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宽忍法师著:佛教手册(8)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忍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八节 广东佛寺
广州光孝寺(见P289)
广州六榕寺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为佛教禅宗六祖盾代高僧慧能道场,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寺在广州市朝阳北路。初名宝庄严寺,北宋端拱二年(989)改为净慧寺,元符二年(1099)苏轼米游,见寺内有老榕六棵,挥笔题“六榕”二字,明代始称六榕寺。寺内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六祖堂等。六祖堂内保存有宋代铸的慧能铜像,寺内还有清康熙二年(1663)铸的三尊铜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吨;观音殿有同时铸的观音像,高4米,重5吨。寺内花塔高57米,沿阶级右上左下。塔顶有千佛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链重5000公斤。由于塔形华丽壮观,宛如冲霄花柱,通称为花塔。寺内有榕荫园、补榕亭及碑廊,保存自宋至清的碑铭一批,记载了寺塔的历史沿革。

曲江南华寺
位于广东韶关市南20公里曹溪山。初名宝林寺,今称南华寺、南华古寺、南华禅寺。梁天监元年(502),天竺僧智药所建。唐仪风年间(676~678),禅宗六祖大鉴慧能开法扩建,学徒云集,法道大振,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皆嗣其法。神龙元年(705)改称中兴寺。景龙二年(708)重建,改名法泉寺。五代间复称宝林寺。宋开宝年中(968~975),灵照塔遭兵火焚毁,寻即营修塔寺,改称南华寺,并沿用至今。明代憨山德清应请入山,大举兴复。今存有唐代卓锡泉、宋代灵照塔等古迹和文物。其中有六祖真身、唐代千佛袈裟及圣旨、饭钵、响鞋及宋代木雕罗汉等。

乳源云门寺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佛教禅宗文偃禅师创建。并在此开创云门宗,为著名云门宗祖庭。
寺在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外6公里,现寺宇尚存,山门内壁保存著名南汉大宝元年(958)《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和大宝七年(964)《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记》两块重要石碑。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出米石、九仙岩、慈悲峰、钟鼓石等名胜。现存殿宇为1943

年到1950年间住持虚云募缘重建。
该寺以云门宗祖师云门文偃居此而称名于世。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至雪峰谒义存,领得玄要。旋承敏禅师之后,住韶州灵树寺,未久,迁于云门山,再兴废址,建立新堂,号光泰禅院。后改称证真寺、大觉寺,云门寺。

肇庆庆云寺
唐代高僧智常禅师创建。唐鉴真东渡日本曾经此地,弟子日
僧荣睿即在此去世。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为纪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及两国佛教徒历史友谊,立有荣睿纪念碑。
寺在肇庆市鼎湖山南麓。明崇祯六年(1633)为莲花庵,后

改今名。梵宇幽邃,世称梵修净土。昔为曹溪六祖高弟智常禅师隐迹之所。明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云顶和尚始行开山,主法于庆云寺,禅、净、律三学并行。其后高僧辈出,成为粤东之名刹。至清顺治年间,规模渐大,光绪年间僧众达800余人。寺内殿宇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解放后修复寺内殿堂,既保留佛寺特点的大雄宝殿与三宝佛像,又增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潮阳灵山寺
唐贞元七年(791)著名高僧大颠创建。在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中有较深影响。
寺在广东潮阳县铜盂村灵山山坡。寺经历代修建。寺内有留衣亭、卓锡泉与元代仿制的白石槽等古迹。其中留衣亭,是元和十四年(819)大颠曾与潮州刺史韩愈会见,韩愈留衣为别而建,寺后有大颠禅师塔(又名舌镜塔),唐长庆四年(824)灵山寺住持大颠禅师圆寂后,其灵骨即瘗于此。

潮州开元寺
建于唐开元(713~714)年间。在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中有较大影响。
寺在广东潮州市甘露坊。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以来称开元镇国禅寺,是一组比较完整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大雄宝殿四周是石栏,有78块唐代石刻,殿前竖有一对唐代石经幢。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文物,有北宋政和四年(1114)铸造的大铜钟,重3000余斤;元泰定二年(1325)雕刻的陨石香炉,明代的金木雕千佛塔,清雍正版《大藏经》一部,共7240卷。1980年殿宇进行大修。

第十九节 广西佛寺
桂平洗石庵
洗石庵,又名下寺(与龙华寺为上寺的对称),位于广西桂平县城西2公里处的西山麓,清顺治三年(1646)由海筹法师募资修建。寺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原为天王殿)、文昌阁、大雄宝殿、藏经楼、半青阁、妙虚楼和栖霞亭等。寺屡兴屡废,1978年进行全面重修,巨赞法师为大雄宝殿题额;1983年重塑全堂佛像。
1921年,孙中山先生来此,并捐赠香资。1923年和1937年,李宗仁先后来山,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游览西山,建造“中山飞阁”。现广西桂平县佛教协会会址即设于此庵内。

第二十节 四川佛寺
成都昭觉寺
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号称四川第一丛林。为著名唐、宋高僧临济宗祖师休梦及克勤先后驻锡之所。寺内现有克勤禅师坟。日本佛教临济宗传自我国,与昭觉寺有较深关系,视此寺为其祖庭之一。
寺在四川成都市北郊5公里。唐贞观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宋代名六祖寺,崇宁年间佛果克勤说法于寺,复名昭觉。寺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毁于兵火。今各殿为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殿,衔书楼、观音阁,涅槃堂、藏经楼以及圆悟禅师墓园等。

成都文殊院
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为四川名刹。我国佛教禅宗著名的四大修持场所之一。省佛协所在地。
院在成都市北校场侧。占地28亩,殿堂房舍190余间,唐、宋时名信相寺,明代毁于兵燹。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改名文殊院。该院五殿连属,东西厢房紧凑,布局严谨。殿宇系木石结构,采用四川峡石为柱,朴实壮观。寺内现存大小铜佛像100余尊,为清代名匠所铸。说法堂有宋代铸造护戒神铁像十尊,风貌古朴,具有北齐风格。藏经楼除收藏藏经外,另有一座放置玄奘法师头盖骨之宝塔。

新都宝光寺
始建于东汉,唐僖宗(874~888)时重修并建塔。清代以来,成为四川著名禅寺。
寺在四川新都城北,距成都19公里。隋代名大石寺,唐广明元年底(881)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四川驻跸于此,寺中之舍利塔忽然放光,僖宗即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改名宝光寺。据闻宋代全盛时,住僧多达3000人,成为饮誉国内外的名刹。明代寺毁,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清末宗兴法师住寺期间,曾得真修大师福清所赠三颗舍利与二尊玉佛像。现寺面积120亩,是一塔、五殿、十六院的建筑群,殿堂雄伟,佛像庄严。寺内文物有梁大同六年(540)的石刻千佛碑,明代尊胜幢和清代泥塑五百罗汉。寺内楹联匾额、字画雕刻,保存完好。此外,该寺珍藏明代以金泥、银泥交互书写于藏青色纸上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卷。


