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蠡测佛教的宗本——慈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超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蠡测佛教的宗本——慈悲

超广
  前言
  佛教之所以流传至今,且深得广大信众的热心尊奉,这与它的“慈悲”精神是分不开。无论是原始的小乘佛教,还是后期的大乘佛教,无不以慈悲为根本。不同的是小乘重在自利,大乘重在利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一贯的主张,尤其是大乘思想六度、四摄的利他行,更是将慈悲济世作为佛教的核心内容,成为修行道路上的主旋律。把佛陀当初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本怀发挥得淋漓尽致,尽览无余。本人通过这几年的学佛心得,就“慈悲”的内涵作些阐述,以飨读者。
  
       一、慈悲的涵义
  《大智度论》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给予众生利益安乐;悲,是解除众生的苦难。拔生死苦予成佛乐,是慈悲的本义。若进一步分析,佛教认为慈悲涵义有三种:
  (1)爱见慈悲:即一般凡情的慈悲,有怨新之别,人我之分,不明我法二空,以为实有众生,实有苦乐,见众生有苦,而生起悲悯的同情。属世俗说,非佛教之本义。
  (2)法缘慈悲:即二乘圣者的心境,悟解众生的无我性,但不能彻底了达一切法空,见到众生在生死中流转,从而生起的悲切悯苦的同情。不足以代表全盘佛法。
  (3)无缘慈悲:即佛菩萨彻证一切法毕竟空,法性一如,唯有如幻的假名,心无分别,而自然流露真切悯苦的大慈大悲。使一切众生平等获得拨苦予乐之利,犹如太阳放射出的光芒,毫无区别地照耀一切,此乃佛法之根本。
  综上所知,人的慈悲是有对象的,爱子女、爱亲人,乃至恨仇人,都有一定对象和原因。常言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佛家讲的无缘慈悲,不讲原因,没有局限性。如磁石吸铁,任运自然。《涅槃经》云:“佛无一切法,唯有慈悲心。”说明佛慈悲的饱满和热情,永远关爱和同情一切众生,拥抱一切众生。有了慈爱之心,才能给予人类无上的快乐;有了悲悯的同情,始可无条件地解除人世的苦难。佛之大慈大悲,不只是单纯的情感,而是至极的情感与至极理智的综合——悲智双运。假如没有高超的智慧,了解缘起性空,生佛同体的真理,怎能平等地救拔众生的苦难。慈悲是根本,智慧是根门,这种一视同仁的拔苦与乐就是佛教所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而又知其同体,是现智之至极,大悲大慈之运用,是情感之至极。尊成道后,不是自由自在的享其人生乐趣,而是披星戴月地踏遍五印度,说法度众,教人不厌,诲人不倦,在人间奔走呼号了近五十年,誓愿救拔众苦,同登彼岸。
 
        二、慈悲的根源与特色
  凡一事物的生起,必有其生起的因缘条件,慈悲亦是如此,是依托其它因缘而得以形成,这可从两个方面说。
  1、从缘起相的相关性来说:
  世间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微尘,乃至我们眼所不见的心识活动,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依相成的缘起法,离了众缘的关系是不能存在的。如吾人之生命体,由父精母血和合得以形成,父母的无育得以成长,日常所需的衣食住行,以及学问与事业的成功,亦是由别人生产、转运供给、师友的互爱互助;即使老了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可见我们的生存没有一天离开别人的辅助。甚至非人类的众生,对于我们的生存利乐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动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梵网经》亦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样密不可分,自然会生起或多或少的关切与同情。同此而产生知恩报恩、互助、无我的人生观,也就是慈悲为本的人生观。这种利他的意识,不是自私、狭隘、单一的亲情观念,而是从自他的展转关系中,发生利乐的一切众生,救济一切有情的报恩心行。
  2、从缘起的平等性来说:
  缘起性有相互的关联,无限的差别,但这些千差万别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无自性、平等一如的。这一味平等的法性,就是一一缘起法的本性。从这法性一如去了达缘起法时,不单是相依相成的关系,而是进一步无二无别的平等,即所谓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发出第一句的感慨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被无明覆盖而不能证得。”从而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因迷悟的不同,而有众生与佛的差别。在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对于迷妄苦迫而没有成佛的众生,自然会觉得是自己的苦迫、自身的功德不圆满。于是发起慈悲利济从生的心行,尽未来际而不已。
  由缘起的相依性而引发共同意识的慈悲,无论对已对人,都有倾向于平等、和同一根源的直感与渴仰,这就是缘起法性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原故。虽然由于种种颠倒妄想不能体现它,但透过自己妄想意识而再现的直觉,依旧显露出来。这就是道德的意识,慈悲的根源。所以说慈悲不是超人的,分外的,而是人心契合于事理真相的自然流露。
  世人或有批评佛教缺乏爱,而经中常常又说到要断爱,世间若没有了爱,人间还有什么温暖呢?佛教认为,爱有染污与清净二种,染污的爱,是烦恼痛苦的根本,如爱钱、爱财、爱色等。那些受牢狱之灾的人,大都是受此爱之毒害的。而清净我染爱,是善意无私的,如慈爱、敬爱、爱一切有情等,是进取菩萨的根本。佛教中的断爱,就是要去除染污有害的爱,它是障道的因缘,乃修道者应断离灭尽的,并非要把所有的爱都从日常生活中弃除,而是教吾人于日常生活中如何把自私之爱,扩为大公的博爱,再由大公的博爱,转化为无我的慈悲。强调爱是慈悲与情感的化合物。如一潭污水,须要过滤才可饮用;又爱如水(H2O),慈如氧(O),假如我们到月球上去,,如果没有氧气,有水也可以,把水分子解了就是氧(H2O—H2+O),假如缺氧连水也没有,那就频临绝境了。化掉感情的渣滓,就是慈悲。佛菩萨就是要化解爱,升华爱,所以见众生受种种苦时,不计个人得失,平等观察;代他们受苦,予他们法乐,最后安立一切众生于大涅槃。《大智度论》亦云:“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生大慈大悲救世苦,然后发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大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由此可知佛教不是缺乏爱,而爱的更真、更切、更实,下面进一步探讨慈悲行。

