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支道林《即色论》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九江书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支道林《即色论》初探
  
  释道安(312-385)时代之般若学,有所谓“六家七宗”。据梁朝释宝唱的《续法论》,宋.释昙济曾作《六家七宗论》,第三为“即色宗”1。后秦.僧肇作《不真空论》,曾批评说:“‘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大45/0150)僧肇的批评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而陈.慧达及唐.元康的《肇论疏》,均谓肇公所呵之即色义,即支道林说2。据汤用彤先生考证,支遁关于即色义的著作,主要有《即色游玄论》及《释即色本无义》,均已佚。今传支遁之即色说,最早见于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道林集.妙观章》云: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3
  这段说话,言简意赅,直标宗旨,本来不难理解。但由于肇公的批评,加上“色复异空”一语容易引起歧解4,故不少近现代学者援引旧说,对即色宗多有非议。
  例如,吕澄先生根据《不真空论》,认为即色宗“是把色看成是概念化的结果,单纯从认识论上来理解空性”5。而姚卫群先生根据元康《肇论疏》,认为“支道林只是表明了‘果空’的观念,而没有‘因空’的观点。因而,‘即色’说表明的不是印度正统般若中观学说的‘空’观”6。其实,吕、姚二先生都只是依持他说,并没有深究文本本身,因此,他们对即色说的批评,有可能只是一种习非成是的误解。支遁尚有一篇文章──《大小品对比要钞序》,硕果仅存,前人对它鲜有论述,但却是研究即色说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通过《妙观章》和《要钞序》,试图阐明即色宗的般若思想。
  《妙观章》云:“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这是说,色法之性,本无自性,所根据的当是五蕴说及缘起说。《佛说五蕴皆空经》云:“凡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悉皆无我。”(大2/449)可见凡色,不管若何,“悉皆无我”。所谓“无我”,即无自性。然而,元康却以为支遁“色不自有”的命题,乃源于缘色果色或细色粗色之分。《肇论疏》说:
  若当色自是色,可名有色。若待缘色成果色者,是则色非定色也。亦可云:若待细色成粗色,是则色非定色也。……此林法师但知言色非自色,因缘而成,而不知色本是空,犹存假有也。(大45/171)
  元康认为支遁把“色”判分为二,果色(粗色)乃待缘色(细色)和合而成,因此果色虽空(“色非定色”),而缘色不空,故说他“犹存假有”。姚卫群先生发挥说:“按‘即色’说的观点,事物之所以不实在,是因为它是由其他事物构成的,因而它是一种‘果’。至于构成这事物的其他事物作为‘因’的实在性,则未加否定,因而是‘果空因不空’。”7但细考《妙观章》及《肇论》原文,根本看不到这种对“色”的判分,这大概是元康自己的一套解释。而在他之前的慧达《疏》,理解便完全不同。慧达说:
  彼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所以故空。8
  这一分析是符合支遁原意的。慧达《疏》曾引《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9,此斯言至矣。”10此文亦见于日本僧人智光《中论述义》11,文字基本相同,可见支遁非常推崇《维摩经》这两句话。而“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意思是说当前的“色”本身就是“空”的,不是要等到色灭掉了,才显现出“空”来。这是大乘佛教的“体空观”。假如依照元康的说法,支遁的“空”观不过是“色灭空”,那么,他又怎会对“非色灭空”的体空观如斯赞叹呢?况且,他在下文连随为此作出解释:
  何者?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12
  这与前引的《妙观章》几近全同。可见他明是以色性“不自有色”来阐明“即色是空”,也就是以“无自性”来阐明“体空”的。色既不自有,那自然是“虽色而空”了。
  《大小品对比要钞序》里有几句重要的话,可以作为参考:
  夫无也者,岂能无哉!无不能自无,理亦不能为理。理不能为理,则理非理矣;无不能自无,则无非无矣。13
  这里的“无”,相当于“空”的意思。“理”指必然性的真理。所谓“无不能自无”,意思是“无”乃依“有”而“无”;一旦“有”灭,“无”亦不立。盖“性空”为“无”,“缘起”为“有”,“性空”与“缘起”,乃一体之两面。有无、真俗,皆系相对而言,并无世间所谓绝对之真理。借用傅伟勋先生的说话,“在最上层的胜义胜义谛境界,无有迷悟、有无、生灭、生死、佛与?#092;生、涅槃与轮回等二元对立之分,一切不可得、不可说。”14因此,大乘空宗言空,绝不拘泥于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问乘品第十八》说:
  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
  可见支遁所谓“夫无也者,岂能无哉”与《般若经》“空空”的思想是吻合的。根据这点,可以肯定支遁的般若思想绝不可能停留在“果空因不空”的幼稚阶段,而元康等一派的批评也就不攻自破了。
  令人惊奇的是,支遁“理非理”、“无非无”的说法,跟隋吉藏大师的第二重二谛说非常相似。《大乘玄论》卷一说:
  他但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空非有,始名真谛。(大45/15)
