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音声持名入定可行性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大航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音声持名入定可行性之探讨
  大航法师/圆光佛学研究所教师

  音声持名念佛是目前最被广为运用的修持方法,然此种念佛法门究竟能否藉之导引入定?从修定的立场,应该如何来看待此一法门?这正是本文欲探讨的重点。
  意声语言的发生涉及多种心识的活动,如五识的身识、舌识及意识之思、寻、伺等心所,由于五识是随外门转,其性散动,因此不利定中意识;语言生起之主要功能者──寻伺二心所虽有益初禅,但对二禅以上之禅定却有轻躁之过。加以诸经教明示声音对禅定之扰动过患,因此可知,纯以音声持名念佛欲寻求入定,是不恰当的。
  然正如安般法之以“数”来导引意念专注呼吸相,意念专注后,其数便可舍弃。意声持名念佛亦有异曲同功之妙,藉著音声持名来系住意念对佛德的缘念,待意念专注后,则可舍音声念佛转而为意念念佛。如此,音声持名虽不能为修定之正方便,却不失其为前方便的价值。


  题目:音声持名念佛入定可行性之探讨
  目次:壹、前言
  贰、音声之发生及其特性
  参、寻伺二心所之作用
  肆、寻伺与定的关系
  一、定之特性
  二、寻伺对定之影响
  伍、音声与定之关系
  陆、念佛法门之特性
  柒、结语

  音声持名入定可行性之探讨
  释大航

  壹、 前言
  佛法传至今日,虽有南传佛教及藏传佛教逐渐兴起于此地,然就一般大众学佛的样态来看,弥陀净土法门仍是一枝独秀,尤其是在临终死亡的场合里,净土仪轨几乎取代了所有法门,成了共同的定轨。净土法门之所以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除了外在环境,如时代动乱促成人心思离娑婆,及弘传人物辈出等原因之外,其自身的重要原因应有两项:一者弥陀本愿,不论是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提供给佛弟子是莫大的安慰、希望与方向,尤其是对心志较为懦弱,对自力解脱缺乏信心者,更是一项有力的依靠,这种含有他力的法门,正契合一般人的心理需求;二者方法简易,净土的修持方法有一般所说的实相、观想、观像、持名等四种,前三种具有较深细的观行,然最为普遍运用的则是后者的持名念佛,由于其方法简易,道理简要,即使非佛教徒,亦常挂在口头上念诵。
  为了普及各类根基,开演法门的善巧方便,是必要的作法,可是往往在方便发挥其妙用时,混淆的观念也接著产生出来。弥陀净土法门藉著弥陀愿力接引浊恶众生,如《观无量寿经》所说: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像这样五逆重恶之人,只要凭赖弥陀愿力,及“具足十念”便得往生。这种看似违反因果业感原理的说法,正是大乘以大悲为上首的菩萨道精神,恒以一切众生为念,即使是五逆众生,尚为他开启一条可弃暗投明的机会,这也绝对符合释迦牟尼佛兴佛法于世的本怀。但当此一慈悲的善巧被过分强调弥陀愿力的他力部分时,“至心令声不绝”的自力部分即被轻易忽略。同经即提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这正是修持净土的正常道,也是净土教与其他教理会通之处。从这里来看,即使求生净土只须仰赖临终的持名念佛,但诸经典对如何念佛才能往生亦有些条件上的要求。如:
  1.《阿弥陀经》部分:
  “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2.《观无量寿经》部分: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3.《无量寿经》部分: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当发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 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依文所说,念佛是须具足“一心不乱”(“一向专意”)、“至心”(“至诚心”)、“至心回向心”、“信心欢喜”(“欢喜信乐”)、“菩提心”,方能往生,这正是净土行者被赋于最起码的要求。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阿弥陀经》提到“若七日一心不乱”的观念,因此佛教界便流行“打佛七”,以七日为期,集众共修,大众同声持名念诵佛号。至于平时,则常见以某一定数做为功课的要求,专心持名。由于净土经典中除少数经典如《般舟三昧经》外,少有对禅定的修学做要求,更少提到要以三昧力求往生,因此净土行者,对声音持名如何一心,如何得定,如何入“念佛三昧”,少见深入探讨。笔者以为净土法门的殊胜,在于普为一切众生开示解脱之道,然其教理必也不与佛教基本教理相违,其为了应机虽不强调禅定,但不表示凡净土行者便当忽略禅定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想从其他教理来探讨,现今流行的音声持名的念佛法门,是否能入定,希望藉此研究能为持名念佛提供另一思考方向,提升念佛方法的修持功用,这便是本文的动机。
