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涅槃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性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涅槃之研究

  本文荣获九十一学年度第一学期李炳南、詹煜斋居士奖学金   ●释性仪

  摘 要

  “涅槃”一词在四部《阿含经》中经常出现,佛陀说法的本怀就是开示鼓励弟子观察世间及五蕴的无常相而修证解脱,以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地。涅槃一词最早出现在《圣婆伽梵歌》,经过《奥义书》至佛陀时代已成为修证得不生不灭解脱的代名词,佛灭后部派佛教的纷争,一直到后起的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都仍旧讨论何谓涅槃,且开展出不同角度的诠释。从阿含部中,可明确找到佛陀的种种开示,描述涅槃解脱的境界是无上安稳、寂灭、清凉、真实;也就是断除生死,证得涅槃境界。修证得解脱的方法,则是观察缘起,修持八正道,舍离五盖,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

  关键词:涅槃 解脱 五蕴 八苦 中道 三十七道品 安般念 五下分结 五上分结 漏尽

  一、前言

  涅槃解脱寂灭的境界乃是原始声闻乘修行者的解脱极果,非常殊胜且安乐。在原始佛教中,世尊说法的本怀是解除众生的苦恼,因此所有的开示都集中在教导弟子如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世尊本人也修证得涅槃而解脱三界的生死烦恼苦痛,永不退转地证入诸法的本寂处,是平静、安稳、清凉、无苦、无热恼的状态。明确地为身心常处于热恼八苦的众生,指示一条清楚正确的信仰及修行道路,那就是信仰及修行不只为求得世间之种种顺利、福乐、成就或过人的五种神通,而是开启觉性,彻底证悟诸法因缘生、因缘灭的中道而实践八种正道以趣向无苦的不生不灭境地。扫荡从古印度思想《奥义书》以来认为有一不灭的梵我永恒存在的错误见解。佛陀说涅槃法乃是相对于生死烦恼而说,因为有苦痛,所以教导离苦痛之法,其结果是出离杂染烦恼,名之为涅槃。所以,涅槃的重要性应在于如何去达到,而非只强调涅槃之境界及解脱快乐,若能依佛陀之教导而行,就可体证之。在阿含经中有句话,有八正道就有阿罗汉——涅槃。然而,涅槃离言说相,离文字相,只是相对于生死苦而说有一不生不灭的境地,证悟后的圣者连这个境地也是不存在的。张曼涛先生的《涅槃思想研究》一书可说已彻底的研究了涅槃,包括思想的起源与开展,非常详尽。

  本文将以四部《阿含经》及《大般涅槃经》为主,著重在探讨何谓涅槃?修证涅槃的重要及如何修证涅槃?研究方法则是以诠释经文再加以发挥。

  二、何谓涅槃

  “涅槃”乃梵文Nirva-n.a 之音译。就字义解释,Nir是否定辞,va-n.a是吹,有吹散或消灭之义,此词在佛教中被借为熄火之意,以表示熄灭贪嗔痴三毒之火,故解脱的圣者称为证入涅槃。哻其所代表的含义有许多,如清净、止息、无为、无漏、无死、无上等等。哷佛教的许多用词承袭古印度思想《奥义书》及六十二派外道哸,但佛陀透过彻底觉悟后修正其概念和用法,如“中道”、“修苦行”都是。哠从四部《阿含经》中佛陀的许多开示,可发现涅槃的意义为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如《杂阿含经》卷二,佛陀告诸比丘:

  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唎

  解脱就是于诸世间都无取,无所著,则自觉涅槃。涅槃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勉强可说为不生、无热恼、无杂染、非虚幻、不变化而稳固的状态。就是要弟子们体察生命的无常及苦痛而透视世间的真实相,对于世间一切不实在且变动的人事物,尽量持守不取著的态度,才容易出离烦恼。从舍利弗的回答也可了解云何涅槃: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唃

