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世音经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道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世音经考

释道昱
圆光佛学研究所副所长
圆光佛学学报(1997.10)
圆光出版社发行
页 19-28 .

--------------------------------------------------------------------------------


页 21

在高僧传中,僧人以《观世音经》为修持的依据而得到
感应的例子不少。乍看之下《观世音经》很容易被连想到法
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
经笔者在汉译经典中的考证,发现《观世音经》代表著「观
世音观经”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 1)前者是修持
禅观法门的经典,后者则是讲述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典籍。


一、观世音观经

  首先查证《观世音观经》,根据现存最早之经录《出三
藏记集》 (亦称僧祐录 )(445-518) (注 2)卷二:

“观弥勒菩萨生兜率天经一卷,观世音观经一卷,
禅要秘密治病经二卷,佛母般泥洹经一卷。右四部
,凡五卷,宋孝武帝时,伪河西王从弟沮渠安阳侯
,京都译出,前二观先在高昌郡久已译出,于彼赍
来京都。”(注 3)

  又安阳侯沮渠京声,现存较早的传记亦记载于《僧祐录
》卷十四:

“沮渠安阳侯者,……河西王蒙逊之从弟也。……
敏朗有智, 幼秉五戒………少时常度流涉到于阗国
……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安阳从受禅要秘密治
病经……东归, 于高昌郡求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
一卷,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安阳宗国殄灭,
遂南奔于宋……”(注 4)

  再者,于 594 年法经等人撰的七卷《众经目录》 (亦
称法经录 ),卷一“大乘修多罗藏录第一”的部份明白记载
著该经只有一人译,并无他人再译,也无分卷流通,而且是
完整本流通,如文述:

“观世音观经一卷,沮渠安阳侯于高昌译…右一百
三十三经并是原本一译,其间非不分摘卷品别译独
行,而大本无亏,故宜定录”(注 5)

页 22

  又《历代三宝纪》 (或三宝录 )于 597 年翻经学士费
长房撰,卷十亦将《观世音观经》列入沮渠京声所译的经典
之一,也附注此部经是由《僧祐录》中引出的。但《僧祐录
》中沮渠京声所译的经典只有四部合五卷。(注 6)然而《
三宝录》中却记载他的译经总数多达三十五部合三十六卷,
而此部经是其中之一。(注 7)可见沮渠京声也是费长房笔
下的受害者之一 -- 被费长房分配失译经中的一名古译家,
如此的确失去《三宝录》的准确性,也难怪为近代学者所诟
病。(注 8)  
《僧祐录》中记载京声所译的四部五卷的经典均未注明
" 阙 "---- 遗失,此乃表示当时京声所译的经典,还是流
通著,此部《观世音观经》亦存在。又以上所引的经录:《
僧祐录》 (515)、《法经录》 (594)、《三宝录》 (597)
--- 均将《观世音观经》列入“有译”的经群中,此乃表示
在 597 年之前,此部经典还有可能流通著,然而何时它才
佚失呢?
  隋仁寿二年 (602) 彦悰等撰的五卷《众经目录》 (亦
称仁寿录 ),卷五将《观世音观经》列入“阙本” - 旧录
有目而无本,此即在经录中有记载,但已无经本,也就是佚
失了。(注 9)从《仁寿录》之后的经录,例如:静泰撰的
《众经目录》 (664)、《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695)、《开
元释教录》 (730) 等均把该经列入“有译无本”。(注 10

综合以上经录中的查证,笔者推测沮渠京声所译的《观
世音观经》一卷,大约只流通 150 年左右。因根据《僧祐
录》的记载京声于高昌郡求得此经,也在高昌郡译出,并于
安阳宗国殄灭时,才南奔于宋。(注 11)又北凉太祖河西
王沮渠蒙逊,建国于永安十一年 (401),该国灭亡于哀王牧
虔永和七年 (439)。(注 12)故得知京声约于 439 年南奔
于宋,因此吾人可推断,该经早在 439 年之前已译出,又
于 597 年还出现于《三宝录》的“有译”经群,直到 602
年的《仁寿录》才列入“阙本”,所以它应遗失于 597 —
602 年间。而且仅流通一百余年,但也许流通并不广,才会
在孝建二年 (455) 竹园寺比丘尼慧浚的请求下传写禅法,
如传文所载:

