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怎样读「妙云集」(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大小一贯
  大指大乘,小指小乘;一个稍为接触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的道理有所谓大乘与小乘之分。就教理上来看,中国传统的说法,认为自度自了的声闻与缘觉,是自了汉,是自利而不作利他的,称为小乘。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萨称为大乘。中国的佛教,向来高扬大乘,斥小乘为焦芽败种,不够代表释尊应世的本怀,形成大小乘无法相融的对立,闻大乘道则喜,听小乘法则厌。对于经律论也养成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被判为小乘的经论,便废弃不顾,认为没有深入研习的必要;而对于大乘的经论,只要是赞扬发挥大乘菩萨的思想者,就是经论的作者译者有疑伪,也无妨是大乘是佛法而予极力宏扬。
  再从佛教的历史及地理上来看,流传于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称为北传,代表大乘佛教。流传于锡兰、泰国、缅甸国家的佛教,称为南传,代表着小乘佛教。南传的佛教,自以为能保留佛陀遗传下来的戒律生活制度,接近原始佛教的真相,而自赞为正统的佛教,批评北传佛教为非佛说,是不够代表释尊创立的佛教。北传的大乘佛教,则斥责南传小乘,拘泥形相,有失释尊应世的本怀,没有菩萨道的入世精神,焉能代表佛教的真精神真特色。
  这样的各执一边的发展,弄到几乎是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记得民国以来,南北传的佛教,就曾为了大小乘的佛说非佛说而展开一场颇为壮观的论战。现在再谈到这问题的人似乎少了,但是彼此间只是各行其是,并没有真正的沟通与连贯。
  关于探讨大小乘之间的问题,牵涉非常的广泛,允非片言可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亦无法作详细的交待,我这里只能介绍「妙云集」将此一问题的阐释及贯通大小乘的特色,指明给各位同学参考。「妙云集」中的一本「以佛法研究佛法」的书,其中一篇「大乘是佛说论」对此问题有一透彻的阐释,非常值得参考,另外「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无诤之辨」均有很好的发挥与贯摄。
  (三)、空有无碍(四)、真俗融通
  可以合起来讲,空有与真俗的名词,其意义是极为相近的。「空」指圣者证悟后所见的境界,「有」指凡夫迷惑颠倒所见之境界。「真」即真谛,亦是指圣者体证诸法实相的胜义境界,「俗」即俗谛,也就是凡情的妄执境界。中观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十二门论亦云:「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释尊应现人间,席不暇暖的说了四十九年的佛法,其目的就是为使我们这些颠倒苦恼的众生,转迷成悟,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从自利利他的实践中,积集福智资量,以期达到究竟解脱圆满佛道的完成。
  综观三藏教海,十二部经典,性相、空有、理事、大小、偏圆、顿渐、广说、略说、横说竖说,其所发挥阐述者不外乎二谛的事理,二谛是佛法的总纲,也是佛陀开导众生实践解脱的不二法门。依于现实的现象界,开显诸法实相:藉人类所能知的常识境界,运用佛法般若观照的智慧、抉择、观察、透视而悟入胜义实相,现证宇宙人生的第一义。这是佛陀本于自证的「正觉境界」,于诸法实相不可言宣中,悲心内运的善巧,一种方便的「施设之教」。
  佛教的各学派,都在谈「空有无碍」、「真俗融通」,但是在历史演变的发展下,印度佛教却有所谓的「空宗」与「有宗」,形成见解不同的尖锐对峙,一直为空有的问题而论争。
  「空宗」的代表者即龙树菩萨、提婆论师以及往后的佛护、月称论师等,成为一股性空学的中观派。
  「有宗」的代表者即无著菩萨、世亲论师以及护法、陈那、戒贤论师等,成为唯识学的瑜伽派。
  这个真俗二谛,空有无碍的问题,并不是要学「有」就去研究唯识,要懂「空」就来研究中观。而是每一学派都在讲「空有无碍」讲「真俗融通」,但是依向来学者的评判,认为中观较能把握到空有无碍的中道佛法,而唯识的所以被称为「有宗」,就是唯识学发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主张「境空心有」,无论怎么谈,总是认为有一可空,有一不可空,被学者称为「他空派」。比如唯识上说:偏计所执性可空,而依他起性是「自相有」不能空,圆成实性是空所显性,更是不可空了。
