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时代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论何种思想文化,都必须根植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只有这种思想文化,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才有其真正的存在价值。倘若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和需要,那么必然会被人民群众遗忘、被社会遗弃、被历史淘汰。所以,要使佛教文化源源流长经久不衰,首先要把苦涩难懂的文言形式的佛学大众化,普通化,能为大众易于接受且喜闻乐见。更为关键的是:在坚持佛学宗旨不变的前提下要适应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上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只有这样才是最健康最有意义的,从而不会被社会所遗弃历史淘汰。 中国是世界佛教大国 ,中国的佛教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更新,而且始终适应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当今佛教与佛法的弘扬必须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特别是要与这个时代的人的特点与气质相适应。历史在发展,佛法在不同的时代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的佛法教育也应该不断探索,最终使的它能为大众所接受,并服务于大众。所以我们始终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开阔的胸怀面对不同的情况,博采众长,互补借鉴,最终能让大众真正从佛法中获益,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佛陀曾告诉我们“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无常”佛陀的教育是使大众觉醒的教理,决不是教条主义,只要能使大众获得解脱获得理智获得平和幸福,那么一切演说都可以称为佛说。所以说,在佛教传承当中,我们要吸取其原有的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造出一种新的且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和时代需求的思想文化,只有这样才会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在高度提倡两个文明的今天,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佛教传统文化,而且要结合新的生活实践,进行佛教文化的更新,使她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佛教真正的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做出真正的贡献,当然这种更新是在不离其宗旨的前提下进行。中国是世界佛教大国,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口多佛教徒广而言,更重要的是佛教的三大体系在中国都存在,即作为北传大乘佛教的汉地佛教;作为南传的小乘佛教;独树一帜,同属大乘佛但又特色鲜明仅存于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看似香火鼎盛旌旗高扬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历史因素,佛教在我国的近代发展却不容乐观,从表面上看我国似乎全民信仰佛教,然而真正属于正信的弟子确实不多,能够真正明白舍一己之小我而归芸芸无尽之大家的大乘菩萨且以爱国利民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思想者更是少之又少!从而使这支庞大的佛教队伍潜在的教育资源流失,更严重的是邪教歪理横流于世鼓惑人心,令社会不安。因此我们应牢记佛陀的教导:“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凡是有损于国家声誉利益的一切行为是恶;凡是无益于民族团结的一切言行是恶;凡是鼓惑民众使之失去民族礼仪气节是恶;凡是为一己私利不能崇尚科学愚弄无知者是恶等等!何为善能?凡是能为维护国家形象利益的一切行为无论大小是善;凡是有益于民族大家庭的同化和睦的一切觉悟言行是善;凡是诚恳引导民众使之尊利有节是善;凡是能崇尚科学尊重事实使无知者觉醒是善!从古至今我们的历代祖师大德没有一位不是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菩提之心,上求自身智德圆满下化众生归于正途利国爱民利无尽苍生之无上大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佛教经历了两千多年,依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佛学博大精深,有着科学的宇宙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着正确的认识论“缘起性空,如实观照”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忘我利他,普度众生”有着完美的道德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着平等的自然观“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的自然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爱国主义思想,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珍贵精神资源。只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符合这个时代特点,能拯救人类现代危机,造就众生吉祥,世界和平,必将是一贴妙方良药,一曲完美的圣赞。 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其佛学思想的大众化革新,是十分有利社会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对世界和平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时代的步伐匆匆前行,对于我们新一代的佛子来说,如何将佛法的价值和功用最大化惠泽于当今时代的芸芸众生,是每一位佛子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佛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有志之士当发大愿、发大心,不负浩浩佛恩,无愧历史重托,共同努力,相信由心而生的和谐世界当能成就!愿我们的世界现世犹如极乐庄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