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惠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

释惠敏
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
1997年 7 月出版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页25~44


--------------------------------------------------------------------------------
      

页25


提要

《维摩诘经》“心净则佛土净”之说与古来的“唯心净
土”, 乃至现代的“人间净土”之主张有密切的关系。
汉传佛教之诸注解家如何解释此篇经文?“心净则佛土净”之
命题为何可以成立?此“净土行”之具体内容为何?如何论此
“净土行”之阶渐与次第?其与“心净故众生净”有何关系?
吾人是否能依此而作为《维摩诘经》是“唯心论”的证据?作
何解释?本文考察、比较现存诸汉译本与诸注疏之解释,并参
考《大智度论》等相关佛典的说明,以及今人之研究成果来讨
论以上诸问题后,有如下几点的结论︰
一、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为“成就众生”故,必须“愿
取佛国”,修行“净佛国土”。
二、十八“净土之行”︰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菩
萨依十八种“净土之行”令自与彼众生皆“行净”,故说
“行净则众生净”。 如是同行众生(众生净)来生菩萨成
佛之国土,故说“众生净则佛土净”。
三、《远记》、《吉疏》依《肇注》“净土行之阶渐说”,配
以菩萨之种姓位、 解行位.... 七地(成就众生)、八地
(佛土净)、 九地(佛土净)、十地(智慧净)、金刚心
  等觉地(心净)、佛地(一切功德净)之菩萨三阶位渐次
  。但与《大智度论》之七地(自利具足)、八地、九地(
  自利利他,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的说法不同。
四、若依《玄译》与《基疏》,则是以“十八种净土行─清净
  有情─严净佛土─转法轮度化有情”之模式说明。这与《
  大智度论》中所引《般若经》所说“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
  国土。净佛国度己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转法轮,转
法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的说明。
五、“心净则佛土净”不可解释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
而是心净则生净则佛土净。其关键点在于“众生净”。


页26


六、“心性本净”应采取如《般若经》与中观的思想,作作“
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释, 比较合乎
《维摩诘经》的根本思想。 《基疏》“心净”解释为净
化“第八阿赖耶识”,“净”若解释为净化之“行净”而
非“本净”是正确的解释; 但将“心净”之“心”解释
为“第八阿赖耶识”则是属于瑜伽派的看法。

“参考文献与略号”
大= 大正新修大藏经。
田村 1997=田村芳朗。“三种净土观”。 《佛教????净
土思想》。 东京︰日本佛教学会。
印顺 1989 =印顺。《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台北︰
正闻出版。
长尾 1983 =长尾雅人译注。改版《维摩经》。东京︰中公文
库。
L ∕ Boin 1976 = Boin, Sara.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Sacred Books of the
Buddhists; SBB31), London: PTS.
译自 Lamotte, Etienne. 1962.
L'Enseignement de Vimalakirti
(Vimalakirtinirdesa)traduit et
annote (Bibliotheque du Museon,
Vol. 51) Louvain.
L ∕ B ∕郭 1990 =郭忠生译。 《维摩诘经序论》南投︰谛
观杂志社。 译自 L ∕ Boin 1976 之序
论。
藤田 1970 =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之研究》。东京:岩
岩波书店·


本文曾于 1997 年 7 月 19 ~ 21 日“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
会议”口头发表

关键词: 1《维摩诘经》 2. 心净 3. 成就众生 4 净佛国土

页27

前言

众所周知, 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之说, 是出于罗什(
344 ~ 413 )之汉译《维摩诘经》( 406 译,以下略称《什
译》中,佛告宝积菩萨︰“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
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汉传佛教之诸注解家如何解
释此篇经文?“心净则佛土净”之命题为何可以成立?此“净
土行”之具体内容为何?如何论此“净土行”之阶渐与“心净
故众生净”有何关系?吾人是否能依此而作为《维摩诘经》是
“唯心论”证据?心净”应作何解释?本文将考察、比较现存
诸汉译本, 例如︰东吴支谦之《维摩诘经》( 222 ~ 229,
以以下略称《吴译》)、《什译》、玄奘之《说无垢称经》(
650 译,《奘译》), 以及诸注疏, 例如︰罗什之弟子僧肇
(374? ~ 414 )之《注维摩诘经》以下略称《肇注》)、净
影寺慧远( 523 ~ 592 )之《维摩义记》(以下略称《远记
、吉藏( 549 ~ 623 )之《维摩经义疏》(以下略称《吉疏
》)、玄奘之高足窥基( 632 ~ 682 )之《说无垢称经疏》
(以下略称《基疏》)之解释,并参考《大智度论》等说明,
以及今人之研究成果来讨论以上诸问题。

一、 菩萨净土之行与发菩提心
由于“心净则佛土净”之说是佛对宝积菩萨所问“菩萨净
土之行”的回答,所以我们先回溯如下所引此问题的源头。


《什译》世尊! 是五百长者子皆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佛心,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
     净土之行。 (大 14, 538a15 ~ 18 )(2)
《奘译》如是五百童子菩萨, 皆已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彼咸问我严净佛土,唯愿如来哀愍为,云何
菩萨修净佛土? (大 14, 559a5 ~ 7 )

──────────
1.大 14, 538c4 ~ 5。
《吴译》“如是童子!菩萨欲使佛国清净, 当以净意故,作
如应行 ”(大 14,520b21 ~ 23 )。
《奘译》“诸善男子!是故菩萨若欲勤修严净佛土, 先应方
 便严净自心。所以者何?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是如是严净
佛土”(大 14,559c23 ~ 25 )。
2.《吴译》此五百童子皆有决定无上正真之道, 愿闻得佛土清
净,惟佛解说如来佛国清净之行土”(大 14,520a4 ~ 6 )