乐山乌尤寺
寺在四川乐山市东l公里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上,原名正觉寺,北宋改今
名。今寺内天王殿、弥勒殿、如来殿、大雄殿,系明清建筑。大雄殿内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是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镀金,高约3米。此外,还有许多塑像,五百罗汉之外,以风波禅师与济公禅师像最为著名。两座塑像与真人大小相近,姿态生动,口角眉目之间尤其传神。寺中有尔雅台,即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大字,字径5米,为明嘉靖乐山人彭汝实所书。乐山市佛教协会设于寺内。

峨眉山 报国寺
在峨眉山麓,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清康熙时重修并改今名。山门右清康熙御书“报国寺”匾额。主要殿宇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等,自前至后逐级升高。各殿佛像金灿庄严。寺内著名文物有明永乐十三年(1415)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明铸十四层紫铜“华严塔”一座,高7米,塔身铸有小佛像4700余尊及《华严经》全部。大雄殿侧辟有峨眉山电动模型室,介绍全山地形、名胜古迹及游山路线。

万年寺
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创建于晋,名普贤寺,唐时改名白水寺,宋时又名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原殿宇七重,后几度兴废。1946年大火,除明代砖殿外几毁坏殆尽。现有殿宇两重,系1953年重建。砖殿建于明万历年间,通高16米,为穹窿顶方形无梁殿,殿内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像一尊,通高7.3米,重62吨,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铁铸佛像一尊,上部横龛六道,列置小铜佛307个。殿宇雄踞峨肩主峰以东观心坡下一空旷平台上,海拔约1000米,地势开阔,林木苍翠。

洪椿坪
古称千佛庵,既系地名,又是庙名。明楚山性一禅师开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云禅师重修,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易今名。殿宇崇宏,廊庑精洁,佛像保存完好。昔有康熙赐匾“忘尘虑”及对联均佚,惟乾隆所赐对联一副仍悬大殿。寺内有清末刻制七方千佛莲灯一具,高约2米,直径1米,刻纹龙七条,佛像数百躯。古刹雄踞天池峰下,海拔约1100米,四周秀峰环立,两侧深谷溪涧,古木扶疏,绿荫如盖,素称“洪椿晓雨”,为峨眉十景之一。

洗象池
明称初喜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扩建为寺。因寺前有一六角形小池,传为普贤浴象处,故名。殿内祀观音,地藏、势至。寺宇雄踞钻天坡顶,海拔约2100米,寓于一片冷杉林中,宛若置身霄汉。“象池夜月”,素称峨眉十景之一。这一带又系猴群栖居处,常沿路边甚至入寺向人索食,野趣无穷。

金 顶
在峨眉山顶峰,海拔3077米。寺庙建于东汉,称普光殿,为峨眉山古寺之一。山多雷火,虽历代修葺,仍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铜造佛殿一幢,俗称金殿。中祀普贤菩萨,旁列万佛,门阴刻全蜀山川程途。殿内有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铸铜碑,正面为《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背面为《峨眉山普贤金殴碑》,铜殿及华藏寺已毁于火。碑今存殿侧卧云庵。庵左即睹光台,是观佛光、日出、云海之处。危崖凌空,前为万仞峭壁,俗称舍身岩,


重庆罗汉寺
宋治平(1064~1066)年间重建。重庆市著名禅宗丛林。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寺在四川重庆市区小什字附近,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1945年修复。门前有明天启三年(1623)石碑一座,刻“西湖古迹”四字。门内通道两旁石壁名古佛岩,长20余米,罗列佛像浮雕,惜多已风化。寺内原有五百罗汉泥塑像,近亦圮毁。

重庆慈云寺
唐代建。重庆南岸著名寺庙。

梁平双桂堂
清顺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禅师创建。为川黔一带著名丛林。
双桂堂在梁平县城西约10公里处,因庙内古桂两株而得名。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后世扩建,始具规模,占地70余亩。建筑除各配殿外,有大雄殿、关夫子殿、弥勒殿,韦驮殿,大悲殿,梵舍300余间。现存佛像数十尊。


第二十一节 贵州佛寺
贵阳宏福寺
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高僧赤松住此。黔灵山为西南佛教名山,与南京栖霞山并称。该寺为黔灵山名刹。
寺在贵阳市西北黔灵山顶,有正殿十楹,左右厢各十楹。分大佛殿、观音殿、天王殿、关帝祠、法堂及经楼。中祀毗卢、弥勒、释迦、观音、关羽。另有韦驮一尊置于毗卢龛旁,二金刚置于中殿大门左右,天王置于前殿。乾隆以后,经多次维修和扩建,近年又子以重建,在结构和规模上大体保存了原貌,为全黔寺庙之冠。

贵阳黔明寺
建于明末祟祯年间。贵州著名佛教丛林。贵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第二十二节 云南佛寺
昆明圆通寺
建于唐代蒙氏。云南名刹。云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寺在云南昆明市内东北隅,前临圆通街,后接圆通山。唐代创建,原名补陀罗寺,元大德五年至延祐七年(1301~1320)重建,改称今名,并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名刹。明清时曾多次修建。寺由圆通胜境坊、八角亭、圆通宝殿、水榭曲廊等建筑组成。八角亭建于一方形大水池中,南北各有石桥相通。过桥往北,是气势雄伟的圆通宝殿。殿内有元塑佛像,明塑青黄二龙,殿后石壁前人题刻甚多。

昆明筇竹寺
建于唐贞观初(627),为云南古刹。寺内有著名五百罗汉塑像。
寺在云南昆明市西北10余公里的玉案山上。殿堂三层,依山而建。大雄宝殿正中为元塑三世佛,殿角有一块元延祐三年(1316)所立圣旨碑,碑阴刻蒙文,阳刻汉文。大殿两侧和韦驮殿两边庑房内有五百罗汉泥塑,客堂中保存有五百罗汉泥塑,作者黎广修(清光绪时人,四川民间雕塑家)的山水壁画和担当和尚的楹联。此寺是中原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北宋年间大理国鄯阐侯高光、高智兄弟狩猎于玉案山中,值异僧筇竹杖于林下,遂建寺,名为筇竹寺。明宣德年间重建,清乾隆光绪年间先后重修。近年又修葺一新。

昆明华亭寺
元代延祐年间(1314~1320)建。云南著名寺佛。
寺在昆明市西山之腹。故址为宋时大理鄯阐侯高智升的别墅。元延祐七年(1320)重建,因落成上梁之际有群鹤翔集,诧为华亭仙翮,因以寺名。明末清初毁于兵火,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咸丰七年(1857)又毁,光绪九年(1883)再修。1923年虚云老和尚又修,故又名云栖禅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撞钟楼等。大殿内有三尊三世佛金身塑像,两侧壁塑五百罗汉像。寺内外花木繁茂,尤以山茶、牡丹及杜鹃花为最。

祝圣寺
在钵盂山下,石钟寺之南。初名钵盂庵,后更名迎祥寺,清嘉靖年间(1796~1820)陈瑬创建。李卓吾尝寓此听经,崇祯丙戌(子)(1636)僧周定重修,康熙丙午(1726)僧普宜、广富重修。清光“绪年间更名为护国祝圣寺,并发展成为鸡足山36寺和72庵的中心。光绪三十二年(1906)虚云和尚进京为皇太后祝寿诵经,敕受“护国祝寿寺”额,钦赐鸾驾,紫衣、玉印、金钩、玉环、金钵、钺等珍贵文物,以及藏经一部,如意桌帏等珍贵文物。1953年,西藏活佛法海法师送来迦叶尊者铸像一尊。1982年,赵朴初题书“祝圣寺”额。

