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曾召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
  曾召南
  摘要:
  本文根据王畿文集(《龙溪王先生全集》)的大量材料,从良知说、致知论、修性法等三个方面,对王畿理学的特点作了论述。证明王畿理学具有浓厚的佛、道兼融特色,其融摄佛、道之深度和广度超过其师王守仁和其他许多宋明理学家。其文集可谓宋明理学融合佛、道的代表作。
  曾召南,1927年生,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
  宋明理学,亦称宋明道学,或称新儒学。它既不同於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学,也不同於汉代儒学。其基本特徵之一,就是在儒家主体思想基础上融进了大量的佛、道思想。此特徵,无论在程朱理学中或陆王心学中,无论在宋代理学家身上或明代理学家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相比之下,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及其弟子们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其中,王守仁大弟子王畿就是重要的代表。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弱冠举於乡。明嘉靖二年(1523年),受业於王守仁。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与钱德洪并不就廷试而归。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逝世,经纪丧事,持心丧三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赴廷对,与钱德洪同第进士。进郎中。不久,谢病归。此後从事讲学四十余年。"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①对传播王守仁心学起了重大作用。
  王畿的学术思想以其师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为核心,在阐发此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其显著特点是融摄了更多的佛、道思想,使其理学更加接近於佛、道。这点正是他受到当时和後世一些儒学家讥评之所在。黄宗羲说:"先生(指王畿)疏河导源於文成(王守仁)之学,固多所发明",但很多议论又"近於禅"或"近於老"。②又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心斋王艮)、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③这里不准备对其学术思想作全面论述,而仅就其融摄佛道之处作粗略考察,以就正於方家。
  一、无善无恶、虚寂空灵的良知说
  王畿是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宣扬者,一生讲学,总以其师"致良知"说为依归,对良知本体和致知之法,作了很多阐述。其说虽本於王守仁,但又对王守仁学说特别是对其融会佛、道之处,作了进一步发展。
  王畿认为,良知是无善无恶的,又是至善的。他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善与恶,相对待之义。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至善者,心之本体也。"④又说:"良知无善无恶,谓之至善。良知知善知恶,谓之真知。无善恶则无祸福,知善恶则知祸福。无祸福,是谓与天为徒,所以通神明之德也。知祸福,是谓与人为徒,所以类万物之情也。"⑤
  王畿又认为,良知本体是虚寂的。在这方面,他有很多论述。他说:"先师良知之说,仿於孟子不学不虑,乃天所为自然之良知也。惟其自然之良不待学虑,故爱亲敬兄,触机而发,神感神应。惟其触机而发,神感神应,而後为不学不虑自然之良也。自然之良,即是爱敬之主,即是寂,即是虚,即是无声无臭天之所为也。"⑥"虚寂者,心之本体。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无即虚寂之谓也。即明而虚存焉,虚而明也。即感而寂存焉,寂而感也。即知是知非,而虚寂行乎其间,即体即用,无知而无不知,合内外之道也。"⑦又说:"心为神之所居,正以有那虚窍子,譬如鸡卵中必有一点虚处,乃其生化之机,不虚则不能生矣。致虚虽是养生家修命之术,圣学亦不外此,所谓密机也。"⑧"人心本来虚寂,原是入圣真路头。虚寂之旨,羲、黄、姬、孔相传之脉。儒得之以为儒,禅得之以为禅。固非有所借而慕,亦非有所托而逃也。"⑨
