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安般念”的“六妙门”辩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安般念”的“六妙门”辩证
  张 整理
  一、简释“安般念”与“六妙门”
  “安般念”( aanaapaana-sati ),意译为“入出息念”,是修习禅定的方法,或简称数息法。东汉末安世高就已将“安般念”传入中国。
  “安般念”记载于阿含经典、律藏,以及后世的许多论书中,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十六胜行”,二是“六妙门”。
  “六妙门”中的六,指出它包含“数、随、止、观、还、净”六项;而“妙门”意指这六项彼此缘起,形成道次第。[1]
  如何对“数、随、止、观、还、净”下操作型定义?这六次第的安立有多少商榷的空间,比如可否减少几项,增加几项?还是一定就是“六法”?当然,依据缘起法皆无自性的义理,后者必然是否定的,而当吾人检视现存关于“安般念”的文献,也证实了这六次第并不固定。有四个或八个的;而且各次第也不存在本质性定义──对各次第体相的叙述不固定,所以各次第只有暂时性定义。若非“以佛法(无常、无我原则)研究佛法”,这问题将难以当今学术界学科方法来深入[2]。
  “六妙门”应是“安般念”后期的发展
  最早期的“安般念”圣典包括《杂阿含》[3]及巴利《相应部》[4];此外便是《中部》[5]及律藏方面[6]的记载。根据这些经典,以安般念的修法,[7]配合“四念处”修习,便可证胜果 (阿罗汉、阿那含) ;或说“四念处”后再加“七觉支”,可达到三明[8]三解脱[9]。这种安般念配合“四念处”的修习,即是“十六胜行”,但这些“早期安般念圣典”都未提到“六妙门”道次第。
  所有的律藏与《杂阿含》、《相应部》各一经 (T809及S54,9) ,都曾记载佛陀教导修习安般念的因缘,[10]“安般念”立为一独立的“相应”,并位于《杂阿含》“道品”的原始部分以及《相应部》的“大篇” (Mahaa-va-gga,相当于《杂阿含》的“道品”) ,与“三十七道品”同列,呈显了此教法的重要性与公认度,所以若各部派都没谈到“六妙门”,便显示“六妙门”应是后期的发展。
  后世“安般念”文献中的道次第
  “缘起”法性与众生的道心,在世上写出了禅法的辩证史。当然在无常时空与论典持续的推求下,后世文献仍不断发展著「安般念”,故而产生可观的精致度与分歧性。例如由“安般念”的次第数目,便得能一窥“禅法的辩证史”的奇妙──
  二、四次第说
  汉译《解脱道论》所列举的三十八种“行处” (或译作“业处”,修定的方法) 中,有“念安般”一项(T32,429c14-431c1 2)。作者一开始先设问︰“云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处?何功德?云何修行?”这是《解脱道论》的定型句。作者解释后说︰“复次,先师说四种修念安般,所谓︰算、随逐、 安置、随观。”(430b17)接著说明四次第各别的意义。[11]
  “算”是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或从一数至五,目的在收摄念头。“随逐”是注意力紧紧地跟著出入息,目的在灭除“粗寻”。“安置”是注意鼻端或上唇处,因入出息与之接触而产生的“风”的感觉,目的在使心不散乱、不动。“随观”是了知与近分定相应之喜、乐等的感受,执持不失,并作为生起定、慧的准备。此处“随逐”显然正是《无碍解道》所告诫应该避免的。
  三、六次第说
  六次第的说法,出现在颇多经典,但名目不尽相同,各名目的意涵更是分歧。有的称为“数、随、止、观、还、净”者;[12]有的称“数、随、止、观、转、净”;[13];有的称“数、随、止、观、转观、清净”。[14]此外尚有种种说法。[15]
  数:
  “数”就是数数字,《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修行道地经》(T15, 215-219)、《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只简单说从一数至十;《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则列举了五种数︰数、减数、增数、聚数、净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作满数、减数、增数、乱数、净数;《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说从一数至十,并指出减数、增数、乱数是“三失”;《成实论》有等数 (从一数至十) 、增数、减数;《瑜伽师地论》举出五种数︰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顺算数、逆算数、胜进算数,是所有论“数”之中最繁复的。
  随:
  “随”,各种文献说法相近,都说是心随出入息,但《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特别强调︰入息时,息到咽、心、胸、脐,乃至足指,心都随逐;出息时,息出半麻、一麻、半麦、一麦、半指节、一指节、一寻等等,随息远近,心都随逐。这在实际的操作上,会产生所缘不易把持的状况,有落入单凭“想像”的可能,于摄心亦无助益。
  止:
  “止”,《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修行道地经》(T15, 215-219)说止于鼻头;《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云“安止极风处”,亦指“三昧”;《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说随息止于何处,心即止于何处;《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则说止于身体任何一处;《成实论》只说“令心住出入息”,似乎与“随”无别;《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则说为“静虑” (定) 。
  观:
  “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说观息及五蕴;《修行道地经》(T15, 215-219)说观数息;《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云观入出息时五阴生灭;《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言观风种;《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说观息、四大种、五蕴;《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只说“随其所欲而现在前”;《成实论》说“见息系身,如身中缕”,似乎亦是观息;《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则说是“分别推析之心”,“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似将之等同于“毗钵舍那”。
  观:
  “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说观息及五蕴;《修行道地经》(T15, 215-219)说观数息;《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云观入出息时五阴生灭;《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言观风种;《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说观息、四大种、五蕴;《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只说“随其所欲而现在前”;《成实论》说“见息系身,如身中缕”,似乎亦是观息;《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则说是“分别推析之心”,“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似将之等同于“毗钵舍那”。
  还:
  “还”,《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说是弃身七恶、意三恶;《修行道地经》(T15, 215-219)只说“已成于观,当复还净”,未多作解释;《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说次第转上,从入出息念、诸相、诸方便、诸地,而至“究竟地”;《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说转观五阴、入出息无常;《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说转入出息观,起四念处及暖、顶、忍、世第一法;《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则只说转入出息观,起四念处;《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说“若依欲觉者,少行;依出离觉者,勤行”;《成实论》说转身而缘受、心、法,令其现前;《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说转“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说是“转心反照”。
  净:
  “净”,《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 16 3-173)是除去贪欲;《坐禅三昧经》(T15, p.273-276)言“除灭五盖及诸烦恼”;《阿毗昙毗婆沙论》(T28, pp104-107)说苦法忍;《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pp132-137)则说从暖到无学都是;《达摩多罗禅经》(T15, pp.301-310)、《杂阿毗昙心论》(T28, p.934)为净诸盖;《成实论》说是“离一切烦恼诸难”;《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 pp270-271)、《阿毗达磨俱舍论》(T29, pp118-119)说从入见道开始;《法界次第初门》(T46, p.673)则是“心无所依,妄波不起”,颇有中国式的禅味。
  以上的文献都与“说一切有部”有或亲或疏之关系。
  四、“八次第”说
  《清净道论》认为安般念有八个阶段,而且涵摄于四念处 (十六胜行) 的第一个“身念处”之中,其名称及意义如下︰
  1. 数 ( ga.nanaa ) ,算出入息;
  2. 随逐 ( anubandhanaa) ,放弃数,随行于出息入息,但不是出入息的初中后 (对应脐、心脏、鼻端) ,否则将至于散乱,而是以“触”及“安止”作意;
