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宗密之三教会通思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国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
中华佛学研究发行
1999年03出版
页271-304
--------------------------------------------------------------------------------
页271
提要
  
过去研究宗密思想的学者,注意到唐代宗教文化环境与其
三教思想的可能关联,但很少追究宗密三教思想的源头,本文
尝试补足这段研究空白。宗密著作中涉及儒道二教本源论的部
份,基本上是采用澄观的见解再加以修正,宗密所述之大道说
、自然说、元气说和天命说的内容,我们在《华严经疏》和《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可以找到相近的说法。然而,澄观主张对
内外教义作严格的区分,宗密却将儒、道的本源论与佛教会通
,这是宗密继承澄观之观点后的新开展。宗密将儒、道思想包
含于判教体系之中,也受到慧苑判教思想的影响,两人的判教
体系有很多共通处。慧苑的最初一教为“迷真执异教”,涵盖
印度和中国外教有关万物本源的主张,宗密则以“迷执”来指
称儒、道二教。慧苑立迷真执异教的目的,意在藉此批判外教
,让人不致混滥了内、外教义;宗密谈论外教的本源论,则是
为了将其会通于佛教,这是出于宗密对中国固有思想与宗教的
包容态度。宗密会通三教的思想,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一
种承先──开展──启后的重要地位。他的三教会通思想不再
是浅层的教义比配,乃是透过心识论所进行的深层会通,为三
教会通思想的重大突破。宗密著作中关于三教会通的见解,在
宋、元、明各代广为高僧与居士们所引用,极受推重,足见影
响之深远。
关键词:1.三教会通 2.宗密 3.澄观 4.慧苑
页272
一、引言
  
儒教与道教是汉地固有的宗教与思想体系,深深地渗透于
中国社会之中,特别是儒教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仪节影响至深。
当异质的佛教自西方传来,三教之间的冲突自然无法避免;然
而,在冲突的一面外,佛教寻求与中国本土文化与思想的调合
,儒、道二教亦自佛教中吸取许多新思想成份。三教之间的调
和与论争,在中国文化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上演著。牟子著《
理惑论》,站在佛教的立场调和三教;晋世道士王浮伪撰《老
子化胡经》,指老子出关西行度化释迦;南齐道士顾欢作《夷
夏论》,视佛教为夷狄的宗教,认为中国自有卓越的道教,没
有信奉夷狄神祇的必要;[注 1]慧远针对沙门礼敬王者、沙
门袒服、沙汰僧众等问题与排佛论者论辩[注 2]等等,在梁
僧祐《弘明集》和唐道宣《广弘明集》中,保存了众多佛教与
他教对论的资料。其中东晋名僧道安的《二教论》驳斥“三教
虽殊,劝善义一,途迹诚异,理会则同”这样的主张,认为:
“教若果异,理岂得同?理若必同,教宁得异?”[注 3]有
趣的是唐代宗密却主张“三教皆是圣人施设,文异理符”这样
的态度,正与道安所破斥之对象的观点相同,[注 4]从道安
到宗密的四百多年之间,三教之间的调和似乎有了非常显著的
进展。宗密这种对于儒、道二教的包容性态度,和他个人的生
命气质与学思历程有很大的关系,[注 5]比他稍早的华严祖
师如
───────────────────────────
注 1:参见道端良秀:〈中国????佛教?他教??对论〉
,收于井?口泰淳编:《佛教?他教??对论》(京都
:平乐寺,1980),页93-121;及汤用彤:《汉魏两
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务,民国51年,台一版)
,页461-466。
注 2:参见镰田茂雄著:《中国佛教通史》,第二卷,关世谦
译(高雄:佛光,民国75 年),页360-382。
注 3:见《大正藏》卷52,页136中、137中。
注 4:参见吉津宜英:《华严禅?思想史的研究》(东京:大
东,1985),页334-335。
注 5:参见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民国77年),第
一章“宗密生平与著作”。
另参见 P. N. Gregory, Tsung-mi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 P., 1991) ,第一章“宗密的传记”。
页273
慧苑、澄观,仍在佛教与外教之间画上一道清楚的界线。宗密
的三教会通思想,非常值得我们探究。
   过去研究宗密思想的学者,注意到唐代宗教文化环境与其
