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身念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大卿 弘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若我们的心是在一起,再远再远,都还是在一起。
  如果心不在一起,就是同床也是异梦。 
  如果心在一起,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的心就可以接到我们的心,这就是真正的传承,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印到我们的心肝底来。
  身念住:调伏生理上的冲动、热恼,「身行」安住。
  一.体验长呼吸:吸时知吸,呼时知呼,止时知止。吸长,知道吸长;呼长,知道呼长。
  二.体验短呼吸:吸短知吸短,呼短知呼短。短指微细。
  三.体验身息相依:分别出入息在身体上、中、下三地段的松紧,注意力盯在出入息三个触点,叫做「寻」,注意力向内不向外,自然不费力地安住于出入息,叫做「伺」。
  四.体验身行调伏:体会息细身轻安,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干扰消失。坐姿的不安稳消失,找到最不费力的坐姿与出入息,全部注意力安住于出入息,身得清凉。
  前言
  练习出入息念没有什么要领,只是愿意「让鼻子牵着走」,愿意跟着我们的鼻子走,愿意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鼻子。
  十六胜行有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每一个念住,各有四个步骤,其中以身念住最为重要。所谓最为重要,其实也不是最为重要,讲它最为重要的意思是说,因为它是一个头,总是要起个头,因为不起这个头,受念住没办法做,心念住没办法做。因为惟有透过身念住,我们才能够生喜乐,才能够调伏生理的冲动不安。当喜乐受产生之后,才能够调伏我们的心行,调伏我们心理的冲动,调伏我们的散乱、昏沉。当我们生理的冲动、心理的冲动调伏之后,我们才有办法做心念住,才有办法看心。
  体验长呼吸
  「长呼吸」,通俗来说就是横膈膜呼吸,是呼吸量比较大、比较长。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下降,呼气的时候,横膈膜上升。
  去感受长呼吸的吸气带给身体的影响;去感受长呼吸的呼气,带给身体的影响。我们的身体透过长呼吸,慢慢得到调整,慢慢找到我们身体三角点的中心位置。在练习长呼吸之前,姿势已经调过了,但在练习长呼吸的时候,再做一些小小的调整。
  接着试着观想鼻子到丹田有一条空的管子
  →吸气,感觉横膈膜下降;呼气,横膈膜上升。
  接着试着观想头顶上有一根小小的辫子往上吊
  →使我们头部不致于太低,但也不致于仰得太高。
  舌尖轻抵上颚,嘴唇轻闭,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姆指衔接。当我们的注意力都能注意在长呼吸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量会渐渐的变小,胸腔不再起伏,只剩下腹腔丹田的呼吸,丹田一上一下,我们称之为短呼吸。
  体验短呼吸
  继续感受吸气对身体的影响,呼气对身体的影响。
  感觉吸气是一种收缩,呼气是一种膨胀。
  理论上,膨胀中有收缩,收缩中有膨胀,但是我们将注意放在吸气收缩,呼气膨胀。把吸气看成生,把呼气看成灭,这样子的看只是稍微提神,稍微把注意力拉回来,然后再放掉。整个注意力,慢慢的回到鼻头附近,看看能不能感觉鼻头,在吸气的时候有某一种的收缩,在呼气的时候有某一种的膨胀。如果有的话,我们就称之为找到触点。继续在这个触点上感觉。
  体验身息相依
  吸气感觉外面的空气凉凉的吹进身体里面;呼气感觉里面的空气稍微温温的从这个鼻头附近吹出去。
  注意力完全专注在鼻头上,感觉吸气的时候鼻头紧;呼气的时候鼻头松。当我们完全的专注,也许是一、两次的呼吸,也许是一、二十次的呼吸,也许是一、两百次的呼吸,这时候全身感觉到一种酥麻、一种通电的感觉,一种向上向外的张力,这叫做「喜」。当喜感产生的时候,我们在喜感上加强根本作意—无常、苦、无我。
  吸气,感觉喜的无常,呼气感觉喜的苦;吸气再感觉喜的苦,呼气感觉喜的无我。
  如是反复练习几十次,直到一种寂静安止,向下扎根,向内凝敛的感觉生起。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一种无尽辽阔的感觉,从内缩中往外推出,没有张力,只有引力,我们称之为「乐」。当乐相产生以后,我们继续在「乐相」上根本作意---无常、苦、无我。
  感觉这样子寂静的乐,竟然也有一种苦,吸气;感觉乐的无我,呼气。
  如是反复练习,数十次,乃至数百次。这时候心突然一亮,光明现前,一种世间都在里面的感觉,一种一望无际,一切遮障消失的感觉,一种能够全方位的注意,一种每一个触都是心,一种对这个世间没有别人的觉受,一切都是自己,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念头,然后念头如虚空。我们称之为一心的觉受。
  体验身行调伏
