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释恒清著:《宝性论》的研究(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恒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释恒清主编
  本篇文章经作者修改后,与原书之内容及页码有差异
  页:169-230
  --------------------------------------------------------------------------------
  169页
  自西元前一世纪以后,印度佛教界开始陆续传出大乘经典。经过
  了三、四百年,由于大乘经典的大量流传,以及印度论师们加以融会
  贯通和系统化,遂形成印度大乘佛教三大思想体系:即中观,瑜伽和
  真常 (注1),各成其庞大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中
  观的思想建立在“缘起性空”上,所依的经论包括《大般若经》,龙
  树菩萨造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代表有宗的瑜伽
  系强调的是“境空心有”之唯识思想。此系统下的经论有《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而高举“如
  来藏自性清净心”的真常系思想,则宣扬人性中本有佛性的存在。《
  如来藏经》,《胜鬘夫人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是其
  主要的经典依据(注2)。
  中观和瑜伽教理之精华,主要表现于其重要的论典中,但真常系
  则偏重经典。但这并不表示真常系在印度未出现重要的论典。坚慧 (
  `Saramati`)造的《究竟一乘宝性论》(注3)
  (Ratnagotrav-ibhaga)就是代表如来藏学主流的集大成论书(注4) 。
  《宝性论》的中文全名是《究竟一乘宝性论》。它有梵文本和藏
  文译本。梵文本全称为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
  sastra,意思是“宝性分别大乘最上秘义论”(注5) 。有趣的是中译
  本取其前字(Ratnagotravibhaga) 而名为《宝性论》,而藏文译本则
  取其后字(Mahayanottaratantra) 而称此论为《大乘最上秘义论》(
  简称Uttaratantra),由此可略见此二传统著重点的不同。(注6) 依
  中国佛教的传统说法,《宝性论》全论是坚慧(Saramati)所造,但依
  藏传,论本偈是弥勒菩萨 (Maitreya) 造的,而“释论”则是由无著
  (`Asanga`)菩萨所造(注7)。梵文本亦称“论本偈”是弥勒造的(注8)
  ,但未提及无著释论。西藏佛教传统上一直认为弥勒菩萨著有五论:
  《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mkara),《中边分别论》
  (Madhyanta-vibhaga),《法法性论》(Dharma-dharmata-vibhaga) ,
  《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lamkara) 和《大乘最上秘义论》。但弥
  勒是否为一历史人物,学者之间的看法不一。宇井伯寿认为弥勒是无
  著的师父,为一历史人物,但Jam-yan-zad-pa的Siddanta(Grub-mthah)
  有如下记载:“龙树因文殊师利菩萨之启示,依《虚空藏经》(Aksayamati-
  nirdesasutra) 而建立中观学派。同样地,无著则因弥勒菩萨的启示
  ,依《解深密经》(Samdhinirmocana) 而建立瑜伽学派。”(注9) 由
  此可见,此二学派均将自己的学说直接溯源于天上的菩萨,以显其神
  圣和权威性。Obermiller博士因此认为其实五论(包括《宝性论》)
  均为无著造的。然而,《宝性论》的如来藏说,与无著所代表的瑜伽
  系大相迳庭,因此Obermiller的看法很难自圆其说(注10)。西藏格鲁
  派 (Gelupa) 大师宗喀巴 ( Tson-kha-pa) 也不认为《宝性论》属于
  瑜伽系,而应是中观具缘派 (Madhya-mikaprasangika)的作品。
  由于从历史或教义的观点,均缺乏有力证据证明弥勒造论、无著
  释论,故有些学者还是认为中国所传坚慧造的传说较为可靠(注11)。
  中国史料记载中,最早提到坚慧造《宝性论》的是深信如来藏思想的
  华严宗三祖法藏法师。他在注疏《大乘法界无差别论》(Mahayanadha-
  rmadhatvavisesa-sastra) 时曾言坚慧乃“地上菩萨,于佛灭后七百
  年时,出天竺大刹利种。聪睿逸群……以己所游平等法界,传示众生
  ,方为究竟广大饶益,是故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
  (注12) 。法藏是由提云般若(Devaprajna) 获知此事。提云般若出生
  于阗(khotan),是《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译者。因之,至少在七世
  纪前的中亚,坚慧就已经被认为是《宝性论》的作者。不过,有一疑
  点,即现藏经所存的《宝性论》只有译者,而未注明作者何人,而且
  古代各经录中亦未有记载(注13)。吾人对坚慧的年代和师承所知很少
  。然而,依目前所知的有限资料研判,二种传说中,坚慧造《宝性论
  》还是较为可信。
  《宝性论》译者为元魏勒那摩提 (Ratnamati)。但是《开元释教
  录》 (730A.D.) 在记载《妙法莲华经》、《宝性论》和《宝积经论》
  的翻译经过时,说明如下:
  “菩提留支传本,勒那、扇多参助。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
  师习不相访问。帝以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
  。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见宝唱等录。所以法华、宝积、宝性等论各有两本耳。”
  (注14)
  根据《开元释教录》的这段记载,最初参与翻译《宝性论》的有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 (Bodhiruci)和佛陀扇多三人,但因三人意见相
  左,宣武帝遂敕令三人各译后再参校。故当时三部典籍各有二译本,
  后人再合而为一,故未见有二译本传世。《开元释教录》自称上述资
  料是引自《宝唱录》(518 A.D.),但是如果参照其他经录,则颇有疑
  问(注15)。例如:《历代三宝记》(597 A.D.)则说:“十地经论十二
  卷,宝积经论四卷。已上二论菩提流支并译,且二德争名不相询访。
  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缀文言亦有异处,后人始合。”(注16)《大唐
  内典录》亦说勒那摩提译有“十地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宝积
  经论四卷与十地二论菩提流支并译”(注17)。《开元录》的成立年代
  晚于《历代三宝记》和《内典录》。它的资料是根据《历代三宝记》
  、《内典录》,而非直接引自《宝唱录》。但是为何《历代三宝记》
  和《内典录》说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合译的是《宝积经论》和《十地
  经论》,而非《开元录》的《宝性论》?高崎直道认为这可能是《开
  元录》的作者费长房误续二录所致(注18)。从三经录的记载研判,高
  崎直道的推测很有可能。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因教理之争而不和的事
  相传已久,不过这是在合译《十地经论》时发生的,与《宝性论》的
  翻译无关。(注19)。因此,吾人可以论定《宝性论》是由勒那摩提单
  独译出,自古并未有另一译本存在。
  一?宝性论的内容架构
  《宝性论》内容分四卷十一品。基本上包括二大部分:“论本偈
