,总历四十年内,时行时止,或哭或笑,大都一场春梦,听钟声于夜静,却原来是色是空”。——此联不仅概括了靖难之变后,建文帝生活从沧海到桑田的巨大变迁,也浓缩了建文帝由帝至僧的特殊心路历程,最后以佛教“一切皆空”的思想为旨归,读来颇具禅味。’ 当然,在狮子山诸多诗词楹联中最脍炙人口的还是书于大雄宝殿和惠帝祠阁的两幅对联(作者不详),书于大雄宝殿的对联为:“叔误景隆军,一片婆心原是佛;祖兴皇觉寺,再传天子复为僧。”上联所涉及的史料是:靖难之变时,建文帝手下李景隆率军与朱棣军作战,屡战屡败,众臣劝建文帝杀李景隆以励军心,但建文帝不听,后来朱棣军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却打开城门投降,致使南京城陷。下联所涉及的史料是:朱元璋幼时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传到其孙建文帝,建文帝同样也当了和尚。这幅对联把建文帝的柔弱性格看作是佛的慈悲心肠的天然表现,并联系起朱元璋和建文帝祖孙二人同为帝王与和尚的历史巧合。
  与此联旨趣相仿的是书于惠帝祠阁前的另一幅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上联意思是朱元璋幼时当过和尚后来成为皇帝,而建文帝则是当了皇帝后又成为和尚,祖孙两人之间不但有帝位的传承,而且还有佛法(衣钵)的传承,这种同为帝王同为佛子的感受一脉相承。下联意思是燕王朱棣起兵与其侄建文帝争夺皇位,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眼看就要被生擒,建文却下诏“勿使负叔父名”,从而竟让朱棣安然逃走,最终导致自己后来逊位,颠沛流离数千里。此联最后一句“狮山更比燕山高”不仅赞建文帝人品高于其叔燕王朱棣,同时也蕴含着成佛高于做皇帝之意,这显然是对建文帝丢了江山,却赢得佛缘的肯定性评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南武定狮子山正是因其帝僧合一式的文化特色而在中国佛教诸名山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