三教思想的可能关联,但甚少追究他的三教思想源头,这是本
文撰写的主要动机所在,尝试对这段空白有所补足。宗密著作
中有关儒、道本源论思想的部份,很多地方是继承自澄观的《
华严经疏》与《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以下称《演义钞》)。
澄观在著作中提及儒、道思想之处,著眼于两家所持的万物本
源观点;宗密所述的儒、道本源论,主要的内容即采用了澄观
的说法。又法藏弟子慧苑的判教体系的最浅一层为“迷真异执
教”,包含印度外教与中国儒、道的思想,其判教架构似乎启
发了宗密,宗密也指儒、道教义为“迷执”。虽然我们难以在
慧苑和宗密的判教思想之间找到直接关联的证据,但两人的判
教体系确有极为类同之点,若对他们的体系进行细密的比较,
会发现思想上的联系之处。宗密在继承前人的思想之余,也有
非常重要的新开展。在宗密之前,华严祖师如智严、法藏、澄
观都未将儒、道二教包含于判教体系,澄观甚至强烈批判慧苑
的判教体系中搀杂外教学说;其实,慧苑也主张在内外教义之
间做严格的区分,不可相混。[注 6]到了宗密,则不仅在判
教架构中涵摄了儒、道二教,甚至指出儒、释、道三者的万物
本源观点都可以会归于相同的真源,态度是至为包容性的。
   除了对宗密的三教思想进行考源以外,我们也注意到他的
会通思想受到历代佛教祖师大德们的激赏,影响后来的中国佛
教思想甚钜,对于唐以后佛教教义能够高度融入中国文化圈中
,以及三教的趋于调和,他的著作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宋
代高僧大慧宗杲、金元之际的万松行秀、明代的蕅益智旭、钱
谦益等,都不吝对宗密三教会通思想给与高度的肯定与赞扬,
或在著作中引用他的观点。又呈显宗密三教会通思想的系统性
著作《原人论》,一直在中国佛教圈中受到注意,宋朝的晋水
沙门净源撰《华严原人论发微录》、元朝圆觉和尚作《华严原
人论解》,明代杨嘉祚又对圆觉的注疏作了删合而成《华严原
人论合解》。关于历
───────────────────────────
注 6:参见Gregory前引书,页256、259。
页274
代祖师大德对宗密三教会通思想的推崇,冉云华教授已提供了
许多文献资料,[注 7]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阐述。
近人冯友兰,以及研究宗密的现代学者如冉云华、镰田茂雄、
杨政河、Gregory 等,对于宗密的三教会通思想都有很高的评
价,文中也引述了他们的说法。
二、宗密对澄观思想的继承
  
宗密有关儒、道二教万物本源论内容的叙述,其灵感当是
得自澄观的《华严经疏》与《演义钞》。澄观在论及外道思想
时,是以“无因”、“邪因”为归类不同计执的标准,虽亦提
到“虚无”、“自然”、“道”等名目,并未明确区别出如宗
密所分的大道说、自然说、元气说与天命说。由于宗密所述的
四种学说的主要内容,我们都可以在澄观的撰述中找到极为相
近的说法,应该说宗密受到澄观著作的启发,将他的观点做进
一步的归类整理。澄观在论说儒、道二家的本源论,是采分疏
性的进路,在引用《老子》、《庄子》和《周易》的有关文句
时,将所引的文句逐条作个别的解释,忠实地引述当时流行注
疏的观点,以说明其为无因或邪因,并未将不同文句的解释内
容统合起来;[注 8]宗密则不然,他将本属不同典籍之不同
文句的解释内容整合起来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严密理论。以下即
依大道说、自然说、元气说和天命说的顺序来讨论。
(一)大道说
  
宗密的大道说是“大道”与“虚无”两者的结合,成为“
虚无大道”一词。[注 9]而先于宗密提出“大道”与“虚无
”两观念的,主要是澄观的《演义钞》。我们先看宗密《圆觉
经大疏钞》(以下称《疏钞》)中怎么说明大道说的观点(括
号内为夹注):
───────────────────────────
注 7:参见同注5引冉云华书,页250-253。
注 8:参见《大正藏》卷35,页521中。
注 9:《原人论》云:“所言万物皆从虚无大道而生者,……
。”(《大正藏》卷45,页708中)
页275
道者虚无非有非物者,子书曰(不记的名):夫道,虚
也,无也,非有也,非物也。非物不可以物征,非有不
可以有诘。若具而言之,非天、非地、非阴、非阳云云
,乃至白黑玄黄、角征宫商、长短方圆、幽冥暗光、盈
虚卷张、生死出亡(一一如天地阴阳皆有非字),一切
皆非也,一切皆无也。无也,不可诘;非也,不可穷。
……都目天地之间人畜山川众多品类之物,无非道也。
疏覆天载地等者,谓天地是万物之本;既覆载万物,大
道是天地之本,故又覆载天地也。次行星等,亦例此知
,谓道行于星,能翔于鸟。若无道者,星不能行,鸟不
能翔,明不能暗,贤不能愚,痴不能贱,通不能贵,故
结云:无非虚无之道也。夫道者,非明而能明于明,非
暗而能暗于暗,非有而能有于有,非物而能物于物,无
生而无不生,无死而无不死等。非天地者,能为天地;
非阴阳者,能为阴阳,(乃至)白黑方圆等,一一如上
