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惠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
页89~122
--------------------------------------------------------------------------------

89页

印顺导师(1906~ )的著作丰富、思想宏伟,学者往往
迷失在其庞杂的哲理丛林之中,不得自在(注1) 。然而,印
顺导师在晚年的一本小品作品当中,简略地自述一生中对佛
法的基本信念;从这一自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
思想中心:
我在佛法的探求中,直觉得佛法常说的大悲济世
,六度的首重布施,物质的,精神的利济精神,与中
国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在国难教难严重时刻,读到
了《增壹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
上成佛也”。回想到普陀山阅《藏》时,读到《阿含
经》与诸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真实感,
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于信仰与理想之中,而
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
注2)。

从引文明白地可以看出:印顺导师的思想中心,是在阐
述“佛在
---------------------
(注 1)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下文简称为
《契理契机》)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页 1
,曾说:“……宏印法师……说:‘我积多年的见
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抓不住印公导师 (指印
顺导师) 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不知
《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么讯息’!最近,圣严
法师……说:‘他(印顺导师)的著作太多,涉及范
围太广,因此使得他的弟子们无以为继,也使他的
读者们无法辩识他究竟属于那一宗派’。二位所说
,都是很正确的!”可见印顺导师也承认自己的著
作庞杂、思想丰富。
(注 2) 引见《契理契机》,页 3。

90页

人间”的哲理,是在弘扬“以人类为本”的佛法。用另外一
个印顺导师所惯用的术语来说,印顺导师一生所致力的,即
是“人间佛教”这一理念的推广。本文试图透过这一理念的
分析,来探讨印顺导师“佛在人间”之思想的实质内涵。

一、“人间佛教”的思想来源

(一)《三论》与唯识

印顺导师在其《游心法海六十年》 (下文简称《六十年
》) 中,曾说:“六十六的漫长岁月,我在佛法中的进修,
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注3)这几个“不同的阶段”是
:(1) “暗中摸索”,出家前,1925 (20岁)~1930 (25岁)
。(2) “求法阅《藏》”,出家后,1930~1938 (33岁)。
(3) “思想确定”,1938~1952 (47岁)。(4)(在台湾)“随
缘教化”,1952~1964 (59岁)。(5)“独处自修”,1964~
(注4)。
其中,在第 (1)中,印顺导师说到了这一阶段“一开始
,就以《三论》、唯识法门为探究对象”(注5) 。而且还说
到影响他一生的佛教内部问题:
经四、五年的阅读思惟,多少有一点了解,也就
发现了: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我的故乡,寺
庙中的出家人(没有女众),没有讲经说法的,有的是
为别人诵经、礼忏;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的差别。在
家信佛的,只是求平安,求死后的幸
---------------------
(注 3) 引见《游心法海六十年》(下文简称《六十年》),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页 4。
(注 4) 详见《六十年》,页4~39。
(注 5) 引见《六十年》,页 5。《六十年》中还说到:印
顺导师当时所研读的《三论》、唯识法门的典籍,
包括《成唯识论学记》、《相宗纲要》、《三论宗
纲要》、《中论》、《三论玄义》,以及嘉祥吉藏
对于《三论》的注疏等。 (参见《六十年》,页 4
。)

91页

福。少数带发的女众,是“先天”、“无为”等道
门,在寺庙里修行,也说他是佛教。理解到的佛法
,与现实佛教界差距太大,这是我学佛以来,引起
严重关切的问题(注6)。

这一影响印顺导师一生修学佛法方向的佛教内部问题是
:出家僧人不为正法而修行,只“为别人诵经、礼忏”,“
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差别”;而且更糟糕的是,佛门并不纯
净,杂有“先天”、“无为”等带发修行的“道门”在内。
另一方面,在家的信众,“只是求平安,求死后的幸福”,
并不是为求真正的佛法。值得注意的是,印顺导师在这一时
期之中,之所以能够观察出“现实佛教界”的这些问题来,
是依照他所学习的《三论》和唯识法门而做出来的判断。他
说:“当时意解到的纯正佛法,当然就是《三论》与唯识。
”(注7)然而,在这一时期当中,“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
,并没有明显的萌发。

