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义理(4)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作意正行是以三慧思维大乘法义,即能趣入修治地,也就是见道而悟入修道地。其中“闻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善根界得增长”的“界”是因义,指种子,就是说,多闻佛法能够增长善根种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清净种子。
  修作意正行具体需要做什么呢?就是十法行。释迦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开演十法行时告诉阿难,此十种法能受持此般若波罗蜜修多罗,“阿难。譬如大地。一切树林花药皆依而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阿难。譬如转轮圣王若在世间七宝常现。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此修多罗若在世间。则三宝种常不断绝”。
  十法行总结起来,一是要闻思佛法,二是要修习止观。闻思修经论是正行,而方法上必须辅以止观,其作用有三。一是在闻所成慧阶段,修定可以使身心顺畅,神志清明,于闻思经论助益广大。二是在思所成慧阶段,静坐思维时心力集中,很多散心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很容易就心开意解了,或是平时想不到的地方,定中也就容易心领神会融会贯通了。三是修所成慧阶段,必须常在定中作法义观,才能最终习熟见道。十法行的第十项修习行,指的就是在定中观修法义。
  这有二点应注意:
  一是多闻,并非广识名相而已。依声闻法,闻无常无我是多闻,所以说:“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大乘法中,多闻是闻空性不生不灭,如《楞伽经》等说。所以能通达实义的,才是多闻的善知识。
  二是在十法行中,闻只是听闻,读诵,解说等,也就是依文达义。所以如以闻慧为对於修习般若无用,是不合佛法的,是会漂流於三藏教典以外的。但是这虽是必要的,但还是初步的,还要依此而向思修前进!
  上面虽然说了很多,但修行方法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也就是读经、止观两件事儿。
  第四章 解脱道次第----三十七道品
  第十三节 四念住
  一、三十七道品
  我们若想了脱生死轮回,就要依佛开显的成佛之路而修学而成就菩提道业。想到达智慧的彼岸就要有一个修学的次第,菩提道的修学次第是:出离心、慈悲心、空性正见。三十七道品就是解脱道的次第,学人要必先明之。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依学人的根性不同修法也就略有差异,但无出戒定慧三无漏学----广为三十七道品,略为戒、定、慧之三学,而广略适中即是大乘六度或十波罗密法。三十七道品是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
  现在我们简要地陈述“三十七道品”,而这“三十七道品”应该由想要实修禅定与直观的修行人,以精进和决心去修持,因而促成了在现世佛法中再生为人类的殊胜机缘。
  “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组,是为:
  ⒈四念处: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⒉四正勤:即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最为殊胜,亦称四正胜。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定力较薄弱。
  ⒊四神足:即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浅立名,如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为增长圣道的主力。佛经说:"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
  ⒋五根:①信根,于诸法谛理,信忍乐欲。②进根,信诸善法理,倍策精进。③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④定根,摄心正道,相应不散。⑤慧根,以观照慧,抉择分明,思惟真理。
  ⒌五力:①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②进力,进根增上,故能破懈怠。③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④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乱。⑤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为始,慧为终,显示信心是以智慧为主。
  ⒍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在三十七道品中独得觉名,正因前修四念处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后修八正道时已觉,唯中间修此七觉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故独得觉名。七菩提分说明如下:①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②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③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④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 ⑤念菩提分--明记定慧,使其均等。 ⑥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⑦行舍菩提分--舍诸谬妄,更行进益。
