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英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
  陈英善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要
  心意识说,乃是中国南北朝佛教一相当复杂的课题,其中又以“
  阿黎耶识”之见解颇具争议,归纳约有三种看法:染、净、染净和合
  识。天台宗之慧思、智者正逢于此时代,其又如何来看待此问题?彼
  此间之见解有否差异?
  据本文之研究,慧思由于著重禅观之修证,视阿黎耶识为净识;
  智者著重于问题之厘清,对三种阿黎耶识看法采批判态度,认为三者
  乃“一三,三一”之关系;乃至备受争议的《大乘止观法门》则视阿
  黎耶识为染净识。
  至于心意识问题,就慧思而言,并未有明确之区分,尤其对第七
  识更显得模糊(直以金刚智视之),此种情形亦同样出现在《大乘止
  观法门》中,对第七识未有明确之交待。就智者而言,仍秉著厘清问
  题的态度批判将心意识作对立性之思考,认者三者之关系乃是“一三
  ,三一”。
  基于本文之研究,虽然认为《大乘止观法门》之立论与慧思观点
  有别,然其对金刚智之重视,可说延续著慧思禅观核心思想,由此更
  显示其与慧思间之密切关系。虽其受《大乘起信论》之影响采染净和
  合识,但于禅观本质并未有所改变,由此反而更可证明其与慧思之关
  系,采染净和合识只是思想之发展性运用而已。此显示了像《大乘止
  观法门》一部颇具争议的论著,从不同面向切入时,会得出不同结论。
  本文之论述主要有三部份:首先,探讨慧思心意识之看法;接著
  ,论述智者心意识之看法;最后,顺带处理《大乘止观法门》之看法。
  关键词:1.阿黎耶识 2.金刚智 3.无尘智 4.觉意三味
  页156
  一、前言
  有关心意识问题,是中国南北朝佛教中地论师、摄论师所诤论的
  重要议题,南岳慧思、天台智者正处于此时代中,其如何来面对此问
  题呢?
  从慧思的论著中,吾人可得知慧思对心意识的处理似乎并不明确
  ,其主要原因:著重于如何以金刚智转识,其认为意识、金刚智皆只
  是假名,皆是空,若能觉了,意识即是藏识。若就此而论,意识(第
  六识)、金刚智(第七识)、藏识(阿赖耶识)等三法可说只是一法
  而已。
  若上述论点可以成立,吾人进而探讨天台智者对心意识的看法,
  实与慧思之论点有密切之关系。依天台智者的看法,心意识乃是“一
  法论三,三中论一”耳,不可偏执,且对地论师、摄论师之偏执提出
  严厉之批判。而慧思与智者之最大不同,在于慧思视阿黎耶识为净识
  ;智者则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阿黎耶识为净或染或染净和合,皆由
  于所依因缘不同所致。就此而言,智者并未对慧思观点提出批评,可
  能因为慧思只基于禅观修证上视阿黎耶识为净识,而未卷入地论师、
  摄论师等之争执中。
  此外,本文亦探讨了《大乘止观法门》对心意识之看法。《大乘
  止观法门》虽然受《大乘起信论》之影响,视阿黎耶识为染净和合识
  ,但对第七识的交待并不清楚,尤其对无尘智、金刚智之重视,此等
  与慧思一向极重视金刚智及对第七识未有明确之交待是不谋而合的。
  由此反而可证明:《大乘止观法门》虽受《起信论》之影响,采染净
  和合识,但其对金刚智之重视,将之运用于转识上,此可说延续著慧
  思一贯的禅观思想,由此更可以证明其与慧思间之密切性。假设《大
  乘止观法门》为慧思晚期之作品,但吾人可以看出慧思晚期思想虽有
  其发展性,而其骨子本质的禅观思想是不变的,此从《大乘止观法门
  》重视金刚智可得知。
  藉由慧思、智者、《大乘止观法门》对心意识之探讨,可得知其
  面对问题、处理问题之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论点亦有所不同,但彼
  此之间又维系著某种之关连性,尤其慧思与《大乘止观法门》彼此间
  的关系更是微妙。这也是本论文何以以心意识作为探讨主题之所在,
  一方面呈现出南北朝佛教心意识之复杂性;一方面论述天台宗心意识
  的看法;另方面也显示《大乘止观法门》与慧思间之微妙关系。
  二、慧思对心意识之看法
  (一)《随自意三昧》之论点
  一般将心、意、识视之为:[1]
  页157
  心──第八识(阿黎耶识、藏识)
  意──第七识(末那识、阿陀那识)
  识──前六识(或指意识)
  慧思虽也运用了以上之名相,然其所指涉之意义是有所不同的,其不
  同在于视第七识为转识之觉慧(金刚智)及第八识(阿黎耶识)为藏
  识。会有此之转变,可能是慧思极重视禅观,以金刚智转凡夫分别识
  及觉了分别识即藏识所致,如《随自意三昧》云:
  凡俗愚人是六种识随缘系缚,....是名凡夫分张识相,生死根栽,非是
  圣慧。新学菩萨用第七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有集散,虚妄不
  实,无名无字,无生无灭,是时意根名为圣慧根者。[2]
  此乃藉由凡夫之意根与新学菩萨之圣慧根来作对比,凡俗愚人六种识
  是随缘系缚流转生死中;而所谓新学菩萨乃是能运用第七识金刚智来
  观察五阴十八界等一切诸法虚妄不实、无生无灭,由此将意根转为圣
  慧根。简言之,所谓凡夫乃是不能觉了诸法因缘空之道理而流转生死
  ;所谓初学菩萨即能觉了之,此时意根名为圣慧根,以此进而修行之
  ,如其接著云:
  从得信根乃至慧根,如是五根(指信、念、定、精进、慧
  )中说。因此信、慧
  [1]如《起信论》云:“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此义云何?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
  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
  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
  ....”(《大正藏》册32,页577中)此即将心意识三者分别论述,于
  唯识学方面,更是如此,如《瑜伽师地论》云:“此中诸识,皆名心
  意识。若就最胜,阿赖耶名心。....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
  我慢等思想为性。余识名识,谓于境界了别为相。”(《大正藏》册
  30,页651中)又如《成唯识论》云:“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
  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
  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
  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动间断,了别转故
  。”(《大正藏》册31,页24下)另从《摩诃止观》对当时心意识之
  批评亦可得知,如其云:“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
  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如是分别,堕心想见倒中,岂名为觉
  ?!”(《大正藏》册46,页14下)。
  [2]《卍续藏》册98,页348左下。
  页158
  二根力无所畏,总说有二种用:内能觉了破烦恼结,入无间三昧得解
  脱智,能觉一切众生根性;外能摧伏天魔外道,宿命神通皆得具足,
  发言可信,实不虚谬,名为信慧善转众生住七觉慧,故名圣慧根。[3]
  由于所得信、慧二根力无所畏,因而能以此慧破烦恼结,入无间三昧
  得解脱智;以及摧伏天魔外道、具足种种神通,亦以此令众生觉了住
  圣慧中。此即是圣慧根之涵义,不仅自觉了,亦令众生觉了,才可以
  称之为圣慧根,否则只是慧而已,不足以称为“圣”。对此,《随自
  意三昧》有进一步之解释,如其云:
  圣,名无著,亦名清净。能度众生,立照为圣。无著者,以圣慧根觉
  知六根空无有主,觉知六尘无色,觉知六识无名无相,如是三六(指