  ”和“释论”。“论本偈”即是五言四句的偈颂,总共三百偈,乃是
  以偈颂方式揭示本论的中心思想,即使没有“释论”,亦可构成一部
  独立的偈颂式论典。“释论”则含有重覆前面的“论本偈”、“注释
  偈”和长行的“释疏”。“注释偈”是以偈颂方式解释“论本偈”的
  意义,“释疏”则是以长行注解“论本偈”或“注释偈”。
  与梵藏相对照,汉译的“释论”部分相当于梵文本,与西藏译本
  无著造的“释论”( Mahayanottaratantra-vyakhya)也一致,但是梵
  汉本没有相当于藏译弥勒造的“本论”(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它有四百十一偈,包括“论本偈”和“注释偈”,但是没有“释疏
  ”。总之,中文的“释论”与梵文本及藏译Vyakha一致,梵藏本则没
  有相当于汉译别列的三百论本偈(注20)。
  中译    梵文本 藏译 ┌论本偈
  ┌论本偈 ┌论本偈 (1) 本论(Sastra)┤
  全 ┤ ┌论本偈 全 ┼注释偈 └注释偈
  论 └释论 ┼注释偈 论 └释 疏 ┌论本偈
  └释 疏 (2) 释论(Vyakhya)┼注释偈
  └释 疏
  参照上列的梵藏本内容,吾人也许可以推测当时勒那摩提可能也
  有“本论”和“释论”分开的二个单行本。勒那摩提本人或者是后人
  才把它们合成一本,成为三种语言版本中最完整的综合本。
  汉译的十一品分别为:一、教化品,二、佛宝品,三、法宝品,
  四、僧宝品,五、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六、无量烦恼所缠品,七、
  为何义说品,八、身转清净成菩提品,九、如来功德品,十、自然不
  休息佛业品,十一、校量信功德品。梵文和藏译本只有五品:一、如
  来藏品:包括汉译的第二至第七的六品,二、成菩提品,三、如来功
  德品,四、佛业品,五、校量信功德品。汉译第一品“教化品”的十
  八偈,梵藏均缺,可能是后人增加的。“释论”一开始仅以一句“教
  化品如向偈中己说”带过,这可能是原来“论本偈”就没有这一品,
  所以当然不会有注释。其他品的偈颂,则三译大同小异(注21)。
  《宝性论》的主题在于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佛业,也就
  是诸佛及众生依本具的佛“性”(dhatu) ,经过实践的历程,证得佛
  菩提(bodhi) ,具足一切佛法(dharma)功德,并且从事济度众生的行
  业(karma) 。“释论”强调三宝性,故将全论分成“七种金刚句”:
  佛宝、法宝、僧宝、性、菩提、功德、业。因此整部《宝性论》是建
  立于四法,分成十一品,以“七金刚句”(vajrapada) 加以广解。“
  金刚”象征难可沮坏,比喻所证义亦复如是。证义虽然“以闻思智难
  可证得”,但还是得借名字章“句”来诠释其理,所以“释论”说金
  刚句能做随顺正道、智证的根本。
  为了证明七金刚句的符合经说,“释论”作者引《陀罗尼自在王
  经》(Dhara-nisvaraja-sutra) 做为经证。此经的序分中说明七句的
  前(佛、法、僧)三句,后四句则在“菩萨如来法门差别分”中广说
  。“释论”以偈颂说七金刚句的次序:(注22)
  “从佛次有法,次法复有僧。
  僧次无碍性,从性次有智。
  十力等功德,为一切众生,
  而作利益业,有如是次第。”
  至于七金刚的意义,“释论”则广引不同的经典加以解释:
  佛义:“所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能得见故。”
  法义:“所言法者,非可说事,以是故非耳识所闻故。”
  僧义:“所言僧者,名为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
  。”(注23)
  以上三义汉译未明引自何经。梵文本说是引自《坚固意品》Drdhadhyasayapari-
  varta (注24) 。它对三宝的定义侧重否定式含
  有般若味道的表达。“释论”所以引用它,可能取其“难证义”。
  众生义:“言众生者,乃是诸佛如来境界……即是第一义谛。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即是如来藏。如来
  藏者即是法身。”(注25)
  这段经文是引自《不增不减经》 (注26)。“释
  论”的开头偈七金刚句的第四项是(佛)性 (dhatu)。在长行注释中
  ,却说是“众生”。可见作者将佛性与众生等同视之。其引用《不增
  不减经》正是很恰当的经证。
  菩提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名涅槃界。涅槃界者,即
  是法身。” (注27)
  功德义:“如来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
  如来智慧功德。”(注28)
  此处的功德义在于强调出缠的法身,和在缠的如来藏都本具“不离不
  脱”如来智慧功德。至于有那些功德,“释论”引自《大集经》的《
  宝女品》(Ratnadarika-parivarta)说有六十四种功德(注29)。
  业义:“如来不分别,不分别无分别,而自然无分别,如所作
  业自然行故。”(注30)
  “释论”依《陀罗尼自在王经》说佛业有三十二种(注31)。以上就是
  整部《宝性论》的七个主题的组织、内谷和含义。作者先在第一卷以
  长行引经据典地给予略解,在其后的各品再予广说。全论虽然分七金
  刚句、十一品、然而几乎全论的四分之三的篇幅用于注解前四句(佛
  、法、僧宝、性),尤其是性(dhatu) 这项。可见《宝性论》的宗旨
  著重在阐扬佛性(如来藏)与众生的关系,重要的是要众生体悟本具
  的清净三宝因性,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自然无分别”的菩提、功德
  、和业用了。
  二、《宝性论》所依的经论
  《宝性论》是印度如来藏思想最主要的论典(注32)。它成立之前
  已有许多提倡(或蕴涵)真常思想的经典出现。《宝性论》根据这些
  经典,以佛“性”(dhatu) 为主轴,串连了生佛不二的因位(众生在
  缠)和果位(众生出缠)。其所引用的经典有二十余部之多(注33),
  而所引用的经文几乎占了“释论”的三分之一。如此大量的引经据典
  ,虽然可称之为言之有据,但也不免有人要认为它只不过是经文的汇
  集(注34)。不过,综观全论,它还是能做到贯通许多大乘经典,藉以
  有系统地阐明它的重点──如来藏说。
  《宝性论》的主题所依据的经论如下:
  1.《陀罗尼自在王经》:七金刚句。
  2.《大集经》的《宝女品》:六十四种佛功德。
  3.《如来藏经》(Tathagatagarbha-sutra):如来藏的九喻。
  4.《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Sarva-buddha-visayavatara-
  jnanalokalamkarasutra):佛业九喻。
  5.《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nkara):佛菩提八义。
  6.《不增不减经》:如来藏的“无差别”义。
  7.《胜鬘夫人经》: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
  除了上的经论,《宝性论》的主要依据还包括:《大般涅槃经》
  (Mahayara-parinirvana),《华严经?如来出现品》(Tathagatotpat-
  tisambhava) ,《大集经》中的《宝髻品》(Ratnacuda-sutra) 、《
  海慧菩萨品》(Sagaramatipariprc-cha)、《无尽意菩萨经》 (Aksayamati-
  nirdesa) 、《大乘阿毗达磨论》(Maha-yana-abhidharma sutra)等。
  《法华经》(Sadharmapundarika) 虽没有直接的引文出现,可是它的
  一乘思想也是《宝性论》的如来藏依据,般若系统的经典中,被引用
  的有《金刚经》(Vajracchedika) 和《八千颂般若经》(Astasahasrika)
  。另外的经典尚有《六根聚经》(Sada-yatana-sutra) ,《佛华严入
  如来智德不思议境界经》(Tathagatagunajnana-cintyavisayavatara