页28


首先,应注意汉译“佛土”之梵语,是 "buddha-Ksetra"
(佛土,佛国土),即佛所教化的世界之意,如娑婆世界是释
迦佛之国土, 极乐世界是弥陀佛之国土(藤田 1973, 507 ~
512;田村 1977, 17 ~ 19 )。 “佛土”的一般范围则如《
大智度论》所说︰“佛土者是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
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是名
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 ”(大 25, 7086b23 )。
其次,“菩萨净土行”(或“菩萨修净佛土”)是出自于“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萨所问的问题。若是二乘(声闻
、辟支佛),则如《法华经》所说︰声闻弟子们“自谓已得到
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但念
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心不喜乐”(大 9, 16b13 ~ 17 )其重颂诵部分亦说︰“我
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
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
无生无灭”(大 9, 18b24 ~ 28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的菩萨必须修行“净佛国土”。

二、为“成“愿取佛国”

对于何谓“菩萨佛土”(《奘译》“菩萨严净佛土”)的
问题,《维摩诘经》先总答,如《什译》云︰“众生之类是菩
萨佛土”(《奘译》“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再如
下表所示分作四项(或五项)说明,并且以“空地造立宫室,
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之譬喻,说明成就众生与愿取
佛国的关系;后以“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作为
结论(《什译》大 14, 538a21 ~ 29; 《奘译》“菩萨如是
知一切法皆如虚空,唯为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即便摄受
如是佛土”(大 14, 559a13 ~ 27 )。
其理由如《肇注》云︰“土之净者,必由众生”(大 38,
335b15f. ),而《基疏》(3) 也说︰各种有情的国土是菩萨
修行所严净将来成佛之土,如一般世俗所说“人为邦本,本固
邦宁”。所以,所谓“净土”,不只是将“器世间”(环境)
庄严成“宝方”(七宝所成的地方),将“有情世间”净化成
“菩萨”才是根本。

───────────
3.《基疏》凡土有情世间, 二、器世间·圣土有二︰一、菩
萨,二、宝方·合此二种,假名为土。离有情等,无别土故
。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萨,器界变宝方。菩萨本
欲化诸出世,令得出世,方便变秽而为宝方。根本不为变器
成净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标诸土有情,是为菩萨修行所严
清净佛土·故俗亦言人为邦本,本固邦宁,即同于此。旧云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文义不同,严净当来成佛之土,名净
佛土,非菩萨时,已名佛土。(大 38, 1023 a29 ~ b9 )

页29

┌────────────┬─────────────┐
│ 《什译》 │ 《奘译》 │
├────────────┼─────────────┤
│(1) 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1)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 │
│ │ 受严净佛土 │
│(2)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2)随诸有情发起种种清净功 │
│ │ 德,即便摄受严净佛土 │
│ │(3)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 │
│(3)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人佛│ 土而得调伏,即便摄受如 │
│ 智慧 而取佛土 │ 是佛土 │
│(4)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4)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 │
│ 萨根而取佛土 │ 土悟入佛智,..... │
│ │(5)随诸有情应以如是严净佛 │
│ │ 土起圣根行,(4).. │
└────────────┴─────────────┘

┌────────────┬─────────────┐
│所以者何? │所以者何?诸善男子! │
│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众生│菩萨摄受严净佛土,皆为有情│
│故 │增长饶益,发起种种清净功德│
└────────────┴─────────────┘
┌────────────┬─────────────┐
│譬如: │譬如:          │
│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有人欲于空室或复庄严,随意│
│意无碍。 │无碍。 │
│若于虚空终不能成 │若于虚空终不能成。 │
└────────────┴─────────────┘
┌────────────┬─────────────┐
│ │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
│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唯为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
│取佛国。 │,即便摄受如是佛土。 │
│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摄受如是佛土者非于空也。 │
└────────────┴─────────────┘

如是, 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之行,也是菩萨不同于二乘
(声闻、辟支佛)之处,如《肇注》︰“净土必由众生,譬立
宫必因地。无地、无众生,宫、土无以成。二乘澄神众生,故
无净土”(大 38, 335b11 ~ 14 ),或依《大智度论》中解
解释《般若经》:“舍利弗!空行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辟支
佛地,能净佛土,成就众生”(大 25, 334c20 ~ 22 )之经
句时,云︰“但行空堕声闻、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
可得则无处可堕”(大 25, 335a18ff. )等说明亦可知。
其次,有关佛土果报不只是菩萨行业清净自得,而须立愿
取佛土的问题,《大智度论》中,对于“佛土愿”有如下之问
答(大 25,108b14 ~ c20 )︰

问曰︰诸菩萨行业清净自得净报,何以须立愿,然后得之
?譬如田家得榖岂复

──────────
4. 《基疏》“得圣根者菩提心, 得圣行者此后行”(大 38,
1023c24f.)
 《肇注》“佛慧:七住所得无生慧。菩萨根︰六住已下菩提
心”(大 38, 335a13f. )。


页30


待愿?答曰︰作福无愿,无所标立·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
·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次,庄严佛世界事大,独行功德不
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净佛世界亦复如是。 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所以,《基疏》总诸经论说:“佛土因者,一由善根,二
由大愿。若不修善根,净土无因。不发大愿,佛土无缘。因缘
具足,方感果故。 .... 要修众行,以愿为资。 .... ”(大
38, 1029b17ff. )