  王畿还认为,良知本体是空灵的。在这方面论述也很多。他说:"人心无一物,原是空空之体。"B10"当下本体,……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拟议即乖,趋向转背,神机妙应,当体本空。从何处去识他?於此得个悟入,方是形象中真面目,不著纤毫力中大著力处也。"B11又说:"良知,气之灵也。生天生地生万物,而灵气无乎不贯,是谓生生之易,此千圣之学脉也。"B12"良知是造化之精灵。吾人当以造化为学,造者自无而显於有,化者自有而归於无。……吾之精灵生天生地生万物,而天地万物复归於无。无时不造,无时不化,未尝有一息之停。"B13"良知是天然之灵窍,时时从天机转运,变化云为,自见天则。不须防检,不须穷索。何尝照管得,又何尝不照管得。"B14
  以上就是王畿对良知本体的主要论述。其基本观点,王守仁曾有过论述。如说:"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B15王畿则对这些思想大大发挥了。而这些思想都与佛、道思想有明显  。"无善无恶"说来源於佛教禅宗。《坛经》云:"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非善非不善"。惠能教人做心性工夫的法门是:"不思善,不思恶",认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B16王畿所谓"良知无善无恶,谓之至善",实际是将孟子性善说与禅宗"性无善恶"说相会通,是儒佛思想融合的产物。其"虚寂空灵"论来源於佛、道。大体说来,道家讲虚,道教尚灵。《老子》谓"虚其心,实其腹。"B17《管子·心术上》曰:"虚其欲,神将入舍。"B18这是道家说虚的例子。佛教讲空、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金刚三昧亦云: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B19这是佛教讲空寂的例子。王畿就是吸取佛、道这些思想资料後,才造构出良知虚寂空灵论的。
  正因为王畿理学融摄了较多的佛、道思想,故曾遭到当时和後世一些儒家学者的批评。而王畿为了表白自己学说的正宗,并非儒学之异端,曾就人们指斥较多的"虚寂"说进行了辩驳。他说"先师有言:老氏说到虚,圣人岂能於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於无上加得一毫有。老氏从养生上来,佛氏从出离生死上来,却在本体上加了些子意思,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B20王畿进一步阐发说:"圣人微言见於大《易》,学者多从阴阳造化上抹过,未之深究。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便是吾儒说虚的精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便是吾儒说无的精髓。"B21以此证明儒家经书《易》就是讲虚无的老祖宗。在《三教堂记》中,又引孔子之言对上述观点作又一次阐发。他说:"三教之说,其来尚矣。老氏曰虚,圣人之学亦曰虚;佛氏曰寂,圣人之学亦曰寂。孰从而辨之?世之儒者不揣其本类,以二氏为异端,亦未为通论也。……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言良知本无知也。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空空即虚寂之谓。"B22在《三山丽泽录》中,再一次对此进行了阐发。他说:"吾儒未尝不说虚,不说寂,不说微,不说密。此是千圣相传之秘藏。从此悟入,乃是范围三教之宗。自圣学不明,后儒反将千圣精义让与佛氏。才涉空寂,便以为异学,不肯承当。不知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反欲借路而入,亦可哀也。"B23
