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事师之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宏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事师之道
  宏慧
  现在一切学问知识无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来获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佛法也不例外。世间的学问或许可以通过自学获得知识。但还须以书本为师。但在佛门中单凭自学要想获得解脱是不可能的。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不得师承无从下手。在事师之道上,现今佛教的三大体系南传佛教.藏传.汉传佛教,持有不同的观点。在南传中传统上一般是"以法为师"。在汉传大乘佛教中特别注重戒律:修学的准绳是:"以戒为师"。而在藏传佛教中则不然,它认为一切的教授来自上师的教导。《略论释》中仲登巴云:"最希有之经教,皆萃于三藏十二部,赖于上师总摄安立三士道而入佛位。这里把上师的教授作为最高的对象来学习。这三者从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分歧。尤其藏传佛教把上师的地位放置于佛陀之上的观点在汉传地区引起有些佛教信徒的非义。他们认为此有违经典所示的" 依法不依人"的教旨。三者在师道的不同观点,以至在具体的事师的行为就有所区别。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研究老师的思想,一般来说是运用现代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性。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有甚者把老师看作是凡夫,只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以上持两种态度的人往往是以"依法不依人"作为借口。这些做法在世间学问上或许是可以的,因世间的学问至重于分析,科学的发展有赖于怀疑和探究。但在学习佛法上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不可能获得人生解脱的。因为学佛不仅是学习佛学知识,更为重要是以信心智慧为基础,运用它来完成佛道,完善人格。
  从宗巴大师所造的《略论释》中《如何归依善知识》一章中,我们看出藏传佛教中的师道完全符合汉传佛教的"以戒为师"和南传的、"以法为师"的精神。并且具有实际的操作性。此事师之道的学习实乃是学佛者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现就南传、汉传的观点和藏传的观点比较来说明三者的同异,并进一步以宗巴大师所造的《在菩提道广论》来叙述一个学佛者应具的事师态度。
  解脱的根本
  藏传佛教中把善知识认为是成就的根本。弟子的开悟成就全赖于善知识的指导。在原始佛教的典籍中也可看到弟子往往在佛陀解答疑问后,即证入圣位。《阿含经》中记载,佛陀一直急切地为弟子解除疑惑,甚至在他临涅般时他还问弟子们询问有什么问题:"佛告诸比丘:汝等若有于佛、法、众有疑,于道有疑,当速谘部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及吾现存,当为汝说。" 。佛陀是为一切众生解除疑惑烦恼。他四十五年说的法无不是围绕这个目的。在《长阿含》中佛陀见到耆那教的大雄死后其教中纷争并起:"尔时舍利佛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后弟子今为二部,常共诤设,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短此法,汝在邪见,我在正法,言语错乱,无有前后,以为正真,我所言胜,汝所言负,我今为谈论之主,汝有所问,所来问我。" 。佛陀为了在他涅般后,教团避免出现同样纷争而对阿难说"以法为师"。"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设,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共相娱乐。比丘当知我于此法自身凭证,布现于彼,谓贯经、祗经,受记经、偈经、法名经、相应经本缘经、天本经、广经、未曾有经、证喻经、大教经 汝等当善受持,称量分别,随事修行。" 对别人所讲的经意要仔细鉴别,不应作主观的判断。"若比丘作如是言,诸贤见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波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可见要"以法为师"正是佛陀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弟子将要出现的问题作出说明。"以法为师"是释尊千万种教法中的一种。三藏十二部是从释尊无智悲双融的境界中流露出来的。其中有的教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但其目的是一致的--让众生契入实性。戒律也是如此。如五戒中有戒杀。但在大乘菩萨戒中为利益众生是可以开遮的。"在佛成道的最初五年中是没有戒律的.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根器特别深厚,往往听到佛陀的三言二语的点化便会证入圣位......在成道后第五年才有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与原来的太太犯了淫戒,佛陀的戒律从此陆续制定起来。" 。
  可见佛陀讲的法都是针对个案的。因此法的传承应归根于善知识的。如阿底峡进藏时对迎接他的静命法师说,"汝三藏十二部尽通何如再邀我入藏"。以此说我等凡夫不知何法能适合自己。好比一人拥有大量药材而不知如何治病。而善知识正是起到医生的作用。他会让我们学习适合自己本位的知识,并用于实践。善知识是作为导师。在汉传的《地藏经》也有如此观点:"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师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忽逢迷路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心山此路。是善知识提□接手引出险道。免诸恶毒至于好道。令得安乐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果;。
  我们学习经典是为了运用它来消除无明烦恼。所以我们一定学习佛学知识,对有益解除疑惑的知识要"执善固执"。而知识的学习及其运用就需要善知识来指导。综上所述.法的引用还要落实在人的本位上。
  这样的善知识应是证量入圣的。在《略论释》中讲作为一个具德的上师应具十德。他的身、口、意无不符合实相教义。善知识具有修证,他能通达经意了知戒、定、慧三学之微妙差别及功能。所以大乘师者须修学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如庄严经论云:"智识必须其戒定慧德性进精,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
  信 心
  在藏传佛教中对上师的教导是绝对服从,这是对佛法、上师信心的表现。 汉传佛教有些信众认为此举和佛教的民主精神有违。佛教历来是讲民主的。佛陀他一向是允许弟子自由思考鼓励弟子研究真理。无论在南传、汉传、藏传的典籍中都可见到这一点。佛陀通过和弟子们的对真理的探讨而弟子开显本具智慧,进而趋于解脱。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一种外道有这样说法;用恒河神水洗涤身体就能把罪业洗净。而在佛教中,解脱罪业重在智慧解脱。重点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外在神祗,也不在单纯的信(相信)上。《略论释》讲"善知识欲成就他人,除并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外,佛非水洗众生,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已功德移于余。唯为之说法令解脱。" 。在佛教中信是并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佛陀根据弟子们的不同根器加于引导,使弟子们如实知晓真理。如佛陀的一个弟子在学习佛法中陷于一些无关于修行解脱的形而上问题的思维中。他想知道世界是永恒还是非永恒等十六个问题中。不能自拔。,而佛陀就抓住其关键问题:学佛应是于解脱有关的。
  "童子,我历来有没有对你说过:『来!髻童子,到我座下来学习梵行,我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从来没有,世尊。"
  "那末,髻童子,就说你自己,你曾否告诉我:『世尊,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
  "也没有,世尊。"
  "就拿现在来说,髻童子,我也没有告诉你『来我座下修习梵行,我为你解释这些问题』而你也没告诉我『世尊,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既然是这样,你这愚蠢的人呀!是谁摒弃了谁呢?"