  就此论题,本文拟从几个方向进行,一者分析音声发生之条件及其所涉及的心识活动;二者音声生起所必具备之心识具有何种特色;三者禅定之特色,及其心识活动;四者音声的作用及其心识活动对禅定的影响为何;五者念佛法门的特质,及其与定的关系。最后综合前述研究,对音声持名念佛入定可行性提出判断。
  贰、 音声之发生及其特性
  欲探讨音声与定的关系,须先了解音声是如何发生,其所涉及的心识活动如何,又具有何特性,才能有助于了解音声对定之影响。对音声之发生,现今生理学有如何看法,此处不做讨论,仅单纯以经论中对音声所做叙述为根据来讨论。首先,在《楞伽经》卷二提到:
  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断、齿和合出音声。
  此文虽偏以外在身相来说明音声发生的条件,但却可藉之看出,音声之产生涉及身识、身根及舌识、舌根。除了身识及舌识之外,音声尚须意识之作用,其如《俱舍论》卷十三所说:
  契经中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此二何异?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是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
  这里所提的“思”即是意识思心所之功能,属于心理意志的作用,是行为的主要动力,音声之动作必须先有此意欲,方能具体表现出来。
  音声的发生来源,可分为二种,一为有执受大种(有情),一为无执受大种(非有情)。有情所发出的声音,又可分有情名(有意义之言语)与非有情名(单纯之声音),而此二种声音,又都分为可意声与不可意声两种。 今此处所谈念佛音声,应即属于有执受大种所发出来之有情名可意声。有情名之音声既能表业,则音声的发出,绝不只是意欲的表现,在其形成过程当中,必然含有某一种“分别”的心理机制,来决定当发生何种音声、何种语言。这种“分别”的机制,即是由寻、伺二心所来担任的。根据《大毗婆沙论》卷百七十一所说:
  契经言:寻伺已语非不寻伺,身表亦应寻伺已作,非不寻伺。上三静虑寻伺灭故,无身语表。
  身体与语言表现于外的形象、动作,皆必须有寻伺存在。由于寻伺二心所从二禅以上即不能发挥功能,因此二禅以上,并无身表与语表的作用。关于寻伺与语言紧密关系如何,《成唯识论》卷四明确指出说:
  寻伺与语是遍行摄,彼若灭时,语定无故。
  意即寻伺是语言能否作用的决定关键,凡语言发生时吾人必能发现寻伺二心所之作用在其中。因此一关系可得一认识,欲掌握音声与禅定的关系,即须掌握寻伺之特性及寻伺与禅定的关系,关于这二点,在后文会另辟篇幅讨论,在此先谈寻伺为何与语言之发生有如此密切之关系。《瑜伽师地论》卷五有如此叙述:
  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寻伺行相者,谓及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及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意。
  寻伺的主要作用,正是以语义为推度、构画、分别的对象,若无寻伺的这项功能,语言音声的产生,无法被组构成为一个有意义,或具有规则及稳定性的表征功能。正因为如此,无寻伺二心所作用的界地,语言必然无法被表达出来。
  综合上面所述可知,音声语言之发生,至少应具足下列条件:身根、身识、舌根、舌识,以及思、寻、伺等三心所。既然已知音声语言须靠这些条件才能发生,则可藉由对此等条件在禅定中是否被容受的探讨,来了解音声语言在禅定里是否能发生,以及音声对禅定的影响。
  参、 寻伺二心所之作用
  前节已略就寻伺与语言之关系稍做叙述,此处则专对寻伺的作用,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先就寻伺之一般定义来了解。《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说:
  云何寻?答:诸心寻求、辨了、显示、推度、构画、分别性、分别类,是谓寻。诸心寻求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寻自性故。云何伺?答:诸心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是谓伺。诸心伺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伺自性故。寻伺何差别?答:心粗性名寻。心细性名伺。
  在《瑜伽师地论》卷五则如此说:
  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
  从二文来看,叙述虽有详略不同,基本上对寻伺的功能的看法并无多大差别,即寻伺皆是以分别、推度、思察为自性,二者之差别在于前者粗显,后者深细而已。寻伺二心所之分别功能,前节已略为提到,是以“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然此分别功能究竟与其他心心所有何差别,是须做点简别。根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所述:
  此中略有三种分别:一自性分别,谓寻伺;二随念分别,谓意识相应念;三推度分别,谓意地不定。慧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欲界意地具三分别,初静虑三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初静虑意地,若不定者,具三分别,若在定者,有二分别,谓自性及随念。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心,若不定者有二分别,谓随念及推度,除自性,彼无寻伺故。若在定者,唯有一种随念分别。
  兹将上述引文做一图示
  地别 分别别 自性分别 随念分别 推度分别
  欲界五识 ˇ
  欲界意地 ˇ ˇ ˇ
  初静虑三识 (眼、耳、身) ˇ
  初静虑不定者 ˇ ˇ ˇ
  初静虑定者 ˇ ˇ
  二三四静虑不定者 ˇ ˇ
  二三四静虑定者 ˇ
  所谓自性即是法自体的分别性,单纯地就现前境做了别,故唯属现量。随念分别则是对过去曾经经历之事的追念思惟。至于推度分别,则是对事类的差别,做比较、推度。寻伺在这里很明显地被定属于自性分别。从字义来看,自性分别,似乎较其他二分别来的单纯,其实不然,如同论卷百七十一提到:“问:何故上地无寻伺?答:寻伺粗动不寂静,上地微细寂静故。” 《俱舍论》卷二处亦说:“眼等五识有寻有伺,由与寻伺恒共相应,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显义决定。” 属于自性分别的寻伺,不能在“上地”即是指二禅以上,正如图所示,自性分别只能存于欲界及色界初禅。主要是因为寻伺行相粗动,攀缘外门,不寂静故。
  另外寻伺二心所又与几识相应,关于这一点,《成唯识论》之见解与《大毗婆沙论》不同,若依前引文,《大毗婆沙论》认为五识具有寻伺之功能,但《成唯识论》卷七则认为:
  又说寻伺以名身等义为所缘,非五识身以名身等义为境故。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杂集》所言任运分别,谓五识者,彼与瑜伽所说分别义各有异。彼说任运即五识,《瑜伽》说此是五识俱分别意识相应寻伺,故彼所引为证不成,因此五识定无寻伺。
  因五识不能以文义为所缘,如此显然与寻伺的功能相矛盾,因此五识不应有寻伺功能,因为与五识俱起的五俱意识具有寻伺之故,方有此错觉。
  肆、寻伺与定的关系
  一、定之特性
  欲了解寻伺与定之关系之前,须先了解定的结构。对定的分类,依不同的教典有不同的讲法,有的将定粗分为四禅与四空定,有的则是细分地在每一禅定之前,放入近分定。再者,诸定的生起因缘,及其特质,亦是各各差异,例如初禅的功德支是寻、伺、喜、乐、一心,二禅则是喜、乐、净、一心。因此此处所谓定的特性,只能就诸定的共通处来谈。
  首先先就定在诸心心所中所居地位来探讨。在《俱舍论》是将定安于十种大地法中,如其卷四之颂所说:
  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
  这里主张凡心有所起,三摩地(定)必与之相应而起。这样对定的定义,是相当宽松的,正如《顺正理论》卷十的说法:“令心无乱,取所缘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凡心中有一份专注力,便是属于三摩地。对此《成唯识论》在卷五则有不同的看法,其对定的定义是这样的:
  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抉择智生。
  从定义上来看,与《顺正理论》之说法并无多大差异,但《成唯识论》是将定列入五别境心所中,亦即非遍一切心起处皆有定心所,而是必须要有“所观境”时才能现起。显然《成唯识论》对定的定义较狭,但较符合一般对定的看法。
  定之特性既然是对其所缘境专一不散乱,则定是与哪些心识相应方能成就定相?再者,如何之心识作用则无法成就定法?关于这一问题,诸家看法颇有分歧。《顺正理论》在卷七十七的地方以“正在定中无五识” 为理由,反对经部所说二禅之乐是身乐而非心乐。 显然经部是主张定中可容许有身识的。对此,《成唯识论》则另有看法,在该论卷五处提到:
  故《瑜伽》说:若遇声缘从定起者,与定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唯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杂集论》说等引位中五识无者,依多分说。
  依上文所说,《成唯识论》显然认为《杂集论》之定中无五识之见解是不恰当的,定中是允许部分五识(至少是耳识)与定中意识俱起。由前述可综结三个看法,即:定中无五识、定中有身识、定中有耳识。此中哪一说为善?似乎难于抉择。《成唯识论》虽引《瑜伽师地论》之说为证,但《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却有另一说法:
  云何非三摩怬多地?当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种,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谓五识身。
  五识并非是定生之地,其原因是五识自性是散动的,故五识不是定地,是本质上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再回看《成唯识论》另一叙文,或许可得到一些答案。该论卷五处对于五识有无五别境心所时,有以下之看法:
  有义五识容有此五,……虽不作意系念一境,而有微劣专注义故,遮等引故说性散动,非遮等持,故容有定。……未自在此五或无,得自在时,此五定有。
  此处亦认五识性散动,亦不能系念一境,故其无法产生等引之引生禅定之作用,即便其能有微弱正定等持之作用,亦多是得自在位之圣者方能如此。因此可以说,定中五识或无或多分无。不过无论如何,对初习禅法者,由于其性散动,故修定时须约制五识之缘虑作用,方不致动荡定法。
  至于定中意识之“分别”作用为何,前节探讨寻伺二心所时,已经知道自性分别唯属寻伺二心所,至多包含欲界五识(《成唯识论》不认同此看法),而寻伺至多也仅在初禅中存在,二禅以上盖无寻伺之自性分别。至于推度分别,由于其行相粗重,故一行推度分别便会出定,因此四禅中皆无推度分别。随念分别则可在四禅定心中作用,乃至四无色定之定心中,亦有随念分别。
  二、 寻伺对定之影响
  透过本文之第三节的探讨,大约掌握了寻伺二心所的几点特质:一者属于自性分别;二者以文义为所缘境;三者成就语言音声的发生;四者行相粗动;五者随外门转;六者唯在欲界及色界初禅中。具上述这些特质的寻伺二心所,对定的修习有何影响,是本节探讨的重点。
  在《清净道论》处有一段对寻伺的描述:
  其次寻令心专注所缘,而伺继续思惟,由于寻伺心不散乱而成就加行,由于加行的成就而生喜的喜悦以及乐的增长。由于这些专注,继续,喜悦,增长的助益一境性,则使与其他的相应法俱的此心,得于同一所缘中,保持平等正直。是故当知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的五支生起,名为五支具备。当此五支生起之时,即名为禅的生起。
  依照此文所述,寻伺是成就初禅的功臣,由于二心所的“专注所缘”,而带动起其他功德支,终致成就了初禅。这样的说明与前述寻伺行相粗动的看法似乎不一致。对此一矛盾点,《显扬圣教论》有很好的消解说法,该论卷十九这样说:
  问:寻伺等法于初静虑等中能为顺益,摄受自地令得清净,何故如来说彼名动?答:望他地故说名为动,非望自地。
  寻伺其性粗动,乃是就二禅以上诸禅定而言的,对初禅而言,寻伺却具有清净入初禅的定心,而“顺益”初禅的成就,故二说并未矛盾,只是立足点不同而已。然而所谓寻伺:“顺益”、“清净”的作用究竟为何?《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在说明初禅五功德支之所以被如此安立时,做以下的说明:
  问:法有无量,何故唯立寻等为支?答: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故,由此三种支分满足不待余故,初静虑中寻伺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故。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