  如此说来,王畿是否完全否认儒学和佛、道的区别呢?不是。他坚持其师倡言的禅学与儒学"相去毫厘"的说法,称"吾儒与二氏之学不同,特毫发间。"B24"大抵吾儒主於经世,二氏主於出世。象山尝以两言判之。惟其主於经世,虽退藏宥密,皆经世分上事;惟其主於出世,虽至普度未来众生,皆出世分上事。顺逆、公私,具法眼者,当有以辨之矣。"B25又说:"良知者,性之灵,即《尧典》所谓峻德。明峻德即是致良知,不离伦物感应,原是万物一体之实学。亲九族是明明德於一家,平章百姓是明明德於一国,协和万邦是明明德於天下。亲民正所以明其德也,是为大人之学。佛氏明心见性,自以为明明德。自证自悟,离却伦物感应,与民不相亲,以身世为幻妄,终归寂灭,要之,不可以治天下国家。"B26意思是说,儒学主张人伦、物理,是为治国平天下,此是公心,而佛、道则弃人伦,遗物理,只求了却个人生死,这是私心。因此,儒学与佛、道虽只"相去毫厘",实则谬之千里了。
  王畿认为,尽管儒学与佛、道有"毫厘"之差,但在心性问题上,有许多地方却是相同或相通的。除虚寂问题之外,良知二字即三教之所同。"吾儒所谓良知,即佛所谓觉,老所谓玄。但立意各有所重,而作用不同。"B27在静坐调息问题上,三教也是相通的。"欲习静坐,以调息为入门,使心有所寄,神气相守,亦权法也。调息与数息不同,数为有意,调为无意,委心虚无,不沉不乱。……心息相依,是谓息息归根,命之蒂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范围三教之宗。吾儒谓之燕息,佛氏谓之反息,老氏谓之踵息,造化阖辟之玄枢也。"B28
  在"三教"观上,王守仁曾有一家三室之喻。他将"三教"比喻为一家之三室和三个兄弟,最初合为一家,後来"渐有相较相争,甚而至於相敌",遂分成了三家。如"去其藩篱,仍旧是一家。三教之分,亦只似此。"B29王畿则进了一步,他把"三教"比喻为一人之三个生长阶段。他说:"二氏之学与吾儒异,然与吾儒并传而不废。盖以有道在焉,均是心也。佛氏从父母交媾时提出,故曰未生前,曰一丝不挂,而其事曰明心见性。道家从出胎时提出,故曰地一声,泰山失足,一灵真性既立,而胎息已忘,而其事曰修心炼性。吾儒却从孩提时提出,故曰孩提知爱知敬,不学不虑,曰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而其事曰存心养性。夫以未生时看心,是佛氏顿超还虚之学;以出胎时看心,是道家炼精气神以求还虚之学;良知两字范围三教之宗,良知之凝聚为精,流行为气,妙用为神,无三可住。良知即虚、无、一,可还此,所以为圣人之学。"B30由此可见,王畿是三教一家论者,对佛、道二教的态度是很友好的。这是他之所以能大量融会佛道思想於其理学的思想基础。其理学具有明显的佛、道色彩,就不是偶然的了。
  二、去欲绝意、静坐凝定的致知论
  王畿认为,无善无恶、虚寂空灵的良知,是人人天生就有的。无论圣人或凡人,都同样具有此至善之良知。他说:"夫良知在人,圣愚未尝不同。"B31"良知不学不虑,本来具足。众人之心与尧舜同。"B32但是因为世人时常被"世情嗜欲"所牵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长年时时保持至善之良知的。特别是人的私欲,更是蒙蔽良知不能发明的最大障碍。他说:"良知即天,原无限量,才为私欲障碍,便失了天之本体。良知即渊,原无穷尽,才为私欲壅塞,便失了渊之本体。"B33又说:"人心本一,有欲始二。"B34"人心本虚,有不虚者,欲累之也。"B35他对心之私欲作了这样的比喻,说:"心之有欲,如目之有尘,耳之有楔也。"B36遂使耳不聪,目不明。又像顽石之封闭真金,使真金不能显现精彩。"吾人本来真性,久被世情嗜欲封闭埋没,不得出头。譬如金之在矿,质性混杂,同於顽石。"B37为了使良知得到发明,复现其虚寂空灵至善之本体,就须除去心中私欲。正像洗去目中之尘,拔掉耳中之楔以复耳目聪明一样,"如去尘拔楔而复其聪明之用也。寡欲之功存乎复,观复则天地之心可见,而万物之芸芸者归其根矣。"B38也如炼矿冶金一样,"不从烈火急烹猛炼,令其销熔超脱,断未有出矿时也。"B39如经过急烹猛炼,最终,"真性离欲始发光明,真金离矿始见精彩。"B40所以,"吾人之学,只时时致良知,不为私欲所蔽,则光明自显,本体自复。"B41
  王畿指出,障碍良知发明的私欲并不仅仅指淫邪,它包括更广的内容。他说:"尝闻忿不止於愤怒,凡嫉妒偏浅,不能容物,念中悻悻,一些子放不过,皆忿也。欲不止於淫邪,凡染溺蔽累,念中转转贪恋,不肯舍却,皆欲也。"B42又说:"古人云:所欲不必声利富贵,只心有所向,便是欲。苟审於所向而窒之,以禁於未发之豫,是谓复其心之本体,以达天德。斯为不悖於见一之训耳。"B43
  对以上这些私欲,应该清除得越彻底越好,丝毫也保留不得。他说:"圣人自然无欲,是即本体便是工夫。学者寡欲以至於无,是做工夫求复本体。"B44"因其有欲,故须寡之以至於无欲;因其有妄,故须反之以复於无妄。自然无欲无妄者,圣人也。勉强以求至於无欲无妄者,学者之事也。"B45王畿说,致知工夫与求知识不同。求知识是愈多愈好,用的是加法;致知工夫用的是减法,是减担(负担),而不是增担。"良知不学不虑,终日学,只是复他不学之体。终日虑,只是复他不虑之体。无工夫中真工夫,非有所加也。工夫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尽,便是圣人。"B46此处所说要减的东西,指的就是人的各种私欲。把私欲减尽,便是圣人了。
