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放下心中的一把尺—探讨竞争与比较的心态(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宗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放下心中的一把尺—探讨竞争与比较的心态(一)
  二○○六年四月十六日讲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大楼
  ◆ 李宗烨 主讲
  ◆ 编辑小组 整理
  谢谢慧炬董事陈肇璧居士刚才对我做的介绍,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样的一个议题。这两天又看到一些新闻说,台中一中一些人为了要抢补习班的位置,全家出动漏夜排队。台北市的补习班也是这个样子,为了什么?为了好成绩?好的前途?好的将来?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想要挑战跟省思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各位今天愿意来,就很不容易,可能你们已经觉得这个社会有点不对劲,觉得主流观念─从一个人的成就来论断一个人的价值,是有问题的。我们都在这里面受苦、受折磨,我们自己不知道。你们今天愿意来思考这个问题,就表示各位都对生命很用心,或是对心灵的品质很关心,愿意来探讨这个问题。有时候我跟一些家长讨论这个问题,还蛮不容易的,因为他们比较关心的还是他们小孩子的表现。我昨天去一个国中跟那些妈妈讲这样的一个问题,讲到一半,那妈妈还是问:“我的小孩成绩考到十五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那应该怎么办?”他比较关心的似乎还是小孩的表现,他还是很难体会为什么要念书?念书的态度可能比考第几名还要重要,对不对?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个社会的这些观念是怎么一回事?
  一些错误的观念
  我先讲一些新闻常常报导的东西,像整形,你是不是常常看到整形又有什么新方法?或者有的人为了整形付出了什么代价?为了长高可以把脚锯断再接起来;为了让萝卜腿变好看一点,可以把小腿肌肉削掉,爱漂亮不择手段。为了要比较,所以要达到高人一等的目标,所以要鞠躬尽瘁,要奋力不懈,女生想要各方面都受欢迎,要好看,要在外表能证明自己,然后才觉得自己有价值。今天的题目“放下心中的一把尺”,其实有很多把尺,不是只有一把而已。女性可能会想要从外表来证明自己受欢迎。例如在学期间努力想把成绩考好,想要进好的学校,想要用社会认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可以有成就;在社会上做事,只要赚到钱就可以了。赚到了钱,衣著服饰用名牌,开名车,或者住好的地方,别人就会觉得我很有价值。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挫折感也从年轻累积到成年,整个社会愈来愈忧郁。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忧郁症的世纪,而所谓的忧郁症,其实只是一个“果”的呈现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竞争之下,把一个人的成就当作一个人的价值的这样的思考模式底下,所得到的一个果而已。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没有所谓的忧郁症,只是因为他们的一些观念和想法,把自己搞得十分沮丧又走不出来。
  很多家长、大人,包括小孩,都被一句话“不要让小孩输在起跑点!”暗示著。有没有人同意这句话?同意!同意会造成什么后果?同意就会得忧郁症。为什么?因为赛跑没有终点,考上了好的学校,就想到下一步要更好,所以就会得忧郁症。重点就是,我们常常以为达到了什么目标,别人就会喜欢自己,自己会变得有价值,在社会上高人一等。在人生跑道上一直努力想要达到目标的人,几乎不曾质疑过这样的想法,除非有一天当你回头看,其实自己已经达到很多目标了,可是你并不会因为达到目标,开始喜欢你自己,满意自己,是不是?在咨商辅导里有一句话,就是“内化成功”,也就是指竞争力很强,或野心很大的人,或是自我要求、自我鞭策很强的人,他即使达到目标,也不会因为达到目标就喜欢他自己,因为他没办法去内化他的成功来肯定自己,反而更生出更多的目标,反而有更多的野心,因此自我气魄就跑出来了。
  医生是个大家都很羡慕的身分,有一个医生,他发现每天这样工作好像还不错,然后他就想要扩大更多的事业,把自己弄得更忙,他每天回到家就已经瘫痪了,但他觉得这种成功的滋味很好,所以就不断的设定更多的目标让自己更累,到后来连礼拜六、礼拜天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心慌,彷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知道要做什么。他总是觉得还有很多很多事业还要打拼,可是不能休息、不能前进了怎么办?到后来被诊断是忧郁症。所以当我们以为达到目标就会有价值,但是往往它会变成更多的强迫性。更多的强迫性就是说即使你达到了,你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你还是会认为自己有问题,所以就变成一个目标接著下一个目标,然后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我们社会的一个主流思考模式是你要不断的进步才能够成功,你才会有价值,因为现在的你是不够好的。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暗示你是有问题的,你是不够好的。因为有问题,所以要赶快开始跑,不要让小孩输在起跑点上面。
  不要输在起跑点上害惨了许多人
  “不要让小孩输在起跑点上面”至少暗示了四个用意,那四个用意呢?