“慧浚闻其讽诵禅经,请令传写... 旬有七日出为
五卷。”(注 13)

可见京声所译的四部五卷,若如《僧祐录》所载,应该
是全部传写给比丘尼慧浚了。又于《比丘尼传》记载慧浚:
“深禅秘观无不必入... 禅味之乐老而不衰”(注 14)由
此可知,慧浚尼可能受京声禅法影响的禅尼师了。


页 23

始自后汉的安世高,陆续的译出小乘禅经之后,似乎大
乘的禅经也不甘势弱的插上一脚,几部禅经均冠上高知名度
的大菩萨为经名,例如《文殊观经》一卷,据《僧祐录》记
载,它是“阙经”。(注 15)可见当僧祐撰此录时它已佚
失了,但曾经确有此经的流通。又《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 (又称普贤观经 ) ,刘宋时 (424-453) 昙摩蜜多
(Dharmamitra) 译,现存于大正藏第九册 No.277 经。再者
,著名的《观无量寿经》,梵文名称为
AmitAyur-dhyAna-sUtra,中文亦可译为《无量寿观经》。
梵文 dhyAna 汉译为禅定、专注,事实上, 汉文“观”字是
由梵文 vicAra 或 vipaZyanA 翻译来的。(注 16)至于译
者要译为禅经或观经,只有视译者的意愿了。前面所提的观
经中,经文大都阐述观想、行观方面的法义,所以译为“观
经”似乎也挺通顺的。再说文殊、普贤和阿弥陀佛 (亦称无
量寿佛 )都有观经,所以再加上一本《观世音观经》也似乎
是很自然的。更何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从第三世纪以来
,单行本重覆的出现与流通,可知观音菩萨受欢迎的程度了


  二、普门品经 

 不仅《观世音观经》容易被误认为《观世音经》,连《
法华经》中的<普门品>也很容易令人与《普门品经》混淆
。《普门品经》是讲述“学入普门定门之法”,其译本也有
二本。据《僧祐录》卷二:

“普门经一卷,一本云普门品,太康八年 (287)
正月十一日出,合二件………合三百九卷,晋武帝
时,沙门竺法护到西域得胡本还,自太始中 (266)
至怀帝永嘉二年 (307) 以 (已 )前所译出”(注
17)

  前引述中的“普门经”或“普门品”,即是《普门品经
》之意。又于卷二“异出经”的部份亦记载:

“普门经 - 竺法护 (DharmarakSa) 出普门品一卷
, 只多蜜 (GItamitra) 出普门品一卷,右一经二
人异出”(注 18)

  但卷二亦记载只多蜜所译的《普门品经》已阙失了,

“普门品经一卷,阙,一部凡一卷,西域沙门只多
蜜所出,传云晋世出,未详何帝时。”(注 19)

  因此得知《普门品经》有二译本,一是西晋时代月氏人
竺法护,约于 266- 307 间在中国译出。(注 20)一是东
晋时西域人只多蜜,约于东晋朝代 317-420 年间译出。还
好,竺法护所译的《普门品经》现仍存于大正藏第十一册,
No.315 经。 

页 24

 另外,此经还有个线索记载于《开元释教录》卷二:

“普门品经一卷,初出亦云普门经,与宝积文殊普
门会等同本,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出,见聂道真录
及僧祐录。”(注 21)

