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国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赵国森 校编
  法光学坛 第三期
  (1999出版)
  页91~112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发行
  本文全文由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提供,特此致谢
  --------------------------------------------------------------------------------
  页91
  摘要:
  一、梵、藏文本
  在敦煌的抄本中发现有《因缘心论颂》(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称称《颂》)及《因缘心论释》(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vyaakhyaana 简称《释》)一卷,均题龙猛(即龙树Naagaarjuna)菩萨造。
  据现存资料所知,此《颂》、《释》有梵文、藏文及汉文等诸本。在近代出土的梵文原典发现有两种残卷,但是仍未完璧。藏译本则于德格版《西藏大藏经》内编号3836、4553中有《因缘心论颂》;及编号3837、4554中有《因缘心论释》,均题为龙树造。近代学者们大多依此与汉译敦煌流行本(指“敦一”本,见下文敦煌抄本介绍)对校,并转译为英、法、德、日等文字;或有据此补足梵文残本的所缺,依藏译还原为梵文。
  二、汉译论疏
  汉译资料可分为两方面说明:一是敦煌新出的资料;二是传统汉文藏经的译本和注释。在敦煌的写卷中,发现有三种文献,前二是题为龙猛造的《颂》和《释》,后一是不载撰人的《因缘心释论开决记》(简称《记》),这是此《释》的唯一疏解,内容是依《释》逐句解说,故可依其文字,与《释》的内容对校。总上三类资料,据作者所知,在敦煌的抄本中,《颂》有七个;《释》有八个。于中各有两种异译。一为流行的传抄本,可称为“敦一”本的《颂》《释》;二为伯2045仅一见的抄本,可称为“敦二”本的《颂》《释》。《记》有十个抄本,内容依敦一本作疏释。
  页92
  A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Three Translations of The Heart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Verses-cum-Commentary
  By Chao Kuo-sen (Abstract)
  Among the manuscripts found in Tun-huang, The Heart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Verses and The Heart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Commentary were discovered. Both give Naagaarjuna as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presently available, both the verses and the commentary are available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wo fragm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among recent Sanskrit finds. The Tibetan texts can be found as Derge Nos. 3836 and 4553 (the Verses) and Nos. 3837 and 4554 (the Commentary). All of them state that they were written by Naagaarjuna. Most modern scholars have compared these with the Chinese Tun-huang text A, and produced further translations into English, French, German, and Japanese. Some even tried to reconstruct the complete Sanskrit from the Tibetan.
  Relevant Chinese sources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being the newly discovered Tun-huang text, the other the translation and related commentaries which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Buddhist canon. Among the Tun huang MSS there are three relevant scriptures. Two of them, the Verses and its Commentary, give Naagaarjuna as the author while the third one, the only extant subcommentary, lacks any reference to its author. Since this is a sentence by sentence explanation of the Commentary it can be used for textcritical purposes. As far as the present writer understands, there are seven copies of the Verses available and eight of the Commentary. Both texts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recensions. One, the more widely spread, is referred to as text A, the other, text B, is preserved in only one manuscript, P 2045. For the sub-
  页93
  commentary which explains text A, altogether ten manuscripts are available.
  页94
  甲、文献简介
  一、梵、藏文本
  在敦煌的抄本中发现有《因缘心论颂》(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 称称《颂》)及《因缘心论释》(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vyaakhyaana 简称《释》)一卷,均题龙猛(即龙树Naagaarjuna)菩萨造。
  据现存资料所知,此《颂》、《释》有梵文、藏文及汉文等诸本。在近代出土的梵文原典发现有两种残卷,但是仍未完璧。[1]藏译本则于德格版《西藏大藏经》内编号3836、4553中有《因缘心论颂》;及编号3837、4554中有《因缘心论释》,均题为龙树造。近代学者们大多依此与汉译敦煌流行本(指“敦一”本,见下文敦煌抄本介绍)对校,并转译为英、法、德、日等文字;或有据此补足梵文残本的所缺,依藏译还原为梵文。[2]
  二、汉译论疏
  汉译资料可分为两方面说明:一是敦煌新出的资料;二是传统汉文藏经的译本和注释。在敦煌的写卷中,发现有三种文献,前二是题为龙猛造的《颂》和《释》,后一是不载撰人的《因缘心释论开决记》(简称《记》),这是此《释》的唯一疏解,内容是依《释》逐句解说,故可依其文字,与《释》的内容对校。总上三类资料,据作者所知,在敦煌的抄本中,《颂》有七个;《释》有八个。于中各有两种异译。一为流行的传抄本,可称为“敦一”本的《颂》《释》;二为伯2045仅一见的抄本,可称为“敦二”本的《颂》《释》。《记》有十个抄本,内容依敦一本作疏释。现略列各抄本的情况如下:
  页95
  资料来源
  经名
  说明
  a)斯 250 敦(敦煌宝藏)2.453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部份残缺、不清。
  b)斯 1358 敦 10.233-235(大正藏第32廿所收,以此为底本)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完整
  c)斯 1513 敦 11.314 《因缘心论颂》 首残尾存由“是其······见真而解脱”。
  d)斯 2462 19.636-637 (大正本以此为别本,与底本对校)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完整。字体较草。
  首略残,后略有脱漏。字体较草。
  e)斯 4235 敦 34.623-624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上半残缺。能辨者约十四句完整无纯(疑:缺),字体清晰。
  f)北 7255 (官68) ydok 105.132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完整。
  首存尾缺。
  由“差别······无我所彼此互无”
  g)北 7257 (海17)敦 105.136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完整无缺。
  完整无缺。
  h)伯4645 敦 134.136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因缘心论颂》龙猛菩萨造 残缺。
  残缺。以上各本为敦一本。
  i)伯 2045 敦 113.111-112 《缘起心论并释》一卷 尊者龙猛菩萨造 完整无缺。于《释》文前有“稽首曼殊室利童子”句,为诸本所无,与菩提流支译《十二因缘论》起首的归敬颂亦异。又此为本《颂》及《释》的异译本,现称为敦二本,,可供对校敦煌流行的“敦一本”。
  j)斯 269 敦 2.552-561 大正第 85 册所收,以此为底本,整理刊行,故后部份缺。大 85.1178a-1182c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存尾残。
  由“将释此论至空者无明”。
  k)斯 541 敦 4.366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尾残俱(疑:缺),字体较模糊。经笔者对勘证实与伯2538为同一抄本的上半部。
  l)斯 2695 敦 22.338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尾残俱(疑:缺),字体较模糊。
  m)北 7258 (丽 83) 敦 1057.137-140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缺尾存。此卷可补大正藏本之所缺。
  由“善解······决记一卷”
  n)7265 (海 39) 敦 105.133-135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缺尾存,文分两段。
  (1) 由“次下至起食”
  (2) 由“将释此论至一起”
  o)伯 2211 敦 117.263-267 《因缘心释决记》一卷 首尾字。部份文字印刷不清,勉强可读。此乃诸本中唯一完整的写本,可补大正藏本之缺。
  p)伯 2538 敦 121.612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残尾存。可补大正藏本之缺。为斯 541 抄本的续完。
  q)散 0183 《因缘心论开决记》 见旅顺博物馆所存敦煌之佛教经典。作者未见此论。
  r)散 0321 《因缘论开决记》 见李氏鉴敦煌写本目录,作者未见此论。
  s)斯 495 敦 4.137 《解因缘心论》 此为《因缘心论释开决记》的节解本,内容简略,但于树生平一段,较《开决记》略详。
  页96
  至于,传统汉文大藏经方面,经作者对勘,《释》的异译本有《十二因缘论》;《颂》有《缘生论》的注解。《十二因缘论》一卷,据李廓《众经目录》记载,是净意菩萨造菩提流支译,现存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内,乃《释》的异译本,可是学界一切以为:这只是依《颂》发展出来的十二因缘之论典,其性质是内容保存了龙猛菩萨《颂》中的偈文和注解而已,这与《缘生论》乃依《颂》而扩充的情况相类似,故未有进一步的研究或对校。根据作者所做的整理,若把本论略作编排,即可为敦煌本的《颂》和《释》之异译本(详见下文的整理)。另外题为郁楞迦(Ulla^nga)所造的《缘生论》(或名《大乘缘生论》),汉文有两种译本,一是隋达磨笈多译,另一是唐不空译,是以龙树《颂》《释》为基础扩充为三十颂,并自造解释,若依颂文辑出,可对校《颂》的译文及此《颂》可多得一种注解。宇井伯寿博士(1969)于所撰〈缘起心颂 增广发展〉一文,对此《颂》的演变作出一些讨论,亦有提及《十二因缘论》乃本《颂》《释》的异译,然而,却没有引起日本研究者的注意。如1974年爪生津隆真日译的《因缘?精要》;1992年 山雄一日译的《因缘心论》,均没有提及题为净意菩萨的异译本。相反,Carmen Dragonetti在一九七八和七九年则先后发表了题为净意菩萨的《十二缘生论》及龙树菩萨的《因缘心论释》的英译和注释。[3]现综合此《颂》《释》《记》的汉文异释如下:
  《颂》异译(五本) 《颂》注异译(二本)/
  《释》异译(三本) 《释》记
  敦一《颂》 敦一《释》 敦一《记》
  敦二《颂》 敦二《释》 /
  《十二因缘论》引《颂》 《十二因缘论》 /
  《缘生论》引《颂》 缘生论(颂注) /
  《大乘缘生论》引《颂》 《大乘缘生论》(颂注) /
  页97
  三、近代研究及翻译
  学代学者们对《颂》《释》的研究或翻译,约有以下十余种:
  (1) Edited in Tibetan and translated into French by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in Thérie des Douses Causes, Appendix IV.RUG 40, 1913.
  (2) Translated by N. Aiyaswami Sastri. 1940
  (3) V.V. Gokhale, Der Sanskrit-Text von Naagaarjuna's 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 Studia Indologica, Bonn 1955.
  (4) V.V. Gokhale and M.G.Dhadpale, “Encore the 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 of Naagaarjuna”, Principal. V.S.Apte Commenmoration Volume (Poona 1978), 62-68.
  (5) N.Aiyasvami Sastri, “Naagaarjuna's exposition of causal links”, Bulletin of Tibetology 5.2, 1968, 5-28.  
  (6) Kaarikaas and commentary edited and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by L.Jamspal and Peter della Santina, JDBSDU 2.1, 1974, 17-18.
  (7) Carmen Dragonetti, “The 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 and the Pratiitya smutpaada h.raya vyaakhyaana of  `Suddhamti(净意菩萨)”,WZKSOA 22,1978, 87-94.