  3. 触 ( phusanaa ) ,于出入息所触之处 (鼻端) ,放弃数,以随行于出入息,以安止而使心安住;
  4. 安止 (.thapanaa ) , 即四禅 (或五禅) ;
  5. 观 (sallakkhanaa ) , 即是“毗钵舍那” ( vipassanaa ) ;
  6. 还 ( viva.t.tanaa ) , 即道 ( magga, 指“行道”––pa.tipadaa?) ;
  7. 净 ( paarisuddhi ) ,指果 (五种自在:转向、入定、住定、出定、观察自在) ;
  8. 彼等 (指各种所缘) 之各别观 (tesa~n ca pa.tipassanaa ) ,即是“观察” (得七种清净,最后得四果) 。
  五、圆顿:道次第辩证的极致
  把种种禅法的教示放在四句的脉络中,便能依著中观论理的遮铨,正见禅法自性空而观察缘起法的别相。
  “四句”与“否定四句”是中观论理的方便形式。若把以上种种佛陀的方便垂示放在四句施设的脉络中,便能依著中观论理的遮铨,放下孰是孰非的判教戏论,体会到应机说教的慈悲,正见禅法自性空而观察各种禅法的缘起。
  反过来,亦可由四句的各辩证阶段,校正禅法发展史藏通别圆的分判,
  不管是四次第、六次第或八次第都是能缘生胜果的,这是四句的首句;法执当舍,是四句第二句;各种次第禅法是方便假名,是四句第三句;道果无自性,无次第、舍方便,是四句第四句;圆融照现上面四个层次间的辩证脉络,直接向上印证实际,即是“否定四句”。而这“否定四句”的所实际展现的禅法,最佳范例之一便是智者大师的止观。
  圆教还伦理实践的主体性于一心,亦能建立“依于缘起法的伦理学”,而成立道谛,
  智者承传了印度传统教观的“六妙门”,在他讲述《六妙法门》时,便以十把不同的钥匙开启这因果相缘、不一不异的“六妙门”,其中第八、九把钥匙“观心六妙门”及“圆观六妙门”,便是圆顿的层次。
  在“观心六妙门”中,智者将世、出世间法作用都由一心来统摄,且由此一心的修证───还伦理实践的主体性于一心,竟能建立起其“依于缘起法的伦理学”。这伦理学的建立,便能成立其道谛,而不流于无视道次第的断见与执著世俗伦理学的常见两边。
  四句辩证中的“离四句”阶段
  “观心六妙门者,此为大根性行人善识法恶,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何等为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也。一切万法由心而起,若能返观心性,不可得心源,即知万法皆无根本,约此观心说六妙门。”[16]
  当智者大师说“一切万法由心而起”,即已经是由心这“离”于“万法”的高度切入“万法”范畴,这便已是四句辩证中的“离四句”阶段。如是,则数、随、止、观、还、净六门,都是由心而缘起,也可以依心而解───直接契入灭道,不需方便迂回,不拘于需要多少劫数、怎样的次第、化城,所以便可以是“顿悟”的。这就是智者大师所谓“如是六门,不由次第,直观心性,即便具足也。”[17]
  第八项“观心六妙门者”以“心”字类比于“离四句”的“离”;而第九项“圆观六妙门”则以“圆”字对应于“离四句”中圆整呈现的“四句”。故强调离四句的绝对主体性[18](绝对而一贯的非字,排除了一切虚妄客体、无常假我,而离法我执),便能发现除了前七种意涵之外的“观心六妙门”;而强调离四句所证得的对一切缘起法(四句)的圆满觉知,则能说明“圆观”。是故,智者大师在第九项“圆观六妙门”中,便是以绝对主体性的“一切心”(以能观的主体心作为所观而绝待)与缘起圆观中的“一切法”来作解释:
  “夫圆观者,岂得如上所说,但观心源具足六妙门,观余诸法不得尔乎!今行者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心……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十方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能于一微尘中通达一切十方世界,诸佛凡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即略说圆观法门。”[19]
  六、(本节结论)与“众生道心”因缘和合而成立的禅法辩证史。
  没有永恒、标准的“救赎法律”“道次第”及“心灵科学”
  在佛法“性空”的体悟下,即使“道次第”也只是相应于时空因缘的“缘起法”,故而仍将常有减、增几项的无常。同理,则对于种种“内在领域”“禅修体验”,也如同对于“数、随、止、观、还、净”道次第一样,只能下操作型定义,而不能有本质性定义,因为依据“缘起法皆无自性”义理,后者是流于“自性见”了。而在上文“教证”中,当吾人检视现存关于“安般念”的文献,也证实了这六次第并不固定,有四、六或八个的;而且各次第也不存在本质性定义──对各次第体相的叙述不固定,所以道次第只有暂时性定义。若非“以佛法(缘起法则)研究佛法”,这问题将难以当今学术界学科方法来深入。[20]
  众生“道心”将继续使禅法得到创造性发展。
  没有本质性的“罪”,也没有固定的救赎法则,这是“缘起”与其他宗教哲学的最大不同。“缘起”故,时空因素无常,禅法无定;也因“缘起”故“众生皆有佛性”,因“缘起”故众生自然地开展出悲心、道心。这份“道心”将继续使禅法得到创造性发展。
  
  --------------------------------------------------------------------------------
  [1] 智者大师说︰“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 ”(T46, 673a19ff )意即这六门其实具足了定与慧,依此“道门”修行,就能达到“道果”──涅槃。
