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南宋圭堂居士《大明录》及其三教一致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曾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南宋圭堂居士《大明录》及其三教一致思想

杨曾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辑
1995.07出版
页327~343


--------------------------------------------------------------------------------

327页

中国在进入宋代以后,社会思想文化界的总形势是理学
逐渐成为统治思想,佛、道二教处于从属的和辅助的地位,
它们共同为维护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挥重大
作用。渊源于南北朝的三教一致、三教同旨和三教合一的思
想,更加盛行,可谓已成为时代思潮。北宋云门宗契嵩 (一
○○七~一○七二) 的《镡津文集》,特别是其中的<辅教
篇>,临济宗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的《大慧书》
和《语录》等,都提倡三教一致思想。在统治阶层内部,宋
真宗虽以尊崇道教著称,但也著《崇释论》,南宋孝宗撰《
原道论》,曾任宰相的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二)撰《护
法论》,皆主张三教一致,影响很大。在这种风潮下,士大
夫阶层和儒者之中论三教一致或三教合一的人相当多。南宋
圭堂居士《大明录》是一部论述禅宗修行和悟道的著作,其
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三教一致的思想。本书在中国本土久佚
,在日本有其藏本,为我们研究宋代三教一致的思想提供了
十分宝贵的资料。

下面对圭堂居士《大明录》及其三教一致的思想进行介
绍,希望得到诸位学者的指教。

一、圭堂居士和《大明录》

南宋圭堂居士所编著的《新编佛法大明录》,简称《佛
法大明录》或《大明录》,在中国早已佚失,在日本至今还
保存几种版本。


328页

据日本学者椎名宏雄《佛法大明录?诸本》(注1)的介
绍,日本现在保存有如下三种版本的《大明录》:

(一)宋本,保存在京都东福寺灵云院,是镰仓时期临济
宗圆尔辨圆(一二○二~一二八○)入宋从临济宗虎
丘派的无准师范受赠而带回国的。圆尔在径山从无
准受法,回国前夕,即南宋淳祐元年 (日本仁治二
年,公元一二四一), 无准赠给他自己的顶相,并
赠《大明录》一部。据《圣一国师年谱》等史书记
载,圆尔回国后曾应请为幕府执权北条时赖讲过《
大明录》。后来东福寺僧大道一以所编《东福寺普
门院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等目录》(一三五七年编)著
录“《大明录》三册”,虽册数相异,此当即圆尔
带回的现藏灵云院的宋版四册本《大明录》。但此
书现在不易借阅,在白石芳留《禅宗编年史》正续
二册中附有三叶照片,在每日新闻社刊的《重要文
化财》第二十一卷中收有六叶照片,据这些照片可
窥其概貌。

(二)明本,保存于大东急纪念文库,据文库《贵重书解
题》是线装四册本。在此书卷首的“纲目”未尾载
有刊记:“建文己卯募缘 张智朗 重刊印行 圣
弃寺比丘 处礼 法颛”,卷二十的末尾有“四明
胡公举 刊”。可见明版本是明建文元年 (一三
九九), 由四明的僧俗集资刊印的。另藏于天理图
书馆的所谓“元版本”,实际也是明本。

(三)日本江户时期的古活字本,在驹泽大学和松冈文库
等处有收藏。刊印时间在元和、宽永年间 (一六一
五~一六四四)。

据椎名宏雄考察,现存明本《大明录》是按照宋本版式
的覆刻本,而日本古活字本又是明本的忠实覆刻本。因此,
三本在内容和版式上没有大的差别。

本文依据驹泽大学的古活字本《大明录》(复印本),对
此书作者南宋圭堂居士及其三教一致思想进行考察和论述。

关于圭堂居士,史书无征,仅从《大明录》卷首所载绍
定二年(一二二九)空隐道人之序、圭堂的序以及卷二十之后
所载宝庆二年(一二二六)东禅报恩光孝禅寺道琳之跋文,可
知其点滴情况。

第一,“圭堂”既非真名,也非真号,仅是个代称或化
名。道琳跋文说:

329页

“居士是书发七百年(按,此从菩提达摩来华算起)未言之秘
,谓吾在佛法之明而已。乡与名氏,吾不愿及,以至托之虚
号,而曰:我未尝有是也。非无我无我所者能之乎?圭堂实
非其号也,特此以寓二事之意焉耳(注2)。”

第二,圭堂是位信奉禅宗的儒者,是位居士。空隐道人
在序中称圭堂为“吾同参”,“圭堂隐于儒中,非有所沽于
世,故不以名焉”。圭堂自序称,著《大明录》后“姑藏于
家,期他日以授同志者”。在其后序中又自称是不得已而著
此书,自谦言“佩诗书礼乐之教而欲发明祖佛之道,多见其
不知量也”。