  (8) Carmen Dragonetti, “Some notes on the Pratiitya samutpaada h.rdaya kaarikaa and the Pratiiya samutpaada h.rdaya vyaakhyaana attributed to Naagaarjuna”, JDBSDU 6, 1979, 74-73.[4]
  (9) 神子上惠生(1962) 〈因缘心论颂????〉 《印佛研》10卷2期。  
  (10) 宇井伯寿(1969) 〈缘起心颂?增广发展〉一文 收入《西域佛典?研究》。  
  (11) 平等通昭著 《十二因缘论解题》 国译一切经?论集部。  
  (12) 爪生津隆真译(1974) 〈因缘心论〉(因缘?精要)。收入《龙树论集》第356-636页。   
  (13) 山雄一译(1992)〈因缘心论〉。收入《空入门》一书。汉译本由释依馨法师(1996)翻译,但译文中有部份错误[5],宜取敦煌本对读。
  页 98
  乙、论旨、思想特色及作者
  一、全论主旨
  《因缘心论颂》并《释》是一本简短精要的专题论典。全论以佛教根本教义的“缘起”为主题,说明佛教对人生苦乐的根本见解,认为由惑、业、苦,故于诸趣循环不息;当生命具足觉察的正智,便能证得还灭解脱。《颂》的全文,仅有七颂,以此摄“诸佛秘密心藏的真真之境”[6],故称为“心”。由此分广、略两部份,来说明流转、还灭的十二支缘起。在首五颂的广说中,前四颂半阐述空的诸趣流转,第五颂后一句示解脱真实。而略说的第六、七两颂,依次辨明流转、还灭的要义。
  论中所说流转的道理,是以般若、中观“缘起即空”的理念为基本立场,解答轮回的生命现象,其性质是依藉众缘而起,以十二支的三世因果关系,由空到空,生于诸趣,故于中并无实体、自性的“我( tman)”存在。次后,说明还灭,谓若能以无漏的正智,察照诸法无常的真实法性,而消除个体生命上的贪、嗔、痴等烦恼,便可达至解脱的开悟。
  二、思想特色
  具体分析,本论对流转生死的说明,有三点值得留意的地方:
  第一、惑、业、苦的相依而轮转不息。文中十二因缘略摄为惑、业、苦三法。即惑是无明、爱、取;业是行、有;苦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及生、老死等。如是,分为三、二、七的惑、业、苦,根据“此有故彼有”的缘起关系,成为辗转循环的依存,就像三束芦苇,彼此依靠而站立一般,故论中说“从二生于二,从二生于七,七复生于三”,这样有如车轮次第转动,于欲、色、无色的三界中轮回不息。此中,七种苦法复生三种惑,由此强调惑、业、苦继续循环连结的关系,正是本论特色之一。
  第二、唯有假名,实无众生。在三世迁流的因果轮转中,只有众
  页99
  缘集起的生命现象(五蕴),而没有实体(我aatman)的存在,所以,《中论?观四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一作“无”,梵本作`Suunyataa),亦为是假名(Praj~npti),亦是中道(Madhyamaa-pratipad)义。”[7]这种“缘起”即“空”的思想,是要表明此“空”的表示,也不外是“假名”,离此“假名”就是缘起,即“中道”的观点。这与本论所说十二因缘的生命个体,只是无自性空的假名,绝不存在实有的众生的思想一致。这是本论特色之二。
  第三、从空法生空法,三世流转而不迁移。这种十二支缘起的相生,却不是由过去迁移到现在,现在迁移到未来的思想,与《中论?观因缘品》中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pratiitya samutpaada),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8]这种第一义缘起的了解是一致的,认为寂灭颠倒的分别心,而证见缘起的佛陀,能知一切诸法随缘辗转,本然寂静,远离“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自性的封执,心中明了由空的惑、业为因,生空的苦果,无去来、入出三世的转移,随顺中观的实相缘起。对于这种以空为根本的业感缘起理论,龙树在《中论?观业品》中,有较详密的辨破,谓惑、业、苦的生命,犹如世尊以神通力,示现出来的变化身,由此化身所作一切,总体说明为身、口、意的三业,实则“作者”、“果报”、“业”和“烦恼”都如幻、梦、焰、响,空不可得。[9]
  对于中观学派依甚深实相缘起,而说“由空生空”的流转相续,确非一般人所能完全掌握,因此,不单〈观业品〉用了佛的变化身所作的三业为喻,在本论更举了“诵、灯、镜、印、火精、种子、酸梅和声向”[10]等八个譬喻,说明为甚么没有三世的转移,却能“由空生空”的道理。这八个譬喻中,《释》独以“诵”为例,详细申明“自性无我的假名诸法,如何从空法生空法,成就现在世、未来世”[11]的存在,其余灯等七喻,不另解说,读者依此应可推知。所谓“诵”者,是老师读诵的圣教,弟子随从受学。若究实来说,老师诵读后,
  页100
  言说便于当刹那谢灭,不能传达转至弟子,而弟子读诵亦不由别处而来,否则弟子的读诵会形成无因而有的过失。依这个譬喻的道理,解释在三世流转中,临命终时的心识,亦不由此世,移至他世,否则便会有执著恒常、实性的过失;他世心识,亦不从余处而得,否则便有无因得果的过失。是故,老师读诵,与弟子读诵的一异关系,是难于施设的;同样地,现在世临终的心识,与未来世心识出现的关系,也是难于施设。依这种道理类推,从此灯生他灯,以面为本质于镜有影像,因印章有文字,从太阳、水晶等缘和合而有火,因种子而有芽,由酸梅生唾涎,于声音有回向等,都不易说明他们的相互因果关系是一是异。由此道理,本论建立由空生空,在五蕴的相续中,实无少法具有自性,能由现在至于将来,表达“空的缘起”的中观思想,发挥一切法无自性的中观根本精神。这是本论特色之三。