铜瓦殿

又名铜佛殿,在传灯寺内(寺原名迦叶寺,在猢狲梯之下左,有袈裟石右百步许接华首门,即迦叶入定处,故寺即以此名)。正德年间(1045~1056)北胜州士官高世懋与僧圆成重修。此寺因山顶风冽,严冬积雪,屋瓦冻裂,遂冶铜为瓦以覆之。

第二十三节 陕西佛寺
西安大慈恩寺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寺在西安市南4公里,原名无漏寺,是唐高宗李治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为追念其母文贞皇后加以改建而命名的。寺院屡遭兵燹,原殿舍已毁,现存寺院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物。1981年规划修建部分仿唐殿宇,使其成为唐代文化的再现:翻经院——前殿作玄奘纪念馆,后殿陈列文物,长廊以《大唐西域记》为主题绘制壁画,元果院陈列唐代服饰,还有太真院、碑廊、南池、客舍等建筑设施。

西安广仁寺
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黄教佛寺。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来内地,经由西安驻锡的重要场所。
寺在西安市西北角。寺前有六角御碑亭。寺内有大殿、藏经

殿、讲经堂三座殿宇,东西两侧有配殿、厢房和跨院等建筑。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日举行纪念宗喀巴成道日灯会,皆极具盛况。平时西藏僧众来内地参观,多去寺内礼拜。

西安大兴普寺
位于西安市南2.5公里,又称兴善寺。隋文帝于长安东南兴建新城(大兴城),于遵善坊左侧建立此寺,初称遵善寺。其寺领之宏大、堂塔之雄伟,堪称隋唐以来长安第一。其时,四方学僧云集,寺运殷盛。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阖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住此传授密宗。唐中宗神龙、景龙年间(705~709)

一度改为酆国寺。据传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亦曾驻此译出密宗经典。该寺为当时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天宝十五年(756)五月,不空在此举行息灾咒法,并设一灌顶道场与戒坛,此后遂与青龙寺并称为密教道场。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 日僧圆仁、圆珍等人即于本寺受传密法。会昌法难后一度荒废,至明代再度兴起。清代时再度受毁。现在佛殿、禅堂、配房、钟鼓楼等,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解放后,195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现为省,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西安卧龙寺
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为著名各宗并宏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
卧龙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唐代吴道子曾于此寺绘观音像,遂称观音寺。至宋代僧维果长卧于此,乃通称为卧龙寺。
另据明洪武十五年(1382),天台宗泐所建《卧龙禅寺之记》的碑文记载,卧龙寺建于唐代,初在左街韦曲里,称为感应福应,后改名卧龙寺。唐咸通年间(860~873),广度祖南嗣法香岩闻公,居于丰德寺,教化行于关右,相传左街的卧龙即为其法嗣。至近代,该寺曾设佛学图书馆,藏有碛砂延圣院版《大藏经》,1936年,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曾刊行之。寺中存有南北朝时代的石幢,唐乾宁元年(894)的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印大藏经典颁赐天下碑、石塔盖石、石牌楼等古迹。其寺为著名各宗并弘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

长安兴教寺

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为玄奘三藏法师塔院,玄奘弟

子窥基、圆测塔并列左右,称慈恩三塔。是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礼有重大影响的古刹。

寺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园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为迁葬玄奘遗骨而建。因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现除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尚存外,其它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悉毁于兵火,1922年和1939年曾两度重修。今正殿、藏经楼及敞亭等都是近代建筑。寺西慈恩塔院内,中间的最高一座是玄奘舍利塔,左右是窥基和圆测(新罗人)的基塔,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

长安香积寺
建于唐神龙二年(706)。为唐代高僧我国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塔院,净土宗祖庭。日本佛教净土宗亦奉为祖庭。
寺在陕西长安县涌、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的寺院。宋代改称广利寺。明代重修,并恢复旧称。院内有座高十三级,周围200步的砖塔。原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砖塔尚存。寺院现已逐步恢复旧观。由于两次地震,塔身为十一级,高33米,塔顶至中段有大裂痕。其东侧小型砖塔即善导入室弟子净业大师墓塔。

净业寺
建于隋代(581~618)。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净业寺为律宗祖庭。

户县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东南20公里之圭峰山下,今属宋村乡,距西安约30公里。昔为后秦姚兴逍遥园的一部分,鸠摩罗什曾译经于此。“世称大寺,非是本名,中构一堂,权以草苫,即于其内……翻译经典”(《历代三宝纪》)故名草堂。是我国首创译经的国立译场。为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三论宗及日本日莲宗均奉为祖庭。寺内现保存不少重要文物,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三宝纪》载:“魏末周初,衢街稍整,太寺因而成为四伽蓝。.草堂本名,即为一寺,草堂东常住寺,常住南为京兆王寺(后改名定国寺),安定寺西边为大乘寺。安定在天街东,伴八隅大井,即大寺之东厨供三千僧之甘泉也。”北魏孝文帝曾在罗什所居堂建三级浮图。唐宪宗元和年间勃修,改名草堂寺和栖禅寺。穆宗长庆元年(821)宗密禅师来到户县住持草堂寺,大振宗风,中兴草堂寺,又入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修禅,“栖禅寺”名或本于此。金明昌癸丑(1193)辨正大师增修讲所,梁栋宏丽,楹檐高敞。元太宗皇太子五年内曾四度令旨对寺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清雍正十二年(1734)勅僧肇为“大智圆正圣僧禅师,易寺名为“圣恩寺。但知者甚少,故至今仍以“草堂”名寺。寺基宽敞,前殿壁画甚古,前朝诗刻嵌壁甚多,西南隅为罗什墓塔,寺后银杏四株,上薄霄汉。崇祯年间战乱,寺被焚毁,旋由僧寂法“修残补缺,整饬殿廊,并建天王殿五间”(《乾隆碑》),寺内焕然聿新,形景如昔。同治元年(1862)殿宇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又遭洪水之害,几成废墟,后虽重修,但极简陋。解放前仅剩寺外耕地120多亩,今寺院面积经实测为52亩。
据《宗派图碑》记载,该寺唐时已为子孙院,1936年始改为十方丛林,选请贤能担任住持。“文革”中僧人离散,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1984年9月1日交还僧人管理,僧人重新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1982年,日本日莲宗友好访华团为表彰祖德,奉献鸠摩罗什雕像一尊。寺内现保存主要文物有:


姚秦弘始十五年(4l3)所造鸠摩罗什舍利塔。相传其石为西域所贡,世称八宝玉石塔。建于唐大中九年(855)的圭峰定惠禅师传法碑,迄今已1100多年,字迹尚很清晰,系宰相裴休撰文并书,柳公权篆额,为世所罕见。还有金元光二年(1223)所建的草堂辨正大师塔铭,大元至正十二年(1352)建的勅封大智圆正圣禅师僧肇碑,唐太宗赞罗什法师诗碑和历代文人游寺题诗和重修寺院等碑石21方,以及明铸万斤大钟和6362卷、1956年由宁西亭居士捐赠的影印碛砂《大藏经》等。
建国后,政府曾五次拨款对该寺进行修整和扩建,新旧殿庑已达45间,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开放以来,国内外信众参拜者络绎不绝。今日之草堂,更以其悠久的胜迹,多姿的风彩,为祖国增光辉,为佛教显昌隆。