  六根、六尘、六识)无灭无取无舍,断一切受,故名无著。虽知己身
  及外众生诸法实相,亦能生知众生根性,是故名圣。得阴界实相,舍
  一切著,故名无著。若无爱著,即无染累,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毕竟寂
  然,....妄念心凡夫不了,能作生死,....菩萨以此圣慧根力善教道之,
  令诸众生同证圣慧,故言清净。[4]
  此说明了以“圣”慧根立名之原由,圣乃偏重于度化众生来说。当吾
  人能觉了诸法实相时,即能无取无舍断一切受,离一切染爱,此即是
  无著,偏著于自度上。若能以此觉慧觉了众生,除了了知诸法实相外
  ,亦能了知众生根性种种差别,而施以化度,此名为圣。因为菩萨能
  以此圣慧根自度亦能度他,令诸众生同证圣慧,就此而言清净,以显
  示凡圣平等无二,如《随自意三昧》云:
  是故佛言:众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众生性。菩提众生无二,知如
  此作天人师。凡夫六根、圣人六根,是凡圣根无一无二,不觉是凡夫
  ,觉了是圣人。生死烦恼根即是圣慧根;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
  法身。[5]
  若能彻底觉了凡圣根性无二,众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众生性,所
  不同者,在觉与不觉而已。若能如此彻底觉了,则能了知“生死烦恼
  根即是圣慧根;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换言之,透过觉
  了,意根转为圣慧根,不净身成为相好妙法身;
  [3]同上。
  [4]《卍续藏》册98,页348左下~页349右上。
  [5]《卍续藏》册98,页349右上。
  页159
  不舍烦恼根求菩提,不舍生死身求法身。如此则能彻底显示诸法清净
  平等无二,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毕竟寂然,臻于解脱境。
  由上之论述,可得知第七识金刚智并未离意识,只是转意根为圣
  慧根、转意识为第七识金刚智,甚至觉了意识即是清净藏识。有关六
  识、第七识、第八识等之种种关系,《随自意三昧》有段精采之论述
  ,有助吾人对此之了解,抄录如下:
  问曰:众生六识是生死识,不是智慧,《涅槃经》云:依智不依识。
  今此意识是何等识,而能如是种种巧用智慧无差?
  答曰:一切众生用智有异,不得一等?愚痴凡夫用六情识;初心菩萨用
  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慧,....;二者名为藏识,湛然不变,西国
  云阿黎耶识,此土名为佛性,亦名自性清净藏,亦名如来藏。若就随
  事,名智慧性;觉了诸法时,名为自性清净心。[6]
  又云:
  凡夫六识,名为分张识,随业受报天人诸趣;菩萨转,名第七识,能
  转一切生死。业即是涅槃,能觉凡夫六分张识令无变易,即是藏识。
  此第七识名金刚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生死结使即是佛法,譬如健
  将降伏四方,夷狄怨贼诸国弭伏皆作民子,第七识勇猛金刚决断诸法
  亦复如是。藏识者,名第八识,从生死际乃至佛道,凡圣愚智未曾变
  易,湛若虚空,亦无垢净,生死涅槃无一无二,假名亦不可得,五根
  不能见,无言能空,何以故?无空无无想,亦无有无作。[7]
  此透过意识来区分凡圣之差别,凡夫以情执用六识,因而随业受种种
  诸趣果报。菩萨则将意识转为觉慧;觉了六识湛然不变,此六识即为
  藏识(阿黎耶识、佛性、自性清净心、如来藏)。由此可知,菩萨所
  用的识,从随事而言,名智慧性;从觉了诸法而言,名自性清净心,
  此二种识乃是一体之两面。此亦可由第二段引文得知,从转识而言,
  名为第七识(金刚智);从所觉六识无变易湛若虚空而言,名为第八
  识(藏识)。以此显示菩萨所用之识不同凡夫;同时也显示了六识、
  第七识、第八识乃一法而说三,从迷而言,即是六分张识;就悟而论
  ,即是转识(第七识觉慧)与藏识(第
  [6]《卍续藏》册98,页351右上。
  [7]《卍续藏》册98,页351右上~下。
  页160
  八识)。即透过金刚智之觉悟,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毕竟寂灭,甚至连
  所用之假名亦不可得,因为无空无无想,亦无有无作,称此为自性清
  净心、如来藏、....。
  (二)《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之论点
  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未见对心意识作明确之分别,但认
  为六识是枝条及心识才是根本之说法,如其云:
  六识为枝条,心识为根本,无明波浪起随缘生六识,六识假名字,
  名为分张识,随缘不自在,故名假名识。心识名为动转识,游戏六情
  作烦恼,六识缘行善恶业,随业受报遍六道。[8]
  此中所谓的“心识”究竟何指?是第七识抑或第八识?由文中并不易
  确知,只知其是根本、是动转识而已。若对照下文其对一心所作的分
  法,仍存在著第七识与第八识之两种可能性,如其云:
  更总说心作,二分名心相,二分名心性。(心)相常共六识行,心性
  毕竟常空寂,无有生灭,无三受则无一切诸烦恼。[9]
  此将心分为心相与心性,心相常共六识行,心性毕竟常空寂。于此中
  吾人仍无法作进一步之推断,彼此存在著:六识──心相──心性三
  者之关系。若依《随自意三昧》而论,心性指的即是第八识,而心相
  是指第七识,此第七识常共六识行。若将此与前段引文结合来看,可
  得知心识指的即是第七识,故称此第七识为根本识、动转识,因第七
  识无明波浪起随缘生六识。然若就《大乘止观法门》而言,心相则是
  指第八识(容后论述)。
  以上之解释,亦只是一种推知,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并未
  使用“第七识”及“第八识”此等名词,只以“心相”和“心性”来
  分之,于观法上,亦名“观心相”、“观心性”,如其云:
  复次,欲破业障诸烦恼,作如是思惟:由我有身故,诸业聚集生,我
  今此身从何处来?本无从何生?谁之所作?如是观时,即知此身因过
  去世无明行业和合
  [8]《大正藏》册46,页640上。
  [9]《大正藏》册46,页640上。
  页161
  聚集而来生此。....业若属我,遍身内外中间观察都不见业;业若在身
  外,在何方所?遍观察之,都无处所。既不见业,观造业心;....心行
  若无常,我亦无业报,何以故?念念灭尽故。心行若是常,我亦无业
  报,何以故?常法如空不变易故。但虚妄念如梦所见,无作梦者,何
  况见梦法。心相如梦者,诸行如梦法,无梦无梦法,亦无观梦者,梦
  非是生灭,亦非无生灭,观梦者亦然。观察心相及行业不断不常,观
  蝥腹A是名观心相破一切业障,名之为解脱。即观心性时,心性无生
  灭,无名无字,无断常,无始无原,不可得,....。[10]
  此明心相如梦者,诸行如梦法,梦及梦法皆不可得,心性亦如是。此
  二观法,即《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之身身与身本观法。[11]
  其观法基本上是藉由金刚智之觉了,了知诸法毕竟空,如其云:
  能观六根空无主,即悟诸法毕竟空;观妄念心无生灭,即断无始无明
  空。解六识空得解脱,无六识空无缚解,何以故?六识非有亦非空,
  无名无字无相貌,亦无系缚无解脱,为欲教化众生故,假名方便说解
  脱。解脱心空,名金刚智,何以故?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无生灭,无名字,无相貌,并系无缚无解脱,一切结无障碍,假名说
  为金刚智。[12]
  此即由观六根、六识,乃至妄念心空,而得解脱。由此知六识是假名
  而说,乃至金刚智亦是假名而立说。为教化众生,说有六识,观六识
  空得解脱?若本无六识,何来有
  [10]《大正藏》册46,页640上~中。
  [11]身身(心身)观指心相观,所谓“身身者,从妄念心生,随业受报
