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内观法口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内观法口诀

  (新版 注释本)

  (修佛老汉根据大愿法师、葛印卡老师著作及大愿法师指正编)

  内观所住,身受心法。真正智慧,亲己体验。

  内观:向内观察自己身心变化;四念处(住)的别称。

  住:安住、持续观察的对象。

  身受心法:即四念处(住)之身身观念处、受受观念处、心心观念处、法法观念处。详细内容见编者此前所贴《杂阿含~相应部修习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一、(七)2、四念处(住)。

  “真正”两句:佛说的超越智慧,非纯理论,更非玄学,乃需自己亲身体验、证悟,修习,并依之形成的新思想、行为习惯。

  身念所缘,色身觉受;观察呼吸,觉知习练;

  所缘:所观察的对象。

  色身:即四大(地.水.火.风)所成之自己肉身。

  观察呼吸:即入出息念定,指缘于呼吸的心念锻炼,训练对呼吸的觉知;警觉或明了呼吸之法。详见《选编》一、(七)1、入出息念定。

  觉知:当下以佛智如实证知。详见《选编》注释。

  行住坐卧,曲伸俯仰,吃喝拉撒,语默觉眠。

  四句:见《选编》一、(七)第2段。

  住:站。

  拉撒:大、小便。

  语默觉眠:说话、沉默、清醒、休眠。以上四句言无论身处何时何境,都可、都应修习内观。

  受观苦乐,不苦不乐。心观六识,想行两般。

  “受观”两句:受即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六识:即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想行:五受阴中的想受阴与行受阴。详见《选编》一、(一)2、(1) 第2段。

  法观五盖,五阴六处;察七觉支,四谛亲见。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详见《选编》一、(七)1、入出息念定第3段。

  五阴:色受阴(取蕴)、受、想、行、识受阴。详见《选编》一、(一)2.(1)名色。

  六处:六内入处,即眼入处,耳、鼻、舌、身、意入处。详见《选编》一、(一)2.(3)六入处。

  七觉支:念觉支,择法、精进、喜、猗息、定、舍觉支。详见《选编》一、(七)2、四念处(住) 第12段,一、(六)第6段。

  四谛:四圣谛,即苦圣谛,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圣谛。详见《选编》一、(一)1、四圣谛。

  正念正智,合成正观;觉照力有,观察智全;

  正念正智:即内观。正念就是念念分明,正智就是清楚明白地知道实相所在。详见《选编》一、(七)。

  觉照:用觉悟的心观照。

  洞见实相,得净离染;证缘起灭,升进涅槃。

  缘起灭:缘起、缘灭。详见《选编》一、(一)2、缘起法。

  涅槃:见《选编》注释。

  正念无偏,如实平等;就同看戏,谁去掌控?

  平等:以无分别心、无好恶心平等对待。

  没有比较,不评不择;随顺所缘,简单清明;

  不评不择:不评价、不拣择。

  随顺:随之顺之;随从而不拂逆。

  清明:清楚、明白。

  不可用力,不可放逸;去主宰欲,无须操纵。

  “不可”两句:详见《选编》一、(六) 第5、6、*2段。

  刻意勉强,背无所求;保持自然,不要紧绷。

  背无所求:即背离“无所求”之意。

  当下念住,泰然安宁;温和轻柔,悠然放松。

  正念念住,念念分明;精勤不放,念兹在兹。

  随顺观觉,身心变化;随时随地,无有间断。

  随顺观觉:随顺观、随顺觉。观觉,指观察、觉知。

  分心散乱,离开所缘;转念发现,即已回来。

  “转念”两句:初期修习内观时,常会失念,这很正常;只要注意能经常及时发现,重新提起正念即可。

  停止推理、思考判断;无关修行,要返正念。

  思惟若现,缘正在想;难保之时,尤需培养。

  “思惟”两句:若心离所缘而有它想,即转观所想,至其息止。

  比如谈话,最易失念;唯色心法,我态妄显。

  色心法:外界与夺、内心妄念。

  我态:“我”、“我所”之妄想,我慢。

  正念明觉,贵在保持;日积月累,持续有恒;

