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寻找源头的两种方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归纳我们自身和身外的世界不过二个词:宇宙、人生。更简洁一点是:存在。我们所有的关注和探索也不过一句话: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人类整体意识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这孤独产生的根由来自人类意识与存在本原这个大力量的分离。分离的孤独深深植于人类意识深处,使人类生生世世永不满足,永远渴求,永远寻找。除非找到那源头,与之合一,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回家的满足和内心的和平。
  有两种方式寻找源头。
  一种是向外求。利用人类感官和肢体的延伸——仪器和工具探索自然和生命的奥秘,它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主流——现代科学技术。每门具体学科的更新和发展都使人类越来越多地明白“这是什磨?”但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绝大多数的人迷失在“这是什磨”中,只有极少数走在最前面的人通过“这是什么”转入“为什么”而找到答案。这就是那些最有才智的头脑最终会走入神秘主义的原因。著名的例子有牛顿、爱因斯坦,还有现代的斯蒂芬.霍金。
  另一种方式是向内找。直接利用人体本身——身心作工具进行探索。这种方式似乎更有效,更多的人因此找到本原。因为不受任何外在条件限制,只要你身心健全,不,甚至只要心智健全(躯体残废亦可),就是最好的工具、仪器。它的最终达成和第一种方式所需的内在条件完全一样:专注、清明的头脑,顽强、坚韧的意志,持续不断的努力,还有感情与理智的平衡。而最根本的一点是:广大的爱心。所有与灵性有关的探索都属于此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等。这样的例子有:赫拉克利特、老子、孔子、佛陀、耶酥基督……,现代的有泰戈尔……。
  这个世界只是个学校,一个暂时的旅店,人类在此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功课,让意识提升、灵性成长的功课。而最终的毕业是找到本原——获得圆满真实的觉悟和智慧,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透过所有神秘的字词和形式,若我们愿意,我们会从任何一本宗教和古代哲学著作中找到同样本质的东西: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种解释其实更完善、更彻底、更系统。可以这样说:现代科学的每个新发展都只是在做一件事——从某个局部用具体的例子证实人类意识中那些伟大灵魂已经发现了的真理。
  这样说真的不过分。
  佛典《华严经》中的“世界说”其实是一部完备的宇宙结构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关于宇宙结构和时空理论的建立,只是证实了其中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且还远不完善。佛经对时间的描述是:“无始以来”、三世,它的时间单位不是年,而是劫、阿僧祇劫。(一劫约等于84000的7056000000次方年)。基本空间单位是大千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一个小世界大小相当于太阳系——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因由大、中、小千世界组成,故又称三千大千世界。对宇宙的描述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比如我们住的娑婆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佛国土,大小相当于银河系。波粒二性说和汤姆逊到盖尔曼的基本粒子、夸克模型是在证实《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及“一刹那九百生灭”的观点——想想那些基本粒子的寿命;而与《唯识论》中完备深入的心理学理论相比,佛洛伊德和荣格只在小学——佛家把人的意识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现代心理学所认识到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只是第六识意识的一部分功能,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只在前五识内,而对于作为人我生命中枢的第七识末那识,和能为宇宙万有之主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生灭的渊源)梦都还未梦到;《法华经》说的是方法,控制身心这个工具获得真实智慧的方法……。
  宗教的方法本质上和科学的方法无二,都是实证,只是工具的差异。而人体这个工具在探索至细至微的生命和物理真相上的优越性又岂是任何人手制造的工具所能比拟。宗教训练身心的方法“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拭拂,莫使惹尘埃”是在优化人这个系统的功能。
  所以,科学的发现和宗教的发现完全一致。只是角度不同,用了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佛陀这个词的本义是人天的导师、明师,“获得圆满智慧和觉悟的人”等。他是一个探索宇宙人生奥秘并获得完满成功的人。宗教的所有的清规戒律,是为了探索奥秘时获得更快进度必须遵守的的规则,好像我们为了获得更快的行车的速度而必须制定和遵守交通规则一样。而宗教的所有形式只是后人出于对真理发现者的崇敬,加上并沿袭下来的外衣,与实质无关。若我们能直透本质,所有的形式将可抛弃,不复成为障碍。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最伟大的了悟真理者,只要找到正确的路径和向导。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成为的意愿。
  那源头、存在的中心、那心灵的家园,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里面。或者说这个世界的这个宇宙的中心就在我们内心。内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其实浑然一体。改造自己就是改造世界!佛门所说的“一切唯心造”即是此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