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出版刊物的内容分析 ──佛教文化思想变迁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姚丽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出版刊物的内容分析 ──佛教文化思想变迁初探

姚丽香
辅仁大学社会学系
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
1990.10 出版
页293~313
.

293页

一、导论

由宗教社会学的立场来看,宗教是社会制度之一环,也是一社会
中文化体系的主要成份。不少研究者甚且认为宗教是因人而设的,当
人的需求、生活情境改变时,宗教的形式也将随之改变;早期的社会
学者Durkheim更直接了当地表示,社会创造宗教,任何宗教都是该社
会的投影(Durkheim,1965:465-468)。这样的结论固然是在强烈的社
会实体的预设下导出的,也不是绝对为大家所接受的。然而我们也由
此发现,社会学研究宗教的角度,偏重在宗教的世俗面,将其视为一
项社会制度,有其组织、功能,也与其他社会制度层面有密切的互动
关系。换言之,当其他社会制度产生变化时,宗教制度也多少受到影
响;相对地,如果宗教在一个社会中占重要的主导力量,则当该社会
的宗教制度发生改变时,其他制度也会有所回应。
一般研究宗教与社会之关系者,很难避免在某些前提或预设下,
将宗教的变迁设定为自变项(Independent Variable),会引起社会或
文化的某些发展;或者将其视为依变项(Dependent Variable),来反
映出社会环境之变化。虽然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研究上常常不易避免,
不过Yinger仍一再强调,在分析两者之关系时,不能忽略两者是互动
的关系,社会环境固然对宗教具有不可忽视的改造力量,而宗教同样
具有影响力,可能影响该社会其他制度之存续与改变(Yinger,1970)。
当然,两者影响力之强弱将因时空不同而有差异。
就宗教对其他社会制度的影响来看,可能是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也可能是消极的抑制作用。如西方社会中,基督新教的伦理虽然不是
直接形成近代资本主义的原因,却因为在意识型态上突破了传统天主
教对经济的观念和价值,而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相对于此
,中古世纪的教会对经济活动的开展则是一种消极的抑制,因此宗教
也可能阻碍社会发展或被利用来阻碍社会的变迁;学者认为由于宗教
的功能在于保存及维护道德观念,其保守性通常强于改革性,因此除
非有了外来重大的压力迫使其改变,否则通常是最不易改变的。从这
个观点来看,则宗教可能是社会制度中变迁速度最慢的一环,甚至是
阻碍变迁的因素(Yinger,1970:222)。


294页

而若从影响宗教变迁的因素来看,大致可归纳成两类,第一类是
社会结构性因素(structural factors)的影响,任何宗教不免会随著
该社会经济的本质、阶层体系的型态、政治结构等其他社会制度而改
变;尤其是当一个社会有重大的转变,如工业化、都市化,或当某一
宗教传入一个新社会时,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会特别明显 (同上引
,p.212)。第二类是由宗教体系内部的发展与压力所导致的宗教分化
与变迁,也就是所谓宗教内部的制度化因素(institutional factors)
,Greenslade早在一九五三年就提出有关宗教仪式和对戒律宽严程度
的争论,是导致宗教分化的内在因素。此外对于宗教领袖的产生,权
力的持续与分配问题的不同意见,都可能使宗教领袖间关系恶劣,甚
而造成宗教的分派。这些都是有别于上述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至于宗教变迁的过程和型态,最常被提到的概念就是“世俗化”
(secularization),然而如同学者对于宗教定义的分歧一样;世俗化
也随著宗教的不同界定而有多种定义和解释,但无论如何,研究者对
世俗化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世俗化是一种宗教变迁,特别是属
于近代历史上的宗教变迁;根据多位社会学家对宗教在现代社会的评
估,基本上世俗化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即宗教衰微论和宗教转型论,
所谓宗教衰微论是指宗教在现代以理性与世俗关怀为运作法则的社会
,由于无法与现代社会结构相容,将因缺乏支持对象而衰微,或终为
科学与理性的意义体系所取代,如Herberg、Berger、Wilson 等世俗
化论者属于该派。而宗教转型论则是指随著社会的分化变迁,而有相
应的宗教型态出现,如Bellah、Parsons和Greeley是属于宗教转型派
,他们认为在形式上现代宗教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私人化宗教型态,而
传统社会的宗教型态则是以社群为基础的;因此,他们不认为世俗化
是一种宗教没落,只视为一种因应社会变迁的转型现象。
根据Shiner(1967:427-480)的分类,世俗化至少被用来指涉下列
几种现象:(一)、世俗化是指宗教的没落,从前所接受的象征符号、
教条与制度已经丧失了他们原先的声望和影响力。(二)、世俗化指顺
从现世的现象,宗教团体将对超自然或他世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现世
以及此时的关怀。此点可表现在宗教团体对现世实用性工作以及社会
福利的重视。(三)、世俗化是指宗教与其他社会制度分离的一种过程
。现代社会的宗教不再是全面性的权威地位,而是限制在私人生活的
领域之中,有些学者如Arendt甚至直接界定世俗化为宗教与政治的分
隔。(四)世俗化是指神圣性的消失。随著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神圣
性的范围或超自然现象与神秘之事也逐渐缩小,代之而起的是理性的
因果解释以及实用的态度;人们也较倾向于按照他们

295页

的目的选择最适合的行动,以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去解决自己及社会所
面临的问题,因而形成思想与行为的多元化。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