  中观者认为空是「自性空」,即诸法无自性,依缘起流转生灭而论证开显到缘起的还灭的寂灭性,发挥「胜义毕竟空,世俗唯假名」的缘起性空道理,一空到底,绝没有一个另外不空的存在。中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依有明空,依空立有,空有无碍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这也就是般若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观宗般若正义。
  讲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就是「空宗」与「有宗」他们之间在理解体认中道实相的「方法论」各有不同,也就是认识的「论理学」各宗所采取的方法论并不一样。这点在「妙云集」的「中观今论」一本书里,印顺论师有明显的指明出来,要想探究此一「空有」问题的同学,最好能一阅此书,可以说空有的争论症结所在,即各宗在认识的「方法论」上采用不同的问题。
  (五)、心物相依
  「心」与「物」在一般的说法就是指「精神」与「物质」或「唯心」与「唯物」。
  任何宗教家或哲学家,在追究探讨宇宙人生的问题,都会谈到宇宙生起的第一因或根本因,都在寻求说明宇宙人生,森罗万象那万化的本源。于是乎异说纷起,诸学杂陈,一元论、二元论、唯心论、本体论、现象论、经验论等等不一而足,一直到今天,大家还在为此问题而纠缠不清,各执一说。
  「妙云集」中「佛法概论」第五十五页里说:「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有情是有机的活动者,如当作静止的,孤立的去考察,就会发生错误,误解佛陀的深意。论到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场而观有情的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蕴中的色蕴,界中的地水火风,可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六处虽专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从六处而发识缘境,即由此说到内心外界的一切。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续的存在者,
  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
  所以中道的佛法绝不是偏于精神的唯心论,更不是偏于物质的唯物论,不执理废事也不执事废理,是身心相续和合的相依存在,离此而谈形上的唯心或形下的唯物,
  与佛法无关。
  (六)、解行并重(七)、理事相即
  这两点的道理也是相近的,必须理解到「理事相即」始能做到「解行并重」,同时也必须是从「解行并重」中始能贯彻体认到「理事相即」。
  「解」即「理」解或知解,「行」即「事」行或事实的行证。常常听到一些较重「修行」的人,把那些求理解的人,批评为知解的名相之徒,是做学问而不懂修行或忽略修行的人;而深入教典自认懂得佛法的人,一样的讥笑那些不求解而偏重行的人为盲修瞎练,或以盲引盲。这问题跟前面说到的「信智合一」是大致相同的,这里因时间关系,不再多述。
  我个人只是有感于中国佛教的衰落,或许跟中国佛教徒,向来只重于专究修持而轻视求解,不想深入三藏教典,轻视闻思修,养成僧尼对知识的厌弃,造成今日中国僧侣的学养,普遍的低落之原因。修学佛法,「闻思修」是必要的过程,请勿轻视胜解也。
  (八)、今古共扬
  什么叫做今古共扬呢?「今」指今天这个时代,换句话即是指「现代」;「古」指古代,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传统」。
  现代与古代传统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在宝岛这许多年来正在提倡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恢复传统的固有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迎接新时代的思潮,适应未来。这是处于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如何吸收传统与如何开展未来所面临的抉择。科学的物质文明能否拯救人类的灾难,在今天科学发达的欧美,有识之士早已敲起了警钟!而提倡传统主张复兴固有文化者,亦每每感到欲振乏力,对于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常有难以收摄之叹。于是怀念传统的人,大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类人以历尽人间沧桑的年老者居多。另外自命走在时代前端的分子,对人生充满着光明的远景,歌颂未来,认为时代是愈后愈进步,社会是越来越繁荣。