第二十四节 宁夏佛寺
银川海宝塔寺
寺在银川市北郊,寺内以海宝塔著称于世,故又名北塔寺。塔通高53.9米,共11层,为砖砌楼阁式建筑。东晋时,由夏主赫连勃勃(406~419)创建。为宁夏著名寺庙。塔室方形,内有四道拱券通向四面,券门略向外凸出。塔的外形线条明朗,层次丰富,觚棱秀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国塔中仅见。塔室空间以楼板铺隔,有楼梯可以盘旋上登至第九层,极目四望,巍巍贺兰山,绵绵黄河水,塞上江南景色尽收眼底。1963年,董必武曾登塔赋诗志感。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佛教寺院、石窟和佛塔简介
第一节 佛教寺院


广州光孝寺
在广州市红书北路。初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三国时,吴国虞翻谪徙居此,辟为花圃,多植苹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
又称诃林。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为寺,命名制止寺。后改名法性寺。自东晋至唐,印度僧人到寺传教者甚多,对中国佛教有一定的影响。唐仪风元年(676),慧能在寺受戒。南宋绍兴七年(1137)改名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再改名光孝寺,沿用至今。寺内旧有十二殿、六堂,还有钟鼓楼、睡佛阁、延寿庵,兜率阁、笔授轩、虞翻祠等建筑。现存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六祖殿、伽

蓝殿、天王殿,还有睡佛阁、瘗发塔及东西铁塔、法幢、大悲幢等古建筑。1986年交佛教界管理。

承德普宁寺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之北。因寺内有巨大樟雕佛像,又称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占地约23000平方米,综合汉、藏寺庙建筑形式。中轴线上前有门殿、钟鼓楼、碑亭。过碑庭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此后皆为藏式建筑。大乘之阁高36.75米,外观正面六层重檐,阁内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泥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重约110吨。是国内现存最大木雕像之一。像顶上立有1.2米高的无量寿佛,两侧有善财、龙女侍立。阁四周有塔、台等小型藏式建筑,象征着四大部洲、八小部洲。阁之东西尚有妙严室、月光殿、日光殿和讲经堂等建筑,是清帝听经和休息之所。

承德普乐寺
俗称园亭子。在河北承德安远庙之南、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占地2400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山门前置旗杆,门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等建筑。宗印殿后为阇城(坛城),城前门内有乾隆御制《普乐寺碑》,城有墙三重,最外层四面,正中辟门,墙内有围廊一周。第二层墙上有难堞,台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座。再上为平台,圆座上筑旭光阁,24间,重檐伞式攒尖琉璃瓦顶.阁中置一立体曼陀罗,内奉佛像。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在热河避暑山庄正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至三十五年(1770),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形制而建。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建筑布局利用山势,自南而北层层升高。山门前有五孔石桥,门内建巨大碑亭。亭北为五塔门、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楼。殿阁楼台等建筑前后错落,大红台气势雄伟,是该寺主体建筑。台高达42.5米,宽57.9米。红台中部是万法归一殿,台东为落伽胜境殿和权衡三界亭,台北的最高点有慈航普渡亭。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在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须弥福寿”乃扎什伦布之汉译,故名。占地面积达37900平方米,建筑风格综合汉、藏建筑艺术之长,形式独特。是乾隆帝七旬寿辰,为班禅额尔德尼而建。寺自南而北,前有石桥,桥北为山门,上悬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正北为碑亭。北上有月台,上筑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坊,前有石像一对。坊后为大红台,台上四角筑小殿,外壁砌女墙,正南壁间有琉璃垂花窗39孔,共分三层。大红台内壁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建妙高庄严殿,为六世班禅讲经之所。殿顶盖鎏金铜瓦,四脊各有金龙两条。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再北有八角七层琉璃万寿塔,塔有九间楼,罡字殿、单塔白台等建筑。

拉萨大昭寺
在西藏拉萨市中心。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座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寺中正殿有20根大木柱。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雕。四周走廊和殿堂布满藏式壁画,长近千米。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太子像,两侧配殿供有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塑像。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物。寺前有公主柳、唐蕃会盟碑等古迹。

拉萨布达拉宫
在西藏拉萨市内西北的玛达日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汉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是藏传佛教的观音圣地。7世纪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世屡有修筑。17世纪时达赖五世重修,始具今日规模。为历代达赖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体主楼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木石结构。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和庭院等。全部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叠,殿字嵯峨。有达赖喇嘛灵塔八座,塔身以金皮包裹。各殿堂墙壁绘有壁画。宫内还保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工艺珍玩,以及罕见的经籍、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大量珍贵文物。解放后又经多次维修,已成为庄严的佛教胜地。

达孜甘丹寺
在西藏达孜县境内拉萨南岸旺古尔山上。明永乐七年(1409)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兴建。为格鲁派第一座寺院。全寺分夏孜、绛孜两个扎仓(经学院),僧员定额为3300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亦巴即居于此寺中。寺内所藏明代以来的文物甚多,有保存宗喀巴灵骨的灵塔。寺在十年浩劫小毁坏净尽。

拉萨色拉寺
在西藏拉萨市北郊3公里的山麓。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绛钦却杰(宗喀巴门徒)所建。全寺分结巴、满巴、阿巴三个扎仓。僧人定员为5500人。寺内存有绛钦却杰自北京带回珠砂汁写成的汉藏文对照的《大藏经》一部和白梅檀木雕十六尊者塑像,还有明代内地织的大慈法王转正法轮缂丝像一幅。这些珍品成为该寺的寺宝。

拉萨哲蚌寺
在西藏拉萨市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绛央曲杰(宗喀巴的门徒)兴建。全寺分果芒、罗色林、德央、阿巴四个扎仓。僧人定额为7700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主要建筑大经堂可容8000人。寺西南方的甘丹颇章(宫)约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为达赖一世至五世(均历任哲蚌寺的赤巴)居住的地方。历世达赖都以此为母寺。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经籍及工艺晶十分丰富。

乃东昌珠寺
在西藏乃东县南。7世纪由松赞干布主持建造。大殿下层布局和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大殿相仿。寺内原保存有大量古代壁画和塑像,18世纪初叶被侵扰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焚毁,后经重修复原。达赖十三世亦曾重修此寺。寺内还保存有公元8世纪末叶由汉僧任清(大宝)监造的大钟一口,钟上镌刻藏文铭文十二句,分内外两层,每层六句排列。现寺遭毁,钟已无存。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在西藏日喀则市的尼玛东山下。初名康建曲批,意为“雪域兴佛”,后改名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根敦主巴(宗喀巴门徒)兴建,占地约30万平方米,是班禅四世以后历吐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为格鲁派第四大寺。全寺分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扎仓。内有殿堂50处,塔六座,僧房236间,以及四世班禅到十世班禅的灵塔殿。主要殿堂有大经堂、汉佛堂(甲纳拉康)、大强巴殿、金顶和灵塔殿等建筑。
大经堂四壁有石凿千佛像,是班禅讲经及僧人辨经的场所汉佛堂内陈列着历代皇帝赠送各世班禅的诸多礼品。大强巴殿内的大铜佛,通高26.5米,座高3.8米,用黄金6700两和不计其数的珍宝装饰。晒佛台高90米,1468年建成,是每年在此晒一次巨大画卷佛像的场地。灵塔殿藏有一世达赖根敦主巴的灵骨塔和历世班禅涅槃后的全身。

