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会通”“和会”释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开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会通”“和会”释义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王开府
  提要:
  本文透过对中国佛教有关文献的检索,掌握其使用“会通”与“合会”二词的实际状况,了解二词的各种意义,比较二词含义之异同,并说明隋唐佛教大量使用二词之原因。
  关键词:会通、和会、通、勘会
  作者简介
  王开府,海南岛琼山县人,民国35年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文学士、国文研究所文学硕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校区教育研究所教育硕士。曾任台湾省立新竹中学国文教师,现任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王阳明致良知说》《胡五峰的心学》《儒家伦理学析论》《四书的智慧》等书及论文数十篇。
  英文篇名及作者名
  On the Explanation of “Hui-Tong” (会通) and “He-Hui” (和会) in Chinese Buddhism
  by Wang Kai-Fuu
  英文提要
   This paper tries to survey the two words: “Hui-Tong” (会通) and “He-Hui” (和会) in Chinese Buddhism through the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ir various meanings, to compare the meaning of these two words, and to explain why these two words were used so frequently in Chinese Buddhism during the Sui-Tang (隋唐) Dynasty.
  一、前言
  “会通”一词,最早应见于《易.系辞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后来佛教大量使用此词,且有种种用法。本文希望透过对佛教有关文献的检索,了解其使用此词的实际状况。与“会通”相关且近似的用语如“和会”,也曾被大量使用,本文将二者一并探讨与比较。至于“通”“勘会”等也略作说明。
  二、“通”与“会通”释义
  有关“通”一词,隋智顗(538-597)在“五时八教”的化法四教中,就有:藏、通、别、圆四教。智顗《四教义》释“通教”说:“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为通。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也。正为菩萨,傍通二乘。”(T46.721c-722a) 这里的“通”是指三乘之“同”。
  与“通”相近的“会通”一词,其使用情形在译经方面,较早的如: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云:“若尔者二经相违,云何会通?”(T25.803b)这是指两种经典内容不同处之会通。唐玄奘(602?-664)译《瑜伽师地论》云:“菩萨为彼诸有情类,方便善巧,如理会通如是经中如来密意甚深义趣。如实和会,摄彼有情。”(T30.541a)这是指菩萨对经典中甚深义趣,予以会通(又称“和会”),以摄化众生。又:“于语相违难,显示意趣,随顺会通。”(T30.754a)也是指对经典语义不同处,予以会通。
  在汉文著述方面,较早的如:东晋慧远(334-416)《大乘大义章》云:“若不会通其趣,则遍之说,非常智所了之者,则有其人。”(T45.141c)僧肇(384-414)《涅槃无名论》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T45.159b-c) 慧远谈的是经典义理之会通;僧肇则论物我一体之会通。刘宋慧观(383?-453)〈法华宗要序〉云:“观少习归一之言,长味会通之要。”(T51.53b)梁僧祐(445-518)《释迦谱》云:“莫齐同异,必资会通之契。”(T50.1a)梁法云(467-529)《法华经义记》云:“以下会通古今也。”(T33.589b) 慧观、僧祐、法云谈的也是有关义理之会通。