三、之行”︰行净则众生净, 众生净则佛

《肇注》如前所引“土之净者,必由众生”,接著又说︰
“众生之净,必因众行。直举众生,以释土净。今备举众行,
明其所以净也。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此必然之
数,不可差也”(大 38, 335b15 ~ 19 )所谓“行净”有十
八种(《什译》有十七种),即十八“净土之行”,如下表所
是以“○○(例如 ? 直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
○○(例如?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什译》。《奘译》以
“○○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生其国
”)的句型与内容来说明菩萨“化缘相”(因行)与“果报相
”(得果)的关系。

┌────────────┬─────────────┐
│ 《什译》句型   │ 《奘译》句型 │
├────────────┼─────────────┤
│“直心”是菩萨净土。 │“发起无上菩提心土”是为菩│
│ 菩萨成佛时, │ 萨严净佛土。 │
│“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一切发起大乘有情” 来生 │
│ │ 其国。 │
└────────────┴─────────────┘

依《肇注》解释︰“菩萨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
故。 此明化缘相及故果报相连, 则佛土之义显也”(大 38,
335b24 ~ 25 )。 菩萨令自“行净”,亦令彼众生“行净”
(化彼同自)故说“行净则众生净”。如是相同净行净)将来
同生(同行斯集)菩萨成佛之国土,故说“众生净则佛土净”
。如《大智度论》所说︰

  三业清净非但为净佛国,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
  口意业,后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
  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
  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
  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故地则平正,多出珍宝
  。如弥勒佛


页31


  出时,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宝。 ( 大 25, 708c15 ~ 23)

 《维摩诘经》“净土行”之详细内容(《什译》大14,538a29
~ b260;《奘译》大 14, 559a39 ~ c10;《吴译》大 14,
520a16 ~ b16 )如下表所示,若依次节“净土因行”之次第
展转关系(菩提心→意乐→加行→上意乐→止息→发起→回向→
寂静→.... ), 如《基疏》所解,(5) 可将《奘译》十八种的内
容分为五段︰

┌────────────┬─────────────┐
│《什译》十七“净土之行”│《奘译》十八“净土之行”之│
│ 之内容 │  内容(可分为五段)。 │
├────────────┼─────────────┤
│ │第一段(6)菩提心、意乐、加 │
│ │ 行、 上意乐 │
│?菩提心:大乘众生  │? 发起无上菩提心上: 一 │
│?直心:不谄众生    │   切发起大乘有情   │
│ │?顺意乐土:所有不谄、不诳│
│ │   有情 │
│ │?善加行土:发起住持妙善加│
│ │   行一切有情 │
│?深心:具足功德众生 │?上意乐土:具足成就善法有│
│ │   情 │
└────────────┴─────────────┘

┌────────────┬─────────────┐
│ │第二段:六度(止息诸障) │
│ │?修布施土:一切能舍财法有│
│?布施:一切能舍众生 │   情         │
│?持戒:行十善道满愿众生│?修净戒土:圆满成就十善业│
│?忍辱:三十二相庄严众生│   道意乐有情     │
│?精进:勤修一切功德众生│?修安忍土:三十二相庄严其│
│?禅定:摄心不乱众生 │  身、堪忍柔和、寂静有情│
│ │?修精进土:诸善勇猛精进有│
│?智慧:正定众生   │   情         │
│ │?修静虑土:具足成就正念、│
│ │   正知、正定有情 │
│ │?修般若土:一切己人正定有│
│           │   情         │
└────────────┴─────────────┘
          
┌────────────┬─────────────┐
│ │第三段:发起       │
│(10)四无量心:成就慈悲喜│(11)四无量土:常住慈悲喜舍│
│       舍众生 │   有情        │
│(11)四摄法:解脱所摄众生│(12)四摄事土:诸有解脱所摄│
│(12)方便:于一切法方便无│   有情        │
│ 碍众生 │(13)巧方便土:善巧观察诸法│
│(13)三十七道品:念处、 │   有情 │
│ 正勤、神足、根、力、│(14)修三十七菩提分:通达一│
│ 觉、道众生    │   切念住、正断、神足、│
│ │ 根、力、觉支、道支圆│
│ │   满有情 │
└────────────┴─────────────┘

──────────
5 《基疏》今有十八严净土行,旧有十七,无此第三。十八番
中,分之为七(若将初四合为一段,则成五段)。初四如文
。以六度合,名“止息诸障”。四无量、四摄事、巧方便、
菩提分,此之四法,名“发起”。说息无暇、自守戒行、十
善业道,三名“寂静”故。 (大 38, 1024a25 ~ 29 )。
6 《藏译》: ?意乐( aa'saya) 土、 ?增上意乐
(adhyaa'saya) 土、 ?善加行土、?发起无上菩提心土 (
长尾 1983,18)。

页32

┌────────────┬─────────────┐
│ │第四段:回向       │
│(14)回向心:得一切具足功│(15)修回向土:其国具足众德│
│       德国土 │   庄严        │
└────────────┴─────────────┘
┌────────────┬─────────────┐
│ │第五段:寂静       │
│(15)说除八难:国土无有三│(16)善说息除八无暇土:其国│
│       恶、八难 │   离恶趣无暇     │
│(16)自守戒行、不讥彼阙:│(17)自守戒行、不讥彼土:其│
│    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国无有犯禁之名   │
│      │(18)十善业道极清净土:寿量│
│(17)十善:命不中夭、大富│   决定、大富、梵行、所│
│ 梵行、所言诚谛、常以│ 言诚谛、常以软语、眷│
│ 软语、眷属不离、善和│   属不离、善宣密意、离│
│ 诤讼、言必饶益、不嫉│ 诸贪欲、心无嗔恚、正│
│ 不恚、正见众生 │   见有情 │
└────────────┴─────────────┘