  天人诸趣,实无去来,妄见生灭”(《大正藏》册46,页628上)。身
  本观,是指心性观,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云:“次欲坐禅时,应
  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
  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
  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
  槃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
  (《大正藏》册46,页628上)由此可得知,真身观、身本观、真心观
  ,即是心性观;而身身、心身之观,即是心相观。藉由此二种观法,
  仍不易确知心相(心识)究竟何指。若依《随自意三昧》心性(如来
  藏)是指第八识,而“心相常共六识行”,可推知是指第七识。然若
  就《大乘止观法门》而论,心相乃指第八识,心性为第九净识。
  [12]《大正藏》册46,页640上。
  页162
  系缚?既无系无缚,何有解脱?因此可知,六识、缚脱等皆是假名立
  说。至于金刚智,乃是从解脱心亦空而立,因为心“不在内,不在外
  ,不在中间,无生灭,无名字,无相貌,无系无缚无解脱”,而于“
  一切结无障碍”,假名说为金刚智。换言之,求心不可得而于一切结
  使无障碍,称此心为金刚智。至此,吾人亦可得知金刚智名称之由来
  ,实乃指解脱心空无障碍而言。即以金刚智代表解脱心空、无障碍,
  为化众生,假名立说称之为金刚智。
  (三)《法华经安乐行义》之论点
  同样地,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亦强调以金刚智觉了诸法空,但
  对于心意识未有明确之看法,如其云:
  用金刚慧觉了爱心即是无无明无老死,是金刚慧其力最大,名为首楞
  严定。譬如健将能伏怨敌,能令四方世界清净。是金刚智慧亦复如是
  ,能观贪爱无明诸行即是菩提涅槃圣行,无明贪爱即是菩提金刚智慧
  。[13]
  藉由金刚智的觉了,了知无无明无老死,如此能破一切无明烦恼;藉
  由金刚智之觉了,能观贪爱无明诸行即是菩提涅槃圣行,乃至能观无
  明贪爱即是菩提金刚智慧。此论点基本上是与《随自意三昧》、《诸
  法无诤三昧法门》共通的,是以金刚智觉了诸法空,进而觉了生死涅
  槃无一无二。若就此对比来看,《法华经安乐行义》虽未明述心意识
  问题,但涉及了六识、转识、藏识等内容,如《随自意三昧》所述。
  而对于藏识的论述方面,《法华经安乐行义》显然比《随自意三
  昧》、《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浓厚,此从其所论述“妙”是指众生妙
  可得知,如其云:
  众生妙者,一切人身六种相妙,六自在王性清净故。六种相者,即是
  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华读诵修行,观法性空,知十八界无所有,得
  深禅定具足四种妙安乐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净常眼。得此眼时,
  善知一切诸佛境界,亦知一切众生业缘色心果报生死出没上下好丑,
  一念悉知,于眼通中具足十力、十八不共、三明八解脱一切神通,悉
  在眼通一时具足,此岂非众生眼妙,众生眼妙即佛眼也。....凡种圣种
  无一无二,明与无明亦复如是,故名为眼种相妙。耳、鼻、舌、身、
  意亦复如是。[14]
  [13]《大正藏》册46,页699上。
  [14]《大正藏》册46,页648下~页699上。
  页163
  此明众生六根即是妙相。六根如此,六识亦复如此,皆藉由金刚智之
  觉了,了知诸法自性清净,此即是六根自在性清净。若就众生眼而言
  ,众生眼清净具足十力、十八不共法、三明八解脱等,若就此而论,
  众生眼妙即是佛眼,显示凡种与圣种无一无二;明与无明亦复如此。
  慧思于《法华经安乐行义》可说广申述此妙法,而此妙法则须藉由金
  刚智之觉了才能得知。因此,慧思于其诸论著中皆非常重视金刚智,
  此亦成为其禅观思想之特质,其重要性凌驾于对心意识之探讨。
  (四)小结
  综合慧思上述诸论著对心意识的探讨,可知《随自意三味》对此
  之著墨较多,但对“意”(第七识)并未有任何解释,只言:
  新学菩萨用第七识刚利智观察五阴十八界等无有集散,....。[15]
  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慧,....;二者....[16]。
  凡夫六识,名为分张识,随业受报天人诸趣;菩萨转,名第七识,能
  转一切生死恶业即是涅槃,能觉凡夫六分张识令无变易即是藏识。[17]
  此第七识,名金刚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譬如健将降伏四方,夷
  狄怨贼诸国弭伏皆作民子,第七识勇猛金刚决断诸法亦复如是。[18]
  此等在在显示了慧思视第七识为金刚智(转识、觉慧),能转生死恶
  业、能觉了六识不生不灭,亦能勇猛决断一切无明烦恼,故假名称之
  为金刚智。因此,可知慧思所谓的“第七识”,是指转生死业的觉慧
  ,故以金刚智称之,而非一般所说的我执识(末那识)。[19]
  [15]《卍续藏》册98,页348左下。
  [16]《卍续藏》册98,页351右上。
  [17]《卍续藏》册98,页351右下。
  [18]同上。
  [19]一般对第七识之解释,将之视为执我、我所等之俱生我执,如《
  起信论》以五意释之,所谓:“(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
  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
  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二者名为转识,依能动心能见相故。三
  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大正藏》册32,页577
  中)。如《瑜伽师地论》云:“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
  慢等思想为性。”(《大正藏》册30,页651中)
  页164
  至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及《法华经安乐行义》对心意识之论
  述则更少,甚至连第七识、第八识之名称皆未提及。虽如此,然而此
  三部论著中皆提到了“金刚智”,显示了慧思对此问题的重视,胜过
  于对心意识之关注,乃至备受争议的《大乘止观法门》亦延续此论述
  转识。
  三、智者对心意识之看法
  智者于早期作有《觉意三昧》,[20]于临命终口授《观心论》,
  [21]于其它论著中往往以“观心释”、“随文入观”明之,[22]此等皆
  显示了其对“心”、“意”、“识”之重视。
  就智者而言,心、意、识并非对立的,因此对心意识之看法并未
  有严格之区分,或言其基本上是反对严格区分对立的,此从其对当时
  诸论师之批判可得知(容于后述)。
  智者的诸论著中,所谓的“心”,往往是指众生当下之一念心而
  言。此一念心,也可称之为“意”或“识”,如《摩诃止观》于观阴
  入界境时,以识阴为心,[23]又如
  又如《成唯识论》云:“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
  (《大正藏》册31,页24下)因此,可看出慧思所说的第七识金刚智
  ,是类似唯识学中转识后的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而慧思特以
  金刚智称之,可能与其重视觉慧有关,觉了生死即涅槃,觉了六识即
  清净识,而非在于转识。纵使其亦用了“转识”之名词为第七识,而
  此转识是指金刚智而言,而与一般所言之转识亦有别。
  [20]《觉意三昧》之全名,是《释摩诃般若波罗蜜觉意三昧》(收录
  于《大正藏》册46,页621上~页627中)。依佐藤哲英《天台大师?