  总括来看,此篇立论与龙树思想一致,贯彻以实相缘起敷演当体即空的中观立场,在流转的十二缘生法中,依众缘集起而因果相依的状态,说明作业受报,不外缘生的空法,除掉种种戏论分别的妄执,便能证见缘起中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转移的缘起实相。
  三、作者问题
  根据敦煌抄本及藏文译本的记载,《颂》与《释》的作者,都是龙猛(龙树)菩萨,从论中内容对缘起思想的阐释来看,与《中论》的思想吻合;再者,在月称《净名句论》中,亦有引用本论的“诵等八喻”的内容,作为龙树思想的辅助说明,故此本论是龙树菩萨的作品,几无异议。可是,在菩提流支的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中,谓此论是净意菩萨所造,究竟净意菩萨是甚么人?似无资料可考,他是否中观派一系的人物,亦无从得到佐证。从思想来分析,本论确属中观系的论典无疑;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是中观派的学者净意菩萨,依龙树思想编写出来的可能性,故把《颂》《释》视为龙树的作品,是应要有保留的余地。
  丙、三译校勘
  一、校勘说明
  这本《颂》、《释》的会译校勘,是把敦一本、敦二本及《十二因缘论》等三种异译会编起来。“敦一本”以大正藏为底本,对校其余敦煌的抄本。“敦二本”是伯2045号,无别校本。《十二因缘论》亦以大正藏为底本。
  至于,校勘过程中,底本的原文,不作改动,遇到某些明显有误的地方,唯以【】号中文字、符号,表示校者的意见;其余若具争议,或未能判决的相异地方,则于校注内列出各种不同的资料,让读者自己判断。而所用符号的含义,略有三种情况,以下举例说明。(1)【 】:此括号内的文字,是表示前一字若以此中的文字取代,会更为恰当。如注[18],分别【明】。这里表示“分别”,应作“分明”会较恰当。
  (2) 【×】:此括号内的交叉号,表示应要取消前一字。如注[49],而自流转【×】浪。这里表示“而自流转浪”,应作“而自流浪”。
  (3) ××【 】:此括号内的文字,是要取代前有底线的文字。如注[89],无取取【所取】,是表示“取取”改为“所支”较恰当。
  二、三译校勘会编
  因缘心论颂并释[12]
  龙猛菩萨造 缺译者
  缘起心论并释[13]
  龙猛菩萨造 缺译者
  十二因缘论[14]
  净意菩萨造
  北魏?菩提流支译
  甲一、广说缘起(分五)
  乙一、三摄十二门
  丙一、征问
  丁一、颂
  稽首曼殊室利童子
  归命牟尼尊 妙法比丘僧
  略作因缘论 为义显现故
  [24](归敬颂)
  差别十二支 能仁说缘生
  页102
  缘起十二支 能仁演说者
  牟尼所演说 十二胜上分
  (lab) (lab)
  丁二、释
  此中有沙门,乐闻能听,善能忆持,能悟能观,及具简弃[15], 来询师所。于如来教中,作如是问:“薄伽梵!差别十二支,能仁说缘生,彼于何所摄?今欲乐闻。”
  论曰:此中有沙门,乐闻能听,善能忆诗,能悟能观,及具简弃诣轨范师所,于如来教中而作此问:“薄伽梵!缘起十二支,能仁演说者,彼于何所摄?今欲乐闻。”
  有弟子[25]成就,随所闻法,堪能受持,令不忘失,于如来法,谓事非事及性相等,如是义中,心怀疑惑,为得知故问言:“尊者![26]牟尼所演说 十二胜上分 因缘所生法 彼为三所摄 如是等诸[27]事 今为知请问[28] 愿为我解释 除断我疑网 师见弟子意 于法生渴仰[29]”
  知彼问其真义,师即呼曰汝。于烦恼、业[16]苦三中都[17]【俱】摄尽,作此分别[18]【明】典切之语。此中十及二,故曰为“十二”,“支”即差别故言[19]差别,如车支分故说为支。为寂身口故说[20]【名】能仁,言“能仁说”者,宣畅解释说之异名。彼非自性决定、士夫、假相[21]【相假】、自在、时、自然[22]、随欲、化主、偶遇[23]等所生;此是因缘所生。
  知彼弟子问其真义,师即呼曰汝。于烦恼业苦,三种俱摄尽,作此分明言词典切之语。此中十及二故曰为十二,为十二缘起差别,差别即支,如车之分故名差别。言“能仁”者,能寂身口故名能仁;彼“能仁演说者”,宣畅解释等,说之异名。彼非自性决定、丈夫、相假、自在、时节、自然、随欲、化主、偶遇等所生;此即因缘所生法。
  恭敬请示故 即答言:汝听
  十二胜上分 彼为三所摄[30] 
  烦恼业及苦 次说应当知[31]
  是中十及一 故曰为[32]十二 
  以彼不异分 故名为胜分 
  如车舆分故 说胜分应知
  言“牟尼”者,名为寂灭,亦名无分别,亦名为定,亦名无言说。彼“牟尼所演”宣畅辩说,是名假名[33],然彼非是大人、丈夫、自在、定时性相所生;但唯因缘所生成故。
  丙二、正答
  丁一、颂
  于烦恼业苦 三中俱摄尽
  (lcd)
  初八九烦恼 二及十是业
  余七习[34]【皆】是苦 十二唯二摄
  (2)
  于烦恼业苦 三中俱摄业
  (lcd)
  初八九烦恼 二及十是业
  余七皆是苦 十二唯三摄
  (2)
  因缘所生法 彼为三所摄
  (lcdef)
  烦恼业及苦 次说应当知
  烦恼初八九 业二及以十
  余七说为苦[42] 三摄十二法
  (2)
  页103
  此差别十二支法,于烦恼、业、苦递手[35]【互】相依,犹如束芦,于彼三中,并皆摄尽。言“尽”者,即是无余义也。
  问曰:“何者烦恼?何者是业?何者是苦?
  此差别之法,当于何摄?”
  答曰:“初、八、九烦恼,差别十二支法,
  初是无明,第八是爱,第九是取。此
  三是烦恼所摄。二是行,十是有,此
  二法是业所摄。
  彼差别十二支即烦恼、业、苦递互相生,犹如速【束】[40]芦,相假而立。言“俱尽”者,即是无余义也。
  问曰:“何者烦恼?何者为业?此等缘起
  差别,云何相摄?”