所列。非字有皆能也,皆非者是本,而能者是末,故知
道非本末而通本末。如前所说,一气为本,二三万物为
末也。疏通既是生死等者,由上而观,一切是道而能为
之,则知是生死源、贤愚本等也。[注10]
重点是在说明道体虚无,无法具体描状其内涵,却具有生成天
地间一切事物的真实作用。虚无大道是一切万物存在的根据,
从本末关系来看,道既不是本,更不可能是末,是超越于本末
之上。道与虚无,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接著,我们来考察澄观的说法。澄观论说“道”生出天地
万物时,引到《道德经》和《易系辞》的文句来代表儒、道两
家的说法,且基本上是将两部典籍的不同文句分开来讨论。以
“道”为万物的生因,其中之一是老子的观点,《演义钞》说

───────────────────────────
注10:见《卍续藏》册14(台湾中国佛教会影印本),页414
b-c。
页276
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为其因是邪
因也。[注11]
道是自然而然的,道先生出“一”,再展转生起天地和存于其
中的万物,即《老子》四十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这个生化历程的解释,澄观引用河上
公注本的观点,《演义钞》说:
《道德》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前则逆推,此则顺辩。注云: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
冲和妙气;于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阳气;阳气不能独生
,又生阴气。积冲气之一,故云一生二;积阳气之二,
故云二生三;阴阳合孕,冲气调和,然后万物阜成,故
云三生万物。[注12]
道先生出冲和妙气,也就是“一”;冲气并非直接生化万物,
而是由冲气进一步生出阳气和阴气,阴阳二气的相激相荡,加
上冲气的调和,不断地创生天地万物。宗密曾在《疏钞》中完
全引用了这一段,但改“冲和妙气”为“冲元之气”,[注13
]欲与“道生元气”的说法连成一气。“道是自然”欲表达的
是《老子》第二十五章的观念,《演义钞》解说全章如下:
谓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经》“有物混成”章。此先有
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
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注云:因所大而名之,得一者,天、地、王也。天大
能覆,地大能载,王大能法地、则天、行道。……次文
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云:
───────────────────────────
注11: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中。
注12:见《大正藏》卷36,页103下-104上。
注13:见《疏钞》,《卍续藏》册14,页352b。
页277
人谓王也,先当法地安静,既尔又当法天运用生成,无
为令物自化。人君能尔者,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又上
释道大云:以通生表其德,字之曰道;以包含目其体,
强名曰大。[注14]
澄观说明这一段时所采的注文,同样是河上公注。其中“得一
者,天、地、王也”和“天大能覆,地大能载”二句,相信对
宗密有很大的启发。上面所引宗密《疏钞》说明大道说的一段
,即说:“疏覆天载地等者,谓天地是万物之本;既覆载万物
,大道是天地之本,故又覆载天地也。”而“得一者”的观念
,见《老子》三十九章,其文如下:
昔之得一者,天得之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一”由道所生,“得一”其实也就是“得道”,此即相近于
宗密所说的“道行于星,能翔于鸟”;“天地之间人畜山川众
多品类之物,无非道也”;“一切是道而能为之”。也就是说
,天地之间一切万物的生成,都要有道作为其根据。
   宗密“虚无大道”说的形成,除了《道德经》的有关内容
外,和澄观解明《周易.系辞上》之“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二句的内容很有关系。我们节录澄观
的解释如下(括号内为夹注):
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
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及,况之太极者也。