  ⒎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即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有漏--有烦恼,亦称有为。无漏--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按照定义,“三十七道品”所以称为“道品”,因为他们是“圣道智”的组合,是“圣道智”,是足处(最近因)、资粮与根机。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常乐我净----①缘身执净,②缘受执乐,③缘心即常,④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
  二、四念住
  四念住就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乾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
  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不论是苦、乐、舍的感觉,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是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趣向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三、四念住的修法实践
  “念住”的本义是全心全意、安稳地警觉。共有四种念住,分别是:
  1、身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身体现象上,例如呼气与吸气。
  2、受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感受上。
  3、心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思想或精神的历程上,例如有贪或者离贪。
  4、法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观法,例如五盖等。
  关於这四种念住,如果全心全意安住在身体的某部位上,例如吸气与呼气,就等於安住在一切事物上。因为修行人有能力依照他的意愿专注在任何对象上。
  "安住"意指如果一位修行人想要在吸气与呼气上专注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他的专注力仍然能够稳定地固守在呼吸上。如果想要专注两个小时,他的专注力还是会稳定地固著两个小时。由於思绪上的不稳定,使得专注力从他固著的对象上脱离,这种情形是不会发生的。
  为什么要将心安住在吸气与呼气上,不要陷入其他的对象?这是因为对我们而言,有必要集中控制“六识”,“六识”在过去无数无尽的轮回中骚动地漂流。
  我应该陈述得更清晰一些。心灵习惯从“六根”的六种对象中,迅速地从某一对象至另一对象。
  例如无法控制心灵的疯子,他不知道用餐的时间,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父母亲找到他,供他用餐,吃了五、六口,他就翻倒盘子,扬长而去,因此,不能好好享用一餐。到了这种程度,他已经丧失心神,甚至无法用完一餐。在交谈的时候,因丧失心神,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从谈话开始、过程到结束,他都无法认同别人。他的谈话,毫无意义,不能承担世间的任何事务,也不能完成任何工作。这种人不能真正称为人了,他已经完全无知了。
  如果这位疯子遇到一位优秀的医生,并接受了严苛的治疗方法,将他捆绑和监禁,经过治疗,变为一位神智健全的正常人。经过如此的治疗,在用餐的时候,他可以控制住心,那时候可以饱餐了。在其他事物上,他也可以控制得宜,就像其他人一样,可以胜任工作,完整说出一句话。这就是一个例子。
  在这个世界上,心智散乱的人,就像丧失心神的疯子,直到他接触到禅定与直观为止。就像疯子虽然想用餐,仅仅吃了五、六口就推倒餐盘走开一样;这些心智散乱的人,发现他们的心念四处飘荡,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控制住。每当他向佛陀礼敬,忆念佛陀殊胜的特质时,就是无法把心念集中在这些神圣的特质上,反而逃到思想的其他对象上,所以甚至无法诵完一个长句。
  就像患有恐水症的人,口乾舌燥,四处寻找水源;当他找到一泓清澈的泉水,由於恐水症,还是逃走了。又像一位病人,面对一盘特别调理的丰盛食物,可是却对这些食物反胃,无法下咽,只好呕吐出来。同样的道理,这些人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地忆念佛陀的神圣特质,心念无法安住在上面。
  如果读诵某个偈颂,他们的心每一次都会飘荡出去,使得读诵中断,如果他们重新开始读诵,每一次都会中断,纵使整日、整月,或整年去读诵,就是无法诵完整个偈诵。而今,纵使他们的心四处飘荡,还是诵完了,因为他们是从记忆中去读诵整个偈诵。
  同样的,有些修行人计划在斋戒日找一处安宁的地方,来观想身体的三十二部位,例如“头发”、“体毛”等,或者忆念佛陀的神圣特质,不过,却因为身处亲友的团体中而中断,这是由於他们无法控制心念,任由思绪起伏的缘故。当他们参加诵经活动,尝试把他们的心念导向四无量心的禅定工夫,例如读诵慈悲的经句。但是,他们无法控制住他们的心,思想无法集中,漫无目的地飘荡,他们只是完成了表面的读诵行为而已。
  这些事实充分显示出,许多人在从事恶业的时候,极像心智不健全的人。
  正如水自然地从高处流往低处,有情众生,如果放任心不加以控制,会很自然地趋向於恶,这就是心的倾向。
  现在,我应该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没有能力控制心的人与上面提到的心智不全的人之间的比较。
  这里有一条急湍的河流。一位不熟悉如何掌舵的船夫,随流而下,他的船只装满了下游城镇买卖所需要的有价商品。当他随流而下,经过沿岸都是山谷森林的地区,而无法下锚卸货,因此,他又继续随流而下,无法靠岸。当黑夜降临,他经过可以停泊的村镇,却由於身陷黑夜之中,无法看见这些村镇,於是又继续不停地顺流而下。破晓时分,当他抵达有村镇的地方,由於没有能力掌控船舵,无法向岸边推进,下锚靠岸。因此,他迫不得已又随流而下,最後航向汪洋大海。
  无止尽的轮回就像这条急湍的河流,无力控制心念的众生就像无力掌舵的船夫,心灵就像船。在没有佛法的"空"世界中,从某一存在漂流到另一存在的众生,就像船夫途经沿岸尽是山谷与森林的地区,缺乏靠岸的码头。有时生在有佛法的世界,却没有机缘认识到,这是因为他们处在"八难"之中,就像船夫途经有靠岸码头的村镇,却因为天黑的缘故,没有办法看见。在另一段时间,他们在佛法中生为人类、天人或梵天,可是,由於他们无力控制住他们的心灵,并且持续努力修持四念住的直观法门,便无法确保修行的道与果,因此,依旧在轮回中飘荡,他们就像船夫看见村镇靠岸的码头,可是没有能力掌舵往前推进,因此,迫不得己航向大海。在无止尽的轮回中,身处在有佛法的时期又能从世间的病苦中解脱出来的众生,其数目超越了恒河沙滩的沙粒,这些众生是经过四念住的修习,有能力控制住心灵,并且有能力将心念贯注於任何想要注意的对象上。