第三,圭堂生活的年代当在十三世纪前半叶。《大明录
》的序、跋中有四处题有年代:宋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端
平二年(一二三五)、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宝庆二年 (一
二二六)。 由此不仅可知圭堂生活的大致年代,也可知此书
最后成书的年代。

此书广引《景德传灯录》、《六祖坛经》和诸家语录作
为主要依据,称之为“大本”;引《华严经》、《法华经》
、《楞严经》等经为禅法理论提供佛法依据,称之为“渊源
”;又引道经《太上度人经》、《太上生神章经》、《黄庭
经》等作为阐发禅法奥秘的证明,称之为“交证”;又引《
永嘉证道歌》、《诸祖偈颂集》、《六祖成道行状》等来发
挥禅法主张,称为“贯穿诸集”;书中论在家奉法,“发明
正身修己之事”(即其〈净行篇〉),采摭儒者数家的文集,
如晁文元公(晁迥)《道院集》、龙舒(王日休)《净土说文》
、无尽居士(张商英)《昭化院记》、《东坡文集》以及《唐
书》。《国朝名臣言行录》、《法藏碎金》等。全书共引佛
、道、儒经集著述一三五种,分类加以评述,阐释禅宗明心
见性的宗旨和达到觉悟的修行方法、觉悟境界等。

空隐道人之序曰:

“昔大慧禅师集《正法眼藏》,天下知其纲纪。宗门
持揭后学。或者犹曰,浑沦无缝。前之不知其始,后
之不知其终。跃而入者固难,翻而出者尤难。学者既
未能自了其归趣,则艰于骤窥者,不过以为高妙奥远
而已。

吾同参圭堂,叹宗风之若线,未有甚于今日。《正法
眼藏》尚未


330页


能入,况能出乎?尚不知其始,况能赜其终乎?乃独
浅深禅宗之妙品,为十四节……。诸祖不言之秘,学
者未闻之机,天下无参之妙,皆井然条而理之,佛法
真大明于此书也。

是说在大慧宗杲著《正法眼藏》之后,人们虽从此书得知禅
宗的基本旨趣,禅宗内部也用此书启迪后学,但仍有很多人
读不懂,不知其所云;理解难,透过其文字而领悟禅机,达
到超脱更难。禅宗学者不能理解其解脱要旨,刚发心想入门
者则认为禅宗语录公案高妙奥达,不敢问津。因此圭堂摘录
、品评禅宗文献语录,分编为十四节(篇),著成《大明录》
。“大明”是阐释发明佛法禅语奥义的意思。圭堂之序谓:
“以禅宗古浑 (按;原作‘混’,据空隐道人序之‘浑沦无
缝’改) 沦,而今始序也,故特书曰:佛法大明。”圭堂以
揭示禅法奥义的天下第一人自许,称此奥义古来被隐藏,使
人们对禅宗有迷蒙混沌的感觉。他著此书是为参学者领悟禅
宗要旨提供方便。

全书二十卷,分为明心、净行、破迷、入理、工夫、入
机、见师、大悟、的意、大用、真空、度人、入寂、化身十
四章,外有〈篇外杂记〉(注3)一章。在每章前有“圭堂曰
”;一段或几段引文后有“圭堂曰”或“圭掌闻曰”、“圭
堂颂曰”;在〈杂记〉章用“圭堂论曰”,表述作者的见解

其中的〈净行〉、〈化身〉、〈篇外杂记〉三章比较集
中地论述了三教一致的思想。

二、《大明录》的三教一致思想

《大明录》成书的时代理学已广行社会,并开始成为对
思想文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说。理学也称新儒学,是在儒家
经学和佛教、道教的会通、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学
创始于周敦颐,由张载奠定基础,经程颢、程颐而建立体系
,而由朱熹集其大成。在朱熹晚年和他死后一段时间,受朝
廷中党争的牵连,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被贬为“伪学”、
“逆党”,受到迫害,理学经典遭到禁止,史称“庆元党禁
”或“庆元学禁”。但时间不长,宋宁宗嘉泰二年 (一二○
二) 弛党禁,程朱理学更加风行于社会。《大明录》成书时
党禁已过去二十多年,此书在论证三教思想时常引用理学概
念和思想,具有不同于以往


331页

论三教一致思想之书的时代特色。

(一)论在家奉佛修道和儒佛一致

《维摩诘经》通过维摩诘居士与文殊菩萨等人谈论佛法
,宣说大乘佛教的空、中道实相和不二法门,提倡在家修行
的“菩萨道”。古来不少在家居士奉维摩诘菩萨为效法的楷
模,赞扬他的“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的在家修道的做法和
精神。圭堂对维摩诘菩萨也极为尊崇,在引用《维摩诘经》
中“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入政治
法,教护一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等经文之后,评论
说:

大哉,佛法之无所不入也。世尊为出家之教,维摩则
以为在家之教,所以维摩与世尊相望对峙,诸大弟子
之间者皆不敢撄其锋。佛法之意。盖曰:出家禅师、
在家居士,同修同证,实无优劣。故自大乘东播之后
,在家菩萨发明祖佛心髓而见于文章翰墨、塔铭碑记
、诗章之中者,何啻千百数言。世以其和光履俗故,
有法言密行,坐去事迹,亦皆略而不传。某谓苟能实
证实悟,初何间于僧俗(卷二〈净行二〉)

圭堂认为释迦佛所倡为“出家之教”,维摩诘则倡“在家之
教?,在家居士与出家禅师“同修同证,实无优劣”,古来
身为在家居士者有不少人为阐发佛法奥义作出贡献,但世人
因为他们身处世俗社会之中而对他们的言教和事亦略而不传
。圭堂主张,只要能达到“实证实悟”,就不应对僧俗作区
别看待。他举古今在家居士如宋以前的双林大士 (南朝梁
傅翕)、李长者 (唐 李通玄)、老庞(唐 庞蕴)、等早为世
人共知;再如唐朝的裴公美(裴休)、白乐天(白居易)、房融
、王维等人;宋朝的苏文忠公(苏轼)、范文正公(范仲淹)、
张文定公(张齐贤)、晁文元公(晁迥)、李文靖公(李沆)、杜
文献公(杜衍)、杨文公、赵清献公(赵抃)、李文和公、孙仲
益尚书、王敏仲侍郎、陈了斋(陈瓘)、刘元城(刘安石)、张
商英、杨杰、张浚、蒋之奇、史浩,都在佛学方面有深的造
诣。说:

历代居士之学佛,达则行道于天下;穷则独善于山林
,实证实悟,多隐泯不闻。为何叹,非隐泯也。世无
正眼,谁能识之。


332页

〈净行〉之卷,特以维摩为先,盖欲各安于人道之常
,而知最上一乘之妙,初无间于僧俗。如是则佛之道
愈大,而朝市山林皆得之矣。人伦不废于外,而佛法
高目于内,孰若维摩之道为大中至正者。(卷二〈净
行上〉)

圭堂所列举的奉佛居士中或位高宰相,或任朝廷命官,或为
学士,或为理学家,即都属士大夫阶层,自然皆遵奉儒家纲
常伦理,在其位忠君孝亲,同时又虔诚信奉佛法,倾心禅宗
。圭堂认为他们“实证实悟”的言行多被隐没,是因为世上
没有正确认识他们的人。圭堂有鉴于此,所以特别在书中提
倡维摩诘居士的在家奉法的做法,希望人们安于日常伦理本
分,同时像前面所列举的那些人那样信奉佛法。他认为作为
最上乘的禅宗,本来是同等看待僧俗信徒的,应当为朝野山
林的一切人所信奉。他把维摩诘的在家奉法的做法和精神,
称之为“大中至正者”,有时称“真常中正之道”、“居士
大中至正之道”。他在书中反复提倡这种居士之道。

何为“大中至正”和“中正之道”?原来是取自理学的
概念。周敦颐《太极图说》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自
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
), 立人极焉。”张载《正蒙?中正篇》说:“中正然后贯
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
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又说:“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
弘之。”邵雍《皇极经世书》:“至大之谓皇,至中之谓极
,至正之谓经,至变之谓世。”参有关解释。“大中至正”
和“中正之道”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和理念。“
中”、“中正”即儒家提倡的“中庸”、“中道”,有时也
称之为“中和”,意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宋儒以“理”
、“天理”为中正或中庸之道(见朱熹《中庸章句》),实际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圭堂所说的“
中正之道”除含有理学的理解外,还有他赞赏的像维摩诘那
样把入世和出世、居家和修道相结合的符合大乘“中道”、
“不二法门”的做法,称之为“居士大中至正之道”。

圭堂之所以倡导在家奉佛修道的“在家之教”,是因为
他认为在家所尊奉的儒家伦理与大乘佛教的基本主张是一致
的。他说:

333页

儒道之至大而无尽者仁也。尝语一儒者曰:佛之谓悲
,即儒之谓仁。儒者曰:仁之道尤大于悲乎?某曰:
佛氏用字,又别一体,当自其教观之,不以辞害意可
也。如翻智曰慧,翻道曰法,翻德曰行,翻仁曰悲耳
。尝读道经,屡称大哀天尊。哀与悲皆仁之拯其至者
也。夫学佛之首,便当以大悲薰心,即儒所谓造次不
违仁是也。仁为五常之首,悲为万行之先,不可须臾
离也。儒教仁道,至大而无尽,其用散见而不一。佛
之大悲,大含法界,细入微尘,妙用无尽,亦不可以
形容。到不必曰能爱之谓悲,悲固能爱,爱者悲之一
端耳。其至也,盖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法界群生为一
觉,合融万有,普摄无际,譬如虚空,平等随入,无
身之至矣;以群生万物而为身,无己之至矣。以群生
万物而为己,华严谓之等真法界是也。 (卷二〈净行
上〉)