此十八种菩萨自净亦净彼众生之“净土行”,于《大智度
论》所引之《般若经》中(7) 也有类似的说法。 例如: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
  以来,自除身粗业,除口粗业,除意粗业,亦净他人身口
  意粗业。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身粗业、口粗业、意粗
  业?佛告须菩提︰不善业若杀生乃至邪见是名菩萨摩诃萨
  身口意粗业。复次,须菩提!悭贪、嗔心、懈怠心、乱心
  、愚痴心是名菩萨意粗业。复次,戒不净是名菩萨身口粗
  业.... (大 25, 706c2 ~ 9 )

  《大智度论》也说︰“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
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
故, 随所愿得清净故, 随所愿得清净世界”(大 25 418b14
~ 17 )。

        四、净土行之十三阶位 

  《维摩诘经》十八净土行之后,依《什译》则有如下十三
种境界关系说明: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
   深心?则意调伏、 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
  回向, 随其回向?则能有方便,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
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
(11) 则智慧净, 随智慧净 (12) 则其心净, 随其心净则
(13) 一切功德净。(大 14, 538b26 ~ c4 )(8)

───────────
7 《大品般若》(大 8, 408b ~ c ); 《放光》(大8,
136a ~ b ); 《大般若》(大 7,411c ~ 4c ),(大 6,
1035b ~ 8c ),(大 7, 749c ~ 751b )。


页 33

《肇注》认为此乃说明“(净佛国土)行之阶渐”,因为
此段“至极深广”,故“不可顿超”,应该“寻之有途,履之
有序”(9)。净影寺慧远( 523 ~ 592 )之《远记》顺此“阶
渐”之解释, 更加配以菩萨之种姓位、解行位.... 七地(成
就众生)、八地(佛土净)、九地(说法净)、十地(智慧净
)、金刚心等觉地(心净)、佛地(一切功德净)之菩萨乃至
成佛十三阶位渐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心净得佛一切功德
净土”(大 38, 437c20f. ),如此则 (12) “心净”是指十
地之后的“金刚心”(等觉地),而“佛土净”是指 (13) “
佛一切功德净土”,不同于?八地之“佛土净”。吉藏(549
~ 623 )之《吉疏》也承袭此解, 将此十三种境界配合菩萨
阶位如下表所示(括弧内所引是其所判断的理由)︰ (10)

──────────
8 《吴译》菩萨?已应此行便有名誉,?已有名誉便生善处,
?已生善处便受其福,?已受其福便能分德,?已能分德便
行善权,?已行善权,则佛国净,?已佛国净,则人物净,
?已人物智,则有净智,?已有净智,则有净教,?已有净
教,则受清净。(大 14, 520b16 ~ 21 )。
9 “上章虽广说净国行,而未明行之阶渐;此章明至极净深广
,不可顿超,宜宜寻之有途,履之有序,故说发迹之始,始
于直心,终成之美,则一切净也。 ”(38, 337a25 ~ 29)
10 《远记》:随其直心是种性心,种性已上心无邪伪, 故名
为直。则能发行是解行心,解行发求出世间行,故名发行。
随其发行因前起后,得深心者,初地心也。初地以上,信乐
愍至,故曰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是二地行。第二地
中,持戒离过,名为调伏。故彼二地,十直心中,宣说软心
、调伏心矣。随其调伏,则如说行是三地行。依闻修宣,名
如说行。故三地云,如说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以口言,得
净入诸禅等。随如说行,则能回向,是其四五六地行,修习
顺忍,趣向无生,故曰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是七地
修习十方便慧,名为方便。随其方便,则成生者,还是七地
,发起胜行,亦可七地修无量种化众生德,名成众生。随成
众生,则佛土净是八地行,八地修习净佛国土名佛土净。随
佛土净,则说法净,是九地行。九地辩才为人说法,名说法
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是十地行。十地成就智波罗蜜,
名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心净者,金刚心净。随其心净则一
切功德净所摄。 (大 38, 437b27 ~ c19 )
 《吉疏》问︰随其直心,终讫一切功德净,可约位明不?答
 :略拟宜之。外凡初起十信,名为直心,既有信心,则应修
 行,故内凡夫,名为发行。初地已上,修治地业,名为深心
 。二地持戒防恶,可为调伏。三地依闻修定,名如说行。四
 地至六地,修于顺忍,趣向无生,名为回向。七地习于十方
  便故,能成就众生。八地修净佛国土,名佛土净。九地辨才
 ,为人说法,名说法净。十地成就智波罗蜜,名智慧净。等
 觉地,即金刚心,名为心净。妙觉地,行愿既圆,故一切功
 德净。 (大 38, 930a7 ~ 17 )