  天台宗初祖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云:“一切法性下,二解释,文三:一释、二会通、三举况。”(T33.266a)他把“会通”列为释经之项目。 他在《妙法莲华经玄义》中云:“何谓会通?会通者,有共般若、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最大,余经若明不共,其义正等。他会通法华,明二乘作佛,是秘密;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非秘密。秘密则深,般若则浅。”(T33.811c)这是说会通法华经不共般若的秘义,明二乘作佛。
  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云:“此经会通诸教。”(T34.87c)在《妙法莲华经玄义》中又说:“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也。依经判教,厥致云尔。今之四教与达摩二藏会通云何?彼自云要而摄之,略唯二种,今开分之,判为四教耳。声闻藏即三藏教也;菩萨藏即通、别、圆教也。”(T33.813c-814a)这是将藏、通、别、圆四教,与声闻、菩萨二藏,予以整合会通。
  唐三论宗大师吉藏(549-623)《法华玄论》说:“难曰:‘夫会三归一者,正会有中诸行,以归一佛乘。云何乃说空耶?将非指南为北,以晓迷徒?论虽有诚,言犹未鉴意。请为会通,令无豪滞。’”(T34.363b)这是会通佛教之空、有之偏滞,会通三乘以归一佛乘。他在《中观论疏》中又说:“统其要归,会通二谛。”(T42.6c)这是会通真、俗二谛。又说:“二文互相鉾楯,云何会通?”(T34.405c)“斯则法譬相反,云何会通?”(T34.410c)这是指经文相矛盾处之会通。
  华严宗二祖智俨(602-668)《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云:“依寻下文八,会通有十义。”(T35.22b)。三祖法藏(643-712)《华严经探玄记》云:“闻多佛异说,善解会通。”(T35.429b)这都是指对经义或佛说之会通。四祖澄观(738-839)《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则云:“会通权实。”(T36.345c)这对权实的会通。又云:“会通古义。”(T36.276b)“会通经论。”(T36.516b)这是对古今、经论的会通。“此性即是第一义空下,会通佛性。”(T36.278c)这是会通“空”与“佛性”。
  法相宗窥基(632-682)《妙法莲华经玄赞》云:“随顺会通,……一切诸法无性无事,无生无灭,如幻梦等,如理和会。……随顺会通,会昔三权,通今一实。”(T34.695c-696a)这也是“会三归一”,会通三乘与一乘,“会通”在此又称“和会”。其《大乘法苑义林章》也以一乘会通三乘,云:“三乘有教,阿含等经;维摩、思益、大品,空教;法花一乘、涅槃等说常住佛性。皆是渐教,会通三乘,大由小起,名为渐也。”(T45.247c)
  唐慧沼(651-714)《能显中边慧日论》云:“十二分教,佛自会通,散在诸经,率难被究。”(T45.408c)这是说佛自己能会通所说之教。
  唐湛然(711-782)《法华玄义释签》云:“十信与十乘义,义同名异,须善会通,令不失旨。”(T33.888c)这是对佛教名相意义之会通。他在《法华文句记》中云:“诸佛大事下,证利益者,大事从别,别必会通。”(T34.216a)这是对差别处进行会通。又说:“部内教,通、别二辙。别则当界施恩,乃须归大国。故知部教俱须会通。”(T34.285b)这是说佛之诸教均须会通,以归于法华。
   唐宗密(780-841)可算是“会通”教内外的大家,他所著的《原人论》第四节,题为“会通本末” (T45.707c-710c),其内容包括会通儒、道二教及佛教各宗。在节名下宗密自注云:“会前所斥,同归一源,皆为正义。”可视为宗密对此处“会通”一词含义的解释。他的“会通”是“同归一源”之义。宗密也曾将“会通”一词,用于不同译经之比较上,如在所著《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中说:“会通秦译经本。”(T33.169c)
   宗密老师华严四祖澄观在其《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787年撰),也用过“会通本末”一语 ,但那是指诠释经典时用会通本末的方法,与宗密用法不同。不过,澄观在同书中也曾详细论述五教之会通,他说:“第三、立教开宗,……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今先用之,后总会通。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第四、总相会通,曲分为二:先通会诸教,后化仪前后。”(T35.512b-513a)
  澄观之说,显然为宗密所本,宗密在《圆觉经略疏》中说:“今约五教略彰其别:一愚法声闻教……二大乘权教……三大乘实教……四一乘顿教……五一乘圆教……此上五教后后转深,后必收前,前不摄后,然皆说一心。……今本末会通,令五门皆显诠旨。”(T39.537c)这是以“一心”为本,以会通佛教内部的“五教”。在《圆觉经大疏》中宗密说:“黄梅门下,南北又分,虽继之一人,而屡有傍出,致令一味,随计多宗,今略叙之,会通圆觉。”(S14.109c) 这是将禅门各宗会通于圆觉经义。《原人论》说:“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T45.710b)宗密将佛教内部的本末会通,扩大到儒、道二教,形成三教会通。