  一切诸烦恼在《阿含经》中可分为三十种,如贪、悭、诳、谄、怒、恼、嫉、悔、无明等。唋

  虽然佛灭后兴起的部派佛教诤论涅槃的境界及状态问题,但主要的有余和无余涅槃的观念则和原始佛教的涅槃观相同。圁有余涅槃指现世证得解脱涅槃,五蕴依身仍在;无余涅槃指圣者入灭,舍离五蕴身。此为一般承认且较通行的概念,之后,中观学派提倡一切法自性空寂,因此说言:“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圂其涅槃观和原始佛教的教导仍同。佛陀说涅槃本性是寂灭,只因众生的烦恼贪执而产生生生灭灭的幻象世间及苦恼,因此教导正确的透过修持而体证寂灭。佛陀少用“本性空寂”来说明,因为印度古来的传统宗教及《奥义书》思想,存有梵我合一及神我常住的观念埌,若用“本性”将容易导致误解有一永恒常住不变的真性,用空寂则被误解为虚无,因此佛陀多就缘起生灭面来阐释真理,导引生存于现实苦痛中的众生有一清楚明确的修行目标,那就是以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解脱烦恼苦痛及灭除贪嗔痴三毒,结果就是证得涅槃解脱。堲这是世尊彻底觉悟修证真理后所清楚洞见的真象,也是佛教最吸引理性者的教导,更是引导修行者真正趣向彻底解脱的正道。唯识学派则提到四种涅槃,其中的有余和无余涅槃也和原始的思想一样。埕

  解脱有两个层次:一是证入初果,断除邪见、戒禁取、疑,绝不会再堕落三恶道。另一是证入阿罗汉果,得漏尽解脱,五上分结断色贪、无色嗔、掉举、慢、无明,永出三界生死轮回的种种苦恼。寂灭涅槃是佛陀演说佛法的目的所在,因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世尊鼓励修行者要欲法、念法、乐法,因为虽无法马上究竟解脱,但保证可以在不久的未来解脱,或是享受梵天清净的天乐。其他的未究竟解脱的涅槃,如“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若不尔者,得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槃,或上流般涅槃。”但都已确定不再退转为凡夫,经过一生或七生或在不还天将取证涅槃。埒

  三、涅槃在佛法中修证的重要

  《佛遗教经》及《大般涅槃经》载,佛陀嘱咐弟子:“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坚牢者。”垺“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埆

  佛陀以觉悟者的经验,认为修证解脱是当务之急,说偈强调:“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垽

  在四部《阿含经》中,佛陀的说法主要就是劝勉比丘,以修证涅槃解脱为最终目标,因为那是无苦无恼无病、究竟安稳之处。如《杂阿含经》垼中,世尊勉励诸比丘修持最上、最殊胜的目标就是涅槃寂灭:

  汝当舍离有身顾念。乐于涅槃寂灭之乐为上、为胜。彼圣弟子已能舍离有身顾念,乐涅槃者,叹善随喜。垸

  要修证涅槃解脱,须体会到世间的无常变动剧烈苦,所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垶,以及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其中以“五蕴炽盛苦”最为逼迫,因为五蕴习惯性的欲望及贪著取著,没有外境的逼迫,仍不断煎熬著身心,这就是佛陀特别强调要修禅定以对治受想炽盛的原因。也才可能体会到其他众生也有相同的苦迫,而发起精进心,培养解除他人苦的能力。这和菩萨道并不冲突,重要的是不忘失菩提心。佛陀又赞叹涅槃法为最上,如《增壹阿含经》中记载:

  云何名为自归法者,所谓诸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无欲、无染、灭尽、涅槃。然涅槃法于诸法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垿

  世尊就是为涅槃而为弟子说法的,如《杂阿含经》言:“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

  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火种居士,我诸弟子于此法中,得尽诸漏,得心解脱,得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埇

  如果从第一义谛而言,涅槃解脱和生死苦痛只是相对的,因为有我爱所以要修行解脱,如果无有我则也就无有所谓解脱。如《圆觉经》提到的观念: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埐

  虽然此经较晚出,但也完全同于《阿含经》及般若空宗中观学派垹的说法。

  《中阿含经》就提到涅槃是相对的:

  不多闻者,以多闻为般涅槃。不观诸善法者,以观诸善法为般涅槃。行非法恶行者,以行是法妙行为般涅槃。妄言、两舌、粗言、绮语、恶戒者,以善戒为般涅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以善慧为般涅槃。埁

  所以,生死轮回者,以不生死轮回为涅槃了。

  四、如何修证涅槃

  修学佛法——觉悟之法,最重要的就是修持实践。确立正确的修持方法和目标再正精进不放逸夎,就容易成就解脱果。知有生老病死之苦才会发起求涅槃之心,也就是如四圣谛所言要知苦才能断集,要慕灭(寂灭涅槃)才会修道。

  求无上安稳的涅槃是名为圣求。《阿含经》中佛陀指出很多的修行项目和法门,依之精勤而修则能解脱生死大苦聚,达到涅槃解脱的清凉境。在《长阿含经》中佛陀演说一切趣向涅槃之法:

  云何一法趣于涅槃?谓能精勤,修身念处。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谓为止,二谓为观。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云何四法趣向涅槃?谓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意念处、法念处。云何五法趣向涅槃?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奊

  能精勤修身念处娙,修止修观,修三三昧,是般若经中最常提倡的修法,修四念处,修五根,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增上定学的部分,包含于三十七道品中,也就是有系统而又次第清楚的修法,表示若不透过修禅定,是不容易解脱的。另外六随念娖、七觉支(意)、八正道、九善法、十法,已包含八正道、正解脱、正智。娭安那般那念可俱修四念处,七觉支,所以功德很殊胜。娮以下从他经中概括的举出归纳的几个方法:

  1.修习八正道

  《中阿含经》言:

  尊者舍梨子复告诸比丘: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八。娕

  佛陀开示若精进修习戒、定、慧、解脱四种法,能断生死轮回之苦,即成为人天的上等福田,可令供养者获福无量。八正道即包含了戒、定、慧、解脱四法。比丘闻法后即断尽烦恼,于一切法能心开意解,成为阿罗汉。如《大般涅槃经》言:

  世尊即说偈曰:戒定慧解脱,我若不久闻,不能疾得证。无上正真道。汝等宜精进,修习此四法,能断生死苦,天人上福田。千二百比丘,即于诸法,漏尽意解,成阿罗汉。娏

  2.观察四圣谛

  在同样的经中又言,能精勤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则能出离生死,到解脱处。在观察四圣谛中已包括了解透视世间的八苦,染著于一切有漏法就是生死苦的主要原因,透过八正道的修持则能解脱,且要精勤为他人宣说此解脱法。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告诸比丘:

  有四圣谛,当勤观察。一者苦谛、二者集谛、三者灭谛、四者道谛。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娗

  不净观和安般念(数息法)是两个最主要的修定法门,能够对治贪爱色身及名色的欲望。一般人最难放下感官(眼耳鼻舌身)的欲望及享乐,因为心的欲望及妄想如猛火炽然,苦痛也就在五欲的享乐之后随之而来,不仅造下极大恶业甚至丧身失命。层出不穷的社会乱象,都是肇因于此。

  3.观五蕴(阴)炽盛苦——生厌、怖畏、防护、离欲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提到:

  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娊

  《杂阿含》卷五也提到,于色受想行识离欲、灭尽: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娞

  观察六根触对六尘境生六识亦是无常法,不染著,也可趣向涅槃:

  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涅槃道迹,云何为涅槃道迹?谓观察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涅槃道迹。娳 若比丘眼识于色,不爱乐染著。不爱乐染著者,不依于识。不触、不著、不取故,此诸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孬

  4.修七觉支能得现法漏尽涅槃或阿那含果宧

  戒清净义,渐渐至心,由心至见,由见至无犹豫,由无犹豫净至于行迹,由净行迹得至于道,由于净道得至知见,由净知见得至涅槃。宭

  5.三十七道品法能令到解脱处

  诸比丘,我昔为汝说何等法,汝思惟之,勿生懈怠。三十七道品法,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汝应修习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脱处。复次比丘,一切诸法皆悉无常,身命危脆犹如惊电,汝等不应生于放逸。宬