孔云:太极,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老子云道生一,此即太极之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
,故云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一生二也。……[注15]
───────────────────────────
注14:见《大正藏》卷36,页103下。
注15: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中。
页278
一阴一阳谓之道者,注云: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
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用之极
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
…孔疏云:(孔疏非孔子,乃孔颖达也)一谓无也,无
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太极
,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注16]
两段引文的“孔(疏)云”之前,都是韩康伯的注解。韩氏以
老子的观念来注《易传》,孔颖达基本上仍追随他的观点。《
易传》的“道”是儒家的道,蕴含有道德的意义,在“一阴一
阳之谓道”之后,接著有“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与《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本属不同的概念;然在韩康伯与
孔颖达的疏解之下,《易传》与《老子》的“道”成为接近的
概念。澄观对于“阴阳”与“无”的差别仍是有所分疏的,他
注意到《易传》本文与注疏有歧义之点:
圣人以人事名之,随其义理以立称号。释曰:若以阴阳
变异能生万物,即是邪因;而注及疏皆云一者无也,故
是无因。[注17]
《易传》主张天地万物的生灭是由阴阳二气的相和与离散所决
定,如此则为邪因所生;但若依据韩注与孔疏,视道就是太极
,为寂然虚无的本体,则为无因而生。宗密的兴趣在万物生成
的本源,他将本属《易传》与《老子》之不同文句的注解文脉
整合起来,形成大道虚无而为万物根据的大道说。
(二)自然说
  
在澄观的《华严经疏》中,指出老子和庄子都是计执“自
然”的:“如庄老皆计自然,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若以自然为因,能生万物,即是邪因;若谓万物自然
而生,如鹤之白,如乌之
───────────────────────────
注16: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下。
注17: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下-105上。
页279
黑,即是无因。”[注18]澄观对老子“道法自然”一句的解
释已如前述,宗密将其整合于“大道说”中;“万物自然而生
”在《演义钞》的疏解中则成为专属于庄子的观点:
疏若谓万物自然生而下,出庄子意,则万物自然而使之
然,故云自然,即无因也。[注19]
进一步的论证皆引用《庄子》一书的内容和相关的注疏:
若引庄子者,《庄子.大宗师》篇云: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注云: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有常无之
信,故无形也。……又云: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
以固存。注云:明无不待有而无也。又云: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注云:夫无也岂能生神哉?不神鬼帝而鬼帝
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生天地而天帝自生,斯乃不
生之生也。……注云:道无能也,此言得之于道,乃所
以明其自得耳。又云: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
。注云: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则内放其身,而
外冥于物,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也。意云:但有知
有为,皆不为而为,故自然也。[注20]

此处澄观所依的注释书是郭象《庄子注》。考庄子所说的内容
,是在阐述“道”或“天”的自然精神,《大宗师》一篇的著