  -nir-desa)等等。
  《大乘阿毗达磨论》和《大乘庄严经论》是《宝性论》引用的二
  部论。值得注意是此二论皆是属于瑜伽学派的论典,《宝性论》中的
  三身、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有垢真如、无垢真如等观念,与瑜
  伽学是可以相通。然而《宝性论》并没有引用它们的主要教义,如“
  阿赖耶识”、“三自性”、“八识”、“三无性”、“四智”等。《
  宝性论》是高唱“一性皆成”的论典,当然更不会引用瑜伽学系“五
  性各别”的种子说了(注35)。
  上举的经论是《宝性论》思想的来源,其中最重要、且是引用最
  多的有《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和《胜鬘经》。以下略述其中
  教义。
  (一)、《如来藏经》
  《如来藏经》是部简短但是主题很明确的典籍,法矩于晋惠帝(290-
  306A.D. ) 时译出。梵本已佚失。现存二个中译本:一为东晋佛陀跋
  陀罗(Buddhabhadra)的《大方等如来藏经》,二为唐不空(Amoghavajra)
  的《大方广如来藏经》。从最早译出的时间推算,《如来藏经》应成
  于西元二五0年以前(注36)。在它之前已有一些意含如来藏思想的大
  乘经典出现(注37),但它是第一部很明确地宣扬如来藏
  法门的经典,可见其重要性。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是此经要宣示的主题。它以象征性的九
  种譬喻来表显:1.萎华中诸佛,2.群蜂中美蜜,3.皮壳中坚实,4.粪
  秽中真金,5.地中珍宝藏,6.果内种子,7.弊衣裹真金,8.贱女怀轮
  主,9.泥模中宝像。经文一开始,佛现神变,出无量数的千叶莲华,
  大如车轮,花内皆有化佛。这些莲花同时绽放,放出无量光,灿烂无
  比。在须臾之间,佛以神力使莲花变萎,而花内化佛则结跏趺坐,放
  出无数百千光明(注38)。“萎华”比喻众生诸烦恼,“化佛”比喻众
  生之如来藏。此为根本喻,其他八喻意义相似,只是用不同事物为喻
  而已,无非为表达众生心中皆有如来藏的信念。
  《如来藏经》解释众生中有如来藏的意义说:
  1?“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
  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注39)
  “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注40)
  “佛藏在身,众相具足。”(注41)
  一方面,经中强调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众生身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
  但众生身中的如来藏又同时具足如来智、如来身、知见、力、无所畏
  等无量清净德性。
  2?“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
  备足,如我无异。”(注42) “彼(众
  生)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
  等正觉。”(注43)
  另一方面,《如来藏经》也强调众生如来藏所具的智慧德相,与佛无
  异,甚至把如来藏称之为“妙寂泥洹”、“如来应供等正觉”。《宝
  性论》根据以上:1.众生身中具佛德,2.其德相与佛无异的教义,引
  申说明如来藏有三义:一、法身遍满,二、真如无别,三、佛种性实
  有(注44)。所谓“众生身中具佛德”,乃是因为圆满的佛德遍众生的
  缘故。而众生如来藏德相与佛无异,及是因二者本性真如无差别,而
  生佛不二的形而上依据,即在于他们有共同的体性──佛种性。
  《如来藏经》以简洁、浅显易懂的譬喻,表达单一的讯息──“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开创了一个崭新、能激发自信、自尊的法门
  。它不作形而上的辩证,没有认识论上的解说,有的是解脱论的保证
  。如《经》说:“如来以佛眼观察……令彼有情欲嗔痴贪无明烦恼藏
  悉除遣放,而为说法。由闻法故,则正修行,即得清净如来实体。”
  (注45)
  这部如来藏法门的“小”经,在如来藏思想的发展、佛教的大众
  化立下了大功,意义非凡!而如来藏说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则是其他
  如来藏学系经论的工作了。
  (二)、《不增不减经》
  《不增不减经》是菩提流支于西元 525年译出,亦是一部简短的
  经典。虽然如此,《宝性论》引用此经有九次之多。可见它是如来藏
  说的重要典籍。如其经名所示,本经的主题在于表显众生界的(在圣
  )不增(在凡)不减,并把众生界与法界等同化。《经》言: 
  “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
  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注46)
  经中更进一步说: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
  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注47)
  《如来藏经》只宣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但并未解释如来
  藏的意义。《不增不减经》则直称如来藏即第一义(paramartja-satya)
  ,众生界,(sattva-dhatu),法身(dharmadhatu ),四者异名同
  义,明显地将人人易懂、通俗化、具体譬喻式的如来藏说,提升到理
  论化的层次。《经》中依众生界从三方面解说如来藏的意义:
  “众生界中示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
  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法。”(注48)
  第一义是说由于如来藏的本质,原来就与真如法界自体的清净法“相
  应”,因此如来藏也是自性清净,此即《胜鬘经》所说的“如来藏不
  空”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第二义是说如来藏虽然被烦
  恼不清净所缠,其本质上与烦恼是“不相应”的,所以《胜鬘经》说
  是“如来藏空”义。第三义指如来藏的平等、恒有法,不但真实普遍
  地存在,而且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
  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摄一切法”(注49)。因为如来藏为一
  切诸法之根本,而且能“住持”、“摄”一切法,故《胜鬘经》称它
  为生死依与涅槃依。总之,《不增不减经》从众生界的在圣不增在凡
  不减,使如来藏与法界、第一义谛等相关连,又依众生界说如来藏的
  三特性,强调心自性清净(citta-prakrti-prabhasvarata)、烦恼的
  外烁性、和如来藏的能为一切染法和净法的依持。这些是此经内容的
  特色,很显然地,已从素朴的如来藏的解脱论层次,提升到形而上的
  层次来讨论(当然,其最终意趣还是定在解脱)。经文虽然深睿,文
  字却很精简。《宝性论》引用它的基本理论架构给予深入的发挥。
  (三)、《胜鬘经》
  《宝性论》中引用《胜鬘经》达二十七次之多(注50),居各经论
  之冠,可以想像其被依赖和重视的程度了。由于其内容包含如来藏、
  一乘、法身等重要大乘教义,自古以来有许多注疏(注51),现代西方
  佛学学者也有专门的研究(注52)。除了经中传统的大乘教理是现代佛
  学学者的研究重点之外,此经主角胜鬘夫人的身分──在家女性菩萨
  ──的象征意义,也是学者们所重视和强调的。(注53)《胜鬘经》是
  以胜鬘夫人发愿“摄受正法”开始。所谓“摄受正法”即是对1.正法
  的理解,2.正法的教示(演说),3.正法的护持。至于什么是“正法
  ”、何人是“摄受正法者”,则是本经演绎的主题。换言之,《胜鬘
  经》从摄持“正法”出发,引申到二乘涅槃的不究竟,阐扬一乘而说