就台湾社会而言,光复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很明显的,尤其
经济结构的改变更为突显,而六○年代可视为重要的转捩点。自1961
年至1983年间,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对比例的升降,显示台湾已由
农业经济社会转变为工业经济社会(注1);而与此种经济结构调整同
时发生的是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都市化程度的加深(注2)。 相对于
社会结构的转变,在这一段时期,宗教发展的变迁也相当明显,从既
有的一些研究结果 (瞿海源,1981,1982a、b、c,1983; 姚丽香,
1984) ,我们发现光复后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区分为二个阶段,而1960
年代仍是主要的转捩点。光复初期,宗教发展最快的是由外国差会所
支援的天主教与基督教主流教会;至于佛教与民间信仰在六○年代前
的发展,则不若西方宗教来得快速。在六○年代以后,衰退现象最为
严重的,也正是前期成长最快的教派,佛教与民间信仰反而随著经济
的发展而愈发勃兴。
这种结果显示各类宗教在变迁过程中均有不同的发展型态,面对
同样的社会变迁,不同宗教的本质与组织特色,甚至兴起背景,将会
造成不同的反应模式。不过,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台湾地区基督教
、天主教及民间信仰的研究分析较多,至于佛教则多偏重于义理的探
讨;少有相关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而有关台湾佛教发展的系统研
究也相当少,除了台湾省通志宗教篇的介绍外,只有中村.元所编之
“中国佛教发展史”(1976)一书中有较为齐全之资料,其他则多为零
星之文章介绍。
关于台湾佛教的发展,中村.元在该书中推测明清时代的台湾佛
教较注重个人的修行.也少有精湛佛法的出家众,当时的佛教可能只
是以寺院为信徒的信仰中心而已,很少办其他活动,而僧侣也很少以
文字记录留诸后世,倒是类似于在家佛教团体的所谓“斋教”对台湾
佛教针展的影响较大(注3)。佛教布教活动的开展,当始于日据时代
;日本佛教传来台湾之后,除了展开布教活动外,也成立了一些社会
服务性机构,不过台湾佛教虽然在此时有了重要的转变,逐渐重视文
化和社会活动,但相对地也逐渐日本化了。这种情况直到台湾光复后
,才又造成新的转变;特别是国


296页

民政府迁台后,大陆不少僧侣随之来台,对台湾佛教进行重建,企图
透过思想文化与戒律之重建,消除日本化的影响,使台湾佛教重返中
国佛教的系统。中村.元在该文中藉助一些相关的统计资料,如光复
后各佛学院与大专佛学社团、佛教出版刑物之创立年代与数目,及传
戒试录之资料来说明一九五○年代至七○年代为台湾佛教的重建阶段

此外,就光复后佛教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来看,以往的研究
虽曾论及(如姚丽香,1984、1988;瞿海源、姚丽香,1986),但是其
分析单位为佛寺的数目,探讨各地区之社会经济人口比例和成长率对
佛寺分布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960年的资料中,佛寺的分布与
该区的教育人口比例有正的关联,而且以都市及其近郊地区较多。换
言之,光复初期佛教的发展特质以知识性、都市性较强。到了1980年
,佛寺的分布多半还是以教育人口高的地区和非农业区为主。但是若
从社经人口成长对佛寺成长的影响来看,则可以发现本省人口成长高
的地区对佛教的发展似较为有利,而农业地区的佛寺增加率也高些,
至于教育人口成长率对佛寺成长率则略具负面的影响(姚丽香,1984:
124~129) 。这种结果其意义十分复杂,可能教育人口成长代表理性
的趋势,使得各宗教的发展都受到影响,佛教受影响较小,但也不例
外;或者佛教渐从知识性发展为大众性;另一种可能则仍表示佛寺有
渐向乡间增加之趋势,因为教育人口成长率高的地区主要还是乡村地
区。对于这样的发展型态,瞿海源以世俗化的概念来说明,他认为佛
教的非世俗性使得它较不受外在社会的影响,因此虽然台湾社会的世
俗化趋强,而佛教却由于世俗化程度低,反而仍能维持一定的成长 (
瞿海源,1984:52)
这样的结果与道安法师和东初法师的观察有相当的出入 (释东初
,1950;释道安,1980) ,根据两者的记载,光复初期佛教徒的知识
水平是很低的。因此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分析单位不同,也很可能是
调查资料不足,未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所致。但无论如何,以有形的佛
寺数目与社经人口之关系,并不容易看出佛教内部实质的改变,至于
佛教徒个人宗教性的改变就更难发现,这一点截至目前,仍尚未有技
术上的突破;而佛教如何能不受外在社会的影响又能维持一定的成长
,及其是否真的非世俗化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但由于对佛
教人口的确定不易,目前从事佛教发展的研究,仍有必要从各种历史
文献、传戒记录、人物传记以及各种出版刊物中去分析了解。其中出
版刊物的分析某个程度可以反映佛教在文化思想上的演变,因此,本
文将从这一部份著手,试图从文化层面的探讨来了解台湾佛教在光复
后的变迁趋势。