这是说:一、儒教的伦理的和政治性的范畴“仁”,与佛教
的“悲”、道教的“哀”是一致的;二、“仁”是儒家伦理
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并且“至大无尽”,包括孝悌、忠
恕、爱人乃至施诸政治的仁政,表现为种种德目和实践方式
:“悲”为大乘佛教“万行之先”,佛的大悲不仅表现为爱
众生,把众生从苦难中拯救出来,而且贯彻到宇宙万有一切
大小事物之中;三、在家居士不可一时不行仁,也不可不行
悲,应将二者视为一体,并行不悖;四、如达到与“群生万
物”为一体,即通过修行悟道而达到最高解脱境界,此即进
入《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或等真法界。

大乘佛教讲的大悲、悲,一般与大慈、慈连用。慈悲的
基本涵义是:慈为与众生乐;悲为拔众生苦。大乘佛教所提
倡的“菩萨行”或“菩萨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发扬大慈大悲
的精神,普度一切众生。圭堂的解释自然不完全符合儒家的
“仁”和佛教的“悲”的本来涵义,他只是依据儒家的“仁
”和佛教的“悲”都有“爱人”的涵义而将两者沟通、等同
,进而就他主张的儒佛一致,行仁与行悲相即不二的思想,
进行发挥。

圭堂认为要求学佛者“毁而形服,绝而人伦”,采取出
家形式,虽很“省事”,但这对于“不废人道而学佛”者并
不可取。他认为杨龟山(杨时)所说

334页

“佛氏和顺,于道德之意盖有之,理于义则未也”,是有道
理的。为什么呢?有的学佛者认为只有出家绝亲才能奉佛修
道,把人世视为“梦幻”;“世有学佛失正,乃漠视天属为
幻妄者,知欲兼爱蠢动而不知先其亲”。此皆为不符合“义
”的想法和行为。什么是“义”?“正理之大顺,事物之适
宜,天下之公论,而人心之宰制者也”。义的表现有种种:
“父母不听,不得出家”,此为义;“学佛之人不违父母,
尤不敢不勉孝”,是义。圭堂认为:“苟欲普悯群生,便自
事亲始。孝者百行之源,其源不正,余未足多道。”他批评
洞山良价《辞亲书》“刻恩无天”,而不予编录和提倡。中
国自汉代以后,儒家特别提倡“孝道”,把它贯彻到君臣、
父子等各个方面。儒家攻击佛教的一个重要口实就是佛教僧
人辞亲出家,有违孝道。圭堂虽不是攻击佛教,但他批评佛
教界片面强调出家、出世的说法,而主张奉持大乘佛法必须
奉行孝道。这样做才可避免世人对佛教的“于义则未”的批
评。他说:“夫儒教以仁与义相资,佛法以悲与智齐等。前
明大悲之仁,而此明惺悟之义。仁义两尽,则悲智之用得矣
。此学佛之第一行也。”(以上皆见卷二〈净行上〉)他认为
在家信奉佛法,躬行仁义之道,同时也就体现了佛教的悲、
智精神。

佛教有戒律,即使在家奉法也要持五戒,有时还应持八
戒。圭堂是如何对待在家持戒的问题呢?他说:“居家者,
但当清净为先,而守孝悌仁义忠信不欺以为戒。则戒莫大矣
;以为行,则行莫大矣。俯仰无愧,虚净明妙皆生于此。虽
不必曰五戒、十戒,而禁过之道,已凛然在。” (卷二〈净
行上〉) 这实际是主张以儒家伦理取替佛教的居士戒。

儒者自古把参政作为重要进取目标,宋儒尤重《大学》
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教。圭堂认为居官为政,
可以利济民众,与佛教的“利生济物”的宗旨是一致的。他
说:

谋国莅民,所济大矣。一政可以仁天下,一令可以泽
四海。莅一境,则一境之民受其赐;典一职,即一职
之人沐其惠。较之隐居山林而未免就匹夫之事,区区
饲一鹊,活一鳞,仁有间矣。大佛法未尝必曰遗世。
维摩之入政治救一切,非入政治则不足以大其救护也
。(卷二〈净行上〉)