页 34

┌────┬────────────┬─────────┐
│ │ 《远记》 │ 《吉疏》 │
├────┼────────────┼─────────┤
│?直心 │种姓已上(心无邪伪,故名 │外凡 十信 │
│ │ 为直) │ │
│?发行 │解行心(发求出世间行,名 │内凡(既有信心,则 │
│ │ 名发行)   │ 应修行)  │
│?深心 │初地(信乐愍至,故日深心)│(初地已上为治业) │
│?调伏 │二地(持戒离过名为调伏) │(持戒防恶名为调伏)│
│?如说行│三地(依闻修定)    │(依闻修定) │
│?回向 │四五六地(修习顺忍,趣向 │(修于顺忍,趣向无 │
│ │ 无生)    │ 生,名为回向) │
│?方便 │七地(修习十方便慧)  │(习于十方便故) │
│?成生 │七地(修无量种化众生德) │(能成就众生) │
│?佛土净│八地(修习净佛国土)  │(修净佛国土) │
│?说法净│九地(辩才为人说法)  │(辨才为人说法) │
│11智慧净│十地(成就智波罗蜜   │(成就智波罗蜜) │
│(12)心净│金刚心(金刚心净)   │等觉地(即金刚心) │
│(13)佛果│一切功德净(佛果净)  │妙觉地(行愿既圆, │
│ │   │ 故一切功德净) │
└────┴────────────┴─────────┘

虽然这类配合菩萨阶位的解释,似乎有其适当性,但是在
《大智度论》所引的《般若经》则是说“云何菩萨净佛世界?
净众生故。 .... 是为菩萨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大
25,416b21 ),并且以“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
。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
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大 25, 419b17 ~ 20 )的解释
来比较七地(自利具足)与八、九地(教化众生,净佛世界,
自利利他深大)菩萨的区别。如此,与《远记》与《吉疏》所
说七地(教化众生)、八地(净佛世界)的区别有差异。此外
我们从《大智度论》︰

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
、我心、嗔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故得净佛
世界。如《毗摩罗诘》(即《维摩诘经》)佛国品中说︰
众生净故世界清净。(大 25, 657b4 ~ 8 )

的说明,也可看出:由于菩萨深心清净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
。菩萨容易教化众生故众生清净。以众生清净故,因此净佛世
界(世界清净)。亦即是深心清净→教化众生(众生清净)→
净佛世界 ( 世界清净)的关系。 依此,或许可以将《维摩诘
经》中?直心→?发行→?深心→?意调伏→?如说行→?回
向→?方便的部分,简化为《大智度论》之“深心清净”。


页 35

五、 净土行之十七展转相

此段经文若依《奘译》(11) 与《基疏》,则可以分为如下
所示三段:

(一)重述十八种净土行之“次第展转相”(12)

?发菩提心→?纯净意乐→?妙善加行→?增上意乐→
?止息(合牒前六度。 止六蔽故)→
 ?发起(合牒前四:无量、摄事、巧方便、菩提分法。发起
  自他二胜量故)→
 ?回向→
 ?寂静(合牒前三:息八无暇、自守戒行、十善业道。寂众
   恶故)→

(二)严前因感净土果(十八种净土行→清净有情→严净佛土)(13)

《基疏》意谓︰菩萨以十八种行教化有情离恶修善而心净
,故有?清净有情,“诸有情土,是佛土故”,所以有?严净
佛土。亦如《大智度论》所说︰


──────────
11 “诸善男子!如是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 随
其纯净意乐?则有妙善加行, 随其妙善加行?则有增上意
乐, 随其增上意乐?则有止息,随其止息?则有发起,随
其发起?则有回向, 随其回向?则有寂静,随其寂静?则
有其清净有情, 随其清净有情?则有严净佛土,随其严净
净佛土 (11) 则有清净法教, 随其清净法教 (12) 则有清
净妙褔, 随其清净妙褔 (13) 则有清净妙慧,随其清净妙
慧 (14) 则有清净妙智, 随其清净妙智 (15) 则有清净妙
行, 随其清净妙行 (16) 则有清净自心, 随其清净自心
(17) 则有清净诸妙功德。 ”(大 14,559c11 ~ 22 )
12 《基疏》?~?自下第二显严土因所为利益, 于中合有十
七转。 分之为二,初之八转,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转相
  ;有后之九转相,明严土因所生胜果。此初文也。旧有十三
转,初之七转,牒上诸番,后之六转,严土所生。此中第五
转止息者,合牒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转发起者,合牒
前四︰无量、摄事、巧方便、菩提分法,发起自他二胜益故
。此第八番寂静者,合牒前二︰息八无暇、自守戒行、十善
业道,寂众恶故。十八番中,第十六息无暇,第十七自守戒
行,严此二因,人无恶器。严余十六因,器无恶人(大 38,
1026b24 ~ c6 )。
13 ?~?下有九转,显严土因所生胜果。 于中有二,初之两
转,明严前因感净土果; 后之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
此初文也。 由严前因,感胜众生,故言由此有清净有情,
离恶而修于善, 此乃菩萨本所欣求,乃为如来佛土清净,
诸有情土,是佛土故。 内有情界土,既为清净,外器界土
自亦清净, 以心净故,佛土清净。 (大 38, 1026c13 ~
20 )


页 36

若不利他则不能成就众生。若不能成就众生,亦不能净佛
世界。何以故?以众生净故,世界清净。(大 25, 463b2
  ~ 4 )

又说︰“众生心清净净,佛界清净,佛界清净已得佛道”(大
25, 606b7f. )。若以教化众生行十善道为例,《大智度论》
则说︰

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者,菩萨住是空相应中无所复碍,
教化众生令行十善道及诸善法。以众生行善法因缘故佛土
清净。以不杀生故寿命长,以不劫不盗故佛土丰乐,应念
即至。 如是等众生行善法则佛土庄严。(大 25, 335a23
   ~ 29 )