  定力智能,由此产生;获取掌控,旧业无踪。

  掌控:由长期内观修习所产生的自控力。

  旧业:修习佛法前长期内所形成的习惯、业力。

  尘境缘起,贪恚系缚;期待排斥,习性反应;

  四句:贪、恚所起,是由于旧有的世俗习惯、品性。

  漏染执着,欲瞋所从;由我我所,被牵失控。

  漏:有住、流、泄等义,乃烦恼之别名。

  染:污染、杂染;烦恼之异名。作动词用时,称染着,即执着。

  欲瞋:贪恚的另一种表达。

  我我所:我和我所。

  放纵固错,压抑也非;转移潜处,负面累中。

  放纵:放逸,任由贪、恚旧习发作。

  压抑:因不便发作而将贪、恚之气闷于心中;在内观中,指不以如实、平等之念正面消解贪、恚之思惟,而是不当用力将其暂时压制。

  “转移”两句:压抑使贪、恚之气转入潜意识中,积累潜藏,适缘即会发作。

  因缘生灭,原本中性;正智观察,自他如梦。

  不逃去来,爱恨不生;可爆油桶,逐渐清空。

  去来:过去与未来。

  可爆油桶:转入、累积于潜意识中的贪、恚之气的聚集。

  认清三毒,重点修行;四双八士,终必有成。

  三毒:贪,恚、痴。

  “重点”句:灭三毒乃佛法修行所应重点对治之处。参见《选编》二、(一)灭三法。

  四双八士:沙门果,简称‘向一果’,‘得一果’……‘得四果’。详见《选编》二、(二)四向四得第1、4段。

  行禅轻松,自然正直。清楚动作,观察姿势。

  行禅:即经行,指在一定场所中往复回旋之保持正念正智的安静散步;泛指在行走中修习内观。

  顺序明白,过程细节;脚动感受,脚底触觉。

  俯视两米,妄想觉知。散乱心强,默念后动;

  妄想觉知:如产生妄想,即马上察觉、知道。

  默念:心中念想所要、正在进行的具体动作。

  昏沉含糊,徒劳无功。

  站治昏沉,住练立禅。观照脚触,入出息念。

  立禅:在站立中修习内观。

  观照:观察照见。

  坐禅舒适,平衡稳定;觉知所缘,尽量放松。

  变换姿势,因痛逼迫;是为治苦,非求享乐。

  四句:坐禅不一定要盘坐;如果时间长了感觉不适,可以改变一下姿态。

  观照躺下,过程放慢;安放接触,注意改变。

  改变:手脚、身体姿势的变化。

  无它所缘,观入出息。睡着前勿、放弃所缘。

  晨醒睁眼,就提正念;清清楚楚,起身要缓。

  取食慢嚼,不要粗鲁;了了分明,慎勿旁顾。

  慈悲柔和,心存感恩。持守五戒,威仪不亏。

  本段:主要谈修习内观者应如何与他人、尤其是在俗之人相处。

  五戒:杀、盗、淫、妄语、饮酒。参见《选编》一、(四)正业,(三)正语。

  威仪:威德、仪则,规矩、方正。

  只论正法,免谈无记。轻声细语,回避是非。

  “只论”两句:只与他人讨论有关依佛陀原教旨修行事,包括四念住即内观法;不谈其它涉及玄学、形而上学、迷信之类事情,包括非佛之邪法、伪佛说等。

  是非:世俗之对错、争斗。

  向外主动,心平手巧;否则宁挨,无为应对。

  “向外”句:对外界之恶、不善人事的‘正面、积极、强硬’行动。

  心平:心理平衡,即正念之如实、平等心,包括不执著于所谓是非、成败、得失等。

  手巧:手段、策略巧妙、适度,不对内观修习造成损害,也不增加对方的痛苦。

  挨:忍受世俗之所谓失、败、损、害、屈、辱等。

  无为:所谓‘被动’、‘消极’,即保持正念、内观,随顺所缘而安住,不与之计较、争论、对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慧思教观思想研究
下一篇: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