(二)“人生佛教”和《阿含》、广《律》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萌发于第 (2)阶段
中的“求法阅《藏》”时期。它开端于印顺导师的老师----
太虚大师(1809~1947)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印顺导师曾
经这样回忆著:“……二十年(1931)春天,在师长的同意下
,到厦门闽南佛学院求学。院长是太虚大师……虚大师的“
人生佛教”,对我有重大的启发性。” (注8)引文中所提到
的“人生佛教”,在太虚大师一生所致力的三种“佛教革命
”(注9)当中的一种。但是,即使是在一开始,印顺导
---------------------
(注 6) 引见《六十年》,页 5。引文中所提到的“先天”
、“无为”等“道门”,应指流行于民间,佛、道
不分的民间信仰。
(注 7) 引见《六十年》,页 5。
(注 8) 引见《六十年》,页 6。
(注 9) 这三种佛教革命是:教理革命、僧制革命、寺产革
命。前一是佛教思想的改造,即试图以“人生佛教
”取代重视死后和鬼神的传统佛教。而后二则是佛
教教团和教团中之财产的改造。 (详见太虚大师,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收录于印顺导师编,《
太虚大师全书》册57,页61。)

92页

师就没有完全接受太虚大师所提倡的这一新佛教;因为,印
顺导师说:“虚大师所提倡的佛教改革运动,我原则上是赞
成的,但觉得不容易成功。出家以来,多少感觉到,现实佛
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注10)因此,印顺导师又
说:“我不像虚大师那样,提出‘教理革命’;愿意多多理
解教理,对佛教思想起一点澄清作用。”(注11)
既然“愿意多多理解教理”,因此印顺导师开始阅读《
大藏经》。“从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 (1932~1936) 年底
……都住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的阅藏楼,足足有三年” (注
12) 。而印顺导师的收获是:“知道法门广大”,以及“人
间佛教”之思想的萌芽。他回忆说:
从所读的《大藏经》中,发见佛法的多采多姿,
真可说“百花争放”,“千岩竟秀”!……知道法门
广大,所以不再局限于《三论》与唯识。对于大乘佛
法,觉得虚大师说得对,应该有“法界圆觉”一大流
。……还有,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现
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经,表现
于信仰与理想之中。这对于探求佛法的未来动向,起
著重要的作用(注13)。

引文中说到了两件事:(1) 因为阅读《大藏经》的关系
,知道在《三论》和唯识法门之外,还有太虚大师所说的“
法界圆觉”的一大流(注14)。 (2)因为阅《藏》时读到《阿
含经》和各部广《律》,因此体会到其中具
---------------------
(注 10) 引见《六十年》,页 7。
(注 11) 同前注。
(注 12) 引见前书,页 8。
(注 13) 引见前书,页 8~9。
(注 14) 太虚大师在其〈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当中,
将“大乘不共法”细分为三宗:(1) 法性空慧宗,
即印顺导师所说的《三论》;(2) 法相唯识宗,即
印顺导师所说的唯识学;(3) 法界圆觉宗,即天台
、贤首(华严)、禅、净、密等各宗。( 详见《太虚
大师全书》册 2,页523~525。)其中,第(3)之“
法界圆觉宗”,即是以“如来藏”、“佛性”等观
念为中心的佛教。这一佛教,在印顺导师的作品当
中,

93页

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无疑地,第 (2)点对于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思想的萌发,起了催化的作用。

(三)日本佛教学者的治学方法

1937年,正当印顺导师住在武昌佛学院时,读到了日本
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结城令闻等人的著作,因
而使他在“探求佛法的方法,有了新的启发”。印顺导师自
述说:“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
变,渐成为我探求佛法的方针……觉得惟有这样,才能使佛
法与中国现实佛教界的距离,正确的明白出来”(注15)。这
一方法学上的突破,乃在佛教内部事务的研究上,加入时间
与空间变化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印顺导师开始有了下面
这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是促使纯正佛法
变质的原因之一。这意味著:并不是后来的佛教思想就是好
的,也不是中国的佛教就高人一等的。所以,当他自述“对
佛法的基本信念时”(注16),曾说:

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
自童真、少壮而衰老。童真,充满了活力,(纯真)是
可称赞的……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
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所以我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
情于愈后、愈圆满、愈究竟的见解。……我是中国佛
教徒,中国佛法源于印度,适应(当时的)中国文化而
自成体系。佛法,应求佛法的真实以为遵循,所以尊
---------------------
称为“真常唯心系”,是继“性空唯名系” (即《
三论》和“虚妄唯心系”(即唯识学)之后的最后期
大乘佛教。[详见力严(即印顺导师),〈法海探珍
〉;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9)?
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页27~58。又见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12~15章。]
(注 15) 引见《六十年》,页 9。
(注 16) 印顺导师在《六十年》,页50~54当中,曾说到他
自己“对佛法之基本信念”,共有八点。目前所引
句子,出现在第五和第七条当中。

94页

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并不是说印度来
的样样好 )。我不属于宗派徒裔,也不为民族情感所
拘蔽(注17)。

在这种“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情于愈后、愈圆满、愈
究竟的见解”,乃至“尊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不属于宗派徒裔”、“不为民族情感所拘蔽”的体认
之下,印顺导师所追寻的是“纯正的佛法”;而他所谓的“
纯正佛法”,无疑地,是“人间佛教”的理念。所以,他下
结论说:
我的修学佛法,为了把握纯正的佛法。从流传的
佛典中去探求,只是为了理解佛法;现解佛法的重点
发展及方便适应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经怎样的过程,
而到达一百八十度的转化。如从人间成佛而演进到天
上成佛……这种转化,就是佛法在现实世间中的转化
。泛神化(低级宗教“万物有灵论”的改装)的佛法,
不能蒙蔽我的理智,决定要通过人间佛教史实而加以
抉择。……确认佛法的衰落,与演化中的神化、俗化
有关,那末应从传统束缚,神秘催眠状态中,振作起
来,为纯正的佛法而努力(注18)!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以“人间佛
教”做为标准,来判断佛法的“纯正”与否。而这一标准,
除了受到他自己对佛法的认识,以及太虚大师之思想的影响
之外,也受到日本佛教学者之治学方法的启示;这一治学方
法的基本精神是:把佛法视为时空变化中的相关产物。

(四)小结

总之,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这一理念,一者来自于
他早年对于《三论》、唯识法门的钻研心得,二者受到了太
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之启发,三者来自于《阿含经
》和广《律》中所含有的“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
最后影响他的,则是以时空变化来考察佛法
---------------------
(注 17) 引见《六十年》,页53。
(注 18) 引见前书,页54。

95页

之流变的日本学者。
另外,宋、明以来“出佛归儒”之新儒家学者的辟佛风
尚,恐怕也是间接影响印顺导师的负面原因之一。有关这点
,可以从印顺导师所说的一段话看出来:
二十七年(1938)冬,梁漱溟氏来山(缙云山),自
述其学佛中止之机曰:“此时、此地、此人”。吾闻
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明理学之出佛归儒
,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吾心疑甚,殊不安。时
治唯识学,探其源于《阿含经》,读得“诸佛皆出人
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句,有所入。释尊之教,有
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
而特以人类为本。释尊之本教,初不与末流之圆融者
同,动言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也,吾为之喜极而泪 (
注19)。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共有五个思想来
源;它们是《三论》与唯识法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阿含经》和广《律》,日本佛教学者,以及梁漱溟等“
出佛归儒”的新儒家学者。

二、“人间佛教”的提出

(一)“人间佛教”乃时代风潮

“人间佛教”的首次提出者,并不是印顺导师,而是《
海潮音》杂志社、慈航法师,以及法舫法师等人(注20)。由
于文献的收集不易,这些
---------------------
(注 19) 引见《印度之佛教?序》,页1~2。
(注 20)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绪言〉,曾说:“民国以来
,佛教的法师、居士,都有适应社会的感觉,或办
慈善、教育事业等。……人间佛教的论题,民国以
来,即逐渐被提起。民国二十三年(1934),《海潮
音》出过人间佛教专号,当时曾博得许多人的同情
。后来,慈航法师在星洲,办了一个佛教刊物,名
为《人间佛教》。抗战期间,浙江缙云县也出了小
型的《人间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师在暹罗,也
以‘人间佛教’为题来讲说。”[引见印顺导师,
《妙云集(14)?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7 (7版),页18。]