  初禅离欲界最近,亦最能感受欲界之过患,初禅之名为离生喜乐地,正是就离欲界染污而生喜乐说的,因此进升初禅的最大过患即是如何调伏欲界烦恼,所谓“调五欲”、“诃五盖”,亦即是针对欲界烦恼而说的。而寻伺则是依止定力,以正寻伺断欲界恶寻伺,而又反过来助成正定的成就。
  寻伺对定的作用,除了对治欲界烦恼之外,由于其是语言声音发生的主要促成者,因此尚有其他作用,《成唯识论》卷七在谈四不定法时提到:
  寻伺容与十一善俱,……后二(寻伺)亦通加行善摄,闻所成等有寻伺故。……寻伺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彼,从彼引生故通见修非所断摄。
  亦即寻伺可助成闻慧,例如《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中所说:
  何等为声?谓具五德乃名为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义善者,谓能引发胜,生定胜,无有颠倒。
  依语言文义建立闻慧,依正思维建立思慧,再依思慧所成,与定相应,成就修慧。由于成就闻慧过程中是有赖寻伺二心所,故间接来看,寻伺亦是成就定慧之助缘。
  前面所说是就正面来看寻伺二心所的功能,然正如前文亦提到,就二禅以上诸禅定而言,寻伺毕竟是散动的,因此由初禅进入二禅时,所应作的诸观察当中,最重要的即是观察下地(初禅)的苦、粗、障,并观察上地(二禅)的胜、妙、出。这里所谓的初禅的苦粗障,皆是环绕在初禅的寻伺而说的,苦是指寻伺二法动乱,动摇定心,故为苦。粗是指初禅是赖寻伺而成,故为粗。障是指寻伺会障碍二禅内净支的产生,故为障。因此《瑜伽师地论》说:“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第二静虑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 由此寻伺障上定之过,可见一般。
  伍、音声与定之关系
  依前面的讨论知道寻伺是语言音声有无的重要决定关键,由于寻伺可“顺益”、“清净”初禅定心,是否即可依此道理推论语言音声对修习禅定无障碍?又在第四节处曾引《成唯识论》之文,说明耳识可分定中意识俱起,定中闻声,若不起希望心,是可以不出定的。话虽如此,在第二节地方本文亦提到音声语言的发生,除了需要寻伺二心所之外,亦须思心所、身根、身识、舌根、舌识,寻伺只是音声语言的必要条件,非充要条件,故不能仅以寻伺的情况,来决定音声是否影响定之产生。再者,《成唯识论》之主张,少分五识可与定中意识俱起,应只限于自在位者,故不能以此为通论,视定中闻声不出定是当然。 以上是前文的研究心得,兹再从其他经证来探讨音声对定的影响。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曾对定做如下定义:
  云何奢摩地,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离言说唯事唯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地。
  文中指出,修定之所缘境是“离言说唯事唯义”,言语音声在此是必须被远离的。另外同论的卷十二亦说到:“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 明显地指出语言对定的妨碍。
  再从五识作用来说,五识以外在色、声、香、味、触等为境,由于五识缘于外境,故经论多认为定中无五识。《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说到:
  云何心乱?答:诸心散乱流荡不住,非一境性,是谓心乱。……非一境相者,谓令心流荡于外色、声、香、味、触故。
  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七亦有相似看法:
  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金本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善男子!应知五种: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若于外五种妙欲诸杂乱想所有寻伺随烦恼中,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外心散动。
