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谈学习佛法的技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谈学习佛法的技巧
  学习佛法主要是学做人,学习如何掌控自己的生命和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出大境界。但凡有志于学者,愿心毅力均属超群,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入门的途径太难。如何学习佛法和怎样修习才能收到成效,实在是学佛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再好的目的,如果找不到达到目标的途径,仍然只能成为停留在嘴上的空洞的愿望。有鉴于此,本文的初衷主要是想透过自己的学习经历来浅释修学习佛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当然,在笔者这样做的时候,由于水平所限,自然免不了管窥蠡测的成分,在此期待法眼者给予不吝赐教和指正。
  学佛有上根器和中下根器两种。对上根器者而言,由于慧根极厚,学佛是个相当简便的过程,像六祖慧能,几乎做到了“言下顿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佛法必须经历艰苦的精神探索的过程。学佛最难是两件事,去除妄念和具足人生的大智慧,这也是学习佛法真正的要点。对此,佛门中有很多修法。每种方法都适用于不同根器的人,且都有其独到之处。如果学者单修其中一种,则非到相当高的层次不能取得真正成效。但是,对佛门中的任一方法,想修到很高层次都有相当难度。因此,对于大多数人学习佛法,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可能更为实际。采取多种途径修行看似复杂,但多种方法并修可以相互促进,能够避开单修一种非到极点不能取得成效的困难。我的看法是,学习佛法最重要的途径是习止、修观、参禅和培养正见。其中,不论采取哪种途径修行,脚踏实地勇于实践都是很重要的修炼方法。通过实践可以检验方法是否正确,同时,实践可以促进改善心灵,而且,正确的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正确的行动。只有正确的行动才能收到真正的成效。
  一、读经、请教大德、相互讨论,培养正见
  何为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做人的道理。正见的最低限度,做人应该积极热情,有责任感,不自私。不管是哪种理论,如果鼓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抛弃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不论这种理论出自何人和出于什么理由,都是歪理邪说,应该坚决予以摒弃。学佛中更高层次的正见是发起乃至具足出离心和菩提心。出离心就是超脱世俗,处污泥而不染,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在。菩提心就是广大热情、慈悲包容,无缘为慈,同体为悲,对跟自己没关系或不认识的人也都能真诚地生出慈悲心肠,救人济世,真切相助。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学佛中最高正见一体之两面。圆满觉成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已经圆满佛道。
  经者,经典或纲要。在学佛中,读经是应该的,但佛经之不易读懂是众所公认。很多人读不懂佛经就死抠,抠出些门道就以为已经读懂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佛法是境界之学问,只有站在山顶才能看见山顶的景色。如果在山底下或半山腰,任凭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是凭空臆测,与山顶的实际景色无干。所以,读经或请教大德或相互讨论,首重其诚。强不知以为知只能误己误人。其次,读经不能只停留在纸面或口头上,而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促进对佛法的理解。必须明白,实践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读经的方法。
  二、习止