335页

圭堂所提倡的是居士佛教。他说居士所奉的“大中至正
之道”就是要求奉佛法者不必脱离自己所从事的“工农工贾
”之业,可以像维摩那样致富、居贵名位、为儒及从事各种
世俗事务。他在〈净行篇〉中引证经籍语句,专论居士奉法
之事而“不言出家之事”。对此他解释说,因为“僧而学佛
,天下所知也;居士而学佛,或者未之知焉。故惟言其所不
知,则其所知者人益尊矣。达摩之后七百年,何待今日而论
僧事。是意也所以混缁俗于一致而已,宁有取舍于其间哉!
”(卷三〈净行下〉)圭堂自认为在达摩来华后无人认识居士
佛教的意义,他是首先认识居士之道而加以提倡的,故在〈
净行篇〉中有意不论为世人熟知的僧人之事,而专论居士学
佛之事,目的在“混缁俗于一致”,向世人阐明在家奉佛与
出家为僧是一致的道理。

(二)佛、道二致同源和互摄论

中国道教是在黄老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传统的鬼神观念和
神仙方术于东汉后期正式形成的。它在发展中吸收了儒家的
伦理和佛教的本体论、心性论的思想,编制了大量道经。经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已成为与儒、佛二教相颉颃的社会势力
了。宋朝皇室尊崇道教,称其祖赵玄朗为道教尊神,宋真宗
、徽宗、理宗都以崇道著称,因而道教也十分盛行。这种情
况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圭堂在论述禅宗的修行和觉悟境界的过程中不仅常常引
述道教经典,而且专门在〈篇终杂记〉中论证了佛、道二教
同源和互相融摄的问题。他的论证不是根据历史资料,而是
根据他自己对佛道二教的理解来进行的。因此,他的理论不
仅有明显的牵强附会,而且有许多地方讲得含糊不清。下面
仅择取其梗概进行介绍。

他论述说,在“空劫”之先,无有任何形象,只有空虚
光明的“觉”,即佛的法身----“天地宗”,假称其名为“
毗卢遮那”;在所谓“性与命”相结合之后,形成“智用交
融,后天显化”的报身佛,称之为“毗卢舍那” (按,他不
知道二者为同一梵名的译音); 在人世中显化的佛名为“释
迦牟尼。”,此为化身。当空劫之前仅有法身之时没有佛教
、道教之分,而在它显化于人世间之时,便分为佛、道二教
。他说:


336页


教立于两,何哉?噫,厥初有一而已。空劫之先,性
命混然,无名无字,无分无别。才堕语言,便分两教
。由是一以妙空设教,以性为主,以命为伴;一以妙
有设教,以命为主,以性为伴,互相摄入,各立而悉
具。(卷二十〈篇终杂记〉)

道以妙有为宗,故以尊设教;佛以妙空为宗,故以大
设教。道经言:玉清圣境在色界、无色界之上,而高
升于最上空洞无际,不可言尽之中。佛经言:常寂光
土,遍涵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尽十方世界,而太极
于十方虚空无际,不可言尽之表。二说实同也。上极
无际,即其太极无际者也。姑譬之以日焉,光明升于
寥寥太空之中,道则竖说以上之照下而言其尊,佛则
该说以普照十表而言其大。故信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
,信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不知同一光明者也。(
同上)

《华严》以东方表命,西方表性。老子既以命为教,
故卒之西函谷关以隐焉,示性命之两圆也。白首者,
形容衰朽变迁还空,以返先天之义,不必示灭而灭之
意已。(同上)

厥初空洞妙混之中,性命之极,未分而咸具,堕在名
相,一教必不能兼 (偏有命宗,则但知生化之基而已
,性含法界,无所,无所不知,何以明其妙。偏有性
宗,则但知性含法界而已,而生化之基,无所不立,
何以明其妙。盖以先天具此二妙,平等俱重,一教终
不能兼,故分为两,而各处其极自注)。 故佛者性之
极,道者命之极,两教对立而交摄,则先天性命之妙
始全,盖非一则无以为两,非两则无一见一。(同上)

归纳起来,圭堂不外是说:一、在佛、道二教形成之前
,宇宙中仅有无形无象的佛的法身,道教称此为“玉清圣境
”,即元始天尊及其仙境,佛教称之为“常寂光土”,即法
身佛土,按《华严经》的说法是毗卢遮那。其中包括“性”
与“命”两个方面,二者混沌未分。二、从此法身之中分化
出“性”与“命”两个方面,进而形成两教,佛教以“妙空
”设教,以“性”的教理为主,“以命为辅”;道教以“妙
有”设教,以“命”的教理为主要宗旨,“以