  [2] 目前学界探讨“安般随念”的文章,包括:玉城康四郎,<入出息念定根本问题>,《伊藤真城?田中顺照两教授颂德记念佛教学论文集》,东京︰东方,1979,11,21;竹内良英,<原始佛教呼吸法独自性– aanaapaanasati ????–>,《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 37 卷第 1 号,1988,12;惠敏法师,<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1995,4。
  [3] 《杂阿含》依印顺法师重整分判,在“道品颂”的“安般随念”相应,《大正藏》编有 15 经(T2·205c23-210a5)。这部分属《杂阿含》原始的“相应修多罗”,是早期佛教核心内容之一。参考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或《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九章〈原始集成之相应教〉,台北︰正闻。
  [4] 《相应部》在第 54 相应“入出息相应”( AAnaapaana-sa,myutta ),共有 20 经( S ·v · 311-341 )
  [5] 《中部》第118经,“入出息念经”(AAnaapaanasati-sutta,M·iii·78-88),也有详述。
  [6] 《摩诃僧祇律》卷四( T22 · 254-255 ),《十诵律》卷二(T23 · 7- 8 ),《鼻奈耶》卷一( T24 · 855-856 ),巴利《律藏》“第三波罗夷”( Tatiya-paaraajika, 指Manussa-viggaha, “人体戒”, 即是“杀生戒”, V ·iii · 68-71 )。
  [7] 如︰“玆有比丘,往阿兰若,或往树下, 或往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系念面前后,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8] 宿命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
  [9] 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
  [10] 佛先教众比丘修习“不净观”,结果导致比丘们自杀或互杀,因而改授“安般念”。律藏并指出此为“杀生戒”制定的因缘之一。
  [11] “初坐禅人从初出息乃至入息,从一至十,过十不算。复说︰从一至五,过五不算。不令意误。是时当算,乃至离算,从入出息事 (所依) 念住。此谓名“算”。
  随逐者,摄算,以念无间逐出入息,此谓“随逐”。名安置者,或鼻端,或于唇,是入出息所触处,于彼作风想令念住,此谓“安置”。名随观者,由触自在,当随观相, 于此所起喜、乐等法,应当随观,此谓“随观”。 彼算为觉 (新译为“寻”) 灭,令得出离觉。随逐者,为灭粗觉,于出入息作念无间。安置为断于乱,作不动想。
  随观者,为受持相 ,为知胜法。”( 430b18ff ,)
  [12]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16 3-173)、《修行道地经》( T15,215-219)、《杂阿毗昙心论》( T28,934,) 、《法界次第初门》 (T46,673) 作“数、随、止、观、还、净”。《守意经》的情况比较复杂,它有二种说法︰一是“数、随、止、观”,二是“数、随、止、观、还、净”。
  [13] 包括《阿毗昙毗婆沙论》(T28,104-1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132-137)、《成实论》( T32,355- 356 )、《阿毗达磨俱舍论》( T29,118-119) 中的六次第皆名为“数、随、止、观、转、净”。
  [14] 《坐禅三昧经》(T15,273-276)
  [15] 其他如《达摩多罗禅经》(T15,301-310) 作“数、随、住 (或‘安止’)、观、还 (或‘回转’)、清净”;《阿毗达磨俱舍释论》(T29,270-271)作“数、随、安、相、转、净”。;《瑜伽师地论》(T30·430-433)明言了“数”次第,而“安住”、“随行”、“转”、“还”只略提了一下(431c1f)。
  [16] 大正46,页553c。文中“善识法恶”可能是“法要”的错字。
  [17] 大正46,页554a。
  [18] 在智者大师著作中对“心”一词的使用,除了虚妄心的传统意涵外,时常有“主体心”的意思。当他视心为一种虚幻不实的东西时说︰“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适言其有,不见色质;适言其无,复起虑想。不可以有无思度故,故名心为妙。” (《法华玄义》卷1上,大正33,页685下。)“无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四句皆不可思议。……四句求无明,不可得。”(《玄义》卷2下,大正33,页699下。)但在谈圆观时的“一切心”说法,则又是主体心的用法了。
  [19] 大正46,页554ab。
  [20] “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乃至一切诉诸世俗名言(难脱自性见)的方法,都只能提供操作型定义上的分析方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最后之□□
下一篇:事亲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