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匡正佛法 苦译经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匡正佛法 苦译经书
  慧远卜居庐山之时,佛教在江南已经有很大势力。可是佛教界风气很坏,佛法衰颓。尤其是一些上层僧侣,附炎趋势,迎合时流,外言弘道,内图私利,竞相奔走于权贵之门。有些甚至与最高封建统治者交通,窃弄大权,倾动乱时。慧远目睹这种状况,非常忧愤。在《与桓太尉论灶简少门书》中,他尖锐地指出:“佛教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思,愤慨盈怀。”在潜居庐山以后,他一面不入都邑,不仕王侯,身体力行,维护佛法,以自己高尚淳至的德行为僧伽争人格,树楷模,一面积极提倡翻译佛经,宣扬佛教戒律,并努力用佛学来融合儒学和玄学,为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取得自立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慧远在居住庐山的三十多年,虽然始终影不出山,迹不入谷,每送客散步,也只以庐山虎溪为界,但是却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是他从事佛教活动最重要的时期。到庐山后,他看到当时南方佛经很不齐备,禅法无闻,律藏残缺,就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远度葱岭,寻求佛经。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从西域带回《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得以传译。慧远在庐山一直千方百计同各地名僧互通声气。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ji 宾(在今印度西北部)佛教小乘毗昙学大师僧伽提婆南下庐山,慧远便请服译出了《阿毗昙心》和《三法度论》。阿毗昙略称毗昙,系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典籍,其教义主要是以我为无,以法为有(法,本指佛教教说、规范等,这里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毗昙学约在东晋时始行中国。释道安曾大力赞助译出有关论典。慧远继承师业,兼弘一切有部《毗昙》。当时和他同住庐山的著名佛教学者竺道生等人也精于提婆的毗昙学。毗昙学风靡一时,是同慧远组织译经和大力提倡分不开的。
  后秦弘始三年(401 年),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会(父籍天竺,生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一带)入居长安后,慧远便向他致书通好,交流佛教译本,并派遣弟子前往听讲问道。后来听说罗什要回本国,他马上作书,略问佛经中数十条事,请为批释。罗什一一作答,现存十八章,即所谓大乘大义章。慧远对于佛教戒律也很重视。弗若多罗曾在关中翻译《十诵律》,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后来慧远得知昙摩流支来中国带来了这部佛典,就派遣弟子昙邕致书祈请,译出了全本《十诵律》。《高僧传?释慧远传》评价说:“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土(指江南)者,远之力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