337页

性为伴”,即佛道二教当中各自含有对方的教理成分,并且
互相融摄,“两教对立而交摄”,虽并存而又互相补充、会
通,不可偏废。三、佛教称最高的佛为“大佛”,“以大设
教”;道教称最高的神为“天尊”,“以尊设教”,但普通
的信奉佛、道二教者互相贬低对方,却不知道二教本来同源
。四、称《华严经》以“东方表命”,老子为道教教祖,是
“以命为教”的,因为知道“西方表性”,所以隐化于函谷
关之西,以表示在“性”、“命”两个方面都修证圆满;而
老子生来白首则表示“衰朽变迁”、“还空”之意,最后从
有返本还原。

这里面所提到的“性”、“命”是什么意思呢?应当指
出,它们不同于程朱理学所讲的“性”与“命”。程颐说: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理也,性也,命也,三者
未尝有异……天命犹天道也,以其用而言之则谓之命,命者
造化之谓也。”(同上卷二十一下)。朱熹在《中庸章句》中
对“天命之谓性”解释说:“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
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于是人物之生,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
性也。”可见,理学的“命”即“天命”,是万物和人秉“
理”而生化成长的必然性。“性”是“理”、“天理”,是
人先天所秉有之理。在实际上,“理”、“性”、“命”是
没有根本不同的。这里讲的“理”,被说成是宇宙万物的本
源、本体,又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然从其内容不难看出,
它不过是儒家纲常伦理和社会法则的高度抽象化了的概念。

圭堂居士所讲的“性”,即大乘佛教讲的法性、佛性、
如来藏、法身、一真法界。《大明录》卷一〈明心篇〉说:
“心即是性,性即是佛,名异体一。”又说:“何以谓之真
心、本来面目?寂然而不动者是也。从无始来,湛妙圆常,
坚固不坏,了了常知,灵灵真觉,亦曰佛性,曰真如,曰实
相,曰本际,曰般若……”徙法性、法身的无形无象的方面
来讲,称之为“妙空”。它虽与理学讲的“理”、“太极”
不同,但在被作为宇宙万有的本源、本体的方面,却有相似
的地方。

所谓“命”,是指法性、法身化生世界万有的功能、作
用。“性”作为世


338页

界万物本源和本体,故称“性含法界”。“命”则为“生化
之基”,可化生一切事事物物,相对于无形无象的“妙空”
,被称为“妙有”。“性”与“命”在所谓“空劫之先”是
混而不分的,是“虚明寂照”的毗卢遮那法身佛,亦即未显
示“命”的生化作用时的法性。有时也称此为“真空”,很
像周敦颐《太极图说》申的“无极”。周敦颐《太极图说》
谓:“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
阴,静极复动。”由阳阳而生天地两仪,生五行、四时、万
物。无极为无,太极为有,从无生有,生万物。《老子》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有种种,
但都承认老子以“道”为世界本源,它无形无象。有的解释
从道生阴阳二气,再生阳、阴、和三气,再生天地万物。实
际上,圭堂所讲的从法身的“真空”,演化为“生”与“命
”分化的状态,再演化为天地万物,虽是在变相套用真如缘
起论,但实际是在模仿老子、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的论证模
式。他在书中不只一次地讲过与他们相类似的话,例如称:
“其初有一而已,为大道之祖,一法之宗,两仪之根,万化
之母”;“大真空境界中,则文殊(按,谓其代表空、性)、
普贤(按,谓其代表有、命)其体本混然……则一生二,二生
三,三而为师,为母之时也”;“其于一生二,二生三,自
空而至有,自性而至命,为师为母之先天本源处”(卷二十
〈篇终杂记〉)。

圭堂论证的著眼点主要在佛、道二教是同源的,又是互
相融摄,应当长久并存的。因此他没有对自己所讲的“一生
二,二生三…”作详细解释,甚至还保留了很多含糊不清的
地方。可以说,他的结论是十分明确的,但他的论证是牵强
附会的,也是混乱的。他甚至对所谓佛教以“妙空设教”,
“以性为主”;道教以“妙有设教”,“以命为主”等,没
有作详细解释。

(三)虽主张三教一致,但强调儒教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正
统地位一直未被动摇过。此后兴起的佛、道二教不得不依附
于儒家,在适应儒家正统地位的条件下修正、补充和发展自
己的教义、修行方法。在儒者之中,不管是否信仰佛、道二
教,都认为以儒家学说为正统,为经国治民之道为天经地义
。宋儒以继承孔孟以来的道统自任,创立理学,提倡依据儒
家纲常伦理修身,齐家,治国,