96页

杂志和人士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否和印顺导师所提倡
的一样,并不清楚。但是,既然印顺导师在他的著作当中,
提到了这些杂志和人士(注21),可见他(它)们的主张,对于
印顺导师,起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印顺导师第一次明确地用到“人间佛教”这一名词,是
在1941年左右。这时,也正是印顺导师所自述的五段“修学
历程”中的第(3)段----“思想确定”时期的开始(详前文)
。他曾这样记载他刚开始写作的情形:“……我开始成部的
写作,与讲说而由别人记录成书。……如三十年(1941)所写
的〈佛在人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法海探珍〉
,都是阐扬佛法的人间性,反对天(神)化;探求佛法本质,
而舍弃过了时的方便。”(注22)另外,以“人间佛教”为主
题,而有深入分析的作品,则相继发表于1951年左右。印顺
导师在《契理契机》中说:
我早期的作品,多数是讲记,晚年才都是写出的
。讲的写的,只是为了从教典自身,探求适应现代的
佛法,也就是脱落鬼化、神(天)化,回到佛法本义,
现实人间的佛法。我明确的讨论人间佛教,民国四十
年(1951)曾讲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
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 (
注23)。

(二)“人间佛教”的四个含义

印顺导师并且在《契理契机》中(注24),依照〈人间佛
教要略〉一文,而简略地归纳出“人间佛教”所应有的四个
含义;它们是:(1) “论题核心”,是“人,菩萨,佛----
从人而发心修菩萨行,由菩萨行圆满而成佛”。也就是说,
“人间佛教”的第一个要件是:从“人” (而不
---------------------
(注 21) 详前注。
(注 22) 引见《六十年》,页12~13。
(注 23) 引见《契理契机》,页47。
(注 24) 详见前书,页47~49。

97页

是鬼怪或天神) 为出发点,向著菩萨、佛陀的境界,浩浩前
进。 (2)“理论原则”是:“法与律合一”、“缘起与空性
的统一”,以及“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注25)。 (3)“时代
倾向”是“青年时代”、“处世时代”、“集体(组织)时代
”。为了适应“青年时代”,佛教应该“重视少壮的归信”
,“必然的重于利他”。为了适应“处世时代”,佛教“应
该做利益人类的事业,传播法音”。而为了适应“集体 (组
织)时代”,“不但出家的僧伽,要更合理 (更合于佛意)化
,在家弟子学修菩萨行的,也应以健全的组织来从事利他而
自利”。 (4)“修持心要”,“应以信、智、悲为心要”。

在以上所说到的四点当中,第(1)点最足以看出“人间
佛教”的特
---------------------
(注 25) 其中,所谓“法与律合一”,印顺导师曾解释说
:“用集团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
恼,是根本佛教的特色。后代学者而尊律的,但知
过午不食,手不捉持金钱,而大都漠视僧团的真义
。一分重禅的----近于隐遁瑜伽的,或以佛法为思
辨的论师,都轻视律制。不知佛法的流行于世间,
与世间悉檀的律制,有著最密切的关系。律的不得
人重视,为佛法发达中的一大损失。所以人间佛教
,必须本著佛教的古义,重视法与律的合一原则。
”[〈人间佛教绪言〉;引见《妙云集(14)?佛在
人间》,页 106。]其次,对于“缘起与空性的统
一”,则解释说:“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
;非但不相碍,而且是相依相成。世出世法的融摄
统一,即人事以成佛道,非本此正观不可。既不偏
此,又不偏彼,法性与法相并重,互相依成,互相
推进,而达于现空无碍的中道。”(同前书,页108
~109。)又说:“缘起与性空的统一,他的出发点
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因为
,如泛说一切缘起,每落于宇宙论的,容易离开众
生为本的佛法,如泛说一切众生,即不能把握‘佛
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意。”(引见前书,
页 109。) 而对于“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一点,印
顺导师则解释说:“菩萨的自利,从利他中得来,
一切与利他行相应。……大乘道的自利,不碍利他
,反而从利他中去完成。”(同前引。)