  的研究》,将之归属于前期时代著作(参见页99~页100,百华苑刊,
  1961)。
  [21]《观心论》,又名《煎乳论》(收录于《大正藏》册46,页584
  ~页587中)。如章安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云:“(智者)
  又经少时,语弟子云:商行寄金,医去留药,吾虽不敏,狂子可悲,
  仍口授《观心论》,随语疏成,不加点润。”(《大正藏》册50,页
  195下)
  [22]如《法华玄义》于七番共解五重玄义中,标“观心”明五重玄义
  (参《大正藏》册33,页685下~页686中)。于释诸境谛妙中,一
  一境中皆标“观心”明之(参页698下、页700下....),■妙如此,本
  妙亦如此(参页765上、页771中),乃至对《妙法莲华经》之“经”
  字解释亦如此(参页775上、页778上~页779上)。诸如此类,可说
  不胜枚举。其它论著,如《法华文句》、《维摩经文疏》等,莫不皆
  如此,尤其《摩诃止观》之十观法更是如此。
  [23]如《摩诃止观》云:“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观察,须伐其
  根,如炙病得穴,今当去丈就此,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
  。识阴者,心是也”(《大正藏》册46,页52上~中)。
  页165
  《觉意三昧》论述“意之实际”,又称之为“心源”,[24]以意代表
  诸心、心数,如其云:
  意,名诸心心数,....行者诸心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见动转,
  以是义故,名为觉意三昧。[25]
  可知心、意等彼此是共通的。亦因为如此,智者将心意识之关系视之
  为“一三,三一”,即一法论三及三即是一法(详见后述)。
  由于智者在论述心意识的关系中,较从批判的角度来切入,因此
  ,以下先探讨智者对论师偏执之批判,后再论述智者之心意识看法。
  (一)对论师偏执心染净之反省
  在《摩诃止观》论述一念三千时,对地论师、摄论师之偏执心具
  或缘具三千法(指一切法)展开了批判。
  有关一念三千是不可思议境,依《摩诃止观》的看法,可说从三
  个角度来切入,即就所证第一义谛、慈悲怜悯假名说、真俗不二中道
  观。就第一义谛言,如《摩诃止观》论一念三千时一开始所说的:
  夫一心具十法界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
  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在后,
  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
  ;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
  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
  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
  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
  称为不可思议境。[26]
  很显然地,立一念三千为所观境之不可思议境,是从一念与三千的不
  可分割性而言,
  [24]如其云:“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
  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
  心源。识之实际,即是....”(《大正藏》册46,页621上)。此中心、
  意、识是共同的。
  [25]《大正藏》册46,页621下。
  [26]《大正藏》册46,页54上。
  页166
  亦即一念与三千的关系是非纵非横、非前非后之关系,甚至连“非纵
  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此即是不可思议境。换言之,以纵、横、
  亦纵亦横、非纵非横等求一念求三千皆不可得。智者对地论师、摄论
  师之批判,显然是从此来评破之(于后论之),认为他们忘掉了第一
  义谛中无有一法可得。除了以第一义谛评破之外,智者亦基于俗谛随
  因缘可说来开显之,由开显中是一种疏解,实亦蕴藏著鞭破,此即是
  以四悉檀因缘四句展开之,如此一来,于世界悉檀立心具、缘具、共
  具、离具一切法,一一皆可成立,其余三悉檀亦如是。[27]如此一来,
  可立说之法门是无量多的,此反映了地论师和摄论师固执一端之偏执
  (不论是言心具一切法或缘具一切法),只不过皆就一边之立说而已
  。此即是第二个角度,就俗谛假名立说。第三个角度即是从真(第一
  义谛)俗之关系入手,从前面论述中,已得知就第一义谛而言,无有
  一法可得(一念不可得,更何况三千法);若就俗谛而言,可立无量
  法乃至无量法门。然此不可说(不可得、不可思议、第一义谛)与可
  说(俗谛)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如《摩诃止观》云:
  佛旨尽净,不在因、缘、共、离,即世谛是第一义谛也,又四句俱皆
  可说,说因亦是,说缘亦是,共亦是,离亦是。若为盲人说乳,若贝
  、若粖、若雪、若鹤,盲闻诸说即得解乳,即世谛是第一义谛。当知
  !终日说终日不说;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即破即立
  ,即立即破,经论皆尔。[28]
  就“佛旨尽净”而言,无有法可说,故言“不在因、缘、共、离”,
  若能如是解,即世谛是第一义谛;若从可说而言,说心具,说缘具,
  说共具,说离具一切法,实一一皆可成立,此无非令众生悟入第一义
  谛,如盲人闻种种譬喻而解乳。因此,经论之说或不说,实乃一体之
  两面,应作如是解:终日说即是终日不说;终日不说亦即是终日说,
  说与不说实并非对立,能如是解,则能同时双遮双照,明了“即破即
  立,即立即破”之道理。吾人往往将“破”与“立”作对立式的理解
  ,在此显示了“破”实际上
  [27]如《摩诃止观》云:“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谓四悉檀因缘也。
  虽四句冥寂,慈悲怜愍,于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或作世界(悉檀),
  说心具一切法,....;或说缘生一切法,....;或言因缘共生一切法,....