297页

三、研究方法

基本上,要了解一个宗教的变迁趋势,应该由各个层面分析后,
归纳出其主要特质,方能算是全面性的探讨,而文化思想只是佛教发
展的其中一个面向,另外还有组织、信徒结构等其他层面。然而即便
是文化思想的层面,也不是本文的分析所能涵盖的;由于文化思想本
身是个抽象性的概念,其形之于外的具体呈现经常是实际的仪式行为
或活动,以及教义的文字性陈述两种型态。基于个人目前能力的限制
,所以暂时不把外显的宗教行为列为研究对象,而以理论性的表达作
为研究的核心。换言之,这项研究将以作为思想表达的主要传播工具,
印刷出版品为分析对象。藉由分析佛教界在家与出家人士发表于佛教
刊物上的言论,来反映台湾佛教在文化思想上的发展趋向。
针对这种分析对象,本研究所采用的乃是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
法是分析传播内容"量"的变化来推论"质"的变化,经常使用的方式是
从时间讯息的比较以获取长期变化趋势的推论。然而由于佛教刊物在
光复后的数量相当多,无法针对实质内容加以分析,因此将范围缩小
,将1946年至1986年的佛教出版刊物依其内容或主题性质加以分类,
分析比较各类内容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其次我们将出版物分成二大
类,一为杂志,一为书籍。杂志并分为佛教专门杂志及一般性杂志,
在分析上较著重于佛教专门性杂志的变化情形。虽然佛教专门性杂志
的数量也不少,但为求一整体的变化趋势,所以并不特别选定某一杂
志作为分析对象,乃是以中央图书馆期刊目录中所收录的所有佛教杂
志作为分析对象。书籍亦是同样的情形。其中因为中央图书馆期刊目
录在民国三十四年至六十年较的佛教期刊收录较不完整,所以这段期
间以中国佛教会所出版的“六十年来佛教论文目录”为主,六十年以
后的则仍以中央图书馆的文章目录为登录(coding)的依据。
至于时间的界定,杂志是从1946年到1986年,书籍则从1949年到
1986年。在时间的划分上分为四个时期:1946至1953年,1954至1962
年,1963至1979,1980到1986年。分期的依据是将期刊目录及图书目
录中,文章收录时间及图书出版的年次与文章和图书的数量作一比较
,从每一年的数量变化中,可以看出从1946年到1953年间之文章数量
不断上升,而在1954年时期显下降,但之后又呈上升趋势到1963年时
又再度下降。所以,将时间的分段点落在1954、1963、1980年上。

298年

内容分析归类的单位通常有单字(word)、项目(item)、内容单位
(the context unit)。本研究是以"则"作为分析单位,以一篇文章、
一本书的书名作为归类的单位,将文章或书名依不同的性质而归于不
同的类目中。杂志分成五大类,即通论、一般经论类、史地类、组织
类及有关社会性活动类。至于图书的分析则有总类、经典、论疏、规
律仪制、宗派、史传、图像、辞典、教育、社会共十大类(注4)。然
后以基本的百分比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类的变化。

四、佛教杂志内容的变化趋势

就传播媒体反应社会变化的敏感度而言,出版刊物虽然不及目前
的电子媒体来得快速,但也相当能反映社会的各种改变;相对地,其
传播的内容对于人们行为及社会制度的改变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因此,透过刊物内容的变化,来了解佛教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变
迁的关系是必要的,尤其是佛教文化思想的层面,出版刊物的内容可
算是直接而普遍的代表,从其内容的改变,可看出佛教文化思想大致
的发展取向。
首先,就杂志的内容分布比例来分析,从表一的百分比分配上,
我们可以看出在十类项目中,通论类在各阶段中都占相当大的比例。
当然这与其所涵盖的内容较广有关。在该类中除了一般性论述外,还
包括了佛教文艺、佛教艺术以及通俗性的佛教文章。不过在第四个时
期通论类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经典类的文章反而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约增加了12.51% 。教义类的内容从比例
上来看,也有略减的现象,但不明显。
关于通论、教义、经典方面的文章较多,不仅是台湾佛教杂志的
重要特征,也与佛教杂志被视为是弘扬佛法的一项重要工具,及与杂
志之创办主旨有关。(见表一)
此外,这段时期中杂志内容偏重传统性质的佛学论著,也可视为佛教
保守理念的一种反映;这与中村.元所说自1949年至1970年的二十年
间,台湾佛教刊物内容多为经典的再版大致有相符的情况 (中村.元
.1976:1078)。
相对于经典、教义内容的重视,我们从表一中很明显可以发现,
佛教杂志中,探讨组织、制度的内容所占比例少得可怜。光复初期,
还有2.59%,第二期(1954至1962年)减为1.57%,第三期已经不及百
分之一,1980年以后七年间竟然只有

299页


表一 杂志内穴在四个时段中的变化趋势

┌────┬─────┬─────┬─────┬─────┐
│ 百时段 │ │ │ │ │
│ 分 │1946~1953│1954~1962│1963~1979│1980~1986│
│类目比 │ │ │ │ │
├────┼─────┼─────┼─────┼─────┤
│通 论│ (262)│ (1200)│ (1582)│ (616)│
│ │ 33.94%│ 33.59%│ 32.9%│ 24.68%│
├────┼─────┼─────┼─────┼─────┤
│经 典│ (368)│ (1778)│ (2507)│ (1502)│
│ │ 47.67%│ 49.76%│ 52.13%│ 60.18%│
├────┼─────┼─────┼─────┼─────┤
│教 义│ (56)│ (223)│ (327)│ (129)│
│ │ 7.25%│ 6.24%│ 6.8%│ 5.17%│
├────┼─────┼─────┼─────┼─────┤
│组 织│ (20)│ (56)│ (39)│ (4)│
│ │ 2.59%│ 1.57%│ 1%│ 0.16%│
├────┼─────┼─────┼─────┼─────┤
│僧 教 育│ (14)│ (55)│ (48)│ (46)│
│ │ 1.81%│ 1.54%│ 1%│ 1.84%│
├────┼─────┼─────┼─────┼─────┤
│社会教育│ (8)│ (91)│ (164)│ (157)│
│ │ 1.04%│ 2.55%│ 3.41%│ 6.29%│
├────┼─────┼─────┼─────┼─────┤
│教 戒、│ (8)│ (12)│ (13)│ (29)│
│行 仪 │ 1.04%│ 0.34%│ 0.27%│ 1.16%│
├────┼─────┼─────┼─────┼─────┤
│弘 法│ (2)│ (23)│ (15)│ (4)│
│ │ 0.26%│ 0.64%│ 0.31%│ 0.16%│
├────┼─────┼─────┼─────┼─────┤
│社会福利│ (20)│ (110)│ (58)│ (6)│
│ │ 2.59%│ 3.08%│ 1.21%│ 0.24%│
├────┼─────┼─────┼─────┼─────┤
│时 事 性│ (14)│ (25)│ (56)│ (3)│
│ │ 1.81%│ 0.7%│ 1.16%│ 0.12%│
├────┼─────┼─────┼─────┼─────┤
│总 计│ (772)│ (3573)│ (4809)│ (2496)│
│ │ 100%│ 100%│ 100%│ 100%│
└────┴─────┴─────┴─────┴─────┘