  相同于《僧祐录》的译经时日,可见指的是晋竺法护的
译本,较重要的是该经“与宝积文殊普门会同本”。于《大
宝积经》卷二十九,<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是唐朝菩提
流支 (Bodhiruci or Dharmaruci) 约于 693 年间所译,确
实与竺法护的译本雷同。(注 22)只是少数的翻译名相不
同,和写作方式差异之外,内容是相同的。例如晋本中的溥
首童真、溥首菩萨,即是唐本中的文殊师利菩萨。《僧祐录
》卷一记录著新旧译经名相的差异:“旧经濡首,新经文殊
”。(注 23)《翻译名义集》亦记载:“普首童真、溥首
童真、溥首菩萨即是文殊师利”。(注 24)除了名词的翻
译不同之外,对于经文的解释是大同小异,只是晋本是以叙
述的方式译出,而唐本在解释“修习诸三昧”时, 以五字一
句的偈颂方式表达,可见此二本是同本异译了,而《观世音
经》所指的〈普门品〉,应该不是此竺法护所译的《普门品
经》了。


 三、普门品 

 除了《普门品经》之外,一般人熟悉的<普门品>或《
观世音经》应该指的是《法华经》中的<普门品>。它受欢
迎的程度,可由单行本的流通与宗派祖师的注疏窥探一二。
现存于大正藏第九册中的《法华经》就有四译:    
T.9/263 西晋竺法护《正法华经》十卷    
T.9/262 姚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七卷    
T.9/264 隋阇那崛多与笈多《添品妙法莲华经》七
卷   
  T.9/265 失译《萨昙分陀利经》一卷
在《僧祐录》卷二,已载:
    “正法华经十卷 - 二十七品,旧录云正法华经,
或云方等正法华经,    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 今
并有其本... 竺法护译。”(注 25)
  又在僧佑的时代《法华经》已有三译的记录,在其卷二
亦载:

“法华经 -- 旧录有萨昙分陀利经,云是异出法华
,未详谁出,今阙此经。竺法护出正法华经十卷;
鸠摩罗什出新妙法华经七卷”(注 26)

  可见该失译的《萨昙分陀利经》是早于竺法护的正法华
经,可能是最早的

页 25

《法华经》中的单品流通本。此阙失的萨昙经可能是以上所
列的 T.9/265,此失译的一卷即是正法华经中的第十七宝塔
品。(注 27)  然而《法华经》中的 < 普门品 > 单行
本的流通,只有二译本,据《僧祐录》卷四记载:

“光世音经一卷,出正法华经,或云光世音普门品
;观世音经一卷,出新法华经。”(注 28)

  西晋时代,“观世音”汉译为“光世音”,因此引文中
的《光世音经》即是竺法护译本中的<普门品>。当时为了
区别竺法护译的“正法华”,而称罗什所译的新本为“新法
华”,又在引文中明白的指示著〈普门品〉即是《观世音经
》,故此《观世音经》应是鸠摩罗什译本中的<普门品>了
。(注 29) 
 至于隋译本中的第二十四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汉
文的翻译几乎与罗什本相似,只字不差,只有二处不同。一
在偈颂之前,隋译本比罗什本多了一小段,62 个字,如下
:“尔时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所行之法”(注 30)
  二在偈颂中,罗什本是“气毒烟火燃”,隋译本是“毒
毒烟火燃”。(注 31)就该品而言,几乎是相同的内容,
似乎没有重译的必要,但也许是译者认为应忠于原文本之故
,而补上这缺少的 62 个字。然罗什译的<普门品>已广为
流通,且又被尊称为《观世音经》, 由此不难揣测罗什本的
崇高地位,所以此隋本在诸经录中再也找不到单本的<普门
品>流通的记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广为接受的程度,由诸《高僧传
》与祖师大德的注疏中可反应出。在梁《高僧传》中以《观
世音经》为日课的僧人有:僧导、僧洪、僧旻和慧恭;《比
丘尼传》中有:明感、僧端和令宗;《续高僧传》中有:功
回、洪满和僧明;甚而在《宋高僧传》与其他的僧传中也不
乏其人。因此更不可否认该品经对中国佛教影响之深远了。
(注 32)由上的讨论得知,罗什译的<普门品>在梁世时
已被尊称为《观世音经》,因此诸僧传中僧人修持的《观世
音经》,也毫无疑问的是罗什本了。
总而言之,在中国佛教史上《观世音经》是一部广为认
知的经典,不论它以“禅观”的姿态出现,或以“信仰”的
面目流通,大概是被冠以高知名度的“观世音菩萨”为经题
的原故吧!“观音经”不仅令一般大众喜爱,也令天台智者
大师垂青。智顗曾口述《观音玄义》、《观音义疏》与《请
观音经疏》,其弟子灌顶记录。而宋朝的知礼为其撰疏记:
《观音玄义记》与《观音义疏记》。另宋时智圆也撰《请观
音经疏阐义钞》。《观音玄义》二卷,是解<观音菩萨