  习止是修定的一种。说到习止,很多人想到入静,必须“一念不起”。这种理解并不正确。实际上,习止的要点是内心专注于目标以及实现与目标合一而非强求心静。佛法所说的定境有三种:刹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其中,“近行”的意思是接近,接近固住不动的定;“安止”的意思是固住不动的定,指心与目标合一;而刹那定是行者在日常生活中达到的刹那间的定境。简单说,近行定指内心高度关注并趋向于目标。在近行定当中,五盖(贪嗔痴慢疑)并未根除,只是被遮蔽住,出定后仍旧会再回来。色界定指内心专注于并深入目标的内部。达到色界初禅后行者的心理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断除欲界烦恼(私心或私欲等)。无色界定指心灵突破自身的界限,达到与虚空合一。达到无色界定,行者进一步断除色界烦恼(比如生死之念等)。最高的定境是不定而定,内心超越“定”与“非定”,达到心灵与天地万物的自然合一。这里,近行定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每一种禅定的前状态都是该禅定的近行定。刹那定的层次和近行定相当。跟近行定和安止定只能产生于打坐中不同,刹那定可以产生于行者内观的过程当中。班迪达法师在著作中指出,禅定“就好像心黏着在目标上,好像是拿一根细木棒去刺穿一片树叶或者好比轻柔地黏住一物,移近看它是什么”。当心固定住一个目标,穿透并且趋向和黏住目标,这就是禅定——一种固住的深刻的定。这里,班迪达法师所说的定就是指的色界定的情形。一般文献中所说的定就是指色界的四禅定。
  明确习止的要点是与目标合一而非强求心静,这对修行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曾经以为修定就是心静,必须做到“一念不起”。在实践中,这种理解可能会导致行者在打坐中强求心静而走上错误的方向。我的体会是,在修寂止禅的过程中,与目标合一相对容易做到,而强求心静非常困难。另外,与目标合一后心自然会静。而强求心静不可能产生心静。强求心静只能产生心灵的压抑作用。
  常见的修寂止禅的方法,所选取的目标相或所缘有:站桩,木球,观佛像,转河车,数息,意守丹田,持佛号,持咒语,观想等等。当然不局限于这几种。在上述目标相或所缘的排序中,越靠前目标相越粗重,越靠后目标相越细微。有一种说法是,修寂止禅所选取的目标相或所缘越细微越好。此说未必尽然。关键是所选取的目标或所缘必须适合自己。有时候,选择粗重的目标相或所缘(比如电视机等)修定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据此,根据我的理解,修定或习止的要点是: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所缘或目标相。我的体会是,选取静止的大小适中的身外物体作为目标,同样能收到不错效果。关键是必须适合自己。
  第二、采取适当姿势,集中心念,使心接近或达到目标。这里,心念集中的程度越高越好。这是修定成败的关键。在修定的过程中,应该追求打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时间长短)。只要在打坐中心念的集中达到很高程度,即使只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都可能成为进入更深禅定的基础或契机。在禅定中,当心与目标合一时,内心会产生充实、轻柔与喜乐的感觉。内心中这种感觉的出现标志着修定已取得初步成效。
  第三、打坐中尽量敞开胸怀,把目标“放入”到胸怀之内。这会促使心与目标合一,同时有助于集中心力,减少打坐中的妄念。
  第四、如果所选择的是体外的固定目标的话,心达到目标后不要满足于停留在表面,而应该尽量深入到目标的“背面”或“内部”。这一点,对于克服心灵自身的封闭性具有重要作用,甚至于可以使行者达到无所不容无所不包的博大的境界。在修寂止禅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使心深入到目标的“内部”或“背面”,就能做到这一点。
  第五、进一步推广内心禅定的状态。具体方法是,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内心随时进入禅定,以尽可能扩大内心禅定状态的目标和范围。
  第六、不定而定。在前面诸步骤中,行者的内心进入定境尚需经过若干步骤。而在不定而定的状态中,内心无需着力就能做到与环境自然合一。这种情形并非理论上的虚构,而是前面诸步骤自然的延伸。禅宗所说的“心何须安”就是指这种境界。
  需要说明的是,修寂止禅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上述的步骤最好不要跳越。一般情况下,基础打不好后面的步骤很难完成。当然,对上根器者例外。
  三、修观
  按照通常的说法,修禅定有三种方便法门。第一种,修止(定);第二种,内观;第三种,止和观交替修习。一般所说的禅定指前两种。其中的修观,简单说就是分析和观察自己的内心。修观的最大好处是容易上手和不易出偏,而且,修得好可以直接契入空性现量。因此,修观对许多人是比较适合的方便法门。修观有两种基本途径:
  第一种,把心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比如集中在呼吸和鼻端接触的“一点”进行观息,以此来提升行者觉察自己的呼吸和内心活动的能力。注意:这里所说的是观息而不是数息。数息是专注于自己呼吸的次数、出入和升降的情形,让内心渐次达到安止的状态,观想中涉及呼吸的粗细、出入和升降等概念,属于修止的范畴。而观息是抛开内心的一切概念,比如长短、升降和次数等名相,把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比如呼吸和鼻端接触的“一点”)来直接观察呼吸这一事实的本身,属于修观的范畴。这种修法的实质是,通过大量致密的高强度的内心的关注或觉察来突破概念的束缚,直接关注或觉察到内心中活动的事实和真相,从而看透内心的妄念,达到内心妄念不起的地步。这种修法的好处是简便,没有复杂的操作技巧,修得好可以直接契入空性,但要求行者注意力集中的程度非常高,而且,修行的密度也是越高越好。最好是修行的密度达到时时觉察和时时关注的地步。缅甸的孙伦禅师采用这种观息的方法,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即证入阿罗汉果位。他所教导的学佛的诀窍就是:“必须严密地念住,如实地掌握当下所生起的每个过程”,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注内心中当下生起的每一个活动。这是这种修法最主要的要点。
  第二种,观察分析自己的内心。行者每当内心中烦恼升起时,不粉饰不回避,迎头而上,看空看破,从而实现内心的清明。有以下七个步骤:第一、觉察内心的活动;第二、真诚地分析内心中产生烦恼的原因,尤其注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第三、承认自己存在缺陷;第四、尽可能从内心最深层次中寻找产生缺陷和焦虑的途径或因素;第五、看见内心活动的事实真相。这点是关键;第六、下决心改正行为中的痼疾或习气。前面几条做得不到家时最后这条才用得上,如果真做到了前五条,随着内心妄念的消失,行为自然会跟着改变。需要说明一点,这种方法是内心分析的一种,几乎不可能出偏,是学佛中根治妄念(尤其粗重妄念)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缺乏精深专注力作基础,采用这种方法很难直接契入空性,必须同时通过别的途径培养止力。这种修法的关键是行者必须对自己绝对真诚。
  可以说,修观的本质是行者随时觉察和关注内心的每一个活动,通过增强自己内心的清明程度和自觉的强度来减少或拔除内心中的妄想。我们素常在心中产生的各种妄念,根本原因是“我”字作祟,比如“我”的利益,“我”的好恶,“我”的生死等等。一旦行者在深入观察自己内心的过程中醒悟到“我”这个概念的本身就是错误,这时候,建立在“我”这个概念之上的各种妄念包括“我”的概念本身,比如私心、私欲和对生死的分别心等,都会在内心彻底瓦解,我们的内心世界自然就会进入到相当纯净的状态,从而给行者契入空性现量打下良好基础。这是修习内观法门的殊胜之处。具体说,在我们的内心中,构成“我”这个概念的素材每个人都不一样。对有些人可能是内心的缺陷或重大焦虑,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对自己的错误的评价或定位,比如自卑、幻想、神经过敏以及过度自私、任性和骄纵等。如果我们在内心中找到了构成“我”这个概念的基本素材的错误根源,去除私欲并不难做到,甚至对于生死的分别心也能通过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而加以拔除。这些,是内观修法的重要内容。
  四、参禅
  参禅是打破形式逻辑的局限,在形式逻辑之外找到关于自己和世界的正确答案。简单说,参禅包括提起疑情和打破迷关两个阶段。其中,提起疑情就是把自身修行和生活中最感困惑的问题提出来集中力量进行猛攻。参禅中的疑情既可以从前人公案中获得,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得到。关键是行者参禅时提起的疑情一定要有难度。疑情的难度越高,破解后得到的进步越大。如果提起的疑情只是细枝末节或缺乏难度或跟自己的生活结合得不太紧密,这种所谓“疑情”的破解对修行几乎没什么帮助。打破迷关就是行者对提起的疑情全力以赴进行破解。只有全力以赴,甚至为此寝食不安、日思夜想,才有可能在机缘到来时“破关而出”。禅宗史上,因参破迷关而获得顿悟的高僧非常多。可见,参禅或打破疑情是学佛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参禅过程中,打破迷关所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行者在书本上看不到,或以前看到了却百思不得其解的全新的感悟。这种感悟对于行者,不论是破解私心或消除对生死的分别心还是直接契入空性现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参禅这种方法对于散心位的行者也可能适用。这是参禅法门的殊胜之处。但是,单纯采用参禅的方法在散心位契入空性现量的行者由于缺乏定力做基础,契入空性后进行保任的工作比较艰巨,弄得不好发生退转的可能性相当大。所以,契入空性对于参禅的行者是修道的开始,而不是修道的证果。这是采用参禅方法学佛的需要明确的一点。