四篇文章论及佛教组织。这样的一个变化趋势是否与台湾佛教组织的
变迁有关,是值得深思的。早期基于重建佛教组织的共识下,来台人
士皆意识到台湾佛教组织有改革之必要,而自一九六○年代起,中佛
会内部的不断纷争,直到一九七○年代起的明显分化,使得佛教界有
心改革的人士对佛教的整体组织也失去信心,以致又回到各自为政的
老路子。因此表一这样的发展趋势,似乎也是实际组织发展的一个反
映。
而有关制度方面,除了社会教育一类有明显的增加外,对于僧教
育及教戒,行

300页


仪的讨论文章也相当少,尤其在一九六○至一九八○年间更是明显下
降,一九八○年以后又略增,但比例仍相当低,显示教界对这两方面
的关注还是相当不足的。就一般的了解,台湾佛学院的发展存在不少
问题,但在佛教刊物上,讨论这方面的文章竟然还减少,实在令人难
以置信,不过或许也因为佛教界给予的关注少,而使得僧教育的问题
一直不见改善。
其次就与社会有关的活动来看,很令人意外的是弘法、社会福利
、时事性文章大致上而言,比例少且有减少趋势,这与事实情况似乎
相反,因为佛教界在弘法与社会福利活动方面,光复以来是逐渐增加
的,而弘法的方式也逐渐多元;然而在杂志内容上,不但讨论者不多
且明显减少。据研究者推测,其中可能代表两种含意,第一种可能性
是教界在弘法与社会福利方面,化被动为主动,行动重于理论。而从
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是佛教界各行其是,讨论切磋的功夫也省下来了
,若是后者则不免又产生一个问题,即因为在缺乏沟通与了解的情况
下,无法分工合作,而致使佛教资源的浪费与分配不均的现象反而增
加。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们可归纳出几个杂志的内容变化的重点:
(一)整体而言,属于传统佛教文化思想的佛学论述、经典、教义
方面的言论,在佛教杂志中所占比例,于各阶段中都相当大,尤其重
视佛教经典方面的诠释及介绍。可见得台湾佛教,光复后的重建相当
程度停留在传统佛学的引介,各阶段的变化并不大。相对于此,组织
、制度、僧教育类的比例可说是微乎其微;而组织类在第四阶段的比
例又大幅减少,可以看出这类论题受重视的程度不如前三前阶段。这
又似乎印证了印顺法师所说的中国对于佛教义理上的发挥有很大的成
就,但在教制的探讨与执行则是失败的。台湾佛教在义理上的发挥是
否有很大的成就可能还有待商榷,但在教制的探讨上可以看出来确实
是不够的。
(二)有关于社会性层面的论题,如社会教育、弘法、社会福利、
时事性言论等,在杂志中所占比例一直较少,也就是说,佛教界人士
对这方面的探讨不若对传统佛学的重视。且这几类论题出现数量的变
化并不稳定,可能与各阶段的社会背景及佛教界内部的改变有关。但
无论如何,我们也由此发现佛教对现世的关怀一直是不足的。
(三)对僧教育及戒律方面的重视,有助于佛教界本身素质的提升
及佛教的正常发展,然而在一九六○年至一九八○年间,僧教育的问
题依然存在,可是讨论关注者极少,从数据中发现,目前这两方面的
问题似乎已逐渐受到重视,但在程度上还是相当不足。由此也显示,
台湾佛教不仅在面对外在的社会变迁,少有相当的回应,


301页


即使面对教内的问题,其改变仍相当有限。

五、十种佛教杂志的内容分析

大陆佛教的迁台,确实为台湾佛教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刺激力,
因为分散在大陆各地的僧侣,一时之间均集中在一个小岛上,自然汇
集成一巨流。加上台湾本土在日据时代已培养出一些佛教人才,两方
面结合起来,在佛教文化的发展上必然比光复前有长足的进步。但是
光复后至今的变化,则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由表二

表二 光复后发行之佛教杂志
┌─────┬──────┬──────┬──────┬──────┐
│ 发行者 │ 杂志名称 │ 创刊年 │ 停刊年 │ 发行地 │
├─────┼──────┼──────┼──────┼──────┤
│ │ 台湾佛教 │ 1949 │ 未 │ 台北市 │
│ ├──────┼──────┼──────┼──────┤
│ │ 法海 │ 1956 │ (不详) │ 台南 │
│ ├──────┼──────┼──────┼──────┤
│ │ 大乘 │ 1951 │ 1958 │ 台南 │
│ 台籍人士 ├──────┼──────┼──────┼──────┤
│ │ 慈明 │ 1962 │ 未 │ 台中市 │
│ ├──────┼──────┼──────┼──────┤
│ │ 觉生 │ 1950 │ │ 台中市 │
│ ├──────┼──────┼──────┼──────┤
│ │ 新觉生 │由觉生所改名│ 未 │ 台中市 │
├─────┼──────┼──────┼──────┼──────┤
│ │ │ │ │ │
│ │ │1916年创刊 │ │ │
│ │ 海潮音 │1949年迁台发│ 未 │ 台北市 │
│ │ │行 │ │ │
│ ├──────┼──────┼──────┼──────┤
│ │ 中国佛教 │ 1958 │ 未 │ 台北市 │
│ ├──────┼──────┼──────┼──────┤
│ 大陆来台 │ 狮子吼 │ 1963 │ 未 │ 台北市 │
│ 出家者 ├──────┼──────┼──────┼──────┤
│ │ 人生月刊 │ 1954 │1965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复刊 │ │
│ ├──────┼──────┼──────┼──────┤
│ │ 今日佛教 │ 1957 │1960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复刊 │ │
│ ├──────┼──────┼──────┼──────┤
│ │ 佛教青年 │ 1952 │1960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复刊 │ │
│ ├──────┼──────┼──────┼──────┤
│ │ 佛教文化 │ 1966 │ 未 │ 台北县 │
├─────┼──────┼──────┼──────┼──────┤
│ │ 菩提树 │ 1952 │ 未 │ 台北市 │
│ ├──────┼──────┼──────┼──────┤
│大陆来台居│ 慧炬 │ 1961 │ 未 │ 台北市 │
│士 ├──────┼──────┼──────┼──────┤
│ │ 明伦 │ 1969 │ 未 │ 台中市 │
└─────┴──────┴──────┴──────┴──────┘