  这就表现出没有修习四念住的众生,飘荡的倾向或者“存在的趋势”。当他们开始修习禅定与直观的时候,才知觉到无力控制住心念的事实。
  这些比较也可以运用到驯服公牛,以便上套犁田、驾车,和驯服大象供国王驱使或上战场打战来做比喻。
  在公牛的例子,年幼的小牛必须按时放牧和关在牛栏,然後用鼻索贯穿鼻孔,并且绑在桩上,以利绳索的控制。接著,用牛轭加以训练,当它顺从了牛轭的重担,才能够耕耘、拉车,因此能够在商场卖出,获取利润,这是公牛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就像这位主人的利润与成就,决定於公牛接受驯服、顺从牛轭後,能够从事耕田与拉车工作。因此,身处现阶段佛法时期的凡夫与比丘,他们的真实利益是依赖禅定与直观的训练。
  在现今的佛法时期当中,修习"戒清净"就像驯服小牛一样,须先关在牛栏当中。如果年幼的小牛没有关在牛栏中,它会损毁别人的财产,因而带给主人负担。所以,如果一位修行人欠缺“戒清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就会骚动,顺从世间的邪恶并且产生“法”中明示的恶业。
  开发“身念住”的努力,也像驯服小牛,以绳索贯穿鼻孔,用桩绑住。当用牛桩绑住小牛後,主人想要小牛去哪里,小牛就往哪里,无法脱逃。所以,当用"念住"这条绳索把心灵绑在身体上,心灵就不会四处飘荡,而是顺主人的欲望,想往何处,就往何处去;在无止尽的轮回中,心灵谜乱的习惯会平息下来。
  一位修行人,如果没有先修习“身念住”,就著手修习禅定与直观,这种情形就像一头没套上鼻索的公牛去耕耘或拉车,这位主人会发现无法依照自己的欲望来驱使公牛。因为这头公牛还是狂野的,没有套上鼻索,它或是想逃走,或是想弄断牛轭,挣脱出来。
  相反的,一位修行人在将心灵转过来修习禅定与直观之前,就先行观想“身念住”,净化心灵,让心灵平静下来,那么,他的专注力会很稳定,修行工夫会非常有成就。
  在大象的例子中,一只刚从森林带出来的野象,首先要关起来,系住它成为一只驯服的大象。因此,它会被用木栅紧紧围起来,直到驯服为止。当它完全的驯服、祥和,便可训练它从事许多工作,来替国王服务。到了那个时候,它才能在正式的场所被运用以及在战场上驱使。
  快乐感受的领域,就像一头野象在森林中自得其乐。佛法,就像刚被带出来的野象所进入的训练场。心灵,就像狂野的大象。佛法中的"信心"与"意欲",就像野象被拉往驯服大象的训练场。“戒清净”,就像用木栅围起来的地方。身体或身体的部位,例如吸气与呼气,就像围住大象的木桩。“身念住”,就像把野象拴在木桩上的绳索。朝向禅定与直观的前加行,就像大象的预备训练工作。修习禅定与直观,就像国王的游行盛典或战场。
  其他观点的比较,现在可以轻易地辨识出来。
  诚如上面在疯子、船夫、公牛、大象的例子中所指出的,按照古代的传统教义,过去无尽轮回中所出现的佛法揭示,“身念住”的重点,第一步是从修习“戒清净”出发。
  根本的要义是,无论是藉由呼气或吸气,或者四威仪(行住坐卧),或者正知,或者四大界(地水火风)的思惟作意,或者骸骨观,一位修行人必须努力精进,希望在清醒的时刻,日以继夜地专注用功,以便能够把自己的专注力安住在身体及其姿势上。如果可以随心所欲,长久专注,那么,就可以全然支配心灵了,因而可以从疯子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现在,一位修行者就像船夫可以掌舵,或者像拥有驯服公牛的主人,或者像国王可以驱使受过训练的大象。
  支配心灵,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与等级。在佛法中,成功修习“身念住”是支配心灵的第一个阶段。
  那些不想通过禅定就追寻纯粹直观道路的修行人,是一条独特的“干观者”的道路(指仅仅修习直观法门的人),他们应该在成就“身念住”之後,就直接进展到直观法门。
  如果他们不想个别地修习“身念住”,而是想要以勤奋修习直观法门,来领悟“身念住”,他们也会有所成就的。不过,他们真的必须充满智慧与勤奋。身念住与“生灭智”(由观察身心现象的生灭所生起的知识)息息相关,修行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生起与消逝,真的非常有价值。
  在禅定的法门中,藉由修习呼气与吸气的“身念住”,一位修行人可以达到四禅中的色界;藉由修习“身念住”当中的“色之作意思惟”,观照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例如头发、体毛等,一位修行人可以达到八种正受(八定)。同样的,修习“身念住”的“不净作意思惟”,一位修行人可以达到初禅。如果在修习过程中,成就了直观,一位修行人也可以达到道与果。
  即使在修习禅定与直观时没有澈底证悟,如果一位修行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灵,能够随意将专注力安住在任何地方,按照佛陀的教诲,这种人还是可以品尝到不灭涅槃的法味。
  “沈浸身念住的修行人,可以享受涅槃之乐。”在此,涅槃是指心灵的大平静或澄澈。
  从原始的状态来看,心灵的倾向是非常不稳定的,而其本质是燥热的。就好像生活在辣椒种子内的昆虫不知道辣椒的辛辣,追逐爱欲的众生不知道爱欲的灼热,容易受愤怒与骄傲支配的众生不知道骄傲与愤怒的燥热,因此,众生不知道不安心灵的燥热;只有藉由“身念住”,心灵的不安消除了,才会意识到不安心灵的燥热。想要消除这种燥热的现象,他们开发出对於燥热现象重新复发的畏惧。在已经达到初禅或生灭智的修行人的例子中,他们藉由"身念住"已经消除这种燥热现象了,不需要再去精心经营什么了。
  因此,一位修行人的成就愈高,就愈难与“身念住”分离。圣人们将四念住视为心灵上的营养品,直到他们证入涅槃。
  一位修行人有能力把专注力安住在身体的某些位上,例如安住在吸气与呼气上,长达一小时或两小时,那么,这位修行人就有能力在七天,或十五天,或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或五个月、六个月、一年、或二年,或三年当中,把修持的工夫带入顶点,不过这必须视这位修持人的努力程度了。
  第十四节 四正勤
  一、四正勤
  四正勤是指勤于增长善法、舍离恶法(正则不邪,勤则不怠)的四种正确的努力。四正勤又作四正断、四正胜、四意断、四意端。由精进力能断自所除的懈怠障碍法,故四正断。 以正策励身语意,于此最胜,谓之四正胜。 意中决断而断行之,谓之四意断。
  毗婆沙论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令生,如钻木出火。故名四正勤。”四正勤即是一心精进勤劳,修行此四道法。故名四正勤,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故名正勤。此四法为:
  (一)勤于灭已生之恶:
  对已生之恶,使永除断,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盖等烦恼心,离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断除,不令更生也。
  (二)勤于使未生之恶不生:
  对未生之恶,使更不生,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盖等烦恼恶法,今虽未生,后若生时,能遮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生也。
  (三)勤于使未生之善生起:
  对已生之善使增长,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也。
  (四)勤于增长已生之善:
  对未生之善使生,为勤精进也。又谓五种善根虽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得生也。
  此四正勤为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科。
  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处所修之行品也。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定力较薄弱。
  二、四正勤的修持
  能够非常地努力实践,称为“勤奋”。能够适当地、非常努力地实践诸“法”,称为正勤。没有任何勉强成分的努力,称为“正勤”,也可以称为“热切的精进”。这种努力会引起身心巨大的痛苦。而这种努力具有四项特徵。这四项特徵:
  “宁可让我的皮肤、筋肉、骸骨乾枯,宁可让我身内血肉涸竭,我都不会放弃精进地努力,直到自己证得以人类的能耐、努力与勇决精进所能证得的境界为止。”。
  这些特徵可以精简方式表达如下:
  1、宁可让皮肤乾尽。
  2、宁可让筋肉乾尽。
  3、宁可让骸骨乾尽。
  4、宁可让身内血肉涸竭。
  只有当一位修行人已经按佛陀一生所教诲的,穷其一生努力精进了,可是还是没有证得禅定、道、果,那么,才可以说未能证得的原因是这个时代的本质上,或者这个人是“二因人”的缘故(只有两种无贪、无嗔的根本条件),或者过去世缺乏足够的波罗蜜。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与佛陀所指示的精进程度,相距甚远,他们甚至不想尝试修行,以便有效地安住在“念身”(观身体三十二种成分),来治疗盲目飘荡的心灵;他们说,他们之所以无法证得“道”与“果”是时代使然。有些相同状态的人则说,现阶段的男众与女众,缺乏足够的波罗蜜,可以让他们证得“道”与“果”。还有些相同状态的人表示,现阶段的男众与女众是“二因人”。这些人之所以会如此说,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处於未了行者阶段的人,是由於缺乏“正勤”,才无法证得“道”与“果”。
  如果适切的“正勤”,再加上“专心致志”,一千位修行人付诸实践,其中会有三百、四百或五百位修行人付诸实践,那就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位修行人可以证最高的成就。在此“专心致志”是指“终其一生努力不懈,纵使牺牲生命,还是努力不懈。”
  注:
  已生恶业与未生恶业
  在轮回中飘流的众生中,都具有两种恶业,称为:已生的恶业。未生的恶业。
  “已生的恶业”是指过去与现在的恶业,其中,包括了在以前轮回所作的恶行。
  “未生恶业”是指未来的恶业。从今生的下一个刹那开始,不论是今生与来世的机缘里,一个人将要作的一切新恶行,都称为“未生”。一个人在今生所作的新恶业会绵延无数个世代。
  所有这些“未生恶业”都根基於“身见”。
  已生善业与未生善业
  现在我将“善业”分为“已生善业”与“未生善业”。首先是关於戒、定、慧三学,其次是关於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当我们说,轮回非常可怕,因为“已生”与“未生”的恶行是以身见为基础的。所谓的没有隐蔽处,没有天堂,无处可依,因为恶行与“身见”是相同一致的。
  当“身见”根除了,新旧的恶行,也就灭绝了;当新旧的恶行灭绝了,就可以从三恶道的轮回中解脱,只剩下生为人类、天人或梵天较高的境界。既然众生为了保证可以从三恶道与新旧恶行中解脱出来,因而想找寻佛法。现在,遇见佛法了,就要根除“身见”大恶。贪、嗔、痴也各有三种层次。为了彻底摧毁“身见”的这三种层次,人们必须在戒、定、慧三学上勤奋精进。
  第十五节 四神足
  四神足为三十七道品中次于四念处、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系由(欲)、心念(心)、精进(勤)、观照(观)四法之力,引发种种神用而产生之三摩地(定)。此四神足又称“四如意足”。“如意”是指如意自在的神通。从其“不测”这点来说,又称为“神”,此种通以定为其依止的脚足,故称“定”为“如意足”或“神足”。而得此定的方便有欲、精进、心、思惟四者,所以此“定”从因而分为四种。即:
  (1)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欲”(欲求)是希望“欲求”的意思,即希求得到胜定。
  (2)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心念)又称为“心念”,谓守摄心念欲得胜定。
  (3)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精”(精进)又称“勤进”,谓精勤策励欲得胜定。
  (4)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观照)又称为“智”或“思惟”,即以智慧思惟观察而得定。
  “神足”,这个词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境界”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分别是:
  对於诸如“名”、“色”等需要特别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苦圣谛”等需要全面了解的事物,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集圣谛”等需要断绝的事物,已经证入断绝的圆满境界。
  对於诸如“灭圣谛”等需要实现的事物,已经证得的圆满境界。
  对於诸如“道圣谛”等需要发展或培养的事物,已经达到发展的圆满境界。
  在佛陀的教法中,有五种根本的“如意”。
