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根本教义及其开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心长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的根本教义及其开展
净心长老
逢甲大学佛学与人生学术研讨会
1999年12月11日

前言

  人类与生俱来,具有宗教意识,以此而论,有人类就有宗教,但留有宗教现象记录者,是数万年前
之事。

  远古未开化时代,人类在严峻的生存斗争中,对于无法克服的大自然力量,产生恐惧、惊惶与神秘
感,认为天地间,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一切,影响人类的生活。为求助于超能力者的庇
护,希望得以消灾降福,因而产生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

  及至倡创宗教时代,倡创者自谓其教义,出自神智的启示,以神的使者自居,榜标领受并执行神的
使命,以救世为己任,强调“信者得救”,而形成纯感情性信仰的宗教,此种宗教主张神有绝对的权威
,以统御世间的人类。这种神权主义,反映了专制君主的最高权威,换言之神权主义是君权主义的产物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将自修证真理,启示众生,其信仰建立在哲学性理论之上,而非盲目的信
从,是别于其他神教的特色之一。又立无我的缘起论,以及主张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是异于其他
宗教的最大特色。

  自从释迦牟尼佛转法轮度众生,形成佛教二千多年来,从空间来说,佛教遍布全球,从时间来说,
其教理与教团,也有其发展的过程。但本文所论及者,唯限于佛教的根本教义在印度的开展,以及传入
我国后,教理开展的情形。

正说

一、佛教的根本教义

  教主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从菩提场赴波罗奈斯鹿野苑,为五比丘开示苦集灭道四圣谛,说明现实
世间的痛苦现象,深究人生苦的由来,灭苦的方法,以及灭苦后所得到的解脱自在寂灭境界。这四圣谛
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其他一切教法,系四圣谛之分说或详说,均以四圣谛为中心所开展者。

  四圣谛是佛陀教导弟子们,以科学的方法修行,而达到超然于科学境界的法门。依四圣谛之说,人
生苦是自己的惑业所招感,自己的行为,自己要承当其责任,以揭示佛教是人为主义的宗教,这种教义
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前导。而其他神权主义的宗教,主张人的祸福苦乐,操纵在神的手中,这种理论,违
反了因果法则与法治的精神。由此可以了知佛教教义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二、佛教教义在印度的开展

  大正新修大藏经浩瀚如汪洋大海的三藏教典,分为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
积部、涅槃部、经集部、密教部、律部、释经部、毗昙部、中观部、瑜伽部、论集部等。其中从阿含部
至密教部的经藏部分,究系佛陀一代所说,或佛陀灭度后,经过若干年代逐渐所完成,有两种不同的说
法。

  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就有判教论的产生,至隋代天台智者大师,集南北两地的教相判释,立五时八
教判。八教之中,藏通别圆的化法四教,是判释教理之深浅者,顿、渐、秘密、不定的化仪四教,是判
释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而五时教判,是依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之三照譬,法华经信解品之长者穷子譬
,以及涅槃经圣行品之五味譬,将佛陀一代时教,分为第一华严时,第二鹿苑时(阿含时),第三方等
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槃时。古德偈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
华严最后三七日。将佛陀一代说法教化,定为五十年,而将法华涅槃,定为开显佛陀根本精神的最后究
竟极谈。

  东晋觉贤所翻译旧译华严经(六十华严)卷第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云:“譬如日
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宝山,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
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智者大师依此经文转释,日出先照高
山,次照幽谷,后照大地,并将照大地分为食时、禺中、正中之三时,以定佛陀说法次序,并将日照高
山定为华严时,日照幽谷定为阿含时,照大地之食时定为方等时,禺中定为般若时,正中定为法华涅槃
时。

  法华经长者穷子喻之中,将“即遣旁人急将追还……。”喻为华严时;“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
,而设方便……。”喻为阿含时;“过是以后,心相体信……。”喻为方等时;“尔时长者有疾……。
”喻为般若时;“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喻为法华涅槃时。

  北凉昙无谶译大涅槃经(四十卷)卷第十四、圣行品第七之四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
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
此中以乳味喻华严时,酪味喻阿含时,生酥味喻方等时,熟酥味喻般若时,醍醐味喻法华涅槃时。

       (华严三照)          (涅槃五味) (信解品) (五时)
         ↓             ↓   ↓  ↓
     ┌先照诸大山王──高山………………乳………旁追……华严┐
     ├次照一切大山┐                   │
     ├次照金刚宝山┴─幽谷………………酪………二诱……鹿苑┤
     │                          │
     │          ┌食时………生酥……体信……方等┤
     └然后普照大地──平地┼禺中………熟酥……领知……般若┤
                └正中………醍醐……付业……法华┘