  五、如何契入空性现量
  空性最重要的特征是能所顿亡。行者必须突破主体意识以及客我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契入空性的现量中,行者的内心连最细微的分别心也不存在,既没有主体(功能和能力)也没有客体(内容和对象),而是超越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之上,而只存在透彻明晰的觉察的本身。与此不同,一般人的思想总是把世界分为两部分——主观和“我”以及客观和世界,其中的主观和“我”指自己,客观和世界指除了自己以外的其它部分。正是因为人们把世界划分为自己和其他两个部分,所以造成了人们内心的孤立或封闭倾向。对一般人来说,他们的心灵犹如一座大海上的孤岛,他们可以站在岸上眺望大海或短时间在海上航行或游泳,但在内心的深处,始终无法做到放下自己与大海融为一体。而学佛的最终目标是突破“我”和内心世界的局限,实现心灵与世界的合一。这种境界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需要强调指出,在契入空性的现量中,“我”和世界并未消失,消失的只是我们内心的局限或障碍——横亘于我们内心和世界之间的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分别心,这就给我们的心灵通向外部世界以及解放心灵自身打开了真正广阔的大门。这是契入空性现量对于行者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哲学所具有的真正重大的意义。
  如何契入空性?既然空性最重要的特征是能所顿亡,那么,契入空性的基本途径就是瓦解我们内心中能所对立和客我对立的牢固的串习。在这个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中,一个消失了,另一个会随之消失。我们内心的各种分别心,“我”是粗分别心,“能”是细分别心。契入空性现量的实质是破除内心中细微的分别心,实现内心世界的浑然整合。破除我执是使“能”和“我”消失,这是主动自救的途径,也是佛门中大多数修法的实质。通过破除我执契入并持守于空性现量的基本条件是:其一、内心足够纯净,没有分别心和根本妄念;其二、内心纯净到得以辨认出心底的空性;其三、具备相当定力能够进行足够的保任。修观修得好能满足第一个条件;禅定的余势或与余势相当的心态能满足第二个条件。有时候,参禅也能契入空性现量;而习止和修观做得好可以满足第三个条件。学佛中除少数极上根器者外,禅定是必修的工具。故经云:“一切清静慧,皆由禅定生”。禅定之要无非止观。从因地看,止有两种:俗义止于正念,胜义止于空性。观也有两种:俗义分析臆度于空性,胜义现量持住于空性。而真正的禅定只有一种:胜义止观不二。俗家意义上的止观非真正的禅定。
  法音杂志 2006年第六期《契入空性的关键》一文提出利用禅定的“余势”来解决行者契入空性现量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文中说,行者修习止观契入空性现量,在技术上会遇到巨大困难。修止时持所缘境不起它念,契入空性不可能发生在此时;而修观时起思维进入散心,使得契入空性万分困难。在实践中,内心从修止转换到修观并非刹那间从定心转换成散心,而是有一个心态从简明到复杂的逐渐过度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余势”。在余势中,心态比较简明且具有分析观察的能力,此时是行者契入空性现量的有利时机。并说,四禅定的定心细微,其余势绵长,可涵盖行人完成从听闻法要、继而依教法思维一直到契入空性现量的整个过程。例如,佛陀时代有些佛弟子初闻佛法即证阿罗汉果,其闻法思维、毗婆舍那、契入空性乃至证果一次完成,闻法前先已具备深厚禅定力是重要原因。初禅心较四禅粗而其余势远远短于四禅,但仍堪使用。根据笔者的经验,借用余势或跟余势相当的心态来契入空性现量在实践中是相当可行的办法。我的体会,契入空性现量并非如上面所说的那般困难,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尽管每种方法可能都没达到最好,但因缘具足时行者仍有可能契入空性现量。
  六、如何判断修行的境界
  关于如何判断修行的境界是修行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行者对自己足够真诚,大体上自己就可以判断自己修行的境界。这里,想着重讨论契入空性现量在修行中的地位。