  或言离生一切法,....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说心生三千一切法也。云何为
  人?....云何对治?....云何第一义悉檀?....”(《大正藏》册46,页54
  下~页55上)。此皆就四悉檀各四句来论述可就心或缘或共或离生一
  切法。
  另可参见拙文〈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佛学研究
  中心学报》第2期,页86~页89)。
  [28]《大正藏》册46,页55上。
  页167
  亦是“立”;“立”实际上亦是“破”,并非只是孤立单一之意思而
  已,而是“即破即立,即立即破”的。
  因此,对一念三千不可思议境之了解;可就“不可说”明之;可
  就“可说”论之;亦可就双遮双照显之。如是了解,才是相应空假中
  实相道理。
  智者如何评破地论师、摄论师之偏执?此可从对一念三千所产生
  的疑惑来了解,如《摩诃止观》云:
  问:心起必托缘,为心具三千法?为缘具?为共具?为离具?若心具
  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
  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
  三千法耶?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
  摄大乘(指摄论师)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
  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
  若从地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一
  边。[29]
  由问中,吾人可以看出除了对心具、缘具、共具、离具三千法提出质
  疑之外,实亦提出了“四句尚不可得”之答案及对三千法之质疑,事
  实上在问中已蕴含了自答(此部份“若心具者,....”可移至正答中,
  亦当)。在答中,说明了为何有心具缘具一切法等问题,实来自于地
  论师摄论师之故,由于地论师摄论师偏执一端之缘故,所以才会有心
  具一切法?缘具一切法?....等诸问题。因此,在答中先对地论师摄论
  师之主张提出(如地论师主张法性为一切法依持;摄论师主张无没无
  明之阿黎耶识才是一切法之依持);接著,则针对其论点加以评破,
  如《摩诃止观》云:
  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缘,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非缘故亦
  应缘生一切法,何得独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
  若言法性非依持,黎耶是依持。离法性外,别有黎耶依持,则不关法
  性;若法性不离黎耶,黎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独言黎耶是依持
  ?[30]
  此第一段引文,是针对地论师之论点提出反驳,地论师主张法性为一
  切法依持,换言
  [29]《大正藏》册46,页54上。
  [30]《大正藏》册46,页54上~中。
  页168
  之,即是主张心具一切法。若就此而论,法性既非心亦非缘,既然可
  以立心生一切法,为何不能立缘生一切法,由此可知,立心生一切法
  才是,是种偏执。若从立而言,心可以为法性,缘亦可为法性;心可
  生(具)一切法,同样地,缘亦可生(具)一切法,如此才能避免偏
  执。第二段引文,则是针对摄论师之主张来加以评破,依摄论师的看
  法,法性是清净的,不能为一切法之依持,所以主张无没无明之阿黎
  耶识为一切法之依持,天台即针对此论点展开评破,以反问的方式来
  破之,如既然主张阿黎耶识为一切法依持,那么阿黎耶识是离法性外
  而有呢?或不离法性?若离法性外别有阿黎耶识,如此则不关法性;
  若阿黎耶识不离法性,那么既可谈阿黎耶识为一切法依持,何不能言
  法性为依持呢?因此,吾人可以看出《摩诃止观》对地论师、摄论师
  之论破,其所使用方式是找出彼此立论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则不攻
  自破。
  除了找出其自相矛盾外,亦引用了经论,来说明地论师摄论师之
  背离经论,[31]甚至举眠梦之譬喻以明之。[32]
  上述透过四句(心具、缘具、共具、离具)对一念三千所提出的
  质疑,基本上只是就“横”来论破而已,另亦可从纵、亦纵亦横、非
  纵非横等皆不能成立来论破。[33]直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34]
  才显示一念三千不可思议境之涵义。此即是藉由诸法寂灭,一念、三
  千不可得不可说,来显示一念三千不可思议境,同时亦以此评破地论
  师摄论师之偏执。
  除了评破之外,《摩诃止观》另方面又担任著开(立)的角色,
  显示地论师、摄论师之主张只不过依不同因缘立论吧了,既然因缘无
  量,所可立论者亦无量,何止心具一切法、缘具一切法而已。然不管
  “破”或“立”,实亦非对立的,是“即破即立,即立即破”,如此
  才与中道实相相应。至此,吾人亦可看出天台即空即假即中思想之提
  出,实与南北朝地论师摄论师思想之激发有密切之关系。[35]
  从《摩诃止观》对地论师与摄论师之评破中,吾人已隐隐约约地
  可以看出智者对心
  [31]如《摩诃止观》云:“又违经,经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亦
  不常自有。又违龙树,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
  因。”(《大正藏》册46,页54中)此是从诸法寂灭非内、外、中间
  而有,非自、他、共、无因生等来评破各种偏执。
  [32]参见《摩诃止观》(《大正藏》册46,页54中)。
  [33]此乃是综合《摩诃止观》之整个论破,以显示诸法寂灭不可言宣)
  详见《大正藏》册46,页54上~中,另可参见拙文〈评从“法性即无
  明”到“性恶”〉(页86之图表)。
  [34]《大正藏》册46,页54中。
  [35]参见拙文〈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南北朝佛学思潮对
  智者之激发〉(《谛观》第81期,页148~页156,1995)。
  页169
  意识之看法,亦即说心、说意、说识,皆只是因缘方便立说,是不能
  绝然对立的。如地论师偏心具一切法立说;摄论师偏缘(阿黎耶识)
  具一切法立论,此等立论皆是种偏执。若从诸法不可得不可说而言,
  无心亦无识,法性非心亦非识;若从可说而言,立心亦是,立识(阿
  黎耶识)亦是。心、识只不过一体之两面,乃至“意”亦如此,是“
  一而三,三而一”之关系(于下详论之)。
  (二)心意识三者之关系
  智者对心、意、识之看法,基本上,是从“觉”来掌握心意识三
  者之关系,如《摩诃止观》在论述“非行非坐”之觉意三昧时所言: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实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师(指慧思)呼
  为随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般若经)称觉意三昧,意之趣
  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指非行非坐、随自意、觉意三昧),实
  是一法。今依经释名,觉者,照了也。意者,心数也。三昧者,如前
  释。行者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见动转根源终末来处去处,故名觉
  意。[36]
  又云:
  觉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
  了知)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了知)
  识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识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识非
  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说一性。若知名非名,则性亦非性。非名,
  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
  空;不散,故不有。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断。若不见常断,终
  不见一异。若观意者,则摄心识,一切法亦尔。若破意,无明则坏,
  余使皆去。故诸法虽多,但举意以明三昧。[37]
  在第一段引文中,首先说明了非行非坐三昧、随自意三昧、觉意三昧
  等虽有三名实是一法而已。因此,采《般若经》之觉意三昧来加以解
  释,认为“觉”是指照了,“意”是指心数,“三昧”是指调直定,
  于意起时,反照观察其根源终末来去处等皆不可
  [36]《大正藏》册46,页14中~下。
  另可参《觉意三昧》(《大正藏》册46,页621中~下)。
  [37]《大正藏》册46,页14下。
  页170
  得,此即是觉意,此中值得注意的是,对“意”的解释,以“心数”
  来解释“意”,且以意摄心、识?因此,于第二段引文中,则就“觉”
  来探讨心意识三者之关系。所谓觉,是指觉了“心”非意非非意、非
  识非非识;“意”非心非非心、非识非非识;“识”非意非非意、非
  心非非心。若能如是觉了心意识,就可以明了心意识三者并非对立的
  ,且彼此有极密切之关系,因为心是非意、非识,同时亦是非非意、
  非非识,换言之,以意以识明心皆不可,但亦不离意、识而显心。余
  者(如意、识)亦复如此,心、识非“意”,亦不离心、识明意;心
  、意非“识”,亦不离心、意而有识。如此一来,可以了解到心意识
  之关系,是“非一”“非三”之关系。因为非一,所以立心意识三名
  ;因为非三,所以心意识同一性。因为非名而立名,同样地,亦是非
  性而立性。可知三名一性皆是假名而立,实亦是非名非性。既是非名
  ,所以“不三”;既是非性,所以“不一”。若能了心意识之关系是
  非三非一,则知三者不散不合不空不有不常不断。如此,则能泯除一
  异之偏见;亦唯如此,才是所谓的“觉”,否则仍堕入于一异断常见
  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心、意、识之关系,是属于“非一非异”(
  非一非三)之关系。
  智者之所以提出“非三非一”来论述心意识,其实是针对当时将
  心意识三分来评破之,此在《摩诃止观》论述觉意三昧之前,就作了
  如此之评破,如其云:
  (问)诸数无量,何故对意论觉?