302页

我们可以发现,从1949年大陆迁台起,至1962年左右,台湾地区连续
发行了十多种杂志,其中多数为光复后佛教界主要的刊物,可见五○
年代是佛教文化出版相当有成就的时期。这些刊物可分为三类,一类
是台籍人士所发行。如“台湾佛教”、“觉生”等。第二类是大陆来
台的出家人所发行的,可以“海潮音”、“狮子吼”、“人生”等杂
志为代表。第三类则是大陆来台居士创刊的,以“菩提树”、“明伦
”为代表。这些杂志几乎都集中在北部地区,显示光复初期佛教文化
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还是一致的。
最后我们就光复后所发行的佛教杂志中,选出前十种内容数量最
多的杂志为代表,分析其文章内容的变化趋势,以与整体的佛教杂志
作一比较。

表三 十种主要杂志在文章内谷上的变化趋势

*( )内为文章内容的数量

由表三的数据初步看来,与一般佛教杂志的情况相类似者,即经典与
通论仍占最高比例,其他总和竟然不及20%。换言之,这十种主要的
佛教杂志,在内容上仍偏重传统性质的文章,对经典的介绍偏多,而
教制及社会性质的文章,则相对地占很

303页

少的比例。再就个别刊物的内容来看,其中对组织、僧教育内容探讨
较多的杂志有“海潮音”、“人生”、“佛教青年”及“今日佛教”
等。这几种杂志均为大陆来台僧侣所创,其对台湾佛教在组织制度及
僧教育之改革上显然较为关切,这点为这些杂志在内容发展上最大的
区别,某个程度上,也反映出大陆来台僧侣对台湾佛教的看法与期望
;因为一方面外省出家众无法认同日本式及混合斋教的台湾佛教,另
方面当然也希望藉由文化的重建使台湾佛教在组织、制度上回归到内
地的佛教形式。不过,整体说来,经典类及通论性质的内容仍是佛教
杂志的主要重点。
光复后迄今,佛教杂志在种类及发行数上都有显著的增加,截至
目前已有四十余种,但是杂志的发行仍面临许多问题,而停停办办的
现象也经常可见,究其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点:
(一)、经费问题:佛教刊物几乎都属赠阅性质,极少为读者所订
阅,经费的来源一般是靠信众的捐助以维持发行,在经费上无法独立
自主,亦无固定来源。因此虽然多数佛教杂志所费不多,但经费的运
用仍有所限制。
(二)、稿源问题:杂志的流通范围不广,并且其读者群有特定的
对象,加上佛教杂志的稿费不多,甚至多数不发稿费,所以稿源极为
有限,当然这与佛教人才的培育也有关联。我们在佛教杂志中屡见相
同的作者,甚或类似的文章。这点也可能导致在分析上,内容代表性
不足的问题。
(三)、人力问题:由于杂志的创办多属副业性质,少有以专业的
态度和精神来办刊物的,因此在人力资源上,也尽量精简,加上很多
办刊物者缺乏专业的训练,品质的低劣自难避免。
(四)、心态和动机问题:台湾的佛教刊物除了宣传教义外,另一
个主要的作即是作为宣传主办者的专属事业,或者被用来作为联络信
徒的工具以共同赞助主办者的其他事业,就这一点来看,佛教刊物的
"个别色彩"相当浓厚。对于共同问题的关注则不够。
也由于上述的问题一直难以突破,佛教的文宣工具──杂志一直
处于量增加,而内容少有变化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也显示
台湾佛教光复后的发展除了试图在文化思想上回归中国佛教的系统外
,并没有随著台湾社会的快速变迁,而有相应的改变。

304页

六、图书内容的变化趋势

关于图书内容在四个时段中的变迁趋势,可先就各分类的百分比
分布来分析。在总类中包括通论性、概述性及大部头的佛学论丛等。
这类书籍在第一时段占10.71%, 至第二时段有明显增加情形(28.84
%) ,但是到第三个阶段时又再度减少为 18.97%,1980年以后则又
回升到27.04% (见表四)。

表四 图书内容在四个时段中的变化趋势



*()内表数量

经典方面的出版比例在四个时段中,反而呈现递减的情形,且下降趋
势极为显著;