眼点即在人要效法道的自然精神。[注21]澄观则侧重于“不
知所以然而然”的自然生,道虽然无为无形,如此正可以不限
制万物,让万物自然生成。若自然生,则
───────────────────────────
注18:见《大正藏》卷35,页521中。
注19: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中。
注20: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上-中。
注21: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二言:“本篇云:人犹效之。效
之言师也。又云:吾师乎!吾师乎!以道为师也。宗者
,主也。”
页280
有无因生的过谬,《演义钞》演述如下:
言生应常生者,人自然生应常生,人不待父母等;众生
菩提亦自然生,则一切果报不由修得,此正无因之过。
[注22]
澄观提出自然生的问题,目的是要呈显蕴涵于其中的无因生的
错误见解。若一切事物的生成不必等待因缘和合,则人类的出
生不由父母的精卵结合,这与现象上的观察所得相矛盾。又如
果众生会自然发生佛法上的觉悟,不必透过精进的修学历程,
如此并不符合现实情况,连佛陀都是经由累劫的修行才成就,
何况是其他的佛教修行者。
   澄观对于自然生的说明并不多,但宗密的观念可以说就是
以澄观的说法为骨干,再加以进一步的敷衍。《疏钞》中说明
自然说主张如下:
疏外计自然下,第三段也,彼为此计者,意云:生死废
起,咸皆出于虚无,成于无为。故出无从出,是谓恍惚
;生无从生,是谓杳冥,其来无迹,其往无涯,无门无
房,四达之遑。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
明,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欤!是故出无本入无窍,无
本而自生,无窍而自死,夫无本无窍者,虚无也。虚无
不为而自生,虚无不作而自出,故曰万物职职皆从无为
以殖。……由此而推之,自然者不藉为作,自化者不藉
因缘,咸出于虚无,生于无为。夫无为而成,不劳规矩
;虚无而出,不假钩绳。是故自生自化,其理已备;自
成自长,其事已足,故曰: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注23]
一切都从虚无出,虚无不是直接生出万物,而是一种“不生之
生”,不加以任何干涉,让万物自生自长,一切事物的生成都
是“已而不知其然”,也就是“自然而然”。自然生成则不必
透过因缘和合,一切都是
───────────────────────────
注22:见《大正藏》卷36,页104上。
注23:见《卍续藏》册14,页416b-c。
页281
出自虚无,如此则是无因而生,宗密破斥自然说,就是针对无
因生所产生的矛盾:
又言万物皆是自然生化非因缘者,则一切无因缘处悉应
生化。谓石应生草,草或生人,人生畜等。又应生无前
后,起无早晚,神仙不藉丹药,太平不藉贤良,仁义不
藉教习。老庄周孔何用立教为轨则乎?[注24]
主张自然生,破坏了一切因缘法则,国家的安治、道德观念的
养成,都成为自然而然的,不必透过任何人为的努力。万物自
然生成,则不必有一个生化万物的本源,所以说一切都出自虚
无。无因生不仅不符合事物生起有其内因和外缘的常识观察所
得,也对道德的努力形成了潜在的危害。关于第一点,澄观有
过相同的表达;至于道德的否定论,可以从无因生很自然地推
得。
(三)元气说与天命说
  
宗密将元气说与天命说分开来叙述,但在澄观的《演义钞
》中,相关于宗密之元气说与天命说的内容,是分散于释教与
儒、道二教之差异点的十条比较中。澄观本来的目的,意在说
明佛教与外教的别异,以突显佛教的优越性;宗密则将十条差
异的内容再区分为元气说与天命说,作为批判的基础。宗密《
疏钞》指出元气说的主张为(括号内为夹注):
意云:万物唯气,离气无物,禀神于天,受形于地,故
形神者,粗妙之质。(故五运云:形质之始谓之太极。
)粗妙者,清浊之气,散则反至本,聚则成于物,聚散
虽异,其为气则一焉。以恒一之气,运造化之功,千转
万变,而未始有极也。《礼记》说人死云:魂气归于天
,形魄归于地,故祭者,求之阴阳之义也。
───────────────────────────
注24:见《原人论》,《大正藏》卷45,页708中。
页282
言求阴阳者,既归天地,即归阴阳,阴阳聚又却为人,
故不可极。[注25]

又《疏钞》中天命说的主张如下(括号内为夹注):
言散则成始者,谓天地二气相合,始成人物等,故散即
却归天地;天地,即人物之始也。……谓若如汝所计,
富贵、贫贱、贤愚、好丑、仁暴、勇怯、 祸福、吉凶
,皆天命者,则天之赋命,奚为贫多富少等也?……所
谓无行者贵(今广列疏中所引,令人皆见),守行者贱
;有德者贫,无德者富;仁人者亡,不仁者寿;就义者
凶,不义者吉;有道者丧,而不道兴。既兴、丧、寿、
夭,一切在天,天何兴不道而丧有道耶?[注26]
从以上两段引文来看,天命说和元气说有重叠之处,元气说主