  经由检索《大正藏》,笔者发现“会通”一词甚少出现于唐以前之译经中,而汉文著述方面,大约至隋代才开始被如智顗、吉藏等人大量用于佛教著作中。到了唐代佛教界使用更多,尤其是华严、天台学者。
  综合上述,佛教历来使用“会通”一词,约有以下八义:
  (一)疏通佛教典籍文义、名相、诠释的差异或矛盾。
  (二)会整贯通古今典籍及不同译本之差异。
  (三)体会通彻佛教之甚深义理。
  (四)将各种经论义理,会归于一经(如“法华经”“圆觉经”)。
  (五)融会万物与我为一体。
  (六)将一切法,会归于佛法之本源(如“一心”)。
  (七)佛所说不同教义或教法间(如十二分教、三乘、空有、真俗、权实)之融会贯通(如五教本末会通)。
  (八)佛教与他教之融会(如三教会通)。
  三、“和会”释义
  与“会通”相似的“和会”一词,偶出现于唐以前之译经中,如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云:“所作缘报应,和会致诤乱。犹若有所作,便睹造所见。选择亲近众,犹如蜂采华。”(T10.477c)这里的“和会”是指作意与某些人亲近,将导致诤乱。刘宋沮渠京声(?-464)译《五无反复经》云:“因缘和会,同一家生。随命长短,生死无常。合会有离。”(T17.573a)“善知一切众生和会分离,离已复合。”(T15.600a)陈真谛(499-569译《佛阿毗昙经》云:“身识阴和会故苦。”(T24.958c)隋阇那崛多(523-600)译《观察诸法行经》云:“言无破坏和会;密意趣向远离。”(T15.726a)隋达磨笈多(?-619)译《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云:“我凡所有诸誓言,冀其一切皆和会。”(T13.836c)唐尸罗达摩译《十地经》云:“菩萨了知……他处和会不和会性。”(T10.564a)。唐菩提流志(562-727)译《大宝积经》云:“由此众缘和会,方始有胎。”(T11.328c)唐不空(705-774)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云:“若有夫妇相憎,欲令和会者,即于天王像前作坛。……即自然和睦,更无别心。”(T21.224a)又译《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云:“和会诸怨憎者。”(T21.370b)以上大体都是指会合诸缘而成就之义。“和会”与“分离”“远离”对举。
  北齐那连提耶舍(490-589)译《月灯三昧经》云:“有声音以思想故,同思想以和会故。”(T15.576b)这是较早论及“思想”之和会。这里所说的“思想”不是指学术思想等现代的用法,而是指思考或想法。
  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云:“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T31.701a)由此可知,“和会”与“和合”义本相通。
  唐义净(635-713)译《成唯识宝生论》云:“理有相违相应时处,和会共观,不偏属一。”(T31.80a)这是说总合相违、相应者观察,不偏于一面。这是指义理异同之和会。
  而汉文著述方面,“和会”一词大抵也是由隋代开始,至唐代才大量用于佛教著作中。更早的如梁宝亮(444-509)等集之《大般涅槃经集解》云:“父母和会,各随业觅生。”(T37.559b)此“和会”为“和合”义。隋智顗《金光明经文句》:“邻真之人以似解之净智,和会法身。”(T39.61b)此“和会”有“体会”之义。隋吉藏《中观论疏》:“别有触数能和会根尘。”(T42.109a)隋灌顶(561-632)《大般涅槃经疏》云:“识取和会,根尘和会,故能生识。”(T38.162b)此“和会”义同“和合”。
  隋慧远(523-592)《大乘义章》云:“二说云何?并是圣言,难定是非,若欲和会,律中所说……”(T44.610a)唐善导(613-681)《观无量寿佛经疏》云:“和会经论相违。”(T37.246a)唐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云:“异部说殊,不可和会。”(T45.271a)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云:“此二说既各圣教互为矛楯,未知为可和会、为不可会耶?”(T35.112a)以上是指佛说教法或经论间殊异矛盾处之和会。