  这两种新旧今古的差距,就是目前一般人常谈到的「代沟」问题。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如何沟通这新旧两代间的鸿沟?做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佛教徒,都应当有一深刻的体认与了解。「妙云集」里「佛在人间」,「青年的佛教」,「佛法是救世之光」以及「太虚大师年谱」等几本书里,都有很客观的涉及,同学们不妨深入「妙云集」去博观精会。
  以上仅就本人读过「妙云集」后的几点心得,认为最能融会贯通,发挥得圆满究竟的特色,今天先提出来与各位同学共同研究。有关于「妙云集」的特色,当然还不只是这八点而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印顺论师对佛陀一代圣教的判摄,作一有组织有系统有体系的判教。尤其对大乘佛法的思想演变,以「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而统摄两千多年来的佛教真相。对于大乘佛学思想有深入兴趣的同学,我在这里郑重的推荐这三系的思想。今天因为时间所限,抱歉无法作详细的论述。
  三、「妙云集」的精神
  接下来要讲到「妙云集」的精神,妙云集的精神,总括一句即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看完整部「妙云集」后,令人首先感到一个深刻的印象,便是觉得「菩萨」这个名词非常的崇高伟大,又觉得「菩萨」这个名词极其亲切可爱,令人心向往之,敬羡而慕恋也。在此,我提出六点观念来论述「妙云集」的精神:(一)、人本的,(二)、入世的,(三)、利他的,(四)、今生的,(五)、自力的,(六)、肯定的。
  (一)、人本的
  这是纠正一般学佛的人,忽略人间佛教的精神意义而说的。佛出人间,于我们这个人间成佛,即表彰人类的世间,是修学佛道最殊胜最理想的地方。一般厌弃世间,不乐人间功德的佛教徒,
  是不能体会佛出人间的深意的。学佛行践菩萨道的殊胜,即在于依人身从事福智的人间正行,
  积集佛道的资量,迥向佛果而渐渐达成佛道的圆成。人道的人类具有三种高于其他五道众生的特胜,是成佛的最高特性。这三种是:
  1、 忆念胜
  2、梵行胜
  3、勤勇胜
  经上说这三种特性是诸天及其他各道的众生所不能及的,为人类最能成佛的可贵点。
  忆念胜就是人类的思想意识,其知觉性高于其他众生,净化而开展到成佛时即是佛的大智。
  梵行胜,梵即清净的意思,梵行即指清净的德行,人类的本性中,具有惭愧而生起的良知,自尊自重而自知向上向善向光明,为道德觉醒的自发行为,高于各类众生,达到成佛时即是佛的大悲。
  勤勇胜,堪忍的人类,坚忍的毅力最胜最强,只要立定方向,可以勇猛前进,不畏艰苦,所谓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也,到成佛时即成为佛的大雄无畏力也。
  人本的佛教精神,即是依于人类的殊胜,开展出人间佛教入世行践菩萨道的大乘精神。儒家的三达德:智、仁、勇亦接近体认到人性的尊胜。现代的教育家主张知、情、意并重,都是接近于人性三种特胜的发现。般若经云:「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只要与此三心相应,一切人间的正行都是成佛的资量,菩萨的道业。
  (二)、入世的(三)、利他的
  这一点可以合起来讲。大乘佛法,赞扬佛果的圆满究竟,宏扬菩萨入世利他的悲愿精神,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应该是不成问题。我们中国佛教,一向自赞为大乘佛教的国家,但是一谈到怎样才能是入世?怎样才是利他?则不无可评判的地方。抗战期间,太虚大师从访问南传小乘的佛教国家,回来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为是大乘;中国的教是大乘,行为是小乘」。这样的批评与论断,太虚大师自有他深彻的观察与见解,但是在中国佛教徒听起来是觉得不大好受的。
  中国佛教徒思想上的入世与利他,彻底说来,已经是变样的畸型发展,是不能代表大乘学入世利他的根本深意的,是曲解误会大乘菩萨道那种通达空无我慧所引发的入世利他精神。