  如果在「喜」上根本作意的时候,乐相没有产生,我们就回到触点的寻伺;如果在乐相上作意无常观,一心没有产生,我们就继续在乐相上根本作意;或者,因为乐相做了无常观以后,乐相的力道开始减弱,我们就回到喜相上做无常观。如果这个时候喜相向上力道又减弱,我们又回到触点,如果触点消失,我们再回到短呼吸。如是进退反复的练习。当喜、乐、一心产生,身体感到无比的轻安,一切的疼痛、痒、麻,甚至外在的声音、干扰消失了,我们称之为十六胜行第四步「身行调伏」。
  无形的触点—心肝底
  有一位同修说当他观想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头顶上就麻了一下,但一下就没了。这个麻一下就是一种喜感,也就是一种触到心肝底的感觉。
  我们如果能够常常的以诚待人,很诚恳、很由衷的说着每一句话。如果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非常由衷的,你就很容易打开我们的心肝底,也很容易有想象力。有想象力的人,再多古老的事情,他都可能觉得如在眼前;两千五百年前的事情,他都觉得好象今天刚刚发生一样。此心同此理同,心怎么会有时间的界限呢?心怎么会有空间的界限呢?但人如果心有距离,真是咫尺天涯,隔壁的邻居、甚至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形同陌路呀。
  若我们的心是在一起,再远再远,都还是在一起。如果心不在一起,就是同床也是异梦。如果心在一起,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的心就可以接到我们的心,这就是真正的传承,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印到我们的心肝底来。这虽然有一点点的抽象,但是你却有可能在一个剎那间有这样的觉受,你说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有一位同修问到一个问题,若在身体上没有找到触点的话,可不可以用这个心肝底当做一个触点?心肝底就是禅宗临济宗讲的,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但是它是一个无形的触点,这个触点不容易把握,比较适合根性很单纯的人,根性比较热忱的人,如果你的根性可以在这方面契入,也未尝不可,但是契入了以后,还是要再回到身体上找触点。
  心肝底的触点有它的好处,因为它不依赖有形,但他的缺点就是不容易把握。有形的触点也不一定很容易把握,都各有他的好处。如果你能够两个都有,当然是最好,没有的话,有其中一个就很不错了。
  当我们找到身体上初、中、后三个触点时,可以只注意一个触点就好,一个触点就代表三个触点。在修行的世界里面,一个就是全部,单一个触就是触全世间,每一个触都是全触。
  当空气在鼻头进出的时候,是全世界的风在鼻头进出,每一个吸气,都是迎风而立,好象我们迎着风在赛跑,风吹进了我们的鼻子,每一个吸气,都是触到全世间的风;每一个呼气,都是背风而吹。如果鼻头是我们的触点的话,当注意力放在鼻头的时候,一个鼻头一个点,鼻头变成全部的身体。鼻头上进出的空气,就变成全世界的风。
  世界的风在鼻头进出
  当我们感觉到全世界的风,吹进这个鼻头,呼出这个鼻头,我们感觉到一进一出,感觉到生灭,感觉到吸气是灭,呼气是生。
  一开始如果感觉吸气是生,呼气是灭。慢慢的去感觉吸气是灭,呼气是生。
  感觉吸气由紧变松变紧,过程本身有紧、松、紧的变化,感觉呼气由松变紧变松,过程本身有松、紧、松的变化。
  感觉紧是生、松是灭,感觉呼吸是不断的生灭,在生灭上寻伺。在松紧上寻伺;感觉吸气是收缩,呼气是膨胀;感觉吸气是收缩、膨胀、收缩,感觉呼气是膨胀、收缩、膨胀。
  感觉一个收缩、膨胀就是全世界的收缩、膨胀,感觉每一个收缩膨胀都是全世界的收缩膨胀,感觉每一个触都触到世间的生灭。
  如果觉得我连身念住都还没做到,怎么谈到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没有关系,我们只是讲个方向,讲个目标。只要我们把这个头做好,就不用担心,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凡事都是起头难,起头对了,寻伺对了,就能如入无人之地,就能够势如破竹,就能够顺水推舟,就能够乘风破浪,就能够腾云驾雾。呼吸要有腾云驾雾的感觉,至少,至少要有迎风的感觉;好象骑着摩托车,风吹进我们的鼻子那一种感觉。
  鼻子是一个世间的入口处
  一开始要练习长呼吸,长呼吸比较有那一种骑摩托车,风吹到我们鼻孔的那一种感觉。让我们把整个身体的注意力都放在鼻头,注意在鼻腔,整个身体都变成鼻腔。当我们注意力在鼻腔的时候,好象我们的整个身体就变成鼻腔;当我们整个身体都变成鼻腔,鼻腔变成我们整个身体的时候,那一种感觉就变得很强。有如我们鼻塞的时候,一个鼻塞就让我们有整个身体碍着了的那种感觉。当我们鼻腔完全接受这个世间风进出的时候,那一种畅通的感觉,光是一个鼻子,就让我们全身舒畅;光是一个鼻子就可以让全身坏透了,不舒服透了。所以,一个鼻子就是我们整个的身体呀!把鼻子当成整个身体在呼吸,这样鼻头的触点就会很明显。
  寻伺的「寻」,就是注意力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个鼻子就代表整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舒服不舒服,完全决定于这个鼻子畅通不畅通。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胞真的会因为鼻子的畅通不畅通,决定全身细胞的开与不开。因为鼻子是一个世间的入口处,把鼻子锻炼成功,眼根、耳根也一样的锻炼;一个眼睛就是全身,一个耳朵就是全身。当你锻炼好了,你就真的能够用眼睛听东西,用耳朵看东西,好象《楞严经》里面讲的五根互换。