  王畿认为,与私欲相联系的还有"意",B47"意"也是蒙蔽良知不能发明的障碍。他说:"人心之体,本无不善。动於意,始有不善。一切世情见解嗜欲,皆从意生。"B48"夫心本寂然,意则其感应之迹。知本浑然,识则其分别之影。万欲起於意,万缘生於识。意胜则心劣,识显则知隐。故圣学之要,莫先於绝意去识。"B49又说:"良知原无一物,自能应万物之变。有意有欲,皆为有物,皆为良知之障。"B50"良知人人所同具,无间於善恶,只缘动於意,蔽於欲,包裹盖藏,不肯自悔自改,始或失之。"B51因此,为致良知,既要去欲,又要绝意。这是致良知的两个著力点。
  用什麽方法去欲绝意,以复至善之良知呢?王畿认为,方法之一就是静坐。他说,这只是"权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这是"先师所谓因以补小学一段工夫也。若见得致知工夫下落,各各随分做去,在静处体玩也好,在事上磨察也好。……盖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原是变动周流。此便是学问头脑,便是孔门教法。若不见得良知本性,只在动静二境上拣择取舍,不是妄动,便是著静,均之为不得所养。"B52
  尽管静坐是致良知的"权法",却不失为一个重要方法。王畿将它作为圣人入悟的途径之一。他说:"君子之学,贵於得悟。悟门不开,无以徵学。入悟有三:有从言而入者,有从静坐而入者,有从人情事变炼习而入者。得於言者,谓之解悟。触发印证,未离言诠。譬之门外之宝,非已家珍。得於静坐者,谓之证悟。收摄保聚,犹有待於境。譬之浊水初澄,浊根尚在,才遇风波,易於淆动。得於炼习者,谓之彻悟。摩砻锻炼,左右逢源。譬之湛体冷然,本来晶莹,愈震荡愈凝寂,不可得而澄淆也。"B53并说其师王守仁就是相继经过此三个途径,才获得彻悟的。"先师之学,其始亦从言入,己而从静中取证,及居夷处困,动忍增益,其悟始彻。B54
  静坐被认为是去除私欲的有效方法。王畿说:"夫主静之说,本於濂溪无极所生真脉路。本注云:无欲故静。圣学一为要,一者无欲也。一为太极,无欲则无极也。"B55"人心未免逐物,以其有欲也。无欲,则虽万感纷扰,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一念枯寂,而未尝静也。"B56静坐又是遣虑息缘,收摄放心,使精神凝定的重要方法。他说:"吾人从生以来失其所养,思虑内营,声利外汨,逐境流注,常失於动而不自觉。不得已教之静,主遣虑息缘,使精神向里窥见本来虚寂之体,而後道可几也。吾党肯从静中摄养,收其放心,从事於德性之学,未必非入道之因,对病之药也。"B57"盖缘平时此心做主不定,未免向外驰散,未免借此以为收摄,时时求慊於心,方是集义所生,方是达本穷源。"B58又说:"今日良知之说,人孰不闻,然能实致其知者有几?此中无玄妙可说,无奇特可尚,须将种种向外精神打并归一,从一念独知处朴实理会,自省自讼,时时见得有过可改,彻底扫荡,以收廓清之效,方是入微工夫。"B59又说:"吾人此生干当无巧说,无多术,只从一念入微处讨生死。全体精神打并归一,看他起处,看他落处,精专凝定,不复知有其他。此念绵密,道力胜於业力,习气自无从而入,杂念自无从而生,此是端本澄源第一义,所谓宗要也。"B60
  以上王畿所说私欲蒙蔽良知,使之不能显现发明,必须用静坐等方法去欲绝意,方能复其本来虚寂空灵之本体。通过静坐,既可除去私欲,又可克服一切杂念,使精神打并归一,精专凝定。这些说法,也非儒家本有的学问,而是融摄佛、道修炼理论而来。
  三、以性兼命,以神驭气的修性法
  王畿不仅广泛吸取佛、道思想论述其良知本体和致良知说,而且又吸取道教的内丹思想阐述其修性理论。其所用范畴、术语以至理论结构,几与道教的内丹学没有多大差别。
  他说:"既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当做天地间第一等事。第一等事非待外求,即天之所以与我性命是也。吾人若不知学,不干办性命上事,虽处衣冠之列,即是襟裙之牛马;绮语巧言,心口不相应,即是能言之鹦鹉。与禽兽何异!"B61他认为,性命之学是千古圣人之学。说:"圣人之学,复性而已矣。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万物备焉。性其生理,命其所乘之机也。故曰天命之谓性,此性命合一之原也。"B62因此学者修习性命是成圣成贤的入门之路。他说:"所谓性命两字,乃入圣贤血脉门路也。自性自修,自命自固。为性命之心重一分,嗜欲自然轻一分。全是性命之心,种种嗜欲自然淡息得下,所谓持衡之势也。B63