  菩萨的修学佛道,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上首、空慧为方便。必须融合这信愿、慈悲、智慧的菩萨三金刚句,从通达「无所得」的无我空慧中,引发度生的「悲心」及上求佛果的「菩提愿」;从长远无限的生命观去广积福智资量,投入无我无限无边的菩萨道中,为广大无限完美究竟的佛果而无限精进。这哪里像一般人那样,以目前一生的得失成败来衡量佛道,这里落于一世观的短视人生观,是不够了解佛法三世因果的无限深义。所以才今生如果「生死未了、如丧考妣」,学了佛后,便非万缘放下,专提向上一着不可,于是厌弃世事,急求出离,此所以被太虚大师评为思想上是大乘而行为上是小乘了。
  其实彻底说来,思想与行为都是佛教晚期的偏向发展,尤其是中国宋、明、清以来的中国佛教徒的一般思想。说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一个问题,每看到很多大专同学,在校时很热心的参加佛学社团,对佛教亦有相当的信仰;离校而进社会后,多数的人便渐渐与佛教疏远,甚至连对佛教的信仰亦渐渐淡薄而丧失了,这是很可惜很遗憾的一种现象。
  后来我与学佛的青年朋友接触多了,才发现此一问题的矛盾现象,原来顾得了「道业」即顾不了「事业」,顾得了「事业」即顾不了「道业」,这两者之间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重道业必须摆脱世事而专究修持,重于事业则又荒废了道业,这似乎就是中国佛教衰颓不振的大原因之一,也就是中国佛教徒少有入世利他的真精神及表现于行为中。如何贯通这道业与事业的差别?如何抉发入世利他的真义?实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与体验。
  「妙云集」中「佛在人间」,「学佛三要」及「无诤之辩」里的一篇「谈入世与佛学」,都有非常精辟的阐释及发挥,希望能阅读此类书为盼。
  (四)、今世的
  学佛的现证解脱境界,从佛陀施教的精神来看,应该是注重可于今生现证此解脱境界的,并非把这宗教的「理想境界」,寄托于来生才完成,或寄望于他方世界去实现。从佛教的历史上看,历代的高僧大德,于今生证果得道者,颇不乏人,所以佛教的解脱精神应该是精进于今生的。佛法绝不是玄想,更不是空谈,不只是心灵的安慰,更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那种精神寄托,佛法有实际现证的「宗教境界」。
  (五)、自力的
  凡是宗教都会谈到自力或他力的思想,佛教以外的宗教大都主张他力思想,大都认为宇宙中有一至高无上的创造主(神),神的绝对意志可以支配一切,人类只须绝对的信主,服从最高的神,便可以得救,升到天堂永享天福了。
  佛教的解脱思想虽然也有自力与他力的两种说法,但这是有待简别的,这是有关涉到证体验的境界层次关系的。简单的说,悟前(证无生法忍前)的修行叫「缘修」,
  这是须要佛菩萨他力的「增上缘」。悟后(证无生法忍)的修行叫「性修」,
  这只是自力的加持功用便能趋向解脱现证圣者境界。自力是解脱的「亲因缘」,
  他力是解脱的「增上缘」而已。
  这种判摄,就是主张净土思想的他力论者,谅必也能同意;这是中观家的思想,在中观学里,一样赞欢他力净土思想的殊胜,认为是
  大乘佛法中的「异方便」。
  (六)、肯定的
  肯定的反面即是否定,肯定的精神,就是大乘精神,也即是利他的入世精神。否定的就是小乘精神,也就是自利的厌世精神。这两种精神观念,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于佛教徒的思想行为中。我们所要探讨研究的是,大家是以佛果的圆满境界作为学佛的完美理想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以成佛为最终目的。以这样的圆满境界为目的,那么学佛的人应以何种精神态度才算较能契合佛陀的精神,而与无上正觉相契应。这便是大乘肯定的入世利他之菩萨精神了。当然,这一样要有实际的行证过程与理论内涵,绝非凭空妄想者可比。
  四、结论
  今天蒙各位同学盛情相邀,要我来和大家谈佛法,而各位同学的求法热忱与虔敬,实在令人敬佩。依法不依人,不以我的年轻而见弃,这在目前重老的佛教界中,尤其令人感动。现在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与灾难,正是有增无减,这唯有佛法真理的光明,才能究竟的解除世界人类的危难,希望各位同学,随时随地将您所领悟的佛法,布施一切人类。
  佛法的高深广大,真是像平常人所说的「佛法无边」,惟个人无德无学,对于广大精深的佛法,实在是个门外汉,今天所讲的,聊与各位同学共同研究而已。最后祝各位在三宝光明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学业顺利。谢谢。
  读 书 随 笔
  「佛在人间」,此书作者为当代善知识印顺导师,由台北慧日讲堂出版,这是印顺导师二十四册全套「妙云集」中的下编第一册。笔者平时以阅读佛书为乐,而以阅读印公的佛法著作,最能感到无限的欢欣及法喜!