  答曰:初八九烦恼,缘起初支,即是无
  明;第八名爱;第九为取。彼三烦
  恼所摄。
  何者是是【×】[41]业?二及十是业。言其‘二’即是有。此二法是业所摄。
  于烦恼业及以苦处,三法迭互相共作因缘,如拒瓶案,如是三处所摄应知。
  问曰:“何者为烦恼?何者为苦?而得有此
  诸因缘法胜分摄成。
  第二为行,第十为有,此胜分是业所
  摄,
  余七皆是苦。烦恼、业之[36]【支】所摄之余七种是苦所摄,应知所谓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言‘皆’[37]者,是总[38]摄之辞,即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是故此十二支法于业、烦恼、苦中,并皆摄尽。言‘唯’者,是其遮义,经中所说[39]之法,此中摄尽,更无有余。” 余七皆是苦,言‘余’者烦恼业支所余;此‘七’差别是苦所摄,应知所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及老死。言‘皆’者,总之词,即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苦,亦彼所摄。是故彼十二支业、烦恼、苦所摄。言‘唯’者,即是遮诠之义,契经等教,此中已尽,更无有余。” 余七胜分是苦所摄,此是烦恼、业、苦等三,摄十二分应知。言‘余七’者,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及生、老死;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所求不得,如是苦以为根本。应知摄十二分唯有三事,更无余法,一切经中,但有此分,更无有余。”
  乙二、十二支法递互相生无始终门
  丙一、颂
  从三生于二 从二生于七
  一[43]【七】复生于三 此有轮数转(3) 从三生于二 从二生于七
  七复生于三 此有轮数转
  【转】[52](3) 从三生于二 从二故生七
  从七复生三 是故如轮转
  (3)
  页104
  丙二、
  问曰:“此义已知,彼[44]烦恼、业、苦,
  云何相生?请为解说。”
  答曰:“[45]从三生于二。从三烦恼生于二
  业[46]。从二生于七。谓上所说苦法。
  七复生于[47]三。所谓诸烦恼复从三烦
  恼生于二业。此有轮数转。言‘有’
  者,有其三种,所谓欲、色、无色,于
  中不息而作流转[48],彼诸异生世间而
  自流转【×】浪[49]。言‘此”者,显
  不定义,非如流[50]【轮】转,次第生
  于诸有,此不定也[51]。”
  问曰:“此义已知,烦恼、业、苦云何相
  生?请为解释。”
  答曰:“从三生于二。从三烦恼生于二种
  业。从二生于七。谓上所说七种苦
  法。从七复生三。所谓烦恼从三烦恼
  复生二业。有轮恒数转。言‘有’
  者,即三有,所谓欲、色、无色一切
  异生有情,于彼世间恒漂浪故,无时
  暂息,犹如轮转;所言‘恒’者,是
  遮断义;‘转’表非常,非如轮环,
  次第转故。”
  问曰:“已知此等诸胜分义,为我解释烦
  恼、业、苦在何处。复云何成一切诸
  事?”
  答曰:“从三生二。三是烦恼;二是业,谓
  从烦恼而生于业。从二生七。七者[53]
  是苦,谓从于业而生于苦,从七生三
  者,谓从于苦而生烦恼,此说烦恼、
  业、苦三种迭互相生,是故生有轮转不
  定。所言有者,所谓欲、色、无色界
  等,彼中不住,喻如轮转,以彼有故,
  一切世间凡夫众生次第上下,犹如轮
  转,有中不定,以不定故,说有三
  处。”
  乙三、十二支法空故无我门
  丙一、颂
  诸趣唯因[54]果 此中无众生(4ab)
  诸趣唯因果 此中无众生(4ab)
  一切世间法 唯因果无人(4ab)
  丙二、释
  问曰:“何者是身之自在众生耶?彼[55]之
  作用,其事云何?”
  答曰:“诸趣惟【唯】因果。惟[56]
  【唯】除假名。此中无众生。此是真
  实义,非假立有[57]假立之 问曰:“若如是者,一切身之自在众生作
  者,何者是耶?”
  答曰:“诸趣唯因果。唯除假名。此中无
  众生。此是真实义,非是假立有,假
  立之境,不成实成【×】 问曰:“彼造一切身自在众生,何者是彼?作事云何?”
  答曰:“偈言‘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除假说故有,此是正思量,彼非说性,是故见作众生不
  页105
  境,不成实物。”
  物[58]。”
  成。”
  乙四、十二支法离二边故不转移门
  丙一、法说
  丁一、颂
  唯从[59]于空法  还生于空法
  (4cd)
  唯从于空法  还生于空法
  (4cd)
  但从诸空法  唯生于空法
  (4cd)
  丁二、释
  问曰:“若如是者,谁从此世,至[60]于他
  世?”
  答曰:“无有极微等法,从于此世,移至他
  世[61],虽然,唯从[62]于空法,还生
  于空法。从无我我所烦恼、业五种空
  因,还生空无我、我所七种苦果之法。
  彼则无我、我所,彼此手[63]【互】无
  我、我所;虽然,从[64]自性无我之
  法,还生自性无我之法,应如是知,作
  如是说。” 问曰:“若如是者,谁从此世,至于彼
  世?”
  答曰:“无有极微等法,从于此世,移至
  他世,虽然如是,唯从于空法,还生
  于空法。从空、无我我所烦恼、业五
  种因,还生空、无我我所假立七种苦
  果之法。彼即无我我所,彼此互无我
  我所;虽然,从自性无我法,还生自
  性无我法应知。”
  问曰:“若如是者,云何得从现在世间而取
  未来世间?”
  答曰:“乃至无有一毫等法,从现在心间而
  取未来世间。是故偈言:‘但从诸空
  法,唯生于空法。’此明自我、我所
  空、谓烦恼、业处,此五法行性离无
  我,应如是取。”
  丙二、喻说
  丁一、颂
  [65]诵灯镜及印 火精种梅声
  诸蕴相续结 不移(5abcd) 诵灯镜及印 火精种梅声
  取蕴相续结 不移(5abcd) 诵灯印镜响 日珠种子水
  诸阴转不转(5abc)
  丁二、释
  此中问曰:“从自性无我之法,还生[66]自
  性无我之[67]法者,有何譬喻?” 问曰:“此中从自性无我法,还生自性无
  我法者,有何譬说?” 问曰:“若性无我法中而行性无我者,今何
  为证?”