305页

这与杂志在经典类文章的显著增加趋势正好相反。不过这并不代表经
典图书出版量少。而是有两种可能情况,其一为集中在某些经典之翻
印,另一种可能是翻印之经典种类大致已完整。不过据研究者推测,
第一种可能性较高,换言之,经典出版量可能不少;但由于信众的偏
好,甚或整个佛教界的导向,以致经典的出版都集中在某几种 "畅销
书"的翻印上。
至于论疏类的书籍出版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从四○年代末、五○
年代初的高比例(35.71%) ,到了第四阶段时己降为15.85% ,减少
了一倍以上,比例相当高,因此如果不是出版已很完整,就是代表论
疏类受重视的程度已大不如前了。其次在戒律、仪制方面的书籍出版
量,在第二阶段时有明显下降的情形,这是相对于前三类而言比例较
低的关系。1963至1979年间,律仪方面的书籍增加了不少,1980年以
后出版量又减少。对于这种改变,研究者认为是受到1963年至1975年
间,教界对佛制改革的争议所影响。除了光复初期的重视外,五○年
代中期以后对于戒律、仪制的讨论一直很少,这情形在杂志内容的分
布上也可见到,而此一论题在第三段重新被提起,尤其以1977年白圣
法师于华僧会提议改革佛制,引起教界的争议中达到最高点 (海潮音
,1977)。
就宗派类图书的变化来看,也可以反映出佛教发展的另一趋势,
从初期的不妥重视到第二阶段偶尔在比例上的明显增加,以乎可以看
出佛教文化在发展上除了通俗化的特质外,也有渐趋多元化的局势。
而这样的发展可能相当程度受到中佛会组织分化后,佛教人才各自发
展的影响。
佛教文化的另一项成就,应该算是藏经的编辑与翻印,光复后至
1980年左右,台湾所流通的藏经种类共有七种之多,可说是前所未有
的盛况(蓝吉富,1981:11)。尤其在1963至1979年间,发行最多 (见
表五)。
光复后至1953年间并无藏经的编篡与翻印,这可能与光复初期教界的
经济状况有关,而一般的信众更是无力负担此一费用。至于发行的情
况,蓝吉富在近三十年来台湾的佛书出版概况中则有较详细的介绍。
此外,日文佛书的译印以及大部头丛书的出版也算是台湾佛教文化出
版上的一大特色,六○年代以至七○年代期间,日文佛书的大量翻印
,除了在文化思想上具有引介意义外,事实上也突显出台湾佛教文化
的匮乏以及无法从内部寻求创造性的突破。而在大部头丛书中,1980
年前,规模最大的当推已故的张曼涛教授所主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
刊”。这部书共计一百册,可谓民国六十余年来,中文佛教论文之集
大成,对于佛教文献之保存极具贡献。然而在其编篡过程中,张教授
为筹募经费备尝艰辛。在缺乏经济支持的情况


表五 经典类中藏的出版概况

┌──────┬─────────┬──────────────┐
│时 间 │ 藏 经 名 称 │ 出 版 单 位 │
├──────┼─────────┼──────────────┤
│1949~1953 │缺 │缺 │
├──────┼─────────┼──────────────┤
│ │中华大藏经(新修) │藏经委员会(1956) │
│1954~1962 ├─────────┼──────────────┤
│ │大正藏 │中华佛教文化馆(第一次发行) │
├──────┼─────────┼──────────────┤
│ │卍续藏 │中国佛教会(第一次发行) │
│ ├─────────┼──────────────┤
│ │卍续藏 │新文丰书局(第二次发行)1978 │
│ ├─────────┼──────────────┤
│1963~1979 │卍正藏 │新文丰书局(1980) │
│ │卍续藏经上篇 │ │
│ ├─────────┼──────────────┤
│ │大正藏 │新文丰书局(1973)(第二次发行)│
│ ├─────────┼──────────────┤
│ │佛教大藏经 │佛教书局(1978) │
├──────┼─────────┼──────────────┤
│ │高丽大藏经 │新文丰书局(1987) │
│ ├─────────┼──────────────┤
│1980~1987 │嘉兴藏 │新文丰书局(1987) │
│ ├─────────┼──────────────┤
│ │碛砂藏 │新文丰书局(1987) │
└──────┴─────────┴──────────────┘

下,学术文化的发展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即至于今,台湾佛教界在佛
学研究上有突破性的成就者仍仅印顺法师一人。这种现象与佛教信众
深信印经有功德,而偏重在某几种经典之助印的功利心态不无相关;
然信众的这种信仰心态,却也反映出佛教在文化思想的宣导和发展倾
向。

七、结论

在针对1946年至1986年四十年间的佛教出版刊物,作了一次普查
式的内容分析后,发现有一种"量增加而内容少变化"的发展趋势,这
可由杂志与图书内容的分类比例看出。相对于佛教制度、组织及社会
性的文章,传统性质如经典类与通论性文章在比例上仍占大多数,二
者比例相当悬殊,并且各阶段的变化不大。这种刊物内容的分析结果
,某个程度反映光复后台湾佛教文化思想的停滞,以及未能随著台湾
社会结构的急速变迁,而作适当的回应,从这点来看,也可显示台湾
佛教发展的非世俗性。虽然近数十年来佛书的出版大量增加,但多数
作品均属翻印而非创作,也就是说这种蓬勃的现象很可能只是台湾经
济发展的一种投影,不能归之于学术的发展;而最近大部头丛书得以
陆续出版,也相当程度是受到经济提升的支持。
不过,大体而言,从杂志与图书的内容分析,显示光复后至八○
年代初期,佛