98页

色。印顺导师甚至认为,像这种“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
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的“人间佛教”,是“古代佛教所本
有的”,因此,把它提出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
刮垢磨光’”(注26)。因此,我们将在下面做比较详细的分
析:

三、“人间佛教”的内容和本质

(一)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所谓“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
,乃是把佛法的修习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 a〉凡夫菩
萨;〈 b〉贤圣菩萨;〈 c〉佛菩萨(注27)。其中,尤以第
〈 a〉之“凡夫菩萨”,最足以显示“人间佛教”的本质。
印顺导师解释说:
凡夫菩萨:十善,本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而
著重于十善业,即以人身学菩萨道的正宗。……以人
间凡夫的立场,发心学菩萨行,略有两点特征:一、
具烦恼身:凡夫是离不了烦恼的,这不能装成圣人模
样,开口证悟,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己有
种种烦恼,发心依佛法去调御他,降伏他。……凡依
人身而学菩萨行,务要不夸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
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末如
非增上慢人(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
二、悲心增上:初发菩萨心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
。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于了生死
,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
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姓。专重信仰,与一般神
教相近。专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初发菩提心的,
除正信正见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业,以护持佛法
,救度众生为重。经上说:“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
是故初发心”。应以
---------------------
(注 26)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99。
(注 27) 详见前书,页100。

99页
这样的圣训,时常激励自己,向菩萨道前进(注28)。

由引文可以看出,印顺导师所谓的“人间佛教”,必须
先由“凡夫菩萨”做起,然后渐渐地进入“贤圣菩萨”乃至
“佛菩萨”的更高境地。而所谓的“凡夫菩萨”,字面的意
思是:以凡夫身而发心修习(以十善为主的)菩萨行。但实质
的意思有两点:[ i]内心存有“具烦恼身”的自知之明,
因此绝不“装成圣人模样”,绝不“装腔作势”,相反地,
“务要不夸高大,不眩神奇”。[ii]“悲心增上”,亦即
“以利他为重”,绝不“急于了生死”,绝不“专重信愿”
,绝不“专重修证”,要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这一圣训,
来激励自己。

(二)“人间佛教”与“人天乘”的差异

另外,有两点必须特别留意,才能正确无误地了解印顺
导师所说的“人间佛教”。首先是:印顺导师以为,具有前
文所说之意义的“人间佛教”,也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所著重的(注29)。其次,这种意义的“人间佛教”,和“
人天乘”不同。在这两点当中,若就“人间佛教”演化自太
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而言,前文已略有论及,下面还会另
辟篇幅详细讨论。至于“人间佛教”和“人天乘”的差别,
印顺导师自己解释说:
有的人因误解而生疑难:行十善,与人天乘有什
么差别?这二者是大大不同的。这里所说的人间佛教
,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
这与人乘法,著重于偏狭的家庭,为自己的人生福报
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注30)。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有别于一
般所说的
---------------------
(注 28) 引见前书,页102~103。
(注 29) 〈人间佛教要略〉说:“凡夫菩萨:十善是人乘的
正法……太虚大师宣说‘人生佛教’,即著重于此
。大师平时,坦白地说:我是凡夫而学修发菩萨心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102。)
(注 30)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103~104。

100页

“人天乘”。( 事实上,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
也不同于“人天乘”。) 二者之间的差异,乃在“人天乘”
仅止于家庭生活的合于伦理、个己生命(为人、升天)的获得
福报而已。而“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指出一条超
越人、天的圣者之路,直向更高的“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的大道走去。因此,“人间佛教” (或“人生佛教”所标
示的: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再到“佛菩萨”的
“进化”过程,必须特别留意,才不会误解它(们)的本意。