  契入空性现量是不是说明修行已经完成了?这个不好说,必须结合行者所遵循的途径才能得出较准确的判断。
  如果是经由参禅的方法,因为是在散心位直接契入的空性现量,之前未经历破除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妄想的过程或者破除得不彻底,这种情况下除非根器非常好,此前心地已相当纯净,否则,参禅契入空性现量只能说是修道的开始而非修道的终结。如果是通过修寂止禅的途径来契入的空性现量,除非行者在此前已证得三果,就是说已经根除欲界和色界诸烦恼,否则出定后烦恼可能会再回来,所以,契入空性现量后仍然面临根除粗妄念的问题。而如果是通过止观双修及参禅等多种途径契入的空性现量,也必须根据行者的内心是否已超越三界才能做出大体正确的判断。修行基本完成=胜义止观不二=破除我执+契入空性现量+不定而定。这里,最终破除“我执”的标志是内心超越三界。总之,胜义止观不二是衡量修行基本完成的真正确切的标志。
  尽管如此,契入空性现量毕竟标志着修行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首先,契入空性现量标志着行者对世界和人生已获得解脱正见。尽管光是具有正见并不足以使行者证果,但这种见解的获得会给行者此后的修行提供坚强的指导。需要说明一点,佛、阿罗汉和现量契入的空性在见解上并无二致,所以,契入空性现量获得的见解已经是佛或阿罗汉的解脱正见。其次,契入空性现量标志着行者此后的修行进入崭新阶段。在新的阶段中,修行将不再局限于禅定或清修,而是必须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修行中,佛门中所有外在于行者心灵的律条都失去意义,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全凭行者自己对空性的理解来做决定。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对于契入空性现量的修行者来说,生活中处处是考验,同时处处是修证。行者必须做到时时处处不离正念、正心、正悟、正行。
  七、学佛的禁忌
  学佛的禁忌指行者足以毁灭修行的主观要件。明了学佛的禁忌,对于提升修行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的体会是,为了提升修行质量或加速学习佛法的进程,行者最起码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戒虚妄。学习佛法首要的条件是对自己真诚,心口如一。从前的人们有句常说的俗话,“出家人不打诳语”,这话大有深意。学习佛法最起码应该对自己真诚,包括尽可能对别人真诚,这是学习佛法最起码的要件。如果做不到对自己真诚,说一套做一套,或者光说别人不说自己,学佛就是一句空话。这样,即使掌握再多佛学知识也只能学到皮毛或空洞的言辞。所以,虚妄是学佛的首要禁忌。
  2、不要神化自己。神化自己是学佛的又一重要禁忌。不客气地说,越是所谓“大师”越容易吹嘘自己或哗众取宠。殊不知,这正是修行不到家的表现。误己又误人。轻则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重则失魂夺魄丧心发狂。所以,神化自己,不管有意抑或无意,都是学佛大忌。
  3、不要有门户之见。缺乏包容心往往是怕别人否定自己。这正是我执的表现。而我执是学佛中必须破除的头号大敌。从根本上讲,佛法没有门派。在觉悟者看来,甚至都不存在佛法和非佛法的区别。把佛法区分为许多门派是外行的偏见。与其把时间耽误在指责别的门派上,不如用在自己的修行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4、不要带着欲望之心修行。不管是修习哪种法门,最好是带着平常心,轻装上阵。功利心越少越好。功利心的本身就是贪欲。在学佛中,如果老想着带来什么好处,这些杂念不仅会妨碍入静或修行,有时候还会成为使行者走上岔路的根由。因此,不要带着欲望之心修行,也是学佛中需要行者经常警惕自己的地方。
  5、必须戒除懒散。根据我的体会,习止的关键是追求质量而不是追求打坐时间的长短。修观却不同。修观的强度和密度是越高越好。但不论习止还是修观抑或参禅,行者的内心都应该保持时刻精进的状态。尤其当快进入状态或刚进入境界或者修行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行者趁热打铁或保持内心的坚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佛更是如此。
  总之,学习佛法是行者对自己内心的雕刻,关键是目标、意志和方法。只要目标正确、能够坚持和方法得当,学佛取得成效甚至证果都是可以预期。学习佛法即使证不了果位但只要取得成效,就会给我们改善心灵的生活乃至提升人生的境界带来切实的助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