湟中塔尔寺
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余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甘丹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整个寺院依势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大厨房、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宝塔、太平塔、过门塔等建筑,组成完整的汉藏结合的建筑群。其中大金瓦寺,占地450平方米,是塔尔寺的主殿。内有高11米的大银塔。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该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

乐都瞿昙寺
位于青海乐都县南约2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在明代以前即颇具规模,但寺名及寺院始建何年,尚无确考。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赐寺额曰“瞿昙”,从此得名。寺整体建筑群系典型的宫殿式格局,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有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建筑,左右两边有碑亭、壁画廊、大小钟鼓楼等建筑,附属文物以51间壁画廊的巨幅彩色壁画最为有名,用连环画方式画出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故事,艺术之精,实属美术考古的珍贵资料。

呼和浩特五塔寺
又称五塔召。蒙语的“召”字,意即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建于清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赐名慈灯寺,寺后有“一座五塔”的金刚宝座舍利塔,故俗称五塔寺。寺已圮废。塔为琉璃砖石结构,通高约13米,上刻有梵文和无数佛像及七珍八宝图案,镀以泥金,光艳异常,为塞外最精致的艺术珍品。金刚座有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蒙、藏、梵三种文字刻的《金刚经》文。塔后照壁嵌有我国唯一的以蒙文雕刻而成的天文图,为研究天文学的重要资料。

夏河拉卜楞寺
旧称扎西奇寺。位于甘肃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六大寺院之一。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为川、甘、青三省佛教中心,又是藏胞的文化教育中心。寺规模宏伟,占地约1300余亩,设有六大扎仓(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学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金塔、辩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经轮房(即喇嘛房)等建筑。内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书籍6万余册在我国藏语系佛教寺院中最具影响。

萨迦寺(见P29)
雍和宫(见P225)
夏鲁寺(见P82)

第二节 石窟与摩崖造像
石窟,在印度原是僧人的住处,释迦在世时就已有之。一般是开凿岩窟成一长方形,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作住房。后来发展成礼拜窟和禅窟两种形式。礼拜窟雕琢佛像,供人瞻礼;禅窟供僧侣修禅和居住,中国的佛教石窟,约在前秦建元二年(366),由沙门乐傅于敦煌鸣沙山试凿开始,直至15世纪,历时千余年而不衰,其分布于我国西部、北部,自新疆的高昌,库车,甘肃的敦煌、天水及南北二石窟,大同的云冈,洛阳的龙门,太原的天龙山,河北河南的响堂山,济南的千佛岩,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以至辽宁的万佛洞等,规模均极宏大,对研究我国佛教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而石窟艺术亦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间蕴藏有丰富的佛教、文学、历史等珍贵的文献资料,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简介我国第一批宣布保护的石窟:

敦煌莫高窟
又称千佛洞、千佛岩、雷音寺,自4世纪凿起,至14世纪止。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鸣沙山的断岩上,沿沙冈峭壁,分上下两列乃至四列开凿而成,计有大小洞窟1000余龛,保存至今灼492个,绵亘约1.6公里,可分为中央、南、北三大部分。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由沙门乐傅首先营建,法良、东阳王继之,后周李广重修。其后,自北魏、隋、唐、五代以迄宋代数百年间,逐次增设营建,宋仁宗时暂废,明代遭回人蹂躏,佛像屡毁,龛亦为沙所掩,清代中叶·为道士所住持。光绪五年(1879),匈牙利洛克齐发现千佛洞壁画,惊为瑰宝,始为世界学者所知。九绪三十三年,英籍匈牙利人史坦因贿通王道士圆箓,私启石室,择其精要的写经约3000余卷,劫持而*6*3。次年,法国伯希和又劫取5000多种写本。残卷约八、九千卷,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其间,尚有美国华尔纳,日本橘瑞超等人或粘揭壁画,或搜集流落民间经卷,迄今,敦煌藏书及壁画多流入法英美德等国博物馆中。

榆林窟
位于甘肃安西县西南75公里榆林河两岸的岩壁上。俗称千佛峡,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分支,现存石窟41座,分布于东(30窟)西(11窟)两岩上。开凿年代晚于莫高窟,约当北朝之际。现存以五代及宋初石窟为最多,约占一半以上。石窟内的遗物以壁画为主,尤以西方净土变和弥勒变为最精美。

云冈石窟
又作云岗石窟。凿自5~6世纪。位于山西大同西北约17公里云冈堡的武周山。自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昙耀奉诏开凿五大石窟始,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凡经营34年之久,其后至隋末均有营建。现存大小石窟53个,内有雕像51000多尊。因有二山谷介于石窟之间,故编号分为第1至第4的东部4窟,第5至第13的中部9窟,及第14至第20的西部7窟,共分三区。
第16至第20的“昙耀五窟”最大,被推为最早的五窟。各窟中都刻有高达16公尺以上的大石佛,庄严伟大,显示早期造像之纯朴豪放的风格。第19窟的左胁侍及第20窟佛像的纽样衣文与敦煌千佛洞的二佛并坐像有相通之处。其它细腻部分虽与中印度式、萨珊波斯式等相通,但其唇厚、鼻高、眼长、颊丰等大丈夫的面貌,即明显地受北凉拓跋氏的影响。大同的岩层适合大规模凿窟造像,加以拓跋氏的雄壮气象与真挚信念,成就了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
凿于5~8世纪。距河南洛阳约14公里。古称“伊阙”,以香山,龙门山东西对峙,远望似“阙”,伊河又从西南流过广因以得名。沿伊词两壁大理石悬崖凿有约13万多今佛洞,状如蜂巢,石佛共计142289尊,最大的高17.14公尺,最小的仅2公分,其主要石窟,在西崖有28处,东崖有7处.其中造像以唐代作品占60%,”北魏作品占30%。
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历经北齐、北周、隋,唐,经营约400余年,其中以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魏字洞、石窟寺等为北魏的代表性大石窟,先后费时24年,其后东魏、北齐至隋唐均继续经营,尤以唐高宗及武后经营最力,宾阳洞中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8.4公尺,古朴浑厚,其臂光上刻有莲花,忍冬,火焰,纹状浮雕,气象庄严,两旁分列有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十一尊。其风格已由云冈造像的粗犷一变而渐趋清癯秀美,西部神情由严峻而趋温和,服饰为长裙、宽袖,此种雕刻技巧曾影响日本飞鸟时代的佛像雕刻。其次,古阳洞又称老君洞,四壁有浮雕式佛龛,洞壁上刻有铭记、诗文,前人曾拓集全山石刻,而别为一千晶、一百晶,二十品,其中即以龙门二十品最为著名,又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均在此洞壁上,深受书法家的重视。又奉先寺石窟为龙门的唐代诸窟中最具代表之作,其卢舍那大佛即龙门石窟中最大者,雕造规模世所罕见,尤以刻画大佛的庄严温和及睿智的性格最为突出,堪称唐代雕刻的代表作。