  王畿认为,性命之学以"性命合一"为主旨。他说:"性与命本来是一。……孟子从性命重处立法以示人,正是性命合一之宗。世儒分属气质、义理,便非合一之谓矣。""立命正所以尽性,故曰有命焉。论性而不及命,君子不谓之性也。……尽性正所以至命,故曰有性焉。论命而不及性,君子不谓之命也。"B64又说:"世之养生则异於是。裂性命为两端,分内外为二物。或迷於罔象,或滞於幻形。甚至颠溟浊乱,惟躯壳渣滓之为徇,岂唯不知圣人之学,所谓并老氏之旨而失之者也。'尝无欲以观其妙,尝有欲以观其窍','万物芸芸以观其复',非老氏之言乎?'观妙'即未发之中,性宗也;'观窍'即发而中节之和,以情归性,而机在我,命宗也。"B65
  性命合一的中心是以尽性为主,或以性兼命。他说:"夫儒者之学,以尽性为宗。性者,万劫无漏之真体。只缘形生以后,假合为身,而凡心乘之,未免有漏。故假修命之术以炼摄之,使涤除凡心,复还无漏之体。所谓借假修真,修命正所以复性也。即以养生家言之,性以心言,命以身言。心属於乾,身属於坤。身心两字即火即药,一切斤两法度,老嫩浅深,皆取则於真息。真息者,性命之玄机,非有待於外也。是故尽性以致命,圣人之学也;修命以复性者,学者之事也。及其成功一也。若谓儒者之学不足以养生,而别取於命术,是自小也。"B66有人问养生家有性命双修之旨,是何道理?他说,修命是为下士而设,若上士则只须修性即兼了命。"夫性命本一,下士了命之说,因其贪著,而渐次导之云耳。若上士,则性尽而命实在其中。非有二也。"B67又说,修命是为修性打基础,目的还是为了尽性。"近有方外传圜中术者,彻头彻尾只以了性为宗。性是万劫不坏之真体,所谓无漏清净法身。只缘历劫虚妄,凡心不了,故假修命延年之术,以为炼养复性之基。徒守後天渣滓,不究性源,到底只成守尸鬼,永无超脱之期,上品先天之学所不屑道也。"B68
  王畿认为,修习性命就是修习身心和身心之神、气。他说:"仰观俯察,类万物之情,近取而得之,不越乎身、心两字而已。心即乾之阳也,身即坤之阴也。心中之神,身中之气,即坎离之交也。神、气之往来,即六十卦周天之法象也。"B69又说:"乾属心,坤属身,心是神,身是气。身、心两事即火即药,元神、元气谓之药物,神、气往来谓之火候。神专一则自能直遂,性宗也;气翕聚则自然发散,命宗也。真息者,动静之机,性命合一之宗也。"B70
  在身与心、神与气二者之中,心、神是主宰,须以心统身,以神驭气。他说:"夫人之所以为人,神与气而已矣。神为气之主宰,气为神之流行,一也。神为性,气为命,良知者,神气之奥,性命之灵枢也。良知致则神气交而性命全,其机不外乎一念之微。B71又说:"魏伯阳作《参同契》以准《易》,为万世丹经之祖。以乾坤为鼎器,以坎离为药物,以坎离交媾为火候,皆寓言也。究其窍妙,不出於心息相依之一言。心之依息,以神而驭气也;气之依心,以气而摄神也。神为性,气为命,神气浑融,性命合一之宗也。"B72
  王畿认为,在神、气的关系问题上,儒、道两家各有侧重。"盖吾儒致知以神为主,养生家以气为主。戒慎恐惧是存神工夫,神住则气自住,当下还虚,便是无为作用。以气为主,是从气机动处理会,气结神凝,神气含育,终是有作之法。"B73又说:"吾儒之学主於理,道家之术主於气。主於理则顺而公,性命通於天下,观天察地,含育万物,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於气,则不免盗天地,窃万物,有术以为制炼,逆而用之以私其身,而不能通於天下。此所谓毫厘之辨也。"B74
  王畿也讲鼎器、药物、火候。除上引曾经涉及到的外,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论述。如说:"乾为心,心属神,所谓性也。坤为身,身属气,所谓命也。乾坤为鼎器,心中一点真阴之精,身中一点真阳之气,谓之坎离药物,药物往来谓之火候,故曰身心两字是火是药。真息谓之性根命蒂,一切药材老嫩,火候衰旺,往来消息,皆於真息中求之。密符天度,以火炼药而成丹,以神驭气而成道,非两事也。"B75又说:"戒慎恐惧乃是孔门真火候,不睹不闻乃是先天真药物。先师所谓神住则气住、精住,而仙家所谓长生久视在其中矣。此是性命合一之机,直超精气当下还虚之秘诀。"B76又说:"戒慎恐惧则神住,神住则气住、精住,虽曰养德,而养生亦在其中。老子云:外其身而身存。"B77
  类似这些说法,还有不少。无须考证,也能看出它们主要是融摄道教内丹学而来。可见王畿理学既吸取融合了佛教思想,也吸取融合了道教思想,是佛、道兼融的思想产物。过去一些儒学家讥评王畿理学"近乎禅",实只说出了王畿理学特色之一半。把它的全貌实实在在地摆在读者面前,当是现代学者的责任。
  (责编:澧渝)
  --------------------------------------------------------------------------------