页 26

普门品>经题的玄奥之义;而《观音义疏》亦二卷,是对<
普门品>的经文一一详解。至于《请观世音经》是否与<普
门品>有关,笔者将另撰一文讨论,本文仅是对《观世音经
》做一厘清罢了。(May.3,1996)

注  释

?注 1:以下附注, 大正藏以 T 为代号, 且 T./ 册数 /
经号, P. 代表页数。大正藏索引 No.31 记载《观世音经》
一卷,竺法护、鸠摩罗什、沮渠京声各译一卷;另《观世音
观经》一卷 (沮渠京声 ), P.120c.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
: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修订本一版。

?注 2:据 E.Zurcher, 僧祐的年代是 435-518,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Leiden: E.J.Brill, 1972,
P.10; 但据梁《高僧传》卷十一,僧祐卒于天监十七年,春
秋 74,故应是 445-518,因此 E.Zurcher 可能是计算的误
差。又据 P.Pelliot 的考证《出三藏记集》最先完成于
515 年,但在其圆寂之前曾修改过。见《通报》 XIX,
Leiden: E.J.Brill, 1920, P.266, note 2.

?注 3:T.55/2145, P.13a.

?注 4:T.55/2145, P.106c. 梁《高僧传》略记其传,但
大致与《僧祐录》同,见 T. 50/2059,P.337a

?注 5:T.55/2146, P.116c.

?注 6:T.55/2145, P.13a.

?注 7:T.49/2034, P.89a, P.93a. 《大唐内典录》该部
份的记载完全抄自费长房,T.55/2149, P.260c.

?注 8:小野玄妙, 《佛教经典总论》杨白衣译, 言费长房
在《历代三宝纪》中,把《道安录》、《僧祐录》中所列的
失译经, 配上古译经家, 成为古译经家的作品, 混乱了经录
史, 遗害后世, 为现代学者所诟病.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 1983, PP.169~171,191.

?注 9:T.55/2147, P.175c.

?注 10:T.55/2148, P.213b. T.55/2153, P.443c.
T.55/2154, P.634b.

?注 11:见本文附注 3 和 4。

?注 12:< 沮渠蒙逊传 >, 梁, 沈约《宋书》, 台北: 新
文丰出版公司,1975, PP.1163 ~ 6.

?注 13:T.55/2145, P.106c.


页 27

?注 14:T.50/2063, PP.940c ~ 941a.

?注 15:T.55/2145, P.32c.

?注 16:Japanese-English Buddhist Dictionary,
Tokyo: Daito Shuppansha, 19 65, PP.159, 137, 16.

?注 17:T.55/2145, P.8b.

?注 18:T.55/2145, P.14b.

?注 19:T.55/2145, P.12a.

?注 20:见注 18.

?注 21:T.55/2154, P.493b.

?注 22:T.11/310, PP.158c ~ 163a.

?注 23:T.55/2145, P.5a.

?注 24:T.54/2131, P.1061b.

?注 25:T.55/2145, P.7b.

?注 26:T.55/2145, P.14a.

?注 27:见《法宝总目录》 No.1, P.224a.

?注 28:T.55/2145, P.22b.

?注 29:见注 26, 28 的引文。

?注 30:T.9/264, P.192b,c.

?注 31:T.9/262, P.58a, T.9/264, P.193a.

?注 32:在《敦煌宝藏》中,《观世音经》的记录就有数
十部,但其内容都是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见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第 97 册, PP.391 ~ 393,359 ~ 363,463 ~ 465,518
~ 519 与第 43 册,PP.583 ~ 588,可见始自东晋,<普
门品>即被中国佛教称为《观世音经》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