  第一个是“你不够好!”怎样才会好?要赢别人,要胜过别人,至少你在某方面要胜过别人,这样你才会好,它的潜在是暗示你不够好。大陆前一阵子流行李敖热,就有很多才女封自己是女的李敖,有的女的李敖在网路上很红,她就自诩聪明的没有我漂亮,漂亮的没有我聪明,她是不是很厉害?她背后的心态还是要竞争,又要漂亮又要聪明,她想要在这两把尺上鸁过别人,对不对?那万一又来了另外一样,说身材也要好,或者头发也要漂亮,那她就完蛋了。所以比较是没有止境的,永远可以跑出另一把尺来作比较。她以为这样就占了便宜,可是她的背后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就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才需要去证明自己。所以第一个暗示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够好的,要赢了才有价值。赢,当然就有很多很多地方可以比赢啊,我们每个人都在比,什么都可以比。
  第二个是“这个世界是充满竞争的!”当然有一些客观的竞争是事实,但是我们把那个客观的竞争,内化变成心理的竞争。例如职位只有一个缺,所以那个职位的争取是竞争来的。可是我们往往从外在的竞争内化成如果竞争输了,就没有价值,这就变成是心理上的竞争,对不对?
  第三个是“小孩的成就,就是父母的责任!”小孩今天好不好,或是以后有没有成就,都是父母的责任;反过来说,小孩如果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所以很多父母就很痛苦,压力很大,因为他把自己的人生跟小孩的人生绑在一起。最后就出现了一个要操控,一个要反叛;或者一个要操控,一个变成过度的顺服,这是另外产生的问题。
  第四个是“你现在不赶快跑,以后会后悔!”它暗示著如果你现在不努力证明自己,你现在不努力学到什么,那你就会输得很惨。也就是说,你现在是很危险的,若不赶快急起直追,你就会后悔莫及。所以跟所谓忧郁症的人谈话时,发现他们比较难改善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活在悔恨里面,悔恨以前已经输了,现在再怎么追也来不及了。
  这样的想法让他们心情更难以改善。我印象很深刻,一个大学生跟我说,他对他念的大学很不满意,去参加同学会都觉得脸都要藏到下面去了,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很差劲,也很不甘心。以前成绩明明比较好,为什么念的学校没有他们好?觉得自己很没有自尊。一直很讨厌自己,很失败。失败了现在努力总来得及吧? 他又觉得现在已经输给人家了,而且他觉得今天会考得这么糟,就是因为国中没有好好念。他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到现在还把国中二年级的参考书留著,他还想有朝一日把它拿出来念,重新加强自己的实力。可是他当然不会有动机念,实在很难念得下去,所以他就一直活在后悔里面,后悔就加深了他沮丧的心情。所以“输在起跑点”这句话的威力是蛮大的,也折磨了很多人。
  有一个大学生,他说他就是输在起跑点上。他说他在幼稚园小班就开始补英文了,小一就开始补国文、补作文了。哇!那你这样跑得很快啊!可是他就是很沮丧,讲话都很闷,他说因为他的姊姊比他厉害,比他聪明,比他会念书,所以他就觉得自己已经输在起跑点了。念书对他而言就变成是一个折磨,因为念书是想要证明自己,不是真的喜欢念书。终于有一次考到前几名,他就高兴一下下,然后就跑出更多的目标,他说 前几名又怎样,算什么?我至少社团要很成功,要有很好的女朋友,他又为自己列了很多条件,觉得这样才算成功。虽然他每天看著那些条件,但觉得自己都做不到,到最后就变得更沮丧,割腕、烧炭什么通通来。他也是一样后悔自己输在起跑点,没有姊姊那么厉害,想要加倍努力来补偿,设定更多的目标要证明自己,结果更挫折,因为目标永远达不到!