         三、慈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佛教以利乐一切有情为根本,它要拯救众生地水深火热,因众生的烦恼不同,所以慈悲的表现形式亦不尽上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慈爱不杀、怨亲平等:
  佛教提倡爱惜生命,不要自相残杀(自杀、杀他)。教人奉行仁爱、谦恭、平和、积德、行善、不要伤害人,乃至一切有情生命,尤其反对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出来的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乐生畏死”是一切众生龙活的本性,并非人类之所独具。一切动物临死之悲鸣哀号,居不忍睹,恸不忍决。“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佛教一贯的主张,五戒十善亦均以不杀生为首,通过茹素培养自身的慈悲心。可见佛教爱惜生命施行慈悲对象,范围之广,不限于人类。人类以外的一切众生,都要用慈悲心去爱护它、同情它、救济它。从前有个出家人,为了救一只鹅的性命,宁可忍受富翁的把打得皮开肉锭,也不忍心说出富翁的宝的被鹅吞肚里的事实。当富翁无意中把鹅打死了,他才说出宝珠被鹅所吞。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代众生受苦的精神,正是慈悲的真实体现。
  佛陀不但主张对跟自己有关系(亲戚、朋友)的人要慈爱,同时对跟自己有没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即所谓
“人饥己饥,人溺己滋”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不论是信佛的,不信佛的,还是害佛的,都一视同仁,平等爱护,犹如赤子,甚至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深切悲愿,去拔救众生。没有亲疏、厚薄、敌我的界限可分,没有阶级可划。如《法华经》中佛不但给侍者阿难等授成佛记,还给多次害自己的提婆达多授成佛记。虽然儒家亦提倡“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扩展到“义之所在,虽死不辞。”但总是先亲后疏,先家后国,先我后人,他之分,亲疏有别。其他宗教虽亦嚷博爱,实是爱而未博。如基督教,由于神的局限性,对于不信者、罪恶者、外帮人等,神是从来不怜悯的,甚至对于异教徒、科学家的发明而不合神意的,还会受到教会的迫害、烧杀。这种爱实属凡情之爱,有程序、有限度的博爱。而佛菩萨之慈悲,是忘我的,纯以众生为前提,内证身心之无我,外达自他之无人,内外俱空,人我双亡。又如其相虽空,其性本具,是称性而起的悲悯之心,越时空,无限量,无止境的。只有慈悲等视一切,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
  2、忍辱柔和、明辨是非
  大千世界,万象森罗,其性虽空,其相不同。上智下愚,贫富贵贱,高低之分,好坏之别,种种皆有,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何对治?佛陀给我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当他在因地修行,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他不是嗔恚怨怒,而是想着歌利王是为了成就自己的道业,所以任其割截。又如《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虽受别人的打掷、咒詈,仍高声唱言:“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佛教的忍辱,就是一种内刚外柔,刚柔兼济,为了达到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亦是为了完成自己普度众生的誓愿,而且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在遇到困难时,不仅是忍让,还心平气和地与他人讲道理,以缓和气氛。若道理讲不通,即用情(亲情、友情的关系),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用情亦没有忽略“理”,致使黑白颠倒,是非不分,而酿成大错。因此对于亲情的伦理关系,可以用情,但对于社会的公益问题,则应当以理来处理,使环境和谐公平,最后再从佛法的因果观点来化解。一切的困挠与烦恼都是缘于过去的因,所以才有现在的果,如此则烦恼就会减去,或根本就不用去烦恼。但因果的意思并非叫我们不去改变环境,解决问题,而是要加上因缘来促成环境的改变和问题的解决。
  佛教主张做人处事要有慈悲心、忍辱力,但并不是一味地说“好好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爱护或教导。如一味地说“好好好”,则慈悲又将成为祸害。如邪教分子李洪志之流,颠倒黑白,戕害生命,危害社会。为匡复正义,佛教四众弟子,在党的英明政策领导下,纷纷有报刊杂志上撰文,揭露法轮功的的邪教本质,取缔法轮功,这就是佛教除恶便是扬善的正义立场。
  3、注重孝道、爱好和平:
  世人每以为释迦牟尼,辞亲割爱,出家修道,不顾妻子,不养父母,不摄朝政,即违人子之礼,不有负于人生之责,可谓不孝至极。甚至八家之首的韩愈,亦以片面之词来攻击佛教。然而,佛教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不爱父母,不敬祖先,反而是重人论,崇孝道的宗教。
  佛言:“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人而不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佛陀就是出于慈悲心,为实践孝道而出家修行证道成佛的。成佛后不仅常常劝诫弟子们孝养父母,还把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之孝道立为佛教制度之一。当父亲净饭王病重时,他亲带众僧前去探望,并为之送葬,还为父母说法,使之可了生死。又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一次在定中见到先母生到饿鬼道,饱受饥饿的苦楚,于是为母设“盂兰盆会”,予以济拨。不但要令自己父母了生死,还要令他人父母了生死。由此对生身父母的精诚孝思,推广到一切众生,并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如《吉祥经》云:“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佛教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亲人的孝道,如果说只有朝夕陪伴在父母身边才称孝道,那么改革开放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不远游”呢?