  然而又不能著于涅槃,只因为有贪嗔痴,所以说有涅槃也。

  若彼比丘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尃

  6.布施也能速证涅槃

  布施衣服、饮食、靴履、香华都能各获十种果报,第十是速证涅槃。

  若有众生,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获得安无碍辩,五者得无所畏,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七者众人爱乐,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屖

  证入涅槃并不同于灭度入涅槃,证入是指出离了一切烦恼、执著及所有生死苦痛的境地,但不一定得马上灭度入般涅槃,就是连五蕴身都舍离、无作用。《大般涅槃经》中提到魔王要佛陀快快入灭,不要再教导众生出离烦恼之法,但佛陀回答道:“今者未是般涅槃时,所以者何?我四部众未具足故,所应度者皆未究竟,诸外道众又未降伏。如是三答,魔王闻已,心怀愁忧。”屔

  这也印证前面所提有余涅槃是圣者断烦恼证入仍有生身,无余涅槃则是入灭,连五蕴身都舍离了。其实这也才符合彻底觉悟者——佛陀的本意,本来修证得解脱是当生就能成办的,得解脱后还需要游化人间,随缘说法利益有情,佛陀及诸大弟子阿罗汉都是展现如此的状况,并不必等到死后才能解脱。

  五、结论

  涅槃本是不可言说相,佛陀运用善巧方便从否定、肯定二方面加以阐述,并分析世间苦恼之实相,强调修证涅槃的重要性。而且仔细演说教导修行的方法,不离八正道及四圣谛,出离五欲及观五蕴,依循三十七道品次第而修,则能除一切烦恼。

  然而,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故言“悟后起修”,涅槃亦复如是,从原始佛教谈到部派,再从部派谈到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的涅槃定义及主张后,最重要的还是依法踏实修持,方不致如贫人数他宝,自无半毛钱。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并非以言说概念而有所差别。大乘的特点是:能顿悟不生亦不灭是涅槃义而正观空性;然而必须依法而修,因为重要的是:“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峬v

  参考书目

  1.四部《阿含经》大正藏1.2册

  2.《大般涅槃经》大正1册

  3.《圆觉经》大正17册 唐 佛陀多罗译

  3.《中观论颂》大正30龙树菩萨造

  4.《成唯识论》大正31护法造 唐玄奘翻译

  5.《涅槃思想之研究》张曼涛 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6.《阿含要略》杨郁文编著 台北:东初出版社 1993

  7.《大乘大般涅槃经》之研究 屈大成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

  8.《原始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9

  9.Peter Fingesten East is East 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56

  注 释

  哻参见张曼涛《涅槃思想研究》P.14台北:佛光出版社 1998。

  哷《涅槃思想研究》P.22-31。此书搜罗有关涅槃的同义异语,包括日人赤沼智善氏的《原始佛教之研究》一书所集之涅槃同义异语及《四谛论》卷三 T/32 P.390 C,《法蕴足论》卷六T/ 26 P.481 b,《瑜伽师地论》T/30 P.577 c,《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T/28 P.633b,也说明了《奥义书》中已出现许多同义,如彼岸、甘露等,都代表印度人向往的最高理想境地。

  哸如《长阿含.梵动经》中佛陀纠正六十二种外道的见解,并给予正确的解释。T/01No. 26《中阿含经》卷43,p0701c。

  哠“佛言: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有圣道八支,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此乃用中道名但改其义。

  唎T/02 No. 99《杂阿含经》卷2,p0009a。

  唃 T/02《杂阿含经》卷18,T02, p0126b。

  唋可见《中阿含》T/1 P.575a,《杂阿含》T/2 P.126b-127b,《长阿含》T/1 P.53a 等等,参见《阿含要略》杨郁文编著 p433-434。

  圁T/26《发智论》P.923,T/27《大毗婆沙论》P.167c-168b,《长阿含.游行经》T/01 P.16 参见,张曼涛《涅槃思想研究》P.76-79,92-93,138 他也是引自《大谷学报》第十久卷第四号。