  “神通如意”
  是指:圆满地分析认知“第一义谛”的数目与意义,而一位修行人要是没有认识到“第一义谛”,就会逾越佛法的范围。经由他们具有的“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来圆满了解“苦圣谛”。
  “舍断如意”
  是指:圆满摧毁烦恼的“集圣谛”。本书主要的重点是放在证得最低层次的预流道圣人,而不是较高果位的圣人。圆满摧毁“身见”,就是“舍断如意”。去除“疑”的工作是包括在摧毁“身见”的工作当中。
  “现证如意”
  是指:身心双方面都圆满地实现“灭圣谛”。
  “修习如意”
  是指:开发戒、定、慧三学,一直到证得、灭苦出世间的“道圣谛”。
  如果按照“清净道”的次序将“如意”加以分类,圆满成就“戒清净”中的“四遍净戒”,就具足了“四如意”;在“心清净”中同时圆满成就“八正定”、“遍作禅定”、“近行禅定”,就具足了“八如意”;圆满成就五种世间神通,诸如神变能力,就具足了“五如意”;在“慧清净”中,圆满成就“见清净”,就具足了“一种如意”。依照此种方式,就可以认识到更深一层的“如意”。
  “欲”是指,想要证得、达成、圆满、完成的欲望。此处所指的欲望是一种极端的或过度的欲望,这不是任何事物或人可以阻绝的欲望。这种欲望会引起这种念头:“如果我今生没有证得这种圆满状态,我是不会安心满足的;要是无法证入,我宁愿死亡。”
  “勤”是指带有四项特质的正勤精进,具足“勤”的修行人,会受到只要精勤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的思想鼓励。即使人们告诉他会经历极大的苦难,他还是不会灰心丧志。即使他真的经历了极大的苦难,也不会心生退怯。即使人们告诉他需要经年累月地实践努力,他还是不会灰心丧志,即使他真的已经有一段长年累月付诸努力,也不会心生退怯。
  在“勤”上软弱的人,一旦面临要极大的努力,就会从修行上退缩下来。当人们告诉他们必须远离亲朋好友与尘嚣的时候,他们就会畏怯、退缩。看到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止观,他们就会畏怯、退缩。当人们告诉他们必须节食少睡,他们就会退缩,看到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止观,他们就会退缩。他们很像:“白狗不敢冒险踏入草丛。”白狗之所以害怕进入一腕尺(译按:肘至中指的长度)以上的芦苇丛当中,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芦苇会栖息着豹、虎、象。
  “心”是指当修行人接触、听闻到佛法的时候,固著在“如意”上。这种固著是极强烈的热情。   虽然一个人生活在美好奢华的世界,生活在权势与幸运当中,一位修行人是不会被这些事是所引诱的,他在经典当中,并且加以研究,他的心灵总是朝向“如意”的。只有当一位修行人全神贯注在与“如意”有关的事务,他才能够获得满足与宁静。就像炼金师全神投入将根本物质转化为金银的活动上,这位炼金师对於其他的事物漠不关心,只集中在炼金活动上。他废食忘寝,走路的时候会漫不经心。“心”就是这种巨大的专心活动,或这种性质的固著活动。
  “观”是指可以清晰地觉知到地狱、轮回巨大痛苦的知识或智慧。这种知识可以清晰地觉知到“如意”的利益,可以安住在深沉、艰困的“法”上,以及“法”的性质上。具足这种知识的人,除了追寻“如意”之外,不会在任何世间的追寻上发现乐趣。只有在追寻深奥的“如意”中,他才会得到满足。愈是深奥的“法”,他想要证得的欲望就愈是强烈、巨大。
  修行人只要具足了四种“神足”的其中一种,终其一生会在“身念住”的安住以及佛法当中更高的层次,诸如“心清净”、“见清净”等上面,持续努力精进,不会懈怠、无力。只有那些从未具足任何一种“神足”、无力区分生命深浅以及法的深浅的人,才会感到无力,无法持续从事任何的努力。
  修行人只要具足了四种“神足”当中的任何一种,无论是在今生或来生当一位天人,都可以按照他的“波罗蜜”达到“出世间的如意”。至於修行人具足了二种、三种或四种“神足”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不具有任何“神足”的人,他们应该尝试去追寻一种的“神足”。只因为他们不想追寻高超的佛教利益,例如“四念住”,才会感到无力懈怠。他们应该将这种无力感视为通往“恶趣”的快速道路。因此,他们应该研究、思考、沈思那些能够唤起“欲神足”的偈颂与开示。他们应该亲近一位能够唤起“欲神足”的导师,而且依止这位导师。
  因此,佛陀如是说:
  精勤努力去开发“欲神足”。
  精勤努力去开发“勤神足”。
  精勤努力去开发“心神足”。
  精勤努力去开发“观神足”。
  有些远离“如意”的修行人,他们甚至不想证得“神足”。如果没有具足“欲神足”,他们甚至不知道必须去追寻“欲神足”,而成为软弱无力、挫败的人。在“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中,也是如此真切。
  将心灵安住在“身至念”上,就等於是建立了“欲神足”。默想有关轮回之苦的“厌离心”的奇闻轶事、对自己采取苦行以及其他“法”的实践,就等於是建立“勤神足”。把自己投入深奥的“法”当中,诸如“四大”,就等於是建立“观神足”。
  如果有任何一种“神足”建立了,那么,可以确立的是,各别的“如意”将以自己的“波罗蜜”去证得。因此,如同《注疏》中所陈述的,不具足任何一种“神足”的人,就像是旃陀罗(candala,译按:下贱的人)的儿子,而且具足任何一种“神足”的人,就像是国王之子。旃陀罗的儿子,因为缺乏成为国王的根基,所以绝不会成为国王。然而,国王之子,因为具备了成为国王目标的根基,总是朝向成为国王的目标前进。
  因此,现在的智者应该试著去获得四种“神足”,这样子才能摧毁“身见”的巨大根基,并且在佛陀的教法中,按照自己的“波罗蜜”去证得更高果位的利益。
  第十六节 五根与五力
  五根与五力是三十七道品中继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后的二行法。
  一、五根
  五根是修行之人在修四念处观时,虽然善的种子刚刚发芽,但根确没生长出来,由于根未生发,善萌易坏。学人修习这五种法。使善根生长,因此以根为名。
  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
  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勤。
  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
  定根者,当知是四禅。
  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
  在此,一位修行人掌握自己心灵的控制力是根本的因素。
  (一)信根。
  “信根”是指“信仰”。“信仰”有两种,分别是:自然信与修习信。