  当今时代,由于经济和政治等种种原因,造成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教派纷急,种族歧视,核战争威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所以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是和平与发展的具体体现。早在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提出:“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诸苦,但受诸乐。”《涅槃经》中就记述了好战的阿阇世王,准备征服临国,慈悲的佛陀挺身而出,劝阴了阿阇世王停止战争。法显、玄奘等法师西行求求,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都是和平友好交流的使者。
  从1995年起,由中国佛教协会发起,分别在中、韩、日等国召开了佛教友好交流会,为世界和平进了祈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还多次参加禁止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杀伤性极强的世界大会。由此可见,佛教实际上就是传播和平,维护和平的。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教,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声与愿望。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四、慈悲是道德的体现
  慈悲是道德的根源,为道德的最高标准。从人类发展史可以看出,道德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运作的解毒济,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调和济。反之,如果一个民族的道德日渐沦丧,便可预示这个民族和国家将渐趋末路。夏桀与商纣王就是最好的例证。剖腹验婴,炮烙大臣,抽筋取髓,被后人称为无道的昏君。匮乏道德理性的人,即为求己欲的满足快意而释放恶的力量,致使杀盗淫妄。由这些人所聚集的群体,势必会产生纷争,摩擦,乃至冲突与战争。如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会爱人如己,时时给人以方便、如尧、舜、禹、文、武王等。关心人民疾苦,实行仁政,天下太平,被称为有道明君。可见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社会的安定祥和,且对个人的事业成就和人格的完善尤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由此在面向市场经济功利日化倾斜的今天,极须宣扬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实在是有利于促面市场经济与现代现建设的顺利发展。
  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宗旨,正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圆满道德的良津,它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实践道德的指南,诸佛菩萨是道德的实践家,五戒十善上道德的纲目,六度四摄是道德的内容。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上获得佛果菩提至善至真于美的先决条件。所以佛菩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菩萨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离苦”的无我大悲精神,以及“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心,足以说明佛教是极其道德的宗教。可见,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他也一定是个大慈悲的人。
  近代大虚大师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理想,无非是将佛陀慈悲济出的宗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深入社会,走进人群。如台湾证严法师带领弟子们发心筹建具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佛教慈济医院”,他们始终以“爱心化解痛苦,用爱心回报社会”的宗旨,竭尽全力的关怀和医治那些身患绝症,疑难症无钱医治的“弱势族群”。不仅疗身免诸病等,还重要心理保健以安其心。这种无缘的大悲精神,实乃世间道德无以比拟。又厦门南普陀寺的慈喜事业基金会,以“勿忘世上苦人多”为宗旨,常为养老院、孤儿院,赠衣送药,并向希望工程捐钱捐资,支援灾区人民和失学儿童等,以解除人世间的痛苦。所以慈悲是人生道德的体现,为道德的最高难度准绳,更是进入菩提大道,是佛教的建设人间净土,不可缺少的动力。亦是佛教历经千年,深受人们所尊奉喜爱的根源所在。
  
        结  语
  慈悲为佛法之根本,菩萨之心髓,更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甘露法雨。慈如父,悲如母,一个行者只有以大悲为根本,方便智为权门,慈悯开发,等视一切,救济众苦,才能成就诸佛菩提智慧花果。让我们共同发扬宗教的慈悲,让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参考文献:
  1、《初级佛学课本》 慧森法师编著 福建省佛协教育基金会印赠
  2、《佛学三要》 印顺法师著 正闻出版初出版
  3、《道德谷响集》 魏磊著 北京文津出版社出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