(三)“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差异

“凡夫菩萨”的第一个特色是“具烦恼身”,因此“不
能装成圣人”、“不夸高大,不眩神奇”、不“装腔作势”
,“不会标榜神奇,也不会矜夸玄妙,而从平实稳健处著手
做起”(注31)。无疑地,这是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
”当中,最重要,也最感人之处。事实上,这也是“人间佛
教”有别于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的地方。印顺导师曾自
述他的“人间佛教”,和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之间,有
著极不相同之处:
太虚大师在民国十四五年(1925~1926),提出了
“人生佛教”。在抗战期间,还编成一部专书----《
人生佛教》。大师以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
义好。他的唱道“人生佛教”,有两个意思:一、对
治的:因为中国的佛教末流,一向重视于----一死,
二鬼,引出无边流弊。大师为了纠正他,所以主张不
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对治死鬼的佛教
,所以以人生为名。……二、显正的:大师从佛教的
根本去了解,时代的适应去了解,认为应重视现实的
人生。……人生佛教是极好了,为什么有些人要提倡
人间佛教呢?约显正方面说,大致相近;而在对治方
面,觉得更有极重要的理由。……佛教是宗教,有五
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
---------------------
(注 31) 最后一句引见前书,页104。

101页

一边,会变为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
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
著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所
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
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所以,我
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注32)。

在这一长段的引文当中,印顺导师说到了下面几个重要
的事情,它们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不同于“人生佛教
”的原因,也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以“人间”为名的
原因。因此,这段引文可以说是了解“人间佛教”最关键性
的文字。其中说到了太虚大师之所以提倡“人生佛教”,一
者是为以“对治”一向重视死后(往生极乐世界)与鬼神的传
统中国佛教,二者是为了“时代的适应”。而印顺导师认为
,传统中国佛教所应对治的不只是死与鬼,而且必须同时对
治佛法的“天神化”。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是“
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分野(注33)。要说明这点,就
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和“判教”思想。

四、印顺导师的佛身观

(一)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
(注 32) 引见前书,页18~22。
(注 33) 印顺导师在其《六十年》中曾说:“虚大师说‘人
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印度
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性,也严重影响到
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
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 (
引见《六十年》,页18~19。) 可见印顺导师之所
以主张“人间佛教”,而对他的老师----太虚大师
的“人生佛教”有所更改和批评,乃是有见于印度
佛教和中国佛教的逐渐走向“天(神)化”的缘故。
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正是“人间佛教”
有别于“人生佛教”之处。

102页

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可以具体而微地,从他的〈人间佛
教绪言?人间佛教的三宝观〉一文当中的一段,看出来:
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
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的说:“诸佛世尊,皆出人
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壹阿含经》)。这不但是释
迦佛,一切都是人间成佛,而不会在天上的。又说:
“我亦是人数”。佛是由人而成佛的,不过佛的断惑
究竟,悲智功德一切到达无上圆满的境地而已。佛在
人间时,一样的穿衣、吃饭、来去出入。他是世间的
真实导师……《法句经》说:“具眼两足尊”,眼即
知见,知见的具足圆满者,即是佛,佛在两足的人类
中,处最可尊敬的地位。佛出人间,人间才有正法 (
注34) 。

从这段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把佛陀的色身
,视为和人间凡人的色身完全相同。佛陀之有别于人间的凡
人,不在肉体上的殊胜,而在心灵或精神上的高超。也就是
说,印顺导师以为:佛陀的伟大,是在心灵或精神上,具有
比人间的凡人更加广大的智慧和悲心,而不是在肉体上具有
什么超人的(天)神力。他以为历史上真实的佛陀,不是(天)
神而是人。佛陀的色身之所以走上(天)神化,则是由于“佛
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以致“不免渐渐的理想
化、神化”。有关后面这点,他解释说:
“佛”是印度迦毗罗卫的王子,经出家,修行而
成佛,说法、入涅槃,有印度的史迹可考。《增一阿
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
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
在人间,才能受持佛法,体悟真理(原注:法)而得正
觉的自在解脱,所以说:“人身难得”。“佛出人间
”,佛的教化,是现实人间,自觉觉他的大道,所以
佛法是“人间佛教”,而不应该鬼化、神化的。不过
在佛法的长期流传中,由于“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
的永恒怀念”,不免渐渐的理想化、神化,而失去了
“如来两足(原注:人)尊”的特
---------------------
(注 3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23~2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