(三)净土成更生“转法轮度化有情”胜果(14)
得?严净佛土已,可将 (11) 清净法教视为“能化利益果
”, (12) 清净妙福~ (17) 清净诸妙功德则是“所化利益果
”。这又可依下表所示,从“转法轮义”及“可施他义”两种
观点作说明︰
┌───────────────┬─────────┐
│ │ │
├───────────────┼─────────┤
│A:能化利益果 │ │
│ (11)清净法教:严净已便能化他 │以十地〈有情土净〉│
│ 故有法教。 │ 教而教化之 │
│B:所化利益果 │ │
│ (12)清净妙褔:化生妙褔,生天 │无漏褔〈十王果等种│
│ 人中 │ 种褔〉 │


───────────
14 (11)~(17)下有七转,明净土成更生胜果。于中有二,初
一转能化利益果,后六转所化利益果。 此有二义:一是转
法轮义。 展转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严净已,便能化他
,故有法教。 法教既施,化生妙褔,生天人中。受胜褔故
,次有漏闻思修三妙慧生。妙慧生已,无漏智起。无漏智起
已,生无漏行。 无漏行生已,既八识心一切清净[心]。
既净心已,得困圆满,无量妙德,无不具足。如是复名严净
佛土。二是可施他义。彼有情土,既严净已,便可以十地教化
之。有情土净,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无漏褔。受十王果等
种种褔故,次后复有无分别慧生。无分别慧生已,复有后得智
生。后得智生已,无漏行生。无漏行生已,八识心净。八识心
净已,万德具足,遂致作佛。此愿由严净土因已,感净土果
生。感净土果生已,此生胜果。旧经此中唯有四转,阙无妙褔
妙行二种, 合智与慧,而为一转。 (大 381026c21 1027a10)


页 37

│ (13)清净妙慧:有漏闻思三妙慧 │无分别慧 │
│ (14)清净妙智:无漏智 │后得智 │
│ (15)清净妙行:无漏行 │无漏行 │
│ (16)清净自行:八识心一切清净 │八识心净 │
│ (17)清净诸妙功德:得果圆满, │万德具足,遂致作佛│
│ 无量妙德,无不具足。 │ │
└───────────────┴─────────┘

简言之,即是十八种净土行→清净有情?严净佛土→转法
轮度化有情之模式。这与《大智度论》中所引《般若经》所说

六、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

接著,《什译》导出:“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
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大 14,538c4 ~ 5 ),
所谓︰“心净则佛土净”的结论。《肇注》(15)“心”与“净
土”的关系,以视觉所见之物体的“形”正直,则“影”也端
正;视觉所听之“声”和雅,则“响”顺耳的实例,来譬喻“
心”净则“佛土”净的因果“报应”关系。

对于《奘译》:“诸善男子!是故菩萨若欲勤修严净佛土
,先应方便严净自心。所以者何?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
是严净佛土。 ”(大 14,559c23 ~ 25 )的译文,《基疏》
(16) 特别指出不可解释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 而是
“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
器亦净”,也就是“自心净”→“有情净”(众生净)→“佛
土净”的关系,理由是:“有情为土,本所化故”,如本文第
二部份所论“诸有情是为菩萨严净佛土”《什译》“众生之类
是菩萨佛土”),菩萨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所以
,我们配合本文第三部份所论:“心净”(十八种“净土之行
”)→“众生净”→“佛土净”的观点,对于“心净则佛土净
”之说,应该要注意“自心净”→“行净”→“有情净”→“
佛土净”的关系,也就是

──────────
15 “肇曰:结成净土义也。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 夫欲响顺
必和其声, 欲影端必正其形。 此报应之定数也。 ”(大
38,337b4 ~ 6 )。
16 “此释所由。 诸修行者,自心严净,外感有情、器土亦净
。 自心不净,何得净地?所以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
情亦净。 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佛地经》言,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故识净时,净土便净。上来但说有情
为土,本所化故,不说器界。 有情土净,器界自净,不说
自成。”(大 38, 1027a14 ~ 20 )

页 38

以各种“净土之行”令自“行净”, 亦令彼有情“行净”(
化彼同自),故说“行净”→“有情净”,如是共作净行因缘
的有情们将来共同生于菩萨成佛之国土,故说“有情净则佛土
净”,不能只认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
  如此,也比较合乎于《大智度论》所引之《般若经》“世
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以来,
自除身粗业,除口粗业,除意粗业,亦净他人身口意粗业。”
以及“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
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
世界”的解释(如本文第三部份之结论)。
  若依此“心净则佛土净”的主张,则将引发舍利弗问释迦
佛“行菩萨道时, 心不严净故, 是佛土杂秽若此”(大 14,
559c27f. )。 对于此类疑问,《基疏》则以极长的篇幅,分
为八门说明“佛土义”(大 38, 1027c13 ~ 1032c14; 同于
《大乘法苑义林章》之“佛土义”大 45,369b ~ 374c ),
其要点是以“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
实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
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
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净秽,法身土唯清净”等“二身二土
”、“三身三土”、“四身四土”等观点来解释,此与“佛身
观”的思想有关,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因此不多作说明。
此外,《基疏》引用《佛地经》之“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为经证,如同本文第五部份将“随其清净自心,则有清净诸妙
功德”解释为“八识心净已, 万德具足, ,遂致作佛”(大
38, 1027a6f. ),也将“菩萨自心严净, 即得如是严净佛土
”解释为“故识净时, 佛土便净”(大 38, 1027a18f. )。
对于此种将“心净”解释为“第八识净”的看法,“净”作“
净化第八阿赖耶识”之意,它是配合净土行之实践面(行净)
而非“本性净”是正确的解释;但是于“心性本净”之理论面
是否能不加考察地接受即是“阿赖耶识”?此问题将于下节讨
论。