  从二引文可知,缘外的五识作用,对内摄的定心是有散动影响,而耳识闻声正是其中之一种,故声对定之妨碍也成必然的了,在《阿含经》中便有几则经文,明显指出音声语言与定之关系:
  1.“禅以声为刺,世尊亦说禅以声为刺。所以者何?我实如是说:禅有刺。”
  2.“九证法谓九尽,若入初禅,则声刺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
  3.“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
  究实来说,障碍禅定之因素有许多,《阿含经》特别点出声是障碍禅定之主要因素,足见依世尊之所见,声的障碍是习禅者必须最先解决的课题。
  陆、念佛法门之特性
  若依前面各节的论证,音声对定显然并没有正面的帮助,若顺此结论即断言音声持名念佛在方法上并不恰当,且不利念佛三昧的成就,恐言之过早,且违净土经典的教示。在此欲就音声持名念佛的妥当性进行探讨之前,个人以为应先就“念佛”的意义稍作分析。
  “念佛”作为法门为佛弟子所修持,并非仅在大乘教里头才出现,在原始佛教中亦可见六随念或十随念的教法。二种念佛法门,虽各有所本,在教、理、果上,亦有差异,然在以“念”为行的方法上,是有相通之处。故可藉《阿含经》中所示佛随念法门的特性,助吾人了解念佛之“念”的意义。《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言:
  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稳涅槃,彼于尔时,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嬴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如是比丘住在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稳涅槃,修六随念乃至疾得安稳涅槃。何等六念?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人天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嗔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挂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根据经文所说,对佛随念我们可以归结几个要点:一、此法门对未能于其他法门得力者是一种善巧法门;二、藉此法门可得升进涅槃;三、忆念如来十种名号所表如来功德是其修持要领;四、依忆念力可伏烦恼证禅定。在这里特别值得留意的是:“念”与口称之“念”不同,何以得知。因为六随念之其他五随念──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十随念,则还有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这其中许多随念是不能以开口称念来修持的。念如来十种名号,是指忆持每一名号所表如来所行正法及所显果德,因此要修持此一法门,必须事先对十名号所具内涵有所领略,才能藉由忆持力对清净法、清净德起清净念,进而能“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
  关于“念”的意义,《成唯识论》也有一明确定义,在其卷五提到:
  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
  这里明白指出,念是以曾习境为所缘,且此“曾习境”必须是能明记的,除此之外的其他境,是不能令念生起的。对念佛而言,十种佛号所显清净法与清净德,即是所当研习、明记不忘的“曾习境”。再者,由于念是属五别境心所,因此若将此“念”用于念佛,则念佛当然不是指口称念,而当解为忆持、忆念才恰当。若然,忆持佛德与定有何关系?关于这一点,《清净道论》之〈说六随念品〉有很好的说明:
  像这样的随念佛陀之德,此时则无被贪所缚之心,……他的心只是缘如来而正直的。因为他这样没有了贪等所缚,故镇伏五盖,因向于业处,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寻伺倾于佛德,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于喜的足处而轻安,则亦得生起身心二乐;有乐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得心安(心一境性);在这样次第的一刹那中生起了五禅支。因为佛德甚深或因倾向于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禅。
