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法的和平思想和实践基础(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继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的和平思想和实践基础(下)
  继如法师
  --------------------------------------------------------------------------------
  继如法师讲于大觉寺
  南传《阿含经》中的《无诤分别品》。也强调“苦”和“乐”两方面。
  过去讲《阿含经》时,我常引用佛陀的一段法语:“比丘!一者心著欲境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维而自苦其身,寻求解脱者,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
  这段法语,说明无益的苦行尽管毅力很坚强,但不能彻底解脱生死烦恼。再者,欲乐之贪得无厌,对人欲、物欲不能淡泊,终不能走向解脱。
  经中云:“凡与物欲结合之有乐,此是下贱、凡俗、非圣、不持利益。如是之法,有苦、有恼害、有烦劳、有热恼、邪行。”二者,不能分别什么是没有意义的苦行,割损了自己的生命。譬如:修丹炼气、偏食等极端怪异的行为,偏离正常生活,身体反而不如以前健康。历史上很多宗教修行者的孤陋僻习,致使他们难以和大家融洽相处。对这种情况,佛陀在这部经中呵斥道:“凡是带给自己这种恼害,不是圣贤的行为,是不持利益,是有苦,有恼害,自苦、苦他。”
  希望大家能够思维并分别什么是非下贱、贤圣、持利益的行为。这些才不会造成你“惑”和“溺”(被五欲淹死)。无意的苦行只能造成我们越来越愚痴,越困惑。
  说到有意之苦,我讲个实际的例子:我有个同道,一生都在学院教学。而我出家前六年过著云游的生活。六年后就发心为大家服务,什么我都愿意学,愿意做。到今天为止,当我碰到现实中的问题都还能解决。我的那位同道一生只在学院里教书,当他碰到问题时比我还苦恼。因为他不能用那些高超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造成他自己烦恼,对方也烦恼。那些高超的理论并非不好,而是用不上力,使他性格大变,一气之下放下书本,独居专修去了。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他还有很多,实际的情况和理论是有差异的。
  如何才能用佛法的理论去指导去实践呢?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如实地了解和实践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灭谛,就是我们知道如何出离世间的苦难,不为苦所困,这叫“出世间”。出世间并不是指逃遁到深山里,很多人一提到这个问题,就认为是远离人迹的生活才是专修。实际上他们是“专修”到连自己的“专业”都不要了,过著像老庄一样的生活。老庄之所以遁世,是对政治不满,但不如墨子,因此又称“墨侠”,为社会多做些行侠仗义的事情,站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去改变它,或立下典范。所以我们要具备出世的理论,又要有入世的实践精神和经验。
  济世不只是靠理论解决,例如联合国,只靠知识理论有用吗?在人道主义方面,各国领袖,如果只是靠理论有用吗?入世、济世是很实际的,完全是从事相上去表现,而不是靠理论去说的。
  信、戒、闻、施、慧
  下面再谈谈信、戒、闻、施、慧。从佛法的角度看,怎么样建立起一个人的信仰和道德观呢?我举个例子:美伊战争初期,眼见美军出兵伊拉克,攻打萨达姆,疾恶如仇的人,就觉得是以强凌弱,坚持扶持弱小,与弱者为伍。但当世人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看到被攻下的萨达姆行宫,行宫内的豪华、奢侈令众人激愤。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行政机构却如此奢华。许多人立刻对萨达姆嗤之以鼻,抛弃了他。美国新闻媒体帮助白宫,利用这一点证明攻打伊拉克有理。大体上来讲,信、戒、闻、施、慧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因素,社会领袖不可能常常依靠高压来治理国家,淡泊明志永远是领袖们的座右铭。
  《阿含经》里引用三部经来阐明“苦”。第一部里讲:“有念故有欲,由欲故有爱、不爱,由爱、不爱故有悭嫉,由悭嫉故有刀仗、斗诤、憎恨、谄媚、欺诳、妄语、两舌,心中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生……;相反,则纯大苦阴灭。”这段经是佛弟子向佛请问"世间集成苦的因缘是什么?"时,佛陀做的一段开示。第二部是《梵志品》,经曰:“在家以财富资生物不增长故,忧苦愁戚;出家学道者,以行随所欲,行随恚痴故,忧苦愁戚……”在家人财富不增长就会忧愁,佛经讲的很现实。前几天一位同学来辞行,他被公司解雇了,准备回国去工作。
  他的佛学理论知识很丰富,他喜欢读书,但是有一件事令我很担心。上次他去山上看我,来时没礼佛,走时不拜佛,更不要提顶礼师父了。能够恭敬三宝,是天下最难得的佛弟子。既然能对老师教授的法这么尊重,怎么没礼法呢?佛陀不仅讲法,还讲律呢!他临行前我特别告诫他:理论救不了你。因为这些理论没能使你广结善缘,做个有礼仪、谦虚的信徒。佛学知识能使你才华横溢,但由于公司裁员或人际关系上失败,却不得不离乡背景,这真是个悲剧。家庭生活中经济是重要支柱,财富不充裕的家庭,金钱来源有了困难,安稳的日子就自然动摇。所以佛言:在家人财富不增长,忧苦愁戚。出家修道世俗心来了,若行随所欲,行随恚痴,就会忧苦愁戚。