  低自尊 高期望
  咨商辅导有一句话叫作“低自尊,高期望”,我们越讨厌自己,自我价值就会更差。我们越讨厌自己的时候,就越想要赶快好起来,所以就会有一个高期望,所以会忧郁的人,其实就是在这里受苦。很沮丧的人都有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恨不得明天就好起来,恨不得明天马上就可以去工作。结果就因为这样的期望,让自己更讨厌现在的自己,我怎么可以当米虫?我怎么可以在这里醉生梦死不事生产?我怎么可以这样生病?这样我更落后,更输给人家啦!他们会因为这样更封闭自己,更不敢去面对人群,更讨厌自己,更不喜欢自己。因为讨厌这样的自己,他恨不得明天就可以好起来,可以昂首阔步,恨不得变成别人,恨不得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种恨不得马上好起来的这种焦虑感就加大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没办法放轻松的接受今天会变成心情不好,其实是有道理的,很自然的,这样的自我鞭策跟要求,心情会好才怪!他没办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得所谓的忧郁症?所以恨不得马上好起来,结果又加重忧郁的病情。如果他们能够理解,要好起来并不那么困难。简单来说,各位有没有失眠的经验?如果睡不著,又恨不得马上睡著,那反而就更睡不著,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已经睡不著,那好吧,也没关系,就看看会怎样,这样反而就容易睡著了。如果睡不著,又讨厌自己睡不著,恨不得赶快睡著,那个恨不得赶快睡著又加强紧张,所以就更睡不著。忧郁症的人不是没有动力,他的动力其实很大,他们心理有著很大的讨厌,对自己的讨厌,或者对社会的愤怒,大部分所谓忧郁的人都是很善良的人,因为没有把恨跟愤怒表现出来,全都压下去,所以就变成忧郁了。
  比较是心理习惯
  我们都以为世界上,活著就是一个跑道,拼命的跑,那个觉得自己输了的人,很后悔以前没有认真的跑,那样的后悔,会加强自己不好的感觉,始终认为就是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或者是出人头地,才能够喜欢自己,所以就不断的在那边挣扎。我们小时候就被比成绩,再来就比演讲、比作文、比体育,我们来讨论看看我们常常用来比较的尺有什么?我们会用什么来跟人家作比较?下次你再开始比较的时候,如果你了解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是扼杀自己的,你就会喊停了。其实“比较”是一个思考习惯,它不是事实。它是一个思考习惯,是一个选择性的注意。所谓选择性的注意,就是其实是你挑著在比的,譬如说习惯讨厌自己、怀疑自己的人,他就习惯选择性的注意自己不好的地方去跟别人好的地方比,它是一个选择性的注意,不是事实。如果你对自己的外表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外表很怀疑,那你就会选择性注意这个东西,拿来强化自己。不满意自己的那种沮丧的心情就是选择性注意,它不是一个客观的比较。“比较”不是客观的比较,而是选择性的在比较,当然就产生了一个挫败感和一个优越感。优越感其实也是短暂的,对不对?我们常常会来比较的是财富、分数、成就、地位、外表还有学历,还比家人,尤其到了学测结束公布成绩以后,很多家庭在比自己的小孩,常常你会听到有些人说:“ㄟ,你的小孩考上那里?你小孩念那里?”然后就会有一个妈妈说:“这个小孩很讨厌,不听话,叫他好好念书他不好好念,不爱念书,没有分发到北一女,只是师大附中而已。”我们还比健康、聪明、朋友、比自我成长,你看我上了这么多成长课程,你看我比你还有自我察觉,最后比什么?比修行,比前面这些都太俗气了,不比财富,比修行,你打坐坐多久?十分钟、二十分钟算什么?我一坐,晚餐都忘记吃了;你师父是那一位?我师父是国际级的ㄡ!你看新闻报导每天都在比较,那个艺人比较红,谁红包发得多,政治人物比人气、比出席场合坐在第几排、坐在谁旁边?还可以比比运气,我运气很差,你运气好好,好羡慕你噢。以前对统一发票,有位家教是巴拿马过来的华侨,来台湾不过几个月,居然就对到统一发票了,我怎么运气没有他好呢,对不对?我们还会比人气,什么都能比,对不对?所以它已经是不自觉的一个思考反应,要怎么跳脱这种比较的自我折磨?就是要开始注意自己的念头,注意念头又开始再比了,然后你要了解这样比下去只是让自己更困扰而已,那念头就会停止,你就不会用这个来伤害自己了。还可以比什么?你们忘记了,还可以比命苦啦!你的小孩只有这样而已,你命很好了,我的小孩更坏、更糟,多忤逆啊!你很好命了,要知足了,我的命比你还要苦。你老公这样不错了啦!他只是出去玩不回来而已,我的老公还会打我呢!比命苦、比烂的,对不对?还有很多可以比的,有一次我叫大学生来讨论他们都在比什么?哇!大学生比得更多了,手机的那个功能、名牌、还有家里的坪数也可以比,住的地段,住在万华区还是住天母,还有开什么牌子的车子……,什么都可以比,对不对?所以我们来稍微回忆一下,自己常常不自觉会比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也认识一下坐在隔壁的好伙伴,因为能够来这里探讨这些东西的,都是很能够注意自己心理的人,也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两两一组,彼此聊聊,互相介绍一下自己,认识一下自己,也认识隔壁的同学。给大家三分钟,察觉一下你常常比的是什么?看看能否发现白板上没写,但也在比较的?