麦积山石窟
凿自5~11世纪。为我国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后开拓出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甘肃天水东南方45公里处,在秦岭的西端。当地人称为麦积岩奇峰。其峰顶呈圆锥形,直垂而下,有如乡间堆积的麦堆,故称麦积山。山高142公尺,山顶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龛窟和摩崖造像,计有194处,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来1000尊以上的大佛像。但因受历代地震及风雨的侵蚀,中间部分已断裂,故石窟可分东,西二崖。
东崖以涅槃窟(建于魏末)、千佛廊(建于魏初)、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十儿堂为代表,尚能保持原状。其中以上七佛阁为一凿于离地50余公尺的悬崖洞窟,其正面广30公尺,高16公尺,深达7公尺,乃本石窟中规模最大者,其壁画具有隋唐之风。西崖有三大窟,以万佛洞规模最大(凿于魏末),以天堂洞最高(凿于魏末),该窟最险,无人敢登。又此石窟中刻有北魏景明元年(502)张元伯祈愿文墨迹。

响堂山石窟
分南北两处:河南武安县有北响堂山石窟群,其东约15公里的河磁县彭城镇,有南响堂山石窟群。此石窟群又称北响堂寺,南响堂寺。均凿于北齐天宝年间(550~559)。响堂山又称鼓山,石鼓山、滏山。
北响堂寺,初是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明芬奉敕而建的慈州石窟寺,北宋嘉祜年间改称常乐寺。其后屡经补修。至1912年,佛像之首多为袁世凯截卖。寺门外有宋代创建、明朝重修的八角九层大砖塔,寺后有石窟群,在鼓山中腹西面有南,中、北三大窟与四小窟、四小龛。南边大窟为刻经洞;洞壁刻有《维摩诘所说经》全卷、《无量寿经》等。洞外有摩崖,刻有《胜鬟经》、《孛经》,《弥勒成佛经》、特进骠骑大将军唐邕的刻经记等刻文,据此可知,乃成于北齐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比房山石经早约40年。中央大窟为释迦洞,洞广7.8公尺,深7公尺。外檐雕两层楼檐,外观略似楼阁,内壁有许多明代所造佛像、佛龛、造像记及浮雕花卉、珍禽异兽等。北边大窟为大佛洞,其正面坛上的坐佛,高近4公尺,虽经千余年风日侵蚀,依然光泽如新。其次,四小窟即隋大业洞、唐倚像洞、明嘉靖洞、隋二佛洞,四小龛即唐铭洞、明五佛洞、宋洞,明三尊洞,均刻有铭文。
北响堂寺,有六角七层的砖塔,寺后西南面为石窟群,分上下两层,下层有华严洞与般若洞二大窟,其上层有空洞、拱门洞,释迦洞、力土洞、千佛洞等五小窟。二大窟均凿于北齐时代,与上述北响堂山的三大窟同与北齐王室关系密切,窟中并以唐代小佛窟居多。

克孜尔千佛洞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木札特河河谷北岸的悬岩上。共236窟,东西长达两公里,规模仅次于敦煌石窟。拜城,为古龟兹国故址,·故此窟群亦称龟兹千佛洞,开凿于南北朝至晚唐时(4世纪至9世纪)。
石窟形制主要有礼拜窟、讲堂与僧堂,题材内容属小乘佛教艺术,崇拜释迦牟尼佛及弥勒佛,其风格颇受巴米羊石窟艺术的影响,晚期则受到大乘佛教艺术的影响,并吸取敦煌石窟艺术的成份而有千佛、一佛二菩萨等题材的出现。其布局,于中后方凿一方形石柱,将石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左右壁绘说法图,正壁塑坐佛龛或大立像,窟顶则在菱形方格网中画佛本生故事,一图一景;后室则绘或塑涅檠像或有关的佛传故事及供养人像。其画风亦自印度、伊朗式而渐趋西域地方色彩的描绘,并揉合当地的生活习俗,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但近代多遭外国盗窃者劫掠破坏,致使大量的塑像,壁画被盗运国外,窟壁多已残损,完整彩绘无一幸存,实石刻艺术的一大劫难。

皇泽寺摩崖造像
在四川广元县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有大小窟龛40余座,北周,隋、唐时期的摩崖造像1000余尊,多为唐代作品。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在四川广元县北4公里处。始凿于南北朝,唐代建造居多,宋代续有增建。窟龛密集,最多处叠至13层,高达40米,长达半里余。佛像多被破坏,现存洞窟400多个,造像7000余尊。

大足石窟
在四川大足县境内。为唐宋时所造,明清亦续有开凿。大小共23处,其中较集中的为宝顶山和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山腰周壁凿像13处,称为宝顶山摩岩造像。凿建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创始人为两川地区传播密宗的赵智凤。造像多为密宗供养像,也有禅宗造像,是早期禅、密结合的重要地区。此外如父母恩重经变、十王与地狱变等的雕刻,则为佛教艺术中国化与深入下层的具体表现。北山造像分南北两区,依山造像290窟。唐景福元年(892)昌州刺史韦君靖开凿,此后迄五代及宋续有辟建,均为中小窟龛。另有弥陀、药师、禅宗造像及各种石刻经变等造像。其造像多接近现实生活,富于地方色彩。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原名方山,离太原西南约40公里,北齐时在山上兴建了天龙寺,自此称为天龙山。天龙山石窟包括北齐、隋和晚唐近四个世纪的作品,共25窟,分布于天龙山的东西两峰。东峰也称仙岩,有石窟20个。其中最早的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7),西峰称为大佛,有石窟13个。雕像大部分是唐代作品。第九窟外原有木构漫山阁,分上下两层,下层中间奉观音,左为文殊,右为普贤,三像后壁,有无数化佛。上层为如来大佛,高约8米,虽双手已毁,仍不失为天龙山石窟群中唯一完整的造像。

石钟山石窟
在云南大理剑川县西南石钟山。石窟群依山开凿,分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村三部分,计16窟。石钟寺区8窟,狮子关区3窟,沙登村区5窟。石窟开凿于南诏(唐)、大理(宋)时期,是云南白族先民创造的石刻艺术宝库。

羊头山石窟
在山西高平县城东北18公里,高平、长治、长子三县交界处。山巅有一石雕方形石塔,塔座似伏羊,头尾清晰,故名羊头山。山上石窟40余洞,自山腰至山顶分布甚广,平面多为方形。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北齐隋唐间屡有凿造,窟内造像尚存。洞窟大小不等,其中第6窟最大,面积约10平方米。

金灯寺石窟
在山西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山崖上。有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称水陆殿,又名水罗殿,面积约125平方米,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沼上凿有田字形石桥,人可沿之观赏。明间扇面墙前后均有高出水面约5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正面并坐三佛像,背面列坐三大士。四壁浮雕水陆画,上部周围雕佛,菩萨、罗汉等像。此石窟群开凿于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