阴阳之气为一切生化的源头,但“阴阳二气”有时和“天地”
混而不分,元气说中的“禀神于天,受形于地”,以及天命说
的“天地二气”,即为观念相叠的明证。
   澄观《演义钞》的论说内容不是在陈述阴阳二气或天地为
不同于道或自然的其他本源论主张,他只是在比较佛教与外教
在义理上的别异处,以下所摘出者为十条差异点中有关元气和
天地的说法:
况此方儒道善止一身,纵有终身之丧,而无他世之虑。
虽齐生死,强一荣枯,但以生死自天,枯荣任分,天乃
自然之理,分乃禀之虚无。聚散气为生死,归无物为至
道。方之释氏,不合同年。略辨释道之殊,以举十条之
异:……二、气非气异:……道以气变为神,无为自化
,自化则无修无习,弃智绝圣。……三、三世无三世异
:儒道以聚气为生,散气为死,死则归夫天地,不
───────────────────────────
注25:见《卍续藏》册14,页417c。
注26:见《卍续藏》册14,页415b-c。
页283
续不存。……四、习非习异:……儒道以善恶由分,愚
智自天;禀纯和则至圣至神,禀浑浊则为愚为暗。……
五、禀缘禀气异:……儒道以富贵吉凶皆由气命,禀气
者不可改异。……六、内非内异:……儒道以人物蠕飞
,皆由天地所变。……八、天非天异:儒道以祸福吉凶
派流为二,一者天,二者地。地而所为可为闭绝,故谋
未兆而散脆微;天之所为不可遁避,故受而喜之,忘而
复之。……[注27]
与宗密元气说有关的,有第二、三、五条;与天命说相关的,
为第三、四、五、六、八条,其中三、五条是重叠的。透过宗
密与澄观之说法的比较,我们知道宗密是采用澄观的观点,再
加以整理分类,转化为元气说和天命说二种本源论思想。
三、宗密与慧苑之判教体系的比较
  
慧苑于《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以下称《刊定记》)中
评论了诸家的判教思想以后,提出他所立的迷真执异教、真一
分半教、真一分满教、真具分满教的四教判教体系。慧苑之所
以采用四教的分类,和《宝性论》将众生分成四类有关,《刊
定记》说明如下:
今依所诠法性,以显能诠差别,谓有全隐、全显、分隐
、分显,以立四教故。《宝性论》第四云:有四种众生
,不识如来,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
者,辟支佛;四、初心菩萨。今之所存,依此而立。初
、迷真执异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声闻
;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
当彼识如来藏之根器。[注28]
其中最令人感到兴趣的是“迷真执异教”,里面包含印度的诸
种外教和
───────────────────────────
注27:见《大正藏》卷36,页106上-中。
注28:见《卍续藏》册5,页12b-c。
页284
中国的儒道二教的学说,指出谈到中国儒、道二家之本源论的
,不出《易经》、《老子》、《庄子》三部典籍:
第二、述此方者,除伪书之外,说天地万物本所从生,
莫出于《易》、《老》、《庄》也。此三家大意略同,
而文稍异。初依孔丘,述易为万物之始,生于万物故。
……二依李聃,计自然为万物因,则万物无非自然故。
……三、庄周计道万物因,则道无不在故。[注29]

以老子计执“自然”为万物因,庄子计“道”为万物因,和澄
观所用的名目正好相反。无论如何,慧苑能够在判教体系中特
别为外教安排一个位置,和宗密在佛教教义之下先立儒、道二
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宗密并非不知道印度的外教,只是他的
著眼点更放在中国本土,《圆觉经大疏》说(括号内为夹注)

初者,谓儒道二教(此方无西域宗教,故不辨之也),
说人畜等类,皆是虚无大道生成养育,谓道法自然,生
于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人畜万物。故愚智、贵贱
、贫富、苦乐,皆禀于天,由于时命;及其死也,却归
天地,复其虚无。[注30]
宗密这一段话是外道本源论的总论,他接著用了许多篇幅来说
明大道说、自然说、元气说和天命说的内容,《疏钞》中还有
更大篇幅的疏解。和慧苑相比,宗密无疑是更重视中国固有的
思想,而略去了对印度外教学说的讨论。
   慧苑的 第二教“真一分半教”为针对声闻根性的修行者
所说,教义内容的重心在人我空;而宗密在佛教内部的人天教
之上立有小乘教,其重点也是人无我。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人
的说法。首先,《刊定记》
───────────────────────────
注29:见《卍续藏》册5,页12d-13a。
注30:见《卍续藏》册14,页163a。
页285
说:
第二、真一分半教者,谓于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
说生空所显之理。……以其根劣,未堪闻说二空所显无