  到如来藏。如经说:“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一乘)”(注54)。“阿
  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注55)
  二乘之“有余过”,是因为他们为“无明住地”烦恼所覆障,故只能
  证得“有余过解脱”、“有余清净”。但他们如能回心向大乘,即可
  入佛乘。所以经说:“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
  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藐多罗三藐三菩
  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注56)总之,《胜
  鬘经》要强调的是正法=大乘=一乘(佛乘)=如来藏。
  《胜鬘经》说明如来藏的本质和意义,可分下列几个重点:
  1?“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注57)
  2?“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注58)。也就是说众生位
  中为烦恼所缠的法身叫做如来藏。相反的,把依附在如来藏
  的烦恼去除,就是果位的如来法身。
  3?如来藏与烦恼之间是“依存”,而非“本具”的关系,如经
  说:“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sunya-tathaga-
  tagarbha),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
  来藏(saunya-tathagata-garbha) ,过于恒河沙不离、不脱
  、不异不思议佛法。”(注59)
  烦恼是客尘、外烁的,故称“空(却烦恼的)如来藏”。而心性本清
  净,故曰“不空(清净功德法的)如来藏”。
  4?如来法身具常、乐、我、净四波罗蜜,作是见者是名正见。
  5?如来藏是生死和涅槃(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所依(nisraya)
  、所持(adhara) 、建立(基础 pratistha)。如来藏不但
  是生死和涅槃消极性的依持,它还是众生厌苦乐求涅槃的积
  极性动力。(注60)
  6?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出世间法藏
  lokttaradhar-magarbha) 、自性清净藏(prakrtiparisudd-
  hadharmagarbha) 。换言之,如来藏=法界=法身=出世间
  法=自性清净法。
  7?众生为烦恼所染而自性仍清净,自性清净心有染污,这两个
  属于本体论的问题,《胜鬘经》认为难可了知。因为它是属
  于不思议如来境界。佛弟子唯有“随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
  法智”,才是“入大乘道因”。对佛所说的如来藏义理要有
  信心,对自己具自性清净也要有信心,这都是《胜鬘经》所
  强调的。
  (四)、《涅槃经》
  以上是《宝性论》引用属于如来藏思想主流的三个重要经典。另
  外,在《不增不减经》、《胜鬘经》不久之后成立的《大般涅槃经》
  也是重要的经据。其如来藏思想基本上与前二经相似,而重点在于“
  如来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法身四德等。不过,它也特别
  讨论到一阐提(icchantika)是否成佛的问题,最后以靠佛菩萨的慈悲
  济助,及需时长远才能成佛,做为一阐提亦可成佛的最后定论。《涅
  槃经》对如来藏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以“佛性”(buddha-dhatu)解释
  如来藏的本质。dhatu 通常翻译成“界”,有“性”义、“类”义、
  “因”义。 buddha与 dhatu 合成“佛界”或“佛性”,意谓佛的体
  性。《涅槃经》中“佛性”取代了“如来藏”,成为“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全面地将众生与佛归属同“类”别,有相同的成“因”、体
  “性”,无异地使如来藏思想更趋成熟。《涅槃经》另一特色是“我
  ”(atman) 与如来藏的结合。如经说: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注61)
  如来藏、我、佛性变成异名同义词了。不过,这个“我”并非婆罗门
  教的神我,因为“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说名为我”(注62)。
  真正的佛性是“第一义空”、“中道”。如《涅槃经》说: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
  与不空。智者见空与不空,常与不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生死,我者谓
  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
  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注63)
  引文中的“第一义空”的“空”,与“所言空者”的“空”,显然所
  指不同。前者是真常系中与佛性同义的“空”,后者是指空宗的“空
  ”。《涅槃经》批判空宗的“空”,“不”能同时具“见空与不空”
  。因为它强调空性是“绝无戏论的无诤论处”,不但不空不可得,空
  亦不可得。智者(当然是指真常论者)能见空(一切烦恼生死)和不
  空(大涅槃)。如果只见一切空而不见不空,就不能叫做中道,而佛
  性名为中道,因为它能见空与不空、常与无常、我与无我等,所以佛
  性才能称之为第一义空。《涅槃经》中道佛性的最大意义,在于可说
  佛性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一方面,为对治断灭见,可说有
  佛性,另一方面,为对治我的常见,亦可说无。如经言:
  “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
  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一切众生都无
  佛性,犹如兔角,从方便生,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
  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
  ……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
  ,不谤三宝。”(注64)
  总之,《涅槃经》的佛性论延袭如来藏说传统的有性论,却也同时尽
  量淡化了神我色彩,免于落入有我的谬见。
  (五)、《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nkara)是《宝性论》引用
  的二部属瑜伽论中之一。论典引用少的原因,一来是有关如来藏说几
  乎无论可引 (注65),二来在《宝性论》成立之
  前,含有如来藏说的中观、瑜伽学派论著也不多。《庄严经论》的作
  者传说为弥勒造、世亲释;亦有传说是无著造。无论是弥勒或无著造
  ,本论属瑜伽系殆无疑问。此论共有二十一卷,主题在于从瑜伽观点
  阐释大乘菩萨道。《宝性论》引用《庄严经论》的地方全出自第十卷
  “菩提品”。如:
  1?《宝性论》:“如清净真空,得第一无我;诸佛得净体,是
  名得大身。”(注66)《庄严经论》:“清净空
  无我,佛说第一我;诸佛我净故,是故名大我
  ”(注67)
  2.《庄严经论》:“如空遍一切,佛亦遍一切,虚空遍诸色,
  诸佛遍众生”(注68)
  《宝性论》:“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
  遍无分别。”(注69)
  《宝性论》引第一偈说明如来清净自在,故可以名之为“大身”
