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密宗资粮道要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海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密宗资粮道要义
海空上师

密宗资粮道是专为修行佛法而设的。
  得到了传授、加持、灌顶,都只是具足了一种法缘,法缘具足,叫“法圆满”,但不等于见道、得道,更谈不上定道。我们的法缘具足了,菩萨的名份也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去具足我们的功行,去圆满我们的功德。具足我们的定道资粮,这就是“道圆满”。
  只有法圆满了,道圆满了,方能功德圆满。法缘只是一个基础,具足资粮才是见道、定道的根本。如果我们没有资粮,就没有具足扫除业力障碍的力量。因此,学修佛法的行者就应在一生的修行中,完备自己的资粮功德道、见道、定道、圆满道行。
  在学修佛法的时候,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和功德,才能见道定道呢?
  习修资粮道,一般分为八大类:

第一、拜读大礼。
  拜读大礼就是专门设坛忏悔和拜经拜念。
  忏悔,就是忏悔以前无始以来,在累生累劫中自己做的、他人做的、见作随喜的一些业因障碍。我们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心生起的意念所产生的。因此,忏悔要从心中忏悔,不可流于表面形式。
  拜经,就是把自己最信奉的一部经,供奉在坛场上,定期进行礼拜,并发“觉我、觉他、觉行圆满”的大愿,这样就可以萌发我们内心的慈悲,扫清心里的障碍,唤醒深层次的意识,开发智慧。

第二、奉持戒行。
  学修佛法,它的目标是即身成就。所以就要求学修者要具备相当的资粮和功德。因此,对学修者在习修和行为上就有相当严格的规范,那就是“戒”。金刚弟子在“五戒”的基础上,即“杀、盗、淫、妄、酒”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密乘十四教戒。

第三、发四弘誓愿。
  我们在皈依时,就发了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发了愿,还要行愿,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在行动中去体现、去运用。

第四、发菩提心。
  菩提心,在佛教的理论当中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何为菩提心,即如实知自心”。菩提代表智慧,但是如果仅仅把菩提心单纯地认为就是智慧心,这是不全面的,菩提心就是要用智慧之心去观照自身的心性,并将众生的心性与自己的自己的心性视为等同之心。为何等同?因事而等同、因人而等同、因性而等同、因法而等同、因功德而等同。因平等而为之生心,即为菩提心。若要知他心,不如知自心,若能知自心,就能知他心。“如实知自心”与众生无异样才能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来。这也是菩提心与世俗的爱心、善心的区别之一。
  在此基础上,菩提心需要具有两种特征:
  其一、欲度无量众生出离轮回。
  其二、欲成就无上智慧。
 缺少一种,都不是菩提心。菩提心被喻为“成佛的种子”。具足无量功德。

第五,读诵经文。
  按照密宗道场习惯的修行方法,需每日读诵《五字真言》、《真实明经》、《上师供》。《五字真言》是为开启智慧,《真实名经》是发起大愿,《上师供》是具足资粮。在家居士,也可读诵《金刚经》、《心经》、《普贤行愿品》等经文。

第六、身皈依与心皈依。
  举行四皈依仪式,就具足了身皈依。但这只是皈依的一个方面,还要有心皈依。所谓心皈依,就是指我们的心性和一切行为都要皈护、依托到上师三宝的法性中去,德相中去。身皈依,就好象是报名注册了,取得了学生的资格;而心皈依,就好象具有了资格以外,还要继续认真习修,用心完成自己的学业。如果只有身皈依,而没有心皈依,是不能见道、定道的,只能得加持。只有心皈依才能保证身皈依不流于形式。
  如果我们只是身皈依,心并没有皈依,是不可能直接投入的。不去行持,不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去,我们学一辈子也只能是把佛法当作是一种知识、一种学术、一种人生观点。看了、知道了、明白了,但并不等于成就了。知道的越多、悟的越多,如果没有用行持来完备自己的功德资粮,学佛只能是一句空话。
  精通佛法和明白了真理,并不等于就圆满成就了功德智慧。你只能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没有证得佛法的真谛。知道它而没有得到它,没有把自己融汇到佛法中去,没有把佛法融汇到自性中去,于事无补,还徒增“所知障碍”。
  因此,三宝弟子学习佛法需要理事双修,不但要报名,还要用心去做,不仅要身皈依,更重要的是心要皈依,这才叫真正的皈依。

第七、诚求知解。
  为什么要在求知解前面加个“诚”呢?诚:就是要用诚实的、恭敬的心去求正知、正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所求的知,所求的见都是站在“我”这个立场上。“我认为”、“我觉得”,这就把我摆在第一位了。谈不上“诚”。因为“我”本身就有一个“我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在此前提下,我们所求的都是为“我”所需而求,为“我”所要而求,凡是对我有利的,我接受;凡是对我不利的,就不接受;我感兴趣的,我接受;我不感兴趣的,就扔在了一边。这样一来,看一本书,十个人看,十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都是困于一个“我”字。
  所以,求学任何知识,都必须具备恭敬心、诚实心。首先,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去,才叫“求知”。如果本身就我慢贡高,去找知识当中的空子钻,你是永远钻不透的。因为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悟、去证,才能得到实益。放不下架子,钻不进去,得到的只能是表面的东西。因此,学修佛法,更要诚求知解。

第八、正知、正见和正行。
  正行,是要建立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的。怎样才能算是正知、正见呢?只有通过修行,让自己的身心清静,用清静的智慧去观照一切,才是正知、正见。不能用自己的意识去观察事物。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观点,而你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甚至是障碍。所见、所识,都带着“我”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我见”、“己见”,甚至是偏见、邪见。所以,正知、正见是建立在自性清静的基础上的。
  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按照上师的传授,如法行持,圆满功德资粮,就是正行。
  总结以上密宗道的八个类别,把它们概括起来,就是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够发起一颗菩提心,那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具足功德。如果没有菩提心,一切善行都不能成就佛道资粮。要具足功德资粮,关键是在起心动念上下功夫,具足功德资粮也往往在一念之间,一颗菩提心,哪怕是火花般的一闪念,也会具足无量功德,这就是方便善巧的立心之道。

为使学修者对密宗资粮道,有一清晰的认识,特将学修如意轮金刚法的资粮道行,归纳如下:
  如意轮金刚法的资粮道行,分为正行、加行。

正 行:
       1、皈依 身皈依和心皈依;
         发四弘誓愿;

     2、持戒 五戒;
            密乘十四教戒;

     3、发菩提心 这是学修的根本;

     4、如法行持 包括 a、灌顶;
                 b、忏悔;
                 c、次第习修;

加 行:
       1、事行道:就是多做善事,多行布施;
       2、法行道:按照上师传授的加行法辅助习修。如念《百字明咒》、《除万病咒》、《大悲咒》、大礼拜等,帮助我们消除宿世障碍,得到佛力加持。
       3、慧行道:就是用我们的智慧和觉悟度化众生。

只要我们把握了正行,具足了加行,就可以顺利地、有效地完成修行的全过程,圆满定道资粮,成就正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