七、心性本净与“非心”

与“心净则佛土净”类似的说法,有《维摩诘经》“弟子
品”(17)中所引用阿含经之文“如佛所说︰心垢故净故众生净
”(18),并依此现象而论证“一切众生心相无垢”(《奘译》
心性本净)之理论。瑜伽行学派(例如《成唯识论》即引此《
维摩诘经》之经文而证示“阿赖耶识”( alayavij~naana )
及“唯识性”( vij~naptimaatrataa )之存在(卷 4.p.154
;卷 7.316 )。
 对此,比利时学者 Etienne Lamotte 不以为然。他认为︰
此处所说之“心性本净”( pure mind )应解释︰如《般若
经》 ".... tatha tac cittam acittam prakrtiscittasya
prabhasvara...."(Astasahasriha, p.495, 《小品》“....
所以者何?是

页 39
心非心, 心相本净故.... ”(大 8,537b13 ~ 19 )中所主
张的“非心”( acittata non-mind 或“是心非心”(
cittam acittam; non-mind Mind, 亦即唯是“空寂心”(
cittabhavamatra; purely and simply, he inexistence of
thought ), “有( atitaa;existence )、 无(
naastitaa;non-existence )不可得”, 而它与“如如”(
tathataa )不可分。 因此,《维摩诘经》是是一部纯属中观
的经典,不应将它列为如《解深密经》、《楞伽经》、《胜鬘
经》一样是具有唯心论倾向(idealistic tendency )的大
乘经典( cf. L ∕ B ∕郭1990,;注 64; L ∕ Boin 1976,
LXXIII, LXXVIIIff.; note45 )。 
此外,从思想史发展年代前后来说,Lamotte 氏也认为︰
先有谈论“光净心”( Luminous mind )之小乘学派, 之后
才有将“光净心”与“如来藏”、“一切众生佛性”相结合之
新出大乘经,《维摩诘经》集时代则处于二者之间,所以,《
成唯识论》引《维摩诘经》为经证,而建立“阿赖耶识”及“
唯识性”之事是不妥当的( cf. L ∕ B ∕郭 1990, 93; L
∕ Boin 1976,LXXVIII )。
    印顺法师亦说︰

──────────
17 《什译》“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 当直除灭,
勿扰其。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心亦不在内、
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不
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
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大 14,
541b16ff )。
《奘译》“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忧悔
所犯,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住内、不住外、不在
两间。如佛所说:故心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情净故有情清
  净。如是,心者亦不住内,不出外,不在两间。罪垢亦然,
  如罪垢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唯!优波离!汝心本净,
  得解脱时,此本净心曾有染不?我言︰不也。 .... 无垢称
言︰一切有情心性本净曾无有染亦复如是。 ”(大 14,
  563b25ff. )
18 参考 L ∕ Boin ( 1976, LXXIV ); L ∕ B ∕郭(
   1990, 86 ~ 87 )“比丘们!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
生净”(大 2, 69c12 ~ 13 ); " Cittas.mkilesaa
bhikkhave sattaa sa^mkilessanti, cittavodaanaa
sattaa visujjhanti." (“比丘们!心恼故众生恼,心
净故众生净” SN III, p.155, 31 ~ 32;p. 152, 8 ~
9 )。 此段经文可见于梵本 Ratnagotravibhaga (《宝
  性论》 E. H. Johnston 1950 年之校订本 p. 67, 1 ~
   2 )与 Abhidharmadapa (《阿毗达磨灯论》 P.S.Jaini
1959 年之校订本 p. 45, 19;p. 78, 15;p. 363, 5 ~
   6 )中则是, ” Cittasa.mkile'saat sattvaa.h
sa.mkli.syante, cittavyavadaanaad vi'sudhyante."。
此外, 阿毗达磨论典亦有引用, 如《毗婆沙》(大
  27,731b11 ~ 12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大 29,795b27
  ~ 29 )。


页 40


《般若经》说菩提心本性清净,不是清净功德庄严,而是
由于“是心非心”,也就是菩提心不可得。从心本空而说
心性本净,清净只是空性的异名,所以龙树的《大智度论
》说︰“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 以人畏空, 故言清净”
(大 25,508c )。一切法非法,一切法空,也就是说一切
法清净。所以本性清净是“无变异,无分别”,也是一切
法如此的。《般若经》从甚深般若──慧的立场,引部派
异论的“心性本净”,化为一切法空性的异名,是从修行
甚深观慧而来的。(印顺,1989, 20 f. 1981, 79 ~ 85

因此,《维摩诘经》之“心性本净”与如来藏心或阿赖耶
无关,亦应采取如《般若经》与中观的思想,作“非心”、“
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释,较合乎《维摩诘经》的根本
思想。《基疏》将“心净”解释为“第八识净”,“净”若解
为净化之“行净”而非“本净”是正确的解释;但将“心净”
之“心”解释为“第八阿赖耶识”则是属于瑜伽行派的看法。


八、结语

根据以上对于《维摩诘经》之“心净则佛土净”的考察,
将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为“成就众生”故,
必须“愿取佛国”,修行“净佛国土”。
二、十八“净土之行”︰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菩
萨依十八种(《什译》十七种)“净土之行”令自“行净
”,亦令彼众生(行净)(化彼同自),故说“行净则众
  生净”。如是同行众生(众生净)来生(同行斯集)菩萨
  将来成佛之国土,故说“众生净则佛土净”。
三、《远记》、《吉疏》依《肇注》“净土行之阶渐说”,配
  以菩萨之种姓位、 解行位.... 七地(成就众生)、八地
  佛土净)、九地(说法净)、十地(智慧净)、金刚心等
  觉地(心净)、佛地(一切德净)之菩萨乃至成佛十三阶
位渐次。但《大智度论》则认为“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
  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者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
  ,净佛世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具足”,此与《远记》
  及《吉疏》所说七地(教化众生)、八地(净佛世界)的
  区别有差异。
四、若依《奘译》与《基疏》,则可将“净土行之十七展转相
  ”分为: ( 一 ) 重述十八种净土行之“次第展转相”、
、 ( 二 ) 严前因感净土果(十八种净土行→清净有情→严
净佛土)、( 三 ) 净土成更生“转法轮度化有情”胜果等
三段。简言之,即是十八种净土行→清净有情→严净佛土→
转法轮度化有情之模式·这与《大智度论》中引《般若经》
所说“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 净佛国度已得一切种智。
得一切种智已转

页 41


  法轮,转法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大 
  25, 652b1 ~ 3 )的说明有相通之处。
五、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不可解
  释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而是“菩萨自心清净,
  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也
  就是“自心净”→“有情净”(众生净)→“佛土净”的
  关系。因此,“心净则佛土净”主张的关键点  在于“
  有情净”(众生净)。
六、“心性本净”应采取如《般若经》与中观的思想,作“非
  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释,比较合乎《维
  摩诘经》的根本思想。《基疏》将“心净”解释为“第八
  识净”,“净”若解为净化之“行净”而非“本净”是正
  确的解释;但将“心净”之“心”解释“第八阿赖耶识”
  则是属于瑜伽行派的看法。


页 42

On "To the Extent that the Mind of a Bodhisattva
is Pure is his Buddha-land Purified"
Bhikkhu Hui-min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

Summary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that "To the Extent that the Mind of a
Budhisattva is his Buddha-land Purified" in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suutra, the thought of
Mind-only Pure Land, and "Earthly" Pure Land How have
Chinese commentators interpreted this statement? How
did this statement become established? What,
concretely, is Pure land practice? How should the
stages and steps in this progress be treated? How is
this related to "The mind is pure; therefore, living
beings are pure"? May we take this statement as
evidence that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asserts "
mind-only"? How should the "pure mind" be interpreted?
This essay examines and compares extant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suutra as well as commentators'
interpretations. I refer to explantions in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and other works
as well as researchs done by modern scholars, to rea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 For the disciplining and great favour of living
beings, the bodhisattva who are on the path to supreme
and perfect enlightenment acquire Buddha-land and
practice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 The eightee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If practice is pure, living beings
are pure; if living beings are pure, his Buddha-land
is pure. By means of these eighteen practices, the
Bodhisattva purifies himself as well as all living
beings; this is why it is said, "if practice is pure,
then living beings are pure." The purified living
beings of this practice become companions and reach
his Buddha-land in their next life, which is why it is
said, "if living beings are pure, then his Buddha-land
is pure."

页 43


? The Hui-yuan's (慧远, 523 592 ) Commentary
and Chi-tsang's (吉藏, 549 ~ 623 ) Commentary cite
"the theory of Stages i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in the Seng-chao's (
僧肇, 374? ~ 414 ) Commentary which the match with
thethirteen Stages in the progress towards Buddhahood.
For example, the Bodhisattva Caste Stage, the
Practice Progress Stage.... the Seventh Stage is
delivering living beings, the Eighth is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the Ninth is the
purification of teaching, the Tenth is the purified
wisdom, the Diamond mind universal enlightenment Stage
is the purified mind, and the Buddha Stage is the
purified merit. However, this conflicts with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in which the
Seventh Stage is complete selfbenefit, the Eighth and
the Ninth are benefiting self and others, teaching
living beings and his Buddha-land may be purified.
? Th Hsuan-tsang Translation and the Kui-ji's (
窥基,632 ~ 682 ) Commentary explain by means of the
model that Eightee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 Purify all feeling beings → Purify
his Buddha-land Teach to deliver living beings. This
is similar to the quote in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form the Mahaaprajnnaa-paaramita-suutra:
"Benefit all living beings to purify his Buddha-land.
Purifying his Buddha-land, all kinds of wisdom are
attained. When the Dharma Wheel is turned, rightly
place living beings in the Three Vehicles, so that
they may attain complete Nirvana."
? "When the mind is pure, Buddha-land is pure"
may not be taken to mean that when one's own mind is
pure, the Pure Land is created automatically. Rather,
when the mind of a Bodhisattva is pure, living beings
disciplined by him are pure, when living beings are
pure; his Buddha-land is pure; the key point is the
purity of living beings.
? The "pure mind" in this statem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Non-mind, the Non-mind mind, the
inexistence of mind of the
Mahaaprajnnaa-paaramita-suutra and the Maadhyamika
school. This accords more closely to the basic
thinking of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suutra.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nd" as the Eighth
Consciousness by the Kui-ji's Commentary is a kind of
viewpoint from the Yogaacaara school.

页 44


( Th present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The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on
JUly 19 ~ 21, 1997)

Key words: 1.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sutra 2.Pure
mind 3.deliver living beings 4.purify Buddha-land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