  页106
  此中答曰:“诵、灯、镜及印,火精、
  种、梅、声。已如是等喻及假喻
  【×】[68]立成自性无我及成就彼世[69]
  应知。譬如师所‘诵’者,若转至弟
  子,师后更无言说,是故不至;彼弟子
  ‘诵’者,亦不从余得,成无因果[70]
  【过】故。如师所诵,临终心识亦复如
  是,成常过故;不至他世,彼世亦不从
  余得,成无因果[71]【过】故。如师所
  诵,与弟子诵者,即彼异彼,不易施
  设。如是[72]依彼[73]临终心识,生分
  心识得生者,亦复如是,即彼异彼,不
  易施设。
  此中答曰:“诵、灯、镜及印,火精、
  种、梅、声。如是等喻及假立成自性
  无我及成立彼世应知。譬如从师所
  ‘诵’者,苦转至弟子,师后更无所
  说,是故不至;彼弟子‘诵’者,亦
  不从余得,成无因过故。如师所诵,
  临终心识,亦复如是,成常过故;不
  至他世,彼世亦不从余来,成无因过
  故。如师所诵,与彼弟子所诵之者,
  即彼异彼,不易施设。依临终之识,
  于彼后结生识分,亦复如是,即彼异
  彼,不易施设。
  答曰:“偈言‘诵、灯、印、镜、响、日
  珠、种子、水。如是等诸喻为证,可
  取信无自体法,假名故有。言‘现在
  世、未来世’者,如师所诵,实不从师
  转至弟子,虽不从师转至弟子,岂可不
  成授弟子义,可言弟子无因而得,遮护
  妄计无因患故。如是临命终时,心识不
  至未来世间,防常患故;非未来身从余
  处来,遮护妄计无因患故。如师诵为
  因,令弟子得,彼不可说以为即是;亦
  不可说为一向异。如是临命终时,心识
  为因,是故得生后身心识,而彼心识
  [80]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亦不离彼;
  亦不即彼。
  如是从灯生灯[74],依于面像镜中现其影像[75];从印成文;从精出火;从种生芽;从梅生涎;从声出响,即彼异彼,不易施设。
  如是从灯生灯,从质镜中现像;从印生文;从珠出火;从种生牙【芽】[79];从梅生涎;从声发向,如是等法,即彼异彼,不易施设。
  如是从灯生灯,从印生印,从镜生像[81],从声有向,从日从珠出生于[82],从子生芽,如安石榴庵罗果等,口生涎水,如果等法不名即彼;不名异彼。
  如是,诸蕴相续结不移智应察。言‘蕴’者,即色受相[76]【想】行识蕴也。言‘相续结’者,彼[77]【灭】已从彼因所生余者是也,无有极微等法,从于此世移至[78]他世,是故流转从于虚妄分别习气而生。 如是,取蕴相续结不移智应察。言‘取蕴’者,即色受想行蕴也。彼‘相续结’者,依前蕴灭,生于后蕴,无有极微,许从于此世至彼世间,是故有轮从于虚妄习气而生。 如是一切诸因缘法转不转事,诸有智者,善思量应知。是中‘阴’者,所谓说色、受、想、行、识。彼托生者,此诸阴灭,因彼灭阴后相似生,然实无有一毫等法,从此至彼。
  乙五、还灭门
  丙一、颂
  页107
  智应察(5d) 智应察(5d) 智者善思量(5d)
  丙二、释
  后言“应”者,即是逆观义。当知反彼,应观诸法无常、苦、空、无我者,则不愚[83]诸事;若不遇[84]【愚】者则无有贪;若无有贪,嗔则不生;若无有嗔,则无有业;若无有业,则无有取;若无有取,钊不造后有;若无有者[85],而则[86]不生;若不生者,即于身心而苦不生。如是不集五种因故,即相[87]【于】余处而果不生,此果[88]【是】解脱,是故断除断、常等诸恶见也。
  “应”谓亦应,即是逆观因缘还灭之义。应观诸事无常、苦、空、无我,则不愚诸事;若不愚者,即不执著;若不执著,则无嗔恚;无嗔恚故,而不造业;若无有业,则无取取[89]【所取】;无所取故,不造后有;无后有故,则无有生;若有生故,即于身心无有苦生。如是不集五种因故,即于他世苦果不生,此即名为解脱,是则弃舍断常诸恶见也。”
  此是世间渐次之义,以是义故,一切世间无常、不净、苦、无我等,以能观察如事故,于诸法中不生疑惑,不疑惑故则不生染,不生染故则不生著,不生著故则灴虚渴,不虚渴故则不造业,以无业故则不取事,不取事故不造有为行,无有为行故则不复生,以不生故无[90]有一切身心等[91]苦。如是不造五种因故,则于彼处无七种果,以无果故名解脱。如是作故则是释成不生、不灭;不常、不断;有边无边如是等句。”
  甲二、略说缘起(分二)
  乙一、流转
  此中有二讼[92]【颂】:
  于甚微[93]细事 若有见断者
  彼不善因缘 未见缘生义(6) 此中复有二诵:
  于甚微细事 若有见断者
  彼不善缘起 未见缘生义(6) 于中有偈:
  不见无缘生 决定是正义
  于诸最妙事 是故不成断(6)
  乙二、还灭
  此中无可见[94]【遣】 亦无少安立 于真以观真 见真如[95]【而】解脱。(7) 此中无可遣 亦无少安立
  以真观于真 见真而解脱(7) 于中无所减[96] 亦复无所增
  应见如谛实 随状及如彼(7)
  因缘心论释一卷 缘起心释论一卷 十二因缘论一卷[97]
  --------------------------------------------------------------------------------
  页108
  注释:  
  [1] 见《生命缘起观》页121-122注157,所引冢本启祥等著(1990)《梵语佛典 研究III?论书篇》之内容。  [2] 同前注。  
  [3] 详见本文“三、近代研究及翻译”一节所引的资料。  
  [4] 以上研究文章参见Karl H. Potter. 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 Vol I P.90-91.  
