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 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印 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 我

印 福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无我”是佛教所阐述的基本思想,那么“无我”是什么意思呢?要了知“无我”,先必须认识“我”是什么意义?“我”是梵语阿特曼的汉译,其含义有常、一、主宰之义。常是恒常不变之义;一是绝对独立之义;主宰是能自由支配一切之义。因此“我”的本质是常的,始终不变的,不须靠任何条件的独立存在。“我”这个观念在古印度也被多数学派所承认,如实派的“实我”;数论派的“我为受者”;胜论派的“我为作者”。而我们凡夫是把色身当作我的,那么这个“我”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每个人都知道“我即色身”是父精母血的产物,父母又是父母的产物,这样类归下去就形成一个无始无终无间断的长链,而“我”只是这条长链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而已,并不是一个实有的自体。就如刹那生灭不停中的一个念头,毫无自体。因此我们只知道这一期的色身生命体为我,既不知道前世的“我”是谁,也不知道后世的“我”是谁,这个“我”是怎么存在的呢?
  况且“我”出生后,也必须借助众多因缘才能继续活下去,缺少任何条件都不能使“我”存活,因此《华严经》说“一果具一切因”。我的一生中的每一念、每一行为都不可逆转地被这无形巨大的宇宙大网所牵动,如《华严经》说:“如机关木人能发出各种声音,彼无我非我。”这就是说人就像木偶玩具一样被牵动。“我”哪里能自由主宰一切呢?
  从“我”这一期生命来看,我是不存在的。从佛法讲,“我”和我的一切活动的产生,都是无始无明使众生本有的清净如来藏性受到污染,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人迷物为己,认识为心,为物所转。唯识上也说“我”是染污的第七末那识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而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的,并非恒常不变,因而“我”也就不能存在。
  再说,凡夫所说的色身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之体,而五蕴是属于色心二法,从色法来讲,每人的身体都是由一些元素或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刹那新陈代谢的新新不住的。比如孩童时,皮肤红润,血气充满,青年时,虽血气方刚,但颜貌已老初十岁之时;中年时,皮肤起皱,又衰于二十岁之时;老年时,发白面皱,日薄西山,又如何能与充盛之时相比呢?因此《楞严经》说:“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哪里有“我”存在呢?从心法上讲,受、想、行、识四心法都是人人具有的精神作用,而这些精神作用必须要靠凡夫的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和合而有,没有六尘或六根都不能起作用,因而《楞严经》说:“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从这四蕴来看也不存在“我”。凡夫偏要在这五蕴和合的色身上,妄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我执,为谋求名闻利养,归诸于己而不择手段,甚至六亲不认,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造果轮回,业果自然,永无休止。若有人损害我,嫉妒我,“我”就会立生嗔恨,恼害心,哪里知道“我”是假的呢?
  《大智度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凡夫所执的“我”只是五蕴和合的缘生法,哪里能找到“我”呢?在受、想、行、识四法上找不到,在色法上也找不到,所以,“我”是假的,只是为了随顺凡夫而假设的名言,与“我”的真实之称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肇论》上说:“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实,名不即物而履真。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不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因此“我”只是假设的名言,并非有其实体存在。
  佛教“诸法无我”的理论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通过般若智对世间一切法的观照,洞彻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来纠正凡夫对“我”的妄见,解脱众生的苦恼。在道德上对治自我意识的无限扩张;在思想上对治人们固有的执见,让众生认识所谓的“我”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并不是常住不变的实体,从而让众生破除“我执”,但这并不否认人生所创造的价值。而是说我们凡夫要作如是观,不被外界五彩缤纷的假相所迷惑,不起种种妄见,从而不造种种业而受生死之苦。
  佛教通过对“我”的探讨分析,了知凡夫所谓的“我”虽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但“我”的本质是无实体的,对“我”进行破除,使众生能脱离生死之苦。但对“我”的破除是否究竟可分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区别。声闻乘与缘觉乘所证的“我空”是不究竟,他们证得了“我空”后只能住在我空里,不能入三界度六道轮回的众生,所谓“只能自利,不能利他”:而菩萨乘所证得“我空”是究竟的,他证得了“我空”后,还证得了“法空”,因此菩萨虽证了空,但不住空,能住而无住,无住而住,可以入三界度众生而自身生死无碍。
  从以上可知,佛教的“无我”理论,不是否认人生的价值,而是对人类的自我坚固执着,私心不断膨胀,贪心无穷,嗔心易起,人欲横流所造成的痛苦进行救济。对于净化人心,净化国土,推广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现实作用。而佛教讲的“庄严国土”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精神,都是对“无我”思想的具体阐述。

                  摘自《妙智》2001年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书如圣药
下一篇:我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