  (大我),但是不可因此言有类似神我的存在,因为法身无我相无法相
  ,也不可言无,因为法身有真如我体(注70)。第二偈《宝性论》引用
  以说明如来藏十义中的“遍一切处”。除了直接引句或类似文句之外
  ,《宝性论》也有与《庄严经论》相同的论法和法义(注71),虽然如
  此,两论基本上还是站在各自的立场来论说如来藏。例如“转依”一
  词在二论中意义即有不同(注72)。转依之梵文是 asrayaparavrtti,
  或 asrayaparivrtti。传统瑜伽学派的转依(asrayaparavrtti)意指
  无漏法界(anasravadhatu),而 asraya依)指阿赖耶识(alayavijnana)
  。《宝性论》中的转依(asrayaparivrtti)是用于描述法界或菩提,
  asraya 则是指如来藏或种性(gotra) 。虽然瑜伽和真常系的转依最
  后终指向真如实相,但是所转的“依” (asraya)却很不同。瑜伽学
  系的转依是要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做本质上的彻底改变,所谓的转识
  成智,而真常系的转依只要把依附在本净的如来藏上的染污烦恼“减
  去”(abstration)即可(注73),如来藏本身无须转变。
  (六)、与《宝性论》同时或晚出的有关如来藏思想的经论
  印度佛教经论中属于如来藏思想,有一些未曾被《宝性论》引用
  过。其中较重要的有:1.《大乘法界无差别论》(Mahayara-dharmadh-
  atvaisesa-sastra) ,2.《无上依经》(Anuttarasrayasutra),3.《
  楞伽经》(Lankavatarasutra),4.《佛性论》(Buddhagotra-sastra)
  ,5.《大乘起信论》(Mahayan asraddotpada-sastra) 。其中除《楞
  伽经》之外,皆只有中译本。
  《法界无差别论》乃坚慧造,唐提云般若译。其内容与《宝性论
  》相近,主题是“菩提心”(bodhicitta)。它以十二义说明菩提心
  :1.果,2.因,3.自性,4.异名,5.无差别,6.分住,7.无染,8.常
  恒,9.相应,10.不作义利,11.作义利,12.一性(74) 。此十二义与
  《宝性论》的如来藏十义相类似。例如:依染净之不同,二论都举众
  生、菩萨、佛三种不同“分位”(《宝性论》作“时差别”)。
  《法界无差别论》:“不净众生界,染中净菩萨,最极清净者,
  是说为如来。”
  《宝性论》:“有不净杂净,及以 善净 时,如是次第说,众生
  菩萨佛。”
  在讲到菩提“因”时,《法界无差别论》说:
  “信为其种子,般若为其母,
  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注75)
  《宝性论》也说:
  “自性常不染,如宝空净水,
  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注76)
  再者,二论提到“果”义时,均举“常乐我净”为涅槃果即“诸佛所
  有转依相不思议法身”。《法界无差别论》的“一性”义,与《宝性
  论》的“无差别”义,将“菩提心”(如来藏)与法身、如来、圣谛
  第一义、涅槃四者“无差别”地视同“一性”。从二论相对照,可看
  出二者的法义和论法相似。《法界无差别论》可说是《宝性论》的部
  分节本。因为二论关系如此密切,而《法界无差别论》是坚慧所造,
  这可做为《宝性论》作者亦是坚慧的一个佐证。
  《无上依经》是部带有论典形式的经典。梁真谛(Paramartha)译
  ,共有二卷、七品:1.“校量功德品”、2.“如来界品”、3.“菩提
  品”、4.“如来功德品”、5.“如来事品”、6.“赞叹品”、7.“嘱
  累品”。第一“校量功德品”本是一部独立之经典,在中文、藏文都
  有译本(注77)。中文的同本异译是玄奘译的《甚希有经》(Adbhutasutra)
  。它的立题在于赞叹建如来舍利宝塔(stupa) 的不可思议功德。如来
  藏思想与舍利塔崇拜之互相关联并非偶然。大乘佛教之兴起与舍利崇
  拜关系密切(注78)。佛教徒忆念佛陀功德自然亦赞叹崇拜代表佛功德
  的舍利。如来舍利又叫做“如来界”。(Tathagatadhatu)。而代表一
  乘(ekayara) 思想的如来藏,亦名“如来界”。所以赞叹如来舍利(
  界),亦就是称叹如来藏。经中在回答“何者是如来界?云何如来界
  不可思议”时就说:“一切众生有阴入界,胜相种类内外所现。无始
  时节相续流来,法尔所得,至明妙善……众生界自清净,客尘之所污
  浊,诸佛如来作是思惟,客尘烦恼不入众生清净界中,烦恼垢为外障
  覆。”(注79)可见《无上依经》是从如来舍利的崇拜切入如来界、众
  生界的不二,接著再从菩提、如来功德、如来事业等方面解说如来界
  (藏)的意义。
  《无上依经》的第二至第五品–“如来界”、“菩提品”、“如
  来功德”“如来事业”,与《宝性论》的四法–“佛性”、“佛菩提
  ”、“佛功德”、“佛业”正好相吻合,但内容有稍微出入。“菩提
  品”的十义,即是《宝性论》的如来藏十义和菩提八义的综合。试将
  同为坚慧造的《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与《无上依经》对照如
  下:(注80)
  《无上依经》 《宝性论》 《法界无差别论》
  ────── ─────── ────────
  (菩提十义) (如来藏十义) (菩提心十二义)
  自性──┐ 体─────┐ 果
  因缘──┼─────因─────┼────因
  惑障──┼────┬果────┐└────自性
  至果──┼────┘业 └─────异名
  作事──┼────┐相应────┐┌───无差别
  相摄──┼───┐│行 ┌┼┼───分位
  行处──┼──┐││时差别──┘││ 无染
  常住──┼─┐│││遍一切处 ┌┼┼───常恒
  不共 │ ││││不变───┘└┼───相应
  不可思惟┼┐││││无差别────┘ 不作义利
  ││││││ 作义利
  ││││││(菩提八义) 一性
  └┼┼┼┼┼实体
  │││││因
  │││││果
  ││││└业
  │││└─相应
  ││└──行
  │└───常
  └────不思议
  《无上依经》中“菩提品”的自性义,大致与《宝性论》的菩提“实
  相”义相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上依经》根据转依(asrayaparivrtti)
  解说菩提自性(注81),这是《宝性论》所没有的。关于“如来功德”
  ,《无上依经》说百八十种功德,而《宝性论》则举六十四种功德。
  关于“如来事业”,《宝性论》依《智光明庄严经》(Jnanalokalankara-
  sutra)的九种譬喻(注82),强调如来不生不灭,从事“无功用”、“
  不休息”的利益众生事业,《无上依经》则举十八种佛事业。
  无疑地,《无上依经》是阐释如来藏思想的论典式经典。它与《
  宝性论》的关系,学者们几乎都认为《无上依经》是依《宝性论》的
  内容和架构而造(注83)。除了上述二者相同的内容之外,高崎直道另
  举两个理由证明《无上依经》仿《宝性论》而造。第一,《无上依经
  》有许多经文,事实上是出自《宝性论》里引用其他经典的经文。高
  崎指出十七处之多。第二,《宝性论》广引各经论,却不曾引用《无
  上依经》,唯有《佛性论》引用过《无上依经》。由以上的推断,《
  无上依经》可能成立于《宝性论》之后,《佛性论》之前。
  《佛性论》(Buddhagotra-sastra)被中国佛教认为是如来藏思想
  权威代表典籍之一,世亲造,真谛译(注84)。只有汉译本,梵藏均缺
  。其思想与《宝性论》有密切关系,不过其最大的特色是融合了如来
  藏说与瑜伽学说,属于后期如来藏学。《佛性论》共分四分:“缘起
  分”、“破执分”、“显体分”、“辩相分”。
  其中“显体分”以“三因”诠释佛性的体性,以瑜伽“三自性”融合
  如来藏说,再以“三义”解说如来藏。“三因”是:
  “三因者:1.应得因,2.加行因,3.圆满因。应得因者,二空
  所显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
  故称应得。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
  十地、十波罗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后法身,是名加行因。圆满