  “信仰”可以引导一般男女将布施、戒律、初阶的禅定,付诸实施,这就称为“自然信”。在此处,正如疯子的例子中所显示的,虽然“信仰”是一种控制力,可是这种控制力还是不能像修习禅定一样地控制一般人不安的心灵。这种控制力量能控制不安,仅仅扩展到布施行为。
  对於缺乏“信仰”的一般人而言,他们的心绝不会转向善业,反而会在邪行中感到喜悦。在“戒律清净”的实修与圣典的研读当中,也一样真实。这是指,由尚未开发的“自然信”控制力是如何产生自然善业。
  在修习止观的“业处”中,“自然信”无法控制住心灵,因为心灵很容易反击“信仰”的掌控,而转向他处。在“业处”的修行中,“自然信”是不足够的。
  “修习信”则是准备了种子发育的温床,换言之,就是在修习当中,例如吸入、呼出的“业处”练习功课上,来吸取巨大的能量。
  在“三十七道品”中,这种“修习信”才称为“信根”。在“业处”的修习中,它代表了心灵摇摆不定的力量消失,以及清明、稳定心的生起。当心的专注力清明、不迷惑的时候,才有能力稳定地固著在这些对象上。“身念住”的修习,例如吸入、呼出的“出入息念”,是“修习信”的前行温床。如果心固著在“身念住”上,例如吸入与呼出,就等於得到“修习信”。然而,如果想要继续在“禅定”与“直观”的范围当中,取得摧毁“身见”三种层次的能力。为了适当地修习“禅定”与“直观”,他们需要依止一位在法上通达的导师。
  (二)精进根。
  “精进根”就是“精进”,共有两种,分别是:1、自然精进。2、修习精进。
  另一种分类是:1、身精进。2、心精进。
  “自然精进”可以很容易理解。举凡在世间事务上拥有特异的“自然精进”,就可以轻易地获得“修习精进”。常乞食支、常坐不卧支、树下坐支、露地坐支、冢间住支等头陀苦行,就是“身精进的修习”。
  如果安立了“身精进的修习”之後,例如只在短时间内睡觉,并且有所警惕、精力充沛,这样还不是“心精进”,例如在心上热情作意思惟;在吸入、呼出的“业处”对象上不能达到稳定的专注,而且在修习的期间,无聊漫长,丝毫不能证得心灵与觉知上的清晰。
  在任何修行功课上,只有当修行人付诸实践,并且迅速掌握住,才是适当的;如果是修行功课反过来掌握住修行人,是不适当的。所谓“修行功课掌握住修行人”是指,在修行的功课上缺少实在的能量,也没有具体的成果出现。经过日以继夜的拖累之後,在身体的姿势上呈现出厌恶与沉闷,最後终於怠惰了。由於出现了怠惰,修行功课上的进展也缓慢下来,由於进展放慢下来,又进一步更加懈怠。然後又出现这样的想法:最好是改变修行功课的形式。因此,就出现了不断变换功课形式的情形,所以说,如此做功课才会掌握住缺乏精进的修行人。
  在“业处”的修行功课上,只有具足“身精进”与“心精进”的修行人才能获得迅速的成就。从安立“身念住”的刹那开始,日复一日地开发的精进,就是“修习精进”,这种精进在“三十七道品”中,称为“精进根”。它代表在“业处”修行功课上懈怠的消除,以及热情、能量的出现。心强力安住在对象上会产生快感。因此,安立“修习精进”以及逐步的开展工作,与“信根”是一致的。
  (三)念根。
  在“三十七道品”中,“念根”是指,在诸如吸入、呼出的身体部位上安位“身念住”,以及开发“修习念”,一直到证得“出世间的正念道”。
  “定根”与“慧根”可以同样地加以界定。
  在“四念住”的修行对象上,例如安住在吸入、呼出,“定根”会驱散心灵的不安,“慧根”则消除混乱、模糊。
  “信根”、“精进根”、“念根”是“定根”及“慧根”的先行工作,就像辅佐国王登上王位一样,“信根”、“精进根”、“念根”会协助“定根”及“慧根”证得巅峰的成就。
  (四)定根。
  (五)慧根。
  在安立“身念住”以及主宰心灵之後,如果踏上“禅定”的道路,“定根”就变成八正定,“慧根”就变成五神通,例如具有超自然的神变能力。如果踏上“直观”的道路,“定根”就变成“空禅定”、“无相禅定”、“无愿禅定”,而“慧根”就变成“五智慧清净道”(即“见清净”、“度疑清净”),并且是以“见清净”开始,而後是“三随观智”、“十直观智”、“四道智”、“四圣果”、“十九观察智”。
  要是没有开发出“五根”,我们称之为一个人的“蕴”,就像一个国家没有领导人或国王;就像由原始部落居住的山林,没有政府存在。一个没有领导人或国王的国家,就没有法律,在那里,人是不受规约的。就像动物一样,强者掠夺弱者。同样的,一位没有开发出“五根”的人,他的内心是迷惑的,会受到污染的骚动。当一位没有开发由“五根”的人,听闻到有关缘起或修习心灵的开示,他们会迅速生起相反的批评。对他们而言,想在“禅定”与“直观”的功课中全心投入的欲望从未生起过。
  另一方面,一位开发出“五根”的人,就像由一位正义、执法的国王所统治的国家,类似中型的村镇与部落,存在著政府行政单位。这样人不会被各种纷乱的理论所动摇。佛陀所开示的唯一道路上,他是肯定的。一旦听闻到缘起法或内心开发的修行开示,他的心就会很清澈、柔和。他肯定会在“禅定”、“直观”的功课上全心投入。
  为此,这世界上所生起的两种欲望,不是众生的任务,而是依赖“五根”的开发。如果没有开发“根”,其中的一种欲望会生起。如果开发了“根”,这种欲望会消失,另一种新的欲望必会生起。“根”愈是展开,这种新的欲望就会增强。当“五根”全部建立起来,对於“道”、“果”的欲望将会直接出现。因此,众生必须开发“五根”,才可以将“自然信”、“精进”、“念”、“定”、“慧”提升至巅峰的境界。
  二、五力
  五力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
  (一)信力: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
  (二)精进力: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
  (三)念力:修四念处以获正念。
  (四)定力: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
  (五)慧力: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
  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
  “力”的定义是:“对治障碍,所以称为‘力’。”
  如同“根”的情形一样,“力”有五种,分别是: 一、信力。 二、精进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为了摧毁“身见”的王国,他们是五位将军或指挥官。
  如同“信根”的情形一样,“信力”有两种,分别是: 一、自然信。 二、定信。
  “自然信”是指没有经过特别的修持与开发,而是依照环境与贪欲而生起的,因此,只能产生布施、持戒等“自然善业”。“自然信”没有力量克服“贪欲”,相反的,“贪欲”掌握住“自然信”。
  这是说明“贪欲”如何以强力掌握住“自然信”,巴利圣典中提到四种圣人的传统修法,就如同太阳、月亮清澈地存在於天空中。