  这样使曼童子了解自己的在修学的方面出现的错误何在。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旦如实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佛陀说法不仅是满足人求知欲而更为重要是让众生了解真理。而不象其它宗教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上的。所以佛陀的弟子在思想上是自由的。
  但作为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就一定要接受上师的指导。这就涉及到信心问题,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法尊法师给"信"的定义:于实、德、能。深思乐欲净之性。实德能就是信实、信德、信能之谓。所谓信实、信德、信能是对四圣帝真理深信不疑。对世间和出世间有为、无为的三宝殊胜功德。我们相信本有。并且我们深信只要依教修行也能运用利乐有情的能力 。一切功德善根不仅要靠信仰生长使之不坏,还要靠信心使之增长。《菩提道》云:学者无信心人,不生众白法。仅仅有观念上信仰还是不够的,还需实行信心使之坚固。实行过程中还须有实行的对象?总则对三宝为果四谛等生信有其多种,此中言信盖信于上师" 。如没有其实行的对象,这种所谓的信心只能算是一种知识而已.
  信心的实行对象
  信心只有在修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在《广论》宗大师教授的事师法就是端正我们学人的受法态度,才能从信心中升起相应的功德。学佛归根是修心,学人心不正则正法变邪法,故学人不应作倒覆器。应有六种想:把自己看作病人;把善知识设同为疗病的医生;对善知识的教戒起药品想;依教修行是冶疗自己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因此对他的教受丝毫不产生怀疑,并希望所的和自己有相同烦恼的人都得到治疗。有以上六种正确的态度,我们自然对善知识的教授遵行无违,所以《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有人还持这样的观点:倘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之事又如何?《广论》中言:"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顺行。" 但不能据此理而对善知识轻谩或毁谤。我们学人或许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判断善知识的行为是否正确。应:"若以理不能者,启白不能理。" 学人把自己的想法请教于善知识。这里也体现着的佛教的民主精神。尤其不能对善知识起寻伺心,因此心一起,则不但对善知识的信心丧失,更是对佛法的信心的丧失,因一切罪恶皆由心中三毒所起。如再加上对善知识或佛法的诽谤,那更是犯下了五逆重罪。《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苦有毁阿阇黎则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谓地狱,诸谤师者,佛说住其中 。"! 。如善信比丘侍佛二十五年,因其对佛陀无信心,如盲人不见佛之的功德,唯见佛过。后在花园中生身堕入地狱。果报是如实不虚。
  以上这种决定的信心没有真实产生之前我们应如何依止善知识呢?开始我们可以广泛地从善知识处闻思,也可自读经论 也能远离疑惑,数数患习逐渐淡化我们的罪恶之心,修行的过程也是断恶的过程。《广论》中云:"盖元始以来,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自由在,堪如所欲住善缘。"。 我们应时时思维观察要择善为之。并择善固之。对待善知识,也可亲近其善处。不可亲近恶处。何为善处?广论云:"于善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殁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下士道的人身暇满,生死无常 业果之理乃三乘的共法。思维难得人生有自他十圆满自圆满有:"人、生中、根具、业未到、信处" ;他圆满有:"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憨" (广论37)。以此思维此修习佛法的人生是具作众缘所成,缺一不可。而此众缘具足在经中以"盲龟植木"来比喻。可见实属难得。用此难得人生造三恶道之因实是可惜。再以人生有生必有死,此色身世上任何事物都不能挽留。是长是短是业果所限。我们可从善知识处学习此法。可以产生出离心。这是一切法之基础。在此基础再进而学习菩提心等不共法。
  《广论》中宗大师对佛法中对善知识的标准,和学人怎样归依善知识作了详细的阐明。使我们对善知识的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理念。在学佛上既要以理智对深奥佛法理论进行分析。又要以善知识为修行上的榜样.归依善知识的不共功德。在平时的修行过程中不能对善知识的功德起寻伺心。因一切以自我观点为主导的知识。都将是成就佛道的障碍。我们在生活中应都注重别人的优点。这样别人的优点就慢慢地就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如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误上。不仅会增长功高我慢之心,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心就会充满别人的错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从广义上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汉传佛教的大乘教法正是以六道为成就的道场。众生乃是修习菩提心的良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建立在与众生的关系上,以利他为究竟目的。众生无尽。我誓也无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