  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圆满及果圆满。”(注85)
  “应得因”以无为的真如为体,“加行因”、“圆满因”有为的愿行
  为体。“应得因”中具有三性:1.住自性性(凡夫位),2.引出性(
  有学位),3.至得性(无学位)。如来藏系经论中,没有像《佛性论
  》的三因说,它主要是参照《瑜伽师地论》中“菩萨地”的三持说而
  来(注86)。另外,“三性品”中广明三自性、三无性的意义,这也是
  《宝性论》不曾提到的瑜伽教义。
  “显体分”中的“如来藏品”以三义说明如来藏的意义与《宝性
  论》的如来三义有相通地方。1.“所摄藏”,因为“一切众生悉在如
  来智内,故名为藏”,也就是“佛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
  来藏”这就是《宝性论》所说的“法身遍满”义。2.“能摄藏”,意
  谓“果地一切过恒沙数功德,住如来应得性时,摄之已尽”。这与《
  宝性论》的“众生有如来种性”义合。也就是说在众生因位时,已具
  摄“果地一切恒沙数功德”,与佛种性无异。3.“隐覆藏”者指“如
  来性住道前时,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覆”(注87),烦恼覆
  盖如来性的“隐覆藏”意,与《宝性论》的“真如无差别”义有所不
  同。《佛性论》是比照阿赖耶识的三义来定义如来藏。瑜伽学系认为
  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执藏”谓执持
  自我,属烦恼性,所以隐覆藏和执藏含义相同。由此可见二论著重之
  不同。《宝性论》完全从真常清净法界或菩提的观点论如来藏,《佛
  性论》则从瑜伽学众生界的观点兼及如来藏的染污面。虽如此,二者
  之基本论点还是一致的。
  《楞伽经》(Lankavatara) 是另一部与如来藏思想有关的经典求
  那跋陀罗(Gunabhadra)于宋元嘉年间(约西元四三三年顷)翻译。《
  宝性论》和无著、世亲的论书中均不曾引用。由此可推论《宝性论》
  必定早于《楞伽经》成立。《楞伽经》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完全会通起
  来。例如《经》说:
  “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
  识,及五识身”。(注88)
  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
  覆,犹故不见不净。(注89)
  《楞伽经》结合了代表清净的如来藏,和代表染污的阿赖耶识成为“
  如来藏识藏”的最大意义,在于试图解决《胜鬘经》所没有回答的问
  题:“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注90)如来藏说强调自性
  清净,无明烦恼从何而生不易解说。另一方面,阿赖耶种子识为依,
  强调染污,转杂染为清净的本然性亦难解说。《楞伽经》融摄种子与
  真如于同一“藏识”,即是为解决由染转净,净中有染的理论困难。
  《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之意义亦由此可见。《楞伽经》与
  《大乘起信论》是如来藏说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宝性论》重要的教义
  《宝性论》是将如来藏思想系统化最重要的论典(注91)。虽然论
  中引用大量旳经论,还是有其义理特点。以下列举数点详加探讨。
  (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宝性论》一开始即赞叹三宝,如其论名所示,特别重视三“宝
  性”,而三宝是依法身而生,如论中偈说:
  “真如有杂垢,及远离诸垢,佛无量功德,及佛所作业,如是
  妙境界,是诸佛所知,依此妙法身,出生于三宝。”(注92)
  真如法身的妙境界不可思议,“唯佛所知”,但为了众生,三宝依法
  身而生。依《宝性论》的说法,三宝无非是众生的菩提因,而菩提因
  的依据则建立在“一切众生有如来藏”(sarvas tathagatagarbhah)
  的先决基础上。为什么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其意义为何?它的
  佛法理论依据何在?《宝性论》从三个层面回答这些如来藏的基本问
  题。如“论本偈”说:
  “佛法身遍满,真如无差别,皆实有佛性,是故说常有。”
  (注93)
  “释论”解释说:
  “有三种义,是故如来说一切时,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
  三?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诸众生身(注94)。偈言佛法身遍满
  。二者如来真如无差别(注95)偈言真如无差别故。三者一切众
  生皆悉实有真如佛性(注96)。偈言皆实有佛性故。”(注97)
  以上两偈及注解点出了如来藏学的三大要素:法身(dharmakaya)、真
  如(tatha) 和(佛)种性(gotra) 。从此三者与众生的密切关系来证
  成“一切众生有如来藏”:1.法身:佛的法身遍满一切众生身中,2.
  真如:众生与佛的真如无差别,3.佛种性:一切众生具有。
  1?法身遍满义:
  法身是真理(truth)、实在(reality)、圆满的佛果(nir-vana)。
  其本质上含有智慧、慈悲、力等特性,自然地遍满一切。所以“众生
  界中无有一众生离如来法身在法身外,离于如来智在如来智外,如种
  种色像不离虚空中。”(注98)即如《论》中偈说:
  “譬如诸色像,不离于虚空,如是众生身,不离诸佛智。以如
  是义故,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虚空中色。”(注99)
  换言之,由于在法身(如来智Buddhajnana)的遍照之下,“一切众生
  入于佛智”(buddhajnaratargarmat sattvaraseh),在这个意义之下
  ,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楞伽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
  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注100)
  从法身的遍满、佛智的不离或入众生身的事实,可以说一切众生
  有如来藏,但是“法身遍满众生”,“佛智不离众生身”意义又是什
  么?这可以有不同的诠释。有一种诠释是:由于法身(智)遍满(或
  入)众生身中,众生自然地具足如来法身、佛智。如《华严经》说的
  “如来智慧无处不在……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
  ……如来智慧在其身中,与佛无异。”(注101) 这样的解释与传统如
  来藏说一致,但是这多少含有一元论、神我(atman) 的倾向。有人因
  此作另一种诠释,例如西藏Rangtongpas 的Gyaltsab则认为所谓如来
  “法身遍满”(遍照)众生,就像佛业的遍及众生,众生可蒙受法身
  遍满的薰陶和影响或佛业的利益,但这不意味众生就自然具足如来智
  或佛业(注102),而“与佛无异”。
  西藏佛教有二个立场不同,诠释经论的学派:自空派(Rangtongpas)
  和他空派(Shentongpas) 。自空派主张诸法自性空(rangstong) 例如
  ,格鲁派就是主张从自性空的立场去了解和诠释佛典。他们认为自性
  空是属于“二转法轮”(second Dharmacakra)的了义说。rangtong的
  意思是“自性空”(self-emptiness),如经典所说的“一切法空”。
  一切法由于缘起的组合,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essence) ,故说自性
  空,以自性空立场诠释如来藏思想的学者,包括十三、四世纪的Ngog
  、十四、五世纪萨迦派的Rongton 、十五世纪格鲁派的Gyaltsab。