  圂T/30《中论》P.34。

  埌《奥义书》,梵名Upanisad,为古印度之哲学书。系以梵文书写,为师徒对坐密传教义之书籍,故称奥义书。为记述印度哲学之原本思想。总结《奥义书》全书之思想,系以大宇宙本体之“梵”,与个人本质之“我”为一体,乃宇宙万有之根本原理,此即“梵我一如”思想,亦为观念论之一元哲学。如经禅定与苦行来认识梵我一如之真理,即可解脱生死轮回之束缚,而到达常住不灭之梵界(梵 Brahma-loka),此即人生最高目的。见《佛光大辞典》p.5439。

  堲断五上分结最后烦恼: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则证得阿罗汉果,也就是烦恼永远灭尽。断五下分结:欲贪、嗔、有身、戒禁、疑,则证得三果阿那含果,不再还来人间。见《杂阿含》T/01 P.210b,《长阿含》T/01 P.53a。

  埕《成唯识论》卷十 T/31 p.055b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

  埒T/01 No.26《中阿含经》卷56,p0776a世尊告诸比丘:若不得解脱,以欲法、念法、乐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无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复即以此欲法、念法、乐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辅天中,或生梵身天中。在《杂阿含经》T/02 P.197a也提到类似的说法。

  垺T/P.《佛遗教经》T/P.。

  埆T/01, No.07《大般涅槃经》卷3,p0204c。

  垽同上。

  垼四部《阿含经》的内容各有所偏重对治及主要宣说的对象。《杂阿含经》主要为坐禅人所学。见《阿含要略》杨郁文编著。

  垸T/02 No.99《杂阿含经》卷41,p0298b。

  垶T/01 No.01《长阿含经》卷8,p0050b。

  垿T/02 No.125《增壹阿含经》卷12,p0602a。

  埇T/02 No.99《杂阿含经》卷5,p0037a。

  埐《圆觉经》第九章净诸业障菩萨T/17 P.919c。

  垹《中论.观涅槃品》颂曰:“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T/30 P.36。

  埁T01 No.26《中阿含经》卷23,p0574b。

  夎如T/02 No.99《杂阿含经》卷31,p0222c。佛陀告诸比丘:“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其他经文常提到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就是共通于戒定慧的修持。

  奊T/01 No.01《长阿含经》卷9,p0059b-p0060a。

  娙身念处为修禅定的首要下手处。

  娖在《杂阿含经》550经中,很清楚的说明如何修六随念。T/02 P.143b。

  娭T/01 No.01《长阿含经》卷9,p0060a。云何六法向涅槃?谓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云何七法向涅槃?谓七觉意:念觉意、择法觉意、精进觉意、猗觉意、定觉意、喜觉意、舍觉意。云何八法向涅槃?谓八贤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九法向涅槃?谓九善法:一喜、二爱、三悦、四乐、五定、六实知、七除舍、八无欲、九解脱。云何十法向涅槃?谓十直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

  娮《杂阿含》810、813经提到修安般念则成就四念处及七觉支而达明解脱。T/02。

  娕T/01 No.26《中阿含经》卷22,p0571a。

  娏T/01 No.07《大般涅槃经》卷1,p0195b。

  娗T/01 No.07《大般涅槃经》卷1,p0195b。

  娊T/02 No.99《杂阿含经》卷31,p0219c。

  娞T/02 No.99《杂阿含经》卷1,p0006a。

  娳T/02 No.99《杂阿含经》卷8,p0055a。

  孬T/02 No.734《杂阿含经》卷9,p196c。

  宧T/02 No.99《杂阿含经》卷9,p0057c。

  宭T/02 No.125《增壹阿含经》卷33,p0735a。

  宬T/01 No.07《大般涅槃经》卷1,p0193a。

  尃T/02 No.125《增壹阿含经》卷40,p0766b。

  屖T/01 No.80《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p0895a。

  屔T/01 No.07《大般涅槃经》卷1,p0192a。

  峬《中论?观四谛品》T/30 P.。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