  讨论、分享及问答
  陈述:觉得自己不聪明,反应迟钝,跟别人互动总是慢半拍,常觉得自己很笨不如别人,矮别人一截,所以很怕跟别人在一起。
  解答:我们常常因为比较而觉得羞愧或矮别人一截,就会想办法摆脱这东西,也因此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我们等一会儿再来讲羞愧跟矮一截的心态。还有谁要分享的吗?
  陈述:我会跟别人比较谁个性比较好?谁EQ比较高?到最后我会比较是你比较重要还是我重要?是你讲的意见别人听,还是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我的品味,都比别人高一等。
  师问:噢,比谁比较有影响力。那这样比较的结果是怎样?
  回答:有钱最重要!
  师问:唉,原来是有钱的最重要,有钱的最有影响力。还有谁说说看?
  陈述:我常会比较的是为什么别人比较容易满足?我所谓的满足是指为什么别人心理比较健康、乐观、比较坚强,为什么自己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在朋友眼中我好像很乐观、很阳光,其实心灵很脆弱,很容易受伤。
  解答:比为什么那么容易受伤、比较脆弱。好,谢谢!我们可能要了解自己受伤的那个部分是什么?如果了解了,可能就比较不那么容易受伤。
  陈述:总觉得自己比较脆弱。
  解答:脆弱可能是一个笼统的答案,是个比较偷懒的结论。我就是抗压性比较差,或者我受挫折的忍受力比较不好,其实都是懒惰的答案。应该真正去了解我那里受挫折?去了解那个挫折的内涵,这样就会比较清楚知道对自己的要求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例如要求自己可以在别人面前讲话,结果发现会紧张,于是就自责说:“我怎么这么没有用!”“我怎么抗压性这么差呢?”“我是软弱的”、“我抗压性差”、“我不够坚强”,又加了一道自我否定的声音在上面。我们习惯性有一些自我批判或自我否定的念头跟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习惯性很快的跑出来,我们不自觉就认同了这些声音。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法官,批判我很笨,我很软弱,或者是我不够坚强,事实上都是我们内心的法官判了我们很多罪行,贴了很多标签。可是当一不留意的时候,我们就投了那个法官一票,然后真的觉得自己笨、自己抗压性差、自己不够好,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标签跟概念而已。这个“我讨厌自己这样”的声音让自己变得容易受伤,这样有没有比较清楚一点?好,谢谢分享。还有谁要说吗?
  提问:请问选择性注意和客观性注意有什么不一样?假如我们心里没有尺,但是老板有尺,老板认为你的表现不到水准他就会把我们开除,这样子的话,是不是那把尺还是要存在,去注意?谢谢!
  解答:你可以跟老板讨论设定业绩的标准,你若认同,就去达到那个设定的标准,达到那把尺的规范,但不会因为你达到或没达到来论成功或失败,就觉得自己没价值。只是单纯的看是我努力不够?还是我心里面不认同那个标准?就像父母觉得小孩可以考几分,然后小孩也觉得好像愿意试试看。小孩若没有考到那个标准,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不要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就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可是大部分的父母跟孩子本身,常常会觉得没有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学校,就等于我失败了。也就变成不是一个的单纯失败,而是整个自我价值完全没有了,同学来找都不敢见面,觉得自己不够好,把成就跟自我价值都连在一起了。问题是在这里,这样说对吗?刚刚讲的选择性的注意跟客观的注意有什么不一样?不要“选择性”的注意就比较能“客观”的注意,不要老是挑自己的毛病,能够注意到自己喜欢自己的地方,也欣赏对方,这样就比较能够用较友善的眼睛看自己,也比较能用友善的眼睛看别人。能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这样就不会老觉得自己那里都不够好,讨厌自己、嫌自己,一直这样,就是一种选择性的注意。不要选择性注意的时候,才能公平的看到、欣赏到这个人一些不错的特质,然后也能够欣赏自己。停止那种不公平的比较,就比较能够善待自己。
  (未完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