  Shentong的意思是“他性空”(emptiness of other)。shentong
  指的不是一切法,而是实相 (Utlimate Reality)(注103),因为它虽
  “真(他)空”,却“妙有”的存在著。换言之,Shentong虽也说空
  ,可是所指的是“他空”,而非“自空”。“他空”是指实相、真如
  之外,其他染污法是空无的,而不是“自”身清净法的“空”。他空
  派认为他性空属于“三转法轮”(third Dharmacakra) 的了义说 (注
  104)。 其代表人物包括 Dolpopa、Rangjung Dorje、Mikyo Dorje等
  。
  自空派从“二转法轮”的立场阐释如来藏思想。虽然可以淡化神
  我色彩,但是却与如来藏学系的本意不同,如来藏学要强调的特点就
  是肯定众生具如来称性功德。《宝性论》广引各经论,就是要强调这
  一点。如它引《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界中终无有一众生身中而不
  具足如来功德及智慧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远离颠倒,起一
  切智。无师智。无碍智。”(注105) 由于如来法身与凡夫众生的本质
  无异,从如来位论众生,故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2?真如无差别义:
  真如有二种,如“论本偈”说:“真如有杂垢,及远离诸垢”。
  即所谓“有垢真如”(samala tathata) 和“无垢真如”(nirmala
  tathata)。众生处烦恼中,真如佛性未离诸烦恼所缠,故众生位的
  真如叫“有垢真如”,亦即如来藏。当“如来藏转身到佛地得证法
  身,名如来法身”。因为诸佛清净无染,远离尘垢,故佛果位的真
  如叫做“无垢真如”。二种真如的“相”虽不同,“性体”是无差
  别的,就像粪秽中的真金一样。如《论》说:
  “以性不改变,体本来清净,如真金不变,故说真如喻。”
  “一切诸众生,平等如来藏,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藏。
  依如是义故,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应当如是知。”
  (注106)
  如来藏学说中最基本的一个教示,就是众生如来藏染而不染。许多如
  来藏系经论一再强调这个观念。《如来藏经》说: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
  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
  足,与我无异。”(注107)
  尽管烦恼在外相上污染清净心,但是清净心的自性不为所染,这是常
  恒不变的真理,所以说“此法性法体性自性常住,如来出世、若不出
  世,自性清净本来常住、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注108) 总之,因为
  众生的有垢真如与如来的离垢真如在本质上无差别,所以说一切众生
  有如来藏。
  3?“实有佛性”义:
  “实有佛性义”的梵文是bauddhe gotre tatphalasyopacarat。
  中译“论本偈”解释“实有佛性义”时说:“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
  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中译的“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
  ”,梵文没有相当的字句(注109) 。
  对照梵文本,“实有佛性”义的“佛性”,其原文是Buddhagotra ,
  指的是佛的种性(gotra) ,而不是佛体性(buddhatva) 。
  种性(gotra) 是佛典中常出现的名词,有多种含义。它最原始的
  用法,是指从古到今存在于印度社会的种性制度,区分阶级种类的,
  如婆罗门种性、刹帝利种性、吠舍种性等,其归属是以血统而决定。
  佛典中用的种性亦含有种类或类别(class或 category)的意思,但并
  非以血统或外在社会阶级为区分,而是指内在精神、智慧、心灵领域
  的不同。最显著的例子是瑜伽学系主张的声闻、缘觉、菩萨、无性、
  不定等五种性。由于他们种性的不同,其精神心灵的发展也就不一样
  。此意义下的种性象征族性 (gotra=kula)、脉传(gotra=vamsa)、和
  种因(gotra=bija)(注110) 。例如《华严经》的“十住品”说:“菩
  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种性中生。”
  (注111) 大乘的族脉(lineage) 是由诸佛与佛弟子世世相承。一方面
  佛弟子(菩萨)须具有“佛家族”的种性,另一方面诸佛种性也是个
  成佛的“生因”。
  《宝性论》中提到的种性,亦含多义。“论本偈”在解释“实有
  佛(种)性”义时说:
  “佛性有二种,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树果,无始世界来,
  自性清净心,修行无上道,依二种佛性,得出三种身。
  依初譬喻故,知有初法身,依第二譬喻,知有二佛身,
  真佛法身净,犹如真金像,以性不改变,摄功德实体,
  证大法王位,如转轮圣王,依止镜像体,有化佛像现。”(注112)
  上引偈中明言佛种性有二种象征性的意义: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树果
  。这是《宝性论》引《如来藏经》的九喻来譬喻如来藏三义。《论》
  说:“法身及真如,如来性实体,三种及一种,五种喻示现。”(注113)
  这是指譬喻“法身”者有三喻:佛、蜂蜜、坚实。譬喻“真如”有一
  喻:粪秽的真金。譬喻“如来(种)性”的有五喻:地(中宝)喻、
  果树(芽)、(弊衣裹)金像、(贫女怀妊)轮王、(铸模中)宝像。
  由此五喻可看出种性含有“族脉相传”、“矿藏”(mine 或matrix
  ,由此探出宝物)、“种因”(bija)的意义。《论》解释说:“以五
  种喻能作三种佛法身因,以是义故说如来性因。此何义?此中明性义
  以为因义(注114)。”(注115) 《宝性论》更举《大乘阿毗达磨经》
  (Mahayana-abhidharma sutra) 的一偈作为经证:
  “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注116)
  此偈明白显示佛种性为诸法的“因”。
  五喻各自的象征意义如下:
  第五喻:地(中宝)藏喻:指偈中所说的“自性清净心”
  (prakrtistha) 。地中宝藏虽埋于地中:无始来的宝性不变,就像众
  生的自性清净。心虽覆盖在烦恼中,亦是无始中自然清净。这就是如
  《佛性论》所说的“住自性住”(prakr-tistha-gotra)。
  第六喻:果树(中芽):指偈中所说的“修行无上道”果树中的
  芽虽隐含有成长为果树的属性,它还是须经过生长的阶段,就像众生
  种性含有“无上道”的因素,还是须经过“修行”的阶段。此所谓“
  修行无上道”的“习种性”(samu-danita-gotra) 相当于《佛性论》
  的所说的“引出性佛性”。
  第七喻:弊衣裹金像:此喻由种性出生佛法身(Dharmakaya),因
  为“真佛法身净,犹如真金像,以性不改变,摄功德实体。”(注117)
  此喻的金像和第五喻的地中宝藏一样,虽都为染污所覆,净性不改变
  。
  第八喻:贫女怀轮王:此喻由种性出生报身(Sambhogakaya)。如
  偈言“证大法王位,如转轮圣王”。众生如贫女怀妊生王子,亦怀佛
  种性,终将“证大法王位”,具足福德智慧,证得报身。
  第九喻:铸模内金像:此喻由种性出生化身(nirmanakaya) 。如
  偈说“依止镜像体,有化佛像现。”金像譬喻由种性出生的化身。金
  像的形状和大小随铸模而成,同样的,佛化身亦随众生的需要而变现
  。
  总而言之,种性有三种字义:1.族脉(lineage 或 family) 2.种
  因(seed 或germ) 3.藏(mine 或 matrix)。《宝性论》所引用的五喻
  似乎也都涵盖这三个意义。如贫女怀轮王喻的种性有“族脉”义,果