  此文特别举出寻伺二心所的作用,依一般的初禅修习,寻伺主要是就欲界烦恼为分别对象,而此处则以佛德为对象。前面已提过,寻伺是以文句义为所缘,因此此处之寻伺,是以对佛德的概念认知为推度、伺察的对象,藉之而引带起其他的禅功德支。另外,此文又指出佛随念最高只能证到未到地定,不能证根本初禅,其理由是佛德甚深,以及由于观察佛种种功德,心识多分别故,不能得根本初禅,关于这一点容后再讨论。佛随念既然可以证禅定,大乘净土法门的念佛当然也可以证禅定,问题只是在音声持名号究竟意义在那里?其功能又当如何定位?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安那般那的修持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清净道论》在〈说随念业处品〉谈及安般法的修持:
  以数连结于业处,由于数的力量,而心得以专注。……然而需要好长的时间来数(出入息)呢?直至不数亦能住立其念于出息入息的所缘为止。因为数的目的只是断绝散乱于外面的寻,而住立其念于出息入息的所缘。如是既已以数而作意,次当以“随逐”而作意。
  安般六法──数、随、止、观、还、净,是此法门的修持次第,而数的功能即是将意念与呼吸作连结,为的是指意念专注於呼吸相上,当心念已能专注於呼吸相上时,则可舍弃数,而直观呼吸。个人以为,音声持名之功能与安般法之“数”很相近,念佛行者可藉著音声持名,将意念与佛德(佛号其实隐含对佛德的忆持与信受)做连结,待对佛德的忆持得稳定后,则可舍音声佛号,而直就意念上去用功。如此不但音声持名不会坏定的修持,反而可以成为念佛三昧的助行。
  至于念佛三昧是否也如佛随念一般,只能达到未到地定而已,关于这一点,从三种分别与定的关系中,可以得到不同的思考,依本文第三节所作三分别与定的图示,寻伺的自性分别只能在欲界与色界初禅,二禅以上俱无;计度分别则不能在一切定地;随念分别则普在在一切定地,倘如前所说,以寻伺二心所“随寻随伺”佛德而证定,其定充其量只能是初禅。然若依随念分别作佛德的观察,则定地当不仅限于初禅。随念分别是“意识相应念” ,非不能用于佛德的分别,问题之根本是在于念佛行者对佛德的领略到何种程度,例如实相念佛是以般若空义为佛德内容,若以此理体功德为所缘境,非但不会障定的进升,反有助于远离定境中的染爱,而进升诸禅。当然若纯以佛之事相功德(如佛陀本生所行事迹)为主要所缘,则又另当别论。
  柒、结论
  音声持名念佛既是为普遍大众所实践,因此若能藉著研究呈显这一修持方法特性,令修持者能更深刻,更实际的掌握修持要领,则这样的研究便有其意义和价值,个人即是秉著这一单纯动机进行了本论题的探讨。
  音声持名念佛能否入定?问题的解决方向,从题目本身就已被确定了,即当分析音声的结构及其必要成素,再就其个各成素与禅定之关系进行探讨,如此则能了解音声对定的影响。本文透过各节的探讨,知道音声之发生主要涉及身根、身识、舌根、舌识、思心所,及寻伺二心所。由于五识以外境为所缘,其性散动,故多家看法以为定中不应有五识,即便容许有,亦是得自在位者。因此音声发生所须之耳识、身识,并不被允许在定中作用。
  再者是寻伺,寻伺虽对自地(初禅)的证入,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上地(二禅以上)而言,仍是散动的,因此为修二禅者所当对治的。有音声语言的发生必赖寻伺的作用,而寻伺至多到初禅,因此即使音声不碍禅定,单凭赖音声修定,充其量也只能到达初禅。由于音声之不利禅定,故教典中一再揭示,在定的修习过程中,当远离音声的造作。由于有以上的见解,故认为纯以音声持名念佛欲入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虽然音声持名与定不能直接相应,但并非无助于定的修持,本文参考安般法的修持要领,主张利用音声持名摄心,待念佛意念稳定后,则过转为纯意念念佛,如此则不碍定的成就。换句话说,音声持名念佛可被定位为修持念佛三昧的前方便,其对初习念佛法门者,仍不失其妙方便。
  若依演译逻辑来看,中效的结论必然含蕴在前提中,虽然人文科学不完全依演译逻辑来推论,但事实上确实有许多新见解是早含蕴在旧思想里头。本文的一些见解也是如此,笔者也仅是在过去圣贤留下的教典中,找寻出早已蕴含在其中的道理而已。
  本文的一些看法,尚须各方贤达检证,倘若这些看法是可接受的,则它最大意义在于告诉念佛行者,意念念佛更符合念佛法门的实际,音声持名念佛是此一法门的善巧开演,若能知从执持名号的善巧,提升过转至与定学、慧学相应的修持,此法门所谓“三根总被”的意义才会被真正落实下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