  [5] 如汉译《空入门》该书第156页。译文作“答:三从二生,二从七生,七从三生。”与敦煌一本原文“从三生于二,从二生于七,七复生于三。”的意思刚刚相反。以及有一些文句难以通晓的地方,如第157页“各自反复其有的轮回,但是[在不停地]转动。”等。  
  [6]《因缘心释论开决记》大85.1179a。  
  [7] 大30.33b。  
  [8] 大30.1b。  
  [9] 参见大30.23c。又有关说明,详见青目注释,今不赘述。  
  [10] 见《颂》的第五颂内容,大32.490b。  
  [11] 参见《十二因缘论》及《释》的内容。大32.481b;大32.491a。  
  [12] 此中据大正藏第32册页490a-491b(下简写大32.490a-491b)为底本。又此大正藏本即大英博物馆藏炖煌本(斯.1358),及同别本(斯.2462)。见大32.490注4。作者于此再以斯.250、1358、1513、2462、4235及北7255、7257等六本对校,若于《释》中未能决定时,再参考《开决记》的写本。今称此《颂》《释》为敦一本。  
  [13] 据作者所见伯2045的抄本,与《因缘心论颂并释》为同出于敦煌的异译本。从译文来看,两本相似,似是据《因缘心论颂并释》的译本修饰、订正,据此推测,此译本或许是于《因缘心论颂并释》流行后的重译本。依作者所见现存敦煌的抄本中,唯此一本,无别的抄本可供对校。今称此《颂》《释》为敦二本。
  [14] 见大32.480c-481c。  
  [15] “弃”原用别写字,今改为通用的“弃”字,又炖煌本《因缘心释论开决记》引文中亦作“及具简弃”(大85.1179a)。  
  [16] “业”北7257缺,但于《颂》中有。  
  [17] “三中都摄尽”之“都”字,斯2462、1358同,而斯4235则作“三支摄尽”;但北7255、7257同作“俱”。按此中乃引第一颂第四句,故作“俱”为是。  
  [18] “分别”除斯2462同大正本外,余斯1358、4235,北7255、7257均作“分明”。  
  [19] “言”大正藏本注5谓另本作“曰”(大32.490注5)。按斯1358、2462、4235及北
  页109
  7255、7257五本同作“言”,未知大正藏注5所谓另本为何?  
  [20] “故说能仁”,斯2462作“故名为仁”;余斯1358、4235及北7255、7257均作“故名能仁”。未知大正藏此处所据为何?  
  [21] “士夫假相”,考斯1358的写本确属如此,但于“相”字旁有标号示意互调为“相假”。这种情况在此写本还有四例:一、“当于何摄”中写本作“何于”,亦见在“于”字旁标号示意互调作“于何”。二、“问为曰如是者”之“曰”字旁;三、“应如知是之“是”字旁;四、“若无者有”的“有”字旁等同。故知此中应作“士夫相假”。又斯4235,北7255、7257同作“士夫相假”。唯斯2462作“士夫假相”。  
  [22] “自然”北7255作“自能”。  
  [23] “偶遇”北7255缺“遇”。  
  [24] 此论首列五颂,后再出末二颂,与《因缘心论颂及释》不同,《颂》唯列七颂;《释》随文解释,不列首五颂,唯于文未方列第六、七颂。  
  [25] “有弟子”宫本作“复弟子”。见大32.481注1。  
  [26] 自下颂文,对校《因缘心论释》以下廿二句(五颂半)仍作长行。  
  [27] “诸”明本作“摄”,见大32.481注2。  
  [28] “知请问”宋元明三本作“请知故”,见大32.481注3。  
  [29] “仰”宫本作“如”,见大32.481注4。  
  [30] “摄”明本作“说”,见大32.481注5。  
  [31] “是中至应知”自下三十字,宋元明三本俱作长行。校诸《因缘心论释》不单此三十字,全部均为长行。  
  [32] “为”字宋元明及宫本无,见大32.481注7。  
  [33] “假名”宋元明及宫本作“假名说”,见大32.481注8。  
  [34] “习”斯2462同,但在《因缘心论释》的引文作“皆”(大32.490c)。又北4255、7257均作“皆”。
  [35]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引文中作“递互相依”。(大85.1180c)。考斯1358、4235及北7255、7257写本不作“手”,乃“互”字的俗写字。详细参考张涌泉著《敦煌俗字研究》下编“互”字条,页3,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6] 斯1358“业之”,余斯2462、4235及北7255、7257均作“业支”。  
  [37] 北7255于此下“者至摄尽”三十四字漏。  
  [38] 原本是“总”字的别写,今改为通用的“总”字。  
  [39] “所说”斯1358、2462、4235,北7257同;而北7255,斯1513作“所摄”。  
  [40] “速”应为“束”。疑音近通用;或音近而误。  
  [41] “是”字衍,应删。  
  [42] “苦”宫本作“若”,非也。见大32.480c。  
  [43] 《十二因缘论》作“从七复生三”(大32.480c);《因缘心论释》引释作“七复生于三”。(大32.490c)故“一”应改为“七”也。又北7255、7257均作“七”及诸本《释》中引文同作“七”。  
  [44] “问曰此义已知彼”句,北7255缺。  
  [45] 北7255于“从三生于二。从三烦恼生于二业。”句,作“从三于二业。”  
  [46] “从三生于二。从三烦恼生于二业”句,北7255漏“生于二。从三烦恼生”八字。  
  [47] “七复生于三”,北7255在“于”后衍“七”字。  
  [48] “而作流转”斯1358、2462、4235同;北7257作“而流转”;北7255及斯1513作“而所作流转”。  
  [49] “异生世间而自流转浪”(即斯2462),另本(即斯1358)作“异生世间而自流浪”,大32.490注6。北7255作“异生而自流浪”;余斯1358、1513、4235及北7257均作“异生世间而自流浪”。“转”字衍,应删。  