307页

教在文化出版内容上仍偏重传统经典的翻印,对于佛教组织、制度、
僧教育、及社会有关事项之探讨极少,而专门性、深入的研究著作则
更为缺乏。当然,量上的增加对佛教的普及化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量多而内容贫乏”的现象仍是佛教文化发展上的一大问题。
基本上而言,台湾社会近四十年来的发展,由于过度强调经济层
面的发展,相对地,忽略了其他社会层面的改革,尤其在文化层面上
,可说远不及经济或物质的改变速度。这种情况反映在光复后台湾佛
教的发展,也有类似的现象;台湾佛教的出版刊物四十年来在量上呈
现蓬勃的发展,外在形式上也有了新的改变,或配合世俗的发展,但
在实质内涵上,似乎没多大改变,甚至与社会其他层面的发展脱节,
充分显示出台湾佛教的保守性格仍相当浓厚。因此,若从文化思想的
改革性弱这点来看,可以说台湾佛教的发展本质上世俗化的程度仍是
很低的。
本研究虽属初步性的探讨,但因所涉及的时间长,范围也广,研
究的结果自不免有所缺失,除了资料收集难以周全以及代表性的问题
外,研究者最后再提出两项研究方法上的疏漏及问题,希望能作为日
后相关研究之参考。第一点是以出版物的内容分析来呈现涵盖面极广
的佛教文化思想这个概念,事实上有其解释上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
从其他层面,甚至信徒的宗教行为和态度中去探讨和补充。第二点是
分析技术的问题。尤其是在内容分析的部份,以文章之题目、书名作
为分类的依据,而没有依内容的性质来分类,可能造成归类上的错误
。而归类所依据的名词及范围在界定上也不够清晰,以致分类的类目
难以达到周延、互斥的原则,这也是技术上须突破之处;这些研究上
的缺失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硕士)


308页

注释


(注1) 在经济结构改善方面,所得增加及工业产品出口成长都会带动
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善。以具体数字来说,自1961年至1983年间
,台湾的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净额的比例,自 25.0% 提高为
44.2%,而农业产值比例则自31.4% 降至8.7%,显示台湾已
由农业经济社会转变为工业经济社会。(林钟雄,1985,页211
~233)见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台湾地区童会变迁与文化
变迁,1985,台北。

(注2) 1964年至1978年间,都市人口增加量约为乡村人口增加量的三
倍,而在同一期间内都市人口占全人口的比率也由28.7%增至
41.9%,乡村人口则由71.3%减至58.1%,强烈显示乡村人口
外移,及都市化的程度。(黄俊杰,1985,页284),出处同上。

(注3) 在中国佛教史上,原没有斋教这种在家佛教的团体,它是一种
相当单纯的庶民之宗教信仰,因为它是将高深的佛教教义混合
在儒、道的理论之中,加以通俗化,虽然在日据时代被分属为
在家佛教团体,但和正统的在家佛教仍有差别,因而中村,元
称之为异样的“在家佛教”。

(注4) 杂志分五大类:(一)通论,包括教义及学术思想的概论,文学
、艺术、修养。(二)经论类,即某部佛经的论述,语译及编纂
,下分经典、教义和宗派。(三)史地类、包括史事考据及历史
记述、人物品、寺院考据、介绍、游记、地志,以及地区性佛
教信仰与文化事例等。(四)组织,包括团体与制度,团体是指
各级佛教团体内部运作的讨论,及信徒结构特质之分析;而制
度则指僧教育的探讨,与社会教育及教戒、行仪等。(五)与社
会有关之各式活动,包含弘法、社会福利及时事性文章,即以
佛教界的立场来谈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文章,及国外国际
性佛教活动。
至于图书的分类如下:(一)总类、佛学概论与通释。(二)经典
,指佛教经书典籍而言,包括单本的经书及佛教大藏经,坊间
流通的善书不列入。(三)论疏,如大智度论。(四)规律、仪制
。(五)宗派,佛教各宗大意之叙述。(六)史传,即历史、地理
、名人传记、寺庙考、通史、游记等。(七)图像,包括佛教美
术及文艺。(八)辞典、即佛学辞典一类的工具书。(九)教育,
包括僧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概论等。(十)社会,包括弘法、
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性的述著等。


309页

参考书目

一、中文、日文部分:

1. 冢本善隆等编著,1980,《现代佛教?知?大事典》,日本:金花
舍。
2. 久保田政,1962,《佛教社会学》,日本:日新出版。
3. 中村元、笠原一男、全冈秀友,1976年,《中国佛教发展史》,天
华出版社。
4. 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1981年,《中国佛教通史》,台北,佛光
出版社。
5. 中佛会,1952,《中国佛教过去与现在之概况》,海潮音33,页71
-72。
6. 中华学术院编,1972,《二十年来佛教经书论文索引》,中华学术
院佛教文化研究所。
7. 王梓良,1981,《青年佛学家张曼涛(1934~1981)》,海潮音62:9
,pp.24-30。
8. 方豪,1954,〈台湾的佛教〉,《台湾文化论集》,pp.449-456。
9. 朱斐,1971,〈二十年来的菩提树〉,《菩提树》,20:1,2,3。
10.李亦园,1978,《信仰与文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84〈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56:1-28。
11.李日章译,Merhomas Thomas 著,1981,〈佛教与现代世界〉,《
中国佛教》,26:1,PP.21-25。
12.李添香,1973,〈台湾佛教史资料〉,《台湾佛教》,27:1,pp.
14-16。
13.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1985,《台湾地区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
》,台北,中国论坛丛书,pp211-233;P.284。
14.邢福泉,1981,《台湾的佛教与佛寺》,台北,商务印书馆。
15.杜正胜,1973,〈历史研究的课题与方法:特就宗教史的研究论〉
,《食货月刊〉,3:5,pp.228-236。
16.李子宽,1953,〈为处理日僧寺产进一言〉,海潮音,34:12,P.2。
17.姜韵华,1985,〈中国社会与禅宗丛林制度的关系〉,《中国佛教
》,29:9,pp17-19。
18.姚丽香,1984-a,〈台湾地区光复后宗教变迁之探讨〉,台大社会
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1984-b,〈台湾地区的宗教变迁〉。《台湾社会与文化变迁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19.索文林译,牧田谛亮著,1985,《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
华宇出版社。
20.陈佐舜译,赫勃格.W 著,1964,《美国的宗教──基督教、天主
教、犹太教》,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21.曾景来,1979,〈日产寺院之变迁〉,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史论
集(八)台湾佛教篇》,pp.145-149。
22.张曼涛编,1979,《中国佛教史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23.智炬,1954,〈挽救佛教寺庙危机之道〉,《海潮音〉35:10。
24.张珣,1985,〈台湾不同宗教的信徒与组织的比较研究〉,《社会
学刊》17:15-44。
25.杨政河,1981,〈中华民国大专青年学佛现况〉,《慧炬》202:41
-48。
26.道济等,1975,〈假如我是中国佛教会理事长〉,《潮潮音》56:6
,pp3-9。
27.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6,〈台湾省通志人民志宗教篇》,台中,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8.关世谦,1985,〈道安大师对中国佛教教育的贡献〉,《内明》
154,pp24-27。