  这四种修法是: 一、在食物上很容易满足。(乞食) 二、在衣服上很容易满足。(粪扫衣) 三、在居住上很容易满足。(树下坐) 四、在修习中发现喜乐。(身心寂静)
  这四种修法形成了“信”。在现代,“信”这位伟大的国王还是很隐匿、很沉沦。今天,众生都是在物质的生活上享乐,在世间的职务、尊严与荣耀上享乐,在满足快乐的生活、世间的财富与权势上的享乐。因此,“贪欲”这位巨大的国王就像大海包围岛屿一样明显。这说明了“自然信”在这世界上的脆弱。
  “定信”则是在诸如吸入、呼出的“身念住”中,修习有所成就,并消除了心灵的不安与骚动之後才生起的,这种“定信”可以驱除在财、食、味上享乐的“贪欲”。这种“定信”可以将比丘、凡夫从沉溺在三种“贪欲”的汪洋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到达由“圣种法”所构成的“信”的王国当中。在“三十七道品”中,就是需要这种“信”。
  在“精进”的两种型态中,“自然精进”是指,没有经过修持的开发,随机缘而懈怠,并产生布施、持戒、研读圣典等“自然善业”。这种“自然精进”并不能驱逐懈怠,反而屈服於懈怠,顺从懈怠。这说明了懈怠是如何征服自然精进。
  当众生遇见佛法,就会认识到,在过去无止尽的轮回中,他们一直是“身见”、“恶行”与“苦界”的眷属。巴利圣典很清楚地指出,“圣种法”是可以驱除懈怠,全心全意投入修习,并且在这种修习中获得解脱。
  第十七节 七觉支
  七觉支是解脱道次第三十七道品继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后的第六品的行法。
  七觉支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所谓的‘正觉’,就是指可以清晰地觉察到四圣谛。所谓的‘觉支’,就是指出世间道的智慧,智慧之道的构成因素。” “七觉支”,分别是: 一、念觉支。 二、择法觉支。 三、精进觉支。 四、喜觉支。 五、轻安觉支。 六、定觉支。 七、舍觉支。
  (一)念觉支:念是忆念,即修诸道法时,能觉了、能忆念而令定慧均等,不昏沈、不浮动。简言之就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
  (二)择法觉支:择即拣择,以智慧观察诸法时,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虚伪法。简言之就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
  (三)精进觉支:精谓不杂,进谓无间。即对于所修法,努力精进不懈。也就是修诸道法时,能觉了且息止无益的苦行,而于真正法中,专心一意,无有间歇。简言之就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
  (四)喜觉支:喜谓欢喜,心契悟于真法而得欢喜时,能觉了此法是否从颠倒法生,因此而住于真正的法喜。简言之就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除谓断除,即断除诸见、烦恼时,能觉了、能除弃虚伪法,并增长真正之善根。简言之就是:指身心轻快安稳。
  (六)定觉支:定指禅定,即发禅定时,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简言之就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七)舍觉支:舍是舍离,即舍离所见与所念着之境时,能觉了且永不追忆虚伪不实法。简言之就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鸟儿首先是以蛋的形式从母鸟的子宫中分娩出来,其次是啄破蛋壳而出。当雏鸟的羽毛长齐了,它们就会离开巢窝,想飞往哪里就飞往哪里。同样的,在瑜伽行者的例子中,当他们成功地安立在“身念住”上,或者贯彻完成“禅定”功课的时候,可以先从累世轮回所带来的心灵混乱中解脱出来。其次是,当他们证得了“直观”,可以觉察到“名”、“色”、“蕴”等等,就可以从无知的粗劣状态中解脱出来。最後,当“七觉支”开发了,成熟了,瑜伽行者在出世间的智慧之道上,完全圆满了,羽翼丰满,证得了所谓“正觉”的智慧之道,因而可以从世间的庸俗状态解脱出来。他们从凡夫的境界中解脱出来,进而证得圣人出世间或涅槃的境界。
  “念的内在因素”,计有“念住”、“念根”、“念力”、“正念道支”,这就是所谓的念等觉支。
  “慧的内在因素”(慧心所),“观神足”、“慧根”、“慧力”、“正见道支”,这就是所谓的“择法等觉支”。另外,慧的种清净道(译按:参见第五章的相关注解),开始是“见清净”,其次是“三随观智”、“十观智”,这些都称为“择法等觉支”。正如棉花的种子必须经过推磨整理之後、才能制造出棉花一样,修行人反覆以“直观智”观照五蕴的过程,就称为“择法”。
  “精进的内在因素”(精进心所),计有“正勤”、“勤神足”、“精进根”、“精进力”、以及“正精进道支”,这都是所谓的“精进等觉支”。
  安立在“念住”之後,例如“身念住”,一旦观照、觉察的历程持续增加中,喜悦与快乐就会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喜等觉支”。
  当内心的混乱、念头与思绪中止了,在修行的身心上就会经历平稳、宁静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轻安等觉支”,它是“身轻安”与“心轻安”的内在因素。
  所谓的“定根”、“定力”与“定道”的“禅定诸法”,就是所谓的“定等觉支”。另外,与“禅定”的功夫、“心清净道”有关的“遍作定”、“近行定”、“根本定”或“八正定”,以及与“慧清净道”有关的“空定”、“无相定”、“无愿定”,也都称为“定等觉支”。而伴随“直观智”或“道智”与“果智”而生起的“定”,就以“空定”、“无相定”与“无愿定”这些名词来称呼。
  当修行人在“业处”的工夫还是缺少方法或系统,就必须多在身心上加以锻练;不过,一旦具备了方法与系统,修行人就可以自在了,不必限制在这种身心的锻练努力上。这种自在,就是所谓的“中舍性心所”(平静的内在因素)。这就是“舍等觉支”。
  当一位瑜伽行者可以充分拥有“七觉支”,就会在佛法内享受到一位沙门的喜悦与快乐,而这种喜悦与快乐是任何世间上的喜乐所不能比拟的,他就像转轮圣王一样,统领著四大洲、坐拥七宝珠,享有无可比拟的轻松与自在。
  因此,诚如《法句经》所说的:
  “比丘入屏虚,彼之心寂静,审观於正法,得受超人乐。若人常正念,诸蕴之生灭,获得喜与乐,知彼得不死。”
  如果在“直观乐”当所经验到的快乐与喜悦(这种乐是在“七觉支”中完成的),再分为二百五十六个部份、这每一个部份的快乐与喜悦都超过世间的国王、天人、梵天的快乐与喜悦,足见在“正觉”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如此的巨大。因此,佛陀也如是说:
  “诸味法味胜!”