分限真故。《智度》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钝根故,为说
众生空。《起信论》云:法我见者,依二乘根钝,如来
但为说人无我。[注31]
小乘弟子根机尚未成熟,所以如来只为他们演说人无我的教义
。被真一分半教人士执为生命存在之根本原因的,是六识、三
毒;或某些部派主张的现在色心、微细意识、补特伽罗等染净
诸法生起的根据,《刊定记》接著说:
释曰:当此教机,虽不同前别执异道,然由未闻真具分
义故,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所依,故《阿含》
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乃至云以此三毒为因缘故,
起于三业;三业因缘起于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又云: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乃至云是谓生死诸法之根本
,此据染根本说。……经部师计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因
,……。如《成唯识》第三中说,又计微细意识为染净
因,拣犊子部计补特伽罗为染净因。……此教虽有多部
异计,莫不迷真具分义故,别建立染净之因。[注32]
如果与宗密《原人论》的小乘教做比较,我们会惊讶于二人说
法的相似性,宗密说(括号内为夹注):
二、小乘教者,……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
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贪名利以荣我)、嗔(
嗔违情境恐侵害我)、痴(非理计校)等三毒。三毒击
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
───────────────────────────
注31:见《卍续藏》册5,页13b。
注32:同前注。
页286
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
处(共业所感)。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
报。……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
相,元无我人。[注33]
除了《原人论》未提及小乘诸部主张的“染净因”之外,以三
毒为众生起惑造业、轮转世间之根本原因;以小乘弟子只知人
空,不知法空,两人的重点完全相同。慧苑的说法还可以进一
步推源到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指出小乘只有六识的
观念;[注34]又“五教十宗”的小乘诸宗除“说一部”外,
虽有“人我空”的共许,但都计执某种程度的“法有”,或执
取某种轮回的主体。[注35]
   慧苑的真一分半教之上是“真一分满教”,相当于唯识的
教理,以二空(生空、法空)所显真性和阿赖耶缘起为其教义
上的核心,《刊定记》叙述此教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三、真一分满教者,谓于真如随缘二分义中,具说不
变生法二空所显真性。当此教机,虽不同前执法有体,
而二空所显还是凝然。……释曰:由此真如但是不变无
随缘故,故依生灭八识建立生死根本及涅槃因故。[注
36]
这一教相当于法藏五教判中的“相始教”,《华严一乘教义分
齐章》说明始教的心识观为:
若依始教,于阿赖耶识,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于真理
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
赖耶,从业等种
───────────────────────────
注33:见《大正藏》卷45,页709上-中。
注34:参见《大正藏》卷45,页484下。
注35:参见《大正藏》卷45,页479下-480上。
注36:见《卍续藏》册5,页13d。
页287
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注37]
二人的观点非常近似,法藏的相始教应为慧苑真一分满教的思
想源头。宗密《原人论》中“大乘法相教”的内容,可以说与
慧苑的真一分满教大同小异,也强调阿赖耶是生死根本,转出
其他的七识与变现识之所缘境的相分,并说明此教同时了知人
空与法空(括号内为夹注):
三、大乘法相教者,说一切有情无始以来,法尔有八种
识。于中第八阿赖耶识是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
转生七识,皆能变现自分所缘,都无实法。如何变耶?