  做为一个佛教徒,多数的人每易感到一项困难,即佛法博大精深,典籍浩繁,真是不易研究。如何从两千多年传统复杂的经论中,条理抉择出佛陀的正知正见正行之本怀,当是每一佛弟子最关切祈求的事了!而对一般佛教信徒而言,缺乏研究的环境及专业的素养,要想凭个人一己的摸索修学而领会整体佛教,允非易事。所以摭拾前人古德的累积成果,常能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印顺导师以其数十年的终生光阴岁月,以锲而不舍的专业精神及信念,对流传近三千年遍南北传的全体佛教,深入抉择综贯批判,成其独到的一家之言。这对我们现今的佛弟子而言,非只值得借镜,更需客观而诚意的研读,我想这是有助于现今中国佛教的研究及宏扬的。
  笔者早于民国六十三年七、八月间的菩提树月刊即发表过一篇「妙云集的精神与特色」。最近又应邀于台北能仁学会讲演「妙云集选读」,已续讲三月有余。笔者常被人询及如何读妙云集,我想这亦因人而异,殊难定法;个人认为若受传统中国佛学熏习深久的人,应从「中观论颂讲记」及「中观今论」等抉择空义的深论入手,这是最能代表作者佛法根本见地的一贯精义,循此而入妙云集,始能领会其全书贯穿一体的融洽理论及精神特色。
  若是一般并无深厚佛学素养的人,笔者则常告以欲读妙云集,可先从下编第一册读起,循次读完下编再中编而后再上编,这亦不失为把握作者条理抉择佛法的思路方法。当然,以上所见,亦个人一得之感,并非最好的读妙云集方法。
  这里,想介绍下编第一册「佛在人间」这本书,并谈谈这一命题而引申的某些学佛问题所涉及的见解观念。一个人信佛学佛后,常会受到家人或同学同事朋友的反对,并批评佛教徒是消极厌世;而佛教徒必群起否认,不承认佛教是消极厌世的宗教,更会把大乘佛法的入世利他的理论或精神,大大宣扬一番。这一来,倒使人反生困惑,佛教是入世利他的救世宗教,何以号称佛教第二祖国的中国大乘佛教,在中国社会里普遍被人看成是消极厌世的宗教?这一前因后果,允堪玩味!以笔者的观察了解,造成被曲解误会的原因,乃由于佛弟子自己的言行而来,也就是说:有某些佛弟子的言论及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消极厌世色彩,不幸这种人多了,整个佛教也就显得消极老弱衰颓厌世了!
