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惭 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法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惭 愧
  /明法比丘
  惭(hiri)、愧(ottappa)为自己的缺善、或行恶有羞耻之心。即如经上说:“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长阿含经》第2经)惭、愧是保护世间,维护伦理道德的善法,《杂阿含经》第1243经说:“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对于一般人,具有惭愧心是断恶修善的基础,“成就惭愧……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若成就戒、护六根、正念、(止)息心、有善知识、禅定、喜、智慧……等,一样能舍恶修善。(见《中阿含经》69 经)具惭愧心并不只是舍恶修善的阶段而已,《杂阿含经》第 749 经说:“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思)……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嗔恚、愚痴。”可见具惭愧的道基,加上增上的道法,能直趋解脱。
  对于志求解脱的人,惭愧心可以观察到很细腻,作为防止微细的放逸,不偏离于道。《增一阿含经》卷9、第3经,舍利弗说,诸贤长老于三处便有羞耻,“世尊常乐寂静之处,尔时声闻不作是学,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世尊教人当灭此法,然彼比丘不灭此法时,长老比丘便有羞耻。于心中起乱想之念,意不专一,长老比丘便有羞耻。”同样的中年比丘、年少比丘乃至一般人具有羞耻心,皆能护自己,得名誉,进而灭尽贪嗔痴。对惭愧心不明显的人,在缺善或行恶时,加以观察自己身心,放下防卫心,消除冷漠心,必能见到惭愧心的涌现。(《嘉义新雨杂志》第2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大师”释义
下一篇: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