  佛又讲:为什么人间不和平呢?斗争的因缘有三项: 1、 忿恨心。 2、 不正观察。 3、 喜欢邪恶极恶地作意。
  如果妄念、不正知起不清净相应,乃至斗争缘不能断灭,一个人要想断除恶欲非常不容易。恶欲所形成的习性是根深蒂固的。一个喜欢看古装战争片的人,生病或脚疼时,打开电视看到他喜欢的片时,目不转睛地看著电视,忘了脚痛之苦了。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我们不是不能分辨,只是意识中喜欢“作意”。
  在残酷的战争中,我们作意:我要发明一种新式武器,瞬间就把对方摧毁。想了以后,就真的付诸行动,准备把对方消灭。大家想想看,世间种种险恶之事,是不是这样完成的?化学武器、生物战争、巨型炸弹,这些都是“邪恶作意”的产品。在新式武器的发明上,人类数千年来都在不断地作意,这就是“恶慧”。
  例如:最初北韩不敢声张自己有核武器,当他见到美伊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时,就明确表示:我不只有一颗,信不信由你们。意思是说:你们对我越凶狠,我越会把自己壮大起来。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高慢,唯我独尊,蛮横霸道;另一种是卑慢,穷困潦倒中的消极对抗情志,有时也打肿脸充胖子,不惜一切代价。
  有关"心地不和平"之因,佛经里讲了两个重点:一、爱。二、见。人类是爱也诤,见也诤,各人所爱有不同。我爱石油,这是我们国家的。我也爱石油,你为什么不多卖我一些?并且卖便宜点儿。于是产生了争夺。见,是意见、看法、理解方面的,各人的见解不同,就产生了敌对。包括政治的见解,宗教的见解等。爱与见的分歧,直接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大争执,还是根源于生命本身,呈现在社会演变成法制、思想、经济等方面的争执。所以见、爱、慢是造成心里不安宁的主要因素。如果心中缺乏正见,充满了邪见、偏见、妄见时,一旦遇见外界环境改变,就承受不了。
  例如:传染病 SARS 风暴袭来时,做为医护人员只是暂时被隔离,他的精神就崩溃了,这就是无法看淡、放弃生命自体之爱。有的医生被诊断感染了 SARS 病毒,自己就自杀了。这都是由于对自我的执著,对自我根深蒂固的染爱,失去了理智,思想断绝了出路,个人就不能从现实中得到解脱、自在。
  “我慢”,就是有优越感,如果美国没有优越感,也绝不会出兵攻打伊拉克。西方神学的本质,就是有优越感。
  像西汉的班超、张骞出使西域,除了商业利益外,政治、经济上的优越感才是真正侵略者之胆。电视转播美伊战争,当美军的流弹击中了伊拉克的坦克时,美军就高声喝采,这都是对深度和平的知见教育不够所产生的问题。因此,自我的觉悟不能升华,造成的见、爱、慢就是痴。我痴,就是对外界不能了了分明,造成思想上的矛盾、隔阂,产生了国家体制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等,同仇敌忾。真正的人心向善,是随著缘在改变,顺境的时候,心情会变好,呈现出祥和之气;遇到逆境,环境压力太大时,即使是出家人,也会暴跳如雷。你能说暴跳如雷是坏吗?如果没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产生对立的傲慢和恃我凌他的优越感。依靠高人一等的权势、财力、知识、健壮、科技等,产生傲慢的行动。这种慢性逐渐加剧,就会变成巨大的破坏力。
  卑慢,就更负面了。愤恨、仇视、反抗,做人肉炸弹去攻击对方,其实被当人肉炸弹的人,并非不怕死,而是愤恨、仇视、反抗的情绪如火烧心,使人狂乱、颠倒绝望、暴怒到极点,也就无所谓畏惧生死了。美伊战争暴发,伊拉克方面完全归罪于美国要抢他的石油,这就是与“我爱”相关。这里和我最有利害关系的就是石油。这都是有情生命求生本性的表现。
  以上所讲的,都是修行的关键。修行就是要调伏傲慢、偏见、贪欲,所以佛学强调慈悲、戒、定、慧。佛曾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利益人天。天,就是快乐的境界;人,是苦乐参半。例如生在瑞士、纽西兰等国家的人,一生会比较安逸,因为国家照顾得好。人们来到美国,虽然条件好一点,但还是诸多磨难,还是要经过不断的奋斗。天上和人间,是从现实境界上、从心态上去分别。有些人总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有些人就是有天人的心情,无论多苦多难,他都能保持乐观。这部经分成十一点:一、破诸见法。二、离染污法。三、顺观法、结白法。四、了知诸受法。五、除骄慢法。六、调服渴流法。七、破无明法。八、断依止法。九、爱贪法。十、寂灭法。十一、涅槃法。这些都是一个个佛学的名相体系。那么,在爱见上如何起修呢?《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中的受、想,分别有苦乐之分,如果我们无法导正它,就会产生错误的爱、见,言语也就不平和,出口之言都是极端。由于不平和的心因,身体也会造诸恶业,不是害己,就是累人、累世间,得不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在修道上不增加警觉力,就无法破除爱、见。倘若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能“离一切苦厄”。我们当下的“受”和“想”,如果随时随地都能符合以上的十一分法,就称为正受、正智,就能与佛无二无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