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福慧与人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福慧与人生
  人生在世间,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便是衣食住行,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寿夭穷通,贤愚好丑,都要依止这四样事,方能生活。因此,凡人每每经年累月早出晚归,劳身苦思,东奔西走,无非为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一旦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安度平淡的生活,但又得陇望蜀,不以为足,更求洋楼汽车,锦衣美食。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犹不称意。”由此可见,欲无止境,若求之不得,乃苦上加苦。有人想要达到目的,甚至偷盗抢劫,欺世骗人,祭神拜鬼,求签问卜,看相算命,结果仍旧不能从心所欲而东成西就,因此神丧气沮,愁容满面,终日不是怪责自己命途多舛,便是怨天尤人。
  其实,乃因人没有自知之明,不了解人的力量胜天地鬼神,是超群绝伦,真正可以挽回恶劣命运的,乃是自己本身。因其舍本逐末,走向邪途,犹如砂非饭本,欲成佳馔,纵经尘劫,也不得成。古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由此可知,人之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全在个人把持与操纵,并非如《论语》中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漫无标准。
  人生于世,既要衣食住行,就得依靠天时地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始能获得华屋厚蓄,饱食足衣。《周书》有云︰“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士不出则三宝绝,商不出则财匮少。”虽然道理如是讲,事实上很奇怪,有人生来,不动一毛之劳,便获美服厚味,富贵逼人;有人终日奔驰,风尘劳苦,竟难御寒糊口,温床暖被;如果将此对比“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大同格言,似是不能自圆其说。
  因为我们触目共见,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谁人不是处于兢兢业业,各尽其力,以谋生计?但是有人金玉满堂,花天酒地,有人捉襟见肘,无栖身处。由此可见,并非全靠自食其力,都能获得心满意足,安居乐业。有云︰“巧者有余,拙者不足。”但是不能保证巧者决定有余,拙者必然不足。例如子牙与管仲,均有掀天揭地之才,因少年不得志,饱受困乏之苦。再举刘禅与晋惠帝,均是笨拙不堪之才,但其能继承父王为国君主,吃是珍馐百味,住是堂皇宫殿,穿是千金之裘,坐拥宫娥采女,三宫六苑,七十二妃。由此便知,虽然自己能够操纵一切的善恶命运,但是命运也能支配人的灾祥祸福。
  世有人不信命运之说,每举荀子《天论篇》来抗拒此理,以为荀子是明周孔之教,他既不信天赐地与及神鬼作祟之说,足证一切命运,全是谬论,其实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荀子也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此义岂不是说,不怨天,不尤人,吉凶祸福,全在个人掌持?又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使之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此义难道不是说,敬胜怠者必吉,义胜欲者必从?“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此义难道不是说,怠胜敬者定灭,欲胜义者定凶?由此段文足证,荀子虽不信有鬼神之说,可是对于善恶报应,命运气数,全由自作自受,绝信无疑。佛经云︰“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由此可见,古圣先贤,同如此见解,不过后人,各执管见,定要分河饮水吧了。
  然而自作自受之定律,并非粗心浮气之人,可以窥视于万一,因为每人所作的善恶业因,有千差万别,所感的善恶业果,也有万差千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业果不同,各如其心。有人前生作业,今生受报,有人今生作业,来生受报,也有今生作业,后生受报。须知,前生又有前生,来世又有来世,既有无穷无尽的前生与来世,当然就有无穷无尽的因果与报应。
  因此,我们要想离苦得乐,化戾气为祥和,就应植福修善,广积阴德。假使遇见别人贫病交加,或大险临头,纵然无力挽救彼之困苦,也要生起同情心、怜愍心、施舍心、救护心,因心生善,福慧日增。世人不明此理,以为既无舍财,又未利人,何来福慧?须知我佛有言,人人本具无量性功德,有修则显,无修则隐,现在假彼生善,即是自性福显。若再利用资财救彼生命,彼此皆获收益,如果有心无力,虽然对彼无补,仍能单自得福,犹如以灯燃灯,自灯燃著之后,与彼灯并无损减。若人能将自性本具之福德智慧,修之又修,显之又显,积年累月,行圆果满,功德法财,自能全部昭彰。此时可以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取之不竭,用之无尽。犹如佛陀从无量劫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始有今日的百福俱集,万德庄严,从性显现,表露无遗。
  若心能够培德植福,身体自会端正强健,趋吉避凶,转祸为福,衣食住行也随之而来。心时修善,乃属道德,若有道德,必有福气,若有福气,必行好运。可是仅有鸿福,未有如海智慧作开路先锋,仍会堕坑落堑,误入歧途,不是吝啬不舍,便是奢侈淫逸,不分皂白,轻重倒置,有此作为,均是恶行,仍不受人敬重。因此有福之后,必定还要有智慧,始能尊严端正,为人上人。人须福慧两足,堪称为尊,智能分析善恶好丑,是非邪正,故要追求智慧,立为根基。此为人生在世,立身处事,必须具备之宗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