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意为“目的达到了的人”,乔达摩的字义是“最好的牛”。释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族的圣人”;人们所以称他为“佛”,这是佛陀(Buddha)的略音,佛陀则是“觉悟者”的意思。
  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属于刹帝利种姓。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间。关于佛陀生卒年月,在南传和北传佛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国内外研究者对此也有不同见解。通常这么认为:他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在他出 生后七日,生母摩耶夫人去世了,后由姨母也是继母摩河波阇波提抚养成人。少年时开始学习文学、算术、兵法、武艺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也就是佛经上常说的五明皆通。相传佛陀从小就对人生的基本意义特别关心。佛经上说他还是王子的时候,在几次出 外郊游的过程中,发现了衰老、病痛与死亡等现象,引起了他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深切忧思,加上受到当时盛行的沙门修行方式的影响,萌发了出家修行的念头。佛陀出家更可能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传说佛陀布教,曾得到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即胜军王)的赞赏。但该国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国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他的儿子毗琉璃 (即毗卢择迦)为王,不久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当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佛陀曾于路上劝阻,但未成功。被杀的“释种”,“积尸如莽,流血成池”。佛陀曾听到释氏500妇女被戮含苦称佛的声音,他无可奈何,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 “羁缠五欲,流转三界,恩爱别离,生死长远”(《大唐西域记》卷六)。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的社会不幸,也是促使乔达摩产生出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传说当初为阻止他出家,净饭王为王子建造了适于春、夏、秋三季不同娱乐要求的三时宫殿,并在他16岁时为他安排了婚 事,新娘是聪明漂亮的表妹耶输陀罗。婚后不久,悉达多夫妇生下了儿子罗睺罗。然而这一切并未能留住年轻的王子。悉达多所处的公元前5至6世纪,古印度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了奴隶社会,但有的地区还保留着氏族公社制或它的残余势力。在若干经济发达的地区,铁器已被普遍使用,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业也有巨大发展,出现了一批批的城镇,并以其中的一些城市为中心建立了城市国家。各国之内通行种姓制度。婆罗门本是掌握吠陀知识、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这时已不再单纯地以祭祀为业,很多人除了收取布施外,还靠剥削奴隶来维持生活。刹帝利是当时新形成的专制国家的统治者,他们在建立和管理国家中要求无限制地扩张自己的权力以及最大可能地扩大自己剥削的对象,但是,由于传统种姓制度以婆罗门地位最高,因而刹帝利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婆罗门发生了矛盾,为此刹帝利不得不从其它的种姓中寻求支持。吠舍种姓在当时已开始分化,其中一小部分人上升为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而大部分则沦于奴隶的地位。首陀罗是当时受剥削和压迫的种姓,被剥夺了一切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与这种社会状况相适应,当时印度思想界十分活跃,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蔚为主流的二种社会思想,便是婆罗门教和旨在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派别的统称,自由思想家们和追随他们的信徒则被称为“沙门”。沙门常常过着与婆罗门不同的生活,或者以乞食为生,从事各种苦行和瑜伽的修炼;或者从事各种社会职业,如医生、星相服务等。
  与当时兴起的城镇国家相比,悉达多王子生活其中的迦毗罗卫国只是一个仍然实行原始民主制度的部落。在诸国相互讨伐、兼并的动荡形势下,迦毗罗卫国承认拘萨罗国为宗主,面临着强国覆灭的威胁,朝不保夕。敏感的悉达多王子感觉到了正在到来的亡国的结局,更深地体会到了世事无常。因而,优裕舒适的王宫生活和婚姻、生子带来的暂时欢乐,都最终未能阻止悉达多对人生各种苦难现象的关怀与思索。为了寻得完满的解答,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他毅然舍弃了王位的继承权,悄然离开了妻子和家庭,出家作了沙门。悉达多首先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看到那里的修行是通过种种折磨肉体的苦行以求精神解脱,认为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他正在思考的问题,第二天就离开了。南渡恒河后,他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跟随数论派的先驱者阿逻罗·迦罗摩以及邬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但仍认为不能得到彻底的解脱。于是又来到尼连禅河附近的伽耶山苦行林,期望通过苦修得到解脱。传说他逐渐减少食物,直至每天只吃一谷一麦,或七天吃一顿饭;他以种子和草甚至粪便为食,穿粗毛织成或用鹿皮、树皮做成的刺激皮肤的衣服;拔除须发,连续站立,从不洗涤;睡在荆棘、鹿粪或牛粪上面,还常到墓地与腐尸睡在一起。如此折磨身心,长达六年之久,悉达多身形消瘦,濒临死亡,却徒劳无获,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重新思考可能导致解脱的途径。他想起青年时代在一次禅定中曾经得到过身心的愉悦,觉得这或许是一种觉悟之道。修持禅定,要有一定的体力作基础。为此,他在尼连禅河洗去六年的积垢后,进食了牧女所献的乳粥。经过调养,体力所恢复,就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跌坐,端身正念,发愿,我今若不证大菩提,宁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7日7夜(一说49天)的禅观静想,终于证悟得道,成为了佛陀。这年,他35岁。至此,沙门修行者悉达多就成了真理的觉悟者。由于他本出于释迦族,故他成佛后,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成佛以后,释迦牟尼就开始宣传自己觉悟到的真理。他首先来到波罗奈城外的鹿野苑,向曾经陪伴他进行多年苦修的侨陈如等五人演说佛法,接纳他们成为最早的僧众弟子,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侨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至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正式形成。此后,释迦牟尼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方式,进行了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足迹遍布恒河两岸。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在传教的过程中,释迦牟尼在各地组织起了许多僧团,得到了一些国王、大臣和富的拥戴,并在他们的有力支持下建立了祁园精舍、竹林精舍等
  众多的寺院,佛教力量日见扩大。
  佛陀一天的活动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中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三个月,称为“伐沙”(坐夏)。佛陀以及追随他的佛教修行者都遵循了这种生活方式,后来这就形成了佛教僧团的大致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形。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人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便是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之弟迦留曾召集九十六种“外道”举行大斋。当时的王室,是沙门运动的支持者。佛陀的传教,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一处在舍卫城南的只园精舍,这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布施的;一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所赠,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传说佛陀悟道,从菩提树下站起来,首先向他奉献食物的也是两个商人。
  佛陀在传教中经常与“外道”沙门辩论。据佛典记载,佛陀总是在辩论中取胜,使他们纷纷皈依佛教。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沙门,佛陀对他说法,表示自己已经成道,这位“邪命外道”摇头离去,走上另一条路。这似乎说明了佛教从一开始就面临了其他学说的挑战。
  公元前486年,80岁高龄的释迦牟尼于传教途中涅槃于末罗国(印度北方邦境内)的拘尸那加城外的娑罗双林。相传,释迦牟尼的尸体经过了火化,遗骨(舍利)被八个国家分去并建塔供养。但佛的遗教则成为印度人民、亚洲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精众多的寺院,佛教力量日见扩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