  如何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看法及印象,这唯有纠正佛教徒自己的言论及行为;要知道,在社会一般人对佛教的印象,直接作学理的研究者少,而依佛教和言行而决定者实较多。如果佛教徒本身言行不足以代表佛陀的正法,那也难怪世人对佛教的普遍曲解或误会了!而如果世人普遍不满意不同情或不支持佛教徒所代表的佛法,而佛教的存在或宏扬,便也面临严肃而无情的考验了!我想现今的中国佛教,实质上已受到这种考验与历练。
  时代的巨轮不停的向前奔驰,社会环境的结构及人类的意识形态无不瞬息万变;这变化万千的世间相,正如佛陀正觉后的宣言,这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世相啊!生长于二十世纪科技文明的现代佛徒,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又如何不被环境的共业冲走迷失?更且如何引导时代开创学佛的环境?在在处处,都可以说是对现代佛学弟子的无情考验及严肃历练!这是不可以拒绝的事实。佛教的存在,不只是为适应迎合社会或图存于社会;或是社会某些少数人的避风港。佛教有它的理想,这理想的使命感使佛徒深入社会而净化社会,佛教深入净化社会的理想,亦即是佛陀应世的本怀。从这里,不难领会佛法的根本精神及特色。
  佛陀的出生人间,修行人间,成道于人间,说法度生于人间,涅?圆寂于人间;佛陀以人类的行谊而完成觉者的生活,充分流露出佛法人间色彩的人文理性精神。如果离开人间的种种,我们又从何体会佛陀成为人类两足中最为举世所尊的崇高及伟大呢?然而提到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法,对今天的佛教徒而言,有些人却觉得十分陌生新奇,甚或觉得怪异,这就有待深入研讨及多方深思的了。想深入条理人间佛教的理论真意及精神特质,确非容易。「佛在人间」这本书共收集作者十四篇文章,每篇都扣紧命题而发挥,作者以其严谨而广博的历史文献典籍为依据,加以佛法闻思的深透抉择,对「人间佛教」的理论及精神,指出不但是时代社会的潮流客观趋势,更是符合佛陀根本知见的应世本怀。平常热心提倡佛教的人有必要深入研读它,就是不喜听人间佛教的人亦应谦虚理解它何谓「人间佛教」。
  对某些人来说,学佛了生死脱轮回,倾向于死后来生的关切,或偏于他方净土的祈求,或深入山林离群独居;这些都可说是学佛的方式之一,但很难说是合于中道态度的正常佛法。说是契机使然或有可说,说是佛道的正常道便值得再深入理解了!此一问题,容易引起争论,我以为这与根机程度及人性性向和佛法素养的熏习有决大关系,亦难以强人同己。不过理论的提出必需与事实相符,经不起事实的考验每被时代无情的扬弃了!
  时代的事实是,现代人关切他当前生活的环境,什么死后来生或他方,会使人不易相应于生活环境,觉得过于抽象形上而渺茫。现代人大都富有人文精神的知识理念,倾向于「处世」或「恋世」的色彩,出世厌离的解脱难于求诸一般的社会民众。处于如此人文精神高扬的时代社会,宏扬佛法,当然应以大乘正常道的菩萨行,较能契合时代之机了!何况这亦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的畅佛本怀之「契理」呢?
  「佛在人间」是一本好书,一本拨云雾见日月让你恢复佛教人间精神的时代著作。从事于佛教人间社会工作的佛弟子或佛教青年,更应精读它。如果有人不赞成它的理论与精神,我们更乐于看到反驳批评它的有力文章。
  「妙云集」的内容与精神
  慧 吉 祥
  「妙云集」是我国当代高僧印顺导师的大作。这部费时四年(民国五十八年冬至六十二年八月)始重版编成的大作,共有二十四巨册,约四百余万言。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七册,收录有:(1)般若经讲记(金刚经与心经),(2)宝积经讲记(普明菩萨会),(3)胜?经讲记,(4)药师经讲记,(5)中观论颂讲记,(6)摄大乘论讲记,(7)大乘起信论讲记;中编有六册,收录有:(1)佛法概论,(2)中观今论,(3)唯识学探源,(4)性空学探源,(5)成佛之道,(6)太虚大师年谱;下编十一册,收录有:(1)佛在人间,(2)学佛三要,(3)以佛法研究佛法,(4)净土与禅,(5)青年的佛教,(6)我之宗教观,(7)无争之辩,(8)教制教典与教学,(9)佛教史地考论,(10)华雨香云,(11)佛法是救世之光。
  著者是大家公认的佛学权威,其人其事可看下编第十册华雨香云中的「平凡的一生」(自叙传)。
  「妙云集」大多是收录著者来台后的文稿,但富于学术性的著作,如「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国禅宗史」、「印度之佛教」(来台以前的第一部著作),则未收录在内。