  唐圆测(613-696)《仁王经疏》云:“十六大国名号,大集月藏分第十六,大毗婆沙一百二十百,梵音不同,不可和会。”(T33.423c)这是说不同经典记载内容差异之和会。唐湛然《法华文句记》云:“不同见别,不须和会。”(T34.178c)又《法华玄义释签》云:“此是论文诸师异解,不须和会。”(T33.847b)这是说对经典不同诠释之和会。又云:“三和会中二:先略明融会意;次正会。”(T33.926b)这里明示“和会”即“融会”“会”。《法华文句记》又云:“其名义全不同者,译人意别,不须和会。”(T34.181c)这是有关不同译文之和会。又云:“和会大小。云如昔诃弥勒得认等。和会是开权别名。”(T34.257a)这里明确提出对大小乘的和会,其义即在开权显实。
  唐李玄通(635-730)在其著作中,更大量使用“和会”一词。如其《新华严经论》云:“慈氏一位法门约分六门。……以此六门和会。”(T36.1005b)“和会有无二见,为不空不有教。”(T36.722c)又云“和会理事,会于中道。回理向事,回事向理,理事无碍。”(T36.748b)又云“摄末归本,一际法界,是一度和会。……和会体用彻故。”(T36.762c-763a)“明和会真俗成大慈悲。”(T36.848c)“和会一多差别之门也。”(T36.852a)“和会三乘法相行位。”(T36.872b)“性自圆满,本无和会。”(T36.946a)其《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云:“明和会智悲,令圆满故,是中道义。”(T36.1017c)“和会生死、涅槃、有为、无为而无所著法门。”(T36.1023b)
   宗密给澄观的〈遥禀清凉国师书〉中说:“每览古今著述,在理或当,所恨不知和会。”(T39.577a)他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也有类似的话:“讲者多不识法,故但约名说义,随名生执,难可会通。……但归一心,自然无诤。”(T48.401c)可见这里“和会”与“会通”二词,在含义上没有什么差别。《圆觉经大疏释义钞》云:“但就顿渐悟修之法和会,自然会得诸宗。”(S14.280a)这是和会各种禅法以和会禅门各宗。《禅源诸诠集都序》又云:“禅有诸宗互相违反者,……立宗传法,互相乖阻,……确弘其宗,确毁余类,争得和会也?”(T48.400c)可见“和会”不只用在会通不同的著述、义理、禅法,也用在宗派的会通上。其实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谈论的不只是和会禅门诸宗,也在禅门三宗与教门三教间进行和会。《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又说:“和会内外二教,不相违也。……则知三教皆是圣人施设,文异理符。但后人执文迷理,令竞起毁誉耳。”(S14.421b-422a)这又是指和会三教了。
   宋代延寿(904-975)《宗镜录》云:“何能微细指陈始终和会,显出一灵之性?”(T48.616b)又云:“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会。”(T48689b)这是说和会于“一灵之性”“法性”。
  宋代子璇(965-1038)为宗密《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所编的《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也说:“对辨浅深,故须料拣;和会通摄,则实无所遗。”(T33.171c)这里谈的是对佛教性、相二宗之义,予以和会。
   历来对“和会”也偶见负面之用法,如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云:“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及所缘,和会转故。应知此中唯就障碍有对而说。”(T29.7b)又如宋代蕴闻所编之《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云:“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便与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相契,不著和会,自然成一片矣。”(T47.894b)又云:“舍方便而自证入,则亦不待和会差排。”(T47.907a)这两处的“和会”有人为安排之意。又云:“彦冲引孔子称易之为道也屡迁,和会佛书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一贯。……此尤可笑也。”(T47.925c)又云:“邪见之上者,和会见闻觉知为自己;以现量境界为心地法门。”(T47.935a)这两处的“和会”又义同“附会”了。又如钱士升〈莲宗宝鉴序〉也说:“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T47.302c)这是指“和会”系属第二序义。
  综合上述,佛教历来使用“和会”一词,约有以下九义:
  (一)较早的用法,有“亲近”“和睦”义。
  (二)义同“和合”,指因缘和合,与“分离”“远离”相反。