339页

平天下。

圭堂居士是个儒者,对理学相当熟悉。他虽信奉佛教禅
宗,主张三教一致,但同时反复强调儒教的正统的支配地位
绝不可动摇,反映了当时儒者根深蒂固的观念。他说:
穹然而高者,天也。隤然而下者,地也。混然中处者
,人也。厥初人道之始生,而儒教已为之主,既而两
教(按,佛、道二教)乃入,将为之伴焉,非主也。故
儒教之尊,实为人道之大源。大抵两教本有交参之妙
,故论两之合者,自吻然而无亦。儒教本为人道之宗
主,故论三之合者,终杌陧而不安。是以儒氏斥佛老
之学谓之异端。伊川曰:但本领不是,一齐差却。诚
如是也。

是故真具正眼者终不妄摘其一二句之相似者强合附会
,以紊儒宗立天地,正人心之大统。所谓不同之同,
乃所以深同之也。

虽然三之不可强合固也,而各有一言可以纲之。何者
?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儒以正设教。世间只有
此三字,而三家各主之矣。”(卷二十〈篇终杂记〉)

是说以下三点:一、儒教是人类社会的至高指导原则,
即“人道之大源”、“人道之宗主”;佛、道二教处于它的
从属地位,辅助地位,所谓“为之伴焉,非主也”。二、佛
道二教源于原初“性命”之分化,并且二者互相融摄,故此
二教可以吻然合而为一,但儒教与二教本旨不同,不可与它
们相合,因此反对摘引佛道典籍中的语句比附儒教的做法,
认为此将紊乱动摇儒教“立天地,正人心之大统”。三、道
教以天尊设教,佛教以大佛设教,儒教以中正设教,三者虽
主旨不同,但正因为不同,所以为“深同”,同为世间所需

然而圭堂所说的儒教,正是宋代兴起的新儒学“道学”
或“理学”。理学把《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四书抬高到与五经同等的地位,注重探究“性与天道”
的哲学问题,并涉及政治、教育、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提倡
通过修心养性而达到治国、成圣的道理。圭堂是如何论释当
时的儒教呢?他说:

儒者之道,一言可以蔽之,曰正也。非穷天以为高,
非极地以为


340页

深,本于性分之中,而发见于躬行日用之实,三才以
立,人伦以定,大本正于人心,而功用行于万世者也

然道原出于天,道统传于圣贤,而道学则大明于圣朝
之盛。昔也泛滥,而人无适从。今也因其名穷其义,
而所谓名义者,凡三十焉,曰太极,曰天,曰性,曰
命,曰心,曰道,曰德,曰仁,曰义,曰义利,自大
中,曰时中,曰中和,曰诚,曰情,曰才,曰善,曰
礼,曰乐,曰忠恕,曰智,曰信,曰孝,曰敬,曰恭
,曰志,曰气,曰命分是也。是皆以天理为之本,而
发明则不同焉,故又谓之理学。

虽然,大莫大于性命。其说有二,有天命之性 (自注
:纯粹至善,之初而与天为一者是也。是之谓万殊而
一本。),有质气之性(自注:智愚、贤不尚,随所禀
而分者是也。是之谓一本而万殊);有天命之命(自注
:一理自然之初而流行付与者是也。是之谓分殊而理
一),有气赋之命(自注:贵贱、穷达、祸福、寿夭之
类是也。是之谓理一而分殊)。 故理之自然者谓之天
,出于天者谓之命,禀于人者谓之性,而又有气质气
赋之不同一焉。儒学之大,盖可见于是矣。 (卷二十
〈篇终杂记〉)

对宋代理学的基本学说作了说明。圭堂讲理学“以正设
教”,此“正”当即“中正”、“中和”、“中庸”,是符
合“理”的道德标准,“止于至善”即为正。依此而正心诚
意,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行仁义,“尽人道”而与天
、地相并以成“三才”(注4)。认为“道”源于天,经过如
唐韩愈《原道》所说的道统传授,孔孟之后失其传,而至宋
儒继其绝,朱熹弟子黄干为其师所写《行状》说:“道之正
统,待人而后传……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
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
著。”此即圭棠所说道学至“圣朝”而兴盛。圭堂所提出的
理学三十个(实二十八个)条目主要是围绕“性”与“天道”
而提出来的,从它们的渊源来看,大部分源自《易传》、思
孟学派的《中庸》,但在对它们的含义的论释中可以清楚地
看到佛道二教的影响。理学讲的一理摄万理,万理归于一理
,或“人人有一


341页

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即为“理
一分殊”,用以说明理为万有本源和本体,说明天理与万物
各具之理的关系。圭堂以“本于性分之中”、“皆以天理为
之本”来概括理学的特点,是抓住了理学的旨要的。他不仅
介绍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又介绍了现在为人少
知的“天命之命”和“气赋之命”,是饶有趣味的。按照理
学的观点,人生来都禀有“天理”,此即为“性”,“天命
之性”,是至善的。但由于先天所禀的阴阳五行的气质有清
浊不同,故人们具体之性有善有恶,此为“气质之性”。人
们通过克制人欲的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可以“变化气质”。
使本然至善的性复明。此即“存天理,遏人欲”“存天理,
灭人欲”。圭堂所讲的“天命之命”与“气赋之命”,和“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在实质上没有多大差别。可以认
为,“天命之命”是由“天命之性”所决定的必然趋势或作
用;“气赋之性”是由“气质之性”所决定的趋势或作用。