响堂寺石窟
在山西榆社县城西南5公里庙岑山。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并有千佛洞一区。坐佛高3.3米,确为唐风。洞窟幽深,构思精巧,造像栩栩如生。窟内大小佛像达1090尊,沿袭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为北魏之作。

后召庙辽石窟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约25公里峡谷中。石窟开凿在谷内南向的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均较完整。中窟奉佛涅槃像,像两侧侍立菩萨和佛弟子像,南窟刻有佛、文殊、普贤及力士像,北窟分南北两小室,北小室雕塑同于南窟,南小室佛像两下侧有契丹装束的供养人浮雕像,颇有地方特色。石窟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门额,应是辽代寺名。

云门山石窟造像
在山东云门山南崖壁上。窟龛10余座,大小佛像272尊,凿于隋开皇十年和唐开元十九年(590~602)。石窟两侧题记和历代名人题刻颇多。

驼山石窟造像
在山东益都县西南5公里处。造像集中在驼山主峰东南崖壁上,共有石窟5座,摩崖造像群一处,计大小佛像638尊。自北至南第三窟内阿弥陀佛造像高达5米,底座高1米,为北周时作品。旁立两尊菩萨像,高3.94米,具有隋代造像风格。

白佛山石窟造像
在山东东平县城西4公里焦村北白佛山。共三窟,平面呈马蹄形。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坐像,高4.7米,东西两壁浮雕造像106尊,刻石近1000字,窟外有“大隋开皇七年施主王子华造像”题记。唐窟在西,称小佛洞,洞高3米,有浮雕弥勒及二供养人像,西壁有“唐齐州司马张颖造弥勒像”题记。东窟又称东廓,圆雕立像12尊,时代不详,其中一尊高与人齐。白沸山原名危山,因造像改今名。

石窟寺石窟
在河南巩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大力山下。东西魏、北齐、隋、唐以及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现存5窟256龛,7743尊佛像和数十篇题记。窟内中心柱,四周凿龛造像。第1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利佛传故事。“帝后礼佛图”分3层6组。是我国现存浮雕中较完整者。

灵泉寺石窟
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南25公里的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有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北峰为106窟,南峰64窟,共170窟。从东魏定武四年(546)开凿大留圣窟起至宋末,历时600余年。其中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C584))为北峰窟群造像杰作,面积5.8平方米,门两旁雕罗那延神王和迦毗罗神王像,东、西、北三壁皆有一拱券式龛,内造一佛二菩萨像,两旁雕坐佛14尊,门内刻二十四佛名。石窟多为浅窟,内雕各种塔式(隋唐各代名僧灰衣塔)和殿宇。

千佛洞
在河南浚县城南1公里浮丘山的西北端。洞内外雕刻有唐代及以后的造像960余尊,故名。第一窟内,四壁雕有佛菩萨像和许多小龛,还有“大唐永隆元年”,“永隆二年”、“大唐开耀二年”等题记。此窟造像为唐代作品。第二洞窟内造像大部残毁。洞口的力土像较完好。

鸿庆寺石窟
在河南渑池县义马矿区的石佛村。此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唐代续凿。现存6窟,两窟已没于土中。其余4窟内雕像,但多残缺不全。

水泉石窟
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南30公里水泉村南万安山断崖上。现存洞窟一座,进深6.5米,宽4.8米,高约12米。窟内后壁原立佛像两尊,现仅存一尊,高约3米,左右壁雕大小佛龛400余个,龛内各雕一佛二菩萨或弥勒像。窟外北壁刻有唐代佛龛。现存有北魏普泰元年(531)、唐先天二年(713)等题记。

仙佛寺石窟
在湖北来风土家族自治县城东7公里的酉水河边佛潭崖上。始凿于东晋咸康年间。崖壁中部,并排三大石窟,各雕高约5米的大石佛一尊,两侧刻一至二对菩萨。下沿并排许多小石窟,中刻观音、地藏、诸佛尊者和供养人像共40余尊。窟左石壁有“咸康元年五月六日”等字样。造像具有唐宋特点,且富有地方风格。

慈善寺石窟
在陕西麟游县城西南约2.5公里。共有两个洞窟五个摩崖佛龛。南窟高5米,深2.6米,内雕立佛一尊,高4.6米,北壁有佛龛一,内雕一佛二菩萨,南壁亦有尖拱形佛龛一,内雕一佛二弟子,北窟深6米,有3.5米佛像三尊,窟壁亦有佛龛两介,一龛有立佛。窟外五个摩崖均有佛和菩萨像,基本完好。凿于唐永徽四年(653)。

南石窟寺
俗称东方洞。在甘肃泾川县泾河东岸,南距县城20公里。与北石窟相对而言,同是北魏泾川刺史奚康生所建。现存一窟,内有七佛十胁侍,窟外龛壁上有小龛十余个,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

北石窟寺
又称寺沟石窟。在甘肃庆阳县西锋镇西南25公里寺沟川蒲、茹两河交汇处东岸。窟龛分上中下三层,南北长120米,最高处距地面十余米。编号165窟、俗称“佛洞”的大窟,是窟群中最大、保护最好的一洞。高13.2米,深17.9米,宽21.7米,内造七佛,身高8.1米;十胁侍,身高3~4米,二菩萨,高5.8米。前壁和门外均雕有佛传故事和造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开凿造像,现存龛窟295个,塑像2100余身,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碑刻七通。

大像山石窟
在甘肃甘谷县城南1里,原有大小石窟20个,塑像295身,现仅存大佛,高约38米,胸间10.4米,石胎泥塑,佛龛高42米,有三层楼阁式窟檐。掘碑文记载,石窟肇始于宋嘉祐三年(1058)。近人认为可能早于宋代,就佛像形态、装饰及洞窟形制观察,与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的盛唐之作极为相似。

拉梢寺石窟
在甘肃武山县城东北的鲁班乡。山中绝壁上有浮雕佛像三尊,中间大佛高约60米,两旁胁侍手执莲枝肃立。旁有北周武成元年(559)墨书题记。佛座莲台上镌有狮、鹿、象三排。上层六狮,中层九鹿,下层九象。还有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相传鸠摩罗什运鬼斧神工,拉树梢成山,因有此名。

炳灵寺石窟
在甘肃永靖县西黄河北岸积石山中。窟龛造像凿于南北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现保存自西秦至清代窟龛183今(窟34个、龛149个),石雕佛像679尊,泥塑82尊,壁画900平方米。塑像高者27米,小者20余厘米。现编号169窟即《水经注·河水》所载的唐述窟。内有西秦造像,壁画中有“西秦建弘元年”的造像题记。是目前全国最早的题记。1967年在窟前修筑防水大坝,坝后岩窟崔嵬,乘游艇可直达窟前。

文殊山石窟
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中。洞窟大小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余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千佛洞右壁绘贤劫千佛,故名。万佛洞在千佛洞北,比千佛洞大,似与千佛洞同期开凿。