  (三)有“体会”义。
  (四)疏通佛教典籍文义、名相、诠释的差异或矛盾,义同“融会”。
  (五)会整古今典籍及不同译本之差异。
  (六)将一切法,会归于佛法之本源(如“一心”“一灵之性”或“法性”)。
  (七)佛所说不同教义或教法间(如三乘、空有、理事、体用、本末、一多、智悲、禅教、顿渐、悟修、生死涅槃、有为无为)之融会。在融会“权实”方面,即“开权显实”。
  (八)佛教与他教之融会(如三教和会)。
  (九)在负面的用法上,有“障碍”“附会”“人为安排”之义。
  至于与“和会”意义相近的,另有“勘会”一词。宗密在《禅门师资承袭图》中自述:“宗密性好勘会,一一曾参,各搜得旨趣如是。”(S110.436b) 《禅源诸诠集都序》云:“问:所在皆有佛经,任学者转读勘会,今集禅要,何必辨经?答:……谓佛说诸经,……文或敌体相违,义必圆通无碍。……故须三量勘同,方为决定。”(T48.400c)“勘会”指对经文相违处,进行“勘同”以见经义之圆通无碍。《禅源诸诠集都序》另有“勘契”“对勘”“会同”之词,也都是比对异同以求契合其义,如:“不逢善知识处处勘契者,今览之,遍见诸师言意,以通其心,以绝余念。”(T48.400a)“详究前述,谛观此图,对勘自他,及想贤圣,为同为异,为真为妄。”(T48.410c) 《禅门师资承袭图》云:“所见如此相违,争不诋訿?若存他则失己,争肯会同?”(S110.436a)
  四、“会通”与“和会”用法之比较
   比较上文“会通”之八义,与“和会”之九义,可以看出,“会通”之第四义(将各种经论义理,会归于一经)、第五义(融会万物与我为一体),为“和会”所无。而“和会”之第三、四、五、六、七、八义,同于“会通”。但“和会”有亲近、和睦及因缘和合之义,并且有“障碍”“附会”“人为安排”等负面诸义,为“会通”所无,特别值得注意。不过,整体来说,“会通”与“和会”用法相同的地方还是比较多。
  黄国清曾详细比较了宗密所使用的“会通”“和会”“通会”“勘会”“会”“会取”“融”“融会”“融通”诸词,而主张宗密“会通”与“和会”二词在用法上的区别。他认为〈遥禀清凉国师书〉及《圆觉经大疏》,属宗密相对早期的著作。而后来在《圆觉经大疏释义钞》中用语则略有不同,已不使用“会通”一词,只用“会”或“和会”诸宗。黄氏并指出:《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禅源诸诠集都序》使用“和会”一词时,都属于平面式的和会;但当《圆觉经大疏释义钞》使用“会取”、《原人论》使用“会通”时,却为有层级深浅的立体式的会通。黄氏采用平面式与立体式的两种和会或会通模式,是相当有意义的诠释参考架构。 此外,黄连忠也早已注意到宗密和会三教的方法,有平面思惟与立体思惟之区别,但诠释方式与黄国清稍异。
  不过,笔者认为宗密和会或会通的方式,固然可区分为平面式与立体式二种,但他使用“会”“和会”“会通”等词时,经常混用,实不必胶柱鼓瑟,强作分别。如上引《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讲者多不识法,故但约名说义,随名生执,难可会通。”这里的“会通”不是立体式的,其用法与“和会”并无不同。
  由目前看到的资料,只能说“本末会通”一语,有贯通本末的立体式意涵,这是“会通”结合“本末”所呈现之特定用法。不过,宗密说“会通本末”,而不说“和会本末”,可见“会通”比“和会”,更适合表达立体式贯通之模式。但单独使用“会通”时,不必限于立体式者。现代学界在三教关系上,固然多使用“会通”少用“和会”,但在使用“会通”时,也未必有立体式的意涵。
  五、结论
  以上由翻检大藏经得知,“会通”与“和会”之用法,大同而小异。隋、唐以至宋代,“会通”“和会”二词广泛地被使用,有其时代因素。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译经工作大致完成,汉人著作已汗牛充栋,而中国佛教各宗也先后成立。由于经典内容的歧异,及宗派相互的竞争,导致判教成为各宗的重要工作。判教的目的,除了系统化、理论化判别佛教经典与宗派的歧异外,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教内的会通。“会通”“和会”在隋、唐的普遍使用,充分反映了这一点。进一步,判教的工作扩及佛教与外教之间,这种趋势到了宗密的时代,已然明显。宗密的贡献,在于适时地因应历史发展及时代需要,而开启三教会通的新页。
  在宗密之前,三教之间论争多于会通,即使有意于调和三教者,也多采截长补短的平面式之和会,而非由浅至深的立体式的会通。宗密较之前的调和论者,不仅在会通理论上更具系统性,且采用立体式的会通,并且对其所据以会通的根据与模式,有所自觉与论述。所以,宗密在三教会通理论的发展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关键地位。
  经由佛教文献之检索、分析、比较后,教界有关“会通”或“和会”二词之用法,大体不出本文所说之范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