圭堂认为儒教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社会都有极大“扶持
”作用,其正统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他称颂说:“儒道之大
,一日不可无也。天地以之位,万物以之育,而人生得以自
安自遂于天地间,皆儒教扶持之力也……儒教特立于天下,
扶天立地,不可干其正,而或者妄欲摘释老教中之语以紊之
,夫是之谓真无识。”(卷二十〈篇终杂记〉)

圭堂居士以菩提达摩之后第一个阐明“居士之道”者自
许。他所提倡的“居士道”也贯彻著三教一致和兼奉,尊儒
教为正统的精神。

他说:

大哉,居士之道也,三教得以兼之而用不胶。此维摩
所以入政治法爱护一切,而未尝枯就其一偏也。韩子
曰: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故
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
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注5)。苟欲舍
此而不处,则将安之乎?

夫自大乘东播之后,今之七百年矣(注6),竟未有一
人以发明居士之道者。徒以愿弃人间事之举,而欲为
法于居家尽人事之中。何啻各相背驰,而两相矛盾。
由是学者履世之道,无所师


342页

法,一闻祖师厌世之谈,则其心已飞动而不安,谋为
绝孝悌,伤仁义之举,而不可行,则又慨叹颠倒而不
能以自决。

噫,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此则大乘中正之师,而千
万世可以通行而无弊者也。是故居士之道,以三纲五
常为大本,以六经、语、孟为渊源,以士农工贾为实
务,以孝悌忠信、名分上下、长幼内外为安居;谓道
由心悟,玄由密证,人事无所畏也。故可以显,可以
隐,可以朝市,可以山林。处世间法、出世间法,皆
得以圆而妙之,而用不胶。佛者见之谓之佛,道者见
之谓之道,儒者见之谓之儒,而不知居士则未尝有焉
。此其所以为居士之妙也。(卷二十〈篇终杂记〉)

概括起来是说:一、对三教的态度是不偏执其中任何一
教,而应三教兼奉;二、居家不脱离士农工商的日常生活,
尊奉儒家的纲常名教,安于上下名分,遵循孝悌忠信的伦理
规范,不要厌世,也无需出家;三、“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
”,在生活日用中修道参玄,达到内心觉悟,不把个人的进
退荣辱放在心上。此即为“中正”的居士之道。虽称“佛者
见之谓之佛,道者见之谓之道,儒者见之谓之儒”,但把儒
教纲常名教置于优先的指导地位是十分明显的。圭堂所说的
居士之道,其实也是宋代居士生活准则的真实写照。

最后顺便指出,圭堂居士的《大明录》传入日本后曾对
传播中国禅宗以及传播宋学(理学)起过重大作用。尽管禅僧
虎关师炼(一二七八~一三四六)在其史书《元亨释书》卷七
、文集《济北集》卷十七、卷十八对《大明录》进行严厉批
判,谓其“谬妄之甚”、“乖戾甚矣”、“言禅不知禅”、
“皆魔说”、“狂妄臆度,品藻吾宗”等等,但不能抹煞它
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未能完全阻止它在日本佛教界的流
行。《大明录》除论证三教一致思想外,还分类摘编大量禅
宗文献,其中有些资料早已失傅。因此,今后如能将此书重
新校订出版,对研究宋代禅宗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都是有意
义的。

343页

注 释


(注 1)载一九七九年《曹洞宗研究员研究生研究纪要》十
一。


(注 2)卷十四〈大用下〉,圭堂引《楞严经》中“如来藏
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一段话,说“真实土、
真虚土皆土也”,“两土成圭”;《楞严经》之真
水、真火、真风、真土“四真”……与《金光明经
》四如来 (东方阿囗、南方实相,西方无量寿,北
方微妙声) “混合一室”,皆讲“造化之一源,先
天之妙道……”。其中的“两土成圭”,即圭堂化
名的根据,用以表示妙空、妙有“二事”的。


(注 3)卷首〈卷目〉作〈篇外杂记〉,卷二十实作〈篇终
杂记〉。


(注 4)参张载《易说?说卦》:“《易》一物而三才备。
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
仁义,德也,而谓之人。”《易说?系辞上》:“
盖尽人道,并立乎天地以成三才,则是与天地参矣
。”


(注 5)此引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见《韩昌黎文集》
卷四。


(注 6)此指自达摩西来之后七百年,“大乘”特指禅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