谓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第六、七识
无明覆故,缘此执为实我实法。……我身亦尔,唯识所
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由此起惑造业,生死无穷(广
如前说)。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识所变,识为身本。
[注38]
宗密和慧苑所说基本相同,稍有不同之处,是慧苑特别强调此
教所证的二空所显真如,只是真如不变、随缘二义中的不变义
,缺乏随缘一义;宗密则偏重于说明根身器界由识所变的过程

   除了迷真执异教以外,慧苑判教体系中还存在一个相当不
同于法藏判教的地方,就是第四教的“真具分满教”。这一教
中又包含“理事无碍门”和“事事无碍门”二门,前者相当于
法藏的“大乘终教”,后者相当于“华严圆教”。慧苑曾经批
评过法藏将顿教包含于五教中,认为顿教是不须使用语言的(
亡诠),如何可以成立为用语言表达的一教(能诠);[注39
]他当然不会另立顿教,有趣的是在宗密的判教体系中,我们
也看不到顿教。宗密以《大乘起信论》作为根据的判教体系,
最高
───────────────────────────
注37:见《大正藏》卷45,页484下。
注38:见《大正藏》卷45,页709中-下。
注39:《刊定记》言:“古德五教中立顿,……当知此并亡诠
显理,何复将此立为能诠?”(《卍续藏》册5,页12a
)。
页288
的教义已转向如来藏思想的理事无碍观,[注40]因此,此处
仅说明慧苑第四教中的理事无碍门。《刊定记》说:
初中圣教说真如随缘作一切法,不失自体,诸法即真,
不 生灭。所以者何?由无自性理,诸法得成;由诸法
成,方显无性理。一、依理成事,……《密严》第三云
:世间诸众生,染净等诸法,皆依于藏识,为因而得生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二、会事归理者,……《涅槃》第八云:若言无
明因缘诸行,凡夫闻已,生二法想,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乃至云:若言一切法无我,如
来密藏亦无有我,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
之性即是实性。……《涅槃》四十云:无相者,谓一切
法无自相,无他相,无自他相。乃至云:如是等相,随
所灭处,名真实相,名为法界,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
空。三、理事互成者,……《密严》第三云:如来清净
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释曰
:由上教理,显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不同前教说生灭
智证无生灭理,不说如外智证智外如。[注41]
以上引文所述的内容,其实相当于《原人论》的“大乘破相教
”和“一乘显性教”的综合。宗密根据《起信论》一心涵摄真
如门和生灭门的义理,将真如门不生不灭的遮诠表述视同破相
教,生灭门则开展出法相教及其以下的诸教,《原人论》对此
阐说如下(括号内为夹注):
四、大乘破相教者,破前大小乘法相之执,密显后真性
空寂之理。[注42]谓初唯一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
不减,不变不易。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
名如来藏,依如来藏故有生灭
───────────────────────────
注40:关于此点,参见同注5引Gregory书,页163-164.
注41:见《卍续藏》册5,页14b-d。
注42:见《大正藏》卷45,页709下。
页289
心相。(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生灭诸相。)所谓不
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妄想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
[注43]
宗密以《起信论》为架构,强调不灭真心与生灭妄想的和合,
实同于法藏“终教”的心识论。[注44]但破相教旨在破除生
灭的法相,逼显真心不生不灭的一面,这不同于法藏的见解,
法藏在始教中另立“空始教”,层级非如宗密将破相教置于法
相教之上。慧苑所述的理事无碍门的内容,在理事无碍的如来
藏思想之外,实亦包含空性的思想,和宗密的最高二教除开合
的不同外,内容基本上一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