  --------------------------------------------------------------------------------
  ①②《明儒学案》卷十二,《四库全书》第457册第17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二,《四库全书》第457页第505页。
  ④《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五《与阳和张子问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46页,齐鲁书社,1997年10月。下面凡引此书,只注明所在卷数、篇目名,和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98册上之页码。
  ⑤卷十五《自讼问答》,第568页。
  ⑥卷六《致知议辨》,第357页。
  ⑦卷十六《别曾见台漫语摘略》,第589页。
  ⑧卷七《新安斗山书院会语》,第378页。
  ⑨、B26、B30卷七《南游会纪》,第369、367、370页。
  B10卷三《宛陵观复楼会语》,第294页。
  B11、B42、B77卷四《留都会纪》,第319、325、323页。
  B12卷十三《欧阳南野文选序》,第504页。
  B13、B20、B21、B52、B70卷四《东游会语》,第315、314、315、316、315页。
  B14卷四《过丰城答问》,第310页。
  B15《王文成全书》卷三,《四库全书》第1625册第101页。
  B16《坛经》,《大正藏》第48卷第349页。
  B17《老子》第三章,《二十二子》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B18《管子》卷十三,《二十二子》第143页。
  B19《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上二,《大正藏》第39卷第536页。
  B22卷十七《三教堂记》,第606页。
  B23、B73卷一《三山丽泽录》,第261,259页。
  B24卷十六《书陈中阁卷》,第599页。
  B25、B27卷十《与李中溪》,第446,446页。
  B28卷十五《调息法》,第560页。
  B29《明儒学案》卷二五,《四库全书》第457册第414页。
  B31卷十三《王瑶湖文集序》,第506页。
  B32卷五《与阳和张子问答》,第349页。
  B33、B41卷十六《胡栗里别言》,第584,584页。
  B34、B43卷二《书进修会籍》,第288,288页。
  B35、B36B38卷十七《虚谷说》,皆第614页。
  B37、B39、B40卷十六《南谯别言》,皆第578页。
  B44卷九《答季彭山龙镜书》,第414页。
  B45《答章介庵》,第412页。
  B46卷六《与存斋徐子问答》,第364页。
  B47在王畿哲学中,对"意"的说法并不统一。在《天泉证道记》中,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答吴悟斋》等条中,却认为意之动有善有恶,在许多地方都被置於与私欲相联系的地位,而是恶的。此文所引皆属此类。
  B48卷十六《陆五台赠言》,第575页。
  B49卷八《意识辨》,第400页。
  B50卷十六《鲁江草堂别言》,第584页。
  B51卷二《桐川会约》,第291页。
  B53、B54卷十七《悟说》,皆第612页。
  B55卷五《书同心册卷》,第344页。
  B56卷三《答中淮吴子问》,第304页。
  B57卷八《天根月窟说》,第396页。
  B58卷十二《与张含宇》,第478页。
  B59卷二《斗山会语》,第273页。
  B60卷十一《答李渐庵》,第455页。
  B61卷五《申约後语》,第334页。
  B62、B65卷十四《寿邹东廓翁七帙序》,第534,535页。
  B63卷九《与屠竹墟》,第428页。
  B64卷八《性命合一说》,第396页。
  B66卷十四《寿史玉阳年兄七十序》,第536页。
  B67、B76卷十七《示宜中夏生说》,皆623页。
  B68卷九《与魏水洲》,第408页。
  B69、B72卷十五《易测授张叔学》,第556-557页,557页。
  B71卷十七《同泰伯交说》,第622页。
  B74卷十四《寿商明洲七帙序》,第546页。
  B75卷十六《书查子警卷》,第600-601页。
  ——摘自《宗教学研究》1991年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