  有许多故事提到,只要听闻到“七觉支”的偈颂就可以治疗大部份的疾病与慢性病。不过,只有当这些听闻者完整觉察到“七觉支”的意义,并且生起强大、清晰的信心的时候,这些疾病与慢性病才会痊愈。
  以平衡的方式获得“七觉支”,这位瑜伽行者就可以肯定在“身念住”中不会出现缺陷,也可以保证他在“无常”、“无我”的觉察以及身心的能量当中不会出现缺陷。因为他的心灵可以在“三法印”中安立自在,他现在可以经验到觉察涅槃光明所带来的喜悦,这是他在以往无尽的轮回中,甚至是在梦中,从未出现过的。由於心灵喜悦与自在的缘故,他对於“业处”对象的观照可以非常沉静、稳定,而这种“平静”的境界是以正念的努力,从骚乱中解脱出来,并觉察到“无常”与“无我”、激起能量,才会生起的。
  以上所述与“七觉支”的境界是相互协调的,而且他们个别的功能也是特别清晰。就算是在普通的修行境界,从安立“身念住”的刹那开始,例如“正念”的“诸法”,就被视为“觉支”。
  当佛陀开示必须修习“七觉支”,就被视为“觉支”。
  当佛陀开示必须修习“七觉支”,是如此说的:
  “修习念等觉支, 远离依止, 远离贪念依止, 灭尽依止, 最後般入涅槃, 修习舍等觉支, 远离依止, 远离贪念依止, 灭尽依止, 最後般入涅槃。”
  其意义是,在一般的方向上,安立“身念住”的历程(例如:呼出与吸入),就等於是安立“七觉支”。
  “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依止”是指,“不会向往‘有的成就’与‘财的成就’,而是会摧毁今生当中潜在‘身见’的大部份领域,因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成就依止”是指,念念无间地从感官的执著中解脱出来,“觉”、“觉支”与“菩提支”的意义都是一致的。
  第十八节 八正道
  一、八正道的定义
  “苦”是人生的实相,如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
  “正”,脱离邪非,故名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达涅槃的境地,故名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为八圣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
  简单的说,八正道是八条通往成佛大道的实践法门,是脱离烦恼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确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学佛的目的。所以,做一个佛教徒,应该要了解八正道的意义。
  二、八正道的内容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初转法轮所说;此后,直至涅槃时,又增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仅是详略之分,其意义并无差别。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道谛的内容意义。八正道即:
  正见:正当的见解。
  正思:正当的思想。
  正语:正当的语言。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生活。
  正勤: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当的意念。
  正定:正当的禅定。
  (一)正见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观念。一个观念,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经典中,对“正见”有诸多的诠释,《胜鬘经》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大智度论》说:正见是智慧。《法界次第门》说: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是名正见。
  综合诸经所说,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而言,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
  因此,学佛的人应该有以下的正见:
  正见因缘果报:世间万法都是由因缘所生起,因缘和合才有一切现象,现象就是“果”报。果报来自因与缘的结合,有因有缘,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种(因),只要条件(缘)俱足,必然会开花结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种因缘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种好因好缘,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植下恶因恶缘,必然会有恶的果报。我们能正见因缘果报,才能明因识果,由迷入悟。
  正见善恶业力:业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我们每天的行为造作,汇聚成一股极大的力量,决定一生的幸与不幸。业来自身行、口说、意想,业有善有恶,善恶业力,决定不失,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坏人享乐”,因而对善恶因果产生怀疑,其实善恶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时好人受苦、坏人享乐,这是由于个人前世所造的业因而获得今生的果报。我们能够正见善恶业力,才能谨言慎行,免受恶报。
  正见无常苦空:诸法是由因缘和合所生,没有自主性、独存性,随着缘聚缘散而生灭变异,所以说一切法“无常”。因为“无常”,所以好的有可能会变坏,坏的也有可能会变好,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人生充满了苦苦、坏苦、行苦等各种的苦,故说“苦空无常”。正见“苦空无常”,可以使我们处顺境时,不耽溺乐事;处逆境时,不悲观消极。因为一切都会改变,而无常苦空将带给我们希望,激励我们精进,引领我们超凡入圣。
  正见佛道永恒:我们常说“人生无常”,虽然人生的实相是“无常苦空”,但是在无常苦空中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觉,这个正等正觉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实自我。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这样一个美好圆满的涅槃境界。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是短短数十年岁月,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槃,即是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充满于一切时间,可以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见佛道永恒,就不会产生拨无因果的断见,进而修善止恶,终而达于涅槃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又作正志、正思惟、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就是正确的意志、决心、思量、分别。《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增上力故,所起的无瞋恚、无害想,是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贪、瞋、痴三毒,经常羁绊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迈向求道的路;贪、瞋、痴三毒,时刻盘据在我们的心灵,染污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想远离这三种毒害,必须以坚韧的力量,长时忆念正法,具足柔软、慈悲、清净、无恚心,使我们的思惟时时和正法相应,三毒才能去除,趋入佛道。
  (三)正语
  “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因此,正语又作正言、谛语。正语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话,所以又称顺理语,如佛陀说法皆为真实语、如实语、不异语、不欺诳语,这就是正语。
  正语的内容有四:
  真实语:真实不虚,无欺诳的话。
  慈悲语: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话。
  称赞语:赞叹别人,令人欢喜的话。
  利行语:帮助别人,有利于人的话。
  (四)正业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身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泆等。但这仅是消极的不做恶业,正业的积极意义应是“护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是名正业。”因此,平常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正业。譬如适当的睡眠、饮食、运动、休息、工作,不但能增进个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满,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罪恶,都是从经济生活的不正常而来。譬如开设赌场、酒家、屠宰场,经营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当的生活应该是
  合理的经济生活
  高尚的道德生活
  和谐的社会生活
  净化的感情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进、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三说:懈怠是一切恶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种子,世间的一切苦恼都由此而生。欲断生死缚者,应该精进,舍离懈怠。
  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也就是努力为善,努力断恶。《大智度论》中以四正勤为精进的目标。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谛意。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把念头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败、金钱名利、感情欲望之上,应该时时心存正念。
  正念的内容就是四念处,即:
  观身不净:一般人常因贪爱自身的美丽、健康,而产生执着妄想,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内充满了粪尿、涕唾等秽物,可以说是众秽所集,何来可爱之处?佛陀教我们“观身不净”,是要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爱,进而借假修真,以证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观受是苦:世间的种种苦乐感受都是苦,因为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各种苦,纵使偶有快乐,却因世间万法变幻无常,迁流不息,快乐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逝,因此说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狱,时好时坏,时善时恶,时生时灭,如猿猴般,念念无定,所以说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世间万物终会散灭败坏,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观法无我”,才能从五欲尘劳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们把心时时放在无常、苦、无我之上,对世间的锱铢小利就不会贪恋,而能够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摄散乱的身心,培养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  正当的禅定应该是:
  健康的禅定:能令身体获得健康。
  安心的禅定:能令心意专注一境,而得轻安。
  开悟的禅定:能令思想豁然开通,由迷入悟。
  见性的禅定:能令佛性开显,寻回真实自我。
  三、八正道的重要
  《大毘婆娑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个人有了正知正见,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才能向正确的目标努力精进,长养善念慧命,安住清净无漏的禅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体的,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八正道中,正见居首。正见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导师,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正见又像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距离、速度,画面才能清晰美丽,洗出来的照片也才不会走了样;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于产生错误或偏执的思想、行为。《杂阿含经》卷廿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知正见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