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念上的融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nkdj:
  天人、饿鬼、地狱道众生,我们凡夫往往是看不见的,龙虽然是旁生道众生,可我们也看不见,这是从佛经上了解的。承认这点比承认龙能兴云布雨难,那只是龙的本事。而科学只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共识,我们这样看待下雨,蚂蚁却未必理解水蒸汽,而且对蚂蚁来说,掉下来含水的物品种类更丰富,比如吐口唾沫或者某种动物小便、路边喷泉之类的,它们的感受自然更不同。这样一来,各类众生对下雨这件事的见解就好比盲人摸象一般,科学只是人类的一种见解,需要明白其适用范围。问题是自己的,不是佛教和科学的。至于解决问题嘛,可以慢慢来,不必特别着急。
  以前我看《法华经》的时候,见经上说世尊放光,各类众生即均感光明,我也产生类似的疑问。因为按照物理学,我们见的光是指可见光,那只是电磁波的一个波段,描述电磁理论的是电动力学。如此一来,问题就产生了:   

一、这些众生得有眼接收电磁波并感到光明,我们人类的眼就只能感受可见光,X射线之类的波段是不灵的;
  二、在深海里,有很多动物生活在黑暗中,且不说它们没有眼,海水对光线的吸收就是个问题,正因为对阳光的吸收,所以水越深就越黑,光强会越来越小的;
  三、按照狭义相对论,不同惯性参照系之间用洛仑兹变换来联系,那么光波在不同参照系里频率是不同的,会发生多普勒红移、紫移,那么多众生要是存在相互运动,并且运动速度比较可观的话,则我们这个参照系的可见光在另外一个参照系的众生看来可能已经是伽马射线了;
  四、就算大家都相互静止,总不能聚一块吧?相互之间的距离可能非常遥远,宇宙半径是一百多亿光年呢。那么按照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不变,于是光不能同时到达各个众生,到达时间可能相差几十亿年;
  五、我们接受到光明,却未必分辨得出光源是谁,要是被反射的话,源头就不好找了。比如月亮,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所以才亮。
  当时我是硬着头皮接受了,因为《金刚经》里世尊开示了: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相信世尊有这本事,怎么回事咱不清楚。但是这个疑问还在心里,憋了好久,直到有一天突然想起做梦的时候也梦到光明,那感觉和醒来时没什么两样,但是梦里哪有电磁波这样的框框呢,何必要有光源呢?梦里也不需要用自己这双肉眼来帮忙呀,谁还非得睁开眼来配合做梦啊?于是感到豁然开朗,想起以前的问题,不禁觉得好笑,还觉得挺冤的。再后来吧,蒙善知识开示,知道时间也是妄相,于是和物理学的一些瓜葛就好掰开了,非常受益。
  对供佛,我是这样看的。有恭敬心,自然会恭敬承事。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恭敬是应该的。因为世间法里还非常讲究尊师重道,何况佛菩萨引领我们出离三界证无上涅槃。恭敬承事是弟子们天经地义的本分,供佛仅仅是其中之一。而我们凡夫毛病多,贡高我慢,真正生起恭敬心很难,时常供佛就慢慢熏习,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这种对天人师的恭敬心会培养出来。而且我们要积攒福慧资粮,供佛就会让我们培植福德,积攒菩提道的资粮。也许你听说过贫女供灯的故事,世尊为她授记成佛。你作的这些供养并不是因为佛菩萨需要你这些物品,而是调心的方便。对世尊最好的供养是如法修行。修行不仅会花一些你这里提到的金钱精力,更会花时间的,嘿嘿。再者,有正法住世是很难得的,有些事情也挺不容易的,我们花点钱去印经建庙等等,也算是佛子的一点点心意,为正法久住尽一点点力……

  zf:
  说的真好!在一类众生眼里成就的幻相,到了另一类众生的眼里就变成了其他的幻相。适用于描述各类众生幻相的“普适规律”恐怕难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