310页

29.瞿海源,1981,〈我国宗教变迁的社会学分析〉,朱岑楼编,《我
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PP357-396,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1982,〈世界次序、世俗化与基督教的发展──台湾与美国〉,《
中美社会之比较研究会论文集〉,pp161-181,台北,中央研究院美
国文化研究所。
30.蓝吉富,1982,〈近三十年来台湾的佛书出版概况〉,《内明》118
:11-17。
31.释圣严,1973,〈检讨国民政府的佛教政策〉,《海潮音》54:8,
p.3。
1973,《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
1975,〈留学僧、文学博士、佛教教育〉,《菩提树》23:6,pp33-
34。
32.释白圣,1961,〈中国佛教会的组织概况〉,《中国佛教》5:5。
1985,〈四十年来佛教概况〉,《社会书设》56,pp111-119。
33.释道安,1957,〈1950年代的台湾佛教〉,《中国佛教史论集(八)
台湾佛教篇》,pp.115-133。
1965,〈中国僧侣服饰统一颜色商榷书〉,《台湾佛教》19:4。
1980,《道安法师遗集》(1-12册),道安法师纪念会编。
34.释东初,1950,〈了解台湾佛教的线索〉,《中国佛教史论集(八)
,台湾佛教篇》,pp.105-113。
1964,《民主世纪的佛教》,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
1974,《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
35.释续明,1953,〈从僧教育论到今后青年僧尼的进修问题〉,《海
潮音》34:3,pp30-32。
36.释乐观,1978,《中国佛教近代史论集》,台北县,常乐寺。
37.释印顺,1981,《妙云集》,台北,正闻出版社。
38.中佛会,1965,〈关于台湾省接收日人寺庙财产中佛会发表向政府
交涉经过〉,《台湾佛教》19:10。
39.史□荃,1967,《汉魏晋时代佛教与中国社会相抵触的问题》,台
大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40.陈琼玉,1981,《唐代政教关系研究》,师大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二、英文部分:

1.Alston, Jon P. 1972, "Socioeconomic Correlates of Belief."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1(2):180-186。
2.Argyle, Michael and Benjamin Beit-Hallahmi, 1975,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John, Rox (e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 pp. 161-177. London and Boston: University of
warwick.
3.Bell, Inge Powell, 1979," Buddhist Sociology: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vergence of Sociology and the Eastern Paths of
Liberation." in Scott G. McNall (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pp. 53-6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4.Carroll, J.W., Johnson, D.W. and M.E. Marty, 1979, Religion
in America, 1950 to the pres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


311页

5.Cole, William A. and Phillip, E. Hammond, 1974, "Religious
pluralism, Legal Development and Societal Complexity: Rudimentary
forms of Civil religion."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pp.177-189。
6.Durkheim, Emile, 1912/1957,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7.Glock, Charles. Y. 1969, "The Religious Revival in America?"
in Birnbaum and Lenzer(ed), Sociology and Religion. pp.397-410。
1973 Religion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Religion. Belmont, Ca,;Wadworth
8.Greenslade, S. L., 1953, Schism in the Early Church.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Inc.
9.Mueller, Samuel A. and Angela Lanc. 1972 "Tabulations from
the 1957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on Religion: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mography of American Religion."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1:76-98。
10.Shiner, Larry, 1967, "The Concept of Secularization in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207-220。
11.Weber, Max. 1964,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ranslated by
Ephraim Fischoff. Beacon Press, Boston.
12.Welch, Homles, 1968,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Turner, Bryan S. 1983, Religion and Social Theor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Humanities Press, New Jersy.
14.Wuthnow, Robert, 1976, "Recent Pattern of Secularization: A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850-867。
1979 The Religious Dimension: New Direction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15.Yang. C. K. 1967,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Yinger, Milton J. 1970,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Collier-Macmillan Ltd., Joronto, Ontario.

312页

附记:

* 本研究曾获行政院国科会之经费补助,研究期间瞿海源老师以
及罗四维神父的大力协助,徐嘉樯、王维利两位同学细心整理资料,
在此深表谢意,而本篇论文发表时,颜宗养学长担任讲评,给予诸多
宝贵的建议,除了在文中尽力修正改善外,个人也对颜学长致以最大
的谢意。

313页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And Thought Contained In Buddhist Publications Of
The Taiwan Area Aftr 1945

by Li-hsiang Yao

The present article involves us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for conducti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content of publications which deal with Buddhism in the
Taiwan are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6 to 1986. In doing so,
the reader will come to understand the tend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erms of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Restoration of Taiwan (1945) to the present. From
the results of such analysis, the reader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is on basic and particlar qu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 forty years of Buddhist publications
basically manifest the tendency of "The amount increasing
while the content changeless." Judging from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lasssified contents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 one can
discover that traditional qualities like that in calssical
subject and general expository articles are in the majority.
On the other hand, articles on the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nature of Buddhism are proportionally very few. The
proportions between these tow types of articles are actually
quite disparate, and each stage phase of changes is small.
This kind of result reflects the cess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aiwan after the
Restoration. In addition, it reflects that Buddhism could not
keep up with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in Taiwan and create and appropriate response. One can
conclude that it also manifests the continued strength and
basically conservative character of Buddhism in Taiwan and
its relatively low degree of secularization.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