  树芽喻的种性有“种因”义。其他三喻则有(空)“藏”义。因种性
  含多义,而《宝性论》也引不同的比喻来说明种性,却也引起如来藏
  思想上一个重要的争议,即佛种性(或如来藏)是本有或始有。《宝
  性论》说“佛性有二种,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树果”。前者喻“住自
  性性”的自性清净心体(本有)。后者喻“引出性”的“修行无上道
  ”历程(始有),这是说果芽虽有可能成长果树,它必须经过成长过
  程,所以并非必然的。依佛性本有说,众生本自觉悟,不假造作,终
  必成佛,因此成佛有其先天的必然性,然而佛性本有说易落入一元化
  的有我论。相反的,依佛性始有说,则众生觉性,待缘始起,修行证
  悟,当来作佛。如此虽可避免有我论的色采,但也失去成佛先天的必
  然性。由于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经论对于如来藏本体的定位问题没有明
  确的定论,留给中国佛教“百家各鸣”的佛性说。(注118)
  众生皆有如来藏是如来藏经论共同的主题,各用不同的内容加以
  阐释。《宝性论》以“法身”、“真如”、“种性”三层面说明之。
  总括言之,法身遍满义,是从果位而言:佛→众生。佛种性义,是从
  因位而言:众生→佛。真如无差别,是约众生与佛无差别说:众生=
  佛。总之,无论从那个层面而言,众生皆有成佛的因性,而这个因性
  在因位上就叫做如来藏,结论当然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心(prakrti-parisuddha-citta)与烦恼(klesa)
  在探讨人性的本质上,如来藏学说将人性认定在清净上,而且是
  本净的。“自性清净心”自然成为如来藏说的根本教义。在现实世界
  中,众生并未全然表现本性的清净面,因此“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变成众生最佳写照。理论上,自性清净心意义为何?与烦恼的关系如
  何?如何去染显净等等问题,都是如来藏系经论须要阐释的课题。
  自性清净心并非大乘或如来藏说的专有用语。其渊源可溯自阿含
  经。例如《增支部》说:
  1?“比丘众,此心极光净,而客随烦恼杂染,无闻异生不如实
  解,我说无闻异生无修心故。”
  2?“比丘众,此心极光净,而客随烦恼解脱,有闻圣弟子能如
  实解,我说有闻圣弟子有修心故。”(注119)
  以上两段经文比照了“无闻异生”及“有闻圣弟子”的心都是极光净
  ,但前者却“随烦恼杂染”,而后者能“烦恼解脱”,其原因可列示
  如下:(注120)
  ┌→凡夫:烦恼所染(不如实解←─无修心←─无闻)
  心明净┤
  └→圣人:烦恼解脱(如实解←──有修心←─有闻)
  《阿含经》的心性说要点是:1.心是极光净(pabhassara),2.是受随
  烦恼(upak-kilesa) 所染的,3.随烦恼和心清净的关系是客尘(agantuka)
  的,4.去除烦恼的方式是闻、修、解。由上可见,虽然《阿含经》中
  的自性清净心”意指“自性”(prakrti) 清净,表现其主体性(与烦
  恼的客体性相对),但它还是属于较静态(static)的存在,不像后期
  如来藏系的“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属于动态(dynamic)。换言之,
  《阿含经》所说的心性虽清净,它并不起什么积极的作用 (注121),
  不像《胜鬘经》所说的如来藏能起“厌苦欣涅槃”的作用,因此,上
  引的《增支部》强调凡夫众生要从闻思、修心、如实知见心性清净,
  以达到烦恼解脱。《阿含经》的心性说表现素朴的修心实践论,不过
  ,其心性清净与尘烦恼说给予往后佛教的心性论立下了基本的模式。
  继承阿含“心性清净”的部派佛教有大众部 (Mahasamghika) 和
  分别说部(Vibhajyavada),其依循阿含的说法,认为心本性清净,客
  尘烦恼所染。未断烦恼前,是性净相染的,但无论是解脱前的染污心
  ,或之后的不染污心,其心体不变。如《大毗婆沙论》说:
  “圣道未现在前,烦恼未断故,心有随眠。圣道现前,烦恼断
  故,心无随眠。此心虽随眠、无随眠时异,而性是一。如衣、
  镜、金等,未浣、磨、炼等时,名为有垢衣等。若浣、磨、炼
  等已,名无垢衣等。有无垢等,时虽有异而性无差别,心亦如
  是。”(注122)
  引文所举的垢衣、磨镜、炼金等譬喻,也与《如来藏经》的九喻有同
  样的象征意义,均为表现性净与烦恼的关系。
  说一切有部反对大众部和分别说部的心性本净说,批评其违背佛
  教传统无我论的“正理”,判定性净说为“非了义”说 (注123)。《
  成实论》也说:
  “心性非是本净,客尘故不净,但佛为众生谓心常在,故说客
  尘所染则心不净。又佛为懈怠众生,若闻心本不净,便谓性不
  可改,则不发净心,故说本净。”(注124)
  《成实论》的思想属于经量部(Sutrantika),不主张心性本净说,而
  认为佛典中之有本净说,乃是佛为鼓舞懈怠众生的方便说。此理由虽
  与《宝性论》所举佛说如来藏五个理由之一的为“有怯弱”众生说相
  合(注125),但真常论者绝不同意心性本净说是不了义。事实上,《
  宝性论》自称“究竟一乘”、“大乘最上秘密”(Mahayanottaratantra)
  ,意谓如来藏(心性本净)说才是最究竟了义说。
  大乘佛教兴起后,继续弘传心性本净说,而且给予各自独特立场
  的诠释。例如般若系统,就从其基本教义“空”的立场来解说自性清
  净心。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学: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
  何?是心非心(acitta),心相本净故。”(注126)
  引文中把心性清净解释为“非(无)心”。“非心”义心空、心不可
  得、超越有无。所以在舍利弗问到“是心为有心非心性不(此心是否
  存在)?”时,须菩提答道:“非心性中,有性无性既不可得,如何
  可问是心为有心非心性不?”(注127) 换言之,如果“非心”是心性
  清净,那此“非心”(即自性清净心)是否存在?须菩提的回答是“
  非心性”(acittata)中,“有性”、“无性”皆不可得,如何能问“
  非心”的心是否存在呢?舍利弗又追问:
  “何等名为心非心性(非心性是什么)?”善现(须菩提)答
  言:“于一切法无变异、无分别,是名非心。”(注128)
  依般若空义,“心”固然不可得,“非心”亦不可得。如此推论,则
  自性清净心亦不可得,非有非无。般若法门中一切法“本性空”,而
  就此基础上言“本性净”。这正是《大智度论》所说的“毕竟空即是
  毕竟清净。”(注129) 因此,般若经论在解释心性本净时,虽说心清
  净,但一再强调它的本性空。如《大智度论》说:
  “心中实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灭,常是净相。客尘烦恼
  相著故,名为不净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
  心本无有实法。” (注130)
  般若法门之把心视为自性清净,乃建立于其自性空上。这种说法当然
  符合般若教理,但还是不全符合真常系的观点。真常系的自性清净心
  含“空”与“不空”两个层面。清净心性固然可说“空”于烦恼,但
  它的清净庄严功德是不空的。再者,《大智度论》说:“以人畏空,
  故言清净”(注131) ,视心清净说为方便说,这也与真常说的根本意
  趣相左。
  除了《般若经》之外,《大集经》也是特别讨论到自性清净心的
  经集(注132) ,因此《宝性论》引用不少。例如:《宝性论》在论及
  如来藏能如实知自性清净心,如无价摩尼珠净善光明,虽堕泥中经千
  年,出泥清洗后,乃不失本清净无垢体。《海慧菩萨品》接著说: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如实知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光明净心
  ,而为客尘烦恼所染。大海慧!诸菩萨善生如是心,彼诸烦恼
  不染众生自性净心,是诸烦恼客尘虚妄分别心起,而彼诸菩萨
  复生是心,我今毕竟令诸众生远离客尘烦恼垢,为之说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