  在著者来台以前的著作中,最有系统而简单扼要的可推「印度之佛教」,可惜这本书未收入「妙云集」之内。原因是著者想改写,想把内容拆散,用白话重新改写。其面目如何,吾人可由节录于「妙云集」下编之「印度佛教流变概观」(「佛教史地考论」)和「密宗之兴与佛教之灭」(「以佛法研究佛法」)窥见一斑。于此不特可窥见著者对佛法的信心,且可看其透彻的洞察力。
  阅读「妙云集」中的讲记,最重要的是精读「悬论」,吾人不但于此可把握一经、一论的大纲,又可获得相对经论之要义,例如读「药师经讲记」的悬论,不但可了解佛陀开示现生乐(药师法门)与后世乐(弥陀法门)的用意,更可把握佛法适应人类的大用。笔者认为本经得与收录下编的「念佛浅说」、「净土新论」并读,进一步了解佛教的精义与大悲的精神,果如此就不会有所偏重与固执了。
  平凡而论,学佛最怕的是偏激,由于过分地尊重一门,而诽谤一门。正如著者所说:「我是中国佛教徒,中国佛法源于印度,适应中国文化而自成体系。佛法,应求佛法的真实以为遵循。所以尊重中国佛教,而更重于印度佛教。我不属于宗教派徒裔,也不为民族情感所拘蔽」(见「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
  记得以前「念佛浅说」一出,有少数教徒认为与其所提倡的法门有所抵触,于是发动徒众把它焚烧殆尽。但一些正信教徒发心再印,印了再烧,烧了再印,如此僵持了一段时间。于此可见正信佛法之不易。
  要知,佛法有所以为佛法的特质,不管怎么变,怎么样发达,也不能忽视佛法之特质。如有所偏激,只会破坏佛法的完整性,损害佛法的特质而已,这是教徒应有的观念。
  佛教中存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陷害,至今笔者读起收录于「华雨香云」中之「佛法概论」,仍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气愤之泪,而暗伤末法时期的奸诈、毒辣。这可能是著者一生中最大的耻辱。我们不妨抄一段著者的回忆??自责:「我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平凡!我不能忠于佛法,不能忠于所学,缺乏大宗教家那种为法殉死的精神。我不但身体衰弱,心灵也不能够坚强……辜负当年学友们对我的热诚!这是我最伤心的,引为出家以来最可耻的一著」!
  著者所说的当年学友们对我的热诚,这可能指的是出版第一部处女作「印度之佛教」的时候。据说,当时正逢战乱(中日战争),僧侣到处流难,想出版书谈何容易。当时演培法师最热衷这本书的出版,所以把棉被拿到当铺去典当,充为印刷费定金。
  「华雨香云」中收录的都是一些杂记、随笔、序跋,但此中有一些真知卓见。笔者认为还是教徒必须精读与反省的杰作。诸如:燃顶、姓名之道俗辨等问题。尤其「英译成唯识论序」,不但可把握唯识宗之源流,更可知道汉译藏经中属于我国独有的三部大作??中观系的「大智度论」、瑜伽系的「成唯识论」、「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这是中国佛教保存、独有的圣典,所值得发扬,译成外文公诸于世。
  「佛法概论」(中编之一)虽然是部根据「阿含经」的讲要,但内中发挥了大乘佛教的精神无遗。这细读第十九章「菩萨众的德性」便可知其一般。
  诸如:
  「佛的真身,是现在家相的。如维摩诘,『示有妻子,常乐梵行』;常啼东方求法,也与女人同车。这是从悲智相应中,作到了情欲与离欲??情智的统一」。
  「新的社会??净土中,有菩萨僧,大多是没有出家声闻僧的;天王佛成佛,也是不现出家相的。印度出家的释迦佛,仅是适应低级世界??其实是印度特殊的宗教环境的方便」。(「菩萨行通说」页二四四)
  「真能修菩萨行,专心为法,过那独身生活,教化生活,当然是可以的。然而,菩萨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从自他和乐的悲行中去净化自心的。这不能专于说教一途,应参与社会一切正常生活,应作利益有情的事业」。(「菩萨行通说」页二四四、二四五)此种真知卓见正与「法华经」之「资生产业皆是佛法」的精神吻合。
  「从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决非消极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需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淫、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惨运;恶人将造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这样,应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非一杀多生),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悯。因为怜悯他,所以要杀他。(「从利他行中去成佛」页二四八)像此种干净俐落的爽脆之语,谁敢说,孰能说呢?