  [50] 唯斯2462作“非如流转”,余均作“非如轮转”,又《开决记》引文同,应改。此中“非如流转”与《颂》及下文“次第生于诸有”义不符。考异译《十二因缘论》作“一切世间凡夫众生次第上下,犹如轮转,有中不定,以不定故,说有三处。”(大32.481b)是以应作“非如轮转”义较恰当。表示于三有流转中,并非如轮有固定的次第。  
  [51] “此不定也”斯1513作“此即不定”;北7257则缺“也”字。  
  [52] “轮”应作“转”,下释文中引用作“转”;敦一本亦作“转”;据理亦应以“转”为合。  
  [53] 此中“是苦至下生烦恼”等二十三字,于宋元明及宫本作“谓苦从七生三”。今勘《因缘心论释》知宋元明三本有脱漏,丽本是。  
  [54] “因”北7255作“有”,非也。  
  [55] “何者是身之自在众生耶彼”,北7255作“何者是身自在众生取彼”。  
  [56] “惟因果”及“惟除假名”,斯1358、2462同;而北7255、7257,斯1513均作“唯”。又斯1513“唯诸除假名”衍“诸”字。  
  [57] “有”唯北7255作“为”。  
  [58] “成物”中之“成”字,应衍。对校敦一本《释》均无此字。  
  [59] 斯4235作“从唯”;余北7255、7257与大正本同。  
  [60] “至”唯斯4235缺。  
  页111
  [61] “移至他世”北7255作“移至于他世”。  
  [62] “于”北7255作“于于”衍一“于”字。  
  [63] “手”诸本作“互”之俗写字,参注[35]。  
  [64] “从自性”北7257作“从无自性”,衍“无”字。  
  [65] 据月称《净明句论》第廿六品,引本论此颂云:“诵、灯、印、镜、声、火精、种、酸喻,诸蕴结不移,智者所应智。”。见《生命缘起观》页122。  
  [66] “还生自性”斯4235于生后衍“无自性”三字。  
  [67] “之”斯1513及北7257缺。  
  [68] “喻”斯1513及北7257缺。敦二本亦缺,同作“假立”。《十二因缘论》作“假名”。  
  [69] “彼世”唯北7257作“彼此世”,余本非;但《十二因缘论》亦作“现在世、未来世”。  
  [70] “成无因果”斯1358、2462同;而斯1513、4235及北7257均作“成无因过”。按作“过”是也,由下文“成常过故”与此对举;又《十二缘生论》作“无因患故”(大32.481c),与“无因过”义合。  
  [71] “成无因果”斯1358、2462同;而斯1513、4235及北7257均作“成无因过”。又《十二缘生论》作“无因患故”与“成无因过”(大32.481c)义合。故此应作“成无因过”。  
  [72] “如是”二字唯斯2462有,余均余;但《十二因缘论》有此“如是”二字(大32.481c)。  
  [73] “依彼”北7257于彼后衍“师”字。  
  [74] “灯”唯斯1358作“灯像”。余本及异译本《十二因缘论》同作“从灯生灯”见大32.481c。  
  [75] “影像”唯斯4235缺“像”;《十二因缘论》作“像”或“有像”。  
  [76] “相”斯2462、4235及北7257同;而斯1358、1513作“想”。又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亦作“想”。见大32.481c。此处应是五蕴中的“想”,宜改。  
  [77] 唯斯2462“彼”,余本作“灭”;《开决记》引文亦作“灭”。又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作“此诸阴灭因彼灭阴后相似生”(大32.481c),故此处应作“灭”。  
  [78] “移至”唯斯4235作“至于”。  
  [79] “牙”应是“芽”的同音借用。  
  [80] “而彼心识”四字明本无,见大32.481注13。  
  [81] “像”三本及宫本作“有像”,见大32.481注13。  
  [82] “于”字三本及宫本无,大32.481注14。  
  页112
  [83] “不愚”唯斯1513作“不遇”,非也。敦二本同作“不愚”;《十二因缘论》亦作“疑惑”。  
  [84] “不遇者”之“遇”唯斯1513同,余斯1358、2462、4235及北7257均作“不愚”。敦二本同作“不愚”,考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作“疑惑”,即“愚”之异译。是故“不愚”是也。  
  [85] “若无有者”斯1513作“若无后有者”。  
  [86] “则”北7257及斯1513均作“即”。  
  [87] 唯斯2462作“相余”;余本均作“于余”,是也。  
  [88] “此果”斯1358、1513、4235均作“此是”,北7257于是之后衍“故”字。斯2462脱略,未知大正藏本依何作“此果”?  
  [89] “取取”应是“所取”之误,据下文覆述可知。  
  [90] “无有一切身心”三本及宫作“一切身心”,大32.481注15。  
  [91] “等苦”三本及宫本作“业苦”(大32.481注16),考《因缘心论译》作“即于身心而苦不生”(大32.491a),亦无“业苦”义。应从丽本作“等苦”为合。  
  [92] 唯斯2462作“讼”,余本均作“颂”是也。  
  [93] “于甚微”唯北7255作“于是微”。  
  [94] “见”另本作“遣”,见大32.491注7。又北7255、7257及斯1358、1513、4235均作“遣”。敦二本同作“遣”,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作“减”或“灭”,见大32.481c及注18。依此对校,“见”应改为“遣”,义更恰当。  
  [95] “见真如解脱”(即斯2462)之“如”,另本(斯1358)作“而”,见大32.491注8。又北7255、7257,斯1513、4235诸本均作“而”。敦二本同作“而”,异译本《十二因缘论》亦作“应见如(是犹如之意)谛实”(大32.481c)。故“真如”应改“真而”。  
  [96] “减”三本及宫本作“灭”,大32.481注18。若对校下文,此处与“所增”对举,故以“减”为当。  
  [97] “一卷”二字,三本及宫本缺,见大32.481注1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