马蹄寺石洞
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窟龛开在石壁高处或近水的崖壁上。石窟建于北魏。现存窟龛、壁画、造像均为唐代以后的遗存。其中北寺、金塔寺保存较好。北寺石窟共有洞窟22处,其中三十三天洞有窟龛19个,分五层排列。金塔寺石窟分东西两窟。洞窟开凿在刺沟山谷的峭壁上,距地面约60米。东窟内高6.05米,宽9.7米,残深7.65米,西窟与东窟形制相同,塑像多为后代补作。

石空寺石窟
在宁夏中宁县西北的双龙山上。为一石窟群。包括石空寺石窟(也称万佛寺)、睡佛洞、百子观音洞和灵光洞四洞。1965年以前,窟尚能进入,现已全部被泥沙湮没。石窟开凿于砂砾岩的山中,洞口朝南,高约25米,进深7.24米,宽12.5米,俗称“九间无梁殿”。正壁上凿三佛龛,均为一铺五身群像。石窟始凿时间有唐、西夏、元三种记载,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县城西北的须弥山麓,六盘山的北端。从北朝起,历代都在此营造窟室。现保存较完好的20窟,分布于大佛

楼、子孙宫,圆光寺,桃花沟等五个地方,蜿蜒约2公里。唐代十余窟,其中有大中三年(849)题记的一庙,释迦坐像高达20多米。此外还有唐、宋、西夏、金等各代多处题记,是我国石窟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新疆著名石窟之一。在吐鲁番县城西北约50公里处。共编号57窟。壁画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土变,文殊变等,颜色仍鲜艳如新。在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可以看出当时回鹘民族与汉民族间的亲密关系。洞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是古代高吕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

胜金口千佛洞
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北约40公里。为唐至元(7—14世纪)时代的佛寺遗址。计有洞窟10个,窟内间有壁画。其中一窟,壁上有回鹘文写经。山麓院落间曾发现多处有婆罗米字母的文书,梵文和汉文佛经以及唐“开元通宝”钱币。

雅尔湖千佛洞
在新疆吐鲁番县城西北约10公里,为唐宋时遗址。共有七窟:六个为支提窟,一个为毗诃罗窟,尚属完整。第5窟西壁上有突厥文题记,为银山各窟中所罕见。

土峪沟千佛洞
在新疆鄯善县城西南约40公里。其开创年代,最早的洞窟似在晋设高昌郡以前。原有洞窟近百,现仅八窟尚残存壁画,穹庐顶外四隅绘千佛,左、右、后三壁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千佛,中层绘佛本生故事,图上有汉文题记。

锅克沁千佛洞
亦作七格星明屋(维吾尔语,千间房的意思),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城西南约30公里。为唐代寺院遗址。除顶部毁坏外,墙壁大致完整。靠东南有大小建筑90余所,有精美壁画及塑像。西北有12石窟,依山开凿,形制与克孜尔早期石窟相同。壁画已大部分残毁。

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北。共46窟,解放前大部被毁,今较完整的有38窟,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诃罗窟。有壁画洞窟共11个,其中以第9、15号两窟较好。其题材,作风与克孜尔石窟大致相同,是研究当时龟兹国服饰以及水上交通工具等情况的资料。

库木吐喇千佛洞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凿于渭干河出山口的东岸,俗称丁谷山,为南北朝至盾代遗址。现存洞窟编号为72个,其中保存有壁画和龟兹文字刻壁者约40余窟。窟内塑像已毁,只有31窟壁画保存较完整,主要是盛唐时代的作品。据考证,库车吐喇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公元3世纪。洞窟壁画早期的属于南北朝。唐代壁画内容以佛传,说法图为主,与敦煌颇相类似。有的壁画间常有汉文和回鹘文榜题,属晚唐艺术。

森木塞姆千佛洞
在新疆库车县城东北约40公里,分布在库鲁克达格山口溪沟东西两岸的山岩上,保存较完整的有52窟。窟形大部为支提式,毗诃罗式较少。形制、题材与风格大致与克孜尔石窟相同。其开创年代,约在3世纪,其中大部分壁画属南北朝时期。

孔望山东汉摩岩造像
在江苏连云港市南2公里孔望山上。造像依山崖的自然形势而凿,画面东西长15.6米,高9.7米。共有108个人像,大者1.54米,小的头像仅10厘米。内容有涅檠图、饲虎图以及立佛,坐佛,供养人等,是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整个摩崖画像的雕刻手法大部分属汉画像石中“拟浮雕”的一类,以平面浮雕为主,

也有一部分弧面浮雕,是后世白描绘画的楷模。

飞来蜂造像
在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380余

尊,散布于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内外和沿溪涧的岩壁上。五代造像典型的有弥陀、观音、势至三圣,作于后周广顺元年(951),是飞来峰最古的造像,宋代造像结构完整,临溪崖壁上的弥勒,是飞来峰最大的造像,元代造像数目最多,保存完整,多为密宗佛像。

千佛岩造像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龙虎塔西白虎山上。南北长65米,大小窟龛100多个,佛像210余尊。造像大部分成于唐初;木元明各代也有零星刻凿。造像题记共43条。较大的石窟五个,佛像均高2.6米左右,保存较为完整。

兴国寺石造像
俗称“丈八佛”,在山东博兴县东南12.5公里寨高村。像高5米,赤足立于巨形莲座上。莲座高1.35米,宽2.8米,长2.19米,正面左右各雕有供养人六、比丘一。兴国寺建于东魏天平元年(534),造像年月无考,视其风格,当为南北朝时物,与文献“与兴国寺建立同时”的记载符合。

西山摩崖造像
在广西桂林市西郊。西山诸峰崖壁佛龛灯龛密布,摩崖造像现存200多尊,多是唐代作品。造像最大的2米,最小高仅20.30厘米。其中有造像一龛三尊,佛座刻“大唐调露元年十二月八日,隋太师太保申公明孙、昭州司马李实造像一铺”的题记。西山佛像对研究南方古代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还珠洞摩崖造像
在广西桂林市伏波山麓。唐代称东岩。洞门面江,由漓江渡舟出入游览。宋时开凿西洞口,解放后,在南麓增辟出入口。千佛岩内有唐代摩崖造像200余尊。以唐宋伯康造像为最著,刻于唐大中六年(852),是宝贵的佛教艺术杰作。

北山摩崖造像
在四川大足县城西北2公里的北山上。北山,即古龙岗山。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处。以佛湾为最集中。共264龛,岩高7米,长500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北段多宋代雕刻。著名窟龛,如心神车窟,窟正中之蟠龙“心神车”,尤为奇伟。正壁为佛,左净瓶观音,右多罗观音。左壁为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观经变龛,题材多样,富于变化。石刻中尚保留有:伏元俊、伏世能、伏小六、伏小八等古代匠师姓名。保存的《韦君靖碑》,是研究此石刻的重要资料。

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四川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上。朝山者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山上佛像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长500米,崖高约15~30米,巨型雕刻30余幅。宝顶石刻中以宋代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趣味性和故事性强。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赵信奉唐柳本尊密教)。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1179~1249)。造像规模大、数量多,在艺术上有重大价值。

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大佛为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岩凿成的一尊弥勒坐像,故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为唐开元元年(713)名僧海通创建,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803)完成。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8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两人,赤脚上可坐100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