  (答)穷诸法源皆由意造,故以意为言端。
  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
  名为识。如是分别,堕心想见倒中,岂名为觉?[38]
  在此问答中,首先对心数无量(如心、意、识等)提出质疑,认为诸
  数既无量,何以以“意”来修三昧?何以以“意”来论觉悟?针对此
  疑问,于回答中,先就“穷诸法源皆由意造”来加以答覆。紧接著,
  则针对将心、意、识三分提出评破,认为以觉知释“心”;以筹量释
  “意”;以了别释“识”,是堕于“心、想、见倒”中,既已堕入见
  倒,又如何称之为觉呢?所以,觉是觉悟此颠倒见、泯除此颠倒见,
  了知心意识“非三非一”之关系。
  由此可知,智者以“非三非一”来论述心意识之关系,基本上是
  藉由“觉”来加以掌握,同时以此来评破将心意识作对立性之谬。
  除了探讨心意识“非三非一”之关系外,在《法华玄义》亦论及
  阿黎耶识、庵摩罗
  [38]同上。
  页171
  识、阿陀那识等三识之关系,如其云:
  二、类通三识者,庵摩罗识即真性轨;阿黎耶识即观照轨;阿陀那识
  即资成轨。若地人(指地论师)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人(指
  摄大乘论师,简称摄论师)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
  识乃名净识,互诤。[39]
  又云:
  今例近况远,如一人心复何定?为善,则善识;为恶,即恶识;不为
  善恶,即无记识。此三识何容顿同水火?!只背善为恶;背恶为善;
  背善恶为无记,只是一人三心耳。三识亦应如是,若阿黎耶识中有生
  死种子,熏习增长即成分别识,若黎耶中有智慧种子,闻熏习增长即
  转依道后真如,名为净识;若异此两识,只是阿黎耶识此法论三,三
  中论一耳。[40]
  于引文的第一段中,先就三轨(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类通三识
  (庵摩罗识、阿黎耶识、阿陀那识)来配属之。接著,则提出地论师
  与摄论师对阿黎耶识(为净?为染?)不同论点之诤执。之后,紧接
  著于第二段引文中,对地论师摄论师之互诤提出反省,认为吾人之心
  是难以定夺的,为善则成善识;为恶则成恶识,不为善不为恶则是无
  记识。同样地,三识亦如同吾人之三心(善、恶、无记),阿黎耶识
  之染净亦复如此,若阿黎耶识中有生死种子,加以熏习增长,则成为
  “分别识”(即阿陀那识);若阿黎耶识中有智慧种子,藉由闻知熏
  习增长,即成为转依道后真如,此即是净识(即庵摩罗识);若阿黎
  耶识非生死染之阿陀那识,亦非道后真如之庵摩罗识,那么此即是阿
  黎耶识。换言之,三识只是一法,于一法中说三。故皆以“若”明之
  ,显示法无定性,心亦如此。
  为了说明“一三,三一”之关系,《法华玄义》举《摄论》及《
  法华经》之譬喻以明之,如其云:
  《摄论》云:如金土染净,染譬六识,金譬净识,土譬黎耶识,明文
  在兹,何劳苦诤。下文(指《法华经》)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
  卧,岂非阿黎耶识;世间狂惑分别之识起已,游行以求衣食,岂非阿
  陀那识;闻熏种子稍起增长,会
  [39]《大正藏》册33,页744中。
  [40]《大正藏》册33,页744中~下。
  页172
  遇亲友示以衣珠,岂非庵摩罗识。庵摩罗识,名无分别智光[41]
  此以《摄论》之金土染净明诸识,如下表:
  染──六识
  金──净识
  土──阿黎耶识
  就土之染而言,即六识(应包括阿陀那识);就土之净(金)而言,
  即是净识(庵摩罗识);就土本身而言,即是阿黎耶识。
  另就《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之系珠喻明之,如下:
  醉酒而卧──阿黎耶识
  游行以求──阿陀那识
  亲友示珠──庵摩罗识
  此以醉酒而卧不知身上系有宝珠,譬喻为阿黎耶识;以不知故起诸诳
  惑分别识到处乞求,譬喻为阿陀那识;后会遇亲友告示其衣中之宝珠
  ,譬喻如同藉由闻熏得知庵摩罗识,此庵摩罗识即是无分别智。
  四、《大乘止观法门》之心意识
  从前面之论述中,已得知慧思对心意识并未作严格之区分,虽然
  用到了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之名相,但也只是运用而已,而特重以
  金刚智转识觉了六识即藏识,视阿黎耶识为净识。此等看法与天台智
  者之立论是不同的,智者对心意识乃至阿黎耶识之染净问题,皆以批
  判的角度来处理之,且认为心意识三者之关系是“一三,三一”,及
  阿黎耶识之染、净、染净和合等之关系,亦是“一三,三一”的关系
  ,对于觉慧所强调的是对“一三,三一”之觉了。
  至于备受学界嘱目且争议颇大的《大乘止观法门》又如何看待此
  等问题呢?若依一般看法,视《大乘止观法门》为慧思晚期之作,[42]
  那么其思想正好介于慧思与智者之
  [41]《大正藏》册33,页744下。
  另可参见《维摩诘经玄疏》(《大正藏》册38,页553上~中)。
  [42]有关《大乘止观法门》作者问题,请参见释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
  门之研究》一书(中华佛教文化馆印行,民国68年)。另于拙文〈由
  《大乘止观法门》论慧思思想有否与前期相违〉(《谛观》第85期,
  民国85)亦已略述及之,在此不赘述。
  页173
  间,由此来探讨其对心意识的看法,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尤其学