  但是,你不要抓这个字,以为真的是用耳朵在看东西。错了,所谓眼睛听到东西,是听到无声;眼睛当然是听到无声,眼睛怎么能听到有声,眼睛听到有声,那就真的是接错神经;耳朵能看到东西,那真的是神经接错了。耳朵看到的是无色呀!五根互换是指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先练鼻子,把这个鼻子练成鼻子是整个身体;把鼻子练成,鼻子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个头发。真的,我们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被牵着鼻子走,谁能够不被鼻子牵着走?没有人了。
  鼻子决定我们的舒服不舒服,所以要用全身来呼吸,要用整个鼻子来呼吸。不要小看鼻子,鼻子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服侍这个「主人」---鼻子。想象也好,专注也好,反正在寻伺的时候,鼻子就是整个的身体,鼻子就是整个身体的入口处;鼻子就是口呀!就是我们最大的嘴巴;鼻子是我们全身器官的头,鼻子对了什么都对,鼻子错了什么都错。
  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鼻头。当我们注意力完全在鼻头触的时候,那个触会变成非常非常的明显。鼻头的触感是最容易产生的,这三个触点,鼻头的触是最容易找到的。
  所以,我们的建议还是在鼻头上找触点。那个要领就是把鼻头当成我们全部的身体,全身都是鼻子。头也是鼻子,眼睛也是鼻子,嘴巴也是鼻子,从头到脚通通是鼻子,这个时候就是全身在呼吸了。我们真的会感觉全身毛细孔的一张一合,全身毛细孔在收缩膨胀,你说这是想象的还是真的,但是我们真的这样感觉到;真的感觉到全身细胞在收缩膨胀,真的感觉全身在呼吸,尤其是鼻头的触点,最明显,这叫做找到触点。
  一个明,就是全世间的明
  找到触点一定生喜乐,因为那是明触。一个点的明就是全身的明,一个全身的明,就是整个心的明,就是身心的明呀!当身心明的时候,是明触!当明触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的开始。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身念住,但是它真的可以带动身息相依、心息相依。
  真的可以看到,一个触就是全世间的触,一个明,就是全世间的明;真的可以以「一」灯燃「众」灯;真的可以以一根蜡烛照亮宇宙的暗夜;真的可以因为鼻子通,打开了身心的隔碍。
  找到第三眼就是在鼻头
  十六胜行的身息相依就是找到「触」点,可以是鼻头的触点,可以是心肝底无形的触点。这个触点是一个很大的秘密,印度人甚至埃及人都喜欢谈第三眼,很多人以为第三眼是在眉心上方之间。我们今天就来分享这个有始以来最大的秘密---第三眼就是在鼻头。鼻子通了,第三眼就通了,鼻子不通第三眼就不通。当鼻头是触点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是鼻头,整个身体都是第三眼。但是我们的注意力还是在鼻头,不必去管全身其它的部位,因为鼻头就是我们的出入口。
  把鼻头看好,就是把全身看好。把鼻头触的松紧、收缩膨胀看得清清楚楚,用我们全部的注意力去感觉、去寻伺、去体会世间空气在鼻头的进出,去体会世间空气在鼻头的推拿,一进一出,一生一灭,一收缩一膨胀。我们整个的心思跟生灭、松紧、收缩膨胀、绵密的结合了,心思变得很单纯,心思跟无常的韵律稳合了,全身有一种很酥麻的感觉,全身的细胞有一种张开的感觉,一种往外膨胀的张力,整个身心变轻了。这时候我们感觉到喜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喜乐的喜,我们继续在「喜相」上寻伺,把喜看成一种现象,把喜看成一种相,这个相又是无常,无常是苦;去感觉这个喜相也是苦,这个苦,也是无我;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念开始下降,开始往内缩,开始凝敛,开始沉淀。突然心转成无比的寂静,它是一种寂静相的引力。这时再去体会「寂静相」的引力,去体会其中的寂静,去体会心量的变大。
  朝闻道夕死可以
  继续在「乐(寂静)相」上寻伺。去体会无常,去体会喜相也好,乐相也好,都是一种生灭的现象,有生灭,有聚散就是苦,这个苦又是无我的,当我们体会到这个相是无我时,突然有一种柳暗花明,放光的感觉;心转成「一心」,转成心在最高点,一种毫无遮障,心无罣碍,心如虚空,心量广大无边。那一种感觉就像朝闻道夕死可矣!一种现在死也毫无遗憾的感觉!这就是一心的觉受。整个身心的不安、痒、痛、麻、酸,全部消失,我们称之为第四步---调伏身行。接下来我们再回到第五步体验「喜」;体验喜了以后,再体验第六步「乐」。在体验喜乐之前,我们已经具有寻、伺、喜、乐、一心的觉受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四食的正知正念
下一篇:法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