  若依天台智者大师之五时教判,则大小乘的教义都是佛陀金口所宣,一代时教中所完成者,但近代
学者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分为:一、原始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小乘佛教;四、大乘佛教的四个
时期。

  原始佛教定自佛陀成道至阿育王时代。其中佛陀成道至佛陀灭后之三十年间(约有八十年),佛陀人
格之感化特别有力,所以特别划定为根本佛教。

  佛陀灭后约一百年,依据南传之说,教团中出现十事非法问题,依据北传之说,大天唱五事新说,
也就是从戒律的持守与教义见解的差异,将一味统一的教团,分为上座,大众的二部,又从根本的二部
再分二十部,乃至五百部,是谓部派佛教时代。

  之后,从上座部的一切有部,完成为小乘佛教而流传至今。现在流传于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
、老窝斯等地之佛教,为南方上座部之佛教,又名南传佛教。为拣别于印度本土之上座部,此系统自称
为分别上座部,是巴利语系的佛教。

  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系各部派之思想,发达而形成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又分为初、中、后三期。
在初期大乘佛教时代,出现了般若、法华、维摩,及净土的经典。斯时有龙树、提婆、罗罗等人,均
是空观系统的建立者。

  中期大乘佛教时代所成立的经典,有涅槃、胜鬘、深密、楞伽等经,斯时有弥勒、无著、世亲等诸
圣哲,均是唯识佛教的建立者。

  世亲以后的印度佛教,大乘乃分为中观,瑜伽二派。其中继承无著,世亲之学系者,曰瑜伽行派,
继承龙树中论系统者,曰中观派。而后期大乘佛教,乃是中观、瑜伽两派的对立时代。

  中观、瑜伽两派之诤,导致佛教形成固定化戏论化而沉退衰微,也因而促成实际之密教之兴隆,成
立了大日经等密教经典。纯密教思想之成立,在于公元第七世纪前后,第十世纪是印度密教最盛之期,
但后来因左道密教堕入邪道,另一方面,印度教复兴,回教又入侵,佛寺被回教徒焚毁,僧尼被杀,佛
教在印度遂告灭亡。

  如依近代学者之说,大乘佛教乃佛灭数百年后所兴起,因此,有大乘非佛说之议。而天台智者大师
等大德,认为佛陀具有至高无上的智慧与广大神通,大小乘经典的道理,都是佛陀一代时教中所说者。

  佛陀成道后,每日游化各处,说法度众生,这就是佛陀亲自实践大乘菩萨道。因其所说,乃是观察
无常、无我,而了脱生死超出三界的道理,诸声闻弟子依之奉行,只顾自己生死的解脱,而忽略了自己
了生脱死固然重要,度化众生了生死更重要,因此,佛陀乃说了四摄六度等大乘教义,鼓励声闻弟子们
,回小乘心向大乘行。佛陀的教化,是自己先行大乘菩萨道,然后阐扬大乘菩萨道,因此,佛陀先说小
乘,后说大乘,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从佛陀具有无上智慧与自在神通观之,佛陀在一代时教中,说尽大小乘诸经典的道理,是无可议者
。但若从逐渐发展完成的世间事物观之,大乘经典系佛灭后经过数百年间逐渐完成,亦不无道理。但佛
陀亲口所说者,固然必定是佛法,而虽非佛陀亲口所说者,亦不能一概判定为非佛法。因此,研究佛教
所应重视者,是大乘是否佛法,而不是大乘是否佛说。

  了脱自己的生死与救度众生,是促成佛陀出家修行的两种动机,换言之,佛陀是为自利利他而出家
修行。因此自己成佛以自利之后,就广度众生以利他,而大乘经典所阐扬者,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正
是符合佛陀自他两利的精神,因此大乘经典的教义就是佛法,既然是佛法,无论是否佛说,都必须信受
奉行。

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依据魏书释老志载,早在前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
,口授浮屠经,是佛教传入我国之始。而一向以来大部份佛教界人士,都认为汉明帝永年十年(西元六
七年),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华,住于洛阳门外白马寺,翻译“四十二章经”等经典,为佛经传入我国
之始,但梁启超先生却认为佛经的传译,始自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来华之安世高法师。

  日本现代佛教史专家道端良秀先生,将中国佛教史分为:一、传译;二、研究;三、诸宗独立;四
、继承;五、衰退的五个时期。第一传译时期,是前汉至东晋之初,这时代有迦叶摩腾、竺法兰、安世
高、支娄迦谶等众多译经僧,来华传译经典,此时犹未进入佛法的研究,佛教也未普及一般社会。