  界长久以来对它与慧思间所存在的疑问,是否也可以因此得到进一步
  之厘清。这也是本文于论述慧思、智者心意识之后,进而以其为探讨
  对象之原因。
  笔者已曾发表〈由《大乘止观法门》论慧思思想有否与前期相违
  〉一文,[43]著重于心性方面来探讨其思想与慧思是一致的。由于像
  《大乘止观法门》这样一部颇具有争议的论著,从不同的面向切入时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前述拙文由“心性”切入,得知其前后思想
  一致;而学界从其受《大乘起信论》之影响采阿黎耶识染净说,视其
  与慧思思想相违背。
  若从《大乘止观法门》视阿黎耶识为染净和合识这点而论,可得
  知与慧思视阿黎耶识为净识之看法是不同的。而此之不同是吸收了《
  大乘起信论》阿黎耶识染净说所致,依笔者的看法,此乃是思想的发
  展及名相之运用而已。藉由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慧思的禅观思想潜
  存于《大乘止观法门》中,形成彼此之间的一种延续性,此从其同样
  重视金刚智及对第七识未有明确交待可得知,尤其是金刚智所扮演的
  角色,连接了彼此微妙之关系。
  因此,于下文中,先就《大乘止观法门》所重视的金刚智来加以
  探讨;然后,再探索其对心意识之看法。
  (一)金刚智之角色
  《大乘止观法门》除了著重于藏识之外,其本身亦相当地重视转
  识,且重视以无尘智、金刚智来转意识,此可从其论述佛性之觉心、
  转凡成圣、由意识依止一心修止观等可知,如其云:
  如是果(指果时无明)子(指子时无明)相生无始流转,名为众生。
  后遇善友为说诸法皆一心作,似有无实,闻此法已,随顺修行,渐知
  诸法皆从心作,唯虚无实。若此解成时,是果时无明灭也。无明灭故
  ,不执虚状为实,即是妄想及妄境界灭也。尔时意识转,名无尘智,
  以知无实、尘故。[44]
  又云:
  无尘之智即能知彼虚状果报体性非有,本自不生,今即无
  灭,唯是一心,体无
  [43]请参见《谛观》第85期。
  [44]《大正藏》册46,页643上。
  页174
  分别,以唯心外无法故,此智即是金刚无碍智也。[45]
  此明众生由于果时无明与子时无明相生,无始流转于六道。后因遇善
  知识之开导,了解诸法皆因缘生无有实,之所以执以为实乃是心之妄
  想分别所执故。若能因此随顺而修,则能灭果时无明、妄想、妄境界
  ,此时意识转为无尘智,以此无尘智继续熏习,即能灭所执之虚相(
  即子时无明,前虽言已知境虚灭果时无明,但仍执于虚相,称此执为
  子时无明),了知虚状果报体性非有。此时之无尘智,称之为金刚无
  碍智。以此金刚智继续熏心,即能断破无明习气,证得无分别智,如
  《大乘止观法门》云:
  此智(指金刚智)成已,即复熏心,心为明智熏故,即一念无明习气
  于此即灭,无明尽故,业识染法种子习气即亦随坏。....种子习气坏故
  ,虚状永泯。虚状泯故,心体寂照,名为体证真如。....无能证所证之
  别,名为无分别智,何以故?以此智外无别有真如可分别故,此即是
  心显成智,....。[46]
  此明断灭无明习气,业识染法种子习气亦随之而灭,此时心体寂照,
  名为体证真如,除寂照外,无有真如为其所证为其所分别,即无能证
  所证之分别,称此智为无分别智。至此,除了智外,已无有真如可分
  别。
  由上之述,可知转识之过程:意识→无尘智→金刚智→无分别智
  。整个焦点即是由意识入手,此在《大乘止观法门》论述“以何依止
  ”时,有更明确的提示,如其云:
  问曰: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观?
  答曰:以意识依止此心修止观也。此意云何?谓以意识能知名义故,
  闻说一切诸法自性寂静本来无相,但以虚妄因缘故有诸法,然虚妄法
  有即非有,唯一真心无别真相可取。闻此说已,方便修习,知法本寂
  唯是一心。然此意识如此解时,念念熏于本识,增益解性之力,解性
  增己,更起意识转复明利,知法如实久久熏心,故解性圆明照己体本
  唯真寂,意识即息。尔时本识转成无分别智,亦名证智。以是因缘,
  以意识依止真心修止行也。[47]
  [45]《大正藏》册46,页643中。
  [46]《大正藏》册46,页643中。
  [47]《大正藏》册46,页653中~下。
  页175
  由于意识之能知种种名义,故修止观由意识下手。透过意识之闻知诸
  法因缘生无实,以此解性不断熏于本识(指阿黎耶识),久久熏之,
  解性圆明,意识即息,此时本识转成无分别智。
  由此可知,所证之无分别智,乃是由转本识而成的。此无分别智
  ,即是证智,即是体证真如,唯智之外已无有真如可作分别,这也是
  为何《大乘止观法门》于论述修习止观时,以一心为依止、广明藏识
  之所在,由体证之智明示之,作为修行之所依止。
  (二)心意识之看法
  已知转识之种种情形,接著所要探讨的是《大乘止观法门》如何
  看待心意识之问题?
  于探讨此问题之前,吾人先将前述之转识情形以简表列之如下:
  闻知
  熏  /
  /(转成)
  意识-------→无尘智
  ↓
  -------→金刚智
  熏   /
  /
  本识------→无分别智
  由图表中,可得知意识、本识及三种智,若将此二识与三种智作一配
  属:意识转成无尘智、本识转成无分别智,会发现金刚智并没有对象
  (所谓无对象,是指并不明显,而非实无,依前论述金刚智破无明)
  ,为何会如此呢?此蕴含著什么涵义?七识于《大乘止观法门》为何
  ?从无尘智→金刚智→无分别智的转成中,是否可以推知第七识?若
  成立,三识三智之心意识的关系如何?
  要解决以上问题,吾人先来了解《大乘止观法门》对阿黎耶识之
  看法,如其云:
  问曰:上来唯言净心真心,今言本识意有何指?