  “非空非有”,不正是支遁所说的“无非无”、“理非理”吗?虽然,这还不是吉藏四重二谛说的究竟义,但支遁对般若学的解悟,确已赢得了吉藏的肯定,他在《中观论疏》中说:
  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论。此犹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与安师本性空,故无异也。(大42/29)
  吉藏将支遁与道安相题并论,绝非逸美之辞。事实上,支遁名符其实是六家七宗之中的佼佼者,他的造诣,甚至可能不在后来批评他的僧肇之下。日本僧人智光和安澄曾对他的《即色论》有所评论,《中论疏记》说:
  《述义》云:“……然寻其意,同不真空。正以因缘之色,从缘而有,非自有故,即名为空,不待推寻破坏方空。”既言“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然不偏言无自性边,故知即同于不真空也。15
  “不偏言无自性边”,即是不偏于空,能看到这点,安澄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而把《即色论》与《不真空论》相提并论,足见评价是很高的。
  那么,该如何解释僧肇对即色宗的呵责呢?愚意以为,这是由于僧肇对即色说有所误解,而关键在于他所说的“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一句。如上所述,元康是把这句理解为缘色(细色)和合,然后形成果色(粗色)的。但我认为吕澄先生的讲法,也许更接近肇公本意。吕先生对《妙观章》的理解是这样的:
  认识上的色,是名想(概念)的色,不是色自己构成的,所以本身并非色;非色,也就是空。因此,认识到的色,也就肯定它为非色。非色与空,是一样的。16
  由此可见,他是从共相与事物的关系来分别非色与色的。这可能是远绍元.文才《肇论新疏》中的观点17,也可能是受了因明学的影响。据西方唯名论的观点,共相(非色)是从具体的事物(色,名词)中抽象(色,动词)出来的,这与吕先生对“色色而后为色”的理解大致相同。然而,支遁所谓“色不自色”,并不是说“名想的色,不是色自己构成”(这变成了主观概念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而是说“色”本身无自性,乃因缘和合而成,故本质上是“空”的,也即是上文所说的“体空”,这是完全符合《般若经》思想的。杨惠南先生说:“依照(安澄)这一说法,即色宗所了解的‘空’,最接近《般若经》的原意;因为《般若经》所说的‘空’(sunya),正是‘因缘生’(pratityasamutpanna)的意思。”18可谓定论。
  最后,还要谈谈“色复异空”。《妙观章》上文既肯定了“色即为空”,为何下面又说“色复异空”呢?因为,“色即为空”虽肯定了“性空”的一面,然而“夫无也者,岂能无哉”,故此下面一句,即肯定“缘起”假有的一面。须注意,支遁在这里用了一个“复”字,清楚表明两者并非矛盾的,而是一体两面,互为依存,相对生灭的。因此,所谓“异空”,是空而有之意,并不是指色、空对立殊异。其实,“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大8/223),意思是一致的,只是文字不如《心经》圆熟,故容易令人产生误解。
  综上所述,支遁的般若思想在东晋时代是相当突出的,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注释
  1见唐.元康《肇论疏(卷上).序》(大45/163)。
  2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63,页254。又,涂艳秋的《僧肇思想探究》,也认为“肇公此处所讨论的即色派,当是指支道林无误”。( 《僧肇思想探究》,东初出版社,1995,页134。)
  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页223。
  4廖明活先生指出:“其中‘色复异空’一语,表示色法又是跟空不尽相同,无疑可引申为是表示色法是实有。但这只是引申的解释,同语也可作不同解释。”(《东晋佛教的‘即色’义》,《大陆杂志》第100卷第5期,2000,页22。)
  5《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页51。
  6《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页289。
  7同上,页288。
  8《肇论疏》卷上,《续藏经》(香港影印续藏经委员会),1967,册150,页429。
  9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不二入品第九》:“世间空耳;作之为二。色空,不色败空。色之性空。”(大14/551)又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维摩经注》,荃湾东普陀寺影印无锡丁氏藏版,1982,页145。)
  10同注8。
  11安澄《中论疏记》卷3引《中论述义》云:“其制《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斯言矣!’”(大65/94)
  12同上。
  13见《出三藏记集》卷8。
  14《缘起思想的义理开展与现代意义》,《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页193-194。
  15同注11。
  16同注5,页50。
  17说见《肇论新疏》(大45/209)。
  18《吉藏》,东大图书公司,1989,页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间三大势力
下一篇:世尊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