  这部书使著者蒙羞、打击,但却为笔者的座右铭。十数年前为研读方便起见,不但作了索引,更在每章的末端设问百题,以作自修、教学之用。惜!于客居法光寺时,遭遇水灾浸渍而无法辨别了。
  著者在佛学上的建树,笔者认为最可贵的,莫过于大乘三系??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的判教(创说于民国三十年)。这若非对佛法有一番真正的体验,到底是无法断语的。就凭这一点,著者可挤身于祖师之列,而毫不逊色,而为中国佛学大放光彩。真常唯心论之被另立一系,其历史并不太久,就是以佛学重镇自豪的日本,亦是近年才被认定与研究。妙云集下编之「无诤之辩」收录了许多异教徒对佛法误解之评论,如熊十力对唯识的误解,唐君毅误认为佛法为多元论而所提出的绝对精神的问题,胡适对坛经的论断等等,这除非思想家,而对佛法有一番彻悟,否则,毕竟是无法回答的大问题。
  著者擅长「中观」,有人誉为三论宗的大宗师。观著者的思想,其实是透过中观而来的思惟方法。因为著者的出家动机,就是由研读中论而来(详见妙云集中编「中观今论」序)。
  著者的思想、治学方法,除写于「平凡的一生」而外,「中观今论」的「自序」与「我怎样选择了佛教」,亦可作为参考。正如著者所说:「回想『中论』与我的因缘,二十多年来给我的法喜,不觉分外的欢喜」。著者写这一回忆的时间是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屈指一算,已整整三十年。得说,著者的一生致力于中观者,自民国十六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之久,难怪大家要誉作者为三论宗师了。在三论式微的今天,作者的三部大作??性空学探源、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等,确为不朽之作。
  著者对近代佛教的贡献,讲经说法解惑、传道不算,于雪窦寺、香港编篡「太虚大师全书」的工作,亦让人竖起姆指,尤其「太虚大师年谱」的编订。深信太虚大师的慧命,若无此传人,哪会有今天呢?
  著者对佛教的关心、热爱,淋漓尽致于「教制教典与教学」中,尤其对在家众的寄望更切,所以说:「中国佛教的前途,我们热烈的寄望于在家佛教的发展!但希望他是民主而公有的教团,不是少数人的私物」!(详见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相信这一篇为居士会、莲社,必须研读、奉行的南针。
  本集中值得提的杰作极多,但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只好把著者的治学精神及其信念抄录于此,以应读者。
  「佛法是不共于神教的宗教。如作为一般文或一般神教去研究,是不会正确理解的。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的昌明」。(「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
  「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神教,非鬼化非(天)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仅是信仰的;一经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发展起来,其实是不能完满的把握佛法,凡不能统摄总贯,不能始终条理,都会犯上偏取部分而弃全体的过失。这种家风,使佛教走上空疏贫乏的末运」!
  「我们应该发扬中国特有的佛教(如台、贤、禅、净),但佛教到底是从印度传来的,所以应研究印度传来的中国佛教。惟有从这两方面去研习阐扬,对于中国佛教的特长,才能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佛教中,不但应赴经忏,着重度亡;而且将中国的一些迷信习俗,都引到佛门中来,这完全受了中国「人死为鬼」的恶影响。其实一人死了,不一定生于鬼趣,或地狱、畜生,或生到天国,或仍来人间,甚至往生净土的信仰者,也还是不愿为鬼而预备做鬼。死了,用种种的饮食来祭祀他(依佛经说,惟有饿鬼才需要祭祀),烧冥衣……即使想到死亡,也不应预备作鬼!无锡的丁福保,以为信佛先要信鬼,大师(太虚)以为这不免加深了鬼教的迷信」!(「佛在人间」)
  「佛教在一切宗教中,是脱尽神教气氛的」。(「中道之佛教」)
  「佛学的两大特色,在于一、信仰与理智的统一,二、慈悲与智慧的融合」。(「佛学的两大特色」)
  末了。笔者盼望有人发心,将这部法宝,作一详细索引,以利教胞,俾能收到更大、更多的效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