  答曰:本识、阿黎耶识、和合识、种子识、果报识等,皆是一体异名
  。....今更为汝重说,谓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如似水为
  体,流为相,波为用,类此可知。....。虽复体具净性,而复体具染性
  ,故而为烦恼所染。以此论之,明知就体据一性说为净心,就相与染
  事和合说为本识。以是义故,上来就体性以明;今就事相说,亦无所
  妨。[48]
  [48]《大正藏》册46,页653下。
  页176
  又引《起信论》云:
  是故《论》云:阿黎耶识有二,一者觉;二者不觉。觉即是净心;不
  觉即是无明,此二和合说为本识。是故道净心时更无别有阿黎耶识;
  道阿黎耶时更无别有净心,但以体相义别,故有此二名之异。[49]
  又云:
  此心就体相论之,有其二种: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体也,即是一切
  凡圣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黎耶识即是相也,此就阿黎耶识中复有二
  种:一者清净分依他性,亦名清净和合识,即是一切圣人体也;二者
  染浊分依他性,亦名染浊和合识,即是一切众生体也。此二种依他虽
  有用别,而体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以此二种依他性体同无
  二故。[50]
  上三段引文所述,大体而言,是探讨一心、阿黎耶识、六识七识之关
  系,且以体相用而明之,以图表之如下:
  -
  体:净性-----------凡圣平等
  |
  ↑
  一心
  |
  相:阿黎耶识
  ╱觉-----清净分依他性.....圣体
  ╲不觉----染浊分依他性.....凡体
  -
  |
  |
  ↓
  -
  用:六、七识---------生死流转
  因此,吾人可得知,说阿黎耶识、六识七识,皆就一心之相用明之,
  说净心时即无阿黎耶识;说阿黎耶识时即无净心。阿黎耶识乃是就染
  净和合而说,表一心之相,以阿黎耶识之染净依他性表凡体圣体。六
  、七识等,则表一心之用。由六七识归为用,可知转识中未将七识标
  出之原由所在,因为六七识只是无明粗细之差别,当意识转成无尘智
  ,再深细即是金刚智,此可推知由第七识转成的。
  从第七识金刚智来看,可得知其延续著慧思早期禅观思想。若就
  此而论,其与慧思思想有极密切之关系。纵使对阿黎耶识之看法有所
  不同,但却显示了金刚智乃慧思本质之初衷不变。
  [49]《大正藏》册46,页653下~页654上。
  [50]《大正藏》册46,页652上~中。
  页177
  五、结语
  由上述之探讨,可得知慧思、智者乃至《大乘止观法门》对心意
  识论点之不同。
  依慧思的看法,其对心意识之处理,可说并不明确,由于其重视
  禅观之修行体证,视阿黎耶识为净识,藉由金刚智(第七识)之觉了
  ,了知意识即是藏识(净识)。
  依智者的看法,其主要针对南北朝诸论师的种种偏执,而采取批
  判的态度,认为心意识之关系,乃是“一法论三,三中论一”,甚至
  阿黎耶识之净、染、染净和合等论点之不同,亦复如此,只不过各据
  不同因缘立说有别,但不能因此将之对立形成偏执互诤。
  最后,本文亦从备受争议的《大乘止观法门》来探讨此问题,其
  视阿黎耶识为染净和合识,其论点与慧思其它著作之看法是不同的。
  然其对藏识的重视,及其由意识入手、以金刚智转识,此等看法与慧
  思论点是相通的。
  由以上之论述,吾人可以看出慧思、智者、《大乘止观法门》之
  立论是有所不同的。形成此之不同,在于慧思著重修证的净识上;智
  者著重于问题的厘清上;《大乘止观法门》著重于凡圣所依上及如何
  转识上。因此,呈现出对心意识之不同看法,尤其是阿黎耶识染净问
  题上。
  虽有上述之种种不同,其彼此关系是颇微妙的。慧思重视禅观之
  金刚智,此形成其对心意识并未作明显之区分,此之情形与智者“一
  三,三一”的心意识说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智者虽严厉地批判心意识
  之对立及阿黎耶识染净等种种偏执,但所批判亦只是偏执而已,并不
  否定随缘可立说之种种情形,就此而论,慧思之阿黎耶识为净及《大
  乘止观法门》之阿黎耶识为染净,皆是就不同缘而立(从转识而言净
  ;从凡圣所依而言染净),若能如此了知,则可以避免如地论师、摄
  论师等之争执。
  再就慧思与《大乘止观法门》而言,虽有彼此立论之不同,然其
  对金刚智之重视却是一致的。此显示了慧思禅观核心思想延展至《大
  乘止观法门》中,由此更反而可以证明其与慧思间之密切关系。虽然
  吸收《起信论》阿黎耶识染净和合观念,然此可说是种时代的产物、
  观念之运用,但于其本质的核心金刚智禅观思想却是不变的。这也可
  以看出金刚智与慧思之禅观有极密切关系,因此,于《大乘止观法门
  》受《起信论》影响之下,仍是藕断丝连地浮现出来。
  页178
  A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Citta, Manas and Vijn~ana
  by Hui-shih and Chih-yih
  Chen Ying-shan
  Associate Researcher,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The theory of citta, manas and Vij~naana is a rather complicated Buddhist theme in the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 of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understanding on aalaya-vij~naana is quite diverse. Three opinions can be induced: defiled, pure,
  and both defiled and pure. Hui-shih and Chih-yih of Tientai Sect were in this period. How did they look at this
  question? Did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because Hui-shih stressed on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he considered aalaya vij~naana as
  pur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Chih-yih stressed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question, he was critical about the three opinions
  on aalaya vij~naana and considered the three as ‘one in three and three in one’. The rather controversial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 in Mahaayaana Buddhism considers aalaya vij~naa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As to the problem of citta, manas, and vij~naana, Hui-shih didn't distinguish them very clearly. Especially, he seemed to
  be ambiguous about the 7th vij~naana and called it ‘vajra praj~naa’. The same case happend in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 in Mahaayaana Buddhism. Yet, chih-yih still based on the attitude of clarifying problems to
  criticize the existing opinions and speculated on citta, manas and vij~naana comparatively by considering the three as ‘one in
  three and three in one’.
  Although the standpoint of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 in Mahaayaana Buddh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i-shih, its stress on the vajra praj~naa is considered as the continuation of Hui-shih's core thought on
  meditation. This can show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i-shih. Although it was
  页179
  affected by The Saastra on the Arising Faith in Mahaayaana and considered the aalaya vij~naa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it didn't change the viewpoint on the essence of meditation. This would further prove its relationship with
  Hui-shih. Considering the aalaya vij~naana as both defiled and pure is only an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This shows that a controversial book like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 in Mahaayaana
  Buddhism would Obtain a different conclusion when discussing the problem from a different dimens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1. To investigate Hui-shih's viewpoint on citta, manas and vij~naana. 2. To describe
  Chih-yih's viewpoint on citta, manas and vij~naana. 3. To discuss the viewpoint in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 in Mahaayaana Buddhism.
  Key words: 1.AAlaya vij~naana 2.vajra praj~naa 3.unstained praj~naa
  4.the mindful samaadhi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