  第二研究时期,是从东晋初至南北朝时代。这时代有佛图澄、道安、罗什、慧远、觉贤、法显、昙
无谶等高僧硕学,是此时代的中心人物,对佛教的研究与普及,有大功绩。此时代虽然有罗什、觉贤、
昙无谶、真谛等,中国译经史上的中心人物,而可称谓传译时代,但以罗什法师为首,以后的译经僧,
就在译经同时讲述佛法,因此罗什法师的译场讲经,开研究佛法的风气,成为中国佛教的一转换期,因
译经同时作讲述研究,所以称为研究时代。

  隋唐是第三建设时期,或诸宗独立时期。也就是南北朝对佛教的研究至此结其果实,由学派佛教成
为宗派佛教的时期。

  诸宗独立时期,先后成立大小乘十宗,就是大乘的禅、净、律、密、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等八
宗及小乘的成实、俱舍二宗。其中禅、净、律、密为行门,天台、华严、法相、三论为理门。成实为小
乘空宗、俱舍为小乘有宗。

  在隋朝有天台智者大师的天台宗,嘉祥寺吉藏大师的三论宗,信行的三阶教,唐代有道绰、善导大
师的念佛宗、道宣律师的南山律宗,神秀、慧能大师的禅宗,慈恩(窥基)大师的法相唯识宗、法藏大
师的华严宗,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等的密教,隋唐是佛教的黄金时期,也是呈现中国佛教独特性
格的时代。

  第四继承时期是五代至明末。唐末武宗的废佛,以及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事件,导致佛教显著衰退
,但宋代雕印大藏经的大事业,为佛教的续存给与很大力量,继承隋唐的佛教,使佛教更普及于民间。
此时期在教学方面言之,或可谓渐退时代,但在社会方面观之,乃是继承隋唐的隆盛,尤其是元代佛教
,社会势力之大,非隋唐所可比拟。

  清朝以后,杰出的高僧少出,教学衰退,逐渐失去社会势力,僧尼寺院亦渐被淘汰,逐渐呈现佛教
衰退的状态,因此,清以后是佛教的衰退时期。

  又就教学方面观之,汉至南北朝是准备时期,隋唐是诸宗独立时期,之后为诸宗融合时期,或可谓
宋朝是继承时期,以后为衰退时期。

  在隋唐时代,创立宗派的祖师大德们,依据本所依的经典,阐扬独特的教义,创立特有的修行法门
。其所阐扬的教义,诸如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一心三观、或华严宗的四法界、十玄门等,都
非佛典之所载者,也就是非佛说,但虽非佛说,却都是大乘佛法博大精深的妙理,具有无上的价值。吾
人若以为非佛说而弃之,则置祖师大德们所开发的宝藏而不用,而失去胜妙法益,甚可惜也。

结论

  教主释迦牟尼成佛道转法轮,二千多年来,从简朴的教义,阐扬为博大精深的圆融妙理,这种大乘
的奥义,由于科技的发达,而得以证明其伟大。例如:般若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性宗
大德们所阐释“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道理,由于电脑的出现而得以阐明;楞严经“于一毛端,能含
受十方国土。”大小相即相融的道理,由于光碟片或磁碟片的容量得以证明;华严宗十玄门中之一多相
容不同门与微细相容安立门的玄妙境界,因为网路的使用,而得容易明了。因此若只重视原始佛教的教
理,舍弃博大精深的大乘妙理而不用,就无法在资讯化的高科技时代凸显佛教的殊胜义,而失去做为时
代领导者的地位。同时若只自顾自了生死,而不发大乘心行菩萨道,造福社会,利益人群,则势必为社
会所淘汰。因此,学佛修行者,须以原始的根本教义为基础,进而深入博大精深的大乘法海,走在科学
的先端,领导人类,迈向于二十一世纪,才能完成弘扬圣教,利济群生的神圣使命!

参考资料

一念三千:天台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依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
     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十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
     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
     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有众生、国土、五阴等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
     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止观五上曰:“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 界百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
     具三千。”百界千如: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为百界。其一一之界
     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为十如。盖一界为十如,
     则十界为百如,百界为千如也。

一心三观:摩诃止观五上曰:“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
     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四法界 :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十玄门 :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微细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
     、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
     。

一多相容不同门:一与多(一切)互相包容而不混合,譬如一室中点千灯时,其光涉入而无妨碍。

微细相容安立门:诸法虽互相容入而重重无尽,但诸法不坏个别之相,微细安立,明了显现。譬如将众
        多介子,入于琉璃瓶中,而在瓶外历历可见。

大乘非佛说论:提倡大乘非佛说论之日人富永仲基氏,生于一七一五年,逝于一七四六年,享年仅三十
       二岁。氏著「出定后语”,基于思想发展的必然性